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江西省赣州三校(南康中学、平川中学、信丰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南康中学平川中学信丰中学联考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A.“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 B. 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C. 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D. 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2. “天人合一”的观念最早是庄子阐述,关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注重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它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 A. 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 B. 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C. 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D. 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3. 先秦时期,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汉代以后,随着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这一思想才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这一变化表明 A. 儒家力图适应政治需要 B. 商人势力威胁汉代的政治统治 C. 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D. 法家思想逐步成为儒学的内核 4.唐代皇帝将老子李耳追认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嵌列子》,考试形式和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C. 积极应对佛教思想的冲击 D. 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 5.下图为汉字“鱼”的演变历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B. 楷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的成熟 C. 金文是研究先秦历史的珍贵资料 D. 草书因其独具的风格常常应用于公文 6.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预言过两次日食(发生于公元724,725年),当其没有被观察到时,他不是去检查修正所依据的《大衍历》,而是去颂扬唐玄宗的德行感动了上天,这则事例一定程度说明古代中国科技 A. 受制于儒家纲常伦理 B. 充斥着封建迷信色彩 C. 受佛道思想的渗透 D. 用来论证君主专制 7.下表呈现的是“纸是谁发明的”这一问题的不同史料,对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史料内容 东汉《后汉书·蔡伦传》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唐朝《书断》 “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 南宋《学斋拈毕》 “纸笔不始于蔡伦、蒙恬……但蒙、蔡所造精工于前世则有之,谓纸始于此二人则不可也。”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 考古发掘发现了古纸(史称放马滩纸),推断其年代为西汉初年,该纸纸面平滑、质地薄而软。 A. 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 B. 文字史料不能客观再现史实 C. 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 D. 历史结论只能依靠考古证实 8.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A. 全面复兴旧学 B. 排斥西方新学 C. 新学消解旧学 D. 崇尚中体西用 9.1901 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观念,次年,梁启超又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的观念。这一观念产生的背景是 A.近代民族交融继续加强 B.维新派需要各民族支持 C.革命派提出“五族共和” D.近代西方列强不断侵略 10. 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A. 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 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醒作用 C. 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 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11.郭沫若《反正前后》一文中指出,(1910年前)中国的不富不强就因为清政府存在,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这是支配着当时青年脑中的最有力的中心思想。这最有可能说明 A. 中国落后的最大阻碍是专制统治 B. 当时青年对中国认识不足 C. 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的紧迫性 D. 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落后 12.五四时期,胡适呼吁:“争取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取国家的自由;争取你个人的人格就是为国家争人格。是呀,自由这东西从来不是谁给的,那是要靠自己争取的。”胡适在此表达了 A. 家天下被推翻的必然性 B. 政府保障人权的重要性 C. 公民意识觉醒的必要性 D. 建设民族国家的紧迫性 13.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一再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西方科技如算学、矿学、化学等都是从中国学来的,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认为:孟子言治天下,皆曰与民同之,此真非常异议,全与西人议院同,这两人有如此认识是基于 A. 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B. 打破华夷之辨的需要 C. 推动政治变革的需要 D. 减少运动阻力的需要 14.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时期 A. 明确提出了农民是革命成功的保障 B. 毛泽东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 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 马克思主义逐渐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15.毛泽东说:“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而不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该论述 A.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 B.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 C.正确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D.认为阶级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 16.1986年,邓小平说:“设立许多公司,实际是官办机构,用公司的形式把放给下面的权又收了上来。机构多、人多,就找事情干,就抓住权不放,下边搞不活,企业没有积极性了。”材料旨在说明 A.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B. 经济特区的示范作用 C.集体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D. 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 17.右表是《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其中“八五”处应该填写 A. 走向改革开放 B. 邓小平南方谈话改革潮涌 C. 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D. 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18.右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学技术成果应该是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C.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 D.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19.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人的认识与普罗泰格拉的不同从侧面反映出 A. 城邦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 B. 神学对城邦的控制渐趋松动 C. 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日渐暴露 D. 人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0.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运动 A. 创立了新的宗教派别 B. 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 提出了新的宗教观点 D. 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21.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面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这句话的意义是 A. 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 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C.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D. 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22.18世纪欧洲主要国家思想家的社会态度简表 国别 思想家的社会态度 法国 在反对教会和国家、争取言论自由和人道的斗争中获取快乐 英国 对本国的社会政治体制比较满意 德国 启蒙学者则几乎完全回避政治 这表明 A.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 B.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文化差异 C.制度构想与社会政治时间相背离 D.政治环境影响了启蒙思想发展 23.“整合各种权力,加以规范和控制,使之发挥作用,并给其中的一种权力添加分量,使之能与另一种权力相抗衡,这是立法上的一件杰作。”启蒙运动中与此观点相似的思想家是 A. 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 卢梭 D. 康德 2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据此判断,以下各项最有可能属于“第二次重大打击”的是 A.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D. 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运动定律” 25.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 B.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的理性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共4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3分共50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严格意义上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近150年来,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高潮时期 主要方向 方式 规模及代表人物 清末 同治时期 留学美国 官费 1872-1875年间120名(广东84名,江苏20名,浙江9名,福建4名,安徽2名,山东1名) 詹天佑、唐绍仪等 清末 光绪年间 留学日本 官费自费各半 1896年至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 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等 表一 高潮时期 主要方向 方式 规模及代表人物 民初 五四前后 留美、留法、留苏 庚子赔款赴美, 留法、留苏基本民间社团组织 梅贻琦、胡适、竺可桢等(赴美) 蔡元培、周恩来、邓小平等(赴法勤工俭学) 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赴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全方位,欧美发达 国家居多 初期公费为主,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学占主流 从1978年到2015年底,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2015年,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人来华留学。 李彦宏、张朝阳等 表二 ——据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整理 (1)根据表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同治时期相比,光绪年间中国留学教育有哪些变化,(4分)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表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留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各类技术在总技术中的比较(%)(表 2) 朝代 类型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魏 晋 南 北 朝 隋 唐 北 宋 南 宋 元 明 清 农业 16 26 1 5 4 12 13 1 4 2 7 12 6 2 大一统 13 12 59 24 41 12 13 58 32 53 43 28 34 40 手工业 40 43 40 63 47 35 45 27 47 43 39 37 45 46 医药 20 18 0 8 8 41 10 14 16 2 10 3 13 12 其他 11 1 0 0 0 0 19 0 1 0 1 20 2 0 注:“大一统”指管理地域辽阔的大一统帝国需要仰仗的发达的通讯技术、强大的军事技术、体现皇权威严的皇宫建筑技术等等,这些与大一统国家密不可分的技术统称为“大统”技术。 ——据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材料二 中世纪时期,早期基督教神学坚决拒绝科学,在此期间,一些东方民族扛起了被大多数西欧人遗弃了的科学大旗。最初的贡献是波斯人,他们的文化中心荣迪沙帕尔在 5—7 世纪负有盛名:人们在这里翻译了许多希腊书籍,使得希腊哲学和印度、叙利亚、波斯的哲学得到初步融合。及至阿拉伯人征服中东和大片地中海地区、建立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保存和传递薪火的工作则主要由他们承担起来。近代科学的出现,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也产生出全新的东西。有两个人物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个是培根,一个是笛卡尔。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强调近代科学必须用来增进人类的物质财富。笛卡尔的名言叫“我思固我在”,指出了现代人类精神的基本诉求。 ——摘编自高毅《科学革命与科学思维传统的确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特点。(2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3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科学思维形成的原因,(4分)并说明这种近代西方科学思维的影响。(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1930年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985年9月23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邓小平,标题写着: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1)材料一中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 分)为顺应这一世界潮流,孙中山在思想理论上作了哪些努力?(2 分) (2)材料二中所述文章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3分)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思想理论?(2分)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2 分)请列举两项史实论证你的观点。(2 分) 29.世界各国文化大多不乏人文精神,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13 分)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关注人的生命和尊严,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自律。对政权的迎合也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同时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去追求和谐社会的建立。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儒学的人文精神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烙印,大大损害了儒学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西方法治进程中人文基础的差异》 材料二 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进行创作。于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 ——摘编自《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 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及成因。(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特点及成因。(4 分)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主张。(4 分)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南康中学平川中学信丰中学联考 高二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5 ABADC ACDDA BCDDC ABBCB BDBCA 二、材料解析题(共4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3分共50 分) 26.【答案】(1)变化:目的地由欧美转向日本;规模空前扩大;形式更多样,自费生人数剧增;留学专业侧重于政治领域。(4分,每点1分) 原因:民族危机激发救国热情;日本有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清末新政对人才的需求;科举制废除,民间求学风气转变;距离近费用低、文化风俗习惯相似。(4分,任答4点,每点1分) (2)特点:目的地多样化,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方式以自费为主流;规模空前庞大;来华留学人数激增;专业上以科技人才为主。(4分,任答4点,每点1分) 27.【答案】(1)特点:大一统技术和手工技术比重大;古代技术为大一统政治服务。(2分)原因:农耕文明的推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中国重实用的文化传统。(3 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原因:古希腊重视理论思辨影响;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贡献;资本主义兴起,市场的推动;笛卡尔和培根哲学思想的影响。(4 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影响:重视理论试验推动了西方的科学革命;理性主义推动了启蒙运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过份追求物质财富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3 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8.【答案】(1)潮流:政治民主化(或民主共和)。(2 分) 努力:提出三民主义,后来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2 分) (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进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接连失败;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 分) 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思想。(答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也可)(2 分) (3)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没有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2 分)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南方谈话”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是非标准;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 分) 29.【答案】(1)特点:注重人的价值和自我修养;政治实践性强;追求和谐;具有封建主义烙印;缺少对人格平等的追求。(3 分,任三点,言之成理即可)成因:封建经济和政治影响;儒家不断吸收其他理论完善自身,适应现实需要;“民本”思想的促进。(2分,任 2 点,言之成理即可) (2)特点:希腊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平等;重视个体的理性思考;强调“个体”的人。(2分,任意两点)成因:奴隶制工商业发展推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促进;公民个人价值重要性的凸现。(2 分,任意两点) (3)新主张: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2点3分,3点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