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11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在先人看来,“今”是指 A. 炎黄传说 B. 大禹建夏 C. 武王建周 D. 始皇一统 【答案】B 【解析】根据“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结合所学可知,大禹建夏,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故B正确;炎黄传说是原始社会,属于天下为公,排除A;武王建周、始皇一统在夏朝以后,不符合题意,排除CD。 2.启创立的王位世袭制一直影响到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清朝 D. 秦朝 【答案】C 【解析】 王位世袭制是国家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它是继“禅让制”之后出现的一种政治制度,表明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王位世袭体现了权位的不可转移,后来成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该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一直到清朝的推翻。故排除ABD,选C。 3.下列有关商朝的历史资料中,按照可信度排列正确的是 ①甲骨卜辞 ②《封神演义》 ③《史记》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对史实的考证主要分为实物史料和文字史料,而文字史料又分为史书记载和诗歌小说,依据史料研究的可信度来看,实物史料高于史书记载,史书记载又高于诗歌小说,结合材料可知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排序错误,排除。 4.王国维认为,商代的权力继承“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结果造成“商王中丁以后九世之乱”。西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完善了 A. 禅让制 B. 皇帝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商代权力继承混乱,最终导致王朝内斗严重。西周为了解决权力分配问题,实行宗法制,确立嫡长子继承制,进而稳定了统治,D选项符合题意。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的政治制度,A选项排除。皇帝制是秦始皇首创,B选项排除。分封制是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C选项排除。 5.下表西周晚期周王的婚姻状况(部分) 出嫁者 所在国 娶入者 出嫁者 所在国 娶入者 出嫁者 所在国 娶入者 申姜 中国 周厉王 齐姜 齐国 周宣王 苏改 苏国 周幽王 姜氏 齐国 陈妫 陈国 㠱孟姜 㠱国 番改 番国 丰妊单 丰国 褒姒 褒国 据表可知,西周晚期 A. 一夫多妻制开始盛行 B. 周王室通过政治联姻维系统治 C. 周文化传播范围扩大 D. 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得到加强 【答案】B 【解析】 上表显示周王的联姻对象有中国、齐国、番国等诸侯国,根据所学可知,周朝的统治者就是利用姻亲关系巩固和扩大以姬姓为首的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统治。故B项正确。一夫多妻制在西周以前就已经盛行,故A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周文化的传播范围扩大,故C项排除。西周晚期周王地位日趋衰弱,故D项排除。 6.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民”仪式,即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这一“授民”制度 A. 标志西周大一统政权的建立 B. 体现西周政权的宗法制特征 C. 清除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 D. 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 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可知周天子分封人民给诸侯,且臣民依旧与周天子保持着臣民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维护西周的统治,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并没有形成大一统的政权,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为纽带,故B项错误。C项“清除了”使用错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故排除。 7.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当时 A. 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 B. 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 C. 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 D.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主旨商周时期国君遇到重大问题时需征求“国人”意见,“国人”可以通过舆论干预朝政,而且召公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舆论,可见商周时期依然有原始民主色彩,选项B不正确;商周时期尚未建立君主专制,选项A排除;选项C表述绝对,排除;材料未体现阶级矛盾,排除D。 8.1902年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下列制度中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二十四史是围绕着家天下的帝王为中心展开记载的,家天下是宗法制度下形成的一种政治形态,受到宗法制的影响,B正确;分封制属于地方制度,不符合题意,A错误;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C错误;郡县制是地方制度,不符合题意,D错误。 9.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断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明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其评价的是 A. 国与国的关系 B. 嫡长子继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三公九卿制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周王朝”“亲属等差递减制度”中可以看出,这一制度与血缘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指西周的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避免了王位继承带来的纷争问题,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故B项正确,A项排除;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的地方政治制度,排除C项;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排除。 10.西周的舆服制度是各级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册命舆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利的象征。公、候、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这表明 A. 舆服适应周礼的发展而得以不断完善 B. 舆服制度是专制皇权强化的标志之一 C. 舆服制度与分封制及礼乐制联系紧密 D. 舆服制度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比较少 【答案】C 【解析】 材料“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公、候、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可以看出,在西周分封制下,舆服制度体现了等级制度,與服制度与分封制及礼乐制联系紧密,C正确;A材料没有体现“不断完善”,排除;西周时期尚未确立君主专制,排除B;舆服制度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其实也是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D错误。 11.“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 A. 秦朝时期人民以金玉为印 B.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行 D.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了秦始皇创立帝制后,为强化皇权和尊显皇权至上而加强了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管理,答案选B项,A项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C D两项说法错误。 12.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寡人等,皇帝发布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章称玺,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A. 维护皇帝的独尊地位 B. 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 C. 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 D. 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秦朝在确定皇帝称号的同时,还建立了与之配套的名位制度,以维护皇帝的尊严,故选A;这些称呼和规范是皇帝和皇室成员专用的,所以并不是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故排除B;皇位的继承与日常称呼无关,故排除C;制定这些规定和称呼是为了突出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而不是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故排除D项。故选A。 13.秦朝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公九卿制,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的说法有误的是 A. 丞相为百官之首,对百官进行监察,对皇帝负责 B. 御史大夫是副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 C. 九卿在丞相之上,分掌国务 D. 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首的百官。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 14.秦汉时期,当皇帝难以决断军国大事时,便召集群臣,商谈解决方案,并由丞相领衔上奏,供皇帝做出决策,这被称为朝议制度。朝议制度 A. 说明国家大事由群臣决议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 有利于决策做到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有利于皇帝听取不同意见,做到集思广益,故选D。“最终决断权归皇帝所有”,说明不是由群臣决议,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B。材料反映出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体制,并非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排除C。 15.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巡游东地,登琅琊台时留有刻石。上面刻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字样,这段石刻可以用来研究秦朝的 ①领土疆域 ②文字书法 ③政治制度 ④经济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由“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可研究秦朝疆域,①正确;根据该石刻上的文字,可研究秦朝的文字书法的状况,②正确;“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可用于研究秦朝的政治制度,③正确;因此A项正确。该石刻没有体现秦朝的经济方面,④错误,因此,B、C、D项均错误。 16.柳宗元《封建论》“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这里评论的制度是 A. 宗法制 B. 皇帝制度 C. 郡县制 D. 三公九卿制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宗法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无关;B选项错误,皇帝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无直接关系;D选项错误,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确立的中央官制,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7.中国多个省份曾进行了“省直管县试点”。现在的县制最早应追溯到古代的郡县制。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最早是秦朝统一全国后开始实行的 ②郡的长官称都守或监狱使 ③郡县制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④是一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A. 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最早开始实施于春秋战国时期,所以①错误;郡的最高长官为郡守,所以②错误;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是不能世袭的,故③正确;郡县制由于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免,所以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④正确;所以答案选D。 18.秦代确立郡县制之初,全国共有36个郡;秦王朝灭亡之时,加上京师地区,全国也仅有49个郡。至西汉末年,全国已经有103个郡,是秦末的两倍多。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汉代 A. 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疆城面积成倍扩大 D. 中央管理地方的力度加强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从36郡发展到103郡使地方行政划分更为细密,有利于削弱地方政治经济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符合题意。A项,从行政划分无法看出行政效率的提高,故排除。题干所述为地方行政体制,与中央行政体制无关,故排除B。C项题干无法体现疆域的扩大,排除。 19.著名学者王亚南在分析秦王朝的各项政治制度后指出,“其中最基本的措施,则是‘天下皆为郡县,子弟无尺土之封’。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规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材料表明秦朝实施郡县制的根本目的是 A. 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B. 加强中央集权 C. 使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 D. 打击贵族势力 【答案】B 【解析】 分封制下诸侯拥有世袭统治权,权力较大,难以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郡县制度下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是明秦朝实施郡县制的根本目的,故A项错误;实施郡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此时已经是封建社会,奴隶已经不复存在,故C项错误。打击贵族势力也不是实施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20.秦代《置吏律》规定:官吏的初次使用和提拔,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官吏只有得到中央正式任命后才能行使职权,否则依法处罚。此规定 A. 杜绝了政治腐败发生 B. 体现了依法治国原则 C. 保证了皇帝的任免权 D. 规范了官吏任用程序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官吏只有得到中央正式任命后才能行使职权,否则依法处罚。”可知体现了对官吏秩序的规范,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防止政治腐败,但不能杜绝,A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中的“依法处罚”不等于依法治国,因为当时最高权威不是法律,而是皇权,B选项说法错误。根据材料“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说明对官吏的任免不一定是皇帝进行的,C选项排除。 21.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汉代 A. 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 始终未能解决王国问题 C. 国家统治区域日趋扩大 D. 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可知,从汉初到汉景帝再到汉武帝郡县制不断扩大,王国缩小,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正确答案为D。材料只是讲述郡增多,王国减少,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A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到汉武帝时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B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统治区域扩大,故C错误。 22.西汉初年,在王国的政治架构上,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这一举措 A. 推行于“推恩令”颁布后 B. 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C. 直接导致“七国之乱” D. 意在防范封国的势力壮大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和相“总纲纪、统众官”来看,西汉政府通过官僚制度的安排来加强中央对地方封国的控制,防范封国势力壮大,D正确;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不符合“西汉初年”,排除A;“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和相“总纲纪、统众官”加强中央对地方封国的控制,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B错误;汉景帝削藩政策直接导致“七国之乱”,故C错误。 2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 A. 实行节度使制度 B. 创立三省六部制 C. 任命文官做知州 D. 分割宰相的权力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地方实行节度使制度,这些节度使在政治、经济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并且拥有强悍的武装,往往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在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于是到北宋时,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的军、政、财三权,具体在行政上便是中央任命文官担任地方知州,并设通判进行监督。宋太祖的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A选项错误,C选项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与分割宰相的权力,都属于加强皇权的措施,不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措施,BD选项排除。 24.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 ④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一是削减地方官的权力,另设“通判”以牵制之,二是分割宰相的权力,三是控制军队,四是发展科举制度,五是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故①②③均符合题意,D项正确。④错在“节度使”,应为“通判”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25.元朝的大一统超越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元朝在全国推行 A. 分封制 B. 行省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元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行省制,选项B正确;分封制是西周制度,排除A;三省六部制和内阁制不属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排除C、D。 26.元朝划分行政区采取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统治区域 B. 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C. 加强专制皇权 D. 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犬牙交错”的原则突破了原来的山川形便的划分原则,降低了地方割据的可能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行省制度的划分是对地方行政的调整,并没有扩大统治区域,故A项错误;B项不是主要目的,故错误;这体现的是地方行政区划,调整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中央官制,故C项错误。 27.假设在下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先由中书省草拟方案,再由门下省审议,审议通过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此事性质,具体下放给工部执行。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8.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存在于 A. 秦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明朝 【答案】C 【解析】宋朝建立后,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并称二府,分别负责行政和军事。中央政府还设置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管理财政赋税,故C符合题意;秦朝、汉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汉武帝时还设立中朝,故AB不符合题意;明朝废除宰相,分权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还设置内阁,故D不符合题意。 29.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察举制的推行 B.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C. 科举制的设置 D. 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答案】B 【解析】 从时间上“东晋”到“南齐”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正是九品中正制,同时九品中正制依据出身和门第将人划分九品,将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并不考察才干,因而会出现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与题意相符。故B项正确。察举制主要在汉朝时期,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A。从“东晋”到南齐”可以看出此现象出现的时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而科举制的设置是在隋朝,故时间上不符;排除C。本题中的现象是由于选官制度所导致的,与加强中央集权并无关系。故D项错误。 30.唐赵暇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本人也曾在洛阳登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圈套)中矣!”材料从本质上说明科举制 A.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 B. 带动了唐朝社会尚学风气的形成 C. 加强了对文人的思想文化控制 D. 提高了封建官僚集团的文化素养 【答案】C 【解析】 根据“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天下英雄入吾彀(圈套)中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通过科举制加强了对文人的思想文化控制,C项正确;材料无关科举制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位的信息,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关科举制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排除B项;科举制用做官控制知识分子,不能说明封建官僚集团的文化素养有所提高,D项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人后世子孙追述周初分封情况时曾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又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芭、胙、祭,周公之胤也。”荀子也指出:周初“立七十一国,其中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敬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从史籍记载来看,周之分封皆以土地为主,“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有地者曰君,反之,无地者当然也就不成其为君。 ――摘编自梁颖《试论西周春秋时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 材料二 回顾起来,到将近公元前3世纪中期,秦开始了一项看似系统地否定帝国理念的战略。公元前256年,秦的统治者废止了一切帝国礼仪,实际上解散了帝国。十年之后,一位新的秦王――始皇帝宣布,解体的帝国可以被替代。在后来25年中,他系统地孤立并征服了所有的敌对王国,并宣布他自己是一个新的君主政体的“第一个皇帝”。他宣称:“天下区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换言之,以他为唯一的统治者,一个统一的中国就将享受和平与繁荣。 ――摘编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一个皇帝”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主要政治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 【答案】(1)特点:以宗法血缘为基础;以同姓宗族为主;层层封授;土地是实行分封的基础。(回答三点即可) (2)措施:中央,确立皇帝制度和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颁布秦律,厉行法治。 (3)不同特点: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解析】 依据材料一中“七十一国,其中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之分封皆以土地为主”的信息回答。 结合秦朝时期实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措施从中央、地方以及法律等角度思考回答。 依据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及郡县制的特点从“官员任命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思考回答。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 中央官制 地方管理 选官制度 秦朝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军功 汉朝 中外朝制度 郡国并行制推恩令 察举制 唐朝 三省六部制 节度使 科举制 宋朝 二府三司制 文臣任知州 科举制 元朝 中书省 行省制度 — 明朝 废丞相,设内阁 — 八股取士 清朝 南书房,军机处 — 八股取士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央集权逐步强化。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开始形成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系,到元朝推行行省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期间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引发“七国之乱”,唐中期设立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出现地方对抗中央的局面,但经过汉武帝的“推恩令”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极大消弱地方势力。因此,中央集权制经历了逐步加强的过程,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发展 【解析】从表格中的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其主旨强调的是中国古代各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因此可提炼出一个主题“中央集权的加强”。论述时,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分别阐述各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内容及影响即可,归后再做一个总结。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非常重视,宋太祖决定在殿上举行复试,加在省试之上,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逐级升考拔录,比较严格。逐渐取消了唐代以来举士时在品行、职业、服纪等方面的限制。宋太宗定制,举人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剥别置考场考试。王安石任宰相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内 ——摘编自贾志扬著《宋代科举》 材料二 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任用方式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因政党更迭而大批撤换行政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而科举制实行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开取士,惟才是举。比起贵族等级制或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来,科举取士无疑具有其优越性。科举考试制度标榜和体现的“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特性。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奎奈还曾直接主张欧洲引进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科举从形式上看相当公平,同时可以保证行政管理人员维持较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因此引起西方人的兴趣并受到赞誉。英、法、德、美等国曾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改革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美国家借鉴科举制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对于政治文明交流的积极意义。 【答案】(1)特点:减少对考生考试资格的限制;使殿试成为定制;注意对科举考试的规范管理,确保考试公平;丰富考试内容,比较注重实用。 (2)西方原有选官方式存在弊端;科举制具有优越性;科举制选拔体现了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思想;西方人士的推崇和赞誉。 (3)促进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代议制)的建立与发展;推动了东西方政治文明的交流和相互借鉴;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 【解析】(1)问根据材料一“宋太祖决定在殿上举行复试…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取消了唐代以来举士时在品行、职业、服纪等方面的限制…举人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剥别置考场考试。…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内。”从人员资格、考试内容、制度公平、注重实用等角度进行归纳概括。 (2)问根据材料二“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任用方式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科举取士无疑具有其优越性…启蒙时期…奎奈还曾直接主张欧洲引进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引起西方人的兴趣并受到赞誉”结合欧美原有选拔制度的缺陷及科举制本身优点、西方对科举的认可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 (3)结合文明史观的相关角度,从促进西方政治文明发展、中西文明交流、人类整体文明进步等角度进行回答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