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32.0分)‎ 1. 有学者认为,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其所直接臣属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材料表明周代(  )‎ A.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B. 分封制内部蕴含着分裂的因素 C. 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 D. 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答案】B ‎【解析】材料主旨不是反映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而是说明诸侯的离心问题,故A错误; 材料“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离心现象,说明分封制内部蕴含着分裂的因素,故B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周代的稳定,而是反映“诸侯……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故C错误; 分封制下天子已经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的消极影响出发,抓住分裂的因素,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本题考查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想把王位的宝座千万世的传下去;汉王刘邦做了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表明(  )‎ A. 君主专制得以不断强化 B. 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 C. 分封制的基础依然存在 D. 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 ‎【答案】D ‎【解析】秦始皇设立皇帝制,其特点包括: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材料中“想把王位的宝座千万世的传下去”和“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都是在说皇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体现的是血缘与政治的结合,也就是皇帝借助血缘维护统治,所以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皇帝制的特点。侧重于考查皇位世袭。 秦始皇确立的皇帝制,特点包括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当然本质还是君主专制,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 3. 汉武帝之前,凡丞相进见,皇帝得离坐;丞相病重,阜帝得亲临问疾,并遣使送药;丞相死后,移归私笫,皇帝车驾往吊,并赐棺,賜葬地,赐冥器等。这反映了当时(  )‎ A. 皇帝亲近管理人才 B. 丞相发挥辅君职责 C. 丞相位高权重 D.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消除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皇帝对丞相的敬重态度,但并不是所有的管理人才都是丞相,且皇帝对丞相的敬重属于表面现象,故A错误。 材料并没有反映出丞相的辅君职责的问题,故B错误。 由于西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故皇帝对丞相敬重,故C正确。 古代封建社会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能消除,故D 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汉朝丞相的地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汉朝丞相的地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特别是大士族之间出现了“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之后门第的观念逐渐减轻。五代时,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封建等级观念淡出社会生活 B. 民族融合改变了世人婚姻观 C. 政治制度调整影响社会生活 D. 世人抵制世家大族入仕 ‎【答案】C ‎【解析】A.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从未淡出社会生活,排除; B.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C.科举制发展影响到社会生活,正确; D.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选:C。 本题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选官制度的变化影响到社会生活。 本题以唐朝到五代社会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 2. 下面是某学者整合的关于宋代的资料,由此可见宋代(  ) (1)宋太祖极力提倡“宰相须用读书人” (2)对先贤哲人的重视,命修葺先圣庙 (3)要求武人读书。‎ A. 注重“以文治国” B. 中央集权加强 C. 冗官现象严重 D. 理学影响深远 ‎【答案】A ‎【解析】A.通过“须用读书人”,重视先贤哲人,武人读书可以看出对文人的重视,反映出“以文治国,正确。 B.材料没有涉及对地方权力的削弱,排除。 C.材料没有体现出官员的增多,排除。 D.理学兴起于宋代,但在宋太祖之后,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高考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查:①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②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③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④古今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宋代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 设立参知政事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掌管军事,直接对皇帝负责,有调兵之权但无统兵之权)分割了宰相军权;设三司使(盐铁、户部、度支)分割了宰相财权。 ‎ 3. ‎《明史》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该制度(  )‎ A. 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监督 B. 直接导致地方割据 C. 提高了内阁行政效率 D. 保证了地方政治廉洁 ‎【答案】A ‎【解析】材料“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反映了明代巡按对地方官员的监察职能,这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监督,故A正确。 巡按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加强了中央集权,不会直接导致地方割据,故B 错误。 巡按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与内阁行政效率提高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C错误。 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并不能完全保证地方政治廉洁,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需要掌握明朝监察制度的作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巡按……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巡按对地方官员的监察的作用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对明朝监察制度的作用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唐宋时期重要官员的任免需要经过皇帝和宰相商量,而清朝中枢机构的任职多由皇帝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中常有“行走”这一具有临时差遣性质的字眼。这表明(  )‎ A.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 文官政治日益成熟 C.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 科举制度逐渐完备 ‎【答案】A ‎【解析】A.题干所给材料中“重要官员的任免需要经过皇帝和宰相商量”“由皇帝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中常有‘行走’这一具有临时差遣性质的字眼”表明从唐宋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强化。 B.结合所学知识,文官政治日益成熟发生于宋代,早于题干所给时间“清朝”。 C.题干所给材料中未涉及唐宋时期与清代行政效率的比较。 D.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使得科举制度日益僵化。 故选:A。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重要官员的任免需要经过皇帝和宰相商量”“由皇帝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中常有‘行走’这一具有临时差遣性质的字眼”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 2. 有学者认为,在雅典,城邦权力不受任何制约和限制,对于公民大会或者民众法庭针对个人的任何决定,个人并没有上诉的机制和途径。该学者关于雅典的核心观点是(  )‎ A. 雅典城邦忽视法治建设 B. 民主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 C. 个人自由缺乏制度保障 D. 直接民主易滋生专制统治 ‎【答案】C ‎【解析】“城邦权力不受任何制约和限制,对于公民大会或者民众法庭针对个人的任何决定,个人并没有上诉的机制和途径”表明个人自由缺乏制度保障,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权利。而妇孺、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 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它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是奴隶主自由民阶级的民主。这种有限的阶级民主决定了这种民主有巨大的局限性和狭隘性。 ‎ 1.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论述道:“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作者的核心思想是(  )‎ A. 天赋人权 B. 法律至上 C. 主权在民 D. 自由至上 ‎【答案】B ‎【解析】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天赋人权,而是说明法律确定权利平等,故A错误; 材料“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反映了公民权利平等是由法律决定,体现了法律至上的思想,故B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主权在民的思想,故C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公民的自由至上,而是强调公民权利平等是源于法律,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法,解答的关键信息是“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 本题考查了罗马法,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据统计,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休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 A. 议会的权力和作用有所弱化 B. 议会的立法权丧失 C. 国家的权力中心转到内阁 D. 民主制衡原则遭到破坏 ‎【答案】A ‎【解析】材料“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反映了英国议会的作用逐渐微弱,故A正确; 材料并不能反映出议会的立法权丧失,故B错误; 当时英国国家的权力中心仍然是议会,故C错误; 仅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英国的民主制衡原则遭到破坏,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演进。英国君主立宪制在长期演进中,随着内阁责任制的形成,内阁的权力成逐渐上升趋势。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议会与内阁的关系的演变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 3. 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有独立的行政权,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当时议会对政府并没有控制权,大臣之间不存在横向联系,也不需要协商一致。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 议会无法限制国王的权力 B. 君主立宪制还有待完善 C. 责任制内阁已经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了破坏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故A项错误。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有独立的行政权,说明国王还没有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还有待完善,故B项正确。 责任制内阁已经基本确立是在18世纪中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权利法案》遭到了破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故选:B ‎。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需要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和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和特点解答即可。 本题以历史学家钱乘旦的观点为背景材料考查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和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1937年,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他乘胜而进,提出改组法院以便在最高法院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这主要体现了美国宪法的哪一原则(  )‎ A. 自由平等原则 B. 人民主权原则 C. 联邦制原则 D. 三权分立原则 ‎【答案】D ‎【解析】A.材料未涉及自由平等原则,故排除; B.人民主权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材料未涉及这一内容,故排除;故排除; C.联邦制原则表现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排除; D.罗斯福提出改组法院,但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这说明了最高法院对总统的制衡原则受到人民重视,最高法院对总统的制衡属于三权分立,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侧重于考查的是宪法的原则。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罗斯福……提出改组法院以便在最高法院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学生应该结合学知识从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三权分立的结论。 ‎ 2. 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主要体现在(  )‎ A. 皇权受到制约 B. 实行联邦制 C. 设立责任内阁 D. 议会拥有立法权 ‎【答案】D ‎【解析】德意志的权力中心是皇帝,因此皇帝权力受到制约的说法不够准确,故A项错误; 联邦制是美国首创,德国的联邦制应该是得益于美国,故B项错误; 德国并未确立责任内阁制,故C项错误; 英国议会拥有立法权,德国议会也拥有立法权,因此可以说是对英国立宪制度的参照,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参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但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帝国议会完全处于从属地位。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议会没有实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德国资产阶级在统一后的国家机构中,只获得很小一部分权力。 宪法保留了很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和资产阶级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导致德国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 3. 某学者在评价鸦片战争时指出:“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该观点强调的是中国(  )‎ A. 国际地位的变化 B. 社会的变迁 C. 战败的结局 D. 经济的落后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观点强调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迁,即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故B正确。 材料主旨不在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故A错误。 材料重点也不是反映战败的结局,故C错误。 材料信息也没有反映中国经济的落后,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1. 史载,清朝中期以前,满人官员在政权结构中占绝对的优势。然而到了1866年,满汉总督比例为1:6.5,满汉巡抚比例为1:12,汉人在国家政权结构中逐渐占绝对多数,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出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洋务运动 D. 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B ‎【解析】注意限定信息“”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汉人在清政府的政权结构中逐渐占据绝对优势,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八旗制度的衰落,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巩固统治,清政府启用汉人,因此直接原因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需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政权结构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政权结构的影响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政权结构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有学者认为: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  )‎ A. 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B. 甲午战败引发了中国激进的社会变革 C.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彻底性超越西方 D. 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方式 ‎【答案】B ‎【解析】材料“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二十年时间内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多年的历史”可以推论出题干想要表达甲午战败之后中国在政治领域里就民主共和与君主专制所作出的迅速抉择,故B项正确; A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 CD的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解题的关键是“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二十年时间内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多年的历史”。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战争失败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 1.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叫《平民政治》,但是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材料表明(  )‎ A. 民主共和观念被人们所接受 B. 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 民主科学认识逐渐深人 D. 民主宪政理念基本实现 ‎【答案】A ‎【解析】A.《共和政治》、《共和杂志》畅销,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正确; B.共和观念并不等于自由平等观念,故排除; C.共和观念也不等于民主科学思想,故排除; D.辛亥革命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民主宪政理念没有基本实现,故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侧重于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影响。 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吴晓波在《跌荡100年》中认为,“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在青春激荡的天安门广场的背后,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就是那些起着重要的作用,却不被人注意到的‘广场背后’的人。”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 A. 工人和企业家跃升为新兴政治力量 B. 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C. 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D. 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就是那些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故C项正确。 A项不是题干主旨,应排除。 B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 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是在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需要掌握五四运动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就是那些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理解即可。 本题以吴晓波在《跌荡100年》中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五四运动的性质,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以及对基础知识识记的能力。 ‎ 3.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 A.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B. 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C. 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D. 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 ‎【答案】B ‎【解析】‎ 材料文字说明马克思肯定了资产阶级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但“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表明资本主义自身也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病,即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这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所以答案选B,A项说法正确但不是材料主旨的重心所在,C 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共产党宣言》,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共产党宣言》,在每年的高考题中都有部分题目出现。高考考查以选择题尤其是材料型选择题为主要命题方式。 ‎ 1. 巴黎公社将会议讨论的重要问题、形成的重要决议等及时刊登在它出版的《公报》上,公社的许多法令和施政措施都是经过各俱乐部提出,在得到民众同意的情况下陆续颁布和实施的。这些举措(  )‎ A. 提高了公社的工作效率 B. 保证了公社政策的正确 C. 有利于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D. 体现了政权的民主性原则 ‎【答案】D ‎【解析】材料“法令和施政措施都是经过各俱乐部提出,在得到民众同意的情况下陆续颁布和实施”反映了巴黎公社的法令和决议具有民主的基础,体现了民主性原则,故D正确; 材料并不能体现公社的工作效率提高,故A错误; 法令和决议具有民主的基础,也不能完全保证公社政策的正确,故B错误; 巴黎公社并没有发动农民阶级,故“巩固工农革命联盟”说法错误,故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巴黎公社,解题的关键是“法令和施政措施都是经过各俱乐部提出,在得到民众同意的情况下陆续颁布和实施”。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 ‎ 2. ‎1917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选项 区别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A 革命背景 沙皇统治矛盾重重 和平夺权化为泡影 B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C 革命任务 推翻沙皇统治 推翻临时政府 D 革命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A、革命背景与革命的性质之间没有联系,排除; B、领导阶级的不同与革命性质之间没有联系,排除;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因此,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此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正确; D、革命结果的不同与革命性质之间没有联系,排除; 故选:C。 本题以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对比为考查背景,考查对两次革命不同点比较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比较能力。 解答本题掌握: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掌握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的方法。 ‎ 1. 中国共产党在某次宣言中说:“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中共发表此宜言是在(  )‎ A. 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 B. 北伐战争行将结束时 C. 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 D. 重庆谈判的过程之中 ‎【答案】C ‎【解析】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根据题干材料”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出这应该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谋求和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故C项符合题意; AB两项都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D项是抗日战争胜利后。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国共的第二次合作,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词”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国共第二次合作相关史实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 2. 有学者指出,抗战时期华北日军进攻除根据其战略方针外,一般是在春冬两季和夏初秋尾的时候,此时的华北河水消落,干涸结冰,植物未长茂,与此相反,夏秋两季是八路军作战的活跃期。材料反映(  )‎ A. 八路军没有与日军正面作战的能力 B. 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抗战路线 C. 日军的时机选择便于发挥武器优势 D. 实力悬殊决定双方战术选择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八路军是否具有与日军进行正面作战的能力,故A项错误。 中共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是全面抗战路线,材料没有体现依靠全国人民进行抗战,故B项错误。 日军的时机选择便于发挥武器优势对材料的概括不全面,故C项错误。 中日双方实力的悬殊决定了双方战术的选择差异,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需要掌握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实力的悬殊对战术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中日双方实力的悬殊对战术的影响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中日双方实力的悬殊对战术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 3.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采取的态度经历了从“反蒋”到“逼蒋”再到“联蒋”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国民党反共政策不断调整 B. 共产党领导阶层发生分化 C. 阶级矛盾逐渐缓解 D. 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答案】D ‎【解析】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采取的态度经历了从“反蒋”到“逼蒋”再到“联蒋”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依据是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加深,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30年代国共关系的变化。1931‎ 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20世纪30年代国共关系的变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1. ‎“……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对这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大战”指的是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围剿 B. “建国”打算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C. 此电报的本质意图是为内战争取有利时机 D. 这是中共邀请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的电报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蒋介石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电报,这一举动的本质意图是为内战争取有利时机。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在1946年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悍然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庆谈判的相关内容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 2. ‎1954年12月19日,毛泽东在《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一文中写到:有些人认为政协的作用不大了,政协是否还需要成了问题,现在证明是需要的。毛泽东认为政协需要存在的原因是(  )‎ A. 全国人大尚未建立 B. 有利于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 C. 多党制优于一党制 D. 政协参与国家立法 ‎【答案】B ‎【解析】1954年12月之前全国人大已经建立,故A错误; 政协制度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故B正确; 政协制度并不是多党制,故C错误; 政协并不参与国家立法,立法属于人大的职能,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题的关键是“有些人认为政协的作用不大了,政协是否还需要成了问题,现在证明是需要的”。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 3.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但这不可能。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材料中“香港的独特性”是指(  )‎ A. 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B. 保留英国对香港的治权 C. 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 D. 保持香港既有的社会制度 ‎【答案】D ‎【解析】A.本题旨在考查“一国两制”的构想,题眼是“独特性”。“长期繁荣稳定”是“一国两制”的影响,并非制度本身,故排除; B.“一国两制”之下,英国不再对中国香港有治权,故排除; C.“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与“一国两制”没有关联,故排除; D.“一国两制”允许香港保留既有制度,从而保持了香港的独特性,故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香港澳门的回归,侧重于考查的是“一国两制”。 本题考查对“一国两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这不仅改变了美国过去在和平时期不参加美洲大陆以外任何军事集团的传统对外政策,而且标志着美国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部署业已初步完成。”这评论的是(  )‎ A. 北约组织成立 B. 杜鲁门主义提出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柏林危机的爆发 ‎【答案】A ‎【解析】材料“军事集团”“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部署”反映了冷战时期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企图遏制苏联,夺取世界霸权,故A正确。 杜鲁门主义并不属于“军事集团”,故B错误。 马歇尔计划属于经济援助计划,也不是“军事集团”,故C错误。 柏林危机的爆发是冷战的产物,也不是“军事集团”,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部署。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2. 勃兰特任联邦德国总理期间(1969-1974年),在外交方面推行“新东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实现与苏联、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关系正常化,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与中国建交等。其意在(  )‎ A. 加强东西欧的政治经济联系 B. 缓和紧张的东西方关系 C. 消除东西方意识形态的矛盾 D. 摆脱美国的控制与束缚 ‎【答案】D ‎【解析】联邦德国并不能代表西欧国家,故A项错误。 依据题干“1969-1974年”可知,处于冷战时期,冷战时期东西方关系紧张,勃兰特在外交方面推行“新东方政策”不是为了缓和紧张的东西方关系,故B项错误。 C项错在“消除”,应排除。 从联邦德国推行“新东方政策”的内容看,采取了与美国不同的政策,说明联邦德国逐渐要求独立自主,摆脱美国的控制与束缚,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发展。需要掌握二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政治、外交状况,解题时注意对题干材料的解读,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二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政治、外交状况,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欧洲一体化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进程,给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国际政治角度看,欧洲一体化既给了中国对抗美国的机会,也给中国增加了一个新的对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欧洲一体化对中国是一把双刃剑 B. 欧洲一体化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 欧盟、中国、美国多极格局形成 D. 欧洲成了中国对抗美国的盟友 ‎【答案】A ‎【解析】材料“欧洲一体化既给了中国对抗美国的机会,也给中国增加了一个新的对手”反映了欧洲一体化对中国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故A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欧洲一体化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故B错误。 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多极格局并未形成,故C错误。 “欧洲一体化……给了中国对抗美国的机会”并不能说明欧洲成了中国对抗美国的盟友,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的相关知识。对题干信息是全面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1. 有外交家认为,它之所以具有强人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为各国如何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指出了建立美好世界的途径”。这里的“它”(  )‎ A. 使新中国外交完全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 B. 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的局面 C. 扩大了中国与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联系 D. 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根本原因 ‎【答案】C ‎【解析】材料“它为各国如何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反映了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1953年中国外交没有完全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且“使新中国外交完全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 “彻底”打破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的局面,说法也过于绝对,故B错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不是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外交依据,有利于扩大中国与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联系,故C正确; 1971年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符合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间,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题的关键是“它为各国如何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 2. ‎2009年美国副总统乔•拜登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新规”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拜登说:“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从拜登的话中我们可知美国(  )‎ A. 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B. 承认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C. 放弃了领导世界的愿望 D. 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可知美国没有放弃霸权政策和领导世界的愿望,A、C表述有误,排除; “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说明美国承认其他力量不可忽视,故B正确; 材料讨论的是国际政治而非经济,D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选:B ‎。 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世界多极化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有利于遏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封建社会的政体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其具体表现就是郡县制的存在,而一种政体是否属于中央集权制,关键在于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战国、秦、汉以后,我国郡县官吏由中央政权任免、调迁,向中央政权负责,在政治、法律、军事上服从中央政令,体现了中央集权精神。可见中央集权,专职官吏,郡县制度是三位一体的。秦代李斯概括地指出,“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道破了郡县制与中央集权制的关系的核心。汉代班彪也认为秦汉以后是“并立郡县,主有专已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正是由于“臣无百年之柄”,皇帝才能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集全国大权于一身。 --摘编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材料二:现代意义上的对于自由、民主的要求是在西方强大之后出现的。在频繁战争状态下强大起来的欧洲,为应对对外战争,不得不对政治制度进行调整,在建设中央集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随着欧洲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大,其内部也在发生变化,最为典型的是中世纪以来欧洲的封建制里就有关于贵族拥有“古老的自由特权”的传统,这种传统导致贵族有权参加国王的大议事会,参与政府决策。后来,随着城市有产者阶层经济力量的不断扩大,这一阶层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要求不断增强。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代西方国家的现代政治制度在这长期的过程中,不断修正,逐渐具备了今天形态的雏形。 --摘编自冯钺《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在国家政权建设方面采取的相同措施。并分析近代西方现代政治制度出现的历史背景。‎ ‎【答案】(1)第一小问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郡县制的存在……在政治、法律、军事上服从中央政令……皇帝才能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地方服从中央、皇权至上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从自然经济、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第一小问的相同措施,根据材料二“为应对对外战争……在建设中央集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随着城市有产者阶层经济力量的不断扩大,这一阶层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要求不断增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在国家政权建设方面采取的相同措施是中央集权。第二小问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战争需要、历史传统、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革命和思想解放等方面分析近代西方现代政治制度出现的历史背景。 故答案为: (1)特点: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实行官僚政治(或地方官由中央直接任免);皇权至上。 原因:自然经济发展的需要;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法家“大一统”思想的影响。 (2‎ ‎)相同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欧洲国家的強大;频繁的战争需要;中世纪以来的自由传统;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的不断深入;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解析】本题考查东西方的政治制度。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及其原因;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在国家政权建设方面采取的相同措施以及近代西方现代政治制度出现的历史背景。需要掌握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原因;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背景。 本题考查对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从“抗争或探索”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论证合理、充分,层次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解读此类习题的方法是先得出相应观点,在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提炼如下观点,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对救亡道路的探索史,等等。再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戊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史实加以论述。注意史论结合。其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一:观点: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论述: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的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为反抗国内外反动势力,改变屈辱地位,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抗争。从虎门销烟、三元里大民抗英,历饮列强侵华战争中爱国军民的抵抗,到太平天国运动、戊戊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各阶层、各阶级,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山失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总之,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抵御了外来侵略,捍卫了民族独立,推动了社会进步。 示例二:观点: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对救亡道路的探索史。论述:面对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纲领和《资政新篇》的救国方案;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的主张,掀起了洋务运动;甲午战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借鉴西方政治模式,力图挽救危机;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寻找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结论: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从思想和实践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最终赢得民族独立。 示例三:观点:中国近代史既是抗争史,又是探索史。论述:把示例一和示例二结合作答。‎ ‎【解析】本题属于小论文形式的考试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难度偏高。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杜鲁门继任总统后,决定对苏采取“强硬”政策。1945年4月23日,杜鲁门接见前来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制宪大会的莫洛托夫时,一再指责苏联违背雅尔塔协定,要求改组波兰政府,并威胁说,不这样做将严重动摇美苏合作的决心。苏联在东欧问题上拒绝让步,美国打起贯彻“被解放的欧洲宣言”的旗号,坚持要求东欧国家实行“自由选举”。8月18日,国务卿贝尔纳斯发表声明,公然恫吓说,若不容纳“一切重要的民主分子”参加政府,美国将不承认保加利亚政府,也不与它缔结和约。 --摘编自《美苏冷战对峙与两极世界的形成》材料二:近几年美国一直高调宣扬“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要重返亚太。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彭光谦认为,美国正在加紧进行针对中国的军事战略布局,意在遏制任何可能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对手,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战后美苏关系的新动向,并说明其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遏制中国的主要原因。‎ ‎【答案】(1)本题根据材料一“杜鲁门继任总统后,决定对苏采取‘强硬’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盟友到对抗的角度概括战后美苏关系的新动向。再从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美国霸权主义等方面说明其出现的原因。 (2)本题据材料二“美国正在加紧进行针对中国的军事战略布局,意在遏制任何可能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对手,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冷战影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霸权主义等方面分析美国遏制中国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 (1)动向:双方由战时盟友演变为竞争对手,尤其是在欧洲的争夺加剧。 原因:苏联实力不断增强及在世界影响增大;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美国妄图称霸世界。 (2)主要原因:美国坚持冷战思维;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美国大国霸权的习惯性思维。‎ ‎【解析】本题考查美苏两极格局。考查战后美苏关系的新动向及原因、美国遏制中国的主要原因,学结合美苏冷战的相关内容来解答。 本题偏难,考查美苏冷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