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上学期2019级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19年11月26日 一、选择题 1.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 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C. 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材料“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反映出商王朝政权中充满着神权色彩,这体现出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AC项排除;D项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 2.《左传》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墨子》亦载:“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下列选项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 问鼎中原 B. 春秋鼎盛 C. 钟鸣鼎食 D. 一言九鼎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鼎”意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春秋鼎盛鼎意为“正当、正在”,故B 项错误;钟鸣鼎食中鼎意为“煮东西的器物”,是该字本意,与题干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一言九鼎比喻说话力量很大,能起到很大作用,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点睛:首先明确材料中“鼎”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然后分析四个选项即可。 3.《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据此可知周颂 A. 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B. 深受宗法观念影响 C. 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 D 积极宣扬礼乐文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根据材料“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可知周颂深受宗法关系的影响,B选项符合题意。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材料强调的是血缘关系对周颂的影响,A选项排除。对祖先的崇拜与王权披上神秘色彩无关,C选项排除。礼乐制度是对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D选项排除。 4.秦朝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常管宗室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大仆,掌管宫廷用马;宗正,掌管皇族、宗族事务……这反映了九卿 A. 服务皇室,君权至上 B. 职权细化,各负其责 C. 官员众多,权力分化 D. 政务繁杂,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九卿的职权基本围绕皇帝或者皇室展开,说明九卿服务皇室,体现皇权至高无上,A项正确;材料体现九卿职责,没有涉及职权细化,各负其责,排除B;九卿不能体现官员众多,且权力分化与史实不符,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九卿政务繁杂,且与中央集权不符,排除D。 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秦之所忧者在孤立,而汉之所忧者在诸侯。”为了解决“汉之所忧”,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 频繁更换丞相 B. 任用亲信和近臣 C. 建立刺史制度 D. 颁布“推恩令” 【答案】D 【解析】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这样削弱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正确;频繁更换丞相、任用亲信和近臣、建立刺史制度与“所忧者在诸侯”无关,排除ABC。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汉之所忧者在诸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联系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回答。 6.《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填‘奉行’而巳。”这一分工 A.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B.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 相互牵制影响行政效率 D.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三省制下宰相之间的程序性制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A正确;三省制主要涉及决策和行政权,并不属于监察机制。唐代监察机制包括行政组织内部监察和外部监察。外部监察主要由御史台和谏官担任,内部监察是吏部对百官的考核。故B项错误;三省分工明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属于封建政治制度的内容,分权与制衡原则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内容,故D排除。 7.“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世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A. 主要职责征收赋税 B. 与都省相互制衡 C. 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D. 受到中书省节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以看出行省收取税赋除一部分留作地方备用,其余都上交中央,可见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受中书省中书省的节制,故D项正确;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故A项排除;材料信息认为行省和中书省互为表里,不是相互制衡的关系,故B项排除;中书省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故C项排除。 【点睛】“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是解题的关键。 8.中国古代,“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这一观点 A. 认为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B. 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历史教训相符合 C. 主张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适度分权 D. 强调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内重外轻,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说明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导致了地方自主权的缺失,在外族入侵的情况下由于抵抗力下降,导致亡国的危险,材料的意思显然是加强地方的自主性,故C项正确;材料中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不是加强君主的权力,故A项错误;宋代实行“内重外轻”的策略,唐朝时藩镇割据,故B项错误;材料的目的是加强地方的自主性,故D项错误。 9.古雅典民主政治在实施中,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多有权势家族渗透,甚至父子或兄弟一起供职,而将军委员会的一些成员甚至沦为独裁者,这显然损害了直接民主和公民的利益。这表明古雅典民主政治 A. 保留了大量旧俗 B. 缺乏法制规范 C. 演变为贵族政治 D. 具有先天缺陷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多有权势家族渗透”“将军委员会的一些成员甚至沦为独裁者,”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运行存在缺陷,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古雅典民主政治保留了大量旧俗,而是强调雅典民主政治的运行存在缺陷,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法制的信息,无法推断出雅典民主政治缺乏法制规范,B项错误。从材料中“五百人议事会”“将军委员会”等信息可知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而不是演变为贵族政治,C项错误。 10.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体现出罗马法 A. 通过法律塑造道德 B. 契约关系的道德化 C. 道德意识的法律化 D. 以商品经济为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可知体现的是道德意识的法律化,C选项符合题意。通过法律塑造道德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体现的是罗马法对诚信的重视,A选项排除。契约关系的道德化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的说法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对善意和诚信的重视,D选项排除。 11.古罗马法规定,不得令亲属相互作证,父亲不宜作儿子的证人,儿子也不宜作父亲的证人;家长有权不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即可以躲避复仇。这些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A. 抛弃传统习俗 B. 忽视公平公正 C. 强调等级秩序 D. 尊重家庭伦理 【答案】D 【解析】 材料“不得令亲属相互作证”“ 家长有权不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反映出罗马法中有许多关于亲属容隐的规定,这些容隐规定体现出罗马法比较重视家庭伦理,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罗马法抛弃习俗和等级秩序,故AC项排除;材料强调是亲属容隐规定,没有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故B项排除。 12.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这一变化有利于 A. 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 B. 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C. 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D. 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英国首相和内阁权力的增多,而权力的增多必然会提高内阁政府的办事效率,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适合美国而不适合英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不涉及政党政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没有强调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合众国应保障联邦各州实行共和政体,保护各州免受入侵,并应根据州议会或州行政长官的请求平定内乱。这一规定 A. 保障了各州的平等权利 B. 避免了君主制度的复辟 C. 确保了各州的主权独立 D. 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该项规定强调了中央政府对于各州的义务,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各州的平等权利;B选项错误,美国没有君主制的传统,避免君主制度的复辟无从谈起;C选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的是联邦制,各州并不享有独立的主权。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4.1789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1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的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这说明此修正案 A. 明确了宗教对政治的作用 B. 完善了对国会权力的制衡 C. 意在削弱国会立法权 D. 强化了对人权的保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可知,国会的立法权被限制,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宗教对政治的作用,排除A项;B项中“完善”一词表述有误,不能体现是对国会权力制衡的完善,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对国会立法权的限制,而不是保障人权,故D项错误。 15.德意志帝国统治期间,教师们常将自己看做是训练场上的军官,商人们自豪地向人们展示其后备役的军官证,中产阶级则把军事阶层当做是社会的最高层。这反映了德国 A. 民主政治的缺失 B. 军事实力的强大 C. 历史传统的延续 D. 对外扩张的企图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可知,军官意识已经渗透到教育、商业和中产阶级,说明德国由浓厚军国主义传统,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战争,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军事力量,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对外扩张的信息,排除D。 16.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首相由议会上院选举产生 B. 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 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 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机构联邦议会由普选产生 【答案】C 【解析】 英国首相由下议院选举,议会选举结束后,国王(或女王)召见多数党领袖,邀请他出任首相并着手组阁,故A项错误。美国总统选举要经过预选、各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举人团投票表决、当选总统就职等几个阶段,故B项错误。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法国参议院议员是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故C项正确。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机构是联邦议会,拥有实际权力,而帝国议会权力很小,故D项错误。 点睛:B项是误选项。本题考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代议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注意与雅典直接民主的区别。 17.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为,“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下列条款与此意思相符的是 A.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 “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 C. “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D. “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答案】C 【解析】 “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指的是外国人可以管理在中国的外国人,而中国人则不必插手,这明显的是领事裁判权的内容,故选C;A属于关税协定权,B是租地、建屋权,D是片面最惠国待遇,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 1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A. 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B. 华夷观念正在转变 C. 已具有国际法意识 D. 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可以全免关税”能很明显地看出当时部分官员对于关税主权的不在意,说明这部分官员缺乏近代主权意识,A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晚清官员对于主权意识的淡薄,不是说明华夷观念的转变,B项错误;材料中官员不懂得主权意思,显然不具有国际法意识,C 错误;材料中官员认为西方列强是想通商,官员并不清楚通商的真正目的,所以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19.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玕的定位较高,评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主要是看重他 A. 领导抗击西方列强侵略 B. 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 最早进行“师夷”实践 D.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答案】D 【解析】 洪仁玕著有《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思想,符合社会发展和近代化,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抗击西方列强侵略,A错误;民主共和思想属于辛亥革命主张,B错误;C是魏源思想主张。 20.李泽厚先生对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如下评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与“救亡性的政治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一拍即合”、“彼此支援”、“相碰撞而又同步”。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延续多久,严峻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据此判断作者评述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中国人民掀起了政治救亡运动,举国一致为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斗争,D选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不属于政治救亡运动,A选项排除。维新变法虽然属于救亡性政治运动,但是未受到启蒙性文化运动的影响,B选项排除。辛亥革命也未受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影响,C选项排除。 【点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1.“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1912年。到1919年底,在《申报》可检索到30条,平均每年不到4条。1925年迅猛增加到81条,报刊的发行量也随之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A. 西方民族观念的传入 B. 精英阶层的民族主义观念日渐成熟 C.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 报刊作为大众媒体更注重开启民智 【答案】C 【解析】 【详解】历经了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等具有民族建构意义的重大事件的刺激,民族观念通过大众传播渠道逐渐深入下层民众。而国民运动的发展,使这一观念进一步走向普及,C正确;西方民族观念的传入不符合材料现象原因,A错误;精英阶层的民族主义观念日渐成熟在甲午战争之后已经出现,B错误;报刊作为大众媒体更注重开启民智属于报刊的功能,与材料主旨不符合,D错误。 22.1928年2月,在《中央复广东省委信》中指出:中国革命事实上形成了“农民割据”的特殊方式,但这种割据的发展“必须取得”各区域内的较大城市,而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就要“在这上面”表现出来。这实质上表明 A. 革命重心转向农村地区 B. 广东率先实践“工农武装割据” C. 民主革命获得实质进展 D. “城市中心道路”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D 【解析】 材料“这种割据的发展“必须取得”各区域内的较大城市,而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就要“在这上面”表现出来”说明农村的格局必须建立在城市的基础上,该思想仍然含有“城市中心道路”,D正确;此时工作重心仍在城市,A错误;江西是率先实践“工农武装割据”,B错误;民主革命思想仍然属于徘徊中,C错误。 23.1931—1935年,部分根据地在土地革命中,实行“没收富农土地、从肉体上消灭富农”的政策。延安时期,采取了“切实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的政策。政策的转变是基于 A. 根据地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B. 富农的反抗斗争加剧 C.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变消灭富农为保护富农,这体现了中共提倡的统一战线政策,这是基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而做出的调整,因此C选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地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是在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为此发动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这不是中共调整对富农政策的主要原因,A选项错误;B选项并非政策调整的原因,错误;D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一是注意材料中政策的转变的时间为“延安时期”,即抗日战争时期,二是理解其变化,即中共变消灭富农为保护富农,结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相关所学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24.2015年《大刀进行曲》入选网络“十大我最喜欢歌曲”之一。该歌曲创作于1937年7月,歌词第二句先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后改为“全国武装的兄弟们”。这一变化表明 A. 国民党改变“攘外安内”的政策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全民族抗战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D. 国共两党矛盾得以基本化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37年7月,歌词第二句先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后改为‘全国武装的兄弟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日本全面侵华,全民族抗战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强调的是随着日本全面侵华,全面抗日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的问题,没有体现国民党改变“攘外安内”政策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当时全民族抗战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的问题,但不代表国共两党矛盾基本化解,故D选项错误。 25.毛泽东说:“从中国革命的将来看,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而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 A. 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 B. 促进了土地革命的结束 C. 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反攻 D. 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 【答案】D 【解析】 材料信息强调了东北地区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这为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首选东北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这一思路的提出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故D项正确;ABC均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故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阶段特征,中国共产党重视东北地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由此判定答案。 二、非选择题 26.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分别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材料二中所指的“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确立并通过自我发展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 (3)材料三主要体现了什么原则?说明其主要作用。 【答案】(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形成责任内阁制和政党政治;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 (3)原则:分权与制衡。(三权分立)作用:权力相互制约,防止专制的出现 【解析】 【详解】(1)“大变动”,根据材料“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立了皇帝制、三公九卿,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汉承秦制,因此秦汉政治制度“大变动”指的是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置六部;史实,根据材料“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废除宰相,设置内阁,专制主义进一步加强;清朝雍正皇帝时期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标志着达到顶峰。 (2)政治设计,根据材料“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确立议会主权;发展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21年建立英国责任内阁制,国王逐渐成为权力的象征,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1832年进行议会改革,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进一步完善君主立宪制。 (3)原则,根据材料“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之间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作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宪法体现的权力制约与平衡有利于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 27.法治取代人治、民主代替专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元前8世纪,希腊开始进入城邦时代。城邦的诞生不仅为法律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而且也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希腊人崇尚法律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观念就诞生在这个自由的精神世界之中。 ——《浅谈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法治理念的转变》 材料二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将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的治国理念。在这一治国理念下,古希腊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法的基本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当时的中国,不能建立起“至为完美的国家”的原因。 【答案】(1)治国理念:依法治国。政治体制:奴隶制民主政治。 (2)特点:保护私有财产;注重法律公平。 (3)“至善完美的国家”是指资产阶级共和国。理由: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强大,不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解析】 【详解】(1)治国理念,根据材料“希腊人崇尚法律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观念就诞生在这个自由的精神世界之中”可归纳出古希腊人的治国理念是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人在依法治国的理念下建立了奴隶制民主政治。 (2)根据材料“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等信息可归纳出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的特点;根据材料“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可归纳出罗马法注重法律公平的特点。 (3 )国家,根据材料“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不愿君主一人专制”“不愿少数富人专制”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指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侵略中国,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及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社会是无法实现“至善完美的国家”的重要原因,同时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力量的薄弱及其软弱性和妥协性是无法实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伏彼起,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发生。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在斗争目标上已有很大不同”的表现,并说明五四运动的新特点。 材料二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义。……这个历史特点,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了的,而是在后来,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 ——毛泽东《新民主义主义论》1940年 (2)中国的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存在“特殊”之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革命出现这种“特殊性”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维经斯基1920年来华时,虽然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有所传播,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建党学说的领会还不深……通过维经斯基的宣传,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更加明白了苏俄和苏共的情况,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在维经斯基的带助下,这些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到工人中去开展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宜传和组织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在思想上、组织上做好了准备。 ——何云庵等《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苏俄是如何帮助中国革命的。 【答案】(1)表现:辛亥革命要求推翻清政府统治;学习美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特点: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原因:一战后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资产阶级未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3)概括: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促进国共第一次合作。 【解析】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同的表现是:辛亥革命要求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义和团运动主张扶清灭洋,反对列强侵略。五四运动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五四运动的性质和作用分析,如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性”(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特殊性”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特殊性,与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不开,可以这样解读:国内,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资产阶级未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际上主要是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通过维经斯基的宣传”“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在思想上、组织上做好了准备”进行概括,联系所学知识,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