-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15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
2019年高考历史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15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构建知识体系】 【细化考纲预测】 考纲 细化 高考命题预测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着重考查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突出考查三大区域集团化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1、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如:世界银行的职能属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属性 2、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条件、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的影响、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重点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性质,同时考查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和双重作用(“双刃剑”),还要考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史实及正确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3、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如: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的联系 4、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如:创设新情境,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 考点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01.(2018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0) 10.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动工。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 A.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 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C. 恢复世界银行席位 D. 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名师点晴】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两大金融机构之一,主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与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是世界银行的创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世界银行的席位长期为台湾当局所占据,1980年5月,中国在世界银行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02.(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5月)历史)“一个国家为了保持其支配地位,它必须将其资源用于军事力量、对盟国的财政支持、向外国提供援助以及同维持国际经济有关的成本等方面……随着保护所需成本的增加和帝国或霸主收益的减少,维持现状会变得更困难,从而国际体系进入一种失衡状态。”下列现象,与上述原因最吻合的是 A. 英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 B. 美国失去对联合国的控制 C.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D. 苏联的经济困难与解体 【答案】C 【解析】材料“随着保护所需成本的增加和帝国或霸主收益的减少,维持现状会变得更困难,从而国际体系进入一种失衡状态”反映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霸权走向衰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美国经济地位的衰落,故ABD项错误。 点睛:对材料“随着保护所需成本的增加和帝国或霸主收益的减少,维持现状会变得更困难,从而国际体系进入一种失衡状态”是关键;从中得出答案。 考点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01.(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后“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结合所学知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即使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可见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而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关贸总协定就已经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排除B;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非洲国家,排除C;七国集团是一个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而且发展到二十国集团,·相关国家分布在多个大洲,可见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排除D;故A项正确。 【考点定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今国际局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区域经济集团 。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七国集团的发展演变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现代世界经济的认识和理解。如果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本题不难回答。B错误,今天的全球化怎么可能仅仅是贸易金融这么一个狭隘的领域呢?C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非洲。D错误,什么是区域经济集团?区域经济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二十国集团分布于好几个大洲的部分国家,显然不是区域集团化。 02.(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六次质量考评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如图是一幅时政漫画。对该漫画寓意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欧洲联盟从此将走向分崩离析 B. 欧洲一体化进程将面临新挑战 C. 世界经济的复苏受到消极影响 D. 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被遏制 【答案】B 【解析】漫画内容反映的是标有英国旗帜的剪刀正在剪断与欧洲的联系,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英国脱离欧盟,使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新的挑战,故B项正确;仅从英国脱离欧盟不能表明欧盟将走向分崩离析,故A项错误;英国脱欧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还没有显现,故C项错误;D项中“遏制”说法错误,排除。 考点三: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01.(2018年江苏卷单科历史20) 20. 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A. 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 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 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 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可知,该学着客观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批判反全球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C项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错误;该学者没有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故D项错误。 02.(2018年海南卷单科历史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表2 20世纪自由贸易的发展演变 时间 事件 1918年 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其中包括取消一切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计划均等。 1941年 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宣布所有国家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贸易。后该原则被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确认。 1946~1948年 美国向联合国提议,成立一个以自由贸易为原则的国际贸易组织。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宗旨和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一致。 ——据金卫星《从“门户开放”到世界贸易组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提议创建国际贸易组织的目的。(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贸易在20世纪的发展趋势和作用。(11分) 【答案】(1)目的:①避免重蹈经济危机的覆辙,促进本(美)国经济的发展(2分);②确立美国贸易主导权(2分)。 (2)趋势:①从少数国家提倡到大多数国家接受(3分);②从原则理念发展到制度体系或者制度化或者法制化或者规范化或者体系化(任答一个3分)。 作用:①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化(任答两点3分);②促进各国经济增长(2分). 【解析】(1)二战后美国提议创建国际贸易组织的目的,据材料“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及所学知识,可得出目的是避免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贸易战的覆辙,促进本(美)国经济的发展;据所学知识,二战后美国利用经济的优势地位,确立美国贸易主导权,为其商品更畅通的进入世界市场。 (2)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威尔逊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中提出自由贸易原则理念,但没有被采纳,到《大西洋宪章》自由贸易原则“被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确认”,“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再到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可得出自由贸易原则从少数国家提倡到大多数国家接受;据材料威尔逊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可得出提出自由贸易原则理念,据材料关贸总协定建立,可得出世界贸易体系化、制度化,据材料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可得出世界贸易规范化、法制化。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可得出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化,同时也促进各国经济增长。 考点四:经济全球化 1.(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今天,各种多边峰会已纷纷涌现,如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峰会的大量涌现反映了 A. 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 B. 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 C.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 D.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众多双边峰会的大量涌现说明了当今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和密切,其本质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加深,所以答案选D,A B两项表述与题意主旨不符, C项说法错误,当今世界多极格局尚未形成。 点睛: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对于二者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①二者的具体表现;②两者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③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此项内容的考查难度角度不易理解,应该特别予以关注;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此趋势中的地位和应对策略。 2.(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历史表3 中国 俄罗斯 印度 巴西 南非 GDP排名(2011年) 2 9 10 6 27 人均 GDP 排名(2011年) 93 56 134 53 71 全球繁荣指数(2011年) 52 59 91 42 69 全球创新指数(2011~2012年) 34 51 64 58 54 金融发展指数(2011年) 19 39 36 30 29 经济自山度指数(2011年) 92 81 94 102 87 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指数(2012年) 1 8 3 5 14 历史表3反映了金砖国家在全球主要指数的排名情况。据此可知,金砖国家( ) A. 瓦解了世界经济旧秩序 B. 在全球经济中绝对优势明显 C. 经济发展有较高相似性 D. 加速了世界经济区域化进程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金砖国家在全球主要指数的排名情况来看,在多项指标中金砖五国的指数均比较接近,说明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有较高的相似度。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排除;材料没有反映金砖五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B项结论不能得出,排除;金砖五国并没有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集团,对世界经济区域化进程没有特别的影响,排除D项。 【突破核心考点】——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归纳总结】 (一)体系形成的背景: 1、大危机及二战使原有的世界经济体系遭到重创,需要重建 2、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使各国认识到为了世界和平,需建立协调机制,重建经济秩序 3、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欧洲实力下降,失去主导世界的能力 4、战后美国实力最强,欲按自己的意愿重建世界经济秩序,确立世界经济霸权。 (二)体系的内容: 1、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确立: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 (2)机构: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短期贷款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通称世界银行)——提供长期贷款 (3)本质: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4)作用: ①标志以美元为中心的国家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②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 ③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5)瓦解:①时间:20世纪70年代 ②表现:美国放弃固定汇率,才有浮动汇率,宣布美元贬值 ③原因: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衰退,体系内部不稳定性 2、国际贸易体系(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原因: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增强,积极倡导 (2)经过: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订了官帽总协定。 (3)宗旨:降低关税,较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性质:是一个多边协定,但实际是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家经济贸易组织。 (5)作用:建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是美国对外扩张的一个工具 (三)体系的影响: 1、积极: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顺应了全球化的趋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2、消极:美国拥有特殊地位,有利于美国经济对外扩张。 【方法技巧】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可归纳为三个“二” 两个固定: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两大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两大影响: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可归纳为“一、二、三、三” 一中心:以美元(国)为中心。 两大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 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 三大影响:经济全球化、体系化、制度化。 (三)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趁机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金融:美国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2、国际贸易: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工业: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4、科技: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四)易混易错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主体组成的。 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由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共同构成。 (2)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时,美苏同盟关系依然存在。 正确。布雷顿森林会议是1944年召开的,当时美苏仍属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美苏 同盟关系是二战结束后破裂的。 (3)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不同。 正确。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 则转向全球经济的发展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 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4)关贸总协定的性质 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多边贸易协定,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世界贸易的发展,关贸总协定协议内容不断增加,终于在1995年被新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实施与监督关贸总协定在内的一系列多边协议的国际经济组织。 (五)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比较 (1)相同之处 原因: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混乱;美国的倡导及其经济实力的强大;出于建立战后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 美国的目的:美国的经济扩张,建立美国经济霸权。 作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不同之处 性质: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金融体系;关贸总协定是国际贸易体系。 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组织;而关贸总协定的支柱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金融秩序;关贸总协定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 (六)两大国际金融组织比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银行(WB) 异 短期贷款、稳定秩序 长期贷款、恢复经济 同 都是1945年成立;都是联合国的专门金融机构;总部都设在美国华盛顿;在战后初期都由美国人控制。 (七)图示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八)历史地看待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1)19世纪中期,英国居于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号称“世界工厂”。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使伦敦成为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在国际金融中的独霸地位不可动摇。 (2)一战削弱了英国的经济实力,变成了美国的债务国,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的地位发生了动摇;纽约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3)二战中,英法等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为削弱。相反,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以此为基础,确立起一个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4)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西欧、日本经济实力的崛起,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随之瓦解。至今,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典题探究】 01.下表为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在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 时间国家 2010年以前 2010 2018 美国 15.9 15.9 15.85 日本 7.65 6.84 6.8 中国 2.77 4.22 5.7 印度 2.77 2.91 3.22 A. 布雷顿树林体系维持了美国投票权的基本稳定 B. 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不断衰退 C. 扭转了亚非拉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不利局面 D. 国际经济秩序的逐步转移趋势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20世纪70年代,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在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不能推断出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不断衰退,B项错误。中国和印度在世界银行中投票权不断增加,但依然无法扭转亚非拉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不利局面,C项错误。从表格信息可知,美国投票权基本不变,日本不断减少,中国和印度在世界银行中投票权不断增加,故说明国际经济秩序的逐步转移趋势,D项正确。 点睛:表格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表格的时间范围(如2010 年以前与2010、2018年)和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在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提取有效信息为美国投票权基本不变,日本不断减少,中国和印度在世界银行中投票权不断增加,即可知道国际经济秩序的逐步转移趋势。 02.(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仿真训练文综历史试题)有人指出,让世界经济为美国经济服务,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为美国人打工,这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己经筹划好的如意算盘,而且美国成功的让世界各国纷纷钻进自己的“圈套”之中。为此战后美国 A. 倡导建立世界经济体系 B. 积极实施马歇尔计划 C. 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D. 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为美国人打工”“美国成功地让世界各国纷纷钻进自己设计的‘圈套’之中”得出美国充分利用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故答案选A。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增强西欧遏止苏联的力量,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称霸世界,B错误;C中确立了说法错误;D属于军事组织。 考点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归纳总结】 (一)背景: 1、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 2、世界经济多极化日趋发展 3、国际政治走向缓和,经济竞争日益加剧,促使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以应对国际竞争。 4、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务等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主要经济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欧洲联盟 (1)成立过程: ①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欧洲共同体成立后,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外贸政策,共同体还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还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和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⑤1991年,欧共体通过《欧洲联盟条约》,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⑥1993年欧盟正式诞生。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和军事领域。 ⑦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 (2)性质: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3)影响:①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 ②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2、北美自由贸易区 (1)形成原因:①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②欧洲一体化对美国的挑战; ③美、加、墨三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 (2)形成标志: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起北美自由贸易区组织。该协定从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性质: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4)影响: ①三国间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便于它们充分发挥优势,实现经济上的互补; ②推动了三国的经济发展,为三国贸易的扩大和生产的合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对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③一些美洲国家在其影响下认识到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形成原因 ①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2)形成扩大:①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箸都堪培拉,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②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 (3)合作方式: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称为APEC方式。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集团组织,成员国之间差异较大 【方法技巧】 (一)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可归纳为 “四、三、二” 四大背景:社会背景、历史教训、外部威胁、欧洲觉醒。 三大过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 两大影响:对世界,改变了世界格局;对欧洲,有利于欧洲的经济发展、和平与稳定。 (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 (1)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 (2)参与国家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3)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方向发展。 (4)欧盟是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组织。 (三)】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启示(经验和教训): ①走联合发展自强之路。 ②循序渐进、统筹安排、稳步前进。由欧共体到欧盟,由以经济合作到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从建立关税同盟、制订共同农业政策向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和欧洲货币体系,再向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一步一步地稳步推进。 ③让出部分国家主权建立起共同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原则。 (四)易混易错 (1)欧洲经济一体化起步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错误。欧洲经济一体化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正式成立,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2)欧盟是当今世界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正确。欧盟是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一体化程度最高,其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也更加紧密。 (3)1999年欧元问世后,所有欧盟国家都统一使用。 错误。当前,不是所有欧盟国家都统一使用欧元,如英国是欧盟国家,但英国使用的货币是英镑。 (4)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区域集团化组织,成员间的差异性也最大。 正确。亚太经合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区域集团化组织。这个组织中有发达国家,也有大量发展中国家,有大量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差异性最大。 (五)经济区域集团化产生的利与弊 利:促进了各集团内部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强和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促进各国更加着重于经济科技力量的较量;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 弊: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虽然是历史发展潮流,但他也有些负面影响。经济区域集团经济合作的优惠措施只是针对成员国的,不利于非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不利于缩小当今世界的贫富差距,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更不利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六)对几个重要区域经济集团的整合。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建立时间 1993年 1994年 1967年 1989年 性质 经济政治联盟 区域性 经济集团组织 经济政治联盟 区域性 国际经济组织 (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 成员之间 的差异性 联邦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四国生产率较高,产品成本较低,出口竞争力强; 法国、意大利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联邦德国、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农业不发达; 法国、荷兰、意大利农业较发达。 美国、加拿大都属于发达国家; 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 民族、宗教多样 既包括世界最发达国家,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各成员之间差异性明显。 特点 目前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集团。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 亚洲第一个囊括本地区全部国家的区域经济组织。 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成员并不全是国家,如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 其合作方式基于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以及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 合作领域 政治、经济、军事等 经济 政治、经济等 经济 有无超国家的权力机构 有 无 无 无 注:区域经济集团对于集团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具有排斥性,实行集团贸易保护政策是常有的行动,虽然这些措施有利于区域集团和各成员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地阻碍了世界经济的进一步统一和联系。 【典题探究】 01.英国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经15小时的公投,决定英国脱离欧盟,此举震惊了欧盟,欧盟及各成员国对此表示遗憾,但也表示理解与尊重,世界对英国脱欧予以了高度关注。关于英国脱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脱欧反映了英国全体人民的意志 B. 英国脱欧说明欧盟损害了英国利益 C. 英国脱欧体现了欧盟对成员国有一定的开放性、包容性 D. 英国脱欧证明了欧洲一体化的缺陷 【答案】C 【解析】投票是由少数服从多数,并不能代表所有英国人的意志,A错误;英国的脱欧公投,反映了英国国民对英国加入欧盟的态度,不能够体现出欧盟是否损害了英国的利益,B错误; 英国能够启动脱欧程序,说明欧盟对成员国在制度上允许有退出机制,体现了欧盟组织的开放性和包容性,C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出,英国脱证明了欧洲一体化的缺陷;D错误。 点睛:英国脱欧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英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转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导致了全球利益的失衡,英国融入欧盟,方面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有利因素,但另外一个方面也对英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些不好的影响,此次英国公投就是两大因素之间搏击的结果,反映了英国在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之间的权衡取舍。 02.“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合作,而且往往也包含着民族国家为解决共同政治问题以及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而进行的合作。”材料表明 A. 经济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B. 政治合作的目的在于经济合作 C. 经济区域化有利于缓和国际关系 D. 政治一体化是世界发展的方向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区域经济一体化……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而进行的合作。”说明经济区域化有利于缓和国际关系,故选C;材料不是突出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排除B;材料没有揭示经济合作与政治合作的关系,排除B;材料的主旨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而非政治一体化,排除D。 考点三、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归纳总结】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形成和建立 1、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形成:1947年英法美中等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目的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 (2)性质:既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还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 (3)作用: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标志着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 2、世界贸易组织 (1)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开始动作,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世界性多边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全球性经贸机构。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2)世界贸易组织的决策:是采取“完全协商一致”方式作出的。 (3)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①促使各成员国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贸易更加自由地运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②促使各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③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 ④它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建立起来的,它的成立有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⑤它为经济全球化制订规则,为国际经济提供交流合作的舞台,有利于经济全球化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过程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12月正式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意义: (1)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中国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 (3)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订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1)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地区域集团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2)正面临着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各国都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迎接和战胜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是当今时代向中国提出的新课题。 (3)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任何国家已很难保持封闭的经济模式。所以,中国的唯一选择,是适应这一趋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权力权。 【方法技巧】 (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1、机遇: (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 (3)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订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挑战: (1)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地区或集团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2)正面临着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世界两极格局瓦解以后,军备竞赛的作用相对下降,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了首位。各国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各国都把科技开发作为综合国力一个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并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迎接和战胜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是当今时代向中国提出的新课题。 (3)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历史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按国际经济惯例办事,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任何国家已很难保持封闭的经济模式,所以,中国的唯一选择,是适应这一趋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4)正面临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考验。在两极格局解体以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推行强权政治时减少了前苏联的牵制,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 (二)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阶段 表现 自我隔绝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7世纪至1840年) 明清时期推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840~1949 年) 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中国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游离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受到西方国家的敌视,中国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迅速融入世界市场,迎合经济全球化的潮流(1978 年以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世贸组织与中国入世 世界 贸易 组织 前身 1947年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诸多弊端 成立 1995年,世贸组织正式运转,标志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宗旨 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意义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对发展中成员和贸易小国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抑制国际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中国加入WTO 步骤 (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创始成员 (2)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利 (1)它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 (3)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6)也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弊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弱势产业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四)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世贸组织继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合理内核,保留其宗旨、职能、基本原则及规则等。两者的区别具体表现在: 机构性质:关贸总协定以“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议形式存在,不具有法人地位;世贸组织是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 管辖范围:关贸总协定只处理货物贸易问题;世贸组织还要处理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其协调与监督的范围远远大于关贸总协定。 争端解决:关贸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对争端解决没有规定时间表;世贸组织采用反向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可见,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的效率更高。 【典题探究】 0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9).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 【答案】B 【解析】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不因为抵制为消失,当前的全球化实质上主要是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政治不可能实现全球化,故B项正确。逻辑混乱不是材料中主体意识,故A项错误;全球化在政治领域很难实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不是可以彰显全球化的经济含义,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概念和实质 【名师点睛】1.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仅指经济方面的发展趋势,一体化还有政治、军事方面等的内容,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经济全球化的受益国 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绝对优势。 03.(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2002—2015年,中国进出口实现年均增速15.31%。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0.51万亿美元,仅占全球进出口额的4.02%。到201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3.96万亿美元.约为2001年进出口总额的8倍,占全球进出口额的11.89%。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强 C.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 “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已逐步实施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关键词——时间可知,中国自2002年以来进出口总额迅速增长,联系所学知识,这与中国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有直接关系,C正确。A项“已经”不符合史实,应是“基本建立”,排除。中国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与材料中的2002——2015年进出口额增长关联不是很直接,排除B。“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是2013年正式提出,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 考点四、经济全球化 【归纳总结】 (一)内涵:是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规模的流动趋势,主要包括生产,贸易,资本,消费的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始动力。 2、科学技术革命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4、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5、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条件。 6、跨国组织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推动者。 7、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发展进程: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高度发展的结果。 1、从新航路的开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殖民扩张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一战到二战中,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因素; 6、二战后期国际经济交往制度化,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的组织,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7、二战后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而相互隔绝; 8、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 9、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不断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四)主要表现 1、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2、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 3、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五)本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六)影响 1、积极: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消极: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方法技巧】 (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可归纳为“一、二、三” 一个展望: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两大问题:拉大贫富差距;加剧了全球性的经济风险、生态危机和文明冲突。 三个原因:科技的发展提供根本推动力;新型交通、通讯方式提供技术手段;两极格局结束提供了政治保障。 (二)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之所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因为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同时存在,但总的来说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1)从积极作用来说,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从消极作用来说,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问题,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金融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中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挑战。 2、态度: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因此,反对全球化是不正确的,也是无济于事的。 (2)发展中国家要抓住全球化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孤立于全球化之外是没有出路的。 (3)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安全问题要有充分的认识,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要努力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 (三)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从不利方面看,发展中国家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四)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发达国家。 1、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2、发展中国家: (1)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2)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3)对策——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六)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1、相互促进: (1)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途径。 (2)全球化是区域化的最后归宿,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趋势。 2、相互矛盾: 经济区域集团化具有浓厚的地区保护主义色彩,具有排他性,会阻碍经济全球化 (七)易混易错 世界贸易组织在争端解决机制上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力。 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正式国际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其争端解决机制采用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这使得争端裁决的实施更容易得到保证,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更高。 (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基本过程 时间 推动因素 主要表现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5、16世纪之交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商品输出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 整体世界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二战后初期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 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形成 经济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 科技发展;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机制 区域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九)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过程 (1)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世界经济格局 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它通过1944年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8年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等确立了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20世纪70年代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70年代,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世界上出现了包括美国、苏联、欧共体、日本在内的多种力量;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进行了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各种原料输出国和生产国组织纷纷建立,一批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向纵深发展,区域集团化步伐加快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东欧改革失败;美、日、欧争夺势力范围及经济主导权的斗争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三大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在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出现了一大批各种层次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4)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迅速地增强,同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也在迅速增强;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典题探究】 1.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条款规定,“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还规定各缔约方国内反倾销法的内容不能与该规定相抵触。这直接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A. 保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B. 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的自由化 C.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 D. 使缔约国丧失了国内立法自主权 【答案】C 【解析】“法律”条款规定意在直接表明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贸易的法制化而非自由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世界贸易组织并未使缔约国丧失了国内立法自主权,选项D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法律”条款和“法制”化进程是吻合的,所以选C。 2.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 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B. 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 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D. 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美国经济实力相对稳定, 日本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上升, 拉美、苏联(俄罗斯) 东欧各国经济实力下降, 重心呈现向日本、亚洲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A正确。材料反映了世界贸易份额比例的变化,无法反映世界贸易秩序是否稳定, C错误; 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是美国,但美国的贸易量所占份额基本不变,排除B; 示意图无法体现世界格局的演变,排除D。 【巩固微练习】——查漏补缺、检验复习效果 1.2018年12月6日,因怀疑违反美国对伊朗的贸易制裁,加拿大政府应美国要求逮捕了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这件事在全世界引起极大反响。孟晚舟事件从本质上表明 A.美国仍然掌握世界经济主导权 B.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市场的道路曲折 C.美国的长臂管辖具有霸权主义特征 D.不公正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秩序。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一事件表明美国依然在当前的国际秩序中占有优势,其外贸政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加拿大对“孟晚舟事件”的立场,在西方世界仍占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依然是国际政治的本质,不公正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B选项错误,中国已经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涌现一批“跨国公司”;C选项错误,美国的长臂管辖具有霸权主义特征本身说法正确,但只是现象而非本质。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下图的漫画载于2018年3月9日美国报刊漫画家协会网站,题目是《自筑壁垒》,它从深层次说明了 A.贸易保护主义让美国陷入孤立 B.中美两国的核心利益矛盾突出 C.当今世界单极格局仍不可动摇 D.推动全球化发展进程任重道远 【答案】D 【解析】 【详解】 漫画《自筑壁垒》反映了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让美国自我封闭,陷入孤立,但这是漫画直接反映的现象,不是深层次的说明,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国的信息,故B错误;当今世界是多极化趋势增强,而不是单极格局,故C错误;漫画《自筑壁垒》从深层次说明了全球化进程当中存在的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说明推动全球化发展进程任重道远,故D正确。 3.1991年12月9日至10日,欧洲理事会成员国在荷兰举行会议,会议明确了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具体时间表,在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第一次表明了使欧洲共同体本身获得防务能力和防务手段的愿望。此时,欧洲一体化 A.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两国走向和解 B.构筑了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实力 C.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出现 D.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第一次表明了使欧洲共同体本身获得防务能力和防务手段的愿望”可知欧洲的联合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法德两国走向和解是在成立欧洲煤钢联营之后,A选项排除。构筑了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实力说法错误,B选项排除。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C选项错误。 4.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3%,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促进这一时期世界贸易的发展是由于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推动 D.市场经济的普遍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 题干材料反映了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故A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错误;市场经济的普遍确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故D错误。 5.2018年的大国互动似乎有点“反传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把传统盟友欧盟称为“对手”;其后又冒着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与俄国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中欧领导人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强调“要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支持推动全球化”。由此可推断 A.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已经破裂 B.美俄关系有望迅速实现正常化 C.美国霸权的跌落已经成为事实 D.多极化和全球化在艰难中前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 题干中提到的大国互动中,美国对欧盟的“对手”关系和与俄国的改善关系,说明传统的美欧关系产生了分歧,而美国立足改善与俄国关系,恰恰说明大国之间的博弈在进一步发展,这体现的是多极化特征,中欧领导人会晤强调“要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支持推动全球化”,说明全球化正在进行中,但是遭遇了某些挫折,所以综合起来看,这说明多极化和全球化在艰难中前行,故选D;特朗普在采访中把传统盟友欧盟称为“对手”只是其一个表态,并不能证明美欧关系已经破裂,故排除A;特朗普是冒着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与俄国总统普京举行会谈的,所以要说美俄关系有望迅速实现正常化也是不现实的,故排除B;题干中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史实,只有前两个体现了跟美国相关,再加上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在此之前就已经成为事实了,故C也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 6.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围绕“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的论坛主题,来自100多个国家(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等)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一带一路”能够得到广泛支持是因为 A.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C.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D.促进了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与其他100多个国家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可以看出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想要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故A正确;“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中国与其他100多个国家共商大计并且得到广泛支持的原因是中国要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其原因并不是想要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故B排除;材料中不仅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一带一路”会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故C排除;全球化是形容经济的,多极化是形容政治的,故D排除。 7.图中英文的含义相当于中国的“石头、剪刀、布”(游戏)。据此分析,该漫画的主题应是 (作者:迈博汇金) A.欧盟内部对欧盟旗帜的意见不一 B.欧元区国家对欧元改革存在分歧 C.欧盟对于英国脱欧意见无法统一 D.欧共体建立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漫画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漫画右侧出现的是欧元的符号,所以欧盟内部是针对欧元的改革进行表决,而非针对欧盟的旗帜和英国脱欧问题,故排除A、C项;欧元区内部针对欧元改革的意见并不一致,说明他们之间存在分歧,故选B项;漫画内容反映的是欧盟的旗帜,说明欧盟已经取代了欧共体,所以欧共体建立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的说法有误,故排除D项。 8.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署时仅23个缔约方,截至1999年5月31日,已经有135个成员,其中发达国家仅33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达102个。这一状况说明 A.世贸组织的成员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B.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 C.发展中国家可以决定世贸组织的发展方向 D.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关贸总协定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导建立的,但是到1999年,135个成员国,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达到102个,说明世贸组织的成员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改变,A选项符合题意。20世纪60年代,世界已经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B选项排除。发展中国家可以决定世贸组织的发展方向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D选项排除。 9.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是否继续留在欧盟的全民公投,参加公投人数创英国登记选民人数最多的纪录。2018年11月25日在欧盟特别峰会上27个成员国一致通过英国“脱欧”协议,这是英国与欧盟启动“脱欧”谈判一年多以来取得的重大成果。这表明 A.争夺欧盟领导权斗争白热化 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之剑 C.经济区域化阻碍了社会进步 D.欧盟对各成员国没有约束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因此也遭到一些国家民众的反对。故答案为B项。英国“脱欧”与争夺欧盟领导权无关,排除A项;经济区域化促进了社会进步,排除C项;欧盟对各成员国有较大的约束力,排除D项。 10.有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材料的主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加强全球的治理 B.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 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国间政治冲突 D.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据材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有利于稳定国际关系,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实行全球治理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经济全球化加剧各国间政治冲突,故C项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干的材料重心,学生应该扣住“但”字,抓住转折性词语的强调作用,即可得出“最有效的减震器”的含义,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是近年来史学研究的热点,英国脱欧更是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欧洲一体化被提上日程。英国认为超国家机构会影响其与美国的特殊关系,降低其国际地位。鉴于社会普遍视欧洲为战乱和冲突的根源,英国政府仍把英国和英联邦及殖民地放在首位并宣称:“我们的事业和利益远在欧洲大陆之外。”20世纪50年代末,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远高于英国,联邦德国和法国相继成为西欧第二、第二经济强国。英属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走向高潮,英国对英联邦国家出口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相反,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的经济比重却不断上升。1973年,英国最终加入欧共体。 ——摘编自魏飞《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的演变(1951—1960)》 材料二 英国脱欧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遭遇的一次重大变故,将对英国、欧洲产生深远影响。它暴露了欧洲治理机构的弊端以及成员国之间在重大问题上难以弥合的分歧,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前所未有的危机。英国一直作为欧盟范围内重要的平衡器存在,其脱欧鼓舞了欧盟范围内的疑欧势力和极端力量,它们要求关闭边境、控制移民数量,并通过直接民主还权于民,推动欧盟重回主权国家秩序。但纵观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史,正是一次次危机推动着欧洲一体化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摘编自杨毅《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的三维挑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答案】(1)态度变化:由战后初期游离于欧洲一体化之外转变为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 原因:英国经济发展放缓,欧洲强国地位受到法、德强有力的挑战;英属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海外市场收缩;英国与欧洲一体化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一体化国家经济发展较快,实力显著增强。 (2)影响:严重削弱了欧洲联合的基础,暴露了欧盟的体制性缺陷,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大挑战。欧盟内部力量失衡,加剧欧盟发展的方向之争,导致欧盟实力下降,重挫欧盟在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力。客观上使欧盟国家反思欧洲一体化,有助于推动欧洲联合的深入发展。 【解析】 【详解】 (1)据材料一中“英国认为超国家机构会影响其与美国的特殊关系,降低其国际地位……英国政府仍把英国和英联邦及殖民地放在首位并宣称:‘我们的事业和利益远在欧洲大陆之外。’”、“1973年,英国最终加入欧共体”等信息可得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 依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末,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远高于英国,联邦德国和法国相继成为西欧第一、第二经济强国”、“英属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走向高潮,英国对英联邦国家出口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的经济比重却不断上升”等内容结合欧洲一体化、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相关所学内容从经济地位受到挑战、海外市场缩小、欧洲一体化联系增强等角度分析其态度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它暴露了欧洲治理机构的弊端以及成员国之间在重大问题上难以弥合的分歧”、“英国一直作为欧盟范围内重要的平衡器存在,其脱欧鼓舞了欧盟范围内的疑欧势力和极端力量”、“ 正是一次次危机推动着欧洲一体化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等结合相关所学内容分析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