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三次月考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卫国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是商朝都城朝歌所在地;鲁国伯禽的封国,原来是商代重要的属国奄国所在地;齐国是姜太公吕尚的封国,是周公东征对象蒲姑所在地。西周的这些分封 A. 依据严格的宗法等级 B. 得到同姓子弟的支持 C. 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 D. 谋求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对于不同的分封对象都是为了稳定统治,显然材料中的西周分封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C正确;材料并没有说明分封制依据严格的宗法等级,A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西周不同的分封对象,并不是说明分封得到同姓子弟的支持,B错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下并不能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错误。 2.自秦朝推行郡县制以来,为强化地方管理,汉代置州,唐代置道,宋代置路,元代置省。纵观这一现象,可知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纷繁杂乱 B. 疆域扩大导致管理难度上升 C. 县制是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础 D. 中央集权遭遇地方挑战倍增 【答案】C 【解析】材料仅体现了各个朝代设立地方行政区划,无法得出管理繁乱,故 A 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疆域扩大管理困难的现象,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中可知变化的地方行 政区划主要是地方最高一级,而基层的县制没有改变,故 C 项正确;各朝代变革地方行 政区域主要是更好的管理地方,而不是 因中央集权遭受地方挑战,故 D 项错误。 3.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 A. 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B. 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 C. 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D. 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等信息来看,这些措施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故答案为B项;材料体现的是汉代对商路贸易的重视和管理,不是攫取西域经济利益,也不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排除A、C项;西汉没有将西域纳入郡国体制,排除D项。 4.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 汉赋和唐诗 B. 元曲和杂剧 C. 风俗画和文人画 D. 话本和小说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宋元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的世俗化日趋明显,风俗画是体现市井风情的作品,是世俗文化的表现;文人画则是体现文人注重内心修养的作品,是高雅文化的表现,故C正确;汉赋、唐诗与题干所给材料中“宋元以后”不符,排除A;元曲和杂剧体现了文化的世俗化,不符合题意,排除B;话本与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具有世俗化的倾向,不符合题意,排除D。 5.《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 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 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 D. 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这体现了明朝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结合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和张居正的遭遇可知,明朝内阁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内阁首辅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个人的信任,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内阁本身只是一个内侍机构,始终没有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明朝宦官的信息;D选项错误,内阁始终不能正式统领六部百司。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6.明代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中有以下内容:“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问务执一业”“民家常业,不出农商”。这一现象反映了明代社会 A. 宗法制度依然存在 B. 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C. 轻商观念已有变化 D.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明朝的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内容可以看出把农商看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说明随着明朝商品经济发展,轻商观念已有变化。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度,排除;B项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男尊女卑思想,故D项错误。 7. “就像一个朝廷命官头戴花翎,满脑子‘三纲五常’,身上却穿了一身笔挺的西装。结果,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与此评论相符合的是( ) A. 孔子:“克己复礼” B. 张之洞:“中体西用” C. 鲁迅:“打倒孔家店” D. 康有为:“托古改制” 【答案】B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穿了一身笔挺的西装说明是在学习西方,满脑子‘三纲五常’说明是在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二者结合起来其实就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而非其他的选项。 8.1902年袁世凯在天津首创中国警察制度。这是对下面哪个不平等条款的应对 A. 《南京条约》:协定进出口货物关税 B. 《天津条约》: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C.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D. 《辛丑条约》:天津不得驻扎中国军队 【答案】D 【解析】《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条约中规定天津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因此袁世凯在天津首创中国警察制度,故答案为D项;《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天津条约》签订于1858年,《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各自规定均与袁世凯在天津首创中国警察制度无关,排除A、B、C项。 9.“辛亥革命后实行选举,老百姓从来也没有选举过什么官员,不知该怎么做,都不愿意要这个权利。在广西桂林,选举时百姓都不来,不来怎么办?发米粉票!每人来参加投票附几张米粉票,这样老百姓才过来投票。”这说明 A. 老百姓文化水平低 B.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任重而道远 C. 中国平民力量弱小 D. 革命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 【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后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但是人民没有政治权利意识,说明要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任重而道远,故选B。材料的主旨不是说明老百姓文化水平低,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平民力量问题,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辛亥革命的影响问题,排除D。 10.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全国各收复区的日伪产业,国民政府派出大批军政官员前往接收,一时间各种接收机关林立,仅平、津、沪、杭四地就有此类部门175个。这一做法使 A. 民族工业迅速恢复发展 B. 官僚资本开始出现 C.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 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衰落 【答案】C 【解析】国民政府派出大批军政官员前往接收日伪产业,由此官僚资本开始膨胀,这使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故C项正确;官僚资本的膨胀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官僚资本出现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故B项错误;D项错在“开始”。 11.1950年10月2日,面对“联合国军”逼近中朝边境的严重威胁,毛泽东做出了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原拟以“支援军”名义出兵朝鲜,后经慎重考虑,决定以“志愿军”名义赴朝参战。这一改变的主要意图是 A. 显示中国政府反对侵略的坚强决心 B. 严格遵循跨国参战的国际惯例 C. 表达人民军队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 D. 避免局部战争升级为世界大战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后经慎重考虑,决定以‘志愿军’名义赴朝参战”等信息来看,这一改变的主要意图是以此表明不是中国政府支援朝鲜,只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从而避免战争升级。故答案为D项。这一改变不能显示中国政府反对侵略的坚强决心,排除A项;这一改变与国际惯例无关,排除B项;这一改变与表达人民军队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无关,排除C项。 12.观察下面柱状图,图中数据的变化表明 A. 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 B. 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 C. 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答案】C 【解析】从图表数据可以看出,国营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私营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小,生产资料所有制正在由私有向公有制转变,说明当时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和一五计划没有关系,排除A项;从材料信息看不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与材料反映的所有制变化无关,排除D项。 13.“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实施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文字出现在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反映了美国 A. 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 B. 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C. 仍然阻止中国回到联合国 D. 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答案】B 【解析】“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 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说明美国在70年代想要与中国对话沟通,以便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两国存在一定的意识形态的差异,但这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故排除A项;“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表明美国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利益并不阻拦,遏制政策也有所改变,故CD两项错误; 14.在雅典历史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 妇女政治地位逐步提升 B. 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 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健全 D. 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答案】C 【解析】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不断削弱贵族的权利,扩大平民的权利,使雅典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故选C;在古代雅典,妇女没有公民权,不能享受民主权利,排除A;B不符合雅典史实,排除;雅典城邦民主只向少数公民开放,排除D。 15.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 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 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 罗马法完全排除被征服地区的原有法规 D. 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答案】D 【解析】罗马法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说明罗马法影响广泛,得到有效实施,从而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故答案为D项;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而不是法官,排除A项;“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表明罗马法官并未滥用权力,而是依法判决,排除B项;C项中的“完全排除”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6.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 A. 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B. 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C. 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D. 掲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了近代欧洲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点,积极倡导人文主义思想,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三者的共同特征,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只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特点,宗教改革运动并不倡导科学思维和理性。 17.“(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A. 英国《权利法案》 B.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 美国1787年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这一体制反映了共和派与君主派的相互妥协,符合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英国《权利法案》没有“承认共和制”,排除A项;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不存在君主制的阴影,排除C项;德意志帝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不符合“虽然承认了共和制”,排除D项。 18.下列对世界市场形成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 新航路开辟——火车机车——电话——早期奴隶贸易 B. 新航路开辟——早期奴隶贸易——火车机车——电话 C. 早期奴隶贸易——火车机车——新航路开辟——电话 D. 新航路开辟——火车机车——早期奴隶贸易——电话 【答案】B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产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包括早期奴隶贸易)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火车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因此正确排列顺序是新航路开辟——早期奴隶贸易——火车机车——电话,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排列错误,排除A、C、D项。 19.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诞生;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这些表明 A.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趋向缓和 【答案】A 【解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集团的建立,表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A项正确;区域经济集团的纷纷建立,不能说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B项错误;亚太等地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不能说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C项错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不能说明世界形势总体趋向“缓和”,D项错误。 20.“眼前的流水、光影占有了我,超乎我所能,但我仍想用画笔表达出我所感受到的。我画完、毁掉、再画……我希望这么地努力,终能有些许呈现。”下列作品符合这一创作理念的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 《读书》 C. 《睡莲》 D. 《拾穗者》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画家强调对光影的把握,属于印象派的特点,C 项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故选 C项;A项是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排除;B项是现代主义作品,排除;D 项是米勒的现实主义作品,排除。 21.公元前7世纪末期,雅典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 B. 将雅典的民主推进到新阶段 C. 使日常的审判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D. 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答案】D 【解析】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是直接目的,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A;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时间不符,排除B;日常的审判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是雅典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的影响,排除C;是当时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为了缓和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故选D。 22.梭伦改革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但这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权利,到后来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平民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 B. 平民在城邦事务中取得了一定的参与权 C. 贵族在政权中已无足轻重 D. 雅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公民民主制度 【答案】B 【解析】古代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平民有一定的参政权,材料“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正说明了这一点,故B项正确。贵族财产多,地位等级高,拥有较多的权利,平民并不是城邦的最高统治者,故A、C两项错误;雅典建立比较完善的民主制度是在克里斯提尼改革之后,故D项错误。 23.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的措施是 A. “相地而衰征” B. “劝民耕农利土” C. “依军功,行田宅” D. “除井田,民得买卖” 【答案】D 【解析】据题干“商鞅变法……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地而衰征”属于管仲改革,故A错误;“劝民耕农利土”没有肯定土地私有制,故B错误;“依军功,行田宅”属于奖励军功措施,故C错误;“除井田,民得买卖”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故D正确。故选D。 24.《容斋随笔》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 B. 秦国对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国 C. 战国时人才不能自由流动 D. 秦国只任用外来人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B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C项说法是错误的;D项不符合实际情况。材料中提及“独秦不然”即用相并非必是其宗族及国人,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故A正确。 25. 人云“及神州陆沉,中原故族十去其七,胡汉之民日日相攻,无月不战,逮孝文帝之时,兼济万民,重拾农桑,人心归化,终一统中原”。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因素有 ①适应了中原原有的农业生产 ②得到所有鲜卑贵族的支持 ③中原封建文化本身的先进性 ④北方胡汉各族民众都支持改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及神州陆沉,中原故族十去其七,胡汉之民日日相攻,无月不战,逮孝文帝之时,兼济万民,重拾农桑,人心归化,终一统中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适应了中原原有的农业生产,故①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遭到部分鲜卑贵族的反对,故②错误;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文化,体现了中原封建文化本身的先进性,故③正确;北方胡汉各族民众都支持改革,过于绝对,故④错误,故①③组合正确,故A正确。②③组合错误,故B排除。①②组合错误,故C排除。②④组合错误,故D排除。 26.对北魏实行均田制后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稳定了农民的生活 B. 开垦的荒地增多 C. 根除了土地兼并现象 D. 促进了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北魏实行均田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并不能根除土地兼并现象,故选C;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稳定了农民的生活,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开垦的荒地增多,促进了经济发展,ABD都符合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 27.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规定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他这样做是为了 A. 尊崇儒家思想 B. 选拔实用人才 C. 笼络广大士人 D. 打击地主官僚 【答案】B 【解析】规定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主要是为变法选拔实用人才,B正确;A属于思想;C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 28.“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这一材料说的是 A. 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B.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C. 冗兵现象突出 D. 少数民族威胁北宋安全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反映的是北宋西北党项族和北部的契丹严重威胁北宋政权的安全,故D项正确;材料显然是民族矛盾不是阶级矛盾,也不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故A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北宋士兵过多的现象,故C项错误。 29.恩格斯说:“他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他)的教会体制是民主的、共和的。”文中的“他”是 A. 马丁·路德 B. 薄伽丘 C. 加尔文 D. 康德 【答案】C 【解析】加尔文的“先定论”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C正确;A提出“信仰得救”;B是文艺复兴思想家;D是启蒙运动思想家。与加尔文相比,不符合题意,排除。 30.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如图)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A. 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B. 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C. 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 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答案】B 【解析】中世纪的欧洲是神权统治一切的社会,教皇的权力大于国王。材料中“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说明当时的王权受到教权的限制,故B项正确;中世纪教权大于王权,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出教权高于世俗权力,不是国王信仰的问题,故C项错误;中世纪教会不仅主宰精神世界,还掌管世俗世界,故D项错误。 31. 约翰·胡斯(1369~1415)是波希米亚布拉格大学教区长,因严词指责出售“赎罪券”是违反《圣经》的可憎行为,被处以火刑。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A. 胡斯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创者 B. 西欧各国宗教改革的起因皆是教会出售“赎罪券” C. 胡斯主张“《圣经》至上” D. 胡斯的观点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了影响 【答案】D 【解析】胡斯指责出售赎罪券是违反《圣经》的可憎行为,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会出售赎罪券,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开始宗教改革,提出因信称义,故选D;马丁•路德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排除A;B项中“各国”“皆是”表述太绝对,错误;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32. 1798年,拿破仑率法国远征军远征埃及,除携带了2000门大炮外,拿破仑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他甚至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拿破仑带领学者们远征埃及主要是为了 A. 掠夺埃及的文化资源 B. 促进埃及的文化发展 C. 传播西方的近代文明 D. 笼络埃及的上层人士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提到,拿破仑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他甚至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在于掠夺埃及的文化资源,故A项正确。远征埃及不可能促进埃及的文化发展,故B项排除。传播西方的近代文明,也不符合远征埃及的主观目的,故C项排除。笼络埃及的上层人士,目的仍然具有掠夺性,故D项排除。 33.“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这反映阿里改革的哪项措施 A. 加强中央集权 B. 保护民族工业 C. 发展机器生产 D. 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 能力。本题主要考查阿里改革的主要措施。阿里改革的措施涉及土地、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问题。其中最能体现早期近代化特点的措施之一就是保护民族工业。这项措施的效果非常明显,提高了生产力、保护了民族工业,推进了近代化进程。故选B。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3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近代化的措施有 ①采用西方机器大生产,发展军事工业 ②聘请外国专家到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 ③穆罕默德·阿里垄断国家政权 ④实行征兵制并按照法国军队模式训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采用西方机器大生产,发展军事工业,聘请外国专家到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实行征兵制并按照法国军队模式训练,促进了埃及经济、军事近代化,①②④正确,故选D;穆罕默德·阿里垄断国家政权,与促进埃及近代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③,故排除ABC。 35. 导致下表中俄国经济状况的根源是 ( ) 国别 项目 俄国 英国 德国 生铁(19世纪中叶) 26万吨 385万吨 铁路总长(1861年) 1 500俄里 15 000俄里 10 000俄里 A. 农奴制盛行 B. 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 俄国科技落后 D. 垄断组织尚未产生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注意表格中的“19世纪中叶和1861年”,由于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选A。B不符合事实,工业革命的影响已经波及俄国;C不是根源;D产生于19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36.下列对日本锁国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 B. 完全隔断了日本与世界的联系 C. 造成了日本的落后 D.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B 【解析】日本锁国政策并不是完全和外界隔绝,B错误,符合题意。其他说法均正确。 37.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 年份 1800年 1880年 1900年 1950年 人口 800 1050 1600 5425 上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 A. 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 工业化速度加快 C. 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 成为世界商业中心 【答案】B 【解析】东京的人口增加无法说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1800—1950,日本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东京人口的增加就是一个例子,说明日本工业化速度加快,故B项正确;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逐渐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故C项错误;东京人口的增加只能说明它可能是日本的商业中心,而不能说明它是世界商业中心,故D项错误。 3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时间大致是在 A. 鸦片战争后 B. 十九世纪六七年代 C. 十九世纪末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故选C;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还没产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黄金时期,排除ABD。 39.早期维新派产生的原因是 ①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 ②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 ④中华民族危机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早期维新派产生的原因是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其中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①②正确,故选A;早期维新派属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无关,排除③,故排除BC;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华民族危机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早期维新派产生的时间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④,故排除D。 40.为变法而献身,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壮烈诗篇的戊戌志士是 A. 梁启超 B. 谭嗣同 C. 刘光第 D. 杨深秀 【答案】B 【解析】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意思是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这是谭嗣同诗作《狱中题壁》。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故答案选择B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41.苏俄革命道路和苏联建设模式,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对斯大林模式,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①从成就的角度,强调这一模式对苏联国力提高有巨大作用;②批评这一模式严重的弊端和付出的过重代价;③从斯大林执政初期的苏联国内外环境出发,认为苏联走这一模式有必要性;④结合20世纪30年代以及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认为这一模式对世界其他国家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王云龙等《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欧卷》、闻一《俄罗斯通史》等根据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史实,简析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材料一中邓小平说的“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列宁实行的哪项政策?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政策的实质。 (2)对材料二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四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您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理由。只列现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答案】 (1)史实: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学习十月革命;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北大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宣传马克思主义。(只要答出其中2点即可) 意义: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只要答出其中2点即可) 政策:新经济政策。 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2)赞成观点①:这一模式使苏联得以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雉题,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或: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通过两个五年计划,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等)。 赞成观点②:这一模式使苏联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或排斥市场调节;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等)。 赞成观点③:苏联当时仍是一个落后农业国,又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下;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赞成观点④:这种模式通过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开辟了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计划经济对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一定影响: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 【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列举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和实践活动两方面,如发表文章、出版刊物、组织团体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关系的角度分析;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的思路一个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个是新经济政策,很明显这里说的是新经济政策。第四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首先要表明自己倾向的观点,再结合所学,论证理由。如赞成观点①,可从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成就的角度论证。赞成观点②,可以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局限性的角度论证。赞成观点③,可以从斯大林模式的实施的背景的角度论证。赞成观点④,可以从斯大林模式对世界的影响的角度论证。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明治维新不是由于社会内在的成熟而引起的革命,而是由于外部压力所产生的立足于民族主义的“文化革命”。一位被恢复权力的年轻天皇的诏书被用来加强服装、发型的变化以及法律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新的学校制度的创立,西方音乐、文学和会计的采用,以及新银行、新工厂的建立,与一支近代军队、一部宪法和一个新的政治秩序的建立同时并进,都是革命的目的。 ——【美】弗兰克·吉布尼《明治:一次文化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指出日本人“‘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日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并说明这种“神话”对19世纪末中日关系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二,概括明治维新的特点。 (4)日本明治维新是“由于外部压力所产生”,俄国1861年改革某种程度上则主要是在于“社会内在的成熟引起的”,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1)心灵紧闭:保留天皇制度,武士道精神,专制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眼观八方:学习西方,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2)神话: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影响: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 (3)特点:外部因素引起;以天皇为旗帜,排除阻碍改革势力;文明开化,脱亚入欧;全面学习西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社会生活等领域;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点等。 (4)日本:黑船来航,受到西方侵略,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俄国:农奴制阻碍经济发展,危机四伏;克里木战败暴露俄国落后;农奴起义;出现要求变革的呼声等。 【解析】 (1)心灵紧闭:根据材料一中“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结合所学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可知,日本人“‘灵紧闭”的主要表现有,保留了天皇制度,突出武士道精神,近代化进程中专制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眼观八方:根据19世纪下半期日本改革的史实,结合材料一中“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等信息可知,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眼观八方”的具体表现有,向学习西方,在经济上实行殖产兴业,在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用资本主义文明改造日本文化,在政治上,学习德国,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等。 (2)“神话”:依据材料一中“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日本选择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变为了亚洲强国,创造了民族崛起的“神话”。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期制造了强国“神话”的日本 ,在19世纪末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改变了东亚格局。 (3)特点:根据材料二中“明治维新不是由于社会内在的成熟而引起的革命,而是由于外部压力所产生的立足于民族主义的‘文化革命’”可知,明治维新外部因素引起,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点;根据“被恢复权力的年轻天皇的诏书被用来……”可知,明治维新以天皇为旗帜,排除阻碍改革的势力;由“加强服装、发型的变化以及法律的变化” ,“新的学校制度的创立,西方音乐、文学和会计的采用,以及新银行、新工厂的建立,与一支近代军队、一部宪法和一个新的政治秩序的建立同时并进”等信息可知,其文明开化,“脱亚入欧”的内容全面,学习西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社会生活等领域。 (4)日本: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世纪中期,由于黑船来航,日本受到了西方侵略,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受外部压力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俄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受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发展落后,农奴起义不断,社会出现了变革的呼声,克里木战败使统治危机暴露无遗,为维护统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实行改革,其废除农奴制主要是在于“社会内在的成熟引起的”。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得才之道多端,而莫先于改科举。……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中学课本) 材料四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五 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戊戌政变记》 材料六 光绪帝颁布的诏书,除了湖南巡抚陈宝箴还能认真执行外,其他地方督抚,都对变法阳奉阴违,甚至托词抗命。如两江总督刘坤一和两广总督谭钟麟在6、7月间“谕令筹办之事,竟无一字复奏”。 ——《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的理由、主张,并简要加以评述。要求表述成文,字数不得超过180字。 (2)根据材料四、五、六,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康有为的主张及其特点和对戊戌变法的影响。 【答案】(1)理由:从世界形势看,变革才能强国,不变则要亡国 主张:变法首先要改革科举制度,引进西学,培养人才。其次要改革官僚体制,变革政体,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才是根本。 评价:维新派的这一思想旨在变革封建专制制度,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技思想的传播,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 (2)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主张:全面改革,变法图强;反对废除旧衙门和罢免旧大臣。 特点:既主张积极变革,又有保守的一面。 影响: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守旧大臣阻挠破坏变法,使变法法令成为一纸空文。 【解析】 (1)理由:根据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 结合所学可以从世界形势看,变革才能强国,不变则要亡国。主张:根据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结合所学可知从变法首先要改革科举制度,引进西学,培养人才。其次要改革官僚体制,变革政体,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才是根本进行回答。评价:对于维新变法的评价,要坚持正确的方法为标准,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本题要结合材料与维新变法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可以从政治思想和经济方面论述。在政治思想上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在政治上旨在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在思想上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在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 (2)背景:根据材料四“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强,不变则亡”结合所学可从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的加深;同时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分析其背景。主张:根据材料四“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根据材料五“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结合维新变法的内容可以从全面改革,变法图强;反对废除旧衙门和罢免旧大臣等方面进行回答。特点:从材料四看使主张全面改革变法,而材料五不管废除旧衙门和旧官僚,则畏首畏尾,思想趋向保守,可以总结出答案。影响:根据材料“其他地方督抚,都对变法阳奉阴违,甚至托词抗命。如两江总督刘坤一和两广总督谭钟麟在6、7月间‘谕令筹办之事,竟无一字复奏’。” 结合所学可以从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守旧大臣阻挠破坏变法,使变法法令成为一纸空文进行分析回答。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苗法者,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又有免行钱者,约京师百物诸行利入厚薄,皆令纳钱,与免行户祗应。自是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又令民封状增价以买坊场,又增茶监之额,又设措置河北籴便司,广积粮谷于临流州县,以备馈运。由是赋敛愈重,而天下骚然矣。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材料二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代人物远……旧有之系统,包括其中的既有利益必须铲除,然后所有的物资与所有的服务才能全面的交换,新的体系才能成立。王安石的变法没有引起所述的社会冲突,是因为宋朝的社会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足以纠结新旧两派,作这场决斗。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所以其争执只出现于官僚组织之中。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的措施折射出王安石变法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出王安石变法有何显著特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青苗法为例,谈谈你对“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的理解。 【答案】(1)北宋积贫积弱,财政困难;高利贷现象严重;贫富分化,农民贫困;工商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大商人操纵物价、市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 (2)变法内容以理财为核心;重视利用金融、货币、商品、市场等手段;变法实质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3)王安石变法有前瞻性,北宋的社会、经济基础还远未发展到适应这种改革的地步,改革的失败是必然的。如青苗法采用了近现代银行贷款的做法,但缺乏近现代相应的信贷体系与监督机制;封建专制政府把“富国”目标置于首位,但封建官僚在实施过程中强制摊派、提高利息,使这一政策沦为政府和各级官吏敛财的工具。 【解析】 (1)根据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得出北宋积贫积弱,财政困难;根据“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得出高利贷现象严重;根据“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得出贫富分化,农民贫困;根据“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工商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大商人操纵物价、市场;根据“农田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得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 (2)根据材料可知,变法内容以理财为核心;重视利用金融、货币、商品、市场等手段;结合所学可知,变法实质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3)根据“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旧有之系统,包括其中的既有利益必须铲除,然后所有的物资与所有的服务才能全面的交换,新的体系才能成立”分析得出:王安石变法有前瞻性,北宋的社会、经济基础还远未发展到适应这种改革的地步,改革的失败是必然的。结合所学青苗法的改革措施的弊端分析解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