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二第4讲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_1912年)(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二第4讲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_1912年)(学案)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二 第4讲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 (学案)‎ 总述 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政治 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统治于1912年结束 经济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思想 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逐渐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生活 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 ‎(1)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改变。‎ ‎(3)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过程 ‎(1)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前期 ‎(1)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2)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 ‎2.后期 ‎(1)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2)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在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 ‎(3)1864年,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原料。‎ ‎(2)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 ‎(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影响 ‎(1)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六、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概况: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3.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七、辛亥革命 ‎1.条件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2)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指导思想。‎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905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 ‎(4)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 ‎2.过程 ‎(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3)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4)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3.意义 ‎(1)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1.对列强侵华的四方面认识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3)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的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关于列强侵华的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先进的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对中国而言,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最主要的,我们应看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和落后的根源。‎ 点拨:19世纪40~60年代,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发动战争为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政治上由瓜分狂潮到“以华治华”,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以“以华治华”到“独霸中国”,主要侵略者为日、美。‎ ‎[真题例证1] 列强侵略下清政府的外交转变 ‎(2013·课标全国卷Ⅱ,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答案 C 解析 ‎ 材料表明,清政府从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日本等多地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转变,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 ‎[考向预测1] 近代租界的地位和作用 ‎“上海的公共租界工部局是在中国最好的宣教士,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和瓦斯灯;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材料说明租界是(  )‎ A.中国人认识西方文明的窗口 B.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跳板 C.中国和世界联系的最佳通道 D.西方政治文明成果的集中呈现 答案 A 解析 材料体现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的近代化,集中展现了西方文明,故A项正确;租界的确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跳板,不过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租界是中国与世界建立联系的非常态通道,而非最佳通道,故C项错误;材料展现了西方经济近代化的成果而非政治文明成果,故D项错误。‎ ‎2.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五大影响 ‎(1)列强侵华方式:列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2)民族危机程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4)学习西方内容:由学习器物转向学习制度。‎ ‎(5)革命力量:中华民族新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救亡图存行列。‎ 点拨: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主要指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这一转变的关键是新的生产方式即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真题例证2] 中日双方对甲午中日战争历史记述的差异 ‎(2010·课标全国卷,3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答案 A 解析 中方强调日军首先轰击我军,日方则强调中国首先进攻,可见C、D两项都不对。题干中中日双方的相关记述都很清晰,与B项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相矛盾。‎ ‎[考向预测2] 甲午中日战争与义和团运动的关联 学者马勇认为,帝国主义侵略,中西文化冲突,地方政府的偏袒等因素是义和团运动的触发点。但仅仅说到这里远远不够,依然显得太抽象,很显然,义和团运动的发生还有具体原因,即《马关条约》。这是因为这个条约(  )‎ A.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 B.给予传教士在华传教的特权 C.又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 D.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设厂 答案 D 解析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属于触发点,但不是导致义和团运动的具体原因,故A项错误;《天津条约》明文规定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内地游历传教,故B项错误;沙市、重庆、苏州、杭州这些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但义和团运动主要兴起于山东、直隶,故C项错误;《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设厂,大规模的拆迁、征地,让无数农民脱离土地,成为流浪者,而各级官吏的不尽责和偏袒,使中西文化冲突加剧,故D项正确。‎ ‎3.辛亥革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四大突破及原因 ‎(1)突破 ‎①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会”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②领导阶级:从旧式的农民阶级发展到近代民族资产阶级。‎ ‎③革命纲领:从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④斗争目标: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原因 ‎①经济: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②阶级力量: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中下层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③民族危机:《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华进入新阶段,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④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启蒙思想、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点拨: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因为其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因而从革命纲领到斗争目标都远未达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度。所以,也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真题例证3] 太平天国运动指导思想的变化 ‎(2011·课标全国卷,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关键词句“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信奉拜上帝教,倡导平等和大同,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尤其是天京变乱后,洪秀全等人逐渐腐化,太平天国运动逐渐由盛转衰,拜上帝教日益失去其意义。就选项而言,A项说法比较委婉地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对待孔教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B、C两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向预测3] 太平天国科考中的社会平等理念 清朝张德坚在评述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时说:“无虑布衣、绅士、倡优、隶卒,取中者即状元、翰林诸科。”这说明太平天国的科考(  )‎ A.改变了传统科考的方式 B.赢得了知识分子的支持 C.注重对知识人才的选拔 D.体现了社会平等的理念 答案 D 解析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考试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太平天国的科考并没有改变传统科考的方式,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无虑布衣、绅士、倡优、隶卒”得出赢得支持的不只是知识分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虑布衣、绅士、倡优、隶卒,取中者即状元、翰林诸科”得出选拔各类人当官,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太平天国的科考从选拔方式和选拔对象看都体现了社会平等的理念,故D项正确。‎ 短板10 调动基础知识不力,史论结合的能力欠缺 例题 (2016·课标全国卷Ⅰ,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查短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调动知识不力,论证历史结论就会出现错误。例如本题题干史料的历史结论是甲午中日战争前,西方人士预测“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选项A中的史实错误,有的考生因基础知识不牢固而误选A项。实际上,清政府对军队西式改革在洋务运动时期有过,在清末新政中有过,甲午中日战争前军队的西式改革并未完成,故A项错误。B、D两项不能论证“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故排除。‎ 补短 本题题干史料的历史结论是:“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军事方面的成果是支撑这一历史结论的依据,C项正确。‎ 答案 C ‎[针对练1]‎ ‎(2017·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1861年英国驻华公使普鲁斯在致英外交大臣的信中说:“在过去十二个月中,造成了一个倾心于并相信(同外国)友好交往可能性的派别,有效地帮助这一派人掌权,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成就。(我们)在北京建立了令人满意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了这个政府的顾问。”据此可以推知(  )‎ A.清廷与外国侵略者开始彼此结合 B.道光帝被迫将林则徐革职查办 C.清朝答应了列强全面修约的要求 D.满汉官僚集团实现了政治联合 答案 A 解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与材料中“1861年”“在北京建立了令人满意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了这个政府的顾问”相符,故A项正确。‎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 ‎(1)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入侵。‎ ‎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 ‎①洋纱取代土纱,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②洋布取代土布,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③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推广。‎ ‎④近代的买办及金融机构的出现。‎ ‎(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3)性质 ‎①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 ‎②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4)意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先进技术,培养了科技人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表现 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著名的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影响 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无产阶级开始壮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 ‎(1)原因 ‎①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③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④中国人民掀起了收回利权运动,引发了振兴实业的又一个高潮。‎ ‎(2)表现:传统工业棉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的变化 ‎(1)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 ‎(2)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3)辛亥革命时期 ‎①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革除结辫陋习,“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②辛亥革命以后,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旗袍。‎ ‎③礼仪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2.交通与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 ‎①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②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从唐山开平到胥各庄的铁路通车;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1909年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通车。‎ ‎③1909年中国航空事业起步。‎ ‎(2)通讯 ‎①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②清朝晚期,电报、电话开始出现。‎ ‎③民国时期,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 ‎3.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 ‎①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②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阵营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2)影视事业: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1.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五大变化 ‎(1)生产模式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织的分离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2)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 ‎(3)生产力的质变:机器生产出现并扩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先后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中国近代的生产力水平。‎ ‎(4)国内外市场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了国门,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内的关卡逐渐减少,这些虽然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掠夺,但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5)经济政策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历了抑制商业、放宽限制、再到鼓励商业的演变。‎ 点拨:列强的侵略是促使中国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列强经济侵略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为主。这些变化都顺应了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历史潮流,但它们只是列强侵略的客观后果。中国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仍然是列强侵略。‎ ‎[真题例证4] 洋务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费问题 ‎(2017·课标全国卷Ⅱ,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答案 B 解析 洋务派的军工企业属于官办企业,产品无偿调拨,后来由订购方提供资金(“协造”) 这可以减轻福州船政局的经济负担,故B项正确;各省用船方“协造”,并不是商办,A项错误;材料中用船方是政府,并未体现市场化,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近代造船业的经费困难,而不是走出困境,D项错误。‎ ‎[考向预测4] 近代中国农业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843年至1855年,中国出口的茶由1 300万斤增加到8 400万斤,丝的出口由1 000多包增加到5 600多包,由于出口额的迅速增长,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一现象表明(  )‎ A.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清政府重视对外贸易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 D.中国成为亚洲贸易中心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出鸦片战争后农民弃粮种桑植茶现象,这是列强经济侵略的结果,表明中国深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项正确。当时小农经济逐渐开始解体,A项表述不正确,故排除。B、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2.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贡献 ‎(1)思想上: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表明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使中国人的价值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化。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近代化运动从思想主张转变为实践活动,由军事技术领域发展到经济领域,并为进一步发展到政治领域奠定了基础。‎ ‎(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点拨:洋务运动是晚清政府在西方列强侵华的冲击下进行的自救运动。它开启中国近代化之先河,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外交各个方面,但这种近代化的努力仍主要限于技术层面。‎ ‎[真题例证5] 从洋务运动的社会环境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2015·课标全国卷Ⅱ,2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倡导洋务的人冷嘲热讽,持鄙视的态度,这是因为历史上国人长期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排外,故选A项;材料没有提及崇洋媚外、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列强侵略的史实,故排除B、C、D三项。‎ ‎[考向预测5] 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看洋务运动的历史贡献 ‎“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近代中国的这场改革(  )‎ A.率先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 B.一定程度上推动封建经济瓦解 C.从经济领域深入到了政治领域 D.基本实现了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口号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故A项错误;洋务派向西方学习还停留在器物层次,故C项错误;当时的洋务派并未达到基本实现向工业文明转型的程度,故D项错误。‎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瓦解和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得到独立发展。‎ 点拨:中国近代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有三种:外国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外国资本主义所占比重较大,官僚资本主义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发展迅速,所占比重迅速上升。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夹缝中,实力薄弱。‎ ‎[真题例证6] 晚清政府的政策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017·课标全国卷Ⅲ,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邮政、银行、铁路、小轮”反映的是近代实业的兴办,再结合题干中时间“1897”年,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D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于1898年,A项错误。官督商办企业一般都是洋务企业,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失败,B项错误;甲午战后列强增加了对华资本输出,故C项错误。‎ ‎[考向预测6]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 ‎20世纪初张謇创办了南通大达轮步(步即局),先开辟了外江航线,以后又组成了大达轮船公司,在苏北内河开辟航线。这一做法(  )‎ A.促进了洋务工业的较快发展 B.标志着近代民族航运业出现 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D.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答案 D 解析 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就已破产,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时航运业就已出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出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民族工业,轮船业的发展和开辟航线,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自然经济,故D项正确。‎ 短板11 借助历史时代特征解读史料的能力欠缺 例题 (2016·课标全国卷Ⅰ,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查短 时代特征把握不准,只见现象,未能分析本质,就会误选错误选项。例如本题题干中的19世纪中期以后大体对应的时代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商品经济并未取代自然经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大量外国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农产品外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生产方式出现;中国在列强侵略下,被迫开放。联系时代特征可断定A项错误,因为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开始于1842年的《南京条约》。B、D两项错误,自然经济长期在中国近代社会占主导地位,当时中国的开放是列强侵略的结果,不是主动开放。‎ 补短 ‎ 联系时代特征,深层次解读题干史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例如本题,联系这一时期的历史时代特征可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之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不断扩大和深入,城乡市场日益被纳入世界市场体系,民众的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正确答案应为C项。‎ 答案 C ‎[针对练2]‎ ‎(2017·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1900年《东南商报》记载,汉口“乡间老成妇女子,特购入棉纱,以自织成其所好土布,余剩则卖却”。汉口乡间的现象反映出(  )‎ A.耕织结合更加紧密 B.自然经济趋向瓦解 C.西方经济掠夺加剧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答案 B 解析 根据“购入棉纱”可知已出现纺织分离,耕织结合受到冲击,故A项错误;由“剩则卖却”“购入棉纱”可知纺织已经依赖市场,故B项正确;农村买入棉纱自己织布,可见西方的棉织品在中国倾销,无法判断是否掠夺加剧,故C项错误;农村的变化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故D项错误。‎ 一、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的器物 ‎1.新思潮的萌发——开眼看世界 ‎(1)代表人物 ‎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仿制西方战舰。‎ ‎②魏源:代表作《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3)目的: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4)影响: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内涵:“中学”是指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技。‎ ‎(2)实践:洋务运动。‎ ‎(3)影响:为中国近代工业奠定了初步基础,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的迷梦彻底破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二、资产阶级——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早期维新思想 ‎(1)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2)主张 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兴办学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3)特点 ‎①继承了洋务派“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的思想。‎ ‎②同时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4)局限性 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2.康梁维新变法思想 ‎(1)背景 ‎①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③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④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先进人士认识到改革制度的必要性。‎ ‎(2)兴起 ‎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 ‎(3)内容 宣传西方启蒙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了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 ‎(4)特点 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 ‎(5)影响 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三民主义 ‎(1)提出 ‎1905年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首次提出,并成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2)内容 ‎①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政府统治。‎ ‎②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3)评价 ‎①性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②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③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1.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1)概述: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2)表现 ‎①第一次高潮:明万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传入大量科学技术。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知识,但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②第二次高潮: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洋务运动的兴办,也促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洋务派以“中体西用”的态度只关注西方先进武器及器械技术等,而未学习制度及思想。‎ ‎③第三次高潮: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的局限性逐渐暴露,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出现了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思想家。他们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 ‎(3)特点: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4)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前期主要局限于“器物”层面,在洋务运动后期,出现了倡导政治体制变革的早期维新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中国近代化出现了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过渡的迹象。‎ 点拨:鸦片战争前的西学东渐,更多的是指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还是非常有限的。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体现的是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嬗变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其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 ‎[真题例证7] 西学东渐潮流下的维新运动高潮 ‎(2014·课标全国卷Ⅰ,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答案 B 解析 ‎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1898年中国维新运动进入高潮。根据材料梁启超“联合百余举人上书”,排除A、C两项;材料彰显新旧学之间的矛盾,但并非不可调和,排除D项;近万名举人强烈反对梁启超等人的提议,表明当时的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故选B项。‎ ‎[考向预测7] 西学冲击下的近代中国学术 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有人感慨,我们抛弃了“中学”中过去以“六艺”为核心、以“四部”为框架的学术分类体系,而代之以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一系列现代学科范畴。这反映出(  )‎ A.近代中学发展缺乏稳固根基 B.西学冲击了中国人认知思维 C.中国学术分类体系渐趋成熟 D.中国传统儒学发展陷入困境 答案 B 解析 并未提到中学发展的情况,故A项错误;“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是西方学术分类体系的表现,说明近代中国的学术发展受到西学的影响,故B项正确;“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是西方学术分类体系的表现,但并不能代表成熟的学术分类体系,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传统儒学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2.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主要原因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派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主体,不可动摇 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盲目自大;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维新派 借用儒家思想,为我所用 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康有为借孔子的名义从内部否定封建专制的合理性 革命派 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来建设新文化 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救亡图存 激进派 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认为传统文化禁锢人们思想,应该革新 袁世凯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辟的目的;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需要 点拨: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中西文明冲突融合的结果。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鸦片战争前盲目排外到鸦片战争后被动接受,再到甲午战后的主动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近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认为传统文化不可动摇到借用、为我所用、吸收利用再到盲目否定的发展变化。‎ ‎[真题例证8] 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家经典的批判 ‎(2015·课标全国卷Ⅱ,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 答案 C 解析 《新学伪经考》倡导变法,对于统治阶级是致命的打击,因此才会遭到清政府禁毁,故A项错误,C项正确。康有为把西方民主思想与儒家经史相结合,托古改制,利用孔子学说宣传变法,主要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故B、D两项错误。‎ ‎[考向预测8] 维新变法时代的“古为今用”‎ ‎1896年,梁启超提出“今之西学,周秦诸子多有道之”;同时期的谭嗣同也认为“西法之博大精深,周密微旨,按之《周礼》,往往而合”。据此可知,梁、谭二人(  )‎ A.传统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B.借肯定传统文化向顽固派妥协 C.仍未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 D.意在以复古手段谋求社会变革 答案 D 解析 为宣传西学寻找依据,并不是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可知,梁、谭二人肯定传统文化是为了宣传西学,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梁、谭二人已经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故C项错误。‎ 短板12 理不清历史线索,时间节点模糊 例题 (2016·课标全国卷Ⅲ,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查短 时间节点模糊,历史线索不明,导致对史料信息的解读出现错误。例如本题题干史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 ‎,时间节点是甲午战后。有的考生误选A项或B项,都是时间节点模糊所致。倡导民主革命思想应当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的20世纪初期,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才推动了白话文运动,故B项错误。D项虽然时间节点符合,但题干史料反映不出“改良”的主张,故排除。‎ 补短 弄清题干材料大意,明确时间节点,理清历史线索。例如本题题干材料的大意是: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力图救亡图存(“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堂矞吾中华”)。理清历史线索:洋务运动学习器物→维新变法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学习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这一过程中,贯穿一个主题:救亡图存。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针对练3]‎ ‎(2017·云南昆明高三摸底)20世纪初有人说:“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据此,作者主张(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积极吸纳西方文化 C.托古改制维新变法 D.中西文化相通相似 答案 D 解析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主张,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吸纳西方文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初的思想,并不是维新变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说明时人认为中西文化有相通相似之处,故D项正确。‎ ‎1.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社会的转型 ‎(1)表现 ‎①政治:中国的领土等主权沦丧,但形式上还有一个代表全国的政府;各阶层人民反抗斗争,如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等。‎ ‎②经济:列强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兼有早期的资本输出,体现了工业文明的内在要求。代表农耕文明的小农经济逐步走向解体,但比重仍很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另一方面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下开始解体;经济结构变动较大,出现外商企业等近代企业。‎ ‎③思想: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基本没有付诸实践。‎ ‎④社会:“买办”、无产阶级等新兴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变为反封建反侵略,革命性质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时,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逐渐传入中国。‎ ‎(2)认识: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等诸多领域发生巨变,被有些人认为是“数千年未有之巨变”。但变化局限于一定范围,广大内地和人民的生活所受影响并不太大,列强的侵略势力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中国还在农业文明的道路上徘徊。‎ 点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社会的变化虽然巨大,但社会的转型仅仅是刚刚起步。19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的转型渐趋明朗。‎ ‎[真题例证9] 社会转型之际的洋务派矿业 ‎(2017·课标全国卷Ⅰ,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答案 A ‎ 解析 李鸿章奏准清政府为开平煤矿降减税,这有利于洋务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从而有利于增加洋务企业信心,A项正确。减税并不是加强管理,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为开平煤矿而非所有中国矿业减税,不足以产生C、D两项中那么大的作用和影响,故C、D两项错误。‎ ‎[考向预测9] 社会转型之际的传统华夷观念 ‎《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该条款反映(  )‎ A.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 B.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 D.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可知,中国对待英国不再保持天朝上国鄙视外邦的华夷观念,故D项正确。‎ ‎2.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经济领域:中国的自然经济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进一步解体,建立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经济近代化艰难起步。‎ ‎(2)政治领域: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也是推行洋务运动的国家机关。它的设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治和外交的近代化。‎ ‎(3)思想领域: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科技等伴随着列强的侵略传入中国,被先进的中国人认为是维护统治或救国的武器,“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等思想纷纷登场,但遭到了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新旧观念的冲突体现了强烈的时代印记。‎ ‎(4)文化领域:新旧并立、土洋并存成为主要特色,思想观念新旧碰撞,也体现了近代化缓慢发展的社会面貌。‎ 点拨:中国的近代化不是中国自身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在外力的冲击下被动开始的。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情,不利于近代化的推进和发展。‎ ‎[真题例证10] 从留日学生的区域分布看晚清教育的近代化 ‎(2017·课标全国卷Ⅰ,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答案 A ‎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出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留日学生人数明显多于内地省份,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正是近代开放较早、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故A项正确。当时清政府正在进行改革,革命运动并不高涨,B项错误;清政府的留学政策并没有变化,C项错误;当时,日本在华势力范围在福建,但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其他省份留日学生也多,故D项错误。‎ ‎[考向预测10] 进出口税率折射出民族工业的困境 据史料记载,1875年,中国的进口平均税率为5.76%,出口平均税率为10.06%;1885年,中国的进口平均税率为5.75%,出口平均税率为12.15%。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自然经济思想根深蒂固 B.推行保护国内市场政策 C.民族工业发展更加困难 D.主动参与资本主义市场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中国的进口平均税率”下降,与自然经济思想根深蒂固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中国的进口平均税率”下降,与保护国内市场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中国的进口平均税率”下降,“出口平均税率”上升,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1875年”“1885年”表明是近代西方侵略下关税主权丧失,而不是主动参与,故D项错误。‎ ‎3.19世纪中后期中西方文明的嬗变 西方 中国 特点 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中国近代化孕育和起步 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拓展和完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出现全球范围的海外扩张 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清政府也适当调整了统治政策 经济 人类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小农经济由非常稳固到开始解体并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在这一时期仍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诞生 文化 科技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文学艺术出现批判现实主义思潮;进化论使人类思想发生飞跃 西学东渐的大规模传入,传统思想受到冲击;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社会生活开始近代化 社会 近代社会秩序逐步确立;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 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变;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法治思想、公民意识逐渐增强等 点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和同时期的西方差距明显,但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化逐渐起步。先是由地主阶级领导,后由资产阶级领导,从学习西方科技到变革社会制度,进程曲折,发展举步维艰。‎ ‎[真题例证11] 19世纪以来中国与欧洲工业化的差距 ‎(2015·海南单科,11)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欧洲 ‎28.0‎ ‎34.1‎ ‎53.6‎ ‎62.0‎ ‎63.0‎ 中国 ‎33.3‎ ‎29.8‎ ‎19.7‎ ‎12.5‎ ‎6.2‎ 据此可知(  )‎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答案 D 解析 ‎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欧洲明显多于中国,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完成了工业革命,故D项正确。‎ ‎[考向预测11] 中日两国近代化评价差异的原因探讨 甲午战争的结果,在中国近代相当长时期内导致人们对洋务运动全盘否定、对明治维新则无限拔高。这主要因为(  )‎ A.甲午战争重挫了民族自信心 B.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迫切性 C.历史评价受到留日学生影响 D.中日综合国力发生巨大逆转 答案 B 解析 甲午战争确实挫伤了民族自信心,但是并不是人们长期对洋务运动全盘否定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因为民族危机的加剧,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迫切性导致人们对洋务运动没有反思没有总结,而是全盘否定,故B项正确;历史评价与留日学生影响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中日的综合国力在甲午战争后并没有发生巨大逆转,中国总体上还是超过日本的,故D项错误。‎ 本时段考情分析 时段 备考关注点 全国卷考情 晚清时期(1840~1912年)‎ ‎(1)政治方面: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冲击和影响;社会剧变,晚清政府的自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中国社会内部的探索和尝试,政治民主化和社会转型之间的交织。‎ ‎(2)经济方面:一是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二是新经济因素成长的表现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思想文化方面:一是文化的进步伴随着救亡图存;二是文化进步中体现的西学东渐及思想解放的层次性、阶段性;三是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融合所呈现出的思想多元化。‎ ‎(1)考题集中在28、29题,偶尔出现在30题,难度中等或中等偏上。‎ ‎(2)主要考查晚清70年社会的整体变迁,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多元化、社会法治化。以近代的“变动”和“探索”为主线,以多种史观为命题理念。‎ ‎(3)晚清的政局变动在常规教学中不是重点,教材中涉及较少,但在全国卷试题中是命题重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