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

大连市2018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文科)‎ 命题人:郭弘任俊琴于凤梅校对人:郭弘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 5分,共48分) ‎ ‎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 朴。”这反映了道家学派 ‎ A.同情人民的疾苦B.倡导“无为而治” ‎ C.提倡辩证法思想D.主张“道法自然”‎ ‎ 2.先秦一位思想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该思想家还主张 ‎ 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 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3.西汉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时皇帝常下“罪己诏”。与皇帝颁布“罪己诏”密切相关 的是 ‎ A.“三纲五常”学说B.“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天人感应”学说D.“大一统”的主张 ‎ ‎4.“鹅湖之会”是指朱熹和陆九渊在信州鹅湖寺进行的学术辩论。两人辩论的内容最有可 能是 ‎ A.是否承认“理”或“天理”的存在B.是否遏制人的欲求,维护专制统治 ‎ C.继承或者否定孔孟“仁、礼”思想D.探求“理”的途径是向内还是向外 ‎ 5.下表是历代节(夫死不改嫁)烈(以死守节)妇女的统计中宋代至明清时期节烈妇女的数 量变化情况。这反映了 时间 隋唐 宋 元 明 清 节烈妇女 ‎61人 ‎274人 ‎742人 ‎35829人 ‎12323人 A.理学对人们思想的影响B.宋以后女性的思想开放 ‎ C.明清社会风气每况愈下D.明清社会矛盾日益加深 ‎ ‎6.明朝一位思想家说:“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 见必长,女子之见尽短,岂可乎?”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朱熹B.顾炎武C.李贽D.王夫之 ‎ ‎7.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 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这些思 想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B.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C.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D.儒家思想在政治危机当中努力重建 ‎ ‎8.古代中国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功 用而不是探索其原理和原因。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都有官方印记B.重视理论研究 C.长期领先世界D.强调实用价值 ‎ ‎9.李白称赞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怳怳(同“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 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与这位书法家的字体一致的是 ‎ ‎10.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风俗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及商业的发展B.统治者的提倡 C.民间文化日益繁荣D.绘画理论成熟 ‎ ‎11.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是逐渐 ‎ A.贵族化B.平民化C.神秘化D.宗教化 ‎ ‎12.京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徽班进京后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 为今天的“国粹”。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 C.博采众长,兼收并蓄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 ‎13.苏格拉底认为“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 求于己,研究自我”。这说明他主张 ‎ A.拯救人类心灵B.认识人自己 C.追求生命价值D.知识即美德 ‎ ‎14.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不但把圣母变成了人间妇女,把天使图像化为对人体的歌颂,而 且开始对日常生活和现实的人直接描写。这说明 ‎ A.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扩大B.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 C.画家缺乏艺术的想象力D.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 ‎15.加尔文认为上帝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人天堂,弃民 则相反。他提出这一观点的口的是 ‎ A.宣传“因行称义”的原则B.实行政教分离的政治体制 ‎ C.建立人人平等的新教会D.为资产阶级追求财富辩护 ‎ ‎16.18世纪后,法国文学沙龙话题不仅有文学艺术还有政治科学,有时也会出现激进的思 想言论。“文学沙龙”在当时的客观作用是 ‎ A.表达了平民的政治诉求B.开启了文艺复兴运动 ‎ C.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D.推动了文学艺术繁荣 ‎ ‎17.某专著论证了整个有机界―植物、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长期发展进化的产物。 该专著是 ‎ A.《哈姆雷特》B.《论法的精神》 C.《物种起源》D.《社会契约论》‎ ‎18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启蒙运动之后欧洲社会的革命与改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 B.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 C.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音乐产生 ‎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 ‎19.艺术家们走出画室,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 和相互作用,把变幻不定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以下名画 中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 ‎20. 20世纪初有学者在评价某一艺术时说:“它也像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 复制井传播人的思想产品”,也有人称之为“第七艺术”。该艺术是指 ‎ A.戏剧艺术B.雕刻艺术 C.电视艺术D.电影艺术 ‎ 21.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一些先进知识分子踏上近 代思想文化历程。其中洋务派的文化主张是 ‎ A.“力主商战,托古改制”B.“君民共主,设立议院” ‎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 ‎22.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 其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这里的“叛逆色彩”是指 ‎ A.猛烈抨击传统的儒家思想 B.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 C.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 D.否定孔子在儒家的地位 ‎ ‎23. 1920年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 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 界。”这主要反映了 ‎ A.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B.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 ‎ C.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D.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 ‎24.近代中国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需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达到繁荣富强的目的, 同时避免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尤其是尽量避免贫富悬殊。为此孙中山提出 ‎ A.实业救国B.民生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权主义 ‎ ‎2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 章,论证了工农武装割据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这些文章 ‎ A.提出了农民是革命成功的保障 B.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 C.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理论 D.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产物 ‎ ‎26. 1978年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 论,人们普遍认为它带来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 A.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人们彻底认识到“文化大革命”错误 ‎ C.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 D.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27.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 主 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这主要反映的是 ‎ A.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 ‎28. 1931年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说:“大家都知道,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中,他 的地位将在最前列。他现在是并且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 “他”对科学的贡献是 ‎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B.颠覆上帝造人说 ‎ C.先后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D.提出了量子假说 ‎ ‎29. 2018年“双十一”天猫成交额达2135亿元,马云曾说过:“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 ‎ A.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B.方便了人们的交流与交往 ‎ C.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 ‎30. 《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被称为新中国最早的科技发展宏伟蓝 图,这一规划提出了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科技研究任务。以下新中国的科技成果属 于这一时期的是 ‎ A.“银河一Ⅰ”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B.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 ‎ C.两弹结合战略核导弹的拥有 D.人造地球卫星送人太空轨道 ‎ ‎31. 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春天。高考制度的恢复是 ‎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 ‎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D.“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 ‎3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文艺重现生机,作品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出现这一局 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恢复B.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 ‎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社会道德风尚的变革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3题18分,第34题18分,第35题16分,共52分) 33.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 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 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摘编自李静等《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 材料二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 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14世纪摧毁中世 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摘编自丹尼斯・谢尔曼等《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 材料三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 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时代宣告结束,为民主科学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 条件。 ―摘编自徐萧《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型》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产生的共同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简 述二者对东西方历史各自的影响。(10分) ‎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新文化运动 在方式上与文艺复兴的区别。(8分) ‎ ‎34.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慢 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 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 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 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 材料二牛顿用刚性的、机械的“力”取代天体运行中的神秘因素,以数学公式表述其 规律,得到实验的有力证实,取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无论是地上的万物,还是宇宙的 天体,都固有其自然秋序和规律,根本不存在神秘因素的干预和超自然的意志。 ―摘编自郑晓松《牛顿力学革命之于法国启蒙运动的意义》 ‎ 材料三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 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 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 语―社会契约。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1)根据材料一,概括路德思想如何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4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牛顿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牛顿力学体 系的贡献。(8分) ‎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些哲人”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张的进步之处。 (6分) ‎ ‎35.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在1840年后的将近半个世纪以内西学的输入是缓慢的,它对中国士大夫的 影响是表面的,特别是和西方文化在十九世纪日本的迅速发展及其改造影响相比就更 加明显。它在中国却于数十年中被限制在通商口岸范围之内和数量有限的办理所谓 “洋务”的官员之中。在1860年以后的数十年间,基督教传教士向中国内地的渗透,就 思想的交流而言,收效甚少;但事实上,这种渗透引起了社会文化的冲突,扩大了中国 和西方之间心理上的隔阂。中国大多数的士大夫仍然生活在他们自己传统的精神世界里。 ―摘编自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 ‎ 材料二近代文化思想启蒙由潜流到洪涛,需要三方面的转化条件。其一是政治局势 的逼迫,其二是民族文化心理壁垒的松动,其三是强有力的宣传鼓动队伍的组成。两 种异质文化不可避免的冲突,从洋务运动时的体用之辫,到维新变法时的新学、旧学之 争,再到五四时期的孔家店与德、赛二先生的对杭,科学与玄学的辫论,几十年间从未 间断。围绕着如何认识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如何评价封建文化与资产阶级文化、如何 看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关系,如何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学者 各抒己见。他们代表了不同阶级、阶层、党派、政治力量对于中华文化命运的共同关 注,提出的种种主张、方案,表明中华民族的文化反省已经深入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40年代后西学输入缓慢的表现。(6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中国文化思想启蒙“由潜流到洪涛”的 三个转化条件。(6分)‎ ‎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文化反省的认识。(4分) ‎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文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C 4.D 5.A 6.C 7.B 8.D 9.D 10.A 11.B 12.C 13.B 14 .A 15.D 16.C 17.C 18.B 19.B 20.D 21.C 22.B 23.A 24.B 25.D 26.C 27.A 28.C 29.D 30.C 31.A 32.A 二、非选择题 ‎33.(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新兴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4分)‎ 对东方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4分)‎ 对西方的影响:推动思想解放;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2分)‎ ‎(2)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分)‎ 区别: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传统文化;文艺复兴利用传统文化为传播新思想服务。(4分)‎ ‎34. (1)个人独立思考精神;主体意识增强,主动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获得自然界信息。(4分,答出两点即可)‎ ‎(2)特点:注重实验观察;以数学公式表述规律。(2分)‎ 贡献: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为其他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和理性时代。(6分)‎ ‎(3)主张:强调理性主义;社会契约。(2分)‎ 进步: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4分)‎ ‎35.(1)表现:影响表面化;传播范围小;受众少;收效甚少。(6分,答出三点即可)‎ ‎(2)条件: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破产,中体西用思想受质疑与冲击;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与革命派建立团体、学会、办报等。(6分)‎ ‎(3)认识:文化反省有利于文化转型与社会进步;文化反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化 反省伴随着痛苦与冲突,复杂艰难,不断深入;文化反省时应有文化自信。(4分,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