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外历史纲要(下)》前21课世界史核心知识梳理
世界史核心知识点梳理(保存好长期使用) 诸城市龙城中学 胡世鑫 2020-02-29 0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理顺人类文明产生的线索: 生产力低下(渔猎采集文明) 生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生产者)(农业——定居——逐渐成为早期城市) 分工发展(农业、手工业分工)(原因:人类需要质量实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效率提高 剩余产品出现(社会交换和贸易——商业出现发展) 私有制产生 阶级分化(早期统治者和早期被统治者) 阶级矛盾和斗争、部落战争加剧 奴隶制国家形成(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国家机器)和文字产生(记事和管理需要) 二、多元文明古国 文明 古代西亚 古代埃及 古代印度 古希腊 时间 公元前3500左右;前18世纪 公元前3500左右;前3100 年左右 公元前6 世纪 公元前8—前6 世纪 地理 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充足的水源 处于干旱地区,尼罗河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发展,交通便利 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部分岛屿,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大国兴起 政治 基本统一两河流域;君主专制制度;《汉谟拉比法典》(内容、评价) 初步统一;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设有官员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恒河流域一系列国家;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深远影响 城邦逐渐发展(特征、代表、评价);民主政治 文字 楔形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距今5000——6000年) 象形文字(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 史学界众说不一(印章文、梵文) 文化 《吉尔伽美什》(最早的史诗);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制 太阳历;金字塔;建筑、数学能计算圆周率;莎草纸 佛教;史诗《摩诃(he)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创造1—9数字发明0,提出按位计值;天文、历法、医学等成就 古希腊神话、悲剧、喜剧;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比较四大文明古国和古希腊不同: 地理:四大古国 源于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古希腊 海岛多和山地多; 经济:四大古国农业为主;古希腊工商业为主 政治:相对统一 专制等级体制;邦国分裂 民主政治 三、影响古希腊文明的因素: 地理条件 山地多、海岛多、欧亚非文明要冲 吸收欧亚非文明 国家制度 城邦、小国寡民 直接参与民主政治 经济类型 工商业经济为主 自由平等观念 民族性格 冒险探索的性格 人文精神 四、知识拓展与深化 1、城邦制度与希腊公民 城邦制度 (1)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 (2)含义: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 (3)性质:是奴隶制国家。 (4)代表:斯巴达和雅典。 (5)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希腊公民 (1)城邦公民:并非指全体成年公民,而是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成员。奴隶、妇女、外邦移民则是非公民。 (2)城邦政体:主要有贵族制和民主制等。 2、雅典民主政治知识: 条件 地理:三面环海,山峦重叠的地理环境,不适合农耕经济; 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根本、关键) 载体: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的形成;(城邦制度的特点) 思想:吸收周边文明,文化多元化;平等、开放的“个体文化倾向”; 危机:贵族政治激化阶级矛盾,出现统治危机; 政治家:政治家不懈的努力、平民、新兴工商业阶层的抗争 借鉴:对贵族制优点的借鉴 发展过程 可能——贵族制(集体领导、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任期制选举制) 开辟——梭伦改革 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 完善——伯里克利改革 主要内容 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和常设机构,兼有政府职能,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监督官员执行大会决议。 陪审法庭: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负责审理各类案件,监督公职人员行为操守,并参与立法。 十将军委员会:统帅军队,参与政治,除十将军委员会,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 运作 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 特征 (主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公民平等、法律至上、权力分立与制约(理解)、公民意识 实质 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直接民主, 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作用影响 对希腊 促进希腊全面繁荣,使古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成为西方文明摇篮 对人类文明发展 ①创新性: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运作的新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积累宝贵经验; ②优越性:多数人决策,有利于正确决策、修正决策失误; 公民监督政府,减少以权谋私; ③文明进步:推动思想文化繁荣,促进人文精神的兴起; 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开西方民主政治先河,影响和促进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局限 ①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它是少数人的民主(主要局限)。本邦妇女、广大奴隶和外邦人都无民主权利,它建立在奴隶制度基础之上; ②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③民主运作的低效性:过滥的直接民主,降低行政效率; ④民主性质的原始性:这种原始直接民主只适应于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总体评价 在 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 又 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02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扩展) 文明类型 农耕文明 希腊(海洋)文明 表现 ①北非的古埃及文明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 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200年左右的时间,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 ②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③亚述帝国不仅统一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 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地域 西亚、北非的大河流域及附近农耕区域 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 方式 武力扩张 移民方式(或殖民) 因素/条件 ①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②农耕文明农业的发展,更多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土地,强烈的扩张欲望与需求。 ①古希腊人凭借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 ②古希腊自然地理和工商业为主经济需求; ③城邦制的缺陷:城邦小国寡民,资源少,人口过剩; ④政治斗争:城邦政治斗争的产物(失败的斗争集团在本城邦难立足外迁) ⑤巴尔干半岛南部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兴起。 影响 带来杀伐与灾难;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①给殖民地原有居民造成灾难; ②加强了联系,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③促进了古希腊工商业发展; ④促进希腊城邦和文明的发展传播; ⑤客观上有利于马其顿帝国的崛起。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世界帝国 波斯帝国 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崛起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4世纪末 公元前1世纪1—2世纪 征服与扩 张 兴起于伊朗高原,征服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 在灭亡波斯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在征服意大利之后,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征服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 主要统治措施 ①继承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 制度,国王是政权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总督与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③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 ①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集政治、军事等大权于一身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 ③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 ①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但保留元老院; ②在帝国征服地区实行行省制; ③注重法律的颁布和推进, 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发行官方货币; ④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 ④推广希腊文化 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④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统治特点 继承地方特色; 君主专制王权至上; 君权神授; 从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全面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波斯人的统治管理。 继承旧帝国制度; 君权神授; 君主专制; 马其顿和希腊人统治; 注重希腊文化 君主制度,但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注重法律统治,法律健全; 后期注重用宗教统治,逐渐建立起政教合一 共同 本质上是奴隶制帝国;君主专制;地方行省制度;缺乏理性的治国思想;建立在军事征伐扩张之上;地跨亚欧非辽阔;民族众多、成分复杂; 走向衰亡 公元前4世纪末,被马其顿灭亡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为三个希腊化国家 4世纪末帝国分裂,5世纪后期(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扩张影响 扩张给被征服者带来深重灾难; 进一步扩张了农耕文明区; 促进古代世界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或促进各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三、古代文明的交流 总趋势 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 表现 技术传播 西亚农耕技术 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 西亚冶铁技术 起源于西亚,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使人类逐渐进入铁器时代 艺术的碰撞 “神话” 西亚神话曾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雕刻” 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尤其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字母文字推广 流行的原因 字母文字具有书写便捷、易于记忆、有固定顺序与读音的优点 起源与推广 最初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 向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进而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 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祖先 推广的影响 对世界文化的传递与保存、传播与交流有着重要意义 秦汉王朝和罗马的交流 民间经贸文化 相互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官方遣使 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 罗马商人尝试 罗马在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后,当地商人也有意向东,尝试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 罗马商人到达 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主要方式 思想、技术、文化传播;经贸和文化交流;遣使往来 03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西欧封建社会 1、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背景:建立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 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封君封臣制度(政治) (知识梳理) 背景 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内容 ⑴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⑵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由于土地被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实际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特点 双向权利义务;层级间相对独立;契约意识 影响 ⑴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形成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使王权强化建立中央集权具备可能性。(没有中央集权,落后于中国秦汉时期) ⑵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3.封闭独立的封建庄园(经济) (知识总结) 地位 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耕地形状 条田状插花分布 土地组成 领主自营地 农民份地 劳动人群 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 自由农,法律上自由,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经营方式 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自备工具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自耕自收 剥削方式 劳役地租为主 司法机构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经济形态 相对封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领主管理 提供农民土地;直接经营领主自营地;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评价 本质上属于农业为主的封建自然经济; 封建庄园带有相对独立性; 是封君封臣制度形成的经济基础; 很大程度上导致中古西欧的割据状态,阻碍王权的强化和民族国家统一。 4、追逐自由的城市——自治城市发展(架起走向近代的桥梁)(经济) 兴起的时间 10—11世纪 条件 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地点 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 主要中心城市 巴黎、伦敦、马赛、威尼斯、佛罗伦萨等 基本特征 经济形态: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作为谋生手段 政治斗争——争取城市自治权 争取自治原因 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居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争取自治方式 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影响 ①城市工商业经济:有利于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 ②市民阶层和力量: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富有的商人们成为早期资产阶级); ③思想文化教育: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进理性、世俗的文化发展;促使大学兴起,人才的培养,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条件; ④对王权与民族国家统一: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冲击封建领主力量,有利于王权加强和国家统一; 总之,对社会制度和近现代文明: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重要作用 5、中古西欧的教会——神主宰一切(思想) 地位 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举足轻重。 表现 经济 教会是西欧最大封建主,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并向教徒征收十一税。 政治 教权高于王权,罗马教皇有权废立国王,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教阶等级制度。 思想 垄断教育,禁绝“异端”思想,控制着人们精神生活,束缚人性。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他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要接受教会的指导。 评价 剥削:教会的沉重经济剥削,加重教徒的负担; 经济:教会的封建剥削阻碍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 秩序: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积极); 王权:教权与王权结合巩固封建统治(积极);长远阻碍世俗王权的强化与民族国家形成; 文化: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积极);从长远来说阻碍了近代科技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人性: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人性的发展 6、中古西欧的王权(由弱变强) 王权的地位 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王权的衰弱,也孕育着统一的力量。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国王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王权的强化 原因 封君封臣制度使王权强化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具备可能性; 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和自治的推动; 表现 法国 从11世纪开始,法国国王逐步扩大王室领地,15世纪晚期击败各地封建主,完成国家统一,王权得到强化。(路易十四号称“太阳王”) 英国 自11世纪中后期逐步王权强大,到15世纪都铎王朝建立,逐渐形成强大的王权。 西班牙和葡萄牙 15世纪末,经过“收复失地运动”民族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重要的条件 影响 形成强大的王权,孕育统一力量,逐步走向统一; 一定程度影响和促进后来的宗教改革运动; 促进欧洲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 ★归纳总结中古欧洲的社会特点: 政治上:封君封臣制度,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未真正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性); 教权高于王权,王权与教权相互结合巩固着封建统治,又有矛盾和斗争。 经济上:封建庄园经济相对封闭独立;城市工商业经济繁荣,追求自治 思想文化上:基督教成为欧洲的统治思想,控制欧洲文化教育和科学思想的传播。 二、拜占庭与俄罗斯 (一)拜占庭帝国 1、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帝国东部逐渐演变为拜占庭帝国。 2、社会状况 ⑴经济: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⑵法律: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与《法学汇篡》《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⑶扩张:6 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3、灭亡 ⑴原因:帝国的征服消耗了资源;游牧民族的冲击和内部矛盾使帝国陷入混乱;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军事占领。 ⑵时间: 1453 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 4、罗马法——市民法与万民法: 公民法:公民法也称市民法,是古代罗马国家固有的法律,主要是在共和国时期,包括民众大会和元老院通过的带有规范性的决议、法律以及习惯法规范,其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主要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和变通;在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万民法:“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公元前3世纪中叶到3世纪)罗马帝国时期,为调节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巩固帝国统治而制定的法律,这就是万民法。普遍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民事法律。是继公民法(市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点:借鉴外邦人法律;简洁灵活,实用有效;注重调整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贸易纠纷。 市民法和万民法不同: 不同 市民法 万民法 对象 罗马公民 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非罗马公民之间 内容 (公法较多)在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私法较多)注重调整贸易及财产等经济纠纷(所有权与债法) 来源 民众大会、元老院决议,习惯法规范 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固有的“私法”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以及地中海商人通用的商业习惯与法规等 程序 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和变通 更为灵活 (公法和私法是罗马上的分类。罗马法学家根据法律所调整的不同对象将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公法包括宗教祭祀活动和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规范;私法包括所有权、债权务按、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 (二)俄罗斯 1、9世纪:发端于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一度成为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2、13世纪: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3、16世纪初: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4、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 ⑴对内: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⑵对外继续扩张。 5、17世纪末:俄罗斯已经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三、知识拓展与深化 1、宋代城市与西方中世纪城市的比较: ①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而不是像古代东方的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 ②西欧城市的兴起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最终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我国古代的城市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 ③西欧的城市通过金钱赎买与武装斗争的方式取得了自治权;而我国的城市一直是处于中央集权管理下。 ④西欧中世纪的城市规模较小,生产水平不高,人口一般在10万左右;我国同时期的宋朝东京、临安人口多达百万等。 2、罗马法知识表: 概念 一般泛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7世纪中叶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罗马法不是一个法律文本,它包括法理和法律的两个方面。 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地区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市民法) 起源与发展的原因 ①为巩固统治,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为其统治提供法律依据; ②罗马对外征服和领土的扩大; ③随着罗马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④罗马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法学家积极配合; ⑤平民对奴隶主贵族的不断斗争; ⑥罗马人普遍信奉“自然法”思想(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 过程 起源阶段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习惯法 概念: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如部落首领)确立的、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中期 局限: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为保护贵族利益提供了方便 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 原因:习惯法缺陷:具有随意性,容易被修改;无具体量刑标准,容易引起分歧与纠纷;多为维护统治阶级而定,易引起平民不满;量刑野蛮、残酷 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 内容: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 特点:过去习惯法的汇编,带有落后僵化成分; 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评价:地位:第一部成文法,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对平民:有量刑和判刑的依据,是平民胜利,有利于平民地位提高; 对贵族:维护了贵族的既得利益。 发展阶段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时间:公元前3世纪中叶-----3世纪 原因:①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公民法无法适应新的变化 ②为了巩固统治,罗马帝国对各行省上层人物大量授予公民权。从3世纪开始,帝国内部自由民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 公民法:公民法也称市民法,是古代罗马国家固有的法律,主要是在共和国时期,包括民众大会和元老院通过的带有规范性的决议、法律以及习惯法规范,其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主要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和变通;在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万民法:“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公元前3世纪中叶到3世纪)罗马帝国时期,为调节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巩固帝国统治而制定的法律。普遍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民事法律这就是万民法。是继公民法(市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点:借鉴外邦人法律;简洁灵活,实用有效;注重调整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贸易纠纷。 完善阶段 更加系统化和法典化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原因:历代制定的法律规模庞大,内容庞杂,使用不便。 时间:公元7世纪编纂完成 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 意义: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内容 从形式上: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公民法;万民法 主要内容: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渗透自然法思想宣扬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和正义的法理精神。 评价 对罗马: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维护了罗马的政治经济奴隶制统治; 但根本上体现了罗马贵族利益; 对后世: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 近代资产阶级利用和发展罗马法中蕴含自然法原则和理性精神,推进资本主义有力武器。 罗马法是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和渊源,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现在法律的若干原则:“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等都来源于古罗马法。 实质 (根本):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维护奴隶制度) 法律的价值 维护阶级统治;稳定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文明。 罗马自然法思想:自然法观念是指导罗马法的基本思想,也是罗马法有别于其他法律的重要特征。自然法不是实在的或具体的法律,而是一种带有理想和规范色彩的正义论与价值观,其基本的原则是自然、理性、自由、平等和正义。主要代表人物有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塞涅卡(公元前65~14年)、盖尤斯(公元117~180年)等著名罗马法学家。 罗马法的特征:形式: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内容: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财产关系,规范奴隶制度,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多个领域;地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作用:维系统治是维系和巩固统治的有力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局限性:维护少数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04 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宏观掌握多彩亚洲】 类别 东西方文明的使者西亚 多宗教并存的南亚 融汇中华千年文化因子东亚 政治 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 政教合一的君主集权体制,由于宗教冲突处于分裂状态 君主中央集权体制 经济 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 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对外贸易兴盛 文化 多民族文化交流、多元化,对世界文明传承、交流、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多种宗教文化并存,在相互借鉴与冲突中发展 以中国儒学文化为中心,影响、相互借鉴 一、阿拉伯帝国(伊斯兰帝国)——沟通东西文明的使者 (知识梳理) 帝国形成 条件和背景 地理: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多沙少水环境恶劣; 经济: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重视商业,但未统一,阻碍商业贸易; 政治:7世纪前的阿拉伯半岛,多部落并存,长期混战; 信仰:这里出现和存在多神信仰,存在着信仰之争,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他的言论后来被汇集为 《古兰经》,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宣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宣扬自己是安拉的使者和最后的先知。) 人心:国家分裂,生产停滞,信仰之争,人民渴望统一。 过程 国家统一:622 年,9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到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帝国形成:7 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到8 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制度稳定 ⑴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治体制。 ⑵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政教合一) ⑶下设官僚机构辅助,重要的是宰相、枢密院和财政部等。宰相协助哈里发统管政务;枢密院掌管令状与文告(与中国古代的枢密院职能不同,中国主管军事);财政部负责财务收支类似中国古代的户部)。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经济繁荣 ⑴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 ⑵境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文化繁荣 ★阿拉伯文化贡献和影响 ⑴保存并传播了古代文化。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通过拜占庭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学者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西欧人后来正是通过阿拉伯文译本才又重新认识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 ⑵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 阿拉伯人处欧亚交界,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他们把古中国的造纸术、古印度的数字先后介绍到西方,促进西欧文化的发展;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 ⑶融合并发展古代文化。 阿拉伯人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加以融合和发展,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就。 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开放性;包容性/兼容性;多元性;创新性等 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①统治者重视知识,并采取招揽各民族优秀人才的政策; ②开放宽容的态度; ③地处欧、亚、非洲交界处,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 ④阿拉伯人不断吸收其他民族中的精华,并加以创造改进。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兴起和扩张 扩张与征服 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两河流域上游发展起来,攻击拜 占庭帝国,征服小亚细亚、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帝国的形成 ①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 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②到16 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政治制度 苏丹专制 政教合一 内容:①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②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 评价:阿拉伯政治体制的延续着,伊斯兰教的传播者 经济状况 东西方商路的阻断者 ①15—16 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②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帝国对亚欧和世界的影响 对文艺复兴 保存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对世界古代文化的融合 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继承了东罗马帝国及伊斯兰文化,采纳地中海、黑海周边地区的传统、艺术及文化体系,并加入了新的元素,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交流、综合并创新发展。 对东西商路 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一定程度阻碍东西方商业活动,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总结说明:中古时期的西亚地区,先后形成了两大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即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虽然这两个帝国的对外征服扩张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这两大帝国对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中古时期的印度——多宗教共生的南亚 笈多帝国 建立经过 4 世纪初,恒河中游兴起的笈多帝国经过多年征战,几乎征服了北印度。 政治经济状况 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 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仍处于分裂。 宗教 笈多帝国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德里苏丹国家 建立经过 11 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地区。13 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苏丹专制 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 行省制度 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宗教 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对南亚地区今天的影响 民族矛盾,宗教争端等冲突不断 四、中古时期的日本——融汇中华千年文化因子 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 形成过程 ①秦汉移民带去冶铁和水稻技术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 ②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③大化改新的推动; ④模仿隋唐律令,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 大化改新 开始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进行改革,因年号为“大化”,故史称大化改新 内容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外交上,向中国唐朝政治经济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 影响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推动了日本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给日本历史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也存有局限 幕府统治的形成 背景 ①10世纪,日本中央集权体制逐渐瓦解; ②庄园制经济的形成与发展: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寺院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 ③武士集团的形成: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 形成 12 世纪末(1192年),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并从朝廷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特点 ①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中央政府称号,实权由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 ②武士与将军结成主从关系,成为将军的家臣; ③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承担纳贡、兵役等义务 局限与结束 17世纪的德川幕府是日本最后一届幕府统治,为了维护统治,德川幕府曾效仿中国实行锁国体制,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日本的国家安全,但最终严重影响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9世纪中叶,幕府统治最终在倒幕战争中崩溃,倒幕势力借用天皇名义开始了明治维新,之后,天皇逐渐恢复最高权力。 五、中古时期的朝鲜——融汇中华千年文化因子 (知识梳理) 1、政权并立:4世纪,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政权并立; 2、新罗统一:7世纪末,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效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3、高丽王朝: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效仿唐制,政治上,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划分为十道,实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经济上推行土地国有;文化上,传播中国儒家经典和词章之学。 4、朝鲜建国: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朝鲜。 5、抗日侵略:历史上,中朝两国关系密切,日本丰臣秀吉派20万大军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明朝派军队赴朝鲜作战。明朝大将邓子龙、朝鲜大将李舜臣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经过7年的艰苦战斗,中朝军民取得了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统一。 六、知识拓展: 政治方面 参考了隋唐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他们仿照隋唐的官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 建筑风格 日本都城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也有“朱雀街”“东市”“西市”等名称。 语言文字 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表意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 教育方面 天智天皇在京都设立大学,后来学制逐渐完备,学习的内容与唐时期大体相仿。 文学方面 唐代丰富多彩的文学,深为日本人民欣赏。 艺术方面 唐朝的音乐、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等也纷纷传入日本,日本吸取了唐朝的乐制,宫廷还请唐乐师教授音乐 科学技术 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建筑、雕版印刷等陆续传入日本。 生活习俗 唐人所喜爱的马球、角抵等体育活动先后传入日本。茶叶于奈良时期传入日本,开始当做药材,到平安时期已经兴起了喝茶之风。 05古代非洲与美洲 一、古代非洲和美洲相关比较: 区域 民族 农业 畜牧业 生产工具 文明扩展 非洲 班图人 甜高粱、 西瓜、棉花 牛、绵羊、山羊 铁器 7~9世纪,班图人将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美洲 印第安人 马铃薯、玉米、蕃茄、花生 羊驼 石器青铜器 相对孤立发展 二、非洲古代文明 区域 国家 时间 国家形态 主要特征 东非 阿克苏姆 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地域广大的王国 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兴旺;文化繁荣 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10-15世纪 城市国家 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西非 加纳、马里和桑海 8-15世纪 中央集权大帝国 丰富的黄金资源;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对外贸易发达;鼓励文化发展 南非 津巴布韦 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地域广大的王国 巨石建筑群 三、古代美洲文明 文明 成就 区域范围 时间 国家形态 玛雅文明 经济: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 政治:城市国家; 文化:城市建筑精美,规模宏大,祭祀金字塔庙宇;精美的陶器;独特的文字表意文字;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概念 中美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一带 公元前2500年开始,15世纪中叶衰落,16世纪上半叶毁灭 城邦 阿兹特克文明 政治:权力结构松散,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 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浮动园地”,扩大耕地面积; 注重城市建设,特诺奇蒂特兰城 中美今墨西哥一带 12世纪开始,15世纪强盛,16世纪 结构松散王国 印加文明 政治:王权世袭集权: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统治机构完善:划区设官、征税征兵、详细人口调查;推行国有:土地等国有、贵族政治; 交通: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 经济:农业发达,最早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修建梯田和水利灌溉系统等,手工业发达,掌握多种手工工艺,掌握青铜冶炼技术等; 文化:编制太阳历;医学发达,能用草药治病,掌握脑外科手术技术等。 南美安第斯髙原 12世纪建立,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统一大帝国 四、时空联系: 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不平衡性,但是都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欧洲: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由东罗马发展而来的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 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亚洲: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家;日本大化改新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国家,后来幕府掌握了实权。 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 先后兴起。 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 烂的文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 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 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原因: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迫切需要大量贵金属扩大市场;(根本原因) 社会原因:欧洲出现“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使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挡了东西方的商路(旧航路受阻);(直接原因) 政治原因:葡萄牙、西班牙强化王权,积极对外扩张; 宗教原因:西欧人传播基督教热情; 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二、条件:王权的强大和支持;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三、主要表现:(其他详看课本) 航海家 支持国 时间 成就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 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哥伦布 西班牙 1492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开辟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 开辟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和东方的新商路 麦哲伦 西班牙 1519--1522 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首次环球航行) 4、主要影响 西欧: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使西欧封建制度衰落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非和拉美洲:促进血腥的殖民扩张;罪恶的黑奴贸易;给非洲和拉美带来灾难,导致长期的贫困和落后; 亚洲:亚洲传统手工业和物品优势(欧洲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并未真正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处于工业文明的前夜),使白银大量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明朝白银帝国) 世界市场:世界各地直接商业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出现(雏形,工业革命后初步形成); 世界格局:使西欧始崛起,逐渐成为世界中心舞台;并逐渐形成东方落后和从属于西方的趋势和格局; 人类文明:人类文明由分散、相对隔绝走向整体的世界,全球世界史的变革时代的到来。 07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时空定位】 推动 推动 【知识线索】 新航路开辟————全球联系初步建立————世界格局变化 【历史概念】 1、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这是世纪性大规模航海,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其所引发的人口人种、动植物、病原体以及思想观念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有人称之为“全球物种大交换”也有人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 2、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250年间,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和菲律宾之间的垄断贸易。大帆船把福建月港来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墨西哥、巴拿马等地,实际上就是用美洲的金银与其它商品换取亚洲,尤其是当时风靡全球的丝绸与陶瓷等为主的中国商品,又称“银丝对流”。 【知识梳理】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相互往来;之前世界各地的隔绝与物种的地域性 2、人口的迁移 ⑴表现:①随着欧洲人的入侵并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大幅减少,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将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②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同样的现象。 ⑵类型:宗主国人主动迁往美洲等殖民地;非洲人因黑奴贸易被迫迁往美洲 ⑶特点:①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如英国向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等地迁移人口;②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 如欧洲国家向拉丁美洲各国移居人口;③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 即亚非欧三洲人口向北美、拉美、大洋洲迁移。 ⑷影响:改变世界人口格局;促进物质和人文交流;促进族群融合;促进美洲经济开发;破坏非洲发展;易于传播疾病等。 3、 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⑴原因:新航路开辟,人口迁徙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⑵表现:①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②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流向世界各地。 ⑶特点:欧洲人起主导(中介)作用;美洲的植物食品对世界做了突出贡献 ⑷影响:促进了全球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 密切了世界的经济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交融 积极:丰富饮食结构(饮食结构);增加粮食产量(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开发和联系(经济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交融(世界文明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丰富生活) 消极: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 世界格局: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有利条件: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 2、态势:传统的印度洋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3、概况: ⑴传统印度洋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⑵新兴大西洋的“三角贸易” ①欧洲到非洲:欧洲商人将欧洲的纺织品、枪支、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首长手中换取黑人,或者自已抓捕黑人。 ②非洲到美洲:欧洲商人将黑人运到美洲卖为奴隶换回贵金属、蔗糖和烟草,形成罪恶的“三角贸易”。 ⑶新兴太平洋贸易: ①葡萄牙人在东亚的贸易:葡萄牙人建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葡萄牙人还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其中的绝大部分的白银流入中国内地。(中国人获大量白银,白银成为明朝普遍流通的货币) ②西班牙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白银运回马尼拉,这些白银又基本流入了中国。(工业文明尚未到来,中国传统的手工业技术先进,物品精美,领先于世界) 3、 影响: ⑴对世界: 随着海上航路的扩展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⑵对中国: ①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与此同时,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也逐渐形成。 ③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清使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白银货币化,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手工业分工和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有利于推动明政府税制改革进行。 三、早期殖民扩张 1、概况 时间 国家 殖民方向 16世纪 葡萄牙 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 16世纪 西班牙 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17世纪 荷兰、英国、法国 在亚洲、非洲、北美洲 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2、影响 ⑴对非洲和美洲: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 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美洲印第安人遭大量屠杀,很多非洲人在三角贸易中成为奴隶。 ⑵对亚洲:亚洲古老帝国受到冲击。 ⑶对欧洲: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 价格革命。 ①商业革命:商业贸易的大扩张使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简要概括和补充: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经营方式—创新;经济思想—转变)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西欧走上殖民扩张之路。东西方形势开始发生了逆转。 ②价格革命: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促使了封建地主领主经济的衰落,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③欧洲从殖民掠夺、经商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四、 总结:新航路开辟影响(多角度阐释) 1、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推动全球物种大交换,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2、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初步出现。 3、欧洲殖民掠夺之路:掠夺性贸易、种族灭绝政策、奴隶贸易导致亚非拉地区长期贫穷落后,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 4、欧洲社会转型之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人类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5、人类思想震撼之路:证明“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知识体系】 【补充拓展】 1、运用多种史学范式认识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 ①革命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对外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亚非拉地区人民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 ②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与扩展。 ③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④现代化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⑤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各种物种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2、教皇子午线: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都有一个与其主要方向不同的地区,葡萄牙为美洲的巴西,西班牙为亚洲的菲律宾。并且西葡两国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日趋尖锐,这些情况是如何出现和解决的呢?引入 “教皇子午线”(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 根据规定,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后来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西、葡两国又于1494年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根据这个条约,巴西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菲律宾被西班牙占据为殖民地的原因比较错综复杂,但与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有一定的关系。 08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一、 人文精神: 1、概念:西方哲学在探索一些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一种精神。包括人性和理性两 层。人性,是尊重人的存在、需求和价值;理性,是以科学的意义说明人是能思考、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方法。 2、人文精神产生发展历程: 产生:希腊先哲——―→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的觉醒)受雅典民主政治影响 曲折:中世纪 ——―→人在宗教神学意识形态束缚下(宗教神学禁欲限制模式) 复兴:文艺复兴——―→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个人主义生活模式) 发展:宗教改革——―→人应该过怎样的宗教生活(抛弃教皇的信仰方式的自由模式) 发展:科学革命——―→人发现和探索形成科学思维(理性思维给人类前所未有的自信) 成熟: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自由平等民主又受法治约束的理性模式) 基本脉络:人文精神——神本主义——人文主义——理性主义 二、本节时空定位: 三、中世纪(Middle Ages): (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640年)。“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四、欧洲解放思想的主要原因: 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形成和发展;天主教神学思想在整个西欧中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天主教控制了西欧人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是西欧最大的经济势力。近代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化科技进步等社会进步。 五、彰显人性光辉——文艺复兴: 1、概念:是14世纪到 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资产阶级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复兴”的原意为“再生”,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意大利学者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个新的时代将越过中世纪,直接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2、兴起的原因: ①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根因) ②阶级: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要求建立适应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的思想文化(实质) 新兴贵族、资产阶级扶持 (物质保障) ③文化: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丰厚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并从东方汲取大量文化养料; ④中坚力量: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聚集 ⑤政治现状: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⑥直接原因:黑死病流行,人们对宗教信仰进行反思与怀疑(社会心理) 3、 实质:文艺复兴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4、 方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原因:①基督教会长期垄断文化,势力强大;②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基督教文化;③希腊、罗马文化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 5、 特点:①以学习和恢复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 ②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实质) ③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展开的新文化解放运动 ④主要局限于上流社会知识分子 ⑤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 6、 文艺复兴时人文主义内涵: ①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②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③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④资产阶级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高度概括,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具体概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现世的幸福生活;追求真实情感、自由和个性;崇尚理性;提倡探索;发扬乐观向上等全新的个人主义人伦观。(寻找现世中的自我——针对中世纪宗教神学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束缚) 宗教神学与人文主义比较: 宗教神学 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 禁欲主义(教徒不能结婚,寄托来世等) 追求现世幸福生活 无所作为 发挥才智崇尚思考(理性) 虚伪造作 表达真实情感 先验论 探索人与自然(探索) 禁锢人性 自由个性,发财致富(自由个性) 悲观主义 乐观主义 神学意识形态的强化约束(相当于明清理学) 追求个人主义的人伦观 7、发展历程:(理解作品如何体现人文主义) 特征 时间 代表人物 思想特色 其他成就 兴起 14世纪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文学三杰”)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教育等方面发展,促进人们日常行为方式文明化 发展 15世纪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美术三杰”)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扩展 15世纪后期 莎士比亚等 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3、 影响: 积极: ①人的觉醒: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②思想解放:开始打破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束缚,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冲击封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宗教神学为代表的封建秩序; ④资本主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适应和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⑤以后解放:对宗教改革运动起了推动作用;对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② ⑥自然科学:提倡探索,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哥白尼日心说) ⑦文学艺术:出现大量文学艺术经典,促进了近代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 局限: ①自私混乱:对人文主义过分推崇(矫枉过正、人文主义有弊端),造成了欧洲近代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②阶级: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做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 六、打破教皇枷锁——宗教改革: 1、原因: ①人文主义传播: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传播,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②资本主义经济: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发展; ③教会腐朽统治:天主教会的专制、贪婪与腐败,对欧洲尤其是对德意志的压榨沉重; ④世俗王权的强化:天主教会阻碍王权强化,欧洲各世俗王权强化和建立民族教会的需要; ⑤黑死病的影响:黑死病流行,人们对宗教信仰进行反思与怀疑; ⑥人们不满教会: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⑦导火线激化矛盾:1517年,罗马教皇向德意志地区教民兜售赎罪券。 2、 发展过程: ①标志:1517年,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②发展:西欧其他国家也先后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教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3、 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 基本主张: 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结果:德意志宗教改革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确定了“教随国定” 原则,并取得合法地位。 评价:他的宗教改革思想体现了市民阶层要求建立自己教会的主张;蕴含着人文主义。 核心主张——“因信称义” (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是为原罪,人要赎罪;义:灵魂得救的人被上帝称为义人。) 我的信仰你做主 我的信仰我做主 “因信称义”的实质:否定教皇和教会的权威(和上帝直接打电话,更方便了宗教信仰) “因信称义”的评价: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理解了因信称义就能理解了宗教改革=人过怎样的宗教生活(否定和抛弃教皇教会,直接和上帝对话,信仰的方式自由) 2、 其他重大宗教改革——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了解) 加尔文教:是基督教的新教三个原始宗派之一,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产生于瑞士,并传布于苏格兰、荷兰等地,为尼德兰革命和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尔文宗宣称人因信仰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泉源。 英国国教:是基督新教三个原始宗派之一,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为加强王权、削弱教会,摆脱教宗的控制,英国的天主教会在国王亨利八世的带领下脱离罗马教廷;经过玛丽一世的复辟,最终由伊丽莎白一世完成改革。大英帝国崛起之际,安立甘宗传入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清朝传入中国,译作"圣公会"。 3、 宗教改革的主要特点:以宗教神学异端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进行宗教改革。 改革方式及原因:方式:采取神学异端的方式(在宗教内部,借助《圣经》的原始教义进行改革)主要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②天主教会势力强大。 4、 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主张信仰得救,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人过怎样的宗教生活) (文艺复兴是否定神学思想,找到现世中自我,参与者主要是上流社会阶层,是新文化运动) (否定教皇和教会绝对权威,找到神权下自我,参与者主要基层社会大众群体,是社会运动) 7、历史意义: ①宗教改革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教提倡勤劳节俭的品德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③推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脱离罗马教廷的民族教会的建立)。 ④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封建统治。 5、 基督教知识补充:基督教4世纪成为罗马国教;基督教1054年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首的东部教会与罗马为首的西部教会。东部教会自称东正教;西部教会自称罗马公教会(天主教会)。16世纪宗教改革中诞生新教。 注释:世界基督教徒约有13亿(其中天主教徒7亿,新教徒5亿,东正教徒1亿)。 七、仰望星空——近代科学的兴起: 1、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不断发展(物质基础);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变化(思想解放推动); 政治:资产阶级革政治运动的推动; 文化传统:西方文明重视探究自然的文化传统; 人物:科学巨匠的不断探求。 对外和政策:欧洲国家重视科学的对外交流;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鼓励科技创新。 2. 兴起:16-17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3. 成就: ①哥白尼,日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②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证据,创制天文望远镜;开创实验事实为根据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③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创立微积分。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牛顿力学定律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标志着科学时代的开始;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第一次技术革命;用数学方法准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相信理性思考的力量,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自信)。 ④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4、 曲折性:科学发展并非一帆分顺,而是在与神学的艰难斗争中前进。哥白尼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他的后继者布鲁诺被宣布为“异教徒”,烧死于罗马;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则被判处终身监禁。 5、 影响: ①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 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②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③助于进步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 推动了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④近代科学的兴起,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让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基督教世界观所笼罩的意识形态和神学体系)。 6、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重点(完整分析见本节最后) ①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是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条件。 (文艺复兴——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②近代科技进一步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近代科学发展——启蒙思想) 7、中国传统科技VS西方近代科技 主要背景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异常强化; 儒家思想和科举取士束缚创新; 小农经济封闭和落后; 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观念 没有形成科学家群体; 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人文主义发展思想解放; 重视探究自然的文化传统 出现了科学社团; 研究领域 集中于应用型的传统科技领域 集中于天文学理论与研究领域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 采用实验方法,重点放在对 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上 主要评价 没有建立新的学科体系; 没有产生近代科学; 推动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生 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促进西方近代科技革命的兴起; 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促进了启蒙思想和社会变革 八、理性之光——启蒙运动 1、原因: 根本原因:17、18世纪资本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思想武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社会现状: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还严重阻碍着社会进步。 2、启蒙运动:“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3、发展历程: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4、核心思想: ①强调独立思考和自主精神,人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理性”;(形成“理性主义”) ②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 ③反对、抨击封建专制和教会(反对王权、教权、特权);(前两场运动不反对王权) ④对未来社会提出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基本政治思想,实行民主政治。 5、代表人物和主张: 时期 国家 人物作品 主张 主要影响 兴起 17世纪 英国 霍布斯《利维坦》 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 批判了君权神授 洛克《政府论》 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分权思想,赞成君主立宪制 为英君主立宪奠定理论基础;借鉴和启发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高潮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代》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专制,批判天主教会;法律至上、君主立宪 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孟德斯鸠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君主立宪;法律是理性体现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原则 《论法的精神》 卢梭 《社会契约论》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民主共和制;财产私有制是不平等根源 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基础 扩张18世纪后期 英国 亚当∙斯密 《国富论》 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现代经济学之父”;促进了自由竞争时代的到来 德国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尊重他人);主张民主、自由、平等(要自由也要自律);君主立宪制 启蒙思想集大成者;最终确立人类的主体地位 北美 托马斯∙潘恩 《常识》 最早提出“自由民主论” 被誉为“美国体制之父” 6、历史影响: ①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②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③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中国维新思想和三民主义) ④丰富和发展了(一直在发展、一直在超越)人文精神的内涵(阐释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民主、法治和三权分立、权利制衡、人民主权、民主共和等思想 ;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阶段)=“理性主义” ⑤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4、 与明清之际进步思潮思潮比较: 项目 明清进步思潮 启蒙思想 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缓慢,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政治: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君主专制却空前强化(内阁、军机处等),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推动社会变革的资产阶级力量; 文化: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理学牢牢束缚着人和社会。 经济: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还未工业革命) 政治: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文精神传播,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内容 主要是侧重于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只提出了一些限制君权的设想(内阁、学校等),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主要是针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影响 在专制统治下没有成为主流思想潮流; 也没有促进明清社会的转型(即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对法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的理论武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九、比较三大运动: 相同点: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背景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封建上层建筑(天主教会及宗教神学、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形成与发展,要求摆脱天主教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会,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 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 注重人的价值,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意义 都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思想解放;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西欧的进步 不同点: 十、重难点探究 1、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文精神的诠释 思想解放运动 对人文精神的诠释 文艺复兴 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是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伦理观;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了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扭曲(个人主义) 宗教改革 主张信仰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信仰自由) 启蒙运动 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理性王国);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既自由又理性限制,理性主义) 2、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关系 第一,近代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了人和人性,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热情。文艺复兴运动直接为打破“地心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 (2)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第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 (1)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地心说”,给神学以极大冲击。 (2)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3)促进了哲学的变革与发展,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4)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社会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此人类的思维更加科学化,文明发展呈现加速化。 (5)印刷术等科技进步与传播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09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时空定位】 【历史概念】 1、资本主义制度:(传统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经济上 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资本雇佣剥削) 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模式 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调节+资产阶级政权(代议制+西方政党政治) 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调节+无产阶级政权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和私有制共同发展(异常活跃);模式: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私有制+市场调节和政府规划+全民政权(人民当家作主) 2、代议制:又称“国会制”或“议会制”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由上议院(或称贵族院、参议院、联盟院等)、下议院(或称平民院、众议院、人民院等)组成。议会一般都具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员;一般由选举产生。 3、政体: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政体由国体所决定,与国体相适应。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力量对比等具体情况的不同,国体相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但都体现同一特定阶级的专政。如资产阶级国家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责任内阁制、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等不同政体。 【复习导入】 西方近代人文主义发展 事件 根本原因 不同时期人文主义内涵 (不断丰富、发展) 侧重领域 斗争形式 未来构想 文艺复兴 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 倡导新的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 文学艺术领域 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形式;披着宗教外衣 追求现世生活,追求今生享受 宗教改革 16世纪资本主义发展; 天主教会对德意志压榨沉重 信仰得救,否定教皇和教会的权威,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宗教领域 披着宗教的外衣 建立廉价平民教会、民族国家 启蒙运动 17、18世纪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追求民主、平等、自由,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政治制度的高度 政治领域 摆脱了宗教束缚直接公开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 思考: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有哪些?他们要构建怎样的社会? 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分权制衡、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法律至上的“理性王国”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风云激荡的暴风雨(革命:除旧布新的良药)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 议会传统 12世纪《大宪章》签订,逐渐形成了以法律形式限制王权和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传统; 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经济基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阶级力量 经济迅速发展,促使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强大,并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政治阻碍 16~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过程 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1688年,“光荣革命”使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获得巩固; 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逐渐议会至上,明确限制王权,国王仍然拥有行政权; 1701年,《王位继承法》通过,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权利法案》评价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但不是宪法) 政体:以法律形式限制王权,标志着君主立宪政体的基本确立; 议会主权:实际上确立议会主权原则,标志着近代代议制的确立; 统治方式:法律高于王权,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 国家稳定:有利于英国的长期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进。 影响 开启革命 最终以和平手段,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真正意义上开启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政治基础 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渐进的发展之路。(奠定了政治基础) 2. 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 经济发展 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 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造船业成为主要的工业部门;中部:农业规模较大,盛产小麦和玉米,有谷仓之称; 南部:盛行种植园经济,大量使用黑奴劳动,主要生产烟草等经济作物) 殖民剥削 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作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思想理论 启蒙思想在美国的传播和发展 过程 1775年4月,来克星顿发生冲突,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意义 性质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对美国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美国新体制的创立奠定了政治前提。 对欧洲 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 对拉美 为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提供了先河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 经济根源 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根本原因 法国封建制度(波旁王朝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旧的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发展,需要改变旧的上层建筑) 阶级愿望 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 启蒙思想 启蒙思想在法国的传播和影响 外部因素 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过程 1789年7月14日,法国爆发大革命; 1789年8月,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1791年,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 艰难共和之路 政体演变 1791—1792君主立宪制;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1830(复辟)的波旁王朝;1830—1848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194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颁布宪法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确立 原因 18世纪法国工商业相对滞后,缺乏壮大的中产阶级; 国内的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君主的观念(拿破仑神话)在人民心目中根深蒂固; 欧洲大陆法国较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其他封建国家的干涉和阻碍(反法同盟); 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影响; (资产阶级共和派力量的软弱) 影响 推翻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革命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民主法治时代的到来(新制:社会发展的探索) (一)确立的主要原因: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迅速发展; 2、革命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和成功推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制度: 1.经济制度: ⑴内容: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劳动力成为商品) ⑵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 2.政治制度 (1)政体形式: (政体: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政体由国体所决定,与国体相适应。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力量对比等具体情况的不同,国体相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但都体现同一特定阶级专政。如资产阶级国家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责任内阁制、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等不同政体) ①君主立宪制(英国为代表): 含义: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是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君主权力往往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历史上的英国、意大利、德国、日本) ②共和制 美国 (典型代表)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和确立“_三权分立_”原则,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的缺陷之一是承认奴隶制的存在 法国 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后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度 (2) 政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3、 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⑴运作流程: ⑵发展过程: ①基本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光荣革命后很长时间,内阁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国王仍掌管行政权) ②1714年,汉诺威王朝时,国王(德国人不懂英语,据选继承法)不出席会议成为惯例; ③1721年,沃波尔开创组建内阁的先例,成为第一任首相,开创了内阁制。 ④1742年,沃波尔内阁政策遭到议会反对而辞职,开创议会多数不信任而下台先例,朝责任内阁制方向发展。 ⑤1782年,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开创了首相反制衡议会的先例。18世纪中叶以后,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⑥19世纪初期英国国王还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任首相和内阁。 ⑦19世纪中期两党制发展,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责任内阁制原则: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要么下台,或者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成熟标志:责任内阁制形成(18 世纪中叶)(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⑶特点: ①基础、核心: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②国王:世袭产生,是国家元首, “统而不治”,有各种象征性的权力; ③首相:首相掌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可以理解政治生活上的老大); 首相和内阁掌最高行政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④议会:议会拥有立法权和监督行政权等,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老大)。 ⑷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区别 明朝 英国 产生背景 丞相制度废除,行政事务繁杂 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淡出行政事务 产生方式 内阁成员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织,对议会负责 权力大小 内阁虽是国家中枢机构,但只备 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负责国家的内政外交 皇帝顾问,无决策权 性质 封建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相关政体 是君主专制政体的产物 是君主立宪政体的产物 3、 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 ⑴确立的标志《1787年宪法》颁布 ⑵原则、内容: ①民主运作: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分权制衡)原则 ②国家结构:联邦制原则 ③人民主权(民主)原则 ④政治体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民主运作机制: ⑷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地位: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基础: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政体: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对以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阶级: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经济: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总之,它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为美国的稳定和强大提供了制度保证。 局限: ①没有及时写入人民的民主权利。(经过几年斗争后以修正案补充进了宪法) ②如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 (后发修正案加以修正) ⑸中国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制 区别 项目 三省六部制 三权分立制 设置目的 加强皇权 防止专制独裁和维护民主 分权内容 决策、审议、执行 立法、行政、司法 分权部门 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 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实质 封建 皇权专制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相同点:通过权力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防止集权。 3、 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共和体制 内容特点:总统和内阁掌行政权; 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军队统帅,任命部长,但内阁对议会负责,是责任内阁制 (类似《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出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激烈斗争);议会:议会掌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总统在第一年内对议会可反制约。(体现出制衡) 评价: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是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激烈斗争产物;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6、历史上四国代议制比较: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行政权 首相内阁 皇帝首相 总统 总统内阁 立法权 议会下院 名归帝国议会,实受联邦议会和皇帝制约 国会 参议院和众议院 司法权 司法独立 联邦法院 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王;世袭 皇帝;世袭 总统;选民间接选举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政府首脑及产生 首相; 下院中多数政党的领袖,国王形式任命 首相; 皇帝任命 总统; 选民间接选举 总统; 议会选举产生 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总统 议会 核心特点 君主虚位,议会至上 军事专制,皇帝权重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三权分立 议会共和制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浩荡的资本主义洪流(扩展:不可阻挡的潮流) 1、俄国 ⑴背景:面临空前统治危机 国内:19世纪上半期,俄国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国外: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 ⑵内容:废除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等,还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工业发展。 ⑶评价: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积极:农民获得自由身,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消极: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2、 美国南北战争——巩固制度: ⑴背景: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南方种植园经济。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原料、市场、劳动力等) ⑵过程:①1861年,南方一些州成立“南部联盟”,挑起内战。美国内战爆发②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北方军队由防转攻。最终击败南方分裂势力。③1865年,内战结束,北方军队胜利,美国的统一得以维护。 ⑶评价:积极: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和宪法权威,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不足:但黑人仍备受歧视(种族歧视) 3、 意大利统一: ⑴背景:19 世纪中期,意大利处于分裂状态。根本原因:意大利分裂状态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⑵过程:①1861 年建立意大利王国。②意大利又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1871 年实现国家统一。 ⑶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 2、 德国统一: ⑴背景:19 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分裂状态。根本原因:德意志分裂状态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⑵过程:①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起用主张“铁血政策”的俾斯麦为宰相,他决心通过武力统一德国。②1864—1871 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德意志,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方式:王朝战争 ⑶积极: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条件。消极: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 ⑷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内容特点: 立法权:帝国议会(下议院选民直接选出——民主性)和联邦议会(上议院各邦国容克贵族) 联邦议会审议帝国议会立法和财政预算等,联邦议会议长由帝国宰相担任 行政权:帝国宰相掌管行政权,帝国宰相一人内阁(有且只有一个) 关系:行政权(帝国宰相)监督立法权(不成熟代议制) 德皇:任命帝国宰相(最高行政权);签署并监督法律实施(最高法律监督权);任免军官、发动战争和缔结条约(最高和外交权)——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专制主义色彩、不成熟代议制) 评价: 局限:①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 ②行政权监督立法权,专制主义色彩浓厚,是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③先后参与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破坏了人类文明进程。 积极:①实行联邦制,以法律形式巩固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②建立法制基础上的政治体制。议会选举、政党政治; ④标志着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⑤保证了国内市场的统一,促进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展开,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5.日本明治维新 ⑴背景:国内:幕府的腐败封建统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国外:19 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⑵过程: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 年推翻幕府统治,恢复天皇权威。 随后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⑶内容:对内:明治政府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宪法肯定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的地位,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成为天皇权力的代行机构。对外:侵略扩张。 ⑷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学仿德意志帝国宪法) ⑸评价: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结束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民族国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局限性: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 ①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 ②政治: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③文化: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 ④军事:保留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华侵略、挑起二战) 6.认识:与封建制度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7、各国民主政体发展特点对比 国家 确立近代政体的时间和方式 政体发展特点 英国 1689年 革命:“光荣革命” 和平渐进的议会改革 美国 1787年 革命:独立战争 精英人物;稳定和创新 法国 1875年 大革命:异常曲折 艰难曲折;血腥暴力 德国 1871年 统一:王朝战争 封建残余;军国主义 意大利 1871年 统一:王朝战争 君主立宪 日本 1868,1889年 改革:明治维新 仿效德国,军国主义 俄国 1861年始 改革:农奴制改革 沙皇传统;强人政治 【核心要点突破】 一、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 1.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受到落后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或殖民统治(如美国)阻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英法两国封建专制程度不同:英国王权薄弱,并形成了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的民主传统,并且从民族民主向资产阶级民主转变;法国王权强大,典型的专制君主制国家。美国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北美人民要求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呼声强烈。 3.思想原因 (1)面临宗教背景:英国宗教阴影还很浓重,运用清教思想;法国启蒙运动后,理性取代蒙昧,运用启蒙思想;美国受宗教影响很小。 (2)启蒙思想程度:英国注重传统,启蒙思想影响较小;法国经历启蒙运动,受启蒙思想影响大;美国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特别是“三权分立”思想。 二、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含义 又称“国会制”或“议会制”公民通过民主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民主社会)和组织形式。由上议院(或称贵族院、参议院、联盟院等)(往往带有旧权贵传统)、下议院(或称平民院、众议院、人民院等)组成。议会一般都具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员;一般由选举产生。 理论依据 西方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是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历史条件 ①经济条件:欧美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根本原因) ②政治前提: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和相关宪法的颁布; ③理论来源:启蒙思想的若干思想学说和原则奠定思想基础; ④历史文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影响。 建立方式 以英国为代表,先激进(资产阶级革命)后温和(“光荣革命”);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采取了激进的革命方式;以俄日为代表,采取了温和的改革方式;以德意为代表的通过国家统一。 建立过程 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政体类型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形式 原则 ①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政治体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 ②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分权制衡的原则; ③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④议会行使立法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评价 进步性 ①阶级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②反专制,促民主: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促进民主法治; 现代化保障: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④稳定秩序: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保证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⑤工人运动: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合法斗争,维护自身利益,影响工人运动的发展; ⑥促进经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尤其是推进工业革命。 ⑦文化: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⑧世界意义:其建立方式和政体形式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世界意义,推动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民主化进程和社会进步。 总之,反应和迅速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发展;加速了人类的现代化进程。 局限性: 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对内,它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劳动人民很少享受到民主、自由的权利等。对外,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认识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的重大进步;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政治制度要符合国情;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0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时空定位】 【历史概念】 1、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它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并引发社会革命。 2、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通过经济联系(人员、资本、劳务、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形成的世界经济整体。 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19世纪六七十年代确立的资本主义政治体系;19世纪末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知识梳理】 一、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下半叶)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后期) 前提条件 政治前提 光荣革命后,君主立宪政体确立,政治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代议制缓和了社会矛盾,国际环境相对稳定 经济发展 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资本 殖民掠夺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进一步积累资金 原料 英国本身丰富的煤铁资源和海外殖民扩张拥有大量廉价的原材料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殖民扩张,大量的廉价原材料 市场 海外殖民扩张,18世纪中后期成最大殖民帝国,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促进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 技术 工场手工业的专业分工和技术积累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量大技术创新和积累 劳动力 英国圈地运动和农业发展形成大量自由劳动力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削弱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美废除黑人奴隶制;俄农奴制改革;日废除封建等级制)(启蒙思想自由平等民主) 自然科学 17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科学家关注技术需求,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的提出 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电磁学和化学成就等 工业成就和过程 工业动力 蒸汽动力代替自然力 电力和内燃机动力代替蒸汽动力 工业结构 纺织业、机器制造、铁路运输、煤炭、钢铁等工业兴起;但各国以轻工业为主促进工业化进程 电力、电器,汽车、飞机,化学、石油等工业兴起;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焕发新的活力,开始有轻工业转为以重工业为主导,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 主要进程 ①织与纺双重变奏中,推动技术革新; ②纺织分工专业化,催生现代工厂制度 ③原始蒸汽机效率低下,工业革命遭遇动力瓶颈; ④突破动力瓶颈,引发其他行业革命(汽船、火车); ⑤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⑥辐射效应,从英到欧洲大陆和北美。 ①电磁感应和发电机;内燃机和汽车飞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②技术与发明层出不穷,推动电力、电器、新式交通运输业、化学、石油工业兴起; ③新旧产业迅速发展。 新兴产业 机器制造、铁路运输 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飞机 工业革命特点 动力:蒸汽动力 国家:一国到多国; 动力:电力 国家:几个发达国家同时开始; 规模:从英国为缓慢向周边地区扩展; 产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 科技含量:发明者主要是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国别进程: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其次,德意日俄尚未完成 规模: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产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 科技含量:发明者主要是工程师和科学家,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国别进程: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出现跨越式发展 巨大影响★ 生产力 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中小企业占多数) 工厂规模大,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社会化趋势增强,进入大企业时代(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自由竞争为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社会结构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推进改革;工人阶级迅速崛起,中间阶层出现 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国家政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壮大,中坚阶层力量发展壮大 国际共运 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革命 国际共运走向联合;列宁主义诞生,俄过十月革命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殖民扩张 武力扩张;商品输出;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 为世界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交通通讯技术,列强通过殖民扩张,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交通和通讯手段,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国际格局 英国确立世界霸权; 西欧进一步对外侵略,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 美、德等工业国冲击了英国的霸权,英德矛盾开始激化,并逐渐演变成两大军事军团,走向“一战”; 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民族主义 尤其是英国加强对亚洲的扩张促使了亚洲革命风暴(太平天国运动代表)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促使亚洲的觉醒和非洲的抗争 能源消费结构 煤炭成为主要消费的能源 石油和电力成为主要消费的能源 文学艺术 现实主义文学、绘画、音乐艺术主流 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艺术主流 对中国 消极:①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积极:①冲击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走向瓦解,客观刺激了近代工业特别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消极: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中国资本输出冲击和阻碍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积极:①进一步冲击着中国的小农经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激起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 客观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社会生活 城市化进程加快,尤其是摆脱大江大河的新兴工业城市兴起和发展; 现代工业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改善和提高; 休闲娱乐兴起发展; 群众性体育运动兴起发展; 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民文化素养提高; 女性获得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人口明显增加。 社会问题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一系列社会问题。 引发多重史学范式 “现代化史观”: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城市化进程加快 “社会史观”:促进民众消费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引发了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及面对问题的人文关怀 “生态史观”:工业革命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世界市场: ⑴概念: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通过经济联系(人员、资本、劳务、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形成的世界经济整体。 ⑵最终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⑶形成发展过程:(延伸) 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直接商业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早期殖民扩张—————殖民争夺英殖民帝国、殖民掠夺————世界市场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工业文明(物美价廉工业品) 商品输出为主→全球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为主导、英语英镑)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更丰富商品更先进交通通讯) 资本输出为主→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0C.前期大战、经济大危机——战争和29年经济大危机——世界市场遭受破坏(无秩序) 二战后《关贸总协定》————国际贸易规则—————制度化、秩序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美国主导) 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政治障碍基本扫除———经济全球化加快(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 ⑷方式:国际贸易(商品流通);资本和人口流动;交通通讯方式发展;武力威逼/殖民扩张与掠夺(主要手段) ⑸推动形成的因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根源);新航路开辟(道路);殖民扩张(主要手段);工业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 ⑹实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 ⑺评价: 世界/人类文明:世界各地紧密联系起来,反映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对欧洲资本主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原料和销售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亚非拉:冲击了亚非拉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社会体制,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客观上促进社会进步。 局限:具有不公平性、掠夺性; 加剧了贫富分化,导致了亚非拉的长期落后; 造成了环境污染; 形成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1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复习导入】 18世纪封建统治:专制、等级、腐朽 18世纪中叶启蒙思想:未来社会的理性王国(自由、平等、民主、天赋人权、法治、分权制衡等) 19世纪中期:经过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美好吗? 【宏观视野】 整体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1、19世纪初---1848年:从空想到科学 以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抨击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2、19世纪40年代—19世纪70年代:从理论到实践 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3、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从理想到现实 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4、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从一国到多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世界性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 5、20世纪50年代至今: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 由苏联模式到南斯拉夫自治模式和中国模式。 【知识梳理】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早期工人运动 ⑴原因:①资本主义大工业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③工人阶级政治权利极其有限。④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 ⑵斗争目的: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 ⑶斗争形式:从捣毁机器到争取政治权利的多种形式。 ⑷主要表现:19 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⑸影响: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2、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⑴背景: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西方社会贫富分化明显,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②生活悲惨,创造财富的工人阶级没有享受到工业革命的成果,等待他们的是饥饿、失业和死亡。 ③一些思想家、社会改革家认为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不是公正、合理的社会,他们提出一系列改造资本主义的主张。 ⑵代表人物: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 ⑶主张: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⑷评价: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无产阶级)和正确有效的途径(暴力革命),他们的设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条件: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三大工人运动) 理论基础: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马、恩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与探索;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2、诞生标志: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⑴主要内容: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即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 ③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④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⑤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 ⑥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革命的基本力量(主力)——无产阶级; 实现目标的手段(方式)——暴力革命; 革命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⑵《共产党宣言》发表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事项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对资本主义态度 改造资本主义社会 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对社会发展规律 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 揭示社会发展规律 对阶级斗争 未指出阶级斗争作用 指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使命 3、 发展——剩余价值学说 ⑴概况:1867 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⑵意义: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的结论。 ⑶地位:《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5、发展——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4、 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实践意义: ⑴对欧洲 ①对西欧:自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②对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⑵对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⑶对世界: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第一国际成立 ⑴原因: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 ⑵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 ⑶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阅读:第一国际: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是国际工人联合组织,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产生的。①1848年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具有国际性质。②全世界劳动人民遭受的压迫日益加剧,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加强。③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敌人,而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无产阶级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这种国际主义意识促进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产生) 2、 巴黎公社 ⑴根本原因: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社会矛盾激化。①普军包围巴黎,民族矛盾激化。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第三共和国) 对外卖国(赔款、割地),对内镇压:想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国民自卫军),偷袭蒙马特尔高地,阶级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⑵建立:1871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性质:巴黎公社是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国际的一些成员在公社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建立工人政权是向社会主义迈出的第一步。 ⑶措施: 角度 革命措施 作用和意义 政权建设方面 机构建设 ⑴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创举: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 民主制度 ⑵公职人员任免: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⑶人民公仆形象: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军队警察建设方面 ⑷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社会经济方面 ⑸(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⑹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⑷结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扼杀。 ⑸体现了工业革命后工人运动的特点:是19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工人运动达到最高峰,是工业革命以来工人运动的大总结。①自发性为主 ②政治斗争为主 ③暴力斗争 ④受社会主义思潮影响 ⑤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⑹意义: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被载入史册;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⑺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受到历史客观条件的制约); 客观原因:资产阶级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内外联合镇压(法资产阶级和普) 主观原因:法国工人阶级力量弱小,在政治上还不成熟: ①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②未能乘胜追击残敌;③未没收法兰西银行,让它给反动政府以资助;④未能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无产阶级孤军作战。 ⑻全面认识巴黎公社 革命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起义只是普法战争失败后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即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 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19世纪70年代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 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教训的深刻性: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决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失败。 巴黎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⑼理解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①从产生来看,它是在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建立的。 ②从政权的领导人来看,他们是普选产生的工人阶级的代表。 ③从实行的措施来看,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做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尝试;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1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新航路开辟 工业革命 开始形成 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时空定位】 【知识构建】 【殖民扩张发展阶段】 一、发展线索 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2、18世纪,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3、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欧洲列强的海外殖民活动愈演愈烈,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4、19世纪中后期,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3、 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二、殖民扩张的分期阶段: 1、第一次工业革命前,以资本积累原始为主要目标,采取公开野蛮掠夺的方式,具有暴力性;以掠夺金银、奴隶贸易等为扩张手段。 原因: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无法与经济手段进行殖民活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 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中期阶段;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展开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的帝国主义的后期阶段,也是最后一阶段,世界几乎被瓜分完毕。 【复习联系】 1、早期殖民扩张: (1)概念:所谓早期殖民扩张是指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即工业革命以前的欧洲列强在亚、非、拉美的侵略扩张活动,当时的殖民国家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 (2)特点: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另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为,它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 (3)原因:欧洲列强之所以进行殖民扩张,归根到底是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 2、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影响 对殖民国 ①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作出了贡献,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资本和市场)。 对殖民地 ①破坏性:是灾难,给殖民地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造成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贫困和落后。 ②建设性:殖民扩张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殖民地传统的社会经济体制,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与进步。 对世界 ①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差距,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 ②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促进了整体世界出现;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和世界市场格局的重大变化;西欧资本主义获得发展。 [具体知识时空观念] 一、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国家 西 班 牙 葡 萄 牙 时间 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到达巴西。 殖民范围 到16世纪中叶,西班牙已经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葡萄牙紧随西班牙之后侵入拉丁美洲,随后的三百年里,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部分土地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圭亚那)荷兰、英国和法国 殖民统治 政治:总督治理;专制统治 ①建立了几个总督辖区进行管理, ②国王任命总督和高级官吏,并派人监督总督,总督代表国王在辖区内行使军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 设立总督制度,由国王任命,享有行政权和征税权。 经济掠夺(方式):掠夺金银财富;奴役、屠杀印第安人;开采金银矿; 推行农奴制 发展种植园经济;黑奴贸易 影响 ⑴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掠夺了巨额财富。 ⑵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 ⑶为弥补劳动力不足,殖民者发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 ⑷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分析聚焦:三角贸易的影响: 对欧洲:带来巨额财富,创造巨额原始资本积累,引发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对非洲:非洲丧失了近亿劳动力,破坏了原有社会结构,极大地制约了非洲的发展;造成非洲长期贫穷与落后。 对美洲:美洲获得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与殖民地的开发。 拓展延伸——拉丁美洲独立后,列强的殖民扩张: 拉丁美洲在拉美摆脱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获得独立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欧美各国纷纷采取经济、政治、军事手段,对拉美各国进行渗透。并展开争夺拉美的角逐,以英美为主。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 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反欧洲国家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1889年又建立“美洲共和国联盟”;1898年美西战争揭开美国向拉美全面扩张的序幕。随后,美国交替推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的政策,凭借其大为增强的军事经济力量,积极推行向外扩张计划,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亚洲殖民 (1)葡萄牙:建立商站,控制商路。到16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的居住权 (2)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 (3)主要方式:建立商站、控制商路 聚焦:殖民扩张兴起的时代背景: 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的开辟,西欧国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⑵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⑶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冒险精神、开拓进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1)南亚(英国) 表现: ①17世纪初,英国人来到印度。 ②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走私鸦片等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对印度的剥夺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 ③到19 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英殖民扩张的手段: ①设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走私鸦片等手段,进行财富掠夺。 ②挑唆内战(印度人打印度人),坐收渔利。(原因:利用印度各地封建割据严重、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的弱点) ③直接武力侵略。 (2)东南亚(荷兰、英国、美国和法国) ①荷兰:17世纪初,侵入印度尼西亚,建立巴达维亚殖民地。后来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 ②英国:到19世纪末,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 ③法国: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④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通过美西战争取代西班牙 (3)西亚(英国、法国和俄国) ①对奥斯曼帝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 ②对伊朗:俄国和英国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 (4)东亚(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和日本) ①对中国: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对朝鲜: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15世纪—19世纪中叶的殖民侵略:欧洲殖民者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的港口和城镇,进行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 2.工业革命后的殖民侵略 全面的殖民入侵 (1)英法在北非的殖民侵略 ①英法争夺埃及:( 奥斯曼帝国的属地)英法重点争夺埃及,两国控制苏伊士运河与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埃及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②法国的殖民侵略:从19世纪30年代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2)“柏林会议” 列强瓜分非洲的会议 ①背景: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 各自制订了侵略计划 ②目的: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③召开: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 ④内容: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 ⑤影响: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四、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形成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2)表现:亚非拉国家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原因: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瓜分世界) 3.影响 (1)资本主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 (2)国际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瓜分世界不均 (3)世界联系: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世界格局: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5)斗争高涨: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学习目标】 1. 分析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曲折性、历史意义、特点、最终状况。 2. 亚洲觉醒的背景、表现、特点、历史意义。 3. 非洲抗争的史实及特点。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1)政治上: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了拉丁美洲独立的火种。 (2)经济上: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3)思想上: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4)外部条件:法国大革命削弱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的独立更是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2.经过 (1)1804年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2)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经过多年征战,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 (3)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聚焦说明:拉丁美洲人民经过艰苦斗争,于19世纪20年代获得独立,但仍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3.曲折 (1)独立以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阅读补充: 考迪罗(Caudillo),亦称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制度,原意是首领、头领。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独立后虽然部分考迪罗在人民压力下作出一些改革,但由于其和大庄园主在经济及政治上的垄断密不可分,所以未触及大地产制度,是拉美经济发展的阻碍。考迪罗的出现对于刚刚独立的拉美诸国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但是长远来看,却是阻碍了拉美国家近代化的发展。而且拉美的考迪罗制度一直影响到20世纪拉美诸国的政治走向) (2)美国对拉丁美洲的侵略: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对拉丁美洲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进行武力干涉,这就是所谓的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4.结果 (1)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墨西哥人民赶走了独裁者。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评价1917年宪法: 积极: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局限: 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未能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进行到底; 革命结束后,墨西哥仍然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虽然制定了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但要使之付诸实施,还要克服重重障碍; 这次改革毕竟带有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完全解决土地所有制问题,也没能消除帝国主义对墨西哥的经济控制,所以说在墨西哥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依然存在。 5、意义 ⑴推翻殖民统治:彻底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 ⑵建立共和国: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大多数建立了新兴的共和国,基本上形成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 ⑶打击封建,配合欧洲革命: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⑷为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6、独立后拉丁美洲的状况及其原因 (1)状况:没有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而变成了实际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原因: ①国内封建势力的阻挠(经济上的大地产制存在与发展)。 ②军阀独裁者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政治上的考迪罗体制)。 ③国外列强的经济渗透和军事外交的粗暴干涉。这些因素使得拉美各国的经济发展迟滞、片面、畸形,政治制度独裁、反动,人民没有自由,生活异常贫困。这是拉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 7、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特点: ⑴革命范围广,时间长,成果丰硕。 ⑵革命任务具有反封建和反殖民压迫双重性质,争取民族独立是首要任务;革命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⑶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是土著地主集团中的先进分子,并不是本地区的资产阶级。 ⑷独立运动的结果具有特殊性。经济上封建大地产制没有被根本触动并有所发展,政治上“考迪罗主义”盛行。 8、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的比较 相同点: ⑴反抗殖民统治:拉丁美洲和美国都是在殖民主义的长期黑暗统治下,并且因为经济的发展,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才爆发为了挣脱殖民者长期的黑暗统治,从而获得民族独立的战争。 ⑵方式:它们都以独立战争的形式出现的革命,都想挣脱黑暗的殖民统治,想要国家的独立,经济的独立。 ⑶以弱胜强:都是不惧强大,以渺小的身躯对抗强大,并且以弱胜强。 不同点: ⑴范围:美国独立战争仅仅局限于美国十几个州;但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却覆盖了整个拉丁美洲。 ⑵目的:美国独立战争是为了抵抗英国殖民统治,从而建立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美利坚民族是本次战争的中心力量;而拉美人民则是为了挣脱西、葡等国的殖民统治,以获得民族独立。 ⑶结果:美国的独立对法国大革命、拉美独立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也得到了彻底解放;但是拉美则遇到了新的殖民主义,各国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并且发展困难异常。 二、亚洲的觉醒 1.背景 ⑴民族危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⑶民族民主意识觉醒:亚洲国家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2.概况 国家 概况 印度 ①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民大会党 ②1905年,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力量,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③1908年,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伊朗 ①过程: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②影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中国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3、亚洲觉醒的特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是一次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它具有比过去的运动更为先进的特点。 ⑴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包括改革、革命等),尤其是资产阶级革命为主。 ⑵新兴的资产阶级掌握了革命领导权,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提出了革命纲领,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旗帜,进入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阶段。 ⑶出现了被压迫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互相声援、彼此激励支持的新现象。 ⑷新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参加了斗争,但不是领导者,如1908年印度孟买工人大罢工。 4、 意义: ⑴打击殖民体系:亚洲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亚洲成为反帝斗争的重要阵地,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 ⑵思想解放民主思潮: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⑶近代政党政治: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古老的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 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颁布资产阶级法律,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主要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方式推动了亚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⑸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方式势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非洲的抗争 1、主要表现: (1)埃及:埃及成立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此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结果:在1882年反抗英国侵略埃及的斗争中,祖国党领袖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后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2)苏丹:1881年,苏丹爆发“马赫迪”领导的反英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埃塞俄比亚: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2、特点: ⑴武装反抗: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对殖民主义的主要形式。 ⑵规模大时间长:有组织、规模大、持久的武装反抗,甚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 ⑶领导力量多样:有宗教领袖、国王、知识分子等。 ⑷城市反帝运动兴起:如埃及开罗罢工斗争。 ⑸斗争水平总体相对落后:主要是旧式民族运动。 【知识结构】 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时空观念] 学习目标: 1.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形势,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战役,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3.结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及影响,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动。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一战的背景 (1)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亦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这一时期世界连为一体: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整个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形成密切联系的整体。 (2)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3)重新瓜分世界争斗: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霸权、殖民地)的争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列强矛盾激化及其表现 英德矛盾 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英德矛盾逐渐激化 法德矛盾 法国与德国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德俄矛盾 德国与俄国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 奥俄矛盾 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 (4)两大军事集团形成: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国际局势日趋紧张。 目的 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表现 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影响 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5)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为世界大战提供了技术基础。 (7)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2.一战的爆发 (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却成为列强发动战争的借口 (2)全面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一九一四年……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2005年高考全国卷第37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条战线 表现 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南线争斗。其中西线是决定性战场 影响 这场战争是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延绵过长的战线和阵地战的战争方式,使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迅速取胜极为困难 2.战争进程 时间 战线与交战双方 西线 英法—德 东线 俄—德奥 南线 俄—奥 战争阶段与重大战役 第一阶段 (1914年) ①1914年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德军进攻法国。 ②马恩河战役:此次会战以德军失败而告终,标志德国“速决战”的计划破产。 ③日本参战:1914年,对德国宣战的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第二年便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灭亡中国。 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①未摆脱两线作战:1915 年,德军把主攻方向转向东线,企图首先打败俄国,以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但未能摆脱两线作战困境。 ②意大利加入协约国:1915年5月,原为同盟国成员的意大利参加的是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作战。一战期间,士兵伤亡65万 ③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 ④索姆河战役:是最大的一次消耗战,也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被称之为“索姆河地狱”。联军没有达到突破敌军防线的目标,但牵制了德军在凡尔登的攻势。 ⑤日德兰海战:德国为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发动了日德兰海战(又称斯卡格拉克海战),它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英国损失的吨位数几乎是德国的2倍。但德国未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英国仍牢牢的控制着制海权,没有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 纵观整个 1916 年,战局再次有利于协约国方面,特别是德军在凡尔登进攻的失败,标志战略主动权已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①美国和中国参战: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②美参战:直接原因: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目的: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影响: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在军事上、财政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 ③俄国退出战争: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在福煦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三、 一战后的国家秩序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Versailles-Washington System) 概念:凡尔赛—华盛顿体系(Versailles-Washington System):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 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 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 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它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主要会议: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实质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缔结条约:对德《凡尔赛条约》、对奥、保、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和《四国条约》、《九国公约》、《五国海军条约》一系列国际条约。 主要内容: (1)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2)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自决的原则) (3)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4)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5)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使中国再次成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 体系特点: ①将世界战争的责推给德国及其盟国; ②对战败国过度惩处和掠夺; ③无视弱小民族的利益; ④英法操纵国际联盟。 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评价:作用:构成一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使资本主义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不稳定性:没有消除大国矛盾,反而埋下更大的冲突的种子。 宰割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奴役弱小民族——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敌视社会主义——帝国主义与苏联的矛盾 3.国际联盟 性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评价 (1)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 (2)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3)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美国没有加入,使国联丧失了坚定的支持力量 4.大战的影响 (1)一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改变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美日实力增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和民族解放的发展。 (4)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5)引发社会主义革命运动。 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结合列宁主义的形成过程,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列宁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深远意义。 2.从“时空观念”角度理清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历程,从中概括十月革命的特点和伟大意义。 3.了解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到“苏联模式”的演进,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曲折性和渐进性,并运用“唯物史观”评价苏联模式。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条件 经济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政治 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阶级 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组织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俄国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苏联共产党的前身 思想 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2.确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革命派 3.内容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在“同时胜利论”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胜利论”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意义 (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 客观条件: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历史必然性) (1)经济基础:俄国在帝国主义国家中经济相对比较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19世纪末出现垄断组织,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革命奠定物质基础) (2)政治基础:帝国主义国家中俄国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社会矛盾复杂尖锐(①沙皇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②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③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④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3)国际条件: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卷入战争 ,俄国革命有利的国际环境。 主观条件:领导力量的成熟和阶级力量的具备(把握机遇) (1)阶级条件:俄国的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相对集中,革命性强。 (2)领导力量: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熟;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工农联盟);列宁个人的努力 2.过程 (1)二月革命倒沙皇 背景:人民大众与沙皇矛盾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的失利使沙皇政府陷入困境,国内危机加剧,“和平、面包和土地”成为民众的迫切要求) 成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形成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 性质:结束沙皇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形势: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将政权给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虽然①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它②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一直③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面 包和土地”的要求。 (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认为,俄国无产阶级尚无能力管理国家,便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达成协议,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自己则处于次要地位) (2)《四月提纲》指方向 内容: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无产阶级夺权;革命的方式——和平夺权。原因:民主氛围;两个政权并存) 意义:①《四月提纲》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希望和平过渡); ②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指明了从资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 (3)七月事件抛幻想 概况:1917年7月,俄军在前线惨败,引发国内50万工人士兵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血腥镇压。 对策: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列宁亲自领导了组织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 影响:①两个政权并存地局面结束;②由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抛幻想) (4)十月革命现曙光 概括:占领冬宫: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成立新政权: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但还没有完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新政权措施: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赢得民心 3、 特点: ①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的形式; ②革命道路:走以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中小城市和农村的道路) ③革命阶段: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不同性质的阶段。 ④理论角度: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首先夺得政权的学说。 4、意义: (1)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成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4)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斗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目的 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体现了政策的“战时”特点 内容 农业: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带有军事性、强制性) 工业:大中小企业国有化(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否定市场因素) 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平均主义) 其他:推行义务劳动制 实质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因素,运用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战时),进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作用 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农民的不满,频繁发生暴动,导致工农联盟破裂)——说明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 时间 1921年3月 背景 经济困难:①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亟待恢复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②国家也没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政治危机:农民对余粮征集制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工农联盟破裂)。 内容 重心内容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农业:通过粮食税(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工业: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所有制结构: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实质 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经济建设(进而缓慢的再生产关系变革) 依据 俄国国情(小农经济占主要,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原理 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评价 实践意义: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理论意义: ②俄国找到了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间接的向社会主义过渡。 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 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两大经济政策总结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国内战争时期;国内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叛乱,国外协约国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形式险恶 战后经济恢复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目的 ①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在军事上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②后来以此向社会主义过渡 ①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生产(由改造生产关系变成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内容 ①农业: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企业国有化 ③流通: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实物平均配给制 ⑤其他:劳动义务制 ①农业:固定粮食税 ②工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租让,租赁) ③商业:实行自由贸易 ④分配: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特点 实行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高度集中计划管理,排斥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 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为存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并用) 效果 ①为战胜敌人提供了保障,使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站稳了脚跟 ②战后继续实施却加重了国内的经济政治危机 ①促使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 ②使工农联盟得到巩固,有效地巩固苏维埃政权 ③列宁找到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正确途径 3.“苏联模式” 背景 ①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 ②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尤其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③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个人独断专行 ④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⑤吸取周边部分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教训 ⑥西方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各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都达到或超过一战前水平,尤其是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措施结果 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两个“五年计划” 特点 (1)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所有制结构);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与法治 苏联模式 ①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农业、轻工业提供资金。 ②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③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④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单一公有制+指令性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评价 (1)积极性 ①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 “工业化” 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②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令世界瞩目(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③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④开创了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为西方国家进行经济体制调整提供借鉴(国家干预经济)。 ⑤开创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和民族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借鉴。 (2)消极性: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发展工业化 补充: 忽视消费品生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长期僵化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 为日后苏联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诸城市龙城中学 胡世鑫 学习目标: 1.了解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历史评价。 2.了解非洲埃及、埃塞俄比亚和摩洛哥的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拉丁美洲民主革命和改革的历史进步性。 3.结合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一、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系列知识总结) 1、 概念: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争取民族解放,维护民族独立的革命运动,亦称“民族民主运动”。 2、 高涨原因: (1)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控制,部分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 (2)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发展。 (3)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妄图通过掠夺殖民地摆脱危机,使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尖锐,直接导致了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出现。 (4)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极大地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争。 (5)一战后苏俄政府还对土耳其等国的民族民主运动提供了道义和物质上的援助。 (6)马克思主义在亚非拉的传播。 (7)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宗主国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转嫁危机,加剧了民族矛盾。 3、 特点: (1)从发展道路看,各国发展不平衡(多种类型和道路) ①多数国家资产阶级掌握运动领导权。 ②有的资产阶级由向西方学习转为向苏俄学习。 ③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部分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2)从斗争方式来看,从孤立的、分散的、自发的斗争方式走向普遍的、集中的、自觉的斗争方式。 ①广泛性(各国民族斗争遥相呼应,此起彼伏) ②持续发展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长达20年、埃及华夫脱党12年护宪运动等) ③斗争多样性(武装起义、非暴力不合作、民主改革等) (3)从领导阶级看,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大大增强;资产阶级领导民族民主运动成为主流;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例如卡德纳斯与共产党合作等) (4)两战之间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特点(例如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说明:从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看,亚非拉各国民族民主运动出现不平衡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所决定。 1、 意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亚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二、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2.表现 东亚 ①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 ②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东南亚 ①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发动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②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南亚 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印尼的斗争 第一阶段 (1)建立政党: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 (2)概况: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 (3)结果:荷兰殖民当局残酷镇压起义。革命力量被严重削弱,印尼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 第二阶段 (1)建立政党: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 (2)概况: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印尼民族大起义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曾为此 发表专文,对印尼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表示深切的同情。 (3)结果:原来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4.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指导思想:甘地提出的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的思想,以及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的思想。体现了斗争的革命性和策略的现实性。 (补充阅读:“甘地主义”,主要内容包括:哲学宗教观念: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为主要内容(宗教泛爱观和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政治思想:争取印度自治、独立为主;社会思想:以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团结、消灭贱民制度、实行男女平等、富人庇护穷人,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经济思想:限制大工业发展、发展乡村工业 、提倡手工纺织。总之,甘地主义的核心,就是非暴力主义。他的“非暴力不合作”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改革的国际运动。例如美国黑人争取民权的运动、印度尼西亚苏加诺的以不合作来争取民族独立等。) (2)推行的原因: 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一战削弱了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包括英国的实力。 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影响。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影响。 ⑤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但有明显局限性(软弱性、妥协性)。 ⑥一战后英国在印度的两面性策略,使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激起印度社会反英情绪高涨。 ⑦阿姆利则惨案成为甘地于1920-1922年发动全国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导致印度最终走向独立的直接原因之一。 ⑧印度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迫切想要自治。 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英国向印度转嫁危机,加剧了民族矛盾。 (3)过程 第一阶段(1920— 1922年) 提倡“手纺车运动” ①起因:一战印与英民族矛盾激化;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 ②措施: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等手段 第二阶段(1930— 1934年) “文明不服从运动” ①背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英国向印度转嫁危机,加剧了民族矛盾 ②斗争要求: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 ③结果:在遭到拒绝后,甘地进行“食盐进军 ”,引发了各地的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他的部分要求 第三阶段 (1940— 1942年) “退出印度”运动 ①背景: 由于二战,甘地、尼赫鲁领导下的国大党支持英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并以此为条件要求英国答应印度独立,还提出由印度人组织国民政府,遭到拒绝。 ②斗争要求: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以“要么行动,要么死亡”口号唤起人们的觉醒) ③结果:英印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 (4)特点:非暴力和不合作;斗争的长期性; (5)评价: 积极: ①动员了印度广大人民群众和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逐渐唤醒了印度的民族意识,增强了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印度独立奠定基础。 ③甘地所创立的非暴力斗争理论,是印度人民伟大的精神财富。 ④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⑤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与解放,成为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 ⑥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他国民族主义者和争取和平改革的国际运动。例如美国黑人争取民权的运动、印度尼西亚苏加诺的以不合作来争取民族独立等。 局限性: ①局限于非暴力,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影响了革命的深入开展。 ②显示出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③开展“手纺车运动”等,以落后文明抵制先进文明,不利于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 亚洲的特点:新特点:多种类型和道路 ①多数国家资产阶级掌握运动领导权 ②有的国家资产阶级有向西方学习转为向苏俄学习 ③部分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民族解放道路 三、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1.埃及的斗争(华夫脱抗英斗争) 背景: ①一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②一战期间,埃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壮大。(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 ③一战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过程: 第一阶段 (1)领导: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 (2)方式: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街垒战等斗争方式 (3)结果: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第二阶段 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 第三阶段 扎格鲁尔领导华夫脱党进行了12年的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性质:华夫脱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民族主义运动。 影响:华夫脱党迫使英国废除了殖民保护制度;加快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摩洛哥的斗争 (1)概况: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 (2)结果: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3.埃塞俄比亚的斗争 (1)概况: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6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 (2)结果: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得益于全国各阶层人民的英勇抵抗 四、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1.背景: 国内:政治上:军事独裁统治;经济上: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和超经济剥削 国外:美国将拉丁美洲作为后院进行侵略扩张,成为其走向真正独立的主要外部障碍 2.表现 阿根廷 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筑起街垒与警察战斗 智利 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尼加拉瓜抗美斗争 (1)概况: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玻利瓦尔为“精神()南美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有“南美的乔治·华盛顿”之称 之父”,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 (2)结果: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背景: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墨西哥进步势力为维护宪法作出了不懈努力;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封建大地产制依旧盛行,土地兼并严重;外资控制墨西哥经济命脉);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2)内容: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对外捍卫民族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3)性质: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改革运动,是20世纪初墨西哥革命后的护宪运动发展到顶点的标志;也是20世纪30年代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重要表现。 评价: 积极:改革作为护宪运动的最高峰,自上而下地解决了民主化、恢复经济和解决所有制三大问题,全面深入实行和完成了护宪运动的任务。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实现了由半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为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引领墨西哥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伟大)是当时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中最深刻、最民主的一次改革。 局限:也带有资产阶级的局限,没有完全解决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也没有能消除帝国主义对墨西哥的经济控制。 3.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法西斯主义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 2.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历史事件,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程和特点。 3.了解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和联合国的建立,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法西斯主义 (1)概念:法西斯主义(英语:Fascism)是一种结合了社团主义、工团主义、独裁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中央集权形式的军国主义、反无政府主义、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反共产主义政治哲学。 “法西斯主义是在帝国主义陷入全面危机期间(一战和十月革命爆发到50年代中期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主要在一些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浓厚的帝国主义国家出现的,以克服危机、对抗革命、实行扩张为目标的反动社会思潮的政治运动和政权形式。”(朱光庭主编《法西斯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它否定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思想,鼓吹对领袖的绝对服从和国家主义,镇压劳动人民和进步势力,实行扩张政策和战争政策,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及意识形态全面危机的产物;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 (2)法西斯主义产生的背景 ①一战带来的社会大动乱、造成的巨大破坏和引发的危机(财政、经济);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其所激起的新的不满与冲突(战败国德国;战胜国意大利、日本); ③在一些国家中出现的激烈的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对“红色”革命的深深恐惧; 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影响(政治危机); ⑤德国、日本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专制主义、军国主义气氛浓厚。 (3)形成过程 意大利 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德国 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名称具有很强的诱惑性和欺骗性 日本 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3)主要内容:法西斯主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终极目的) 2.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背景 (1)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 (2)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妄图把中国东北 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而征服中国,最后征服世界 过程 (1)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2)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 以广田弘毅组阁为标志 3.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背景 (1)经济大危机使德国经济落入低谷,社会各阶层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 (2)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主义,种族狂热和对外扩张得到了广泛支持 过程 (1)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 (2)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3)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 意、德、日结成侵略性军事政治集团,又称轴心国集团 4.绥靖政策 (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 (2)背景/原因: ①一战后英法两国实力日益削弱,经济恢复、发展非常缓慢,尤其受30年代的经济危机影响,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②英法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影响(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外交政策的坚定性、连续性(英国对外策略:扶德抑法,保持欧洲均势) ③英法无视小国利益,不战而和,维护霸主权益 ④德国希特勒的灵活欺骗策略。 ⑤一战后英法等国战后和平主义思想、厌战畏战情绪的影响和制约 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共存(对立、斗争)。英法等西方国家为阻止苏联的影响及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把德国当作反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屏障;以德反苏,实现"祸水东引"。 (3)主要表现:英法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4)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牺牲别国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二是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 (5)实质: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纵容侵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以换取本国和平;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缓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简言之,纵容侵略,牺牲弱小国家,引向东方社会主义,维护自身利益。 (6)评价: ①它是建立在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基础上的,纵容和加速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②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壮大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使他们做好了大战的准备,加速二战的全面爆发。 ③使世界限制法西斯及联合丧失了先机。 ④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英法遭到德国法西斯的攻击,法国的沦亡是法国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结果。 总结:二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二十年间,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街,德国随着其经济政治势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等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帝国主义的本性)。 (2)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起到催化剂,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积压: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其所激起的新的不满与冲突(政治);德国一直都想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有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日本对华盛顿体系也深怀不满;极端民族主义是内在动力。 (4)大国的自保政策: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和苏朕的自保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5)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分散性、孤立无援、配合不力使法西斯国家侵略从局部战争走向世界大战。 (6)德意日本身因素:历史传统:封建残余尤其是军国主义传统;文化根源:德意日历史文化的特质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总体历程: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 2.局部爆发 表现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 意义 中华民族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3.全面爆发: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同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战争爆发自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 5.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6.战争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抗战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1.雅尔塔体系 内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英、中等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英文:Yalta System) 主要内容 (1)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 ①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②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开罗宣言》明确宣布此项规定 ③承认朝鲜最终独立 (2)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 (3)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4)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5)成立联合国等 特点 (1)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 (2)对抗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 (3)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作用 (4)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取得绝对优势而告终 实质 实质是大国实力对比和互相妥协的产物,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评价 积极:雅尔塔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正义战争的产物,与此前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相比,具有其历史进步性。 1.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美苏双方彼此势均力敌(力量相对平衡),用和平方式、协商谈判来解决争端,维持了战后的总体和平(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主义阵营巩固和扩大。 3.大力倡导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和平、民主的原则,以民主原则对战败国进行了改造,使之实现非法西斯化和政治经济民主化。 4.提倡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和平、民主、独立原则,承认了被压迫民族的权利,给予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自决权和国家独立以支持,促进了战后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5.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战后经济飞速发展提供稳定的国际环境。 消极: 1.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出现,在世界两极格局下,世界趋向于分裂,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2.是大国(美英和苏联)相互让步、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开创了二战后开创强权政治提供了极为恶劣的先河。 3.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出现,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进入“冷战”状态,成为战后国际局势紧张、局部战争的根源。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 4.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了人口大迁移,世界局势的稳定性减弱。 5.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成立联合国 《联合国宪章》的生效,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 (1)时间:1945年10月24日。 (2)性质: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3)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4)决议原则 ①原因: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 吸取了国联“全体一致”原则无法制止侵略和战争的教训 ②原则: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 ③意义: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3.国际格局的变化 (1)背景 ①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受到严重消耗。 ②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 ③苏联:虽然经济逊于美国,但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 (2)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 二战的影响: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②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政治、经济和军事强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苏联经济逊于美国,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③国际格局:确立雅尔塔体系,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逐渐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出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形成约半个世纪的“冷战“局面。 ④造成了德国、朝鲜的分裂和欧洲的分裂,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出现,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进入“冷战”状态,成为战后国际局势紧张、局部战争的根源。 ⑤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 ⑦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⑧促使政府机构调整了职能,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⑨二战成为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催化剂,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学习目标】 1.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等重大历史事件,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2.了解二战后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力量的发展概况,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国际格局演变的历程及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 1.冷战的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角)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特点) 补充理解:冷战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处于对峙和竞争状态。 2.背景、原因 (1)体系基础: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冷战和两极格局的基础 (2)美苏国家力量:美国和苏联是两个势均力敌的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 (3)同盟关系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4)美苏差异: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国家战略)存在严重冲突,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和尖锐对立。 补充理解:社会制度,是指反映并维护一定社会形态或社会结构的各种制度的总称。包括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制度。其中社会的经济制度,即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性质;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项制度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制度,又为经济制度服务。 意识形态是一个哲学范畴词汇。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 (5)美苏猜忌:美苏两国领导人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 (6)对外政策变化:美苏双方的对外政策都从合作转向了对抗,态度逐渐强硬。 (7)丘吉尔的推动: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兴起推波助澜 (8)西欧衰落世界格局变化: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格局被冲垮,为形成新的世界格局提供了先决条件。 3.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4.主要表现(50年代中期前) 领域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杜鲁门主义: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具有明显的反苏、反共色彩)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经济 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地缘 第一次柏林危机和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军事 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 5.冷战的发展 (1)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2)特点: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3)表现: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4)影响:这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 说明:冷战是两极对峙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两极格局 1.概念:国际格局指的是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行为体,如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两极格局指的是冷战时期,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 2.形成过程: ①搭建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了美苏大国划分战后势力范围的基本原则。美苏战后在此基础上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逐步形成。 ②逐步成型: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 年开始推行遏制苏联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组织的建立,美苏两极格局逐步形成。 ③最终确立:针对美国先发制人的一系列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反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1955 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两极格局的深化认知: 3.两极格局的特点: ①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有些国家出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 ②阵线分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对立,阵线分明稳定。 ③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④形式多样:“冷战” 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局部有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⑤矛盾重重: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全面“冷战 “和 局部热战 。 ⑥演变趋势:由两极格局演变为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争霸,美苏争霸互有攻守,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 ⑦争夺目标: 欧洲 欧洲是美苏争夺的重点,形成西欧受美国控制,东欧受苏联控制 新兴独立民族国家 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积极争夺这些新兴独立国家的控制权 经济主导权 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排斥苏联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苏联在这一斗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科技领先地位 美苏之间在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4.评价两极格局(冷战): 消极: ①世界分裂: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也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②核威胁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③破坏世界和平: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④不利于国际经济秩序改进: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⑤强权政治: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的利益,擅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 积极: ①均势下的和平: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②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客观上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二、 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1、概况: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 2、表现: 西方阵营 逐渐分化 (1)西欧:1967年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经济上成为美国竞争对手;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日本:60年代经济“起飞”;谋求政治大国的追求。 表明以美国为首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反映和推动多极化趋势。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1)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2)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中国崛起 (1)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 (2)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第三世界 的兴起 (1)万隆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 (2)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①不结盟的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 ②原则、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化。 ③影响: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促进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影响:国际关系的这些变化(多极化趋势出现),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世界格局仍是两极格局)。 4.冷战时期国际格局的特征: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不可逆转 1.美苏关系——冷战的新变化 时期 特征 苏联 美国 70年代后 日趋紧张 苏联入侵阿富汗 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大搞军备竞赛,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后来目的基本达到) 1985年以后 走向缓和 说明:苏联的妥协和退让 ①对话: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②裁军: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③战略收缩: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苏联与中国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2.两极格局的瓦解 (1)原因 ①美国战略防御计划拖垮苏联;西方对东欧和苏联的“和平演变”攻势。 ②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东欧剧变。 ③苏联自身体制和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导致苏联解体。 (2)标志:苏联解体。 (原因:根本: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直接: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 外部:东欧剧变和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关键:美苏争霸拖垮苏联) (3)影响: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四、当今世界的格局 两极格局瓦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美苏争霸结束了,美俄关系依然紧张;冷战结束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 1.结合史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归纳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 2.通过学习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高科技产业、建立“福利国家”等措施,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生产关系适时调整的根本原因。 知识回顾: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及政府职能 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因而政府对经济活动无需干预,政府惟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力、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各国国内的调控 1.背景 ⑴必然要求: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⑵积累经验:“二战”的特殊作用 ⑶历史反思: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的弊病。 ⑷惨痛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⑸借鉴吸收:苏联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借鉴苏联的经验) (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竞争) ⑹成功典范: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 ⑺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影响。 ⑻科技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新科技需要国家投入巨资,并进行协调和有效管理。 ⑼现实需求:经济急需恢复;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维护政权 2.概念: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提出,是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 3.主要措施 (1)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2)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 4.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5.实质: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自我完善和发展)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6.评价: 积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局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垄断资本占支配地位;欧美资本主义依然是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存在 7.成效:二战结束至70年代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8.问题: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9. 凯恩斯主义理论无法解决:为医治生产停滞,政府降低利率、放宽信贷,却加剧了通货膨胀;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又被迫提高利率、紧缩银根,人为放慢经济增长的步伐,却又使生产停滞、经济恶化。 10.各国新的应对措施: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出现“混合经济”(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11.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缓慢复苏。(英国:国企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美国: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 削减税收 刺激投资、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12.90年代,以美国为主出现繁荣。克林顿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第三产业”繁荣,出现新的增长点(知识经济),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阅读补充——第三产业的发展:(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2)兴起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连接第三次科技革命,通过航天飞机发射,神6等图片加深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3)作用: ①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②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③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阅读补充——美国“新经济”: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从1991年3月到2000年2月,美国经济出现持续107个月的良好运行态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降到历史最低水平,这种三高三低(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高企业效益、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利率)并存的经济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之为美国“新经济”。特点:①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度发展。②打破凯恩斯主义理论: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③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它包括了三个要素: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在克林顿理政时期,美国就出现了“新经济”革命。其主体是私有资本和创业企业,像微软、英特尔、Yahoo、Google就是显著例子。另一个就是在20世纪后期,全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人几乎占了2/3,甚至是3/4。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现象) 13.2007年4月,美国爆发次债金融危机,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应对:各国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内含扩大公共开支、减税和降息等提振实体经济的三大举措。 14.认识: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在市场主导与政府调节之间寻求平衡;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二)国际协调 1.原因:吸取大危机的教训;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 2.措施: (1)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2)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3.评价: 多领域协调经济秩序: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 制度化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缓解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的发生,但不能避免经济危机; 美国主导:确立了美国的主导地位,服从于维护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对外经济扩张) 知识总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⑴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种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发展历程 (3)特点: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并以其巨大的力量,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追求的是国家垄断利润。 (4)评价 ①积极性: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使生产、技术改造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背景 (1)科学理论的突破: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相对论、量子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出现为技术革命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2)世界大战的促进:两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技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社会条件:二战后各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人才条件。 (4)政府重视和推动:二战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要和高度重视。 2.主要内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第三次科技革命) 3.意义: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是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知识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 经济上: ⑴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⑵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⑶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社会生活上: 促进了社会生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科技上: 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普遍加强对科学领域研究的支持,大大加强了对科学技术的扶持和资金投入。 思想文化上 ⑴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思想调整,国家的宏观调控进一步发展。 ⑵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⑶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提高了教育的战略地位。 国际关系上 ⑴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 ⑵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 ⑶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新变化 (1)就业结构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知识补充——中间阶层:是来自社会分层理论的一个概念。自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几个主要的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分层结构中,均先后出现了以管理人员和公职人员为主的新中间阶层,主要指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群体,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和白领工人,亦称“中产阶层”、“新中产阶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稳定保持在发达国家人口比例的25%-30%左右,已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定型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主体力量) 发展线索:第三次科技革命——“人民资本主义”盛行“经营者革命”——“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3)实质:社会结构多层次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 四、“福利国家” 1.兴起的原因: 必然要求: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物质基础(经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社会物质财富剧增; 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 现实需要(政治):二战后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导致的贫富分化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资产阶级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维护政权的需要。 思想: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盛行(理论基础);人权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思想发展 经验借鉴:罗斯福新政 外部刺激:苏联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借鉴苏联的经验) 民众呼声:工人运动迭起,要求改善经济地位 历史反思: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的深刻反思 2.含义: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 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3.来源:社会福利由国家财政负担。 4.目的: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本主义统治。 5.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再分配 6.影响: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7.调整演变: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减少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80年代,美、英、法等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8.评价: ⑴积极作用: ①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降低贫困人口的比重,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②有利于改善普通群众的生活,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要; ③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缓和供求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⑵消极影响 ①国家财政开支巨大,形成财政赤字,增加国家财政负担,从而导致税负加重。 ②高福利导致社会效率不高、缺乏活力,很多人陷入了对福利制度的依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的工作积极性;破坏社会风气和社会竞争精神。 ③过高的税收支出成了企业和个人的沉重包袱,压抑了企业活力,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④未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矛盾。 五.社会运动的兴起 1.原因: ⑴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加强国家干预,建立“福利国家”来缓解社会矛盾,但未能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⑵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矛盾的加剧,个人的觉醒,争取平等、民主、自由、和平,致力于改变社会。 2.主要表现 主要代表 原因 结果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如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剥夺黑人的选举权等 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妇女运动 ①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③为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其他运动 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 (1)实质: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表现: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本节知识总结: 四个层次、两个方向、一个核心——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内容与核心 四个层次:◎国际:国际组织,国际协调 ◎国家:宏观调控、福利国家 ◎企业: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 ◎个人:民权运动(黑人、妇女、学生) 两个方向:★政策制度(宏观调控政策、社会福利制度) ★技术支持(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个核心:国家干预的程度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发展) 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标解读: 1.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主要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 2.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历史事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一、“斯大林模式” 1.特征: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权力的高度集中。 (1)经济:①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片面发展重工业;③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政治:①权力高度集中;②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③权力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2.评价: 积极: ①苏联工业强国: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令世界瞩目。 ②卫国战争物质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③开创经济体制:开创了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为西方国家进行经济体制调整提供借鉴(国家干预经济)。 ④开创工业化模式:开创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和民族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借鉴。 弊端: 经济方面: ①经济结构人民生活: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农民生活积极性: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地方企业积极性:长期僵化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④粗放经济效益低: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 政治方面: 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缺乏民主的监督机制;权力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致使苏联政治僵化。 思想文化方面: 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体制导致学术民主的消失。 国际方面: 针对帝国主义搞封锁、反对开放、主张封闭,提倡关起门来搞建设。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危害性还在于,斯大林将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模式绝对化和普遍化。 二、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背景 (1)取得成就: 经济: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科技军事: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 教育生活: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面临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3)改革契机:斯大林逝世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 2.赫鲁晓夫改革 (1)主要内容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赫鲁晓夫改革措施 美苏重大历史事件 农业 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农业集体化) 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建立华约 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 工业 技术上落后的民用工业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下放部分权力 (扩大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民生 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 兴建“极简主义楼房” 政治 数百万人被关押在监狱和集中营。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严重。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外交 国家与外部世界的隔绝 提出“三和路线”,首次访问美国 (2)评价 ①冲击斯大林模式:赫氏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注入市场经济促进农业:改革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③打破斯大林崇拜: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在一定程度上思想解放作用,促进民主化; ④未正确评价斯大林: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⑤未突破计划经济和经济弊端: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只是原有经济体制的局部调整;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3)失败原因: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打破苏联模式,只是原有经济体制的局部调整;赫鲁晓夫主观专断、急躁冒进;缺乏整体的正确的系统改革思想。 苏共二十大 时间:1956年。 概况: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影响: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引发社会主义内部思想混乱 3.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①赫氏改革失败,国家混乱。②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突出 (2)主要内容: ①前期:在工业领域推行“ 新经济体制 ”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后期:改革停滞不前,日趋保守。 (3)评价: 成果和积极: 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②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③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增; 局限和问题: ①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②执政后期,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4)失败原因: ①勃列日涅夫后期保守专断,国家政治生活与意识形态僵化,缺乏活力; ②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打破苏联模式; ③军备竞赛加剧,制约发展。 4.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国家政治、经济领域积累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危机四伏:国民经济军事化,导致经济衰退与恶化;政治生活日益僵化;斯模式的弊端更加严重。 (2)措施: 经济体制改革: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突破斯大林模式) 政治体制改革:①取消苏共领导地位;②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 ③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实行政治“多元化”(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3)结果: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5.苏联解体 (1)过程: ①1990年3月,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之后许多加盟国家也宣布独立;为了遏制独立势头,1991年3月,苏联进行全民公决,赞成保留联盟的占76%,但要削弱中央权力,增强各国独立性,并把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1991年8月14日,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预定20日签署。 ②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少数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③1991年12月,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11个国家的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告结成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苏联不复存在。 (2)原因: 历史原因: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现实原因:人民生活水平长期落后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美苏争霸、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 宗教问题、民族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共产党自身建设没有搞好(特权、腐败、脱离群众等) 导火线:八一九事件。 知识总结: 二战后苏联针对“苏联模式”弊端的改革 存在弊端 改革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落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异同 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 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 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 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二、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建设、改革的背景 ⑴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着手恢复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⑵弊端: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⑶目的: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2.社会主义改革 照搬别国模式,埋下了隐患 (1)南斯拉夫改革 措施 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权力下放(没有从根本上冲破苏联模式) 影响 ①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2)其他改革取得成效的国家: 波兰: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56—60),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农业增产。 匈牙利的“新经济体制”:匈牙利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允许合作社和企业自订生产计划。 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结果:国民收入递增,人民消费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放松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但未突破计划经济)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概况: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改革的《行动纲领》,主张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等。这场改革运动被称为“布拉格之春”。(放松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想突破计划经济) 结果:苏联对此不能容忍,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改革。 民主德国: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地方和企业经营自主权,国家只下达利润指标。成果:经济稳步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放松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但未突破计划经济) 3.东欧各国大多采用苏联模式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战后东欧各国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②苏联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对东欧各国的扶助。 ③战后国际形势复杂,资本主义世界敌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2)影响: ①短期内为东欧各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战后重建起到促进作用。 ②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利于东欧各国的进一步发展,对后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3.东欧剧变 (1)原因 ①历史原因:东欧各国长期处在冷战阴影下,受苏联的控制和影响,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各国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导致剧变的主要原因 ②现实原因: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③苏联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推动了东欧各国执政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 ④西方原因: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资金技术的援助引诱、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 ⑤改革方向: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 (2)剧变内涵: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3)概况 类型 主要表现 变化相对平稳 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 发生流血冲突 罗马尼亚 国家实现统一 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 国家陷入解体 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4)本质上都是社会制度、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5)结果:1989—1992年, 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拓展阅读:——“和平演变”是指西方国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促使它们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该词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和平演变”成为美国在冷战时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 在政治上,美国承认东欧各国政府的法律地位,直接与东欧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同时,美国表明立场,将苏联与东欧区别看待,以此来分化苏联与东欧关系。其次,在经济方面,加强与东欧各国经济贸易与往来,分化瓦解东欧的苏联式的经济模式。再次,在加强政治、经济交往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在批评社会主义文化(以苏联文化模式为主)的同时,加强西方文化的宣传与渗透,达到在文化上同化东欧的目的。在美国新闻署和中央情报局牵头下,美国成立了一些带有半官方色彩的非政府组织及一些中情局的外围组织, 如法菲尔德基金会、争取自由欧洲委员会、国际自由记者联合会、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时代公司、国际笔会等非政府组织。 在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影响下,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1989一1992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四、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社会主义的建立: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3.伟大转折: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主要成就 ①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体现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综合国力的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③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 ④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2)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宏观把握,历史回顾: 1.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指的是在争夺和瓜分殖民地的过程中,现代殖民帝国为了自身的政治与经济利益而结成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政治体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殖民体系: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3.形成过程: 知识梳理: 一、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 (一)背景/原因 ⑴削弱帝国主义力量:二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迫使宗主国对殖民政策进行调整。 ⑵民族革命力量增强:二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深受自由和民族觉醒等思想的影响,进一步觉醒,促进民族解放力量的增长。 ⑶物质基础和组织条件:二战及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准备了重要的物质和组织条件。 ⑷苏联的鼓舞和支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⑸联合国的推动: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主权国家概念的传播、世界的反殖民潮流。 ⑹新老殖民主义者的矛盾:新老殖民主义者的矛盾与斗争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 表现 1.亚洲的民族独立 (1)印度和巴基斯坦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 为削弱帝国主义的势力提供客观有利条件 斗争历程 ①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②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 结果 ①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为 印巴两国的长期冲突动荡埋下了隐患 ②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2)亚洲殖民体系崩溃: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2.非洲的民族独立 (1)主要历程 国家或地区 主要概况 埃及 ①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国。 ②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 阿尔及利亚 ①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 ②戴高乐政府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政策。 ③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撒哈拉沙漠 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诸国也为国家独立而斗争 (2)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①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英、法、比、葡等在非洲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3.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 (1)古巴 ①摆脱美国控制: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②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2)巴拿马:人民不断开展斗争,在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4.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为标志 总结: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5——1955年。 (1)概况:高潮主要在亚洲和北非,如印巴分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埃及独立等。 (2)特点:①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②美国的干涉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障碍。③地区和国家发展不平衡。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激烈争夺民族解放运动领导权。⑤斗争形式多种多样。 2、第二阶段: 1955——1974年 (1) 概况:亚非拉国家出现了联合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广泛展开,如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等。 (2)特点:①自觉联合反帝,积极地相互支持。②运用各国资源,建立联合反帝组织。③民族解放运动广泛胜利,世界殖民体系不断瓦解。 3、第三阶段: 1974年至今 (1)概况: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如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1999年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等。 (2)特点:①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流已经转向在巩固政治独立的同时,着重发展本民族经济,并争取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②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增强。③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三)特点 1、具有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空前的广泛性。 2、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3、建立了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类国家体系。 4、大多数国家通过和平斗争方式取得了独立。 5、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原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 6、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具有互相支持、互相援助的特点。 (四)影响: (1)实现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2)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 (3)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 发展中国家 (1)概念: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不属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经济不发达的新兴民族国家。大约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该词于60年代以后被广泛使用。1973年9月,不结盟国家在阿尔及尔通过的《政治宣言》中正式使用了“第三世界”这个概念。 (2)基本特征 ⑴从历史上看,第三世界国家基本上都是由殖民地半殖民地演化而来的。 ⑵从经济上看,第三世界国家大多数是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大多反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⑶从政治上看,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干涉、控制或侵略,它们在对外政策方面大都奉行独立自主或不结盟政策,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3)第三世界崛起的三个标志和历史作用 三个标志 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兴起、七十七国集团建立 历史作用 (1)向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主宰世界的局面提出了挑战,是促使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重要力量 (2)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要力量,促使联合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4)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2.现代化建设浪潮 代表国家或地区 发展概况 亚洲国家 (1)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2)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非洲国家 经济一度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拉丁美洲各国 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亚非拉国家 地区 面临问题 调整及结果 亚洲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拉丁美洲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 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非洲 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2.面临的共同问题 根本出路在于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3)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4)经济全球化将对发展中国家民族产业和国内市场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 (5)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金融一体化面临最大风险,可能诱发一国的金融危机。 历史概念:国际经济旧秩序 是建立在旧的国际分工、不等价交换、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基础上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体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无权地位的情况下,按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意志和需要建立起来的。其主要内容和特征是:以不合理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国际垄断资本占据支配地位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受少数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经济机构,即资本主义在国际生产和流通领域里的垄断。 知识扩展: 1、新殖民主义 二战后,在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赤裸裸的暴力和强权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唾弃,西方发达国家被迫改变了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旧方式,而采取更隐蔽的、间接的殖民侵略手段。它们充分利用其经济优势,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最大限度地榨取财富。其特征是:(1)通过各种附加不合理条件的“援助”,从接受援助国获取各种特权;(2)通过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占领市场,获取高额利润;(3)低价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进行不等价交换;(4)利用技术优势进行技术垄断,在转让技术时进行敲诈。新、旧殖民主义虽然采取了不同的统治方式,但其本质都是以金融资本统治为基础,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剥削、掠夺、控制和压迫。 2、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 (1)战后至60年代中期的初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普遍落后,但已有初步的发展。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最重要的经济任务是从原殖民统治者那里收回国家的经济主权,把国民经济命脉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同时进行必要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为全面开展经济建设做好准备。 (2)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高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和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努力发展经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就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1956年—1960年,年均增长4.9%;1961—1965年的年均增长达到5.1%;1966—1970年则上升为6.6%,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并且分别高于同期发达国家的增长水平。 (3)80年代——失去的十年:20世纪80年代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停滞不前、徘徊于低谷的十年。虽然一些国家,如“亚洲四小龙”、拉美国家等发展比较迅速,但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大为下降,经济上困难重重,粮食、债务等问题都成了挥之不去的困扰,难以解决。经济的低迷和危机迫使这些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走上调整和改革的道路。 (4)90年代以来的经济调整和深化改革阶段:进入90年代,发展中国家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新技术革命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分别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积极调整内部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战略,走出经济困境,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