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合作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二历史试卷 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 ‎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 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 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 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 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答案】B ‎【解析】‎ ‎【详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孔子主张的为政之道,这种关系属于等级关系,符合礼制主张,B正确;君臣父子并未体现出仁者爱人的主张,排除A;孔子并未提出对国君的要求,排除C;忠孝之道与君臣父子不符,排除D。‎ ‎2.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但又说“贵贱有序”。墨子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 所处时代不同 B. 代表的阶级不同 C. 学术思想不同 D. 谈论的问题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站在奴隶主阶级的角度提出“仁”的学说,因此爱是有等级差别的,并非一视同仁;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反对有等级的爱,主张真正的博爱,两者不同的阶级利益是造成了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都是社会大变革时代;C选项错误,学术思想不同只是表象,不是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D选项错误,两者都针对“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都对剧烈变化的社会状况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两者讨论的是相同的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指的是主张道法自然的道家,“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指的是主张君主专制的法家,“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指的是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指的是主张仁爱的儒家。由此可知,D正确;ABC错误。‎ ‎4. 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 A. 适应西汉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B. 儒家思想已经过时 C. 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 D. 黄老之学宣扬无为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治者出于恢复经济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推行黄老之学,休养生息,A选项符合题意。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没有过时,B选项错误。统治者敬仰黄老之学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C选项错误。黄老之学的无为思想适应西汉初年经济恢复和政治统治的需要,D选项错误。‎ ‎5.下列有关宋代理学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实质是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B. 南宋时期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C.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D. 动摇了封建等级秩序理论基础 ‎【答案】D ‎【解析】‎ 宋代理学以朱熹为代表人物,实质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提出了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答案为D项。‎ ‎6.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A. “理”是世界构成的本原 B. “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 C. “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D. 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衡量标准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说明“理”在社会领域就表现为三纲五常。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中“宇宙之间一理而已”说明“理”是世界构成的本原,但这只是作为立论的基础而非核心,排除;C项,材料中“各得之以为性”说明“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但这只是为后面的结论做铺垫,排除;D项,材料中“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说明三纲五常是“理”的体现,排除。‎ ‎【点睛】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 ‎7.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注意题干信息“体现了民本思想”,①体现的是不能用严刑酷法镇压人民,体现了民本思想,①正确;②体现的是愚民政策,不是民本思想,排除;③是孟子的民本思想,正确;④是荀子的民本思想,正确,故C项正确。‎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体现了民本思想”,结合所学百家争鸣中的民本思想分析解答。‎ ‎8.西汉董仲舒与南宋朱熹都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思想相比,相同之处是 ‎①都促使儒家思想向前发展 ‎②都推崇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观点 ‎③都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思想武器 ‎④都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董仲舒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学说,神化君权,带有神学倾向,经过改造形成的新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先理后气,气由心生,使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董仲舒和朱熹思想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故①②③④均符合,故排除ABD,选C。‎ ‎9. 明朝后期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 A. 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B.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 封建理学占统治地位 D. 新兴市民文学的产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西方民主思想没有影响中国,故A错误。文化是政治经济反映,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在思想界出现了一股要求思想解放、工商皆本、反对等级观念的进步思潮,B正确;明清时期理学占统治地位,但李贽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故C错误。新兴市民文学也是商品经济的反映,排除D。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 ‎10.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提出的民主设想有 ‎①倡导言论自由②提出“众治”取代“独治”‎ ‎③提出“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④设立各级议院作为监督机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明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的民主设想主要有“倡导言论自由、提出‘众治’取代‘独治’、提出‘天下之法’取代‘有家之法’、设立监察和咨询机关即‘学校’,而不是议院。”故排除④,答案选A。‎ 点睛: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他们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 ‎11.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 B. 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C. 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来文化的成分 D. 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取代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儒学思想,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得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仍处于正统地位,进步思潮只是一小部分,不占主流,D项表述有误,符合题意,正确。ABC三项表述都与史实相符,但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D。‎ ‎12.“地理大发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与它同时或前后发生的,在西方还有两大运动,一是文艺复兴运动,另一是宗教改革运动。”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三者的共同作用是 A.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 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D. 破除了宗教观念的束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是地理大发现的影响,C是文艺复兴的影响,D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而地理大发现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并且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意识形态领域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所以A是它们的共同作用,答案为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要理解题干提到的三大运动的影响并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 ‎13.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价值 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 ‎【答案】D ‎【解析】‎ 本题围绕同一历史时期东西方两位思想巨人思想的对比,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联系、比较和综合能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此题应首先需要全面、准确的再现两位思想巨人的思想主张,进而归纳其共同点。孔子主张维护周礼,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君主权威。而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追求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他们都重视道德的意义、肯定人的价值、强调知识的作用。由此判断A、B、C三项是二者的相同点,与题意不符。‎ ‎14. 对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准确理解是( )‎ A. 反对神权和神学世界观 B. 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C. 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个性发展 D. 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艺复兴,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或对历史事实正确的表述。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只能借助宗教外衣进行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故AB错误;D符合启蒙运动,排除。资本主义的发展,显示了人的力量的伟大,所以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个性发展,故选C ‎15.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第86条 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正是由于这论纲的发表在欧洲解开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这一运动使德意志、英国等国( )‎ A. 以路德派新教为主 B. 以加尔文派新教为主 C. 仍以天主教为国教 D. 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 宗教改革有利于使德国、英国等国家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故选D;英国是英国国家,既不是加尔文教,也不是路德新教,排除AB;德国不是以天主教为国教,排除C。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答案】(1)①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②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 ‎(2)努力:①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②秦朝的焚书坑儒;③西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解析】‎ ‎【详解】(1)一问根据材料一“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材料二“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及材料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可知体现了思想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的趋势;二问结合战国至秦汉国家统一局面形成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进行回答即可。‎ ‎(2)根据材料一“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可知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根据材料二“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可知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政策;根据材料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可知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三人各自的主张 ‎(2)上述东西方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的比较早,为什么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 ‎【答案】(1)主张: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伏尔泰——平等、自由、民主(或:开明君主制);卢梭——主权在民。‎ ‎(2)材料一:发展了“经世致用”思想,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启蒙作用。材料二: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3)资本主义萌芽或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思想文化专制。‎ ‎【解析】‎ ‎(1)比较分析“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人共治” “循天下之公共”即可得出他们的共同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第二小问可依据材料表格内容以及课本所学,分别概括三人主张即可。‎ ‎(2)“东西方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要抓住其中的答题点即“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类总体趋势是由专制走向民主的,结合史实可以发现东西方这种思想都对各自这种历史发展趋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本题从深层次比较了东西启蒙思想的影响,中国启蒙并没有走出书本所产生的影响极其有限,究其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回答即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