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D. “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通过分封制与诸侯共同管理国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项符合题意,故选A;先秦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地方分权体制”指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自主权,“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后三个说法与史实一致,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答案】D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分封制下,爵位和官职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而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故最佳选项为D项。‎ ‎3.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A. 秦朝三公九卿制 B. 唐代三省六部制 C. 宋朝二府三司制 D. 明代内阁制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宰相制度的废除,此后的高官没有宰相之名,D与题意相符;“秦朝三公九卿制、唐代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制“都有相职和相权,A、B、C均不符题意。‎ ‎4.“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城邦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段材料说明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 独立自治 B. 彼此隔绝 C. 封闭保守 D. 小国寡民 ‎【答案】D ‎【解析】城邦数量多,但是面积狭小,人口少,这体现了其小国寡民的特征,选项D正确;独立自治、彼此隔绝、封闭保守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B、C。‎ ‎5.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 罗马法拥弃 B. 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C. 罗马法追求完美境界 D. 罗马法主张消除压迫,使社会公平 ‎【答案】B ‎【解析】材料“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强调的是罗马法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变革适应社会发展的特征,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专制的工具,D选项排除。‎ ‎6. 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A. 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 “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 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 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答案】C ‎【解析】从题干中"16、17世纪"适合于工业化可判断这种政治制度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由此可知A、B、D三项错误。‎ ‎7.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这里的“新”“不同类型”指的主要是 A. 城邦民主制度 B. 邦联制 C. 君主立宪政体 D. 联邦共和政体 ‎【答案】D ‎【解析】本题A、C两项说法错误,不是美国创造的新的国家。B项不是美国的最终归宿。只有D项在1787年宪法中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共和制,符合题干。‎ ‎8.学者景德祥在《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一文中认为:“那种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下列各项中属于德国“民主成分”的是 A. 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B. 德意志宰相对皇帝负责 C. 帝国议会代表由选举产生 D. 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 ‎【答案】C ‎【解析】帝国议会代表由“选举”产生体现的是“民主成分”,而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德意志宰相对皇帝负责、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等选项均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所以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9.鸦片战争后,两广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尤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贫富不均 B. 莠民作乱 C. 吏治败坏 D. 民性懦弱 ‎【答案】C ‎【解析】贫富不均与材料的内容“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不符,故A项错误;“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表明民众生活的水深火热之中,并不是莠民作乱,故B错误;材料说明官员把战争失败归为民性懦弱,是对战争失败的推卸责任,并不是鸦片战争战败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耆英认为不能御敌的原因是“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导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也就是吏治腐败是不能御敌的理由,故C项正确。‎ ‎10.黎仁凯在《洪仁玕的历史定位》中指出: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玕,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说明史学家对洪仁玕的定位较高,主要是看重了他 A. 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领导了防御战 B. 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 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D. 最早进行“器物”及政治改革的实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认为洪仁玕的进步性在于“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所以A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错误,最早进行“器物”和政治改革的是洋务运动;B选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起义,不是民主革命,所以宣传的思想也不是民主革命思想;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11.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 A.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 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D. 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剪我最亲之藩属(朝鲜)”“威海”可知反映的是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后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C正确;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是鸦片战争,A与题意无关;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与题意无关;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D与题意无关。‎ ‎12.据统计,自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国内新成立的公开团体有682个,其中政治类团体312个,主要集中在京、津、沪、宁等地,而京、沪两地又占1/2以上。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末“新政”的推行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民主权利 C.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依据所学可知,A明显错误;B符合题意,《临时约法》规定公民享有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提高了公民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C与D不是主要原因,因这些组织并不都是资产阶级所组成的。所以应选B。‎ ‎13.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就中国问题专门作出决议。这说明共产国际 A. 视国共关系为中国头等要事 B. 意图干预中国革命道路 C. 直接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 D. 旨在实现国共和平共处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初,共产国际就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专门作出决议。可以得出共产国际对国共关系的重视,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要干预中国革命道路、直接领导中国革命以及实现国共和平共处的内容,所以B、C、D三项错误。‎ ‎1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这反映出《宪法大纲》‎ A. 消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B. 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D. 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答案】D ‎【解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正是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表现,故A项“消除了”说法错误;民主革命纲领是反帝反封建,而大纲里规定富农不能享有相关民主政治权利,划为对立阶级力量,故B项“全面贯彻”说法错误;国民革命运动是从1924年至1927年,而《中华苏维埃共国宪法大纲》是20世纪30年代颁布的,故C项说法错误;富农等可团结为革命力量的阶级被错误打击,说明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项正确。 ‎ ‎15.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 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抗战准备。材料体现了国民政府在1933—1937年,在沿海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从防范的地理方向来看,不是针对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和红军,也体现不出“削弱各地军阀”的意图;这实质上反映出国民政府针对日本作出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16. 据统治,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当时人民提出 “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的口号。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华北和华东的农业基础良好 B. 解放区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 C.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 人民被解放全中国的激情鼓舞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强调了人民战争和民工支前的极端重要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景,得益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所以答案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17.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 A. 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 B. 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 C. 没有意识到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 D. 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答案】B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幻想仅通过讨论、证明、说服的方式就能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对社会的管理权,这种空想性体现在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阶级对象问题,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的信息,排除C;材料无关工人运动,排除D。‎ ‎18.“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该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A.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 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的成果很多,但是最大成果是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C选项符合题意;A项描述的是巴黎公社,排除;BD项是十月革命的影响而不是成果,排除。‎ ‎19.马克思指出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新中国对这一思想的实践是 A. 确立政治协商制度 B. 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答案】B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思想。故B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 ‎20.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祖国失散已久的又一个“孩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原因是 A. “一国两制”的提出 B. “九二共识”的确定 C. 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 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时间可知,这是1999年澳门回归,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D正确;“一国两制”的提出是政策原因,不是根本原因,A错误;“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共同承认一个中国,B与题意无关;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不是根本原因,C说法错误。‎ ‎21.有学者在评价我国现代某一外交现象时指出:“它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承认,极大地提高了新政权的国际地位;它有助于消除斯大林对中共和政府的偏见;它为新中国的建立寻求了必要的国际支持和援助”。这里的“它”是指 A. “一边倒”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方针 D. 反对霸权主义政策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它有助于消除斯大林对中共和政府的偏见;它为新中国的建立寻求了必要的国际支持和援助”‎ ‎ 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政策的时间处于20世纪50年代初,并且与斯大林时期相关,故A符合题意;B、C、D均与“……它有助于消除斯大林对中共和政府的偏见”无关,B、C、D错误。‎ ‎22.美国学者帕尔默说:“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绝大多数美国人都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 A. 政治上发表反苏反共的国情咨文 B. 经济上援助控制西欧以对抗苏联 C. 军事上与盟国组成反苏战略同盟 D. 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可知,美国要发动遏制苏联,遏制共产主义。这开始于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这就是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所以答案选A。其他选项都是冷战的表现。‎ ‎23.《全球通史》叙述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 A. 两极格局形成 B. 多极化趋势出现 C. 两极格局瓦解 D. 世界新格局形成 ‎【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目前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世界上头号强国,但随着中国,欧盟,俄罗斯等国家或集团实力的不断壮大,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并且这种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强,B正确;据材料可知欧洲和中国的影响力不断上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A错误;C不是材料主旨;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D说法错误。‎ ‎24.冷战结束后,一些实力较强大国或国家集团,极力争取“极”的地位,出现一种“多元争极”的态势。这一“态势”反映出 ‎ A. 新国际格局尚未定型 ‎ B. 国际力量出现了平衡 ‎ C. 美国力量遭到了削弱 ‎ D. 世界多极化基本形成 ‎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极力争取‘极’的地位,出现一种“多元争极”的态势”说明冷战结束后处于多个较强的国家或集团争极的状态,说明冷战后新的国际格局还没有定型,故A选项正确;“极力争取‘极’的地位,出现一种“多元争极”的态势”说明各个大国或集团之间的力量不平衡,才会出现争极的现象,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说冷战后的实力较强的大国或国家集团,没有提及美国的力量被削弱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冷战后实力较强的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争极说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但不能够说世界多极化基本形成,故D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25. 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和国家体制往往受到本国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的水平、乃至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2011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新著《中国大趋势》‎ ‎(1)美国是如何解决材料一中所面临的问题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3)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答案】(1)解决: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联邦宪法);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4分)‎ ‎(2)完美:不流血、妥协。(2分)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4分)‎ ‎(3)‎ 观点 述评 观点一 中国实行一党制(2分) ‎ 该观点是错误的。中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民主协商的政党制度。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一党执政,多党参政,两者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避免了西方多党制或两党制,实行轮流执政、互相倾轧的的局面。(6分)‎ 观点二 独特的纵向民主(2分) ‎ 该观点有一定道理。中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自下而上的结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及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中国的民主政治不同于西方的代议制和联邦制。(6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可知,美国解决的方法是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联邦宪法);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 ‎(2)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光荣革命”的概念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过程。即“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是:不流血、妥协。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3)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但是要抓住材料中一些关键词(比如“一党体制”“独特的纵向民主”)来论证其正确性。即观点一中国实行一党制,该观点是错误的。中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民主协商的政党制度。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一党执政,多党参政,两者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避免了西方多党制或两党制,实行轮流执政、互相倾轧的的局面。观点二独特的纵向民主,该观点有一定道理。中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自下而上的结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及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中国的民主政治不同于西方的代议制和联邦制。‎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2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作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 ‎(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三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一役”唤起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的主要爱国活动。‎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 ‎(3)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答案】(1)原因: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淡薄;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认同感;以往遭遇的民族危机不足以惊醒国人。‎ 活动:宣传维新思想,发动戊戌变法;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宣传三民主义,领导民主革命。‎ ‎(2)表现:运动的 规模更大(人数多,范围广);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参与阶层多);影响更大。‎ ‎(3)说明:取得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的首次完全胜利;促进中华民族觉醒,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奠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推动民族解放。‎ ‎(4)主要因素:民族危机加剧;先进中国人的引领;社会的近代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加强;国民观念的进步,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追求 ‎【解析】(1)原因:据材料“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可知,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淡薄;据材料“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可知,我国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认同感;据材料“……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可知,以往遭遇的民族危机不足以惊醒国人。‎ 活动:结合所学可从宣传维新思想,发动戊戌变法;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宣传三民主义,领导民主革命等角度回答。‎ ‎(2)表现:据材料“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影响也大得太多了”可知,五四运动的规模更大(人数多,范围广);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参与阶层多);据材料“……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影响也大得太多了”可知,影响更大。‎ ‎(3)说明: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首次完全胜利;据材料“‘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可知,促进中华民族觉醒,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奠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 ‎(4)主要因素:本问结合所学可从民族危机加剧;先进中国人的引领;社会的近代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加强;国民观念的进步,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追求等角度回答。‎ ‎27.贸易战的背后往往有政治利益或意识形态的较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政府就确定了要利用经济手段对新中国施加压力的方针。国务卿艾奇逊在1949年2月28日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关于美国对华贸易的政策》的报告时就说,中共既要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又要重建国家,它势必寻求外援,寻求与西方的贸易,因此“在共产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现实之间的第一个冲突大概会具体地在经济领域中产生”,“正是在对华经济关系领域中美国具有对付中共政权的最有效的武器。”3月3日,这一报告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1号文件获得总统批准。‎ ‎——陶文钊《禁运与反禁运:五十年代中美关系中的一场严重斗争》‎ 材料二 70年代初,美国维持对华的严格的贸易管制,不仅使美国商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受歧视的不利地位,美国每年还要为此付出4000—7500万美元的经济代价,而且,这种管制中的治外法权“成为美国与西方盟国经济摩擦的火种,进而发展成为二者之间的外交问题”。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也承认这样的事实:近20年来,美国一直在世界上鼓吹和带头孤立和封锁新中国,不但没有奏效,反而遭致自己对华利益的巨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尼克松政府决定缓和对华的贸易管制,作为调整对华政策的突破口。‎ ‎——何海波《尼克松政府对华贸易管制政策的缓和》‎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总统批准艾奇逊报告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政府决定缓和对华贸易管制的背景。‎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以“合作与分歧”为主题,就1949年以来的中美关系的发展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60字左右)‎ ‎【答案】(1)原因:美国敌视社会主义阵营,希望通过贸易遏制新中国。‎ ‎(2)背景:贸易战导致美国经济严重受损,美国与盟友关系紧张。‎ ‎(3)小论文(例文)‎ 中美关系总体朝向健康良性的合作方向发展,但时有分歧。‎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几乎隔绝。‎ ‎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于是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缓和,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新时期以来,中美两国合作交流的程度大大加深,但美国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中国以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外交政策的目标,两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仍有摩擦。‎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正是在对华经济关系领域中美国具有对付中共政权的最有效的武器。”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敌视社会主义阵营,希望通过贸易遏制新中国。‎ ‎(2)背景:根据材料“70年代初,美国维持对华的严格的贸易管制,不仅使美国商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受歧视的不利地位,美国每年还要为此付出4000—7500万美元的经济代价”可知贸易战导致美国经济严重受损,美国与盟友关系紧张。‎ ‎(3)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围绕中美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关系的特征及背景进行分析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