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月考卷) ‎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卷 ‎1. 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世袭制 D. 等级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涉及的是曹姓的来历和诸侯国有关,所以可以看出和分封制有关,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尚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 专制王权得到强化 B. 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 贵族等级秩序森严 D. 家国同构局面确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表明西周时期家国同构局面确立。故答案为D项。AB项,根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谈不上专制王权得到强化、中央集权已经形成,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贵族等级秩序森严,排除。‎ ‎【点睛】‎ 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3. “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用适当的方法解决。”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礼乐制 D. 宗法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述的是对政治权力的继承问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周采取的“适当的方法”是宗法制,故选D项;分封制、世袭制和礼乐制都不是解决不能均分的宝座或爵位的“适当的方法”,故排除A、B、C项。‎ ‎【点睛】“不能均分”是本题的关键限定词。‎ ‎4.始皇廿八年的“峄山刻石辞”中载:“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今乃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兵不复起”主要是由于秦朝推行了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皇帝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改变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A正确;分封制是秦朝废除的制度,B错误;行省制是元朝时期实行的制度,C错误;皇帝制度属于中央制度,不是地方制度,D错误。‎ ‎5.《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B. 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C. 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D. 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府官员的监察,而秦始皇监察官员采取的措施是设立御史大夫,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和材料主旨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丞相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但不能监察官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行省制度是元朝才有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6.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被划分成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对燕、赵、齐、魏、楚等地,则分封同姓子弟,实行分封制。刘邦意在 A. 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B. 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 让郡县与王国之间相互牵制 D. 推动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实行郡国并行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统治、稳定统治,以确保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郡国并行制是管理地方的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郡县与王国之间不是相互牵制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主要侧重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7.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任用身边侍从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官职。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 A. 地方势力的削弱 B. 三公九卿制的废除 C. 决策中枢的转移 D. 外戚和宦官的专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朝的设立成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成为外廷的执行机构,可见中朝的设立导致决策中枢的转移,C正确;中外朝是汉代的中央官制,涉及的是中央权力机构的变革,与地方势力无关,排除A项。三公九卿制废除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外戚和宦官专权是中外朝制度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排除D项。‎ ‎【点睛】"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的近臣构成。重要政事,"中朝"在宫廷内先自作出决策。‎ ‎8.‎ 唐初,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经唐太宗签署下发到门下省,门下省官员提出异议,该敕书终没有施行。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尚书省承接地方政府上报的事务也须通过门下省审读同意,最后报皇帝签字认可。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 A. 唐初皇权与相权形成权力制衡 B. 尚书省起到沟通中央和地方的作用 C. 中书省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构 D. 门下省具有使决策合理化的功能 ‎【答案】D ‎【解析】‎ ‎“门下省官员提出异议,该敕书终没有施行。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尚书省承接地方政府上报的事务也须通过门下省审读同意,最后报皇帝签字认可”说明门下省具有决策合理化的功能,D正确;A中制衡不符合事实;B中沟通错误;C中最高决策是皇帝。‎ ‎9.“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这说明 A. 秦汉时相权范围进一步明确 B. 唐朝宰相的职权更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 宋代分割相权导致了官僚体系的混乱 D. 元朝的宰相没有实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代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权,但这三个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从而使官僚体系的管理陷入混乱,因而出现了材料中的情形,C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宋代宰相权力分割的现象,不是秦朝、唐朝和元朝的宰相的制度特点,A、B和D项错误。‎ ‎10.有学者指出,自秦代确立监察制度以来,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就初具规模。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的相对独立、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据此,对监察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能够确保古代官僚集团清正廉明 B. 确保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科学化 C. 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 D. 能够促进监察权力独立高效运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以皇权为中心的单线垂直特征、监察与行政相分离的独立监察体系有利于强化监察效能,保证监察的独立性,从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项,古代监察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监察效能有限,故A项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监察与选官制度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排除。‎ ‎11.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一现象 A. 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 B. 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 C. 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 D. 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那县制取代分封制…….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反映了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血缘政治,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故A符合题意;秦汉以后宗法制影响并未消除,而是影响深远,故B不符合题意;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并不能说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哀弱,故C不符合题意;隋唐时期才出现科举制,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12.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A. 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 B. 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C. 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 D. 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说明科举制依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故选B。AD在题干中无从体现。C与题干相矛盾,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而非固化了社会等级。‎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 ‎【名师点睛】科举制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使“底层”可以通过苦读考试升至“上层”。科举虽已废除百年,但它所体现的考试、选拔人才的客观、公平、公正等原则,仍有深远影响。‎ ‎13.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所指的是 A. 世官制 B. 科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答案】D ‎【解析】‎ 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所以“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所指的是察举制而非世官制、科举制以及九品中正制等选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4.元代某学者曾经评论行省制度:“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以下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评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元朝的行省制度具有宗法制的特点 B. 行省主要设立于京城之外的区域 C. 河北、山东等地都曾经设立了行省 D. 行省制度有利于防止割据维护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分析,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是“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这说明该制度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维护统一局面,D项与题意相符。元代地方官员由朝廷任免,不是血缘世袭,不具备宗法制的特点,排除A项。河北、山东、山西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其他地区建立行省,排除B、C两项。‎ ‎15.有学者认为,元朝皇帝的职责在于“慎择宰相,委任责成”“如欲赏一人,则当询诸省台……如欲罚一人,亦当询诸省台”。此举折射出元朝 A. 皇帝无为而治 B. 行中书省事务繁多 C. 相权高于君权 D. 中书省的权力过大 ‎【答案】D ‎【解析】‎ 元代中书省是负责执行的机构,相当于宰相,材料中赏罚均咨询省台,说明中书省权力之大,故D正确;元代皇帝是有为政治,故A错误;材料不涉及地方制度,故B错误;古代皇权一直高于相权,故C错误。‎ ‎16.明代嘉靖皇帝对首辅的特殊地位公开表示认可,他认为“内阁掌机务辅导群臣”;在教谕内阁辅臣夏言时云:“朕之简任倚信,在卿独重,况职居辅首。”这表明明代内阁 A. 权位高于六部 B. 作用日益重要 C. 有效制约了皇权 D. 获得了法定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内阁掌机务辅导群臣”“朕之简任倚信,在卿独重,况职居辅首”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内阁的作用日益重要。故答案为B项。A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内阁权位高于六部的结论,排除;CD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权力机构,阁臣权力的有无完全由皇帝决定,不能真正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排除。‎ ‎17.有学者讲二述明代内阁制度时说:“内外一应章奏。先由大学十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意见,送进宫甲,再山皇帝细阅决定……又称‘票拟’……待皇帝自己看过。拿这条子撕了,亲用红笔批下,名为‘批红’。批好拿出去,这便足正式的谕旨。”据此可知,明代 A. 皇帝独裁官员唯命从 B. 内阁制度利于皇权专制加强 C. 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 D.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内阁大学士先看奏章,然后写好票拟即自己的处理意见,最终由皇帝批红决定。由此可知决策权最终在皇帝手中,所以内阁制度利于皇权专制加强,故B 项正确。内阁仅有票拟权,决定权最终在皇帝手中,但材料并未强调官员的唯命是从,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内阁制度加强了皇权,没有涉及中枢机构的健全,C项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题干主旨是内阁制强化皇权,并不是明朝政治体制的僵化,故D项错误。‎ ‎18.史料记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由此可见,清朝军机处 A.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参与政务,涉及广泛 C. 机构完备,人员精干 D. 架空内阁,威胁皇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可知军机处涉及事物广泛,故A项错误;由材料“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可知军机处参与政务,涉及内容广泛,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军机处的事务,而非人员构成,故C项错误;军机处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加强了皇权,故D项错误。‎ ‎19.清初,以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军国大事,内阁只是作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执行机构。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体现了 A. 军机处成为统率六部的最高机构 B. 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满清旧贵族被排除于国家政治之外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以发现,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可以决定军国大事,但随着军机处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军国大事的决策权自然集中到皇帝手中,加强了皇权,故B正确;军机处并不是统率六部的最高机构,故A错误;郡县制的推行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C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满清旧贵族被排除于国家政治之外,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军机处。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加强了君主专制。‎ ‎20. 清朝为近代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 其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B. 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御史台 C. 明代形成的土司制度发展到清代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D. 清代设置宣政院对西藏进行管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正确,清朝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册封西藏宗教领袖即是明证;御史台是监察机构,并非主管边疆事务;土司制度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明清两朝纷纷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宣政院是元代加强对边疆控制的机构。因此BCD均错误。‎ 考点:清朝的政治制度 点评:清代是我国边疆辽阔的朝代,同时实行积极地民族政策,推动了民族融合。同时继承明代的改土归流的政策,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清代的政治版图,是我国近代的版图的基本定型。‎ ‎21.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对华采取“敲门”“推门”和“砸门”的步骤。下列对“敲门”“推门”和“砸门”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商品、鸦片、炮舰 B. 鸦片、炮舰、商品 C. 商品、炮舰、鸦片 D. 炮舰、商品、鸦片 ‎【答案】A ‎【解析】‎ ‎【详解】刚开始英国企图通过正当贸易方式打开中国大门,但由于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然经济的顽强而失败;后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对华输入鸦片,因中国开展禁烟运动而遭受挫折;最后英国采取战争方式打开中国大门,故A项正确;B、C和D项的顺序错误,排除。‎ ‎22. 近代史上一次外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外国政府对自己的谈判代表提出要“废除垄断性的广州贸易制度”。提出这一要求的目的是( )‎ A. 扩大鸦片贺易掠夺更多财富 B. 增加对华商品输出的集散地 C. 以上海代替广州的贸易地位 D. 加强对清朝中央政府的控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知识点,旨在考查知识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废除垄断性的广州贸易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提及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在官府控制前提下,允许广州一口(广州十三行)通商。列强的目的即在于打开中国市场,以扩大对华商品输出,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错误,鸦片贸易主要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进行的,排除;C项说法不准确,具有片面性,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鸦片战争时期史实,排除。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2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 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国家,为了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疯狂对外扩张,并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必然产物,费正清的说法是“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只看到了鸦片战争发动原因的表象,抹杀了其实质,是对历史的错误解读,故B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而费正清的说法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没有揭示鸦片战争的根源,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没有涉及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相关信息,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而费正清的说法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没有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故D选项错误。‎ ‎2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双方都谨慎地避免提及鸦片之未来地位问题。”下列规定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 A.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 美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避免提及鸦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故A项正确;1844年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获得领事裁判权,B错误;C是《辛丑条约》的内容;D是《马关条约》的内容。‎ ‎2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交涉的焦点是“公使驻京”,这被清政府列为谈判中的“第一要事”,而开放外贸口岸等很快达成了协议。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 A. 认为公使驻京违背国际法 B. 认为英法违背国家平等原则 C. 维护天朝上国的传统规制 D. 担忧公使驻京破坏司法主权 ‎【答案】C ‎【解析】‎ 清政府视开放外贸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旅游、保护传教士、赔款等为小事,视“公使驻京”为“第一要事”,这表明清政府对国际法缺乏了解,排斥近代外交,固守“天下一统”的天朝上国观念,故A项错误,C项正确。司法主权在鸦片战争后即已遭到破坏,D项错误。英法要求“公使驻京”,体现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外交平等的原则,B项错误。‎ ‎26.晚清载泽说:“我国道光以前,财权操自户部,各省不得滥请丝毫。咸丰以后,各省用兵,大吏率多自筹,从未仰给京部!”这反映了晚清 A. 民族危机加剧 B. 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C. 土地兼并严重 D. 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 ‎“咸丰以后,各省用兵,大吏率多自筹,从未仰给京部”说明地方掌握了财权,这冲击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族危机的加剧,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得到加强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故B项错误;材料和土地兼并严重无关,故C项错误。‎ 点睛:反映类选择题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咸丰以后,各省用兵,大吏率多自筹,从未仰给京部”,这从实质上说明清朝晚期地方督抚掌握了兵权和财权,这是对中央集权的严重冲击。‎ ‎27.1864年,京师同文馆聘请的英文教习丁韪良翻译出版了惠顿的国际法著作。当时正值普丹战争,普鲁士军舰在渤海湾扣押了一艘丹麦船,清政府按照惠顿著作中提到的关于领海的规则,向普鲁士提出抗议,并使该船获得释放。这反映出清政府 A. 初步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B. 抛弃了传统夷夏观念 C. 开始接受国际交往原则 D. 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尝试利用近代国际法规则处理涉外活动,这说明清政府初步具有近代外交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清政府外交意识的近代化,并不是抛弃了传统夷夏观念,B错误;C项中的“开始”说法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清政府外交意识变化,C错误;外交意识的变化并不会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D错误。‎ ‎28.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这表明 A. 西方列强的干扰使清政府延误了战机 B. 舆论在国际冲突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C. 战前动员的不足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 D. 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 ‎【答案】D ‎【解析】‎ ‎【详解】‎ 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列强的干扰,只是提到清政府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A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舆论对甲午战争前的中日双方的评论,B错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力的衰弱,C错误;据材料“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可以得出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故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结合所学甲午战争的背景分析解答。‎ ‎29.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这反映出 A. 日本己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B. 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 C. 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 D. 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材料“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说明甲午战争时,中国还没有形成近代的民族意识,社会政治还是一盘散沙的状态。中日军事装备虽然相差不多,但实质差异在制度、观念和民众状态,故C项正确。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是在一战后,排除A项;B项与题意不符;D项从题干中体现不出来。‎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反映了中日两国在对外战争上有不同的表现,从而说明了两国民族意识的不同。‎ ‎30.中国是一个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的国家。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搭配正确的是 A. 《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B. 鸦片战争——义和团反帝运动 C. 八国联军侵华——黄海海战 D. 《辛丑条约》——左宗棠收复新疆 ‎【答案】A ‎【解析】‎ ‎【详解】《马关条约》签订后,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求和,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的斗争,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引起的是三元里抗英斗争,B错误;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役,C错误;左宗棠收复新疆是1876年,D错误。‎ ‎31.19世纪末,俄、德、法、日等国企图通过划分“势力范围”来瓜分中国,英国对此持反对态度。1898年,英国议会通过“维护中国的完整和独立”的决议,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实现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这表明英国 A. 主张与中国平等外交 B. 力图维护其在华利益 C. 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 D. 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实现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凭借其工业经济发达的优势,主张实现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旨在维护其在华的既得利益,B正确;19世纪末,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不可能主张与中国平等外交、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AC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十九世纪末英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殖民帝国,D错误。‎ ‎32. 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当适用。”其真实含义是 A. 维护中国的关税统一 B. 反对划分“势力范围”‎ C. 提出协定关税制度 D. 要求中国“门户开放”‎ ‎【答案】D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 材料“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当适用。”体现的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故D正确。‎ ‎33.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显著变化发生在 A. 鸦片战争爆发后 B. 甲午战争失败后 C. 八国联军侵华后 D. 武昌起义爆发后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朝皇帝是道光帝,故A项错误;甲午战后,慈禧太后没有体现出“奴颜和谀态”,民族抵抗意识也没有全部丧失,故B项错误;武昌起义时,慈禧太后已经去世,故D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反映出奴颜和谀态,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抵抗意识也全部丧失,故C项正确。‎ ‎34.1861年,应列强要求设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1901年《辛丑条约》又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列强这样做的意图是 A. 加快其瓜分中国的进程 B. 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C. 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 D. 便利其对清政府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清政府应列强要求设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特别是《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便利其对清政府的控制,故D正确;《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的策略,改变了瓜分中国为殖民地的做法,排除A;列强这样做的意图是实现侵华利益,并非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排除BC。‎ ‎35.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华制华的历史事件是 A. 《马关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太平天国 D. 甲午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严厉禁止中国人民反帝,并镇压参与反帝的官吏,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外国列强迫使清政府屈服,实现“以华制华”的策略。故B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促使中国失去了大量的权益,但是并未成为列强的工具,A和D项错误;太平天国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此时清政府并没有完全受到列强的控制,C错误。‎ ‎【点睛】《辛丑条约》是进入新世纪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条约中有内容规定。惩办参加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大臣,并称为首祸诸臣。这体现了清政府此刻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36.“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 “灭洋”与“扶清”‎ B. 反帝与反封建 C. 爱国与保守 D. 正义与非正义 ‎【答案】C ‎【解析】‎ ‎【分析】‎ ‎ ‎ ‎ ‎ ‎ ‎ ‎ ‎ ‎ 【详解】‎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反映的是爱国,“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反映的是保守。所以答案选C。‎ ‎37.国民革命失败至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采取的态度经历了从“反蒋”到“蒋”再到“联蒋”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 国民党反共政策不断调整 B. 阶级矛盾逐渐缓解 C. 共产党领导阶层发生分化 D. 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民革命失败至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共对蒋介石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中日民族矛盾逐渐超越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导致中共对蒋介石的态度从“反”到“逼”再到“联”,故D项正确。国民党反共政策不断调整只是表面的现象,并不是主要依据,排除A项; 阶级矛盾依然尖锐,排除B项。共产党领导阶层并没有发生分化,排除C项;‎ ‎38.德国顾问史培曼报告:“数日来,(日)敌用大部空军炮队及战车进攻,以求占领崞县(在今山西省)及原平(在今山西省),我军虽极英勇反攻,但崞县终于昨日被敌军占去。……十八路军之一部,现向宁武敌军之后背进攻。”材料反映了 A. 国军消极避战 B. 山西成为全面抗战的始发地 C. 国共合作抗战 D. 八路军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提到了“八路军”的字样,这是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的代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这一点;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这一结论;D选项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争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9.‎ 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 A. 百团大战 B. 平型关战役 C. 台儿庄战役 D. 武汉会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百团大战是八路军主动出击的大规模的战役,国民党军队未配合,排除A;能体现“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是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战役,故 B 正确;CD 项都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与共产党军队关系不大,故排除。‎ ‎40.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曾表明抗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了结之事,必须“抱定三年五年如一日的精神……铲除短期得失之念,不致因小胜而浮,因小败而丧气……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全面抗战路线成为国共的共识 C. 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D. 国共抗战策略有一定的一致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国民党认识到抗战的持久性,认识到抗战的胜利需要农村和人民的力量,这与共产党的抗战策略有一定的一致性,故D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1937年9月,不符合材料的主旨,A错误;国民党依然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故B和C项错误。‎ ‎41.美国著名报刊《纽约时报》1936年涉及中国的报道为17篇,1937年为46篇,1938年为122篇 ,1939年为539篇,1940年为531篇。这种状况表明(  )‎ A. 对日宣战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B. 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数量增多 C. 中国战时国际战略地位不断强化 D. 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华支持的力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美国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后才向日本宣战,事件不符,排除A ‎;材料只是涉及到美国一家媒体,不能代表整个西方媒体,排除B;由材料可知,抗日战争期间,《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不断增多,说明中国战时国际战略地位不断强化,故选C;美国政府是从1942年元旦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才加强了对华支持的力度,时间不符,排除D。‎ ‎42.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 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义和团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频繁的战争及等级森严的特权制度建立,使之向人民承诺的“天下大同”、“平均土地”的社会没有到来,因而令贫民感到失望,故D项正确。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没有对贫民进行过“言辞的崇高”和“平等的许诺”,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没有对贫民有过许诺,排除。D项,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了民国政府,颁布《临时约法》,法律上保障人民平等、自由的权力,建立了民主共和的政体,与材料中“行为的凶暴”、“特权的森严”不符,排除。‎ ‎43.有学者认为,同为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其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 A. 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B. 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D. 在中国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题眼是“现代化”。太平天国运动所建立的政权依然是封建性质的,所以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现代化,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所以更好地推进了中国现代化,故B项正确;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是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只是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并未实施,故D项错误。‎ ‎44.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出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 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B. 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C. 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D. 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上帝众子”以及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说明太平天国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B正确;材料不是说明太平天国宣扬人人平等的思想,A错误;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不符合材料中现象的实质问题,C错误;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是拜上帝教的特点,D错误。‎ ‎45.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浙江和江苏的太平军颁布告示:“令凡有田者,得自征半年租”“业主租收五成”。在这种情况下,地主收租“如乞丐”,佃户“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或全家避出”。对此,合理的结论是太平天国运动 A. 引发了农民恐慌出逃 B. 得到了农村地主的支持 C. 触动了封建生产关系 D. 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太平军仅允许地主“征半年租”“租收五成”,并且地主收租“如乞丐”,这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故选C。佃户是在地主收租的状况下有意避开,并不是恐慌出逃,排除A;太平天国的措施触及了地主的利益,不可能得到地主的支持,排除B;太平军依然允许地主收租,这说明它并未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D。‎ ‎46.《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资政新篇》‎ A. 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 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C. 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 D. 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提到,“《资政新篇》一本……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故B正确。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属于《天朝田亩制度》,故A排除。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与《资政新篇》不一致,故C排除。当时清政府没有全面改革内政,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故D排除。‎ 第二卷 ‎ ‎4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三省,除各种抗日义勇军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依靠群众,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极其艰苦的斗争。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与抗日义勇军的联系,并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从1932年起,先后组织了由汉、满、朝鲜、蒙回等民族的爱国志士参加的十余支抗日游击队……执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党组织主动地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收编和改造各种义勇军。‎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材料二 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1931—1945年)的战场……在长达10年以上的时间里单独抵御了穷凶恶极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下。‎ ‎——摘编自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 讲》‎ 材料三 中华民族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进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摘编自姜廷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抗战活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组织和领导抗日武装,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实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策略,主动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 ‎(2)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是团结抗战的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依靠群众,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极其艰苦的斗争”可知组织和领导抗日武装,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依据材料一“执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党组织主动地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收编和改造各种义勇军”可知实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策略,主动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 ‎(2)依据材料二“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1931—1945年)的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下”可知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以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3)依据材料三“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和材料一和二从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出贡献以及中国共产党是团结抗战等回答。‎ ‎4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两千年时间里,中国依靠其优越的文化、富足经济、军事力量,在东亚保持领袖地位,而朝鲜、琉球、安南、缅甸等周边小国则接受小伙伴的地位。构成这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不平等,“国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由国际法来制约,而是由所谓的封贡体系来支配。封贡体系体现了儒家的礼仪观念,并确认一个等级制的世界秩序中国在其中享有优越地位,安如磐石且不可侵犯。清廷坚持封贡体系不仅适用于亚洲周边国家,也适用于其他想与中国建立关系的西方国家。清廷把西方国家的使节当作藩属国使臣对待,作为内政的一部分由礼部和理藩院负责处理,而没有专门常设的外交机构。‎ ‎——摘编自徐中约《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的纷纷涌入,打破了中国传统的闭关政策。清廷中一些比较早的“开眼看世界”的大臣开始探索在西方外交语境下建立适应国际交往需求的外交机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1860年,“总理各国事务街门”在京设立,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洋务。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应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外交体制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说明其与西方近代外交体制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机构的变化趋势,并对中国近代外交进行评价。‎ ‎【答案】(1)原因:长期以来中国以其强大的综合国力,辐射着周边国家;受儒家礼仪观念的影响。‎ 区别:明清时期中国的朝贡外交体制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等级体系,受到宗藩关系的制约,没有专门常设的外交机构;西方近代外交体制以主权国家为主体,受国际法的约束,有专设的外交机构,外交规范化、法制化。‎ ‎(2)趋势:逐渐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由被动适应西方列强要求到主动设置调整。‎ 评价: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体现了清政府机构的半殖民地化;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某些外交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一“中国依靠其优越文化、富足经济、军事力量,在东亚保持领袖地位”可知长期以来中国以其强大的综合国力,辐射着周边国家;依据材料一“封贡体系体现了儒家的礼仪观念”可知受儒家礼仪观念的影响。区别:依据材料一“作为内政的一部分由礼部和理藩院负责处理,而没有专门常设的外交机构”和所学从明清时期中国的朝贡外交体制内容和特点分析中国的外交体制;西方近代外交体制结合所学从以主权国家为主体,受国际法的约束以及外交规范化、法制化等可知答案。‎ ‎(2)趋势:依据材料二“西方外交语境下建立适应国际交往需求的外交机构”可知逐渐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依据材料二“应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可知由被动适应西方列强要求到主动设置的调整。评价:依据材料一和二以及所学从中国近代外交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等分析回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