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苏州新草桥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 A. 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B. 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 C. 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D. 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说明宗法制产生了分封制,即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郡县制的推广,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故B项错误;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点睛:阅读和提取材料信息是解答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关键,特别是文言文材料一定要注意材料中的连接词,本题中的“由是而有”是关键。 2.某史书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形成上述现象制度性因素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察举制的特点,故B正确。世卿世禄制,没有乡举里选的特点,故A排除。九品中正制,为门阀士族垄断,故C排除。科举制,不符合茂才、孝廉的信息,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3.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分析,明代内阁 A. 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C.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D.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文字说明明代内阁的地位逐步提高,但职能并未改变,依旧是皇帝的秘书机构,D正确,A是科举制特点;内阁并不能领导六部,B错误。明成祖正式设内阁。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C错误。 4.《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 A. 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B. 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C. 大臣须由专人担任 D. 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 【答案】A 【解析】 【详解】军机处的设立,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由材料中“……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可知,军机处的设立,分化了内阁的权力,故A正确。军机大臣只是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故B项错误。 由材料中“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人”可知,军机处无固定官员,具有临时性和较大的随意性,故C错误。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将皇帝的意旨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为皇帝提供建议”并非其主要职能,故D项错误。 5.《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该条款反映出 A. 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 B. 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 C. 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 D. 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传统外交强调华夷之辩的夷夏外交,在外交文书上有所体现。现在“照会”、“申陈”等都是近代的外交用语,“平行照会”使清王朝被迫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这些外交礼仪及用语的变化,在客观上促进了甲国外交的近代化,表明清政府外交政策有所调。故选B。其他选项不符合主旨。 6. 英国《当代评论》刊载:“大沽口有三百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上述事件发生于 A.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大沽口……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史实,故C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没有俄国军队参加,故A排除。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没有在大沽口地区,故B排除。抗日战争时期也没有俄国军队参加,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 7.《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中写道:“纪念日本战胜清国的一次盛大庆典,由东京平民构成的游行队伍行进在大街小巷。……在上野公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座与实物相同比例的城门,用来代表朝鲜平壤的玄武门,这个景象象征着日本陆军占领平壤的赫赫战功。” 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军国主义在日本具有一定的社会土壤 B. 日本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夺取朝鲜 C. 战后日本获得在我国开矿设厂的特权 D. 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用来代表朝鲜平壤的玄武门,这个景象象征着日本陆军占领平壤的赫赫战功”可以得出军国主义在日本具有一定的社会土壤, 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题干可知这次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B项错误,符合题意。甲午战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根据条约日本获得在我国开矿设厂的特权,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需要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影响等知识。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日本战胜清国”、“用来代表朝鲜平壤的玄武门,这个景象象征着日本陆军占领平壤的赫赫战功”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8.吴晓波在《跌荡一百年》中认为,“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在青春激荡的天安门广场的背后,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就是那些起着重要的作用,却不被人注意到的‘广场背后’的人。”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A. 工人和企业家跃升为新兴政治力量 B. 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C. 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 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材料中的信息,既强调了学生的先锋作用,也肯定了商业团体及工人的作用,A项只能体现部分信息,故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人民族意识的发展程度,C项错误;材料揭示了五四运动多个阶层和力量参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D项符合题意。故选D。 9.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说:五四运动与国民党的号召,并无彼此参与的关系,却有互相呼应的效果,为北伐铺设了民意基础。作者认为二者互相呼应是基于共同的 A. 指导思想 B. 斗争策略 C. 实践方式 D. 革命任务 【答案】D 【解析】 五四运动的指导思想是爱国主义,国民党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A不符合题意,排除;五四运动具有彻底性,国民党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二者斗争策略不同,排除B;五四运动的实践方式是“三罢”斗争,国民党是进行革命,二者实践方式不同,排除C;五四运动与国民党的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都为北伐铺设了民意基础,故D项正确。 10.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A. 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 B. 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 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有人认为,农村革命的发展会影响到城市的,革命力量发展,体现了当时对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着分歧,有人认为应该走城市中心的道路,故选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大革命时期的探索,而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时期,排除B。如果普遍赞同走农村革命的道路,就不会存在着材料中的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排除C。当时还没有出现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排除D。 11. 下图是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示意图。在这次战役中,蒋介石给前方下达的命令是 A. “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B. “对朱、毛与贺龙合股之企图,务必随时洞察其奸,在战略上要经常注意,加以防范” C. “守土应具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相应付,务须不丧失丝毫主权为原则” D. “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的关键,必须团结奋斗,期在必胜”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图片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由图片中的文字信息“中国军队防御阵地”、“日军进攻方向”、“上海市”可知此应为抗战初期的淞沪会战。A、B、C、D四项分别为北伐战争时期对吴佩孚的战争、长征初期对中央红军的围追堵截、抗战初期的淞沪会战、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故本题应选C项。 12.“虽训练尤未充足,装备尤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竞能抵抗十周。不只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 A.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作战情况 B. 国民党消极抗战导致丧师失地 C. 抗战相持阶段日军的疯狂进攻 D.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竞能抵抗十周”、“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日军前进”描述的是淞沪会战的作战情况,即正面战场上的作战情况,故A项正确。 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国民党的消极抗战,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日军的疯狂进攻,故C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涉及敌后战场的地位,故D项错误。 13.1945年9月,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警备阜阳、沈邱、商城、霍邱间地区,清剿各该地区奸匪。……除警备交通及剿匪外,并注意防范邻近战区之奸匪流窜。”该密令表明 A. 蒋介石积极部署围剿红军 B. 抗日战争已进入决胜阶段 C. 国共两党全面内战已爆发 D. 阶级矛盾正成为主要矛盾 【答案】D 【解析】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对解放区的共产党部队实施新一轮的围剿,材料中的部署正是蒋介石打内战的先兆,说明国共两党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故D项正确;红军属于国公十年对峙事情番号,故A项错误;抗日战争此时已经胜利,故B项错误;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时1946年6月,故C项错误。 14.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除中共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这一举措 A. 初步确立多党合作制度 B. 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 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D. 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故A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宪法起草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可知,这一举措体现了民主协商,故C项正确;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治国方略,故D项错误。 15.“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 A. 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B.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C. 宣告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D. 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答案】B 【解析】 据“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可知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故B正确;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与“北平”不符,故D错误;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但与“北平”不符,故A错误;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与“北平”不符,故C错误。 16. 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 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 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1953年周恩来说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即可选出D项;A项召开于1955年,晚于题目中时间“1953年”,故排除;B项签订于1950年、C项发生于1949年,均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53年”,故排除。 17.下列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两段讲话,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 美国对华由敌视到寻求合作 B. 国际形势推动美国对华政策转变 C. 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 中国的外交僵局逐步被打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归纳材料中尼克松两段文字材料内容可以明显看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中国充斥敌对意味;而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中国态度转向温和,由此可以得出美国对中国态度的变化是:由敌对到关系开始正常化;而非实现了正常化。故选C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 18.有学者认为,它的建立使亚太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组织,这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政策是一个挑战,或者是说这是建立起一个通向多极世界的途径。这里的“它”应是 A. 华沙条约组织 B. 上海合作组织 C. 亚太经合组织 D. 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的叙述:“它的建立使亚太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组织”,所以这个组织是亚太地区的,故排除A、D选项。此外“这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政策是一个挑战,或者是说这是建立起一个通向多极世界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是上海合作组织,故本题选择B选项。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之处在于对关键词的理解。材料中的第一个关键词是“亚太地区”,因此就可以拍出A选项和D选项,他们针对的都不是亚太地区;此外,从材料中对美国的影响可以判断出这一组织没有美国参与,所以可以确定答案。 19.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 首次宣布争取和平统一台湾 B. 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 C. 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 直接推动达成“九二共识” 【答案】B 【解析】 【分析】 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上提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排除A;“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是为反对一小撮台独势力,B说法正确。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是“一国两制”,排除C;D项错在“直接”的说法。 点睛:台湾问题是中美两国间最敏感、最关键的部分,台湾问题涉及到中美双方的利益,中美关系能否顺利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0.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为此,美国方面称“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这一“突发消息”是 A. 欧洲共同体宣告成立 B. 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 C. 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D. 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赫鲁晓夫下台”可知是1964年,这一年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故答案为C项。ABD项,欧洲共同体宣告成立是1967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是1962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是1961年,都与“赫鲁晓夫下台”时间不符,排除。 21. 亚里士多德说:“有些批评家所以要责备梭伦也就在这一点上,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这些法庭的权威日益增强,历任的执政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这样的批评是因为雅典 A. 司法权被梭伦操纵 B. 民主制度的弊端显现 C. 德才之人遭到排斥 D. 陪审法庭垄断行政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有些批评家所以要责备梭伦也就在这一点上,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显现,即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司法权被梭伦操纵,故A排除。德才之人遭到排斥,属于民主制度的弊端之一,故C排除。陪审法庭只有司法权,故D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弊端 22.“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西特拉图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主(独裁者)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 A. 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B. 标志着雅典奴隶制国家形成 C. 推动雅典政治进入鼎盛时期 D. 易导致公民权力滥用和误用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陶片放逐法往往会造成不该放逐的人被放逐,即易导致公民权力滥用和误用,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是雅典民主的一个明显的弊端,不是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雅典奴隶制国家形成没有直接的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雅典民主的弊端而非推动雅典政治进入鼎盛时期 ,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3.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密切相关的是 A. 习惯法的推行 B. 公民法的推行 C. 万民法的推行 D. 陶片放逐法的推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习惯法主要保护贵族利益,损害了广大平民的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来看,该地区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权利,他们反对外来人拥有和自己一样的权利,结合所学,罗马共和国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范围的法律即公民法,B正确;万民法的适用范围突破了罗马公民的限制,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自由民,故C错误;陶片放逐法属于雅典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故D错误。 24.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和麦迪逊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A. 立法权控制司法和行政权力 B. 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权力制衡 C.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D.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理分配权力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反映了将立法权再进行分权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符合材料,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三权分立 【名师点睛】分权制衡的体现:国会掌握财权、最高决策权、立法权等权力。国会通过预算给各个部门提供资金,可以否决总统的行政决定,负责宣战、媾和等。国会可以弹劾总统等官员。 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美军最高统帅,对外代表美国。总统可以否决国会的决定,国会可以“反否决”,但是总统不可以再“反反否决”。总统可以提名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经过国会批准后任职。但是总统不可以撤换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联邦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处理各类重大案件、审查法律法规等是否违宪。实践证明,三权分立不可能是绝对分立的。美国是分权最彻底的国家,但是也没有绝对分立。 25.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 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 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 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 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近代德国宰相由皇帝任命,权力受制于皇帝,但宰相对皇帝任命的内阁拥有控制权。 26.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 A. 恩格斯坚持采用暴力斗争的形式 B. 马克思主义理论随时代进步而发展 C. 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 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的赞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见《共产党宣言》发表之时认为暴力革命是达到无产阶级目的的唯一手段,但是在1895年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民主制度随之发展,因此无产阶级实现阶级目标的手段发生了变法,在此背景下恩格斯肯定了和平斗争的重大作用,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选项B正确;恩格斯看到合法斗争的重要性,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的信息,排除C;材料只是恩格斯的个人意见,不能代表各国工人政党的意见,排除D。 27.列宁曾提出“我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将作为国际社会主义的火炬,俄国人开始了,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将去完成”。但革命后他又提出“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必然要一方面团结各国先进工人的苏维埃运动,另一方面团结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的一切民族解放运动”。由此可知十月革命 A.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B.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C. 实现了俄国的民族独立 D. 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来看,列宁的结论前后是有变化的,从最开始的联系的是德国、法国和英国,到后面便是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这种变化凸显出列宁在革命实践中的发展和观察,通过实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C选项没有明确材料的含义;D选项错在“建立”二字。 28.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它们是一对类似的魔鬼,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必须以新的严正态度来对待。”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B. 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 C. 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 D. 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 【答案】C 【解析】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最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中美对立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取决于两者的国家利益,国家政策以国家利益为转移,故选C;A是20世纪50年代中美对立的客观原因,排除;B是中美对立的主观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受国家利益的支配,排除;美国敌视中国不是基于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而是意识形态的差异,排除D。 29.有学者提出: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特点表现为军事上的两极、经济上的三极和政治上的五极。下列表述能体现该学者观点的是 A. 日本成为了政治经济大国 B.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C. 中国改革开放实力显著增强 D. 欧洲联盟一体化发展加速 【答案】B 【解析】 由“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特点表现为军事上的两极、经济上的三极和政治上的五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B项正确;A、C、D项只是反映了世界多极化的一个方面,不能整体反映材料信息,排除。 30. 下图是宋学海2005年发表的漫画《这雨怎么越下越大》,对这一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①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②亚洲各国与日本缺乏政治互信 ③日本对历史问题没有正确认识 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漫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漫画中说明亚洲各国对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做法感到愤慨,日本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故②③④符合题意,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狮子啊20世纪80年代,故①错误,本题选择B项。 考点: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日本。 二、非选择题 31.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多角度地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角度一 史料研习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 角度二 理论指导 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报》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2)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由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什么原则? (3)按照近代化的四个研究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对辛亥革命进行评价。 【答案】(1)态度变化:从漠视、非议到认同、赞赏。 原因: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建立。 (2)用意: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3)政治上: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经济上:辛亥革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提高,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社会生活:辛亥革命还推动了服饰、饮食、交通、礼仪等变革,推动了社会风俗的近代化进程。 【解析】 【详解】(1)态度变化:据材料“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可知,对辛亥革命态度是漠视、非议;据材料“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可知,是认同、赞赏。 原因:据所学可知,1912年元旦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建立。 (2)用意:据所学可知,《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原则:据所学可知,确立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 (3)政治上: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布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君主专制整体的确立;经济上: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工业进入了短暂春天;思想上: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深远影响是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提高,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社会生活: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还推动了社会风俗的近代化进程。 32.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摘编自《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的发生。 ——摘编自《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二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1)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 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原因: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 (3)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特点:广泛性、直接选举等特点。 (4)认识:民主政治建设要依据国情;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长期性等。 【解析】 【详解】(1)前提:据材料“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可知,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成就: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是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原因:据材料“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可知,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据材料“……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可知,忽视政体民主建设;据材料“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可知,仅依靠“政策治国”。 (3)制度:据材料“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知,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特点:据所学可知,农村基层民主具有广泛性、直接选举等特点。 (4)认识:本问可从民主政治建设要依据国情;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长期性等角度回答。 33.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国家在众多人于中运行,随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永远不能再左右国家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效力 ——《英国位继承法》 材料三 (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思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分聪明,曾经对专制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掌了钥匙。 ——阎照样《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这一法案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文件体现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 【答案】(1)背景: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胜利;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妥协。意义: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会的权力;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体制确立。 (2)理念:主权在民;法律至上。关系:继承与发展。 (3)权力:部分立法权;控制内阁,掌握行政权。推进:1832年议会改革。 (4)基本趋向: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立宪体制不断完善。 【解析】 试题分析:(1)对于《权利法案》颁布的背景,可以依据所学知识,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标志以及国王与议会之间妥协的角度来概括归纳答案,从而回答出《权利法案》颁布的背景;对于《权利法案》的重要意义,可以结合所学,从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会的权力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角度回答。本小题对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较高,所以阅读材料,提炼材料中的信息点尤为重要。 (2)文件体现的重要民主理念,可以依据材料二中“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的信息来概括“理念”;材料一、二之间的关系,可以依据材料一中《权利法案》颁布以及材料二中法律之上的角度来概括“关系”。概括时应紧扣材料的关键信息点总结归纳。 (3)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可以依据材料三中“享有立法的理由,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的信息来概括“国王的权力’;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可以依据所学英国工业革命后议会改革的知识内容来思考作答。 (4)三则材料主要论述的是英国政体演进的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内容并结合材料中如何完善君主立宪制,可以从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以及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议会改革等角度思考,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概括作答。 考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和完善 【名师点睛】概括类材料解析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往往材料主题只是一根引线,需要回答的内容从材料中难以归纳得出,主要是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如本大题中的第一小题,《权利法案》颁布的背景和这一法案的重要意义,均必须根据所学内容回答。这一类试题必须明确材料的指向,弄清材料主题指向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再看题目所问,然后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 34. 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火报告的主要内容。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 【答案】(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 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 (3)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 依据:“长电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 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苏联传统的不安全”“不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首位”的信息来概括作答;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所学两极格局形成背景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等角度分析作答。 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其资本已经渗透到世界许多国家”“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达到其称称霸世界的目的”的信息归纳作答。 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美国的称霸世界的目的以及称霸的必然结果来回答共同之处;第二小问,凯南的长报告依据材料一中““苏联传统的不安全”以及美苏意识形态不同来回答,诺维科夫报告依据材料二中“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从美国国家性质角度分析回答。 考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冷战开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