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些做法有利于( ) A. 抑制土地兼并 B. 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 C. 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说法合题意,故D正确。 A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故排除B。 C项是无关项,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透过现象看本质是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一定难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 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的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 ) A. 形式僵化限制严格 B. 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 C. 不再重视儒家经典 D. 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 【答案】D 【解析】A.材料内容不是突出考试形式的僵化。 B.材料没有强调将儒家经典与现实相结合。 C.从材料中的经义和八股文,可以看出重视儒家经典。 D.从材料中的,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的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可以看出,要求考生要有具体的务实的知识。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要求学生结合明朝科举制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明朝科举制发展的内容特征,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3. 监察制度本质上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要求,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通过对封建官僚队伍的监察,以达到控制和压迫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被剥削阶级的一种政体设计。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 A. 可以完全抑制官员的贪腐 B. 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C. 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D. 其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制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监察制度本质上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要求,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以达到控制和压迫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被剥削阶级的一种政体设计。”可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故D项正确。 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目的,没有涉及监察官员的素质,故B项错误。 C项本身正确,但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以达到控制和压迫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被剥削阶级的一种政体设计。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计有一定难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偏高。 1. 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B. 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C. 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 D. 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核心经济区是在北方,汉代北方经济基础好,抗击打能力强,而且经济结构的多元性,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D项正确。 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非常大而非有限,故A项错误。 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很重而非较轻,故B项错误。 庄园经济激化社会矛盾而非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汉代北方经济发展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的解读,结合汉代北方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汉代北方经济发展状况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2. 《四民月令》一书中记述了东汉后期地主田庄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安排。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等)及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据此可以推测( ) A. 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B. 田庄经济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 田庄的生活资料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D. 田庄经济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 【答案】C 【解析】A.地主田庄经济与中央集权的关系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B.土地兼并现象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 C.题干所给材料中“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等)及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表明,田庄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D.田庄经济与生产技术的关系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故选:C 。 解答本题需要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等)及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的主旨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 1. 如表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年份 建置 作用 开皇三年 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 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 大业元年 开通济渠。 接驳洛阳与淮河。 开元 二十二年 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 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三年运米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 A. 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 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 C. 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仓由关中地区向江南移动,粮食也由江南向关中地区流动;但统治中心依然在关中地区,说明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故B正确。 A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排除C。 政治中心并未南移。故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演变的相关知识。正确解读材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难度适中。 2. 根据学者许倬云的统计,春秋时期政要人物516人中出身寒微者135人,占总数的26%;到了战国时代,在713位政要人物中,出身寒微者243人,占总数的34%.对此现象出现原因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宗族制度彻底瓦解 B. 世家大族向士族转化 C. 宗法制度开始下移 D. 私学教育的迅速发展 【答案】D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宗法制是按血缘划分政治权力的制度,这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B.“世家大族向士族转化”与题干所给材料无关。 C.结合所学知识,宗法制是按血缘划分政治权力的制度,与题干所给材料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 D.从题干所给材料中看,战国时期政要人物出身寒微的人数比例比春秋时期要大,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私学教育的影响。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春秋时期政要人物516人中出身寒微者135人,占总数的26%;到了战国时代,在713位政要人物中,出身寒微者243人,占总数的34%”的主旨,并正确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1. 汉代以来,儒家经典散佚,儒学内部宗派林立,各承师说,互诘不休。唐朝统治者召集当时一些著名的儒士共同撰修《五经正义》,并“令天下传习”。这一现象( ) A. 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 为科举制形成打下了基础 C. 有利地推动了三教合一的进程 D. 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解析】儒学正统地位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A; 科举制是隋朝时期创立的,排除B; 材料叙述与三家合一无关,排除C; 唐朝撰修《五经正义》,并“令天下传习”,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提升了社会文化水平,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主要考点①儒家思想的产生主要主张②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③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的结合④儒家思想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主流思想,在整个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知识延伸: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①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②完善: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吸收诸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③儒学的发展:隋唐以后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理学。“程朱理学”是宋代理学的主体,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了“理气论”和“心性论”。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了“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④儒学的新发展:明朝后期,李贽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 ) A. 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 B. 融合释、道、儒观念,以达到三教一统 C. 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 D. 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维护统治秩序,A项正确。 宋明理学融合释、道、儒观念,是思想融合的体现,而不是三教一统,B项错误。 明清进步思潮强调经世致用,但没有致力于政治改革,C项错误。 理学的世俗化,有利于借儒学思想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觉醒庶民大众,D项错误。 故选:A 。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其一致性表现在。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 义理之学和考据之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诠释与流布的两种主要方式。义理之学注重从思想理论角度阐发儒学。考据之学是对传世古文献的整理、考订与研究。乾隆嘉庆年间考据学盛极一时,嘉庆道光之际,义理之学崛起。影响这一学风变化的是( ) A. 清朝思想控制逐渐放松 B. 清朝社会危机日趋严峻 C. 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 清朝洋务运动的开展 【答案】B 【解析】义理之学和考据之学不属于对封建思想统治危及的作用,属于传统文字考研,受到清朝时期实行思想限制影响,说明清朝时期社会危机日趋严峻,B正确。 清朝是严厉思想控制,A错误。 西学广泛传播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 D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 儒家一向讲究仪表端庄,儒冠儒服,循规蹈矩。而魏晋名士却一反常态,他们放浪不羁,以丑为美,说丑话做丑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们接待宾客时故意穿破衣烂衫,“望客而唤狗”;参加宴会时,故意不拘礼节,“狐蹲牛饮”;更有甚者,客人来访时,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美其名曰“通达”。魏晋时期出现的以上行为体现出的艺术风格是( ) A. 现代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古典主义 【答案】B 【解析】A、现代主义是在现代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导致人们精神出现危机而形成的荒诞、有违传统的艺术风格,故A错误; B、浪漫主义反映的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它更多采用幻想、夸张、比喻、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魏晋时期,政治黑暗,残酷的现实使名士们为了摆脱精神上的压抑与苦闷,他们逃避现实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与浪漫主义风格相符,故B正确; C、现实主义是真实具体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风格,与材料不符,故C错误; D、古典主义是将古典时代的品味作为标准,并试图模仿其风格,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意在考查儒家思想对艺术的影响。 区别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的不同特征。 3. “扬州八怪”是一群聚集在扬州的画家共同形成的一个画派,也称“扬州画派”。淸朝中期,扬州富裕的盐商喜欢用活泼的、有生命力的绘画来装饰家园,扬州画派就是中国富有的商贾支持绘画的重要见证。扬州的画家们继承了明朝城市市民绘画的传统,把书法、诗歌、绘画与篆刻融合起来,趣味表现更加自由,颜色更加鲜明,有活泼积极的入世精神。据此,可以判断“扬州八怪”的出现( ) A. 标志着绘画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B. 完全摆脱了文人画的影响 C. 反映商品经济发展后的市民文化需求 D. 反映了淸朝君主专制弱化 【答案】C 【解析】A.“绘画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 B.“完全摆脱了文人画的影响”表述绝对化,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中“继承了明朝城市市民绘画的传统,把书法、诗歌、绘画与篆刻融合起来”不符。 C.题干所给材料中“扬州富裕的盐商喜欢用活泼的、有生命力的绘画来装饰家园,扬州画派就是中国富有的商贾支持绘画的重要见证”表明,扬州画派适应了商人对文化的需求,反映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的文需求。 D.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而非弱化。 故选:C。 解答本题需要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扬州富裕的盐商喜欢用活泼的、有生命力的绘画来装饰家园,扬州画派就是中国富有的商贾支持绘画的重要见证”、“继承了明朝城市市民绘画的传统,把书法、诗歌、绘画与篆刻融合起来,趣味表现更加自由,颜色更加鲜明,有活泼积极的入世精神”的主旨。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 1. 鸦片战争后,中国不仅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列强在中国取得一系列特权,打破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借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这主要表明( ) A. 清朝丧失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权 B. 海关管理权落入英国人的手中 C. 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D. 变局中的清朝中央集权制危机 【答案】D 【解析】A.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尽管丧失了一些主权,但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权并没有丧失。 B.海关管理权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落入英国人手中。 C.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辛丑条约>>签订以后。 D.在列强的打击之下,清政府的中央集权的能力逐渐削弱,地方实力不断的发展,新政府在地方上的统治开始松动。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列强对华的侵略,要求学生结合近代列强对华的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对鸦片战争的时代特征和影响准确分析,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辨析选项的能力,可以用排除的方法来解答。 2. 《临时约法》开了“因人立法”之风,使国家根本大法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屈从于人的理念与意志,使法随人变,表现出很强的人治色彩。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革命党人的软弱性 B. 专制传统和官僚政治 C. 民主共和未深入人心 D. 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强调的是《临时约法》具有封建人治色彩,首开“因人立法”之风,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是民主政治受专制传统和官僚政治因素的影响,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应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需要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封建人治色彩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影响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因素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局限性及其原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936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的《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规定:“一切汉奸卖国贼的土地财产全部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粮食、房屋、财产一律没收,没收之后仍分给耕种份地及必须的生活生产资料”;“生活情况很坏的小地主的土地不没收”。其旨在( ) A. 维护土地革命成果 B. 建立新型农村生产关系 C.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36年,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深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依据材料“一切汉奸卖国贼的土地财产全部没收”可知,对及反动的势力必须坚决打击;依据材料“地主阶级的土地、粮食、房屋、财产一律没收,没收之后仍分给耕种份地及必须的生活生产资料”、“生活情况很坏的小地主的土地不没收”可知其目的是尽可能团结抗日力量参加抗日斗争,故D正确。 A明显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土地私有制并没有改变,故排除B。 C说法绝对,故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936年”,解题的关键是对《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中相关措施的正确解读。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土地政策的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 1889年张之洞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受托拟定办厂章程,提出招集商股的主张。结果张之洞认为“商股恐不可恃,且多胶葛”,力主官办;而盛宣怀则坚持“商办者必处处打算,并使货美价廉”,“官办必致亏本”。这反映了( ) A. 双方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 B. 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对抗 C. 官民之间的利益尖锐对立 D. 二者对时局的政见不同 【答案】A 【解析】“盛宣怀受托拟定办厂章程,提出招集商股的主张。结果张之洞认为“商股恐不可恃,且多胶葛”,力主官办;而盛宣怀则坚持“商办者必处处打算,并使货美价廉”,“官办必致亏本”反映了双方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故A正确; BD材料未体现,排除; C太过绝对,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题的关键是“盛宣怀受托拟定办厂章程,提出招集商股的主张。结果张之洞认为“商股恐不可恃,且多胶葛”,力主官办;而盛宣怀则坚持“商办者必处处打算,并使货美价廉”,“官办必致亏本”。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洋务运动,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客观上剌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 1920年到1936年,中国关内各省进口的棉纱及棉制品由占进口净值的32.4%锐减为1.7%,钢铁、机械、交通器材由14.1%增长为25.2%.进口商品前5位由棉货、棉纱、煤油、糖、烟草依次变为钢铁、机器工具、交通器材、化学产品、染料颜料。这主要反映了( ) A. 国内市场的扩大 B. 民族工业的发展 C. 商品流向的变化 D. 商业资本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进出口,不是国内市场,故A 项错误; 根据题中进口的棉织品减少而进口的机器工具、化学产品等增多,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 C项仅仅是材料表面信息的解读,故C项错误; 材料中涉及发展机器工业,因此资本是工业资本,不是商业资本,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稳定财政、增加收入和巩固统治。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 学者马勇认为:“甲午战后,朝野上下很快重建了维新共识,着力克服先前三十多年洋务新政埋头经济不问政治的偏向,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地方自治、民间经济、政府管控之外的社会逐渐发育和成熟,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级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就在政府和外国资本的夹缝中艰难成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中体西用”成为维新共识 B. 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创建 C. 社会团体彻底摆脱政府管控 D. 君主立宪进入改革议程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叙述可以看出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甲午战后维新变法开始,因此君主立宪逐渐进入了改革日程,故D正确; A选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 B选项与此无关,排除; C选项错在“彻底”二字,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背景,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本题考难度中档,查戊戌变法的背景,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2. 1915-1918年间,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这说明( ) A. “尊孔复古”逆流再次出现 B. 封建礼教遗毒仍根深蒂固 C. 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丰富 D. 学者混淆先进与落后界限 【答案】C 【解析】“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表明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丰富,故C正确; “尊孔复古”、封建礼教遗毒仍根深蒂固、混淆先进与落后界限材料未体现,故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1.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当天即发布《改用阳历令》,废帝王纪年而为国家纪年,又推举阳历为国历,然阴历仍占据民国初年社会主流。1928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强力推行国历运动,但与阴历有关的民俗文化仍然支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政府只好在国历与阴历之间进行调适。这种现象说明了( ) A.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 B. 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C. 中国社会仍然止步不前 D. 西方文明不适应中国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废帝王纪年而为国家纪年,又推举阳历为国历,然阴历仍占据民国初年社会主流”、“强力推行国历运动,但与阴历有关的民俗文化仍然支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可以看出传统习俗根深蒂固,故B项正确。 A项中的主导说法错误,应排除。 CD两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需要掌握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中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对“废帝王纪年而为国家纪年,又推举阳历为国历,然阴历仍占据民国初年社会主流”、“强力推行国历运动,但与阴历有关的民俗文化仍然支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考查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中的局限性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2. “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三权分立学说已在欧美实践中显现弊端;汲取中国古代考试和监察制度,提出在国家机构中建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院,彼此独立又互相制约。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五权思想加强对官员素质的考查和审核,弥补了三权分立的缺憾 ②仍然是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家独立问题不解决,再完善的分权思想也无法实现 ④中华民国的建立实践了五权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他认为三权分立学说已在欧美实践中显现弊端;汲取中国古代考试和监察制度……考试和监察院,彼此独立又互相制约”可知,五权思想加强对官员素质的考查和审核,弥补了三权分立的缺憾,故①正确。 根据所学可知,五权思想本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故②正确。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得中华民国没有实践五权思想,故④错误,③正确,故A项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需要掌握孙中山“五权宪法”。解答组合型选择题常用的方法是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如本题学生只要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排除④,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对孙中山“五权宪法”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一系列谈话。他说:“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一论断( ) A. 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B. 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 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答案】D 【解析】”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表明南方谈话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南方谈话,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 运用时常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起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我们要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作用,并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1. 五四宪法起草时,毛泽东为高级干部开列了阅读资料,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1952年波兰宪法、德国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捷克宪法、旧中国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馄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等。这主要体现了五四宪法( ) A. 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B. 是社会主义宪法的集大成者 C. 超越了国家与社会形态差异 D. 科学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 【答案】D 【解析】A.材料中并未体现国际形势因素,排除; B.五四年宪法后历经多次修改,并非社会主义宪法集大成者,排除; C. 表述错误,排除; D.材料反映了五四宪法科学融合国际和历史经验,正确; 故选:D。 本题以起草五四宪法背景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五四年宪法的掌握以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及对综合运用能力。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2. “1963年,周恩来同志把对台湾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台湾统一于中国。四目:1、统一后,除外交权统一中央外,台湾军政大权等悉委于蒋介石;2、中央拔款支援台湾建设;3、台湾社会改革可从缓,双方协商进行;4、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团结之举。”上述材料不能说明中央对台湾问题( ) A. 其政策有别于港澳问题的处理方式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决定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 D. 灵活务实的原则 【答案】C 【解析】“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是邓小平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错误,符合题意; ABD 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内外侨胞和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1.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 ) A. 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B. 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C. 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 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B 【解析】“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故B正确; 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材料未体现,故A错误;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C错误; D是在1952年,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解题的关键是“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 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和国家物资局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买“计划外”的产品,也就是国有企业的所需生产资料和产品按国家调拨价供应,超出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产品则按照市场价格从市场购买或出售。此规定( ) A. 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废止 B. 体现了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困境 C. 客观上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 D. 致力于打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 【答案】C 【解析】A.1992年划经济体制基本废止,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B.材料没有涉及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故B项错误。 C.根据材料“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买‘计划外’的产品”“超出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产品则按照市场价格从市场购买或出售”可知国家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所以客观上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故C项正确。 D.建国初期已经打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学生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特别是要搞清楚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突出特点和影响。 1. 新中国60年代外交部副部长王稼样曾提出外交上的“三和-少政策,即是对帝国主义要和气一点,对反动派印度尼赫鲁要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要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的援助要少一点,此政策在当时被毛泽东认为是修正主义而遭受批判,这说明当时(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未得到实践 B. 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对外政策 C. 党内外交政策开始出现严重分歧 D. 外交政策受到极左思潮影响 【答案】D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题干所给材料中“三和一少”政策体现了中国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正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 B.结合所学知识,王稼祥是根据国情做出的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而毛泽东对此批判则不是从国家利益出发。 C.题干所给材料仅是反映了分歧,无法说明是“开始”。 D.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可知面对王稼祥针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对外关系方面提出应采取缓和的而非紧张的稳妥务实的外交政策,他的主张有利于国民经济调整和恢复工作,争取时间度过困难,但受当时的极左思想影响,遭到毛泽东的批判。 故选:D。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60年代”,并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即是对帝国主义要和气一点,对反动派印度尼赫鲁要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要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的援助要少一点”、“此政策在当时被毛泽东认为是修正主义而遭受批判”的主旨及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 2. 1973年,毛泽东会见美国基辛格博士时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HAND-IN-HAND'’,“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基辛格表示赞同。由此可知,此次会谈中美两国( ) A. 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促使世界政治格局改变 C. 结成牢固的政治联盟 D. 达成了遏制苏联的共识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我们两家出于需要”“一条横线”实际上是中国与美国联合抗苏的国际统一战线,基辛格对毛泽东所说的话表示认同,说明中美两国在抗衡苏联威胁方面加强了合作,故D正确;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A错误; 材料现象并未改变当时的两极格局,故B错误; C项中“政治联盟”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指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由对立和敌对逐步变为接触和交流。 本题难度中档,以1973年中美会谈为背景材料,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 3.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门通过高考改革和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这说明高等教育( ) A. 出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B. 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 践行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D. 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建设人才 【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可知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故A项正确。 B.材料只是强调高等教育,没有涉及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故B项错误。 C.“科教兴国”的战略提出于1995年,与材料时间“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C项错误。 D.材料只是强调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没有涉及建设人才的培养,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过程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表现和影响,学生要有极强的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1.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977年,我国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科教兴国战略正式实施 B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C 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 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 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提出,故A排除; B.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中国1997年恢复对香港、1999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提供理论依据,故B排除; C.九五计划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C错误。 D.结合所学,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标志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新中国成立以后科技发展的表现,还要搞清楚我国改革开放和统一大业的进程特征,以及我国教育发展的表现。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 材料 1908年,清政府正式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首先,它以日本1889年公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为蓝本,但对清廷不利的一些内容都被删除了,如《日本帝国宪法》中限制天皇权力的一些条款都不见了。其次,它把臣民权利和义务列在附录上,共9条,而君上大权却列在正文上,共14条。 武昌起义爆发后,为挽救垂危的统治,资政院(带有国会性质的机构)仅用三天就起草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20 条》,简称《十九信条》,采用英国虚君共和制模式,皇帝权力大大缩小,国会与责任内阁权力大为增强。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皇位继承顺序也由宪法规定,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国会议员由国民公选。总理大臣由国会公举,皇帝任命。国会有权弹劾总理,总理也有权一次性解散国会。 --整理自王立民《中国法制史》(2)根掘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与《十九信条》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修订的这两部法律文献的积极作用。 【答案】(1)本小问的不同点,依据材料“以日本1889年公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为蓝本”、“采用英国虚君共和制模式”可以得出二者采用的政体模式不同:前者采用日本模式,以保障君权为原则;后者采用英国模式,以权力相互制衡为原则。依据材料“1908年…如《日本帝国宪法》中限制天皇权力的一些条款都不见了…而君上大权却列在正文上”、“武昌起义爆发后,为挽救垂危的统治…皇帝权力大大缩小…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可以得出二者所处的背景不同、立法宗旨不同:前者(《钦定宪法大纲》)以君主至上为宗旨;后者(《十九信条》)以贬君权、申民权为宗旨。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二者制定程序不同、法律效力不同:前者由宪政编查馆拟定,本身并无法律效力;后者由代行国会职权的资政院经过法定程序制作,形式上具有法律效力。 (2)本小问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修订的这两部法律文献以欧洲、日本近代法律为模式,引进了一系列近代法律制度,促进了传统的封建法律体系的解体;开创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先河,影响了中华民国时期各个阶段的立法。 故答案为: (1)不同点:二者所处的背景不同、立法宗旨不同:前者(《钦定宪法大纲》)以君主至上为宗旨;后者(《十九信条》)以贬君权、申民权为宗旨。 二者采用的政体模式不同:前者采用日本模式,以保障君权为原则;后者采用英国模式,以权力相互制衡为原则。 二者制定程序不同、法律效力不同:前者由宪政编查馆拟定,本身并无法律效力;后者由代行国会职权的资政院经过法定程序制作,形式上具有法律效力。 (2)作用:以欧洲、日本近代法律为模式,引进了一系列近代法律制度,促进了传统的封建法律体系的解体;开创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先河,影响了中华民国时期各个阶段的立法。 【解析】本题考查《钦定宪法大纲》与《十九信条》.考查《钦定宪法大纲》与《十九信条》的不同点以及二者的积极意义。 迫于内部政治压力,清政府颂布了《钦定宪法大纲》,成为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有近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用资产阶级宪法形式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合法外衣。《钦定宪法大纳》未给人民真正的民主权利,只是使君权宪法化而已,因而激起了朝野普遍的不满。 《十九信条》指1911年(宣统三年)11月清政府为对抗武昌起义而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贵族为保持其垂亡的封建皇朝,玩弄立宪骗局,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皇室经费听由国会决议,皇帝权限和皇室大典由宪法规定,但仍规定皇位世袭,不受侵犯。皇帝有权任命总理和国务大臣,海陆军直接由皇帝统帅。对人民的权利只字未提。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行政方面,要求绝時統率和指挥自中央朝延到地方各级行政系统以及一座官吏。要求各系统各部门彻底根据皇帝的意志和指令办事。一切由皇帝发出的诏,语,較、旨、上谕、来批等,都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不允许有任何抗拒违犯或整持异议。为此,明清商代都对官制作过重要的改变,对指导各级国家机关进行工作的各种典章和则例。作过频繁的修订补充。任用、奖惩和升脱文式官史的人事权,例户由皇帝亲自掌提,以各级官吏作为主要监管对象的监察工作一再得到加强 一摘编自书皮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州里,中央政府至今只管理少数值得它特别注意的事务。它不参与管理社会的次要事务。它甚至没有这样的想法。多数虽然越来越专制。但没有给中央政府增加特权,而一直把一切大权留给自己因此,专制在一个点上可能是大大加强了,但未扩及到面上。全国的多数。尽管其激情动人。其倡议振奋人心,也无法在全国各地以同样方法在同一时间使全体公民服从它的意旨。当代表多效的中央政府发布国家命令时,必须责成一些官員去执行命令,但这些官员并不总是隶属于它,它也不能每时每劇予以指导。 一摘编自托克耀尔(法)《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变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与古代中国相比较,美国政治制度的进步性,并对此作一简要评述。 【答案】(1)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行政方面,要求绝時統率和指挥自中央朝延到地方各级行政系统以及一座官吏。要求各系统各部门彻底根据皇帝的意志和指令办事。一切由皇帝发出的诏,语,較、旨、上谕、来批等,都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不允许有任何抗拒违犯或整持异议”、“明清商代都对官制作过重要的改变,对指导各级国家机关进行工作的各种典章和则例。作过频繁的修订补充。任用、奖惩和升脱文式官史的人事权,例户由皇帝亲自掌提,以各级官吏作为主要监管对象的监察工作一再得到加强”,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官制变动频繁; 各级监察力度增强; 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 中央和地方行政体系趋向完备。 (2)第一小问的进步性,依据材料二“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州里,中央政府至今只管理少数值得它特别注意的事务。它不参与管理社会的次要事务”、“没有给中央政府增加特权,而一直把一切大权留给自己”、“也无法在全国各地以同样方法在同一时间使全体公民服从它的意旨。当代表多效的中央政府发布国家命令时,必须责成一些官員去执行命令,但这些官员并不总是隶属于它,它也不能每时每劇予以指导”可以得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相对宽松:地方百员和公民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利。第二小问的评述,结合美国代议制的背景、特点以及影响解答即可。 故答案为: (1)特点: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官制变动频繁; 各级监察力度增强; 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 中央和地方行政体系趋向完备。 (2)进步性;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相对宽松:地方百员和公民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利。 评述:未经历封建君主专制和深受自蒙思想的熏陶,是决定美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因素; 1787年宪法是美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联邦制利于美国资本主文的稳定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政治制度。考查明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变的主要特点;美国政治制度的进步性及其评价。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美国代议制的特点和影响。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专制制度和美国代议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改革和解放是两项往往互相矛盾的任务,不过都必须加以完成。为了摆脱西方强加给中国的枷锁,中国首先需要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使自身“西方化”。中国花了很长时间,历经了许多磨难,经过许多犹豫和实验,才终于弄清楚奋斗的含义。它要学做的两件事都非常困难。西方“蛮夷”无疑必须被驱逐出去,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中国必须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 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文明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第一小问的论题,依据材料可以得出论题1是单靠学习西方科技是无法挽救民族危亡的;论题2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论题3是没有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单靠实现现代化也无法救中国。第二小问的阐述,论题1可从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或者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状况解答即可;论题2可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以及改革开放的成就解答即可;论题3可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历程解答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一:单靠学习西方科技是无法挽救民族危亡的。 阐述: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口号,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兴办了一批近代军用和民用工业,建成了三支海军,还创办了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再如:20世纪初,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始终没能发展壮大,也没有达到救国的目的。 示例二: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 阐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一百多年来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示例三:没有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单靠实现现代化也无法救中国。 阐述:近代中国,有识之士不断地追求现代化,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民主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例如:以“师夷长技似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维新变法运动、以实行民主共和政体为目标的辛亥革命,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等。但由于没能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这些努力都没有达到救国的目的。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需要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以及改革开放的成就、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历程。 本题考查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