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 历史 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 A. 通过构建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B. 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巩固统治 C. 通过分封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D. 将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结合强化王权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等,本题考查古代中国西周政治制度相关内容——周朝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也就是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故选择D。AC两项的表述不能全面分析,排除;B项表述,题干材料无从体现“世袭制”,而且不能够准确体现题干核心意思,排除。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立子立嫡之制” “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结合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和关系进行选择。 2.“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葚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表明中国古代 A. 区域农业比较发达 B. 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 C. 政府提倡精耕细作 D. 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种麦得时,无不善”“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种植注重农时,说明农业生产经验丰富,故选B;材料未涉及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的情况,排除A;材料并没有反映政府对农业的政策,排除C;材料主旨是反映注重农时的重要性,而不是农作物品种的增加,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种麦得时,无不善……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生产经验总结的角度入手,排除无关选项即可。 3.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在苏州,棉布业市镇有南翔镇、新泾镇、月浦镇、江湾镇等;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黄溪镇、濮院镇等,这说明当时 A. 商业分工越来越细致 B. 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C. 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反映的明清江南地区棉布业市镇、丝绸业市镇的兴起,说明当时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不同地区的生产存在地方特色。故答案为D项。材料涉及的是手工业生产,和商业分工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市镇的规模,排除B项;材料主旨未涉及城乡经济联系,排除C项。 4.“博士,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据统计,秦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余人,二世时有博士诸生三十余人。秦朝博士官有姓名可考者十二人。十二名中,儒家占50%,而在可知学派的八名博士中,儒家占75%。由此可知,秦朝 A.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B. 注重缓和与士人矛盾 C. 儒学居于主流的地位 D. 利用仁德以优化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朝博士的主要职能是顾问咨询,有利于统治者决策的优化,而儒生占绝对比例,故D项符合题意;中央集权是指加强对地方的管理,A项与材料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博士主要承担咨询职能,统治者的目的仍是加强统治,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了儒学在秦朝是否居主流地位,C项不符合题意。 5.明代王阳明在《传习录》说“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要做到“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在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下,士大夫提倡实学、办实事,有一批自然科学家走出书斋,亲身参与科学实践。受此影响出现的代表著作是 A. 《永乐大典》 B. 《梦溪笔谈》 C. 《本草纲目》 D. 《海国图志》 【答案】C 【解析】 【详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时,不仅遍阅前人的《本草》,还“采访四方”,采集标本,摹绘图像,C项符合题意;《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出现的大型类书,时间和内容不符,故啊A不符合题意;《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编写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时间不符合,故B不符合题意;《海国图志》是清朝魏源编写的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故D不符合题意。 6.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 自然灾害频仍 B. 社会治安混乱 C. 土地兼并严重 D. 官吏贪暴腐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词语是“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意思是说农民起义是因为官吏长时间鱼肉百姓,所以D项是正确项。自然灾害频仍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官吏本身的不作为造成民众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社会治安混乱是其表现,故B项错误;土地兼并严重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7.八七会议决定:“没收大地主和中地主的土地,分给佃农及无地农民”;“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会议还认为,“必须……反对已成反革命的资产阶级”。由此可知,八七会议 A. 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未完全成熟 B. 完全符合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C. 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和扩大 D. 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根据“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必须……反对已成反革命的资产阶级”可知八七会议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未完全成熟,故选A项;八七会议将斗争矛头对向资产阶级的决议不符合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故排除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和扩大的内容,故排除C项;题意中的决议明显不符合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要求,不是对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全面贯彻,故排除D项。 【点睛】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阻碍,所以要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反帝反封建是首要任务。资产阶级属于可以争取的对象,不应该成为重点斗争的对象。 8.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起,上海出现了一批船舶修造厂和造船厂。不久,面粉厂、汽水厂、酿酒厂、制药厂和印刷厂、食品加工厂等一批轻工业相继出现;60至70年代,民族资本家开始投资重工业,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昌铜铁机器厂;80年代又出现了电厂和自来水厂。这说明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 A. 自然经济最先开始瓦解 B. 已建立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 C. 已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 D. 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近代工业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不仅涉及轻工业而且涉及重工业,这说明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自然经济最先开始瓦解,故A项错误;B项错在“相对完备”,故排除B;没有比较数据,不能说明上海已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故C项错误。 9.张程在《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中写到:“喝咖啡逛公园的上海买办、书包里藏着白话小说的学生、在政府各部跑新闻的北京记者和出口中国茶叶进口英国钢琴的广州商人们,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现代宪政社会。”由此可以看出民国时期 A. 生活习俗全盘西化 B. 新潮人士已遍及城乡 C. 西方商品开始进入 D. 民主化进程基础薄弱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现代宪政社会”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在民国时期,公民们的民主政治意识有待加强,民主政治水平有待提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比较艰辛。结合选项,只有D符合题意,其余ABC三项均不符合题干意思。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政治推进的艰辛历程 10.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去了灵魂,让人无所适从。”这表明该学者 A. 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 B. 思想较为保守落后 C. 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秩序 D. 主张改造儒家思想 【答案】C 【解析】 材料不能体现该学者“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排除A;材料反映了该学者不主张改变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秩序,故C正确;材料反应该学者思想较为保守落后,但B选项不能具体表明该学者的观点,B不是最佳选择,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该学者“主张改造儒家思想”,排除D。 11.1902年4月,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满清政府已百事腐败,久已毫无希望,破坏主义终不免;逾迟则逾惨,不如趁早。唤起民族精神讨满是今日中国最适宜的主义。”这表明 A. 梁启超赞成民主共和 B. 日本仍是中国学习首选对象 C. 梁启超主张排满建国 D. 民族主义开始引领中国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满清政府已百事腐败,久已毫无希望,破坏主义终不免”的信息,再结合材料时间1902年,可以看出梁启超认识到了清政府的腐朽,主张排满建国,故选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民主共和、日本仍是中国学习首选对象、民族主义开始引领中国革命,排除ABD。 12.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由多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2016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 B. 监察官选任演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 C. 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 D. 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后改为选举产生”和新中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表明监察官选任越来越民主,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故B正确;A表述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选项C不符合民国和新中国监察官选任,排除。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错误。 13.1949年,毛泽东主席曾说:“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共产党的这个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定不移的。”毛泽东这一思想 A. 奠定了社会主义政党理论的基础 B. 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己经建成 C. 发展了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D. 发展为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以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建国后新中国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说明这一说法为建国后社会主义政党理论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经建成是建国后的1954年,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政党合作理论,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故C项错误;D项为1954年宪法原则,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14.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 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 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 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 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中所描述的我国对待外债问题态度和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思想观念的变化过程,这一转折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从不借外债到要借外债,这也体现了从相对封闭走向主动开放,所以C项最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5.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 A.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B. 努力为改革开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C.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D.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积极发展同美国、欧盟与俄国的外交关系,共同目的是努力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故选B。 【详解】 16.据香港某大学在2004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回归前48%受访澳门市民以正面形容词描述自己对澳门回归的心情;而在回归后,76%受访澳门市民认为澳门社会改变很大,对于自己转变为中国国民的身份,64%受访澳门市民表示因此感到自豪。这反映出 A. “一国两制”对澳门社会实际影响并不大 B. 澳门社会制度实现了平稳过渡 C. “一国两制”促进了澳门社会的平稳发展 D. 香港人民十分关心澳门的回归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题干中受访澳门市民对澳门回归、自己转变为中国国民身份的态度“感到自豪”可以看出,澳门回归多年来,民生得到很有力的改善,澳门同胞也在进一步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中来。根据所学可知,这是澳门市民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的主要表现,这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的实施。故答案为C项。A项,影响并不大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澳门仍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社会制度并没有发生过渡,排除;D项,题干只是香港某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并代表所有香港人民,排除。 17.雅典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因为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由于它是为适应特定具体的情势而制定的,因此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这说明( ) A. 雅典公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B. 权力运行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C. 城邦公民主导了民主政治 D. 陪审法庭已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可知,雅典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权力的制约,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故选B;由材料“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可知,雅典公民的利益并不会高于一切,也是受到法律制约的,排除A;仔细研读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有法律准则的,并不是由公民主导的,排除C;雅典最高权力机构自始至终都是公民大会,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分析解答。 18.罗马共和国晚期,城市街道两边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经常出现有人从楼上泼水或投掷物品而致人伤害的情况。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 A. 推动了罗马的城市建设 B. 混淆了法律责任 C. 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 D. 体现了公平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罗马法规定…….,均应承担赔偿责任”可知,体现的是罗马法具有公平原则,故D正确;材料中的规定与城市建设无关,排除A;混淆了法律责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对受害人的赔偿问题,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公平性原则,与形式主义色彩无关,排除C。 19.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显然是自然的产物,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无族、无法、无家之人,这种人是卑贱的,具有这种本性的人是好战之人,这种人就仿佛棋盘中的孤子。这反映 A. 人的自由受城邦生活的制约 B. 亚里士多德崇尚和平与自由 C. 城邦要求公民具有团结意识 D. 希腊城邦重视政治历史传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否定脱离城邦的人,认为这些人“无族、无法、无家”,是卑贱的,由此可见其强调人应当受到城邦的制约,选项A正确;材料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城邦重要性,而非自由与和平,选项B脱离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主旨是公民不能脱离城邦,而城邦中公民的的团结意识,选项C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未提及,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古希腊城邦和公民的关系,即公民是城邦的动物。材料中亚里士多德正是立足于这一观点批判了脱离城邦的公民。 20.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A. 英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B. 两党角逐内阁局面尚未形成 C. 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真正践行 D. 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有名无实 【答案】C 【解析】 按照英国宪法规定,内阁成员必须由议会选出,对议会负责,“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说明此时期议会至上的原则仍没有施行,C正确;英王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权力就被剥夺,A错误;两党制已经形成,B错误;责任内阁制形成是18世纪初期,D错误。 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要求按照“一、二和三”复习: 一对矛盾:议会与国王的矛盾贯穿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全过程。 两个趋势: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议会主导权由贵族资产阶级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21.巴黎公社曾发表公告,宣布:“每一个地区的农村公社,通过设在中心城镇的代表会议来处理它们的共同事务;这些地区的各个代表会议又向设在巴黎的国民代表会议派出代表,每一个代表都可以随时罢免,并受到选民给予他的限权委托书的约束。”这表明,巴黎公社 A. 继承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B. 践行了工农联盟革命策略 C. 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 具有了一定的国家主权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平等选举、人民主权,“每一个地区的农村公社,通过设在中心城镇的代表会议来处理它们的共同事务;这些地区的各个代表会议又向设在巴黎的国民代表会议派出代表”说明正确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表明巴黎公社具有了一定的国家主权意识,故选 D 项;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排除 A 项;材料强调人民主权、中央与地方关系,没有体现践行了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排除 B 项;巴黎公社很快失败,没有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排除 C项。 22.19世纪70年代末,英国人发明了托马斯一吉尔克里斯特炼钢法,随后在欧洲大陆被广泛采用,然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企业家才用它替代了传统的炼钢技术;自动纺织机也是由英国人发明的,但将其第一次投入大规模商业生产的却是美国的德雷珀父子公司。这些现象说明英国 A. 企业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 B. 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 C. 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D. 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人的发明经过很长时间才被应用,甚至被外国首先应用,说明英国企业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不注重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故A正确;英国开展了两次工业革命,B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对技术发明的态度,无法体现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英国是否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排除D。 23.在国际联盟的主导下,1933年6月,66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重建金本位制,限制金融领域的投机,由中央银行进行合作来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但罗斯福表示不能“听任别的国家对我们的行动强加限制”,导致会议不欢而散,反而促使贸易战日益激化。这说明 A. 国际合作共赢的意识尚未产生 B. 英美争夺世界贸易领导权斗争激烈 C. 自由放任的经济理念根深蒂固 D. 经济民族主义不利于世界经济恢复 【答案】D 【解析】 【详解】所谓“不能‘听任别的国家对我们的行动强加限制’”实质是经济民族主义,从而加剧了这次经济危机,故D项符合题意;从材料无法得出国际合作共赢意识是否已经产生,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联(英法)主导,但美国奉行单边主义不予合作,材料不足以支撑美国对贸易领导权的争夺,B项不符合题意;罗斯福的意见不等同于自由放任的经济理念,C项不符合题意。 24. 1936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规定: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而改种保持土壤肥力作物,减少粮食生产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该法案的颁布主要是出于 A 平衡市场缓解危机 B.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C. 保障农场主的利益 D. 推动农业布局调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到“1936年”说明该法案属于罗斯福新政内容,与缓解经济危机有关,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给提到保障农场主,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农业布局调整,故D项错误。 2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A. 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B.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C.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 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主张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弘扬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两者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反映了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B正确;材料未体现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排除A;材料表明的是两个运动的进步性,不是局限,C错误;D项是材料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 26.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 批判专制统治 B. 倡导人性解放 C. 捍卫人道精神 D. 追求民主法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反映出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和康德等四人都主张捍卫人权,这体现出他们都捍卫人道精神,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反专制和追求民主法制,故AD项排除;材料的言论主旨是人权思想,无法体现人性的解放,故B项排除。 27.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消息传开,当时担任美国参议员的林登·约翰逊称这是“第二次珍珠港事件”。美国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苏联的领先,主要是理科教育的成功,因此认为美国的教育必须改革并提高难度。这说明 A. 苏联国家体制适应时代发展 B. 改革使苏联经济追赶上美国 C. 国家利益之争影响科技发展 D. 理工科水平决定国际影响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1957年属于美苏冷战时期,苏联先于美国发生卫星,是为了扩大国际影响力,维护其国家利益,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苏联国家体制,更没提到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一直以来苏联经济都没有赶上美国,B项不符合题意;“理工科水平决定国际影响力”说法过于绝对,D项不符合题意。 28.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B.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D.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结合所学知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即使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可见反映了世界格局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非洲国家,排除A;而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关贸总协定就已经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排除B;七国集团是一个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排除D。 29.二战后有西方学者认为,发达的工业社会会让人们满足于眼前的物质享受,工人和老板可以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漫游同样的风景胜地,技术的进步控制了人们的身心,人们不再具有否定、批判和超越的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此观点重在强调 A. 物质享受降低人的工作积极性 B. 福利政策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 C. 国家应减少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D. 技术发展可能会导致人的异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内容可知,“发达的工业社会会让人们满足于眼前的物质享受,工人和老板可以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人们不再具有否定、批判和超越的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说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带来了丰硕的经济成果,创造了富裕的生活,使人们对物质方面的需求得以满足;正是人们对这种物质需求的虚假满足,恰恰成为了人们丧失反抗和对社会强烈不满的理由,从而成为统治制度的驯服工具,可以说技术发展可能会导致人的异化成为“单向度的人”,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会导致人们失去理想,麻木不仁,没有强调物质享受降低人的工作积极性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福利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该问题,故B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内容体现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创造过于丰富的物质生活会导致人们失去理想,麻木不仁,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顺从现存社会而不是去反抗和超越,材料没有体现国家应减少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30.英国著名评论家柯林·威尔逊说过:“存在主义的中心问题可以由一句话来概括:人的地位。(但是)人是神还是虫?现代文学采取第二种观点,倾向于强调人的毫无价值。”这表明现代主义文学 A. 渲染变态、迷惘、虚无等精神创伤 B. 违反文学创作原则和写作手法 C. 采用抽象、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 D. 揭露丑恶现实并憧憬美好未来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材料“人是神还是虫?现代文学采取第二种观点,倾向于强调人的毫无价值”结合所学可知现代文学宣染变态、迷惘、虚无等精神创伤,故选A;并未违反文学创作原则和写作手法,只是思想偏激,排除B;抽象、夸张、变形手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材料与憧憬未来无关,排除D。 【详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尤其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并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中华民国的成立,尤其是“五族共和”“五族平等”主张的提出并成为基本国策,对“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中华民族”观念的最终确立或形成是在五四运动前后。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受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十月革命及列宁的民族自决理论的影响。五四时期著名的反帝文告中,我们只能较多地见到一些国家意识较强的词汇……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般国人更明确地感受到了来自帝国主义压迫的共同民族命运,找到了各民族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任务的明确提出和认定,对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融合统一,对中国人整体的民族认同,发挥了积极推进功能。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西方民族主义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两种主权即民族主权和人民主权的互动过程。民族主义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但作为一种催发民族国家诞生的政治力量,民族主义却是近代的产物。这里尤其要提的是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就存在民族问题,但法国革命把一种全新的因素引入民族问题,从而使各种民族因素得以重新解构、分配、组合,构建成一种全新的主义,这一新因素就是民主因素。在民主因素成为民族主义的一大要素之后,民族主义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是少数政治精英的专利了,而成为千千万万普通人民的事。从此,民族主义与人民主权不再分离。 ——摘编自《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与发展的中西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人整体的民族认同”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和近代西方国家民族意识形成方式的主要区别。 【答案】(1)原因:19世纪中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华民族倡导“五族共和”促进了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五四运动中民众爱国热情的推动;反帝斗争任务的明确提出。 (2) 主要区别:中国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意识主要由外部因素推动产生;中国知识精英分子起到了主导作用。西方国家主要是国家内部封建王权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意识由内部产生;民族主义与人民主权相结合。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尤其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得出19世纪中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根据“‘五族共和’‘五族平等’主张的提出并成为基本国策,对‘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得出中华民族倡导“五族共和”促进了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根据“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般国人更明确地感受到了来自帝国主义压迫的共同民族命运”得出五四运动中民众爱国热情的推动;根据“反对帝国主义任务的明确提出和认定”得出反帝斗争任务的明确提出。 (2)主要区别:根据“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并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得出中国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意识主要由外部因素推动产生;根据“五族共和”“五族平等”得出中国知识精英分子起到了主导作用。根据“民族主义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得出西方国家主要是国家内部封建王权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意识由内部产生;根据“是两种主权即民族主权和人民主权的互动过程”得出民族主义与人民主权相结合。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洪武年间先后设立北平行省和北平布政司,对今京津冀一带实行管理。明迁都北京后,京师宫廷、百官及军队所需要的大量粮食及各类物资,主要通过大运河运往北京,而天津是重要的转运中心,水陆交通将北京、天津及河北一带连通起来。19世纪60年代后,天津同广州构成了牵动南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龙头。京津冀城市网络格局发生了以津京冀为序的新调度,初步构建起以北京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口岸城市天津为北方金融商贸中心,环绕京津,形成由保定,石家庄等中等城市和高阳、辛集等一大批小城市和商业市镇组成的城市网络体系,进而同世界城市网络联结在一起。从1905年开始,天津口岸同英美德日等国的直接贸易量已超过从上海转口的贸易量,成为华北贸易货栈,京冀则成为天津口岸第一位的洋货销售市场和土产货源供给地。 ——摘编自胡光明《清末民初京津翼城市化快速进展的历史探源与启示》等 材料二:1981年,华北地区成立了华北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开展区域经济联合。1986年,时任天津市长的李瑞环提出环渤海区域合作问题,15个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随着长江三角洲掀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2004年,国家发改委决定启动京津冀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转向规划的编制工作,共同构建区域统一市场体系。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区域合作的内生动力逐渐增强。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摘编自魏丽华《建国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脉络与阶段性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京津冀一体化”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初期和21世纪初“京津冀一体化”的阶段性特征。 【答案】(1)新变化:形成以京津为中心的网络体系;天津成为金融商贸中心;对外联系加强;城市化和近代化进程加快。 (2)改革开放初期:单一的政府主导型;地方政府自发倡导协同发展。 21世纪初: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国家战略;市场体制的主导作用在不断增强。 【解析】 【详解】(1)新变化:根据“京津冀城市网络格局发生了以津京冀为序的新调度”得出形成以京津为中心的网络体系;根据“以口岸城市天津为北方金融商贸中心”得出天津成为金融商贸中心;根据“同世界城市网络联结在一起”得出对外联系加强;根据“环绕京津,形成由保定,石家庄等中等城市和高阳、辛集等一大批小城市和商业市镇组成的城市网络体系”得出城市化和近代化进程加快。 (2)改革开放初期:根据“华北地区成立了华北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得出单一的政府主导型;根据“15个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得出地方政府自发倡导协同发展。 21世纪初:根据“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得出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根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得出国家战略;根据“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区域合作的内生动力逐渐增强”得出市场体制的主导作用在不断增强。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20年代,许多有识之士重新思考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出现了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主的一波留学热潮。“留美热”从1911年美国设立留美预备校——清华学堂开始,至1925年,在美学习科学与文化的中国留学生已达2500多人。“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留法学生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向国内介绍和传播。国民革命期间又出现“留苏热”,国共两党多次选派青年去苏联学习。为此,1925年苏联当局设立“莫斯科中山大学”,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的革命理论和军事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留苏热”再度兴起。1950年教育部规定,留学生直接归所在国中国大使馆领导,要定期汇报学习成绩及生活情况。从1950年到1966年,新中国派往苏联、东欧各国的留学生约一万余人,其中80%是留苏生。“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出国留学人数急剧下降。1978年,随着50名留美学者的启程,出国留学逐渐回暖,留学人数逐年递增。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二十多万人。至2004年更达70万人,除公派之外,自费留学占很大比重。1992年国家出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从而给予了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和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据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留学热潮重现的背景。 (2)概括与新中国初期相比,新时期留学热潮的主要变化。 【答案】(1)背景:“文革”造成人才的断层;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邓小平复出整顿文教(高考制度的恢复);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逐步正常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2)主要变化:规模越来越大;留学目地更加广泛;自费留学比重增加;个人的自主性增强。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出国留学人数急剧下降”得出“文革”造成人才的断层;根据“1978年”得出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根据“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出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逐步正常化;根据所学,还可从邓小平复出整顿文教、第三次科技革命等角度分析总结。 (2)主要变化:根据“留学人数逐年递增”得出规模越来越大;根据“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出留学目的地更加广泛;根据“自费留学占很大比重”得出自费留学比重增加;根据“给予了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和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得出个人的自主性增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