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是指( ) A. 封邦建国 B. 建立军队 C. 制定周礼 D. 营建都城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封建是指分封制,也就是封邦建国。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下走入近代化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 由“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下走入近代化的最初一步”可知,这场战争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古训A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3. “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春秋·公羊传》),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的(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礼乐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反映了宗法制的核心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 4.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中的“百代都行秦政制”有两个关键点:首先,这个“制”是从秦开始的制度;其次,这一秦朝的制度为后世王朝所继承。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王朝所继承,故D正确;世袭制从夏启就己经开始,并不是从秦开始的制度,故A错误;分封制从西周时已经开始,秦时废除,故B项错误;宗法制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C不符合题意,排除。 5.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奉行不结盟政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953年12月,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突破了意识形态外交,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也在国际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国际上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因此选B。A项错误,是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C项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D项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名师点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几十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友好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而且是其忠诚的奉行者。在这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与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6.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 增加税收 B. 恩泽贵族 C. 削弱王国势力 D. 实现民族融合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因为实行郡国并行制,造成了王国问题,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增加税收是实行盐铁官营的目的,排除A。推恩令表面上恩泽贵族,实质是削弱王国势力,排除B。“推恩令”的目的是加强了中央集权,与实现民族融合无关,排除D。 7.清朝加强专制皇权的主要措施是 A. 实行三省六部制 B. 废除宰相 C. 设置内阁 D. 增设军机处 【答案】D 【解析】 清朝设置军机处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故D正确;A是隋唐时期实行;B和C是明朝时期实行。 8.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 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 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答案】A 【解析】 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A正确;B是明朝中后期;C是商朝开始出现;D中繁荣不符合事实。 9.“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这段话描述的是 A.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B. 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 C. 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 D.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78年安徽农村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状况,故A项正确;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与“改革鼓点先敲响”无关,排除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土地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排除C;安徽凤阳是最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结合安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分析解答。 10.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 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 多种所有制并存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11.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美元也被称作“美金”,下图为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和名言,其反映的基本特征是( )。 A.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 B. 美元与马克挂钩,马克与其他货币挂钩 C. 美元与白银挂钩,各国货币与白银挂钩 D.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美元也被称作‘美金’”、“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可知为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12.梁启超在1923年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近代中国为了改变“器物上不足”的面貌而进行的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答案】A 【解析】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第一批近代企业,是近代中国为了改变“器物上不足”的面貌而进行的运动。故答案为A项。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是为了改变“制度上不足”而开展的运动,排除BC项;五四运动与学习西方无关,排除D项。 点睛: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洋务运动学习器物;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上升到制度层面;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在思想文化方面学习西方,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 13.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之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 农业集体化方针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布尔什维克党在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是基于这种设想。故选A。B项是1921年在战时共产主义被证明失败的前提下实行的政策,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进入社会主义;C项说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与材料无关;D项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采取的措施。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苏俄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局面的情况下进行的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探索,后来被新经济政策所代替。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把国家无力兴办的企业交给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其实质是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也需掌握。 14.下边知识卡片描述的是哪一国际经济组织 A. 世界银行 B. 欧洲联盟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D 【解析】 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年成立,中国是2001年加入,D正确;A是1946年成立;B是1993年成立;C是1946年成立。 15.“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火药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第三种在航海上”中可以分析出,材料中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指南针,故B项正确,A项排除;材料中“第一种文字方面”的是印刷术,故C项排除;“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的是火药,故D项排除。 【点睛】关键信息是“第三种在航海上”;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答案。 16.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古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是在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明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西汉武帝时期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学符合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此后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C正确,ABD错误。 17.某书序言中写道:“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该书是 A. 《四洲志》 B. 《海国图志》 C. 《资政新篇》 D. 《新青年》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故B正确;《四洲志》是由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资政新篇》是洪仁玕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的刊物,ACD均不符合“师夷长技以制夷”,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联系所学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的知识分析解答。 18.建国初期,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中国政府作出的战略决策是 A.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B. 发展“两弹一星” C. 研制巨型计算机 D. 参与人类基因研究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题干“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可以推断出,题目所涉及的是中国在核武器和航天工业方面取得的进步,1964年和1967年,中国相继爆破了原子弹和氢弹,打破大国的核垄断,1970年,中国东方红卫星升空,大大提升了中国在航空领域的地位,故B正确;1992年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此时,我国早已打破美、苏等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排除A;研制巨型计算机与“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无关,排除C;D属于生物技术,与“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无关,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结合所学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的史实分析解答。 19.“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美德即知识 C. 认识你自己 D. 人人生而平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这是智者学派的观点。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如何,全在于人的感觉,强调了人对万物的决定作用,故选A。但是此种观点过于强调人的决定作用,为个人极端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苏格拉底等一些思想家对此进行了纠正,提出了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的观点,强调有知识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D项与材料主题意思无关。因此,B C D三项均错。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蒙昧中的觉醒·智者学派的观点 20.卢梭阐述“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思想的著作是 A. 《九十五条论纲》 B. 《论法的精神》 C.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 《社会契约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卢梭阐述“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思想的著作是《社会契约论》,故D项正确;A项是马丁路德的作品,B项是孟德斯鸠的代表作,C项是牛顿的著作,排除ABC。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民主和法律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历程中的重要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1)上述材料体现了罗马法什么原则?如何认识这一原则的作用? (2)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分别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中央和地方、各权力部门之间的分权与制衡的? (3)有人说:“中国近代的民主政治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请结合辛亥革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2)实行联邦制,联邦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各州保留一定自主权。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总统、最高法院掌握。 (3)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颁布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可答建立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解析】 【详解】(1)原则:根据“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得出保护私有财产。作用: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2)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可知,中央和地方通过联邦制实现分权与制衡的。各权力部门之间通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实现分权与制衡的。 (3)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的影响分析,可从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角度分析总结。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举办的几次重要的世界博览会 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展品有①蒸汽机、②纺织机械等 1876年美国费城会址建了③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④有轨电车线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 (1)分别指出上述展品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_____,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____。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界博览会集中展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你认为会有哪些反映交通和通讯工具方面成就的展品? 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大萧条,美国政府开始放弃“自由放任”经济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复苏。 (2)美国的经济调整历史上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简要说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选①②③均可;第二次工业革命:④;飞机、汽车、电话、无线电报等 (2)罗斯福新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告别“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始实行以国家干预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政策。 (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邓小平提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①②③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飞机、汽车、电话、无线电报等。 (2)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大萧条,美国的经济调整是罗斯福新政。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模式。 (3)结合所学,1992年邓小平提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23.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儒家学派开山鼻祖孔子在杏坛讲学 (1)材料中反映出这位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2)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 填写下列表格。 时代 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战国 ① 仁政学说“民贵君轻” 荀子 ② ③ 董仲舒 天人感应说 南宋 ④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 与老子、孔子同时代,古希腊的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诞生,他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面对人。 (3)请写出上述两位思想家带有人文色彩的格言。 (4)有人说,从14到18世纪是人文主义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分别阐释这两个阶段的思想主张。 【答案】(1)仁;礼;正名。 (2)①孟子②以礼治国、礼法并施(“制天命而用之”)③西汉④朱熹 (3)智者学派(或普罗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认识自己”(或“知识即美德”) (4)人文主义(提倡人性,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理性主义(理性判断,尊重科学) 【解析】 【详解】(1)根据“克己复礼为仁”“名不正,则言不顺”得出:仁,礼,正名。 (2)结合所学可知,孟子主张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荀子主张以礼治国、礼法并施;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南宋朱熹提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 (3)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的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认识自己”“知识即美德”。 (4)两个重要阶段分别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这两个阶段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