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3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3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案

第3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  1.思想 ‎(1)“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历史地位;(2)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的主张;(3)秦朝的“焚书坑儒”;(4)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孔子(△选修4)‎ ‎2.科技文化 ‎(1)商代甲骨文;(2)《诗经》;(3)楚辞;(4)汉赋;(5)汉代造纸术;(6)数学、医学等成就 考点一 “百家争鸣”及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1)经济:铁犁牛耕开始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萌芽。‎ ‎(3)阶级关系:“① 士 ”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 ‎(4)思想文化:出现私人讲学,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 ‎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4.影响 ‎(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② 思想解放 运动。 ‎ ‎(2)文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归纳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空前解放,各种流派纷呈,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时期,孔子、孟子等人奠定了后世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础。“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图解历史 百家争鸣 ‎  教材补遗 “百家争鸣”运动的核心特征 ‎“百家争鸣”运动的核心特征是自由,自由著述、自由讲学、自由批评、自由流动。“百家争鸣”不可能出现在春秋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春秋战国后,“百家争鸣”式的自由是历史夹缝中的自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重视复兴诸子时代的自由精神,并在思想创新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社会,而不是修补束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纲常伦理和等级秩序。‎ 二、先秦诸子思想 学派 人物 思想主张 影响 儒家 孔子 ‎(1)政治:思想核心是“③ 仁 ”;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 ‎ ‎(2)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学,被后人尊称为“至圣”‎ 孟子 ‎(1)政治: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了“④ 民贵君轻 ”的民本思想 ‎ ‎(2)伦理:主张“性本善”‎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荀子 ‎(1)政治: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君舟民水”‎ ‎(2)伦理:提出“人之性恶”‎ 道家 老子 ‎(1)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2)提出“⑤ 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 ‎ ‎(3)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开创道家学派 庄子 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道家思想得到发展 法家 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加强君主集权;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倡无等级差别的爱,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代表下层民众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  误区警示 1.老子的身份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老子和孔子都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2.古代儒家的“民本”思想 孔孟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有本质区别。孔孟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绝无现代民主思想意识。‎ ‎  图解历史 孔子的主要思想及相互关系 三、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1)夏朝: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战国: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⑥ 司南 ”;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 ‎2.汉字 ‎(1)起源: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成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特别提示 甲骨文使我国开始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商朝的历史被称为“信史”。‎ ‎3.绘画: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4.文学 ‎(1)《诗经》‎ a.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 b.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风的内容丰富,深刻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 c.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⑦ 现实 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 ‎(2)楚辞 a.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⑧ 浪漫 主义风格。 ‎ b.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 c.影响:楚辞又称“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指《诗经》)“骚”并称。‎ 四、孔子(△选修4)‎ ‎1.生平:春秋时期鲁国人,少年立志学习礼乐,献身文教,从政生涯昙花一现。‎ ‎2.基本思想 ‎(1)“礼”‎ a.尊尊:卑贱者对尊贵者的尊崇,其中最重要的是⑨ 尊君 。 ‎ b.亲亲:就是对亲人的爱,其中强调子对父母的孝顺,弟对兄长的恭敬。‎ c.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倡周礼的⑩ 贵贱有序 。 ‎ d.“正名”:就是用周礼去规范人的行为。‎ ‎(2)“仁”‎ a.仁爱应有差别,首先是亲人,其次是朋友,而后才是其他人。‎ b.行“ 忠恕 ”之道,即人要尽己为人。 ‎ ‎(3)礼与仁结合:孔子认为,只有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4)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3.历史贡献 ‎(1)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出现“学在民间”的局面。‎ ‎(2)政治上: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思想上:奠定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基础,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探究点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特点 ‎◆史料实证 ‎ ‎  史料1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为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  史料2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文化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史料解释 ‎(1)史料1主要说明了“士”阶层的崛起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其中“士”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通称。‎ ‎(2)史料2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不同诸侯国盛行不同的思想,体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1,说明“百家争鸣”局面中出现“文化觉醒”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 提示 基本条件: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士”的崛起。‎ 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解体;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2)根据史料2,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提示 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史论归纳 ‎“百家争鸣”的含义、特点、实质和评价 ‎1.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3.实质:“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斗争。‎ ‎4.评价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3)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探究点二 传统文化的源头——诸子百家 ‎◆史料实证 ‎ ‎  史料1 我无为,而①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  史料2 “克己复礼为仁。”“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③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  史料3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④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  史料4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⑤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史料解释 ‎(1)解读史料1的关键是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结合老子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①指民众的自我教化、觉悟。‎ ‎(2)根据史料2可得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结合史料2和所学知识可得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②指出了“礼”的要求。③体现了孔子“德政”的主张。‎ ‎(3)解读史料3应首先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把握史料的关键语句,如“施仁政于民”“修其孝悌忠信”和“仁者无敌”,然后提炼孟子的观点。④强调道德的作用。‎ ‎(4)史料4引自《韩非子》。⑤说明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史料运用 ‎(1)史料1体现了道家怎样的治国思想?‎ 提示 强调清静无为,不扰民,其治国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道家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 ‎(2)根据史料2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提示 主张维护周礼,即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国。‎ ‎(3)史料3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政治主张?请进行简要阐释。‎ 提示 “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以德服人,争取民心,体现了儒家朴素的民本思想。‎ ‎(4)史料4体现了韩非子对儒家的仁爱思想持什么观点?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提示 反对儒家的仁爱思想。主张通过“严刑重罚”来维护统治。‎ ‎(5)结合以上史料,分析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冷落,而法家思想备受推崇。‎ 提示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儒家的仁政爱民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而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的主张却适应了时代要求。‎ ‎◆史论归纳 儒、道、法三家的思想特点、联系及区别 ‎1.思想特点 ‎(1)儒家提出“仁政”“德治”“礼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趋于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法家主张实行严刑峻法(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宜用法家思想,以实现国家大一统。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道家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用道家思想为宜。道家学说构成了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2.联系 ‎(1)儒、法、道三家有互补性,在发展中表现出融合的趋势。战国时期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中积极合理的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西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辅以法家思想,兼采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2)儒、法、道各家彼此吸收、融合,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区别 ‎(1)在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而庄子主张“顺乎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1.(2020广东梅州高三质检)战国时期,农家学派代表人物许行主张君民并耕而食,反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而同时代的孟子则认为劳心者对劳力者的统治是合理的现象。孟子的这一主张(  )‎ ‎                     ‎ A.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B.背离了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 C.具有社会分工倾向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1.答案 C 本题考查儒家孟子思想。由材料中“君民并耕而食,反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劳心者对劳力者的统治是合理的现象”可知,许行以小农的平均主义思想否定社会分工,而孟子认为脑力劳动者统治体力劳动者是合理的,这说明孟子的主张具有社会分工倾向,C项正确。‎ ‎2.(2019广东湛江模拟)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这说明当时(  )‎ A.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 B.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 C.商鞅意识到儒家教化作用的局限 D.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 ‎2.答案 C 材料“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说明儒家教化作用的局限,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商鞅对儒家思想的批评,无法说明儒家与法家的思想追求,故A项错误;据材料“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可知商鞅批评儒家思想,二者并没有融合,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表明商鞅并没有接受以仁义治天下的观点,故D项错误。‎ ‎3.(2020湖南邵阳高三联考)孔子在人际关系上倡导“仁”,而孟子将“仁”发展成为“仁政”,强调了其治国理政的功用。这一变化(  )‎ A.体现了儒学应时革新 ‎ B.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 C.提升了儒学政治地位 ‎ D.开启了儒与法的争鸣 ‎3.答案 A 由孔子的“仁”发展到孟子的“仁政”,体现了儒学由哲学思想发展为治国思想,强调了儒学治国理政的功用。这一变化体现了儒学的与时俱进,故A项正确。宋明理学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故B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提升了儒学政治地位,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错误;“百家争鸣”开启了儒与法的争鸣,故D项错误。‎ 考点二 秦汉时期治国思想及科技文化 一、秦汉时期的治国思想 ‎1.秦朝统治者利用法家思想治国,秦始皇“焚书坑儒”,严密控制百姓的思想。‎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1)背景 a.汉武帝时代,中国的“① 大一统 ”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 b.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提出“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主张。‎ ‎(2)确立: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② 儒家 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3)汉武帝的尊儒措施:重用儒生;设立太学和地方教育机构,将儒家经典列为国家规定教材。‎ ‎(4)影响 a.积极: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b.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③ 平等竞争 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 误区警示 正确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新儒学还吸收了法家思想、黄老之学、阴阳家思想。儒学成为统治思想后,其他学派,如法家、道家并没有消失,只不过不是主流思想而已。‎ 归纳总结 确立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因素:社会发展的需要;儒家自身思想的变化。‎ 具体表现为:‎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被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的思想。‎ 图解历史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教材补遗 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 ‎(1)背景:西汉初年,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百废待兴。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2)含义: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即黄帝和老子的学说。‎ ‎(3)理论来源:早期道家理论是基础,同时又兼采阴阳、儒、墨、名、法等各家学说。‎ ‎(4)主张: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地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5)影响: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了元气,国力逐渐增强。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地位:西汉初年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二、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1.科技方面:西汉前期,我国已经有了纸。东汉时宦官④ 蔡伦 改进造纸术。 ‎ ‎2.文字方面:秦朝把小篆作为官方字体,后来又出现隶书。‎ ‎3.文学方面:汉赋出现,这是一种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代表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探究点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董仲舒的新儒学 ‎◆史料实证 ‎ ‎  史料1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 ‎  史料2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董仲舒《春秋繁露》‎ ‎  史料3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对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史料解释 ‎(1)史料1体现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主张。‎ ‎(2)史料2体现了董仲舒“三纲”的处世标准。‎ ‎(3)史料3以第一个句号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说明了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具有的鲜明特征,第二层表明董仲舒新儒学的积极作用。‎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特征。‎ 提示 继承与发展先秦儒学;主张“君权神授”;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2)依据史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思想的影响。‎ 提示 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以及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史论归纳 ‎  1.用例证法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特点 例证 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等各家思想为一体 他所提出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就是借用了道家思想 主张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他提出的“王者承天意以从事”表明了他“君权神授”的思想 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 他用“天人感应”思想规劝统治者要行仁政,“灾 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者,天之谴也”‎ 以维护皇权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他指出皇帝是“受由天之号也,为人主也”‎ 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他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实质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辩护 ‎  2.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差异 董仲舒新儒学 先秦儒学 重点 讨论神学问题 讨论现实问题 功能 为现实政治服务 对“真理”的追求 特点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包含民本思想 地位 官方化,是封建正统思想 只是诸子百家之一 ‎  3.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国家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  核心素养 ‎ ‎(1)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树立文化自信。‎ ‎(2)深刻认识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从秦汉时期的卓越成就中增进国家情怀。‎ ‎1.(2020黑龙江哈尔滨高三调研)《春秋繁露》中说:“《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由此可见,这有利于(  )‎ ‎                     ‎ A.保证司法的公正性 B.确立法家思想统治地位 C.推动法律的儒家化 D.明确道德与法律的界限 ‎1.答案 C 材料“《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体现了《春秋》作为儒家经典对西汉政治和司法的影响,有利于推动法律的儒家化,故C项正确。‎ ‎2.(2020湖北恩施高三调研)董仲舒认为,天是为百姓而生皇帝,而不是为皇帝生百姓。如果皇帝的统治对百姓有好处,天就允许他继续做皇帝,否则就要剥夺他的皇位。这一思想(  )‎ A.具有限制皇权的积极意义 B.论证了皇权的神圣性 C.否定了“天人感应”的学说 D.把孔子的学说宗教化 ‎2.答案 A 根据“如果皇帝的统治对百姓有好处,天就允许他继续做皇帝,否则就要剥夺他的皇位”可知董仲舒的思想明显体现了对皇权的限制,故选A项。根据“否则就要剥夺他的皇位”可知董仲舒不是论证了皇权的神圣性,故排除B项;材料中的思想体现了“天人感应”,而不是否定了“天人感应”,故排除C项;材料中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不是将孔子的学说宗教化,故排除D项。‎ ‎3.(2019陕西咸阳模拟)先秦儒家在社会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这种变化(  )‎ A.吸取了法家的治国理念 B.体现了道家休养生息政策 C.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 D.使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3.答案 A 据材料“先秦儒家在社会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可知,这种变化吸取了法家的治国理念,故A项正确。‎ 记知识结构 背史论术语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了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 ‎(2)儒家提倡“仁”“礼”“德治”“仁政”;老庄之学崇尚自然,主张“无为”;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推行严刑峻法;墨家提倡实践精神。这些学派的思想都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3)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4)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了传统儒学,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5)汉武帝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地位;在各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一、选择题 ‎1.(2019湖北武昌模拟)孔子不以族源作为辨别华夷的首要标准,认为华夏之作为违背礼乐文明则应贬其为夷狄,夷狄之作为符合礼乐文明则应褒其为华夏。孔子的态度说明(  )‎ ‎                     ‎ A.华夷观念已经不复存在 B.文化认同成民族间纽带 C.华夏已被周边民族同化 D.血缘关系失去政治意义 ‎1.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孔子辨别华夷的首要标准是看其作为是否符合礼乐文明,说明文化认同成为民族间的纽带,故选B项。当时华夷观念依然存在,故排除A项;C项明显错误,排除;材料不能体现D项,排除。‎ ‎2.(2018北京文综)“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答案 C 孟子认为依靠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依靠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才可以使天下归服,其强调以德服人,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因此C项符合题意。“王”字在甲骨文中象征着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与孟子观点相左,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可排除B项;宗法制度形成于商周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D项。‎ ‎3.(2019北京文综)《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诸子“百家争鸣” ‎ 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 D.司马迁撰《史记》‎ ‎3.答案 C 本题考查汉代儒学,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所示,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诗》《书》等到汉代时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这与当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有关,C项正确。‎ ‎4.(2019安徽合肥模拟)“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B.以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 C.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 D.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4.答案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材料信息看,我国古代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是维护国家和家族利益,注重礼刑结合,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故选A项。其他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均排除。‎ ‎5.(2019湖北武汉模拟)古代一位思想家主张尚贤、尚同,认为天下之乱是起于人们思想不同,“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他是(  )‎ A.墨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5.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墨家的主张。材料中的“尚贤、尚同”是墨子的思想,A项正确。董仲舒、朱熹和李贽都不符合“尚贤、尚同”思想的要求,排除B、C、D三项。‎ ‎6.(2019四川成都诊断)下图为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竹简局部图。这批竹简写于秦统一前后,内容多为当时施行的法律,书体主要为秦隶。这些竹简说明当时(  )‎ A.政局动荡影响文字统一 ‎ B.文字书写出现简化趋势 C.隶书成为法定通用书体 ‎ D.法律文书使用独立书体 ‎6.答案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的文字为秦隶,秦隶比小篆简化了许多,说明古代文字呈现出越来越简化的特点,故选B项。图片没有文字统一的信息,A项错误;隶书在这一时期没有成为官方通用书体,C项错误;法律文书没有独立的书体,D项错误。‎ ‎7.(2019安徽芜湖质检)据《汉书》载,汉武帝之孙刘贺,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登基为帝,不久因种种劣迹、不学无术被废黜,后被封为海昏侯。近年,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依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郡国并行制已被废除 ‎ B.《汉书》记载不足为信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D.《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7.答案 C 由材料“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可知西汉时期对儒家思想的重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儒学已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郡国并行制已被废除,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刘贺墓出土儒家简书、孔子像,而非《汉书》的可信度,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论语》成为儒家经典,故D项错误。‎ ‎8.(2019吉林长春调研一)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他认为,要从分裂走向统一,实现和谐融洽的“尚同”社会,首先要建立一种普遍承认和人人服从的政治权威,以统一人们的是与非,义与不义。据此分析,墨子认为“尚同”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是(  )‎ A.认同统一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B.崇尚法治,反对人治 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实现各家各派的思想融合 ‎8.答案 A “实现和谐融洽的‘尚同’社会,首先要建立一种普遍承认和人人服从的政治权威,以统一人们的是与非,义与不义”,即认同统一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故A项正确。墨子的思想还远没有达到反对人治的高度,故B项错误;墨子只是倡导建立一个思想权威,不能体现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统一的思想,而非思想的融合,故D项错误。‎ ‎9.(2019陕西渭南质检)历史学家王敬川在其著作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儒家(  )‎ A.崇尚空谈的形象 ‎ B.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 C.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 D.推动社会转型的努力 ‎9.答案 B 题干主要论述了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在处处碰壁之后,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说明在春秋战国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儒家希望有一番大的作为,即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故B项正确。A项表述与题干中孔孟的精神完全相反,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提及孔孟的具体政治思想,体现不出儒家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孟的担当精神,而非其实践活动,故D项错误。‎ ‎10.(2019吉林长春质测二)有学者认为,昔日维系社会之纲纪逐渐失效,且诸侯强大之事实,与攻伐兼并,互为因果。……侵略与自卫皆有待于富强。于是君权之扩张遂同时成为政治上之需要与目的,而政治思想亦趋于尊君国任法术之途径矣。这一观点可以说明(  )‎ A.法家思想兴起的客观背景 B.董仲舒改造儒学的动机 C.“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必然 D.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 ‎10.答案 A 由材料“君权之扩张遂同时成为政治上之需要与目的,而政治思想亦趋于尊君国任法术之途径矣”可知加强君权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法家思想兴起的客观背景,故A项正确。材料所述现象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是在汉武帝时代,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强调了法家思想产生的原因,并非整个“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也不是强调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故C、D两项错误。‎ ‎11.(2017课标Ⅲ)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11.答案 A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读图可知,从西周到战国时期,文字由繁到简,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文字的频繁使用,简明字形更利于书写,故选A项。书写材料的不同未必会影响文字字形的变化,排除B项;各国变法的实施并未对字形产生重大影响,排除C项;“书同文”推行于秦统一中国以后,D项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 ‎12.(2018课标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12.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对墨家学派成就的认识。墨家学派多数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且注重对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研究,其成就和活动主要记载在《墨子》一书中。《墨子》一书记载了几何学、力学、声学、光学及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成就,这些科学成就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选C项。材料只反映了《墨子》对科学成就的记载,排除A项;《墨子》是对科学现象进行研究,不能形成科学体系,排除B项。《墨子》中的科学成就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探索出来的,不是贵族阶层的贡献,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 ‎  材料二 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 ‎  材料三 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10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10分)‎ ‎13.答案 答案要点:‎ ‎(1)原因:面积较大,写字较多;制作工艺简单;轻便实用;成本低;产量高。‎ ‎(2)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汉字的传播;造纸术的发展促进纸的普及,催生多种书体;印刷术的发展使字体变得规范。‎ ‎(3)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促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人类文化体系。‎ 原因:汉字符号丰富多样;汉字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解析 本题考查汉字及其载体,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及历史观点的能力,体现的核心素养为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本题有助于学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1)注意一定要找全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加以提炼概括,主要从与其他书写材料相比,简牍具有的比较优势及其本身的优势来分析。‎ ‎(2)主要分析当时中国的两大科技——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汉字发展的重要作用,如造纸术的发展促进纸的普及,促进汉字传播,催生多种书体。‎ ‎(3)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从中华民族文化交融和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对东亚和世界的影响主要从促进文化交流和丰富人类文化体系的角度分析。原因主要从汉字本身的优点等角度分析。‎ ‎14.(2018课标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 ‎(圣人)‎ 上中 ‎(仁人)‎ 上下 ‎(智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愚人)‎ 尧、舜 孟子 子贡 老子 齐桓公 秦始皇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周文王 孔子 屈原 荀子 范蠡 廉颇 商鞅 韩非 吕不韦 荆轲 李斯 陈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格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 ‎14.答案 略 解析 本题为典型的论证探讨型非选择题。首先要根据材料中某一个或几个等级的历史人物发表自己的见解,既可肯定《汉书》作者班固的划分标准,也可反对其划分标准。然后运用唯物史观,联系一些重大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见解。论证时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史论结合。‎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