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6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两部分,试卷共6页,共二大题,31小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内)‎ ‎1.周王拥有的最高权力因宗法分封而兴,亦因之而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分封制是对宗法王权的一个制约因素。这意在说明周代 A.君主权力受到宗法关系限制 B.血缘关系对贵族政治的制约 C.家国一体政治架构开始形成 D.宗法分封对王权的双重影响 ‎2.有学者指出,(西周)几乎所有主要封国都有其不同于周文化的土著的立国基础,在分封制度实行以前……其他的封国基本上没有被融入……中原文化系统之内。因此,分封制度实际上是通过分封地区上层统治阶层的周朝化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中原文化运动。这一论述意在强调分封制 A.扩大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疆域范围 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 C.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 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3.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4.“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项羽封建六国贵族,结果自取灭亡;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这反映了 A.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B.宗室拱卫专制王权 C.封建导致政权衰亡 D.封建体制日趋完善 ‎5.著名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谈到中国古代早期形态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他意在强调古代早期政治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以血缘关系构建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D.以宗法关系为基本特征 ‎6.按照西周制度,各地诸侯治国理政都必须按“周礼”行事,语言上则以王畿的“雅言”为标准,这一做法 A.维持了周部族在文化上的优势 B.保证了周王室对各地区的管辖 C.促进了各地区民众的文化认同 D.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雏形 ‎7.在春秋经传中,秦国九世以上世袭贵族世家不过两家,五代以及三至四代世袭贵族居然为零,远逊于周室,以及齐、楚、晋等东方诸侯国。这种现象 A.反映了商鞅变法的成效 B.制造了诸侯之间的对立 C.便利于秦国政治形态转型 D.加速了西周分封制的瓦解 ‎8.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太子师傅增至6人,太子舍人、庶子、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都是由当时的名流担任。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立即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至实甲万人”。梁朝太子精兵估计也不下万人。这些史实表明,西晋南朝时期 A.太子掌控朝廷实权 B.皇子争权现象频繁 C.官僚政治体系庞杂 D.皇权诉诸亲缘维系 ‎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 B.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 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 ‎10.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这一局面的形成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 C.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 D.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 ‎11.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 B.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 C.《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 D.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 ‎12.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13.李世民曾与长孙皇后论及国事,后对曰:“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武则天为唐高宗皇后,参与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据此可知,唐高宗时期 A.皇权走向了衰落 B.国家核心决策过程异变 C.出现“垂帘听政” D.外戚逐步把持朝中政局 ‎14.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15.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为废除行省做准备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行省权力 ‎16.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 A.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血缘→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17.清初的密折制度规定,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将相关政务、人事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况“密折奏事”,由专人送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一制度的推行 A.利于皇帝严密掌控行政体系 B.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 C.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 D.建立起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 ‎18.清代统治者明确宣布,皇权的行使和皇位的继承,诸如亲王摄政、立嫡、立长还是立贤等纯属皇家事务,朝中大臣不能以是否合乎礼法而置喙。这表明 A.清朝承袭了明朝制度 B.礼法制度已不合时宜 C.专制集权进一步加强 D.传统家天下体制瓦解 ‎19.《元史·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据此可知元初的行省是 A.剥夺丞相权力的创新设计 B.加强君主权力的重要手段 C.削弱中央集权的有效措施 D.管辖辽阔地区的正确选择 ‎20.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1.我国封建科举制中逐渐形成“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其中,“殿试”采取三甲录取方式,即“赐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 B.君主专制 C.科举完备 D.重视选官 ‎22.春秋时期,周襄王被其弟太叔带赶跑,晋文公约会诸侯用武力平定了太叔带的叛乱,恢复了周襄王的地位,博得了“尊王”的美名。城濮大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其霸主地位得以认可。这说明 A.传统政治体制受到冲击 B.晋文公成为第一个霸主 C.宗法制度已经开始瓦解 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3.“唐世科举之柄,额(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讥议,多公而审。亦有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材料说明了唐代科举制 A.选拔官员的方式多样 B.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冲击 C.为选拔士族子弟而实行 D.体现了社会公平和公正 ‎24.在古代雅典,戏剧家的创作主要涉及城邦政务、社会矛盾、人生困惑等问题,戏剧开演前通常会有一些仪式,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城邦抚恤金。这些现象说明雅典 A.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B.注重强化城邦意识 C.人文主义思潮盛行 D.公民政治地位提高 ‎25.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中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下列内容不能作为其依据的是 A.按每年收入多少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B.除十将军外的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C.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 D.为担任公职和参政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26.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伯里克利在雅典修筑一条长长的城墙,成功防御斯巴达军队的入侵。而伯里克利却因守而不战被政敌克里昂攻击为胆小鬼,最终被雅典法庭以贪污罪判处一笔罚款。据此可以说明 A.不同政治素养的人参政使行政效率低下 B.伯里克利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期 C.雅典法庭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D.雅典民主制度成为个人争夺权力的工具 ‎27.有个地方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下列最符合题意的是 A.古代雅典有限的政治自由 B.古代雅典人人参政的特色 C.古罗马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D.古罗马公民的集体荣誉感 ‎28.在雅典民主城邦,熟练的公众演说是从政的必要条件。苏格拉底曾说道:“公众演说并不在于是否了解事实真相,而在于找到一种说服技术,以便使他能够给无知的人留下他比专家还知道得多的印象。”这一现象 A.说明雅典政治的民主化特征 B.反映了公民参政意识的增强 C.表明演说对从政的决定作用 D.容易造成雅典公民决策失误 ‎29.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该材料旨在说明 A.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 B.雅典民主的参政方式是轮番而治 C.雅典公民有机会担任各级官职 D.后世的公职选举制度受此影响 ‎30.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古希腊文明却始终未能从这种小国寡民的城邦发展成为统一的王国或帝国。究其原因主要是 A.城邦人口数量小 B.海外贸易的活跃 C.特殊的地理环境 D.工商业经济发达 第Ⅱ卷(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把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卡相应边框内,超出边框或答在别的位置为无效)‎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秦有天下,裂都能(诸侯王都城)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地方长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与“秦”分别建立了什么制度,各有何影响?(12分)‎ 材料二 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然后交由尚书省及其六部去执行。‎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朝实行的中央官制。(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官制的历史作用。(6分)‎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编自《皇明祖训》‎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所实施的举措并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材料三 清朝建立了君主独裁的政治体制,把封建专制推向了顶峰。它保证了中央集权,实行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一元化统治,特别是最高层的统治集团维持了长时期的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由此而起的政治动乱,如权臣、外戚、宦官专政等。‎ ‎——摘自李治亭《清康乾盛世》‎ ‎(4)清朝“把君主专制推向顶峰”的举措是什么?(4分)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做法产生的影响。(8分)‎ 高一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DBDAC CCDAC DBBCC CACDC BABBA DADB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周:分封制,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政治秩序,但容易导致地方割据。(6分)‎ 秦:郡县制,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6分)‎ ‎(2)制度:三省六部制。(2分)作用:共议国政,减少决策失误;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6分)‎ ‎(3)举措:废丞相,裁撤中书,设六部(或写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4分)原因: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或威胁皇权)。(4分)‎ ‎(4)举措:设立军机处。(4分)影响:保证了中央集权;加强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统治;利于维护长期稳定统一(避免了政治动乱),提高办事效率。(8分)‎ ‎1.D ‎【详解】‎ 请在此输入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宗法分封制。据材料“周王拥有的最高权力因宗法分封而兴,亦因之而衰”可知,材料意在说明周代宗法分封对王权的双重影响,故D项正确;“君主权力受到宗法关系限制”与“血缘关系对贵族政治的制约”表述片面,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家国一体政治架构开始形成,故C项错误。‎ ‎2.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侧重于强调不同文化基础的封国与周文化之间的关系,未体现疆域问题,因此排除A;根据所学可知分封的诸侯国在地方上享有世袭的统治权,因此具有较强的政治独立性,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地区上层统治阶层的周朝化”,并非全部文化,因此排除D ; B通过分封制,把不同文化基础的地方诸侯国联系起来,并使得周文化得到传播。‎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 ‎3.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不是向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说明祖先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重要,反映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帝”是商王心中的最高神,祖先地位并未高于神;B、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血缘宗法观念,不是占卜决策国家大事,也不是王权的神秘色彩。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4.A ‎【解析】‎ ‎【详解】‎ 从材料“六国贵族”、“刘邦封建同姓子弟”、“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可以总结出受封的人都有血缘关系,统治者封建以后对当时产生深远影响,答案为A;BCD内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5.C ‎【解析】‎ ‎【详解】‎ ‎“未有君臣之分也”可知,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通过占卜等手段,利用神权巩固王权,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天子与诸侯的血缘关系,没有体现宗法制按照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的信息,故BD不符合题意。‎ ‎6.C ‎【解析】‎ ‎【详解】‎ 材料中“各地诸侯治国理政都必须按 ‘周礼’行事,语言上则以王畿的‘雅言’为标准”这些统一行为规范和语言的规定,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故答案为C项。A项,行为规范和语言的统一不能说明周部族在文化上占有优势,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周王室对各地区的管辖是通过分封制,而不是通过统一行为规范和语言,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标志是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建立秦朝,排除。‎ ‎【点睛】‎ 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7.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秦国在世袭贵族方面较之前有很大的变化,由此可知,秦国在政治上世袭世家逐渐减少,所以是在政治上进行了转型,故C正确;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实行的变法,而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到商鞅变法,故A排除;材料中并没有强调秦国诸侯之间的关系,只强调了世袭世家越来越少,故B排除;材料只强调世袭世家减少,西周后期诸侯争霸,加速了西周分封制的瓦解,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 ‎8.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立即增加太子兵力”、“梁朝太子精兵估计也不下万人”等信息,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都在加强太子的兵力,以亲缘关系来维系和加强政治上的皇权统治,表明皇权诉诸亲缘维系,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西晋南北朝时期太子卫兵、舍人众多,没有体现太子掌控朝廷实权,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皇子争权现象,故B项错误;官僚政治是指官吏的权力由皇帝授予、必须受制于皇帝及中央政府和上级官吏、官吏职务不得世袭的制度,材料没有体现此内容,故C项错误。故选D。‎ ‎9.A ‎【解析】‎ ‎“开放政权”是指让更多的人成为统治阵营里的一员,扩大了官吏来源,增强统治阵营的力量,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扩大官吏来源而非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完善选拔程序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思想控制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0.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由材料关键信息“决策机关”、“政务机关”,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中外朝”制度的推行,其目的就是要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项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错误,秦朝郡县制的推行官僚政治已经形成;C项“避免”一词错误。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的“中外朝”‎ ‎11.D ‎【解析】‎ 材料中从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明清皇帝直接编写起居注,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皇帝对史官的控制越来越严格,这表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D符合题意;A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B材料所述为唐太宗破坏了皇帝不能查阅起居注的规定,是皇权加强的表现,不是“仁君”的体现,不正确;“起居注”是对皇帝的日常行为进行记载,不具备“劝诫”功能,C不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发展演变的趋势,即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史实加以回答,对起居注的态度的变化即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体现。‎ ‎12.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材料中的“转型”是指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即从分封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变,选项中只有B项最恰当,其他选择不符合题意。‎ ‎13.B ‎【解析】‎ ‎【详解】‎ 材料表明李世民时期皇后不参与国事,唐高宗皇后武则天参与朝政,说明唐高宗时期国家核心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故B正确;结合所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A错误;C项不能体现材料主旨,并且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材料说明皇后参政的问题,与外戚无关,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武则天为唐高宗皇后,参与朝政”,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14.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15.C ‎【解析】从材料“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中书省这样做加强行省的权力,可以提高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D项错误;元朝没有废除行省制,故排除A项;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排除。‎ ‎16.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度,标准是血缘关系;汉朝察举制的选拔标准是孝廉;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是门弟声望;唐朝时期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考试成绩,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汉朝察举制的选拔标准是孝廉,因此A选项排除;世官制的标准是血缘,因此B选项排除;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是门弟族望,因此D选项排除。‎ ‎17.A ‎【解析】‎ ‎【详解】‎ 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有利于皇帝对行政体系严密控制,答案为A。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密折制度的实行并不是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C错误。密折制属于封建君主集权的体现,不是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D错误。‎ ‎【点睛】‎ 密折制度的存在,一方面使得朝廷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密折直接送达御前,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奏折不必积压,因此可以及时的了解下情,快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广大臣下可以用密折言事,它可使群臣直言进谏,因为密折的内容是非公开的,只有皇帝和上奏折的大臣才知道,这项规定使得上密折的大臣们可以直言进谏,弹劾百官,而不必惧怕外人知道而遭遇不测。密折制度使得官员之间互相牵制,彼此监视。臣子之间的猜忌、监督,导致他们为了保住官位,只能选择对皇帝绝对忠心。‎ ‎18.C ‎【解析】‎ ‎【详解】‎ 清代皇权行使和皇位继承以及亲王摄政等事项均不允许大臣干预谈论,说明皇权进一步强化,选项C正确;材料未提及清承明制,排除A;选项B脱离材料主旨,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 ‎19.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制是在军事行动中出现的地方管理机构,其官员设置非常灵活,因地制宜,有利于管理辽阔领土,符合元朝的现实需求,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剥夺丞相权力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行省制度的设立有利于管理辽阔的疆域,涉及的是中央集权,不是君主专制;C选项错误,行省制度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0.C ‎【解析】‎ 表格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到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王国问题逐渐解决,因此不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更不能反映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排除A、D;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体现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排除B;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实力,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匈奴边患,故C项正确。‎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中央集权加强。‎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表格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以汉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西汉王朝初期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但是此后王国势力膨胀,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后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时基本解决王国问题,有利于实行“大一统”。本题的干扰项为A项,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激化应是汉景帝时期爆发七国之乱。本题实际上考查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作用之一是有利于集中力量应对内忧外患,因此还是提醒我们在备考时注意对细节的把握。‎ ‎21.B ‎【解析】‎ 科举考试是为政府选官的制度,他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本质特征,中央集权不是封建社会的本质特征,A不正确;封建社会的性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在中国形成了君主专制制度,为了巩固君主专制,加强君主的权力,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来选官,打击世家大族势力,加强君主专制,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的三级考试制度可以看出科举制度逐步完善,但不是本质反应,C不正确;科举制度说明封建君主和政权重视官员的选拔,但这不能反映出封建社会的本质属性,D不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科举制的内容和它的本质,要求学生从材料中三级考试内容和考起的身份判断出科举制的本质属性。回答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政治常识,那就是,任何国家的本质属性,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决定,封建社会的本质属性就是地主阶级的统治,国家性质又决定政体的内容,封建政体是君主专制制度,政体决定了选官制度,所以封建科举考试本质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也是由君主专制强化的要求所决定。‎ ‎22.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宗法分封体制。从材料信息看,先是太叔带叛乱,再是晋文公约会诸侯平定叛乱,恢复了周王的地位,说明当时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当时的政治体制已经动摇,故选A项。分封制虽“受冲击”,但宗法制仍存在,故C项错误。春秋第一霸主是齐桓公,排除B项;周天子已经无力控制诸侯,但仍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排除D项。‎ ‎23.B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的是唐代科举制在选拔人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通榜、照顾世家子弟等,体现了唐代科举制受到现实的冲击,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的不足,不是选拔官员的方式多样,故A排除;C项表述错误,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世家地主垄断仕途的局面,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反映社会公平和公正,而是说明科举制的现实弊端,故D排除。‎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亦有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的现实弊端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4.B ‎【解析】‎ ‎【详解】‎ 据材料“戏剧家的创作主要涉及城邦政务、社会矛盾、人生困惑等问题”等信息可知,城邦利用戏剧演出这一集体社会生活,增强城邦公民的集体归属感;同时材料“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城邦抚恤金”信息可知,通过牺牲公民的子女被宣布得到城邦抚恤金这一环节,起到了城邦教化的作用;通过以上分析,这些措施都是强化城邦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信息,故A项错误;人文主义思潮盛行是文艺复兴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公民地位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B。‎ ‎25.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所有公民都可以平等参与政权,而根据财产划分公民等级显然体现不出这一特点,选项A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除十将军外的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一、为担任公职和参政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都可以提现出公民在参政上是平等的,因此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6.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伯里克利以防御手段取得战争胜利,却被罚款,说明此时雅典的民主制已经成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选项D正确;材料未体现行政效率,排除A;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排除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描述事件的准确认识,即伯里克利以防御手段取得战争胜利,却被罚款,说明此时雅典的民主制弊端已经非常明显。‎ ‎27.A ‎【解析】‎ ‎【详解】‎ 据材料“哲人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公民政治自由受限制,A正确;古代雅典是公民政治,不是人人参政,故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雅典,不是罗马,故CD错误。‎ ‎28.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意思可知,公众演说可能是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可能对雅典公民决策造成误导,故本题选D。材料强调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而非强调其积极作用,故可排除AB;材料中讲到是“熟练的公众演说是从政的必要条件”,而不是起决定作用,故可排除C。‎ ‎【点睛】‎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公众演说并不在于是否了解事实真相”。‎ ‎29.B ‎【解析】‎ ‎【详解】‎ ‎“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中轮番而治的特点,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得出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以及雅典公民有机会担任各级官职,且十将军委员会并不对所有公民开放,故A、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故D项错误。‎ ‎30.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导致希腊始终处于城邦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其受限于地理环境,难以形成统一的王国或者帝国,选项C正确;城邦人口数量少和难以形成统一的王国或者帝国之间无因果联系,排除选项A;海外贸易活跃和工商业经济发达应当更加有利于城邦发展, 形成统一王国,排除选项B、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