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临泽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人教必修1第1—2单元。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 A. 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 B. 《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 C. 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D. 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尽管周天子权威已经动摇(召周襄王参加参加诸侯会议),但是《春秋》仍将其美化表述为“天子狩河阳”,由此可知,《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故选B。晋文公做法是分封制逐步瓦解的表现,排除A;这种诸侯会盟仍让周襄王参加见证,说明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已经动摇,但却并未丧失,还是保留一定的政治影响力,排除C;诸侯兼并战争频繁是在战国时期,而不在春秋,会盟的举行即是证明,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崩溃,解题的关键是咀嚼出“召周襄王参加”和“天子狩河阳”的前后对比。 2.“周人必须在各地区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著建立‘三结合’的统治”。这种“三结合”中主动的结合力量自然是周人与友族的宗亲子弟,他们也是最居优势地位的成分。这种做法 A. 根源在于周初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B. 有效的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 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D. 体现的是一种神权与族权的结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周朝最高执政集团无力直接控制和管理地方,只能通过周人与当地人民主动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这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的表现,故选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周代之后的封建社会也采取了相类似的做法,如唐代的羁糜府州,故这种“三结合”的统治方式的根源不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排除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朝统治后期诸侯混战,天子权威被削弱,中央与地方矛盾并未得到解决,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权色彩,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周人必须在各地区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著建立‘三结合’的统治”,较好的解题方式是运用排除法。 3.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 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指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信息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C错误。 【点睛】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政治。 4.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 A. 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 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 C. 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 D. 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可以看出秦朝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A项中的消亡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秦朝加强皇权,不是强调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和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故B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考查秦朝皇帝制度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的分析理解。 5.郡县制是地方基层行政组织并因此成为社会控制体系,它是在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商鞅变法时在秦国初步建立,秦统一后推广到全国。由此可知,郡县制发展的过程是 A.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的过程 B. 中央集权逐步形成的过程 C. 地方权力不断膨胀的过程 D. 社会控制持续松弛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郡县制属于地方管理制度,它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郡县制的推广过程是中央集权逐步形成的过程,故B符合题意;战国时期并没有皇帝,且郡县制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与专制皇权没有直接联系,故A不符合题意;郡县制属于地方管理制度,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C不符合题意;郡县制发展的过程实际反映社会控制逐渐严密的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6.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诸侯国之间已出现争霸与兼并战争 B. 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郡县制度 C. 西周后期宗法等级制度逐渐瓦解 D. 当时出现国家统一的政治因素 【答案】B 【解析】 三段材料内容都提到了“郡、县”,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郡县制度,故B正确;材料一与材料二并未涉及诸侯争霸与兼并的信息,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大宗、小宗的关系变化,不能说明宗法制的瓦解,故C错误;当时国家统一的政治因素主要指大国改革变法,分封制瓦解,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材料并未反映这一信息,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郡……县”,学生可以从表格内容的关键词出发,结合所学知识从郡县制的史实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7.有学者曾提到,秦始皇为何不以大规模的人像代替数目繁多的兵俑?为何不用超人的神像,每座几丈高,有如今日俯视阿斯旺水坝的努比亚大神像?或者制造出来三头六臂,有如印度教的传统?兵马俑的这些独有特色,反映了秦朝 A. 皇权的至高无上 B. 神权色彩明显 C. 按军功授予爵位 D. 文化专制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秦始皇用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作为死后的陪葬,是想展现其死后仍然能享受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的一种体现,故A项正确。秦朝神权色彩并不太明显,如果神权色彩明显则会选用神像,故排除B项。C项与材料的信息主旨没有关系,故排除。秦始皇用兵马俑与文化的专制政策无关,故排除D项。 8.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置的派出官员,其职责主要是监察一郡地方官吏。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这一制度 A. 削弱了地方权力 B. 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维护了大一统局面 【答案】C 【解析】 中国古代的派出制度从秦一直延续至清,材料已经明确派出制度的基本内涵,不难推断出。根据材料对派出制度的阐述可知并没有削弱地方权力,故A错误。B与材料逻辑明显不符。从秦至清,其中不乏分裂时期,但仍实行派出制度,此项制度不足以达到维护大一统局面的作用,故D不选。作为中央派出机构监督地方官吏,显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 9.元狩六年,汉武帝一方面强迫前帝所立的诸侯王分封子弟为列侯,另一方面在立自己的三子为王时故意文饰其分封之意,从而使得分封过程颇为曲折,经过霍去病等人的三次奏请,武帝下制曰:“立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汉武帝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A. 汉武帝对诸侯王的素质要求极高 B. 汉朝同姓子弟之间的矛盾尖锐 C. 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正在实施 D. 汉武帝已完全解决了王国问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汉武帝一方面强迫前帝所立的诸侯王分封子弟为列侯”可知, 汉武帝“故意文饰其分封之意”的原因是“推恩令”正在实施,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汉武帝对诸侯王素质的要求,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汉朝同姓子弟之间的矛盾,故B项错误;汉武帝颁布“附益之法”后,王国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故D项错误。 10.汉初地方监察制度成为空白,终使地方势力坐大,汉惠帝时派出监御史到各地负责监察地方,汉文帝时又由丞相派出刺史,汉武帝时在全国各州常设刺史,并改由皇帝指派。汉武帝时刺史的主要职能是 A. 举荐官吏候选人 B. 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C. 监察地方高官 D. 征收地方赋税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汉惠帝时派出监御史到各地负责监察地方,汉文帝时又由丞相派出刺史”来看,汉武帝时刺史的主要职能是监察地方高官。故答案为C项。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刺史的职责是监督地方官员,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 11.唐朝李氏属于关陇士族集团,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通婚。这些措施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 清除了政治上异己势力 C. 维护了关陇士族的利益 D. 固化了原有的统治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豪族通婚”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削弱门阀势力,增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清除了政治上异己势力”说法绝对,B项错误;维护关陇军事集团的利益,不是统一的中央王朝在政治管理上的任务和目标,排除C项;这些措施意在削弱豪族,有利于社会流动,并不是固化了原有的统治基础,D项错误。 12.有学者在谈到唐朝政治时说:“唐武德年间,中书省、门下省将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唐高宗永淳年间,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将其纳人中书门下进行管理,并先后引入吏部、兵部、户部、刑部、礼部等机构。”据此可知,唐代 A.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的作用在削弱 B. 三省制下相权反弹威胁到皇权 C. 门下省有草拟和审核诏令的大权 D. 积极进行机构调整以加强皇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三省分权在一定程度土相互推卸责任,导致效率低下的现状,为了协调各部门的职责,唐代建立了统一的政事堂进行议事,从题干中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最终的结果是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故D项正确。三省之间相互牵制的作用在削弱说法错误,故排除A项;三省制下皇权得到加强相权削弱,排除B项;根据所学,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故C项错误。 13.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 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 另设枢密使管理军事以削弱相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A项,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属于宋代地方体制变革的一个内容,不能全面反映宋代的体制变革。故A项错误。B项,宋代的体制变革是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军分权,在中央加强皇权专制,在地方地方加强中央的控制和管理,故北宋建立后的百余年都没有发生类似“黄袍加身 ”的现象。故B项正确。C项,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属于军事方面的体制变革的一个内容,不能全面反映宋代的体制变革。故C项错误。D项,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属于中央的体制变革的一个内容,不能全面反映宋代的体制变革。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14.宋孝宗是个围棋爱好者,为此内廷中供养着一名叫作赵鄂的围棋国手。赵鄂自恃得宠,向皇帝跑官要官,孝宗说:“降旨不妨,恐外廷不肯放行。”由此反映出 A. 宋代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 朝政混乱,大权旁落 C. 赵鄂自恃得宠失去信任 D. 外廷权力急剧膨胀 【答案】A 【解析】 “降旨不妨,恐外廷不肯放行”说明皇帝在降旨时会受到“外廷”的制约,故选A;B的说法不符合题干原意也不符合史实,C不符合题干,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 15.元代划分行政区在兼顾“山川形便”指导思想下,更突出“犬牙交错”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行省。元政府这样做是为了 A. 鼓励统治区域文化交流 B. 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C. 防止地方凭险割据出现 D. 促进经济发展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元代之前,地方行政区划大多是依靠山川地形来划分,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出现,元代打破这一依据自然地形划分的形式,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行省,这种“犬牙交错”的划分是为了防止地方凭险割据。故C项符合题意。行省制的设立是牺牲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以实现对地方的控制,故A、D 项不符合题意。行省是地方行政区划,故设置的目的不应该是加强专制皇权,而是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不符合题意。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故A、D项不符合题意。 16.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到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知州负责管理地方行政 B. 通判负责监督州郡长官,放又名“监州” C. 参知政事行使中央监察权 D. 通判的设置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北宋知州是地方行政长官,负责管理地方行政事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通判有监察职能,负责监督地方州郡长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北宋行使中央监察权,故C错误,符合题意;通判监督地方州郡长官,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宋代中央和地方官制相关知识,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通判的监察职能出发,区分通判、知州、参知政事等官职的不同点,即可从逆向思维入手,排除无关选项,得出答案。 17.“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以及中央对边疆地区特别是对西藏、台湾的管辖。”“它”是指 A. 西汉郡国制 B. 北宋的枢密院 C. 元朝行省制 D. 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C 【解析】 元朝时期由于疆域广阔,设立行省制加强对地方管理,并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故C项正确; 西汉郡国制时期还没有对于西藏实施管理,故A项错误;北宋的枢密院主要是管辖军事,不是管理地方,故B项错误;军机处是皇帝中枢机构,不是直接管理地方,故D项错误。 点睛: 18.“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A. 官员晋升制度化规范化 B. 官员层级设置调整 C. 文官地位得到明显提升 D. 废丞相,权分六部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中央机构设置的调整使得明代六部最高长官的品级提升,故D项正确。官员晋升制度化规范化与六部品级提升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B项只是对材料的重复,没有体现出六部品级提升的原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文武官员地位的变化,故C项错误。 19.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帝评价为“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 ) A. 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 B. 因满人官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 C. 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 D. 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张廷玉作为军机大臣能够得到雍正帝的极高评价,而且得皇帝遗诏允其配享太庙,就是因为他作为军机大臣恪尽职守,而作为军机大臣的职责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故A项正确;军机大臣的职权决定了他不可能参与决策和掌握大权,只有遵守皇帝旨意,故排除BD;军机大臣没有监察职权,故C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材料“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是解题关键。 20.清代行政区划一般采取省、府、县三级制。此外部分地区设州和厅,前者地位同于府,后者同于县,蒙古地区全被征服后,清室因其部落故俗,分其地为若干蒙旗,以理其政,并赋予高度的治权。对西南地区的外族首先沿用明朝的土司制度,后大多改土归流。材料说明清朝 A. 废除了元朝行省制 B. 地方行政制度因地制宜 C. 沿用明朝地方制度 D. 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显示,清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在蒙古、西南等地各不相同,主要是基于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制度,体现了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因地制宜,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相关废除行省制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清代的地方制度有其创新之处,如蒙古地区实行蒙旗制,西南地区后改行土司制度,因此不能说明是沿用明代的制度,故C项排除。清代少数民族只是推行不同于其它地方的行政制度,并没有实行自治,故D项错误。 21.军机处设置以后,凡内容涉及告诫重臣、指授方略等机密事项,朝廷就不通过内阁明发,而由军机处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地方高级官吏亲收。材料反映出当时 A. 兵部效率的提高 B. 君主专制的强化 C. 地方官吏的专权 D. 内阁职能的转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主旨不是兵部的效率问题,排除A ;根据材料可知,皇帝的旨意、命令通过军机处直接传达到了地方各省官员的手中,而无需经过内阁等正式程序,这是君主专制的强化的表现,故选B;清朝时期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官吏无法专权,排除C;清承明制,内阁作为顾问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职能没有转型,排除D。 22.在雅典,殴打父母、不赡养父母的人,临阵脱逃的人,挥霍父母的财产(或挥霍从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在公民大会上都不得发言。此举意在( ) A. 彰显城邦优势 B. 规范公民行为 C. 扩大公民群体 D. 提高民众修养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对公民大会公民发言资格的限制,体现的是对公民行为的规范,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城邦优势无关,A选项排除。公民的范围是有限的,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提高民众修养的问题,D选项排除。 23.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A. 设立公民大会 B. 实行陶片放逐法 C. 实行五百人会议 D. 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克利斯提尼改革实行陶片放逐法,维护民主制度,故选B。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允许所有公民参加,其运行机制中没有对英雄人物的提防措施,排除A;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因此其并不提防英雄人物,排除C;克里斯提尼改革中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这不能提防英雄人物对民主制度的威胁,排除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陶片放逐法实施及其作用的掌握。 24.公元前450年,伯利克里改革公民权法案,将之前只要其父为雅典人即可获得雅典公民身份的相关规定,调整为新生儿必须父母双方均为雅典人才有资格获得雅典公民权。伯利克里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维护城邦政治 B. 减轻财政危机 C. 提高妇女地位 D. 消除跨城邦婚姻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将之前只要其父为雅典人即可获得雅典公民身份,调整为新生儿必须父母双方均为雅典人才有资格获得雅典公民权”可知伯利克里时期作为雅典空前繁荣时期公民权受到严格的限制,因为在当时人口众多的雅典,维护城邦政治才是根本,因此A项说法正确。BC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均可以排除。 点睛:材料“将之前只要其父为雅典人即可获得雅典公民身份,调整为新生儿必须父母双方均为雅典人才有资格获得雅典公民权”是解题的关键。 25.古希腊人常在重大场合及庆典活动中举行竞技比赛以展示男性的力量和勇气,优胜者将获得橄榄枝花冠并彰显父辈和城邦的荣耀,他们会获得城邦人民的敬重、塑立雕像和唱颂赞歌。这表明 A. 竞技精神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B. 成年男性公民是民主的基石 C. 英雄人物塑造源于竞技比赛 D. 公共活动能够凝聚城邦力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展示男性的力量和勇气,获得橄榄枝花冠并彰显父辈和城邦的荣耀,他们会获得城邦人民的敬重、塑立雕像和唱颂赞歌”可知,这样的公共活动可以提高成年男性的作战能力,团结城邦民众凝聚力量,故选D。竞技精神是英雄主义的体现,与人文主义没有关系,排除A;材料说的古希腊人,不单单包含实行民主制度的城邦,故无法得出B 项结论,排除;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雄人物的塑造与竞技比赛有一定的关系,但C项“源于”的说法属于过度解读,排除。 26.对于雅典的公职津贴制,芬利曾发出感慨:“没有哪一个希腊城邦像雅典这样,带薪的公职是如此之多。”但是,在为数不多的雅典公民中,实际能参加会议者所占比例很小。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拥有雅典公民权的人数较少 B. 民主政治的运作丧失民众信任 C. 公职津贴制提供的津贴有限 D. 民主政治机构的设置形同虚设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为了让全体公民都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生活,雅典实行公职津贴制,参加会议虽然可以领到津贴,但津贴有限,并不能以此为生,散居远郊村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可能缺席公民大会,故C正确;雅典实行公职津贴制,但在实际运作中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所占比例很小,A、B不是合理的解释,排除;公民大会作为雅典的民主政治机构,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权威性,D错误。 27.在罗马的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罗慕洛对其弟弟说:“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我们是在王法之下生活,我们不得不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为了王法的威严而贡献出你高贵的生命。”这句话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永恒宗旨。这反映了古罗马时期 A. 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 B. 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 法律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创制 D. 法律的权威植根于历史传统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罗马的传说强调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说明法律的权威植根于罗马的历史传统,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法律具有维护君主专制的目的,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在罗马的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罗慕洛……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学生可以正确理解传说植根于历史传统,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8.《十二铜表法》中的第三表规定,在一定时期后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或卖至台伯河以外之外邦;如果有多数债权人时,他们甚至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加以分配。这一规定本质上反映出罗马法 A. 维护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B. 保留了野蛮的奴隶制习俗 C. 成文法比习惯法更残酷 D.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甚至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加以分配”说明了该法律采用了严酷的形式来维护债务奴役制,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与奴隶制习俗相关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习惯法,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强调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名师点睛】《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它也是公民法的一个代表;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于所有罗马公民。 (2)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 (3)公民法与万民法二者共同的联系是相互补充的,万民法包含着公民法,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公元3世纪公民法与万民法的界限逐渐消失。 29.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7年是罗马积极向外扩张的时期,但这一时期罗马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特别是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被征服地区的臣民和罗马公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一时期的罗马 A. 公民法占据着统治地位 B. 习惯法的痕迹已经清除 C. 普通民众均受法律保护 D. 以万民法调整社会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示时间,以及罗马境内的诸多矛盾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可知,这一时期罗马仍沿用公民法,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到习惯法,故B项错误。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的公民,而非普通民众,故C项排除。这一时期用的是公民法,万民法还没有出现,故排除D项。 【点睛】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共和国中期的公民(前5世纪中期~前3世纪中期)。公民法基本上是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作为公民法,它是以成文和非成文两种形式存在着,包括元老院的法令、元首的命令、大法官的布告,也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古代习惯。当然《十二铜表法》也包括在内。 30.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 A. 树立皇帝权威 B. 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C. 制定完善法律 D. 传播基督教的教义 【答案】C 【解析】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稳固了帝国的统治。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均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史实不符,排除A、B、D项。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国历史上,商周王朝实行“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不存在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区划制度……郡、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均出现于春秋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从而废除分封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 材料二 东汉中平五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长达四百余年,州一直为我国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从而使唐代地方行政体制由州县两级制转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 材料三 自元代开始,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进入省制时代,历经元明清,直至当今。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一级政区是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梁励《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述论》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州和道作为地方行政区划有何相同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不断演变的原因。 【答案】(1)特征: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变化最大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越早设置的行政区划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地位越低的发展趋势;地方行政区划层级不断变化。 (2)相同点:都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最初都是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后地位下降 (3)原因:国家疆域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等。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郡、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均出现于春秋时期,公元前221 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东汉中平五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自元代开始,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进入省制时代,历经元明清,直至当今。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结合所学从始终动态变化、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变化最大、基层单位县较稳定、传统较高行政区划单位的低级化趋势、层级不断变化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特征。 (2)依据材料“东汉中平五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州一直为我国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一级政区是行省”结合所学从性质变化、地位变化等角度分析州和道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相同点。 (3)依据材料“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从而废除分封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结合所学从国家疆域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不断演变的原因。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关于中国秦朝和古代希腊差异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信息1:秦朝实行郡县制,古希腊实行城邦制。说明:秦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古希腊平原小,山岭、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峡谷和海岛中,形成城邦体制。 信息2:秦朝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大河沿岸,古希腊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说明:秦朝是大河文明,古希腊是海洋文明。 信息3:秦朝农耕比较发达,古希腊工商业比较发达。说明:秦平原广阔,河流纵横,易发展农业;古希腊平原小,多山、多岛,海岸线曲折,易发展工商业。 信息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雅典早期民主政治。说明:秦小农经济发达,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为了维护统治,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希腊城邦狭小,人口少,易实行直接民主。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信息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取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本题可以依据材料图片信息从“秦朝实行郡县制,古希腊实行城邦制”或者从“秦朝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大河沿岸,古希腊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以及“秦朝农耕比较发达,古希腊工商业比较发达”提取观点。第二小问论证可以从管理地方模式、文明形式、经济模式以及政治模式等角度思考回答。 【点睛】开放式论述题确定论题至关重要,拟定论题的最基本的原则是要对所选论题非常熟悉,自己头脑中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来支撑自己所选论题。自己掌握的史实越多,论证起来就越容易、越充分,得分率也就越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