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理卷·2018届湖南省邵东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邵东三中2017年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卷(理科) 命题人:肖 丽 审题人:戴中华 时量: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山东常被世人称为“齐鲁大地”,这一说法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 A.商朝甲骨文记载 B.西周分封制 C.春秋战国诸侯国 D.秦朝郡县制 2、西周时期,有一个为士的官员,20岁时,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甲,22岁时,他又娶了一个妾,并生大儿子乙,24岁时,他的妻子又生儿子丙,25岁时,他的妾又生儿子丁,这个官员后来不幸去世,他的子女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按周朝规定,主要由谁继承家业和爵位( ) A.甲 B.乙 C.丙 D.丁 3.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 4、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 ) A、废除了丞相制度 B、设置了军机处 C、扩大了六部权限D、推行了行省制 5、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有“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政治”的制度。该制度始于( )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6、“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多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文中的“她”指的是 A.古中国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阿拉伯 7、“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这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是有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使人弃恶从善 B.实行两党制 C.地方和中央相互牵制 D.确保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8.“我们,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加完善的联邦,……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该宪法是 A.《十二铜表法》 B.美国1787年宪法C.英国《权利法案》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为() A、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B、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C、议会制共和制 D、总统制共和制 10.下列太平天国的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1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义和团运动 12、举行纪念辛亥革命活动,最好的举办地点应是: A.北京和天津 B.武汉和南京 C.上海和广州 D.延安和遵义 13、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14、斯大林曾评论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这次尝试是指() A.第一国际 B.五四运动 C.十月革命 D.巴黎公社 15.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列宁起草的①《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②《和平法令》③《土地法令》④《论粮食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1961年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 A.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C.“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17、从《告台湾同胞书》到邓小平的多次谈话,“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逐步形成。其基本内容就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B.大陆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港、澳、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C.大陆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港、澳、台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大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港、澳、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8、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法 B.儒、法、道 C.法、儒、道 D.道、法、儒 19、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了这一主张,实行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建立“中朝” C.独尊儒术 D.推崇理学 20、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关于汉字的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B.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 C.甲骨文→楷书→小篆→隶书 D.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 21、邓小平在一次文物展上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A、《黄甲图》 B、《洛神赋图》 C、《游春图》 D、《清明上河图》 22、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资治通鉴》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23、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 ( ) 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24、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文艺复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主要诉求有 ①批判神权统治②鼓吹人性解放③主张“主权在民”④推崇浪漫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梁启超 D.陈独秀 26、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如果要查阅这一运动的原始资料,应该查找的报刊是:( ) A. 《民报》 B. 《新青年》 C.《湘江评论》 D.《每周评论》 27、“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并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分别在() A、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B、七大、十三届四中全会、十六大 C、七大、十四大、十五大 D、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28、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自然权力说 B.社会契约论 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学说 29、苏联的斯托列托夫曾经指出:“铁匠的儿子法拉第,在青年时代的早期,做过装订工人的学徒,临死时是所有科学学会的会员,是那时物理学家公认的领袖。”法拉第的贡献是( ) A.建立了科学的原子论 B.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理论 C.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D.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30、浪漫主义,一般是指18—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所产生的思想和艺术的运动,它反映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德国是诗和音乐;英国是诗、小说和风景画;法国是绘画和雕刻。下列属于浪漫主义作品的有( ) ①德国诗歌,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②德国音乐,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③英国小说,萧伯纳的《苹果车》 ④法国绘画,大卫的《马拉之死》 A.①④ B.②③ C.③④D.①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题,第31小题20分,第32小题20分,共40分) 31、选官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范晔《后汉书﹒樊条传》 材料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者也。 ——《晋书•刘毅传》、《晋书•王沉传》 材料三中国历代开科取士录取文、武状元人数一览表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何种选官制度?选官的标准各是什么?(8分) (2)结合所学知识,相对于材料一、二中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具有什么特点?(6分)并据此分析科举制的意义。(6分) 32、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请回答: (1)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3分) (2)请根据相关史实,说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或“挑战”的因素。(12分) (3)“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3分)“冷战”结束后暂时出现了什么局面?(2分) 邵东三中2017年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 史 答 案(理科)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C B D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D A B A D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D A A B D B D D 二、材料题 31(1)察举制度,依据是品行;九品中正制,依据是门第声望 。(8分) (2)特点:选官标准从门第出身转变为通过考试选官;选官权收归中央。(6分) 意义:为下层知识分子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有利于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选官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6分) 32.(1)华约成立。(3分) (2)西欧走向联合(欧共体的成立);日本经济实力大增(日本崛起),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三世界崛起(不结盟运动成立)。(12分) (3)苏联解体。(3分)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或“一超多强”局面。(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