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 高一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0分)‎ ‎1.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 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D.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分封制不利于统一,故D正确。材料说明分封制不利于国家统一,故A排除。分封制不利于加强王权,故B排除。材料反映郡国并行不利于消除内乱,故C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 ‎2.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家国同构观念 C. 中央集权意识 D. 安土重迁理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父母官”、“爱民如子”等信息可知,这说明传统中国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密切结合,“家”和“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观念,其本质就是家庭、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即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只强调了“血缘”这一“家族关系”的信息,而国家政治未概括在内,错误;C选项错误,中央集权的特征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错误,安土重迁的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A. 起到监督皇权作用 B.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C. 体现了制度的传承性 D.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 ‎【答案】C ‎【解析】‎ 题干说到了古代不同朝代的中央官制,这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皇权而设置的不同官制,目的是加强皇权专制,故AD错误;中央官制是体现皇权与相权关系的演变,而不是体现对地方的管理,故排除B;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体现了对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继承,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对汉武帝时期中朝官职设置的传承,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则是传承了隋唐时期分相权的原则,元朝时期的中书省则是隋唐和宋元以来对中书省这一官制的传承,故选C。‎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比较类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这一题在考查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变化,这种考查变化的题目在高考命题中占有的比重呈现增长趋势因为比较是将历史知识深入探讨的方式之一,需要引起考生的关注。‎ ‎4.此机构的官员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此机构出现于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D ‎【解析】‎ 结合材料此机构的官员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有皇帝一人裁决,君主一人完全专制,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再结合学过的知识可知此机构是清朝设立的军机处,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 ‎ 点睛:材料“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有皇帝一人裁决”是关键信息。‎ ‎5.“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们的密信。某“廷寄”系用牛皮纸封制,信封两侧有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材料表明军机处 A.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 掌握了军政要务的决策权 C. 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制皇权 D. 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答案】A ‎【解析】‎ 清朝上谕有两种:第一种是明发,交给内阁六部执行;第二种是寄信,皇帝向地方官下达命令,地方政府遵照执行。两者都注重政令畅通,所以选A;军机处能协助皇帝快速处理内政外交,但没有决策权,排除B;军政要务决策权在皇帝手上,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军机处是清代最重要的权力中枢,其他机构制衡不了军机处,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对教材已有定论重要知识点,要遵行教材上的结论性表述。如本题虽涉及军机处发布文件的不同形式,但不能改变关于军机处的机构特点和深层次影响。‎ ‎6.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B.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 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 D. 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答案】A ‎【解析】‎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署,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故中国人通过不同的途径救国,故A正确;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后,故B错误;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不属于主要原因,故C错误;资产阶级力量是否强大与不同的途径救国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署的影响出发,即可得出三者的共同背景,即可民族危机严重,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7. —场甲午中日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之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运动就此终止。自1895年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 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变化可以反映 A. 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B. 民族危机激发国人加快救国实践 C.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效果超过西方 D. 革命成为社会变革的唯一主旋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对中国后20年的影响,没有体现洋务运动的破产的问题,故A项错误;“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自1895年算起……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说明了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故B项正确;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和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不符合史实,故C.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 ‎8.如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 领导阶级 纲领或指导思想 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 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A. 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B. 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 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 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考生对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的认识。“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因此A项正确;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斗争目标有一致的地方,但其实质不同,因此B项错误;资产阶级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故C项错误;农民阶级没有经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各阶级的反抗斗争 ‎9.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各界同胞党派和军队捐弃前嫌,抵御外辱;1937年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根本原因是因为( )‎ A. 党修改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B. 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C.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D. 党重新认识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成为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因此,国共两党能够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B;AD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10.“《天朝田亩制度》表现了农民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又带有反动性”。其“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A. 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 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的方案,是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否定,故C项正确;A、B不是“革命性”的主要体现,排除;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是《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的体现,不是“革命性”的主要体现,排除D项。‎ ‎【名师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的方案的影响解答即可。‎ ‎11.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C.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D.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反对外来干涉的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ABD不符合题意,C项的表述最全面,故选C。‎ 点睛:本题是典型的材料式选择题,解题时应注意选项要全面概括材料中的信息,干扰选项往往只能反映材料的一部分信息。‎ ‎12.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 A. 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B. 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C. 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D.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的线索是:中共成立到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再到解放战争胜利。‎ A项,材料展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的变化,没有提到国共关系。故A项错误。‎ B项,1919年五四运动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故B项错误。‎ C项,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确立了党章。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以及同年11月25日,他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创造性地提出并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接着人民解放军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故C项正确。‎ D项,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一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等基本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第二阶段,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第三阶段,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达到成熟。 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材料中主要展示的是不同革命阶段,并未突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13. 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是大跃进时期,发生在1958年;②发生在文革期间,即1966-1976年;③第一部宪法颁布是在1954年;④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故选C。‎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曲折•第一部宪法颁布与“文革”;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回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958年大跃进 ‎1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 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D. 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1954年到1982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都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间的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A项;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宪法则构建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没有改变基本的法律架构,故排除B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建设的目标,这两部宪法都没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立,故排除D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无论是1954年宪法,还是修订后的1982年宪法,都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 ‎【点睛】对宪法的修订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1982年宪法适应了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5.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 “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 “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C. “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 “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B项说法过于绝对,台湾民进党是“台独势力”,并不接受“一国两制”,符合题意。依据所学,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了两岸的分裂,所以两岸的分裂是内战遗留问题,A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两岸分裂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选项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选项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6. 在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放弃“一边倒”政策 D. 坚持“打扫干屋子再请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另起炉灶”的方针是针对国民政府时代的旧外交关系而言的,主张不承认以前的外交关系,不是针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故排除A;“打扫干屋子再请客”是针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而言的,也不是针对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而言的,故排除D;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对于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新中国是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与之的关系的,故应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7.《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不结盟运动 C. 万隆会议 D. 巴黎和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日内瓦会议不是亚非国家召开的会议,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也不仅仅针对亚非国家,且中国没有参与不结盟运动,故B错误;材料“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享有平等的权利……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非会议主张求同存异、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故C正确;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并未维护亚非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故D项错误。‎ ‎18.‎ 针对26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美国舆论认为,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这是因为该事件 A. 表明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 B. 加剧了中美两国间的对抗 C. 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D. 促使美国改变了对华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故C正确;材料反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无法体现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排除A;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B不符合题意,排除;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美国改变了对华政策,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故D错误。‎ ‎19.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一个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 “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B. “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 “求同存异”、“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 “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扬眉吐气”指的是1971年10月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跨洋握手”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冰释雪融”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三件事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A选项正确;“斗智斗勇”指的是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再次较量”指1964-1973年的抗美援越,不能够反映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特点,B选项错误;“求同存异”指的是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与许多亚非发展中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不能反映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特点,C选项错误;“另起炉灶”指的是新中国初期废除国民政府时期的不平等外交,重建新中国平等外交,“分道扬镳”指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的破裂,不能反映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特点,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0.‎ 中国自1990年开始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先后向全球各地派出5000多人次的维和人员。今天,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承担联合国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出资额在联合国所有成员国中位居第二。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B.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 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 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D ‎【解析】‎ 从外交的范围来看,我国在新时期的外交主要以联合国为中心,既有周边国家的外交,也包括地区性的区域与组织,还涉及到大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其它选项只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21.苏格拉底针砭时弊、批判雅典政治领袖,雅典陪审法庭通过民主程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临刑前,苏格拉底说:“我是被国家判决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应有的效率和权威。”材料最能说明 A. 苏格拉底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的局限 B. 公民普遍参与政治导致权力泛滥 C. 苏格拉底的反叛精神和蔑视法律的态度 D. 雅典政治民主是法律公正的保障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政治进行批判,但他遵守雅典的法律判决,体现了苏格拉底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另一方面体现雅典民主政治容易被人利用,体现民主政治的局限,A项正确。题干体现苏格拉底对雅典法律的尊重,并不是因为公民参与政治导致权力滥用,表述错误,排除B。题干明显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认为要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排除C 。题干体现苏格拉底对雅典法律的尊重,没有体现出雅典法律和民主之间的关系,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22.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官的侧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人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A. 法官审案时具有很强的主观意志 B. 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 C. 被告的正式答辩注重策略和技巧 D. 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被告情感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中“试图激起法官的侧隐之心”“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人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可以看出法官审理案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符合题意的是A项,B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D项中的“仅凭”表述错误,排除。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陪审法庭 ‎【名师点睛】司法审判制度也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能体现古希腊法律至上的特性,但它与罗马法有重大区别,因为罗马法目的是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罗马法以维护私有财产为核心。‎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3.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的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 A. 强调遵循人人平等 B.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意在完全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D. 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可知,罗马法重视保护私人利益,故选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人人平等、排除A;“排放雨水之诉”的规定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贵族与平民的信息,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24.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 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 B. 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 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 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制定都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说明法制建设对于罗马帝国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 ‎——引自《国史大纲》‎ 材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门无寒门,下门无士族”者也。‎ ‎——自《宋书•恩幸传》‎ 材料三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料,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 ‎——自《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请回答:‎ ‎(1)分别指出以上三则材料的选官制度并说明选官标准的是什么?‎ ‎(2)以上选官制度中你认为哪一制度较合理,理由是什么?‎ ‎(3)上诉材料对今天的干部选拔有何启示?‎ ‎【答案】(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品德才能(孝廉);门第声望;考试成绩(学识能力)。‎ ‎(2)科举制理由: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的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员的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利,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3)启示:选拔官吏要做到德才兼备;推荐与考试相结合,杜绝不正之风。‎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材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为世族高卑”、材料三“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料,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等结合所学可知选官制度分别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同时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标准分别是: 品德才能(孝廉);门第声望;考试成绩(学识能力)。‎ ‎(2)结合所学知识明显可知科举制较合理。影响建议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从科举制的优点、重大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如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的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员的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利,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3)结合所学知识考查标准和方式上进行分析,如选拔官吏要做到德才兼备;推荐与考试相结合,杜绝不正之风。‎ ‎【点睛】(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情况。抓住关键词“孝廉”、“权立九品”、“其常贡之料,有秀才,有明经”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 ‎(2)本题考查对选官制度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明显合理些。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 ‎(3)本题系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 材料二 抗日战争洗雪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并继续在新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重大影响。抗日战争不仅为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创造了必要前提,锻炼和考验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而且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与民族精神塑造等提供宝贵经验和精神动力。‎ ‎——汪洪斌《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案】(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 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2)影响: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转折,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奠定了基础;锻造和考验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促进中国革命事业走向胜利;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经验和精神动力;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详解】(1)准备:根据“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得出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根据“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得出改善交通;根据“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得出增加国防建设费用。‎ 背景:结合所学可从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等角度分析回答。‎ ‎(2)影响:根据“抗日战争洗雪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民族耻辱”得出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根据“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得出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转折,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奠定了基础;根据“锻炼和考验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得出锻造和考验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根据“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得出促进中国革命事业走向胜利;根据“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与民族精神塑造等提供宝贵经验和精神动力”得出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经验和精神动力;根据所学得出抗日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一百年前,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几乎亡国,国父领导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向人民许下富强的承诺。一百年前,中国历史只有朝代的更替,人民不能当家做主。“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民主的承诺。一百年前,中国社会贫富悬殊,文盲遍地。“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均富与教育的承诺。‎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纪念辛亥革命九十九周年讲话》‎ 材料二 ‎ ‎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 ‎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并分析指出其确定的依据。‎ ‎【答案】(1)成果:①推翻清朝,结束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主权在民和法治的原则;③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④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2)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依据: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解析】‎ ‎【详解】(1)成果:根据“推翻满清,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得出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根据“向人民许下民主的承诺”得出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主权在民和法治的原则;根据所学,还可从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等角度分析解答。‎ ‎(2)道路: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依据:根据“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结合所学得出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28.中美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 ‎(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苏联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这种战略调整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避免两面作战的危险局面。……毛泽东多次表明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安全战略的调整是导致中美两国接近的最重要原因。他在1973年2月在会见基辛格时说:我们两家处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1975年1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福特时也指出,中美联合对付苏联是君子协定。‎ ‎——摘编自《中美关系缓和的多角度分析》‎ 请回答:有人说:国际环境影响中国的外交关系,你是否同意?并加以论述。‎ ‎【答案】同意。‎ 论述以70年代的外交为例,中美的关系,中苏的关系等进行论述有理有据酌情给分。或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屈辱外交为例加以论述皆可。‎ ‎【解析】‎ ‎【详解】同意。‎ 论述,根据“这种战略调整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避免两面作战的危险局面”,结合所学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分别从中美的关系,中苏的关系等进行论述,有理有据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