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礼记·乐记》中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这最能说明礼乐制度: A. 强化等级观念、和谐等级关系 B. 以礼乐来区分尊卑,亲疏,贵贱 C. 成为维系西周统治的重要制度 D. 礼中有乐,烘托崇高和谐的氛围 【答案】A 【解析】宗法制是用来区分尊卑,亲疏,贵贱的政治制度,排除B’ 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排除C,选A;D没有揭示材料的实质,排除。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区分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的一般知识。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支柱,前者是按照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表现为尊卑有序。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原则而实施。礼乐制度是为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故选A。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不仅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甚至有些时候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但是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极为匮乏,他们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宗法纲常的束缚 C. 专制制度的强化 D. 科举制度的僵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中的“委身皇权”这个字眼可以看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皇权强化即专制制度的强化而造成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种变化和小农经济无直接的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宗法纲常方面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委身皇权”和科举制度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 宋初,“艺祖有天下,首置诸州通判,以朝官以上充,实使督察方镇”。北宋真宗以后,通判因“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南宋时期,更是每况愈下,通判对知州“知享平分之乐,而不能为关决之助”。这说明宋朝通判: A. 行政地位在逐渐降低 B. 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 C. 兼具监察和行政功能 D. 加强了宋朝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诸州通判……实使督察方镇……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不能为关决之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通判督察地方的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故B项正确;监察职能与行政地位是两个概念,材料不能体现通判的行政地位逐渐降低,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通判有行政功能,故C项错误;通判督察地方的监察职能减弱,这说明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诸州通判……实使督察方镇……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学生可以结合通判的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仔细解读,得出“通判督察地方的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4. 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亲信组成的“内朝”(官职有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郎等)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 A. 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 B. 都是中央设置的行政处置机构 C. 都体现了“分化事权”的制度安排 D. 都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内朝和外朝实际上是君主权力集中的体现,但无论是哪一个都是对皇帝处理政务服务的,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内容;B选项错误,内朝不是正式机构;C选项不符合外朝的特点。 点睛:本题涉及到的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分清楚究竟是中央集权制度还是专制主义部分,搞清楚这一点才能够分清楚主次关系,找出要点,排除干扰项。 5. 两宋以来,民间流传“苏湖(今江浙地区)熟,天下足”的谚语;明嘉靖后,“湖广(今湖南湖北地区)熟,天下足”成为当时的普遍认知。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江浙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B. 经济重心转移至湖广地区 C. 江浙地区经济出现衰退 D. “海禁”政策大力推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江浙地区是宋代的主要产粮区,故民谚称“苏湖熟,天下足”;到了明代中后期,江浙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于是明代主要的产粮区转移至湖广地区,民谚改称“湖广熟,天下足”,这其中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江浙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动,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D项是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与题意无关,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农业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6. 《四民月令》一书中记述了东汉后期地主田庄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安排。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等)及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据此可以推测: A. 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B. 田庄经济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 田庄的生活资料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D. 田庄经济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东汉地主田庄式经营,生产生活资料都能自给自足,可以闭门为市,不需要外界供给,这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特征,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的相关信息,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排除B。题干强调地主田庄式经营的特点,与生产技术的提高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7. 封建统治者向来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而民间又对商人冠以“奸商”的歧视。因而,在那样的年代,商人利用他们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同时,商帮在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的同时,更可以在封建体制内利用集体的力量更好地保护自己。对材料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帮的发展 B. 古代商业发展毫无法律保护 C. 商帮的形成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D. 商帮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在重农抑商政策状况下,商人组成商帮在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的同时,更可以在封建体制内利用集体的力量更好地保护自己,说明商帮的形成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在重农抑商政策状况下,商帮的形成有利于商业的发展,而不是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帮的发展,故A项错误;B项说法绝对化,应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商帮在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的同时,更可以在封建体制内利用集体的力量更好地保护自己,不能说明商帮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D项错误。 8. 《孟子·离娄上》中指出: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 A. 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 B. 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 C. 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D. 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出儒家把修身与治国联系起来,故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材料所说的修身指的是道德修养,并非完全指的知识,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基础,D错误。 【名师点睛】 尊重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治国联系起来,排除与材料无关选项A、C、D即可。 9. 中国的思想文化多姿多彩。有的倾向压抑人性,有的倾向个性自由。其中贯穿着讲求个性自由的是: ①朱熹理学的主旨 ②庄子的逍遥游诉求 ③文人画的创作风格 ④李贽的离经叛道反正统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倾向个性自由”、“讲求个性自由”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①朱熹理学的主旨,是压抑、摧残人性的,①不正确。而②③④三项的表述,均能够体现题干“个性自由”,而且符合史实,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 10. 西汉初统治者认为“刑法不能治人心,法度过密,君主用刑虽重,而民亦无畏刑之心”,汉武帝以儒家经典著作《春秋》义理解释法律,东汉光武帝刘秀以行德政作为治平天下的主要政策而曾先后七次颁布轻刑和赦罪诏令。这反映出: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B. 礼法并举的治国模式形成 C. 儒道思想逐渐融合 D. 一直奉行刑法的慎刑主义 【答案】B .....................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既强调了礼又强调了法。 11. 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 上面是大而无当的文官集团,下面是缺乏组织的农民。文官和农民两层面包的融合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A. 君主专制在特定背景下削弱 B. 官僚体制失去对社会的控制 C. 儒家伦理观念深入民间社会 D. 社会各阶层间流通渠道畅通 【答案】C 【解析】根据“文官和农民两层面包的融合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可知,儒家的尊卑男女长幼关系伦理观念是封建统治者加强对农民统治的需要,C正确;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文官和农民两层面包的融合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结合所学儒家思想的影响分析解答。 12. 清初,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洲在中间而亚洲在右面,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高度称赞,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反映了: A. 中西方文化科技交流频繁 B. 西方传教士在华影响力大 C. 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D. 闭关锁国政策还没有推行 【答案】C 【解析】交流频繁未从材料中看出,故A项错误;西方传教士因为朝廷不满而修改地图,所以不能说明其在华影响力大,故B项错误;从修改地图,把中国放在中央,可以看出中国以自己为中心,故C项正确;清朝初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故D项错误。 13.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旅程 B. 清政府己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 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 D. 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来看,中国近代外交事业是受到外国的侵略而产生的,而且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发展的,所以体现出时代特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错在“彻底”二字;C选项错在,中国融入外交体系是被动的。 14. 12月在永安城分封诸王,封原中军主将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称九千岁……《资政新篇》全文共分四部分:三、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四、采用新的刑法制度。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 A. 落后性与先进性并存 B. 革命性与民主性并存 C. 空想性与先进性并存 D. 愚昧性与落后性并存 【答案】A 【解析】永安城分封诸王反映了太平天国的落后性,《资政新篇》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先进性,所以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落后性与先进性并存,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革命性、民主性、也不涉及空想性,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愚昧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5. 孙中山曾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造成民众态度发生这样变化的外部因素,主要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改良道路受挫 C. 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D. 洋务运动失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前者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当时维新变法思潮居于主流,因此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遭到社会舆论的抨击。后者则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当时清政府勾结列强绞杀了义和团运动,已经完全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民众已经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因此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得到社会舆论的同情。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在1900年前;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16. 有学者认为:《临时约法》中反对总统制,追求“超议会制”的所谓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而且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该学者旨在说明《临时约法》: A. 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B. 赋予议会过大权力 C. 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D. 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临时约法》中追求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立法与行政机关之间相互制约,说明《临时约法》中关于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D项正确。A项与题干“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矛盾,总统掌握实权,排除。题干强调《临时约法》中关于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没有涉及賦予议会过大权力,排除B。题干强调《临时约法》中关于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袁世凯抛弃《临时约法》,复辟君主专制,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17. 1925年,中共四大在《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中提出“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方法,自当从目前的实际问题入手”,涉及到反抗地主、苛税、匪祸、兴办水利等方面。1926年9月,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通过《农民运动决议案》,指出“农民政纲仍是在租额、高利、苛捐等问题上”。这反映当时中共中央: A. 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B. 认为农民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力 C. 农村工作与革命中心任务相结合 D. 注重解决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当时的中共中央已经注意到农民问题,并试图指导农民运动,而当时的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是城市工作,因此这反映了当时中央农村工作与革命中心任务相结合的特点,故C项正确;党的工作重心此时还未转移到农村,故A项错误;1927年以后,党中央才认为农民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力,故B项错误;“农民政纲仍是在租额、高利、苛捐等问题上”没有体现出农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然后判断和排除。本题的时间信息是“1925”、“1926”,此时中共中央仍然坚持城市中心论。 18. 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这说明长征: A.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B. 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 C. 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D. 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 【答案】C 【解析】从地缘政治的原理来看,在长江中下游流域闹革命,势必与同样地处长江中下游流域而且具有实力优势的蒋介石集团产生直接的地缘冲突,从而形成不共戴天的敌对关系,无论外患如何严重,蒋介石都不会放弃剿共。经过长征之后,共产党和红军不自觉地实现了从南方到北方的转变,局面为之大变: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故C正确;A表述错误;B夸大了长征对国共走向合作的作用,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9.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钱穆等学者强调继承和发扬孔孟程朱陆王的思想,以之为中国的根本精神,并以其为主体来吸收、接受和改造西方近代思想,在思想界兴起了一股保卫、复兴中华文化的思潮.其目的在于: A. 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心反抗外来侵略 B. 为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统治提供理论依据 C. 抵制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D. 批判五四运动以来国内流行的西化思潮 【答案】A 【解析】据材料“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承和发扬孔孟程朱陆王的思想……兴起了一股保卫、复兴中华文化的思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是主要任务,材料体现了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心反抗外来侵略的目的,故A选项正确;保卫、复兴中华文化与国民党的一党专制没有直接联系,故B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抵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目的,故C选项错误;批判五四运动以来国内流行的西化思潮,也不符合当时反对侵略的主要任务,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的时间“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生应该迅速反应出抗日战争的阶段特征,再结合材料关键信息“保卫、复兴中华文化”,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0. 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英文刊物《密勒士评论报》曾写到:“(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此处强调的是: A. 土地政策的重要性 B. 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C. 内战胜利的可能性 D. 国家前途的预见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等信息可知作者强调的是强调的是土地归农民所有,还是归地主所有会影响国共两党乃至中国的命运,即土地改革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21.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A.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B. 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 C.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 【答案】C 【解析】从事传统纺织业的妇女失去了工作说明了男耕女织的瓦解,男耕女织的瓦解也就是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城市化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说法绝对,错在“完全”,不符合题意,排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曲折发展而非强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2. 抗战以前,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只占全国总数的6.03%,资本与工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04%和7.34%;到1944年,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数量占整个国统区的88.63 %,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93.52%和85.61%。这一变化的历史作用是: A. 改变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现象 B. 改变地方经济分割的现象 C. 改变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D. 建立起独立的西部工业体系 【答案】A 【名师点睛】 本题容易误选C。抗战时期工业企业西迁,改变了以前东南沿海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落后的布局,工业结构常指部门结构、轻重工业结构和采掘—原材料—制造工业结构三种,题干材料无法体现改变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23. 学者马勇认为:“甲午战后,朝野上下很快重建了维新共识,着力克服先前三十多年洋务新政埋头经济不问政治的偏向,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地方自治、民间经济、政府管控之外的社会逐渐发育和成熟,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级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就在政府和外国资本的夹缝中艰难成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 “中体西用”成为维新共识 B. 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创建 C. 社会团体彻底摆脱政府管控 D. 君主立宪进入改革议程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叙述可以看出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甲午战后维新变法开始,因此君主立宪逐渐进入了改革日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B选项与此无关;C选项错在“彻底”二字。 24. 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 A.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B.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D.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 【答案】C 【解析】“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属于民众思想觉悟问题,说明陈独秀意识到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C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A错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错误;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进程曲折,D错误。 点睛: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为主线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Ⅱ卷 二、材料题(本题共3小题,合计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惯以文化为优先认同单位的古代士大夫,时明清之际天崩地陷式的巨变实在难以接受。在他们看来,王朝的覆灭便等同于文明的灭绝。在这种痛苦感情的刺激下,以“华夷之分”提炼出来的民族主义,在当时的士人群体中颇具号召力,可当亡国的刻骨铭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当满清皇权依靠文化的普世主义确立自己合法性的时候,这种激烈的民族主义也随之瓦解。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材料二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过去”与“现在”不断交互和彼此制约的过程中遥步构建并于甲午后初步形成的。为救亡图存,维新派主张“满汉平等”,“合举国之民心”;立宪派主张“合族救国”;民国后,孙中山将“驱除鞑虏”转变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晚清中国思想界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但剖析各种思潮,不难发现民族主义贯穿其中。 ——摘编自俞祖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类型及主导价值》等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清之际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区别。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过程的特点,说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对民主革命与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 【答案】(1)主要区别:前者侧重文化认同,后者强调国家观念; 前者主张尊华贱夷,后者主张民族平等; 前者受儒学影响,后者受西学影响; 前者影响有限,后者影响深远。 (2)特点:受传统文化与西学共同影响;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内涵不断丰富。 积极作用: 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有助于推翻满清专制统治;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革命的旗帜;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有助于全民族抗战。 经济建设:实业救国思潮有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民族主义的相关问题。从明清之际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区别,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习惯以文化为优先认同单位的古代士大夫”“华夷之分”“亡国的刻骨铭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这种激烈的民族主义也随之瓦解”“合举国之民心”“民族平等,五族共和”“晚清中国思想界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但剖析各种思潮,不难发现民族主义贯穿其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答案。 (2)从材料“民族平等,五族共和”,“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在“过去”与“现在”不断交互和彼此制约的过程中遥步构建并于甲午后初步形成的”“ 为救亡图存”中可以分析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过程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辛亥革命的作用、新三民主义的影响和抗战时期的作用等方面来分析出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对民主革命的积极作用。从实业救国方面来分析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对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朝代 经济 政治 文化 唐 曲辕犁普遍推广。 茶广泛种植。 均田田制逐渐瓦解。 港口城市贸易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有所发展 实行三省六部制 科举考试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出现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出现谏官。 佛教进入全盛时代,刊印《金刚经》。 诗歌步入鼎盛时期。 书法“颜筋柳骨”。 宋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田制不立”,土地买卖频繁 宋坊市界限打破,出现纸币交子。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广泛设立。 中央设三司使,地方设知州和通判。 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体系形成,实行“糊名出法”现谏院。 理学兴起。 词、曲、话本逐渐兴起,出现南戏。 苏黄米蔡四大家,主张“有意无法”。 “三大发明”完成。 明 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番薯引入中国,棉花广泛种植。 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苏州的丝织业、佛山的治铁业出现。 大规模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 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 八股取士。 形成完备的科、道监察体系,出现厂卫制度。 学成熟;出现“异端”思想家李贽。 世情小说盛行。 出现总结性科技巨著《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 西方传教士来华。 明太祖禁止海外私人贸易。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 上表为中国唐、宋、明三朝若干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论题:宋代经济政治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阐述:一方面,坊市界限的彻底打破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带动了城市生活的丰富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代表市民阶层价值取向的市民文化也随之兴起,词、曲、话本均为市民文化的典型表现。 另一方面,宋代大兴科举,重用文官,知识分子社会地位提升,从而推动了宋代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儒学思想复兴;艺术家们更多关注意境的表达,而非法度,这就是苏轼强调的“有意无法”。 综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民文化的繁荣,而科举制的推行及文官政治的特色推动了理学的兴起和文艺的发展。 【解析】首先,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如:以宋代为例,从“宋坊市界限打破,出现纸币交子。”“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广泛设立。”“词、曲、话本逐渐兴起,出现南戏。”和“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体系形成,实行‘糊名出法’现谏院。”“理学兴起”“苏黄米蔡四大家,主张‘有意无法’”可概括得出论题:宋代经济政治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代表市民阶层价值取向的市民文化词、曲、话本兴起,宋代大兴科举促进儒学发展,出现理学和文艺发展进行阐述。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01年,慈禧太后为大势所趋不得不颁布上谕:从第二年起,乡、会试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5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科技,艺术)策5道;第三场,考四书义二篇、五经一篇。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与康有为的方案如出一辙。1905年又宣布,从次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成思《千年科举的崩塌》 材料二 没有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1911年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辛亥革命。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是那些青年军官们,他们本来应该在科举的道路上攀爬,但因为科举制度被废除,他们只能进军事学校,并在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许纪霖《废科举引发20世纪中国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中科举制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材料二的观点。 【答案】(1)特点:考试内容中西结合;考试形式废除八股;改革逐步推进直至废除科举制。 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国内革命形势发展迅猛;戊戌变法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已无法应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 (2)观点:清末废除科举制引发了辛亥革命。 简评:观点片面。废除科举制引发知识分子前途危机,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革命的到来。但该观点未能从本质上认识到辛亥革命爆发是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的“从第二年起,乡、会试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5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可得出考试内容中西结合;从“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可得出考试形式废除八股;从“1905年又宣布,从次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可得出改革逐步推进直至废除科举制。第二小问背景,从西方侵略、阶级矛盾、戊戌变法、经济发展需要、应对西方文明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二分析可知,观点是清末废除科举制引发了辛亥革命。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观点是片面的,从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角度进行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