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考点1|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确立: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2.职责: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 3.作用 (1)三省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2)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易混辨析] 三省六部制与西方三权分立制 三省六部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形式相似,都体现了分权,但是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加强皇权专制,而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是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目的是防止专制,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4.演变 (1)宋朝: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财政归三司掌管,宰相只保留行政权。 (2)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5.影响: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选官制度 1.西周:实行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 2.战国至汉初:实行军功爵制度。 3.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 5.隋唐至明清:实行科举制。 (1)背景:隋唐统一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2)创立:隋文帝时开始分科取士,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3)完善:在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4)影响: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轻巧识记]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三、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 (1)原因: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2)表现: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汉代在中央设御史府,地方设刺史;明清在中央既设有都察院又设有六科给事中,在地方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 (1)原因:需要有制度来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2)表现: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还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明清时期已经没有专门的谏议制度。 3.评价 (1)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2)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2.古代政治制度的完善成熟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1.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强化 史料一 《朱子语类》云:①“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史料二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时代……据司马光说:“淳化中……②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君尊臣卑”下的君权与相权》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三省六部制运行的特点 ①→三省互为补充且有明确分工 史料二:宋代相权的衰落 ②→宋代通过增设官职、分化事权的方式削弱相权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对唐代中书权力机构运行特点的认识。 提示:①相权三分,既相互制衡,也能分工合作,同时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三省不是绝对的分割权力,共同对皇帝负责,是服务于皇帝集权的制度创新。③政令的程序化运行规则也体现了以相权对君权的牵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官僚体制。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时代”。 提示:设立参知政事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掌管军事,直接对皇帝负责,有调兵之权但无统兵之权)分割了宰相军权;设三司使(盐铁、户部、度支)分割了宰相财权。 史论归纳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2.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 史料一 ①(先秦)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史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②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史料三 ③科举制一方面⑤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⑤冲破了“③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④开放性,⑤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世卿世禄制的弊端 ①→先秦推行世袭选官制度, 并不能选拔出真正为国所用的人才 史料二:察举制的选官标准 ②→察举制选拔官吏把才学、道德、品行作为举荐标准 史料三: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③→选官的范围、标准的变化 ④→科举选官制度的特点 ⑤→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卿世禄制、察举制选拔人才的弊端。 提示:世卿世禄制与察举制都是以官举士,选拔权并不在百姓手中,难以选拔出真正品学兼优的人才。 (2)根据史料三,分析科举选官的积极作用。 提示: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史论归纳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影响 (1)有利于维持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 (2)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3)选官制度的标准化、制度化对国家选拔官员,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起了重大作用,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赋税征收以及防止了人民的反抗。 (4)选官制度的变化和完善,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官员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2017·皖南八校联考)《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写道:“王朝初年出现的中央政府机构包括许多有汉代名称的官署,但这一机构的许多方面是新的,已经预先呈现出唐代中央政府的轮廓。”材料中的“轮廓” (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C.保证了皇权独尊 D.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 C [通过材料“中央政府机构包括许多有汉代名称的官署”的阐述,可以推测所述该机构应该是三省六部,三省六部是中央机构,它加强了皇权, 保证了皇权独尊。] 2.(2017·承德质检)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据此分析,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内在的用意”主要是 ( ) A.通过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 B.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 C.通过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 D.继承前代制度,适当创新 C [二府三司制加强的是专制皇权,不是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不是“内在的用意”,故B项错误;二府三司制分散宰相财权、军权,强化君主专制,符合“内在的用意”,故C项正确;二府三司制不是对前代制度的继承,故D项错误。] 3.“唐代科举从形式上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行时被举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材料旨在说明唐代科举制( ) A.继承了选官方式 B.促进了经学发展 C.扩大了举荐范围 D.淡化了门第出身 D [唐代科举制是考试选官制度,以往选官方式是察举制,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科举考试内容,排除B项;唐代科举制是考试选官制度,不是举荐,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当门阀盛行时被举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说明其淡化了门第出身,故D项正确。] 考点2|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中央集权的加强 1.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背景 ①汉初推行郡县制,并分封同姓子弟做诸侯王驻守各地。 ②诸侯国与中央矛盾激化,导致“七国之乱”。 (2)措施: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唐“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林立的局面,这一局面进一步发展,形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措施 ①收精兵:将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禁军归“三衙”统领,发兵之权归枢密院,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②削实权:削夺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并设置通判监督。 ③制钱谷:各州郡的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3)影响 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②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轻巧识记] 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2)分化事权,相互制约。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1.明朝强化专制皇权 (1)废除丞相 ①原因: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 ②概况: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③意义: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2)设立内阁 ①概况: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拥有“票拟”权,但皇帝拥有“批红”权。 ②实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易混辨析] 正确区分宰相制和内阁制的主要不同 宰相是百官之首,参与决策,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内阁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力。 2.清代设立军机处 (1)背景:清朝建立后,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掌管军国大事。 (2)设立: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立。 (3)特点:职权不断扩大,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处理机要政务,但只能跪奏笔录。 (4)影响 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轻巧识记] 图示法归纳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1.封建国家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史料一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①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史料二 宋代地方行政机构示意图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③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史料三 《元史》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 ⑤与都省为表里……④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史料二:宋代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与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②→北宋王朝对地方行政进一步细化 ③→中央集权的加强削弱了地方势力 史料三:元代设立行省制 ④→行省掌握地方上财政、军事、行政、司法等事权 ⑤→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二,分析封建国家地方管理体制演变的特点。 提示: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并集权于中央。 (2)综合三则史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演变的认识。 提示: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地方完全失去独立性,绝对服从中央,不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史论归纳 1.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2.封建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造成的消极影响 中央集权过渡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进行有效管理。 2.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史料一 ①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史料二 到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因②西北用兵,往返军报频繁,内阁 距内廷③太远,皇帝不便亲授机宜,故在这年元月,在内廷设立军机处,其全称为“办理军机事务处”。 史料三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④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明朝废除丞相 ①→相权对皇权能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史料二:军机处的设置 ②→军机处设立的背景 ③→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直接目的是适应需要 史料三:君主专制体制的僵化 ④→官员拘泥规则,缺乏参政主动性、灵活变通性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强化君权的措施。 提示:明初废丞相,设内阁,权归六部;清代设立军机处。 (2)根据史料二、三回答,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提示:军机大臣都由皇帝钦定,品级不高,他们跪奏笔录,承旨办事,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清代设立军机处使皇权真正成为绝对的最高权威,君臣关系成了彻底的主仆关系。 史论归纳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1)以强化君主权力为核心。 (2)程度空前强化。 (3)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2017·淄博二模)《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汉初“封建王侯”的主要目的是( )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打击官僚政治 C.强化君主专制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汉高祖分封最终是为了统治的长久,希望同姓亲属能帮助他巩固统一,故D项正确。汉高祖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是没有实行分封制,导致农民起义时没有同姓诸侯帮助秦巩固统治,A项是原因之一,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汉高祖时期是官僚政治发展的时期,颁布求贤诏,广招贤才,不可能打击官僚政治,故B项错误;君主专制是指皇帝和大臣的关系,材料中谈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C项错误。] 2.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 ( ) A.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 C.西北边患的威胁得到了缓解 D.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 B [“名若不正”“任若不久”“三岁一易”说明中央扼制了地方官专权的野心和地方势力的抬头,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故B项正确。地方“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武将拥兵自重现象已经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西北边患的威胁,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地方事权分割,但没有反映出冗官现象严重,故D项错误。] 3.(2017·盐城三模)“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 )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 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 B [六部不是内阁的下属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中“部权尽归内阁”说明内阁权力逐渐加大,故B项正确;明朝中后期皇权逐渐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内阁行政效率提高的信息,故D项错误。] 主题一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中国古代中枢权力的演变 [主题立意] 在中国古代政治与行政演进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专制主义与官僚政治两条主线。专制主义的性质和官僚制度的特征共同决定了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不可避免。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约会形成一个内在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行政权的运行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而与此同时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又是趋势。皇权和相权之争几乎是贯穿中国古代所有朝代的主旋律,二者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又相互扶持、相互促进。至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皇权没有了制约因素成为最高权威。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中国古代专制统治的崩溃也是必然。 [知识交汇] 中央官制的特点及演变趋势 1.特点 (1)构成上:分为中枢机构、行政和监察三大系统,其中中枢机构是指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和发号施令的机构,也称“枢机”“机要”“枢要”。 (2)中枢结构的演变:经历了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其演变的过程充斥着以分权的方式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斗争。 2.演变趋势 (1)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直至明朝废除丞相。同时也有着完善封建政治制度、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政治统治能力的努力和尝试。 (2)分权削弱相权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重要手段。如唐朝、宋朝都很明显。 (3)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室)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主题二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 [主题立意]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以来,废分封,置郡县,创立了有效统辖地方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曾长期延续,从西汉到北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直延续不断。中央政府通过对地方进行分级管理,分割地方权力,使其各有所主,相互制约,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到了宋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终于尘埃落定, 地方势力已无力改变整个中国统一的局面。 [知识交汇] 汉、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异同 汉代 宋代 不同点 中央 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来削弱相权 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相权 地方 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 宋太祖则将地方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 相同 点 中央 削弱、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地方 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 主题三 从“任人唯亲”到“选贤与能”——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主题立意] 古代选官和用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兴衰。因此,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者统治的重要举措。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这些制度在执行的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 [知识交汇]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 把握高考规律 领悟高考真谛 真题实战 解题支招 1. (2016·全国丙卷)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使得汉朝能够掌握秦朝的制度,所谓“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初在掌握秦朝制度的基础上继承了秦朝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 2.(2016·全国甲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3.(2016·全国乙卷)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从材料“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宋太祖闷闷不乐的原因在于做事要十分谨慎,若有误失,就会被史官记录下来,传于后世,这表明宋太祖的行为受重史传统影响 4.(2016·全国乙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反映了地方民政、财政、司法、军事等权力集中于巡抚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但是地方权力的加强反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使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程度加剧 5.(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 6.(2015·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7.(2014·全国卷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废丞相,设内阁制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内阁不会削弱皇权。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的,不会有失控局面 8.(2012·全国卷)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 【解析答案】 1.B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汉代对秦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关系。材料中的“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B项符合题意。汉初推行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排除D项。] 2.D [题干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是封建选 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为了入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故选D项。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是两个概念,故排除A项。题干信息与选官制度沿革下的官员道德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 自由投考与世家子弟入仕矛盾,故排除C项。] 3.A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因为史官对帝王“误失……必书之”而不乐,这就反映了重史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故选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史官秉笔直书,故排除C项;D项是现象而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4.B [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是到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A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此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故排除D项。] 5.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D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 6.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中说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年幼,执政大臣也从他们中选择,反映了母族亲属(外戚)在两汉时期的地位极高。由于皇帝年幼,很容易被外戚所控制,导致汉代经常出现外戚干政,故选C项。] 7.B [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并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设内阁,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它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内阁首辅虽有时会操纵朝政,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制度及其职位, 而是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故内阁首辅操纵朝政进一步体现了君主集权的加强,A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但未被内阁取代。D项内容违背了材料信息。] 8.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材料中的“……专制权……愈积愈进”体现了专制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古代从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专制程度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尤其是清朝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选C项。] 以唯物史观看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观应用] [理论阐释] 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主要理论:(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4)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运用点拨] 1.以唯物史观把握制度创新,助推中国梦实现 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社会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凸显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制度创新是一个民族加快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西周分封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文明的历次辉煌恰好就建立在这些革命性的制度改革基础之上。当今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只有加快体制转轨才能加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2.以唯物史观看待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唯物史观要求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应辩证地分析和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应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审视,对古代监察制度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看待。 (1)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2)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实际中的监察工作往往因君主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影响监察效果,监察官员只对君主负责而忽视民意、君主难以直接统驭地方官员而监察不力等因素,导致其监察作用非常有限。 [针对训练] 1.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 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 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 B [中外朝的现象在汉代就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解决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完整相权被一分为三,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使相权结构得到调整,目的是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相权不断削弱,丞相不享有决策权,故D项错误。] 2.按照宋代官制,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有的官还加有“职”的头衔。所以“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由此可见( ) A.宋代官僚体系的成熟 B.宋代皇权进一步强化 C.宋代行政效率有提高 D.宋代破解了藩镇难题 B [题干材料涉及宋朝的官职,官僚体系是中央对全国的管理做出核心决策和中央维系到地方管理的纽带的集合,材料仅仅是在表述官员的任用上“任非其官”,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任非其官”体现了皇权的强化,故B项正确;在“任非其官”的背景下宋代的行政效率应该是降低的,故C项错误;材料并无表明其对藩镇难题解决的意义,故D项错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