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1、梭伦在当选执政官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是爱奥尼亚(雅典)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入绝境。”梭伦所说的雅典“陷入绝境”主要因为:‎ A. 雅典面临外族入侵的危险 B.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自然灾害的威胁 ‎2、梭伦改革在国家机构民主化方面的改革措施有 ‎①创立了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②以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③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④创立了“陶片放逐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以下对梭伦改革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 ①梭伦是在雅典城邦的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政治改革的 ‎②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③梭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④梭伦改革是整个古希腊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为雅典城邦的振兴开辟了道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商鞅变法时规定,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这一规定( )‎ ‎①阻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②便利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③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④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杀身之祸的是( )‎ 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B.“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 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6.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B、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 C、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7、秦国实行的郡县制、雅典的梭伦改革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进步影响,它们共同特点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推进了民主进程 ‎8、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在统一之初的一段时间内,北魏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这些矛盾的产生大多是由于(  )‎ ‎①鲜卑贵族对统治区域内的各民族推行歧视政策②鲜卑贵族采取各种手段对百姓巧取豪夺③藩镇割据不断发展,黄河流域战火连绵④南方政权不断北上,威胁着北魏的统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孝文帝推行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 鲜卑姓 拓拔 拔拔 丘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汉姓 元 长孙 穆 陆 贺 刘 ‎ A. 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B. 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 ‎ C. 改鲜卑人为汉人          D. 消灭了鲜卑陋习 ‎10、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的过程 B.农业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 ‎11、北宋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B.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C.纵容土地兼并以筹集军费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地主特权 ‎12、下列对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变革表述错误的是(  )‎ A.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B.太学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 C.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D.严格“恩荫”制,防止垄断官位 ‎13、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 ‎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14.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 )‎ A、触动了显贵的利益 B、加重了对农民的负担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以失败而告终 ‎15.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下列变法措施与评价对应准确的是( )‎ 选项 变法措施 评价 A 梭伦改革:解负令 废除所有债务,消除了财产等级差别 B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推行县制 限制旧贵族特权,促进官僚制度的发展 C 孝文帝改革:租调制 均田制实施的基础,形成编户齐民制度 D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节省政府购买和运输物资的财政开支 ‎16、列宁在《“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中指出:“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知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克里木战争的失败 C.西方殖民统治的加强 D.农奴的反抗斗争 ‎17、19世纪中期俄国一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经判处它的死刑。”对这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农奴制度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的工业革命进程②农奴制度成为影响俄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隐患③废除农奴制度成为俄国人的共识④农奴的悲惨处境得到知识分子的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亚历山大二世在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后坦言:“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他为“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所做的准备包括( )‎ ‎ ①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改革阻力②成立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③组织讨论改革草案并拟订改革法令④于19世纪初颁布法令让农民付赎金获得土地和自由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着万岁!万岁!直到激动的人群追着他的马车跑过去,沙皇都没有露面。‘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有天生的好脾气,天性淳良;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假设这位封建地主所说是真实的,那么农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高价赎买到一块份地 C.农奴摆脱了农奴主控制,归村社严格管理 D.农民彻底摆脱了封建束缚 ‎20、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表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 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 C.俄国逐步实行了现代化 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 ‎21、下列有关1861年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由封建地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B、是封建地主阶级同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D、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彻底扫除障碍 ‎22、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23、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 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权③推行义务兵役制制,建立一支绝对忠于天皇的军队④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允许土地买卖的法令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4.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 A.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发展“样板企业”‎ B.加紧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 ‎ C.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企业 D.大资本家控制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25、在明治维新实行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 A.宣布实行废藩置县 B.废除土地买卖禁令 C.大力发展近代教育 D.继续推行征兵制度 ‎26、面对工业革命的冲击,俄日均选择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两国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缺乏民主传统 ‎27、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有( ) ‎ ‎①宣布“四民平等”,平民有更多的自由 ②华族和士族只要不当官也可以经营工商业和农业 ③政府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 ④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8、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 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 ‎2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旧染污俗’代表了历史沉积中的丑陋一面……而革新政治又是与风气的改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体现了这一点的有 ‎①商鞅变法 ②孝文帝改革 ③明治维新 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0、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与实力有所上升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31.晚清时期,有人提议:“议院者,公议正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俄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能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死也。”此人主张是( )‎ ‎ A.加强君主专制 B.建立皇族内阁制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倡导民主共和 ‎32、“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 C.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33、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34、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派势力利益的是( )‎ ‎ ①裁撤冗员 ②取消旗人特权 ③废除八股 ④裁汰旧军 ⑤设立京师大学堂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9分.)‎ ‎35、材料一 (商鞅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攫钮(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汉·贾谊《治安策》 材料二 拓跋宏,这位非常类似二十世纪凯末尔的君王,以无与伦比的魄力,把鲜卑文化抛弃,对于汉文化,以充满敬慕的心情,毫发不遗的全部接受。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材料三 在生活方式上,人们出于政府的压力,,穿西服、军服,养成吃兽肉、喝牛奶、喝啤酒之风。 ——查常平《明治维新:一半清醒一半醉》‎ ‎(1)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导致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这与商鞅推行的哪些改革措施有关?(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孝文帝“全部接受”汉文化的实质(即孝文帝改革的性质)是什么?(1分) (3)据上述材料,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维新都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移风易俗”,分别指出这三次“移风易俗”对各自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移风易俗”的认识。(2分)‎ ‎36、材料一 ‎ ‎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十五岁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奴婢受田额与良民同。……所授之田,不准买卖。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此外,初授田男子另给桑田20亩,作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传子孙,不许买卖。……新附民户,每三口加宅田一亩。桑田及宅地为世业,授田后不准迁徙。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 材料三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抚,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四 (农奴)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1861年颁布的“二一九法令” 材料五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什么措施? (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均田令实行的前提和性质分别是什么。(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每项各举一条)(4分) (4)材料四、材料五有关土地问题的规定,对两国工业化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往往都涉及土地问题的原因的认识。(2分)‎ ‎37、材料一 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颁行按汉族服饰制定的衣帽式样……禁止百官尤其是年纪在30岁以下的官员在朝廷中讲鲜卑语,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北语即鲜卑语,正音即汉族所讲语言)。‎ ‎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 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形客:“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 ——《大国崛起解说词》‎ ‎⑴依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6分)‎ ‎⑵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其目的和原则分别是什么? (3分)‎ ‎⑶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即都涉及哪一方面),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分)‎ ‎3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19世纪(中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到20世纪早期,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俄、中、日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有哪些?(即背景)(备注:中国答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日本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在政治近代化上的措施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日本进行的“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的认识(要从两方面来谈))。(3分)‎ ‎ ‎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 B D B D C A B B C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C A B C C B A C B C C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C A D B D C C B A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9分.)‎ ‎35、(1)变化:人伦失常,亲情失和;贪财求利,自私自利。(每点1分,共2分) 措施: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每点1分,共2分) (2)实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1分) (3)商鞅变法: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孝文帝改革:促进北魏社会的封建化,加速民族融合进程。 明治维新:有利于日本近代化。(每点1分,共3分) (4)认识:移风易俗,接受先进文化,对于促进本民族的进步有着积极意义;学习外来文明要结合本国实际,不应全盘照搬,同时注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等。(每点1分,共2分) ‎ ‎36、 (1)商鞅变法中的废除井田制。(2分) (2)前提:政府控制大量的无主荒地(1分)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1分) (3)士: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改革教育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4分) (4)作用:都为工业化提供了条件;(1分)但都不彻底,制约工业的迅速发展(1分) (5)土地问题事关经济的发展;事关政治的稳定;事关社会的进步。(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 ‎37、⑴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与汉族通婚;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着汉服;学说汉话。(4分))不同意。一个民族必须善于学习先进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观念,大胆移风易俗,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使本民族立于不败之地。同意。风俗习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维护本民族的特性,保护传统文化。(任选观点)(2分))‎ ‎⑵文明开化。实质: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的封建文化。原则:和魂洋才。(3分))‎ ‎⑶移风易俗。促进社会进步,实现社会转型。(2分))‎ ‎38、(1)俄国:农奴制度阻碍经济发展;农奴起义威胁沙皇统治;兴起废除农奴制、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想;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4分))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王朝统治;两次鸦片战争失败。(2分))日本:森严的等级制度激化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兴起引发幕府统治危机;美国打开日本国门,面临民族危机。(3分))‎ ‎(2)表现: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认识:俄、中都保留了封建专制政权,继续维护封建统治。日本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颁布1889年宪法,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相比俄、中改革,日本改革比较彻底,但依然保留了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存在不彻底性。(5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