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视立太子为国本。明朝神宗时期,先是恭妃生皇长子常洛,后来深受神宗宠爱的贵妃生皇三子常洵,神宗企图立常洵为太子,遭到朝臣坚决抵制。历经15年的斗争,终于迫使神宗册立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终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这一结局说明 A. 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趋向淡化 B. 皇帝专制权力受到有效的制约 C. 传统礼制对统治秩序意义重大 D. 朴素的民主思想已经渗入政治 ‎【答案】C ‎【解析】‎ A项错误,不管是哪个儿子当太子都体现了家国一体;B项说法本身错误,明朝时皇帝专制进一步强化;由“神宗企图立常洵为太子,遭到朝臣坚决抵制。历经15年的斗争,终于迫使神宗册立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终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说明朝臣还是深受传统体制的影响的,也就是传统体制影响了朝堂的秩序,故本题答案选C项;D项中的“民主思想”与材料无关。‎ ‎2.《国史十六讲》认为:西周时期,庶民(一般民众)只知效忠于“家”(诸侯),而不知效忠于“国”(天子)。这一现象 (  )‎ A. 促使西周强盛 B. 强化宗法体制 C. 导致诸侯割据 D. 促成秦朝统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影响,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西周分封制下的地方诸侯独立性较强,导致“庶民只知效忠于诸侯,而不知效忠于天子”现象的出现。该现象容易导致地方割据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A、B、D三项,选择C项。‎ ‎3.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建构的本质含义是(  )‎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 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 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封建专制主义集权之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视天下一切为个人私有财产,百姓难以摆脱对君主的依附,故 A项错误;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材料无从体现,故 B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着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故 C 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下虽无世禄之臣”可见秦朝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官员任用上的血缘标准,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故 D 项正确。‎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卿大夫亦世其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可知秦朝以前是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秦朝打破血缘关系,开创官僚政治。‎ ‎4.据《左传》载,“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礼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礼”主要的社会功能是(  )‎ A. 端正民心的工具 B. 凝聚家族的手段 C. 维系等级的套路 D. 齐家治国的方式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体政、正民、礼之可以为国、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等信息表明,礼乐制度的存在有利于建立和维护国家和统治集团的利益和秩序,在加强对人民统治方面刑政具有同样的社会影响力与政治功能,彰显了“礼”主要的社会功能是作为齐家治国的方式,故选D项;B项的表述无法体现题目中的君臣间的关系,故排除;AD两项的表述均无法体现题目中的父子间、兄弟间、夫妻间等关系,故排除。‎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下归一,咸阳跃升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咸阳横跨渭水南北两岸,北岸是以咸阳宫为主的宫殿区。秦始皇在此以咸阳宫为中心,仿建了六国宫殿145座,每座宫殿都有复道和咸阳宫相连,众星拱月,鳞次栉比。秦始皇如此设计北岸宫殿的意图是 A. 彰显财富,发展商业 B. 天下归一,皇权至上 C. 天下共主,尽享极乐 D. 君临天下,思想控制 ‎【答案】B ‎【解析】‎ 材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咸阳宫为中心”“众星拱月,鳞次栉比”可知,这样的设计体现出天下一统,皇权至上的思想,故B项正确;A项是经济,材料体现的是政治意图,故排除;“天下共主”是西周,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6.17世纪40年代,伴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国的统治。而同一时期的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含义的“革命”,这一“革命”最终结束了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和西方的崛起都明显加快。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东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 A. 东西方文明的衰亡和兴起 B. 东西方经济实力的对比和变化 C. 东西方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 D. 东西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及比较归纳能力。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表述与“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的要求不符,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王朝继续沿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方向发展,使这一制度达到顶峰,而英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改变了英国的发展方向,C项表述符合史实,正确;D项表述与“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的要求不符,排除。故选C。‎ ‎7. 学者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 A. 中央集权制 B. 郡国并行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给予历史事物准确判断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斑马式’的省级组织”等,考查的是中央集权下地方行政区划设置,排除AD两项。材料主旨,即反映的是“汉初的‘郡国并行制’”。C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8.在中国古代,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但是,在史书中敢于直刺君主之过的史学家却被皇帝赞为良史;敢于蔑视权贵、不顾皇帝求情而刚正执法的官员却被皇帝赞为清官能吏;敢于据理力争、当面顶撞皇帝的监察官员却被皇帝誉为诤臣。皇帝之所以要赞誉他们这样的人,其根本目的是 A. 显示自己胸怀宽阔、虚心纳谏 B. 表彰敢言敢为的清正官员、彰显正义 C. 维护和巩固君主专制 D. 表明君主赏识清正刚直的政府官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皇帝之所以要赞誉他们这样的人为“良史、能吏、诤臣”,其举措的出发点是维护和巩固君主专制,C正确;ABD项只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是表象而非本质目的,排除,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与谏议制度 ‎9.某学者说:“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这表明 A. 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B. 官吏监察日益严密 C. 贵族政治完全消失 D. 行政效率逐渐提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平民的流动性扩展到政府结构,主要是通过选官制度完成的,由先秦的世官制到察举制,而最终到科举制,故A项正确;平民流动与政府构成和官吏监察无关,故B项错误;贵族政治完全消失,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平民流动性与行政效率提高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10.东汉顺帝之前乡举里选,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汉顺帝时规定,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这一规定 A. 确立了分科考试的录取方式 B. 否定了重视德行的选拔标准 C. 根除了察举制官士勾结弊端 D. 打击了豪强把持官场的特权 ‎【答案】D ‎【解析】‎ 确立了分科考试的录取方式是隋文帝时期,A错误;材料是对察举选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没有否定重视德行的选材标准,排除B;材料的做法只能逐渐减少这种勾结的弊端,但不能根除,C错误;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这就导致了对被荐者与荐者之间容易勾结的弊端,通过考试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打击了地方把持官场的势力,故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11.《元史・百官志》记载:“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材料表明宣慰司属于 A. 行省属下分治军民的机构 B. 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C. 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 D. 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可以看出,宣慰司属于行省属下分治军民的机构,故A项正确,D项错误;B项错误,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12.宋代初期,中央时常派遣专人充任采访使、按察使、察访使等,不定期却经常性地巡访诸路,观望民情,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后又有规定:在出外察访的“特使”中,如果有人任意违法,允许被巡察地方的监司“觉察闻奏”,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宋朝政制 A. 有着完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 B. 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 C. 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体制 D. 以清明廉洁作为治吏标准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派遣专人加强对地方巡访、观望民情、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同时加强对“专人特使”的监察,反映了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C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对地方监察和对“特使”监察,而非涉及分权与制衡,排除A;宋朝政治体制的实施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材料主旨强调对地方监察和对“特使”监察,而非以清明廉洁作为治吏标准,排除D。所以选C ‎13.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的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 A. 形式僵化限制严格 B. 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 C. 不再重视儒家经典 D. 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可以得出,明代的科举考试内容比较全面务实,在传统内容之外,加了一些实用之学,D符合题意;AB说法均比较片面;C与材料“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不符。‎ 点睛:本题考查了明代科举制的相关知识,解体的关键在于对材料“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的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的理解,结合科举制的发展演变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 ‎14.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朝 A. 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 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 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D. 分割事权相互牵制 ‎【答案】A ‎【解析】‎ 材料“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说明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故选A;结合所学,内阁不能统帅六部百司,排除B;秦朝的朝议制度属于集体议事制度,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事权的分割,排除D。‎ ‎15.总督始设于明朝,明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至地方解决紧急问题或安抚军民,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明朝中叶,总督近于定制,管辖范围在一省之上,多至五省,其作用主要是协调各省关系,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总督职位的设置 A. 约束了官员权力滥用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了地方三司分权 D. 有效防止官员的腐败 ‎【答案】B ‎【解析】‎ 总督的职责是“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显然这一官职的设置对于提高地方效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故B正确;材料总督目的是协调关系,不是约束官员贪污,故A和错误;总督不干涉地方三司的权力,故C错误。‎ ‎16.《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 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 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 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 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题干“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可知设置行省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地理因素、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来强化中央集权,D项正确。题干强调元朝行省制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与地方分权制度制度无关,排除A。题干强调元朝行省制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没有体现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排除B。元朝以前是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政辖区,而元朝则是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设置行省,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17.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 民主共和制 B. 中央集权制 C. 专制主义制度 D. 君主立宪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的大意是:为天下万民服务而并非为君主实现其专制统治服务,出自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反映出其反对封建专制思想,故选C符合题意;A ‎ D两项错误,明清时期思想家并未提出民主共和、君主立宪等资产阶级的政体;B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选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1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内阁和军机处都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军机处 ‎19.唐代《水部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央制定的水利法,其中规定:“著灌溉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凡浇田,皆仰预知顷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善,不得偏并。”这实质上表明唐代 A. 重视上下游水资源的使用 B. 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C. 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水利网 D. 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唐代政府制定了农田水利的法规,反映了唐代十分重视对农业耕作水利的保护,以立法的形式来维护农业经济的发展, D项正确;A选项只是材料的表象含义,而非实质性的理解,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水利网,排除C。所以选D ‎20.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 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 B. 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 C. 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 D. 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 ‎【答案】A ‎【解析】‎ 唐设安西都护府统治高昌后土地买卖文书减少,说明土地自由买卖被唐政府限制,反映当时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抑制土地买卖,故A正确;材料内容无法体现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故B错误;土地买卖文书减少并不能说明经济发展,故C错误;高昌地区土地买卖文书减少,也无法得出“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的结论,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保护自耕农经济,抑制土地买卖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1.乾隆时期,地方政府多设立机局,“雇募织工以教民纺织”。乾隆八年,决定“凡各省有可开采之山场”,除金银外,“其余俱听百姓于地方官给照开采”。这些做法 A. 放弃了重本抑末政策 B. 体现出对传统手工业重视 C.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 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材料“乾隆时期,地方政府多设立机局”“凡各省有可开采之山场”和“其余俱听百姓于地方官给照开采”,可见清朝对传统手工业重视,故选B;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重本抑末政策是基本经济政策,排除A;清朝对传统手工业重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材料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排除D。‎ ‎22.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干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A. 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域扩散 B. 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 C. 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D. 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答案】A ‎【解析】‎ 题干说的是清代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竞争中出现了分化,有些人因为在竞争中出于不利地位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而另外一些人则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成为“家有荔枝干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里的沦为雇工和雇工经营反映的是在农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已经产生于手工业领域,故选A;题干体现的是农业种植领域的变化,没有体现商业,故B错误;上述材料体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但没有体现技术改进,故C不符合材料原意;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之后开始解体,故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23.公元前3世纪晚期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这一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 科技的不断创新 B. 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 C. 发达的现代农业生产 D. 发达的对外贸易 ‎【答案】B ‎【解析】‎ ‎【详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自给自足、分散脆弱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其存在的经济基础,故B正确;A不是根本原因,排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封建社会没有产生发达的现代农业生产,排除C;对外贸易是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相反,不符合题意,排除D。‎ ‎24.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他的田庄 A. 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B. 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 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 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答案】C ‎【解析】‎ ‎【详解】“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说明耕作、种桑是用来满足生活的需要,因此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C正确;AB都是说的商品经济,与材料相反,排除;手工业是农业的补充,不是主要产业,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既耕以饭,亦桑贸衣”,结合所学自然经济的特点分析解答。‎ ‎25.杜甫《石壕吏》:“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则材料直接反映了 A. 唐朝均田制遭到破坏 B. 唐朝小农的兵役和徭役沉重 C. 唐朝的租佃关系发展 D. 唐朝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严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反映的是兵役的沉重;“……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反映的是徭役沉重。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役制度 点评:封建土地私有制有两个特点:即土地私人所有(区别与西欧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可以买卖或转让。因为这个特点,导致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不可根治的弊病,封建政府的各种措施都不能真正抑制兼并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两个大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宋初承袭的是晚唐五代藩镇-支郡-县的政区统辖模式,藩镇之长官节度使是事实上的高层政区首脑。太祖立国之初,即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太宗时所有统县政区都直属中央。取消高层政区的后果,是中央难以因地制宜地处理数以百计的统县政区的行政事务,中央政策在地方之执行又缺乏有效监督。此后,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 ‎——摘编自余蔚《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 材料二 ‎ ‎ 大明政权建立之初,地方上承袭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明初承袭了元代行省权大且集中的基本特点,“举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便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即以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务,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狱政,都指挥使司掌地方军权。但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地方最高权力向三司分流,从而使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治“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力,并且过于分权与钳制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弥补了这一“真空”,并凌驾于“三司”之上,总领一省、数省的军政、民政,从而日益走向封疆大吏。‎ ‎——搞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 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明改变前朝地方制度的相同原因。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效果如何?‎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明后来调整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同原因,并请说明宋、明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答案】(1)原因:前朝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 对策:宋:削夺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知州;通判监督知州;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编选禁军。‎ 明: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实行督抚制度。‎ 效果:宋: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重演,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带来了“积贫积弱”的弊病。‎ 明: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2)原因:提高行政效率。‎ 特点:统治者在加强中央集权与提高行政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点;总的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解析】‎ ‎【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太祖立国之初,即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明初承袭了元代行省权大且集中的基本特点……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明改变前朝地方制度的相同原因是前朝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 对策:依据材料“太祖立国之初,即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等内容结合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相关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削弱节度使的权力,建立禁军制度,强干弱枝,并派文臣做知州,同时设立通判监督知州,由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依据材料“朱元璋……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结合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相关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实行督抚制度等。‎ 效果:结合宋明时期社会政治情况相关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但是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弊病;明代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和督抚制度,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2)原因:依据材料“取消高层政区的后果,是中央难以因地制宜地处理数以百计的统县政区的行政事务,中央政策在地方之执行又缺乏有效监督。”、“地方最高权力向三司分流,从而使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治‘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力,并且过于分权与钳制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明后来调整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同原因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 特点:结合以上问题的作答可知宋、明两朝前期和后期改变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是统治者在加强中央集权与提高行政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点。联系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特点可知其总的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晋朝统一中国十几年后就爆发了“八王之乱”,使得国力大损。到了西晋末年,中原水利失修,旱灾、蝗灾、疾疫连年不断,加上西方和北方五胡势力的冲击,引起大规模的移民潮。‎ 黄河流域的人口迁徙到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人口向更南的地方迁徙,形成中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根据百度等相关材料整理 材料二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 元朝时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江南的粮食。‎ 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根据国编课标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答案】(1)原因: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劳动力;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历代的持续开发;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的共同劳动(或民族融合);南方统治者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北方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恶化。‎ ‎(2)影响:北方人民的南迁,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人口形体高大健硕,南迁人口改进了江南人口的质量;导致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经济重心南移。推动了南方教育科举的发展,文化重心随之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汉民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南方人口对于土地的过渡索取,垦殖等活动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奠定了当今中国经济格局的基础。‎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西方和北方五胡势力的冲击,引起大规模的移民潮”“黄河流域的人口迁徙到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人口向更南的地方迁徙”,并结合所学,可从南方自然条件、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劳动力、南方相对稳定、南方统治者轻徭薄赋等角度分析回答。‎ ‎(2)影响:根据“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得出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根据“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得出导致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根据“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得出经济重心南移。根据“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得出推动了南方教育科举的发展,文化重心随之南移;根据“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江南的粮食”得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根据所学可知,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汉民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