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世界史第二步专题(十二)转型时期的震荡与调整——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世界史第二步专题(十二)转型时期的震荡与调整——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学案

专题(十二) 转型时期的震荡与调整——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主旨解读]‎ 进入现代以来,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对破坏力极强的经济危机日益无能为力,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机制,二战后得到了更为灵活地发展;与此同时,苏联则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道路上留下了经验教训。‎ 线索一: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运行机制的变化 ‎(1)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与“新经济”。‎ 线索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实践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线索1 长路漫漫——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理清发展线索]‎ 时期 发展历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资本主义政策的失败 ‎1.原因 ‎(1)‎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过剩”‎ ‎(3)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股票投机过度、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等因素共同导致 ‎2.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严重 ‎3.影响: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20世纪30年代 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开始 ‎(1)背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引发了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2)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措施:整顿财政和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以工代赈;社会立法实行国家福利制度 ‎(4)影响:使美国暂时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战后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混合经济”;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 ‎[深化历史理解]‎ ‎1.20世纪30年代历史阶段特征 ‎(1)经济方面:‎ ‎①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大危机及危机之后的持续萧条,各国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开始形成。‎ ‎②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确立了高度集中、集权的斯大林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2)政治方面:‎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整个社会动荡不安;面对社会危机,各国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应对危机:一种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改革运动,一种是德国、日本建立的法西斯专制。‎ ‎②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这一阶段的典型特点则是高度集权。‎ ‎(3)从国际关系上看:这十年可被称作“走向大战的十年”‎ ‎,一方面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共”的幌子疯狂侵略;另一方面英、法、美等国采取了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苏联也“避战自保”,客观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四种经济政策 ‎(1)重商主义:‎ 盛行于17、18世纪,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实行对外贸易垄断,通过提高关税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2)自由主义:‎ 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提倡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盛行于19世纪中后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3)凯恩斯主义:‎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反对“自由放任”,又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映了垄断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4)混合经济政策:‎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调整了经济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步发展出一种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把握高考趋向]‎ 一、立足历史解释考查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 ‎1.(2013·全国卷Ⅰ)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解析:选D 注意关键信息:“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结合胡佛实行的相关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分析可知D项正确。‎ ‎2.(2017·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面对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的胡佛和罗斯福总统都采取了反危机的措施,但是切入点不一样,导致结果大相径庭。胡佛总统反危机措施的切入点是(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改善社会福利待遇 C.挽救大公司大企业 D.提高关税,限制进口 解析:选C 整顿财政金融、改善社会福利待遇、提高关税、限制进口都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故A、B、D三项均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胡佛认为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劳动群众最终会得到好处,所以,危机期间,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都是以挽救大企业为目标,故C项正确。‎ 二、立足家国情怀考查关注民生和社会保障问题 ‎3.(2015·全国卷Ⅰ)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内容,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职工养老金制度。《全国工业复兴法》制订公平经营章程,故A项错误;1935年《社会保险法》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故B项正确;《农业调整法》规定提供农副产品补贴,故C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水平,故D项错误。‎ ‎4.下图是西方部分国家公共社会开支和GDP增长的情况图。此图表明(  )‎ A.西欧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好于美国 B.公共社会开支和经济增长率呈现负相关 C.这些国家的公共社会开支持续稳定 D.经济总量与公共社会开支呈现正相关 解析:选C 根据GDP增长图(1980~2005年)可知各国都是起伏波动的,无法得出西欧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好于美国的结论,故A项错误;在1985年以前GDP增长时,公共社会开支也在增长是呈正相关,故B项错误;在1980~2005年间四个国家公共社会在GDP所占的比例基本稳定,故C项正确;2000~2005年各国GDP增长放缓,但是公共社会开支并未体现下滑的趋势,故D项错误。‎ 三、立足史料实证考查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5.(2017·全国丙卷)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解析:选A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材料信息体现了美国政府逐步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而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故A项正确;B项是经济调整方式之一,不是目的;此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缩减福利,C项错误;此举意在更多利用市场发展经济,而非恢复到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D项错误。‎ ‎6.(2016·海南高考)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1950年 ‎1970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美国 ‎7.2‎ ‎36.9‎ ‎55.1‎ ‎2.9‎ ‎31.7‎ ‎64.7‎ 日本 ‎26.0‎ ‎31.7‎ ‎42.3‎ ‎3.6‎ ‎43.0‎ ‎48.4‎ 联邦德国 ‎10.7‎ ‎49.7‎ ‎39.6‎ ‎3.3‎ ‎51.7‎ ‎45.0‎ 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 解析:选A 从表格中美国的服务业由55.1到64.7,日本由42.3到48.4,德国由39.6到45.0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均对各国有贡献,故A项正确。‎ 线索2 “轻重”难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理清发展线索]‎ 时期 发展历程 列宁时代(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追随“理想”的实验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①农业: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工业国有化;③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④社会劳动:强制劳动 ‎(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 ‎(4)评价: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 ‎2.新经济政策——面对现实的实验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①农业:粮食税;②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4)意义: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斯大林时代(回归“理想”的模式探索)‎ ‎“斯大林模式”——回归“理想”的探索 ‎(1)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 ‎(2)主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与专制 ‎(3)评价:①积极: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资源,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②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二战后 苏联的经济改革——破除“斯大林模式”的调整 ‎(1)赫鲁晓夫改革:扩大农业、工业生产自主权,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勃列日涅夫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突出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 ‎(3)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期改革重点开始转向政治领域 ‎[深化历史理解]‎ ‎1.对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在农业方面三大举措的评价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是为了适应当时战争的特殊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但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后期引发严重经济、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是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中的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行,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过度牺牲农民利益,以支援重工业发展,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生产总值滑坡,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2.斯大林模式优越性的国际体现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在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计划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体制。与当时资本主义“自由放任”‎ 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斯大林模式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表现出鲜明的开创性与巨大的优越性。‎ ‎3.斯大林模式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关系 斯大林恢复了被列宁否定的军事共产主义体制。具体表现为:第一,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剥夺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独立自主权;第二,取消市场机制,实行指令性计划,实行超高速度的重工业化、军事工业化,这种做法使苏联成为军事强国,但是也造成居民日用消费品的严重短缺,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第三,贯彻“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加强专政,在国内实施大规模镇压,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4.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现代化的突破性进展首先表现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其伟大意义在于它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创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为国家的现代化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政策 特点 根本目的 战时共 产主义 政策 ‎“战时”与“共产主义”相结合,共产主义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全面运用 战胜国内外敌人,同时实现从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经济 政策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占主导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 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巩固工农联盟,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 工业化 与农业 集体化 政策 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尽快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社会主义政权 ‎5.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5)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轻易改变改革的方向。‎ ‎(6)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处理好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特别要保持政治的稳定。‎ ‎[把握高考趋向]‎ 一、立足时空观念考查苏联经济政策的调整 ‎1.(2014·全国卷Ⅰ)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析:选D 两个钾矿矿井有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与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家来经营本国企业的做法相似,故D项正确。‎ ‎2.(2013·全国卷Ⅱ)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解析:选B 提炼材料关键信息,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在10年内完成工业化,并结合1931年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予以判断:这一思想急于求成,超越了苏联的国情,但推动了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故A项错误,B项正确。其他两项均表述错误。‎ ‎3.(2017·全国丙卷)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选A 苏联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是分配制度而不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城乡的社会状况,排除C项;D项是在斯大林时期。‎ 二、立足史料实证考查苏联工业化 ‎4.(2016·全国甲卷)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解析:选B 1932年,美国深陷于经济危机的泥潭,国内面临着政治和经济危机,而此时的苏联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向工业国的转变,奠定了工业化物质基础。‎ ‎5.(2015·全国卷Ⅱ)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A 材料反映了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反而增加粮食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们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换外汇发展工业,故A项正确。‎ 三、立足历史解释考查二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 ‎6.(2013·全国卷Ⅰ)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析:选D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的解决谷物问题,据此排除A项;苏联的工业化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排除B项;农业改革源自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尚未进行,排除C项;这一论断是为维护斯大林模式,选择D项。‎ ‎7.(2017·全国乙卷)如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D 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是:斯大林格勒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发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被毁的城市得以重建,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说明了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发生在一战后初期,A项与漫画所反映时间不一致,排除;20世纪30年代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B项错误,排除;C项与漫画反映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关注点(一) 新经济政策被取消的原因 ‎[新材料]‎ 当时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着浓厚的“战时共产主义”思想基础,而以斯大林为首的党的领导主流又不是以新经济政策的改革思想去引领、克服并化解上述矛盾和冲突,而是以违背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传统意识形态,即“左”的思想去处理、解构新经济政策,所以,造成这一政策最终遭到了被取消的命运。‎ ‎——马龙闪《取消新经济政策原因新论》‎ ‎[新视角]‎ 现行教材谈及新经济政策被取消的原因仅表述为“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材料中作者认为新经济政策遇到的最大障碍主要还是主观上的。‎ ‎[新思维]‎ 新经济政策遇到的最大障碍主要还是主观上的。这里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 (1)新经济政策与布尔什维克传统意识形态的矛盾 布尔什维克传统的、一以贯之的、在其整个历史中凸显出来的、与新经济政策相违忤的最重要的特征,恰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形成的思想意识,这可以说是布尔什维克传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表征。这种传统的文化意识形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强烈的反商品、反资本主义意识。‎ ‎②“直接过渡”的思想,其中含有不惜任何代价建设共产主义的价值至上论思想。‎ ‎③把暴力绝对化的普遍暴力论思想。‎ ‎④坚持“阶级战争”。即把阶级斗争绝对化的思想。‎ ‎⑤革命浪漫主义思想,其突出特点是充满强烈的世界革命意识,甚至被一些革命诗人称作“星际革命”。‎ ‎(2)新经济政策产生的混合经济与布尔什维克政治体制的矛盾 转向新经济政策之前,苏俄的政治体制是在国内战争中形成的高度集权的靠行政命令的体制。转入新经济政策以后,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做出了一些改变,但总体上说,行政命令体制并未改变。实行新经济政策,需要遵循价值规律、市场规则,需要灵活对待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但一味集权,一味按行政命令办事,一味偏袒国营企业,就必然与新经济政策发生矛盾与冲突。‎ ‎(3)新经济政策所开辟的现代化方向,同俄国传统村社、传统文化观念的矛盾 村社的存在,在价值观念和制度层面同布尔什维克政权发生尖锐矛盾这是一个整合新旧价值观的巨大的复杂问题。但素质低下的苏联党政军干部队伍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策略,难以通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如此,放弃新经济政策,采取急攻近取的直线进攻,取消村社,推行集体农庄,就势不可免。‎ ‎(4)工业化方针引发危机,直接导致新经济政策被抛弃 ‎1925~1926年以来,苏联工业化建设明显提速,对粮食、原料需求激增,超过了苏联农业生产的承受能力,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强调,必须对农业进行全面组织和改造,以达到工业建设要求。斯大林认为富农和其他敌对势力的破坏导致粮食收购危机,把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看作是推行资本主义,只有建立集体农庄,才是走向社会主义。1929年,大规模集体化运动开始。‎ ‎1.1927年苏共十五大指出:如果说,在新经济政策初期,国营企业几乎起不到作用,而私人资本却相对地起着重大的作用,那么,在此时,社会主义工业等就已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决定性和主导的作用了。该论断(  )‎ A.为社会主义全面改造指明方向 B.错误的估计了苏联实际 C.标志着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放弃 D.表明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解析:选A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真正开始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据材料“1927年苏共十五大指出……社会主义工业等就已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决定性和主导的作用了”得出为社会主义全面改造指明方向,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中体现不出错误的估计了苏联实际,故B项错误;1925年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后,新经济政策就被逐步取消了,故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建立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故D项错误。‎ ‎2.(2017·淮北质检)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材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人们对二月革命的强烈不满 B.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批判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 D.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 解析:选D 由材料中买卖和投机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政策应该是新经济政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包括诗人在内的相当一部分人都对新经济政策存在一种敌意,反映了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故D项正确。‎ 关注点(二) 美国总统胡佛的反危机政策 ‎[新材料]‎ 长期以来,胡佛处于这种阴影的笼罩下,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指责和误解,历史教科书充斥着这位“无能总统”的惨淡形象。有学者认为,胡佛虽然在大萧条中思想准备不足,但还是有所为的,在主观上企图力挽狂澜,主张政府干预,而非完全地自由放任。他在自己的经济哲学和治国经验的指导下,从一开始就为控制经济衰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胡佛并非是一位无能、无为的总统,也不是自由放任主义的典型代表,并且他的反危机措施和罗斯福“新政”有多方面的联系。胡佛的反危机措施的失败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以免使其重蹈覆辙。‎ ‎——王霞《论美国总统胡佛的反危机政策》‎ ‎[新视角]‎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于胡佛总统应对危机持否定态度。材料中作者不仅肯定了胡佛总统反危机的措施,也认为他的反危机措施和罗斯福“新政”有多方面的联系。‎ ‎[新思维]‎ 胡佛反危机政策措施的核心是“自愿联合政策”,该政策的形成除了受其本人“自由放任主义哲学”思想影响之外,还与当时美国社会经济、历史背景及经济思潮相联系。同时,也为后来成功对付大危机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 罗斯福新政和胡佛“自愿联合政策”的比较:‎ ‎1.反危机措施的比较研究 ‎(1)共同点:都实行联邦政府的救济;都由联邦政府资助濒于破产的工业和农业;都由联邦政府管制对外贸易。‎ ‎(2)不同点:‎ 罗斯福新政 胡佛反危机政策 救济对象 ‎“被遗忘”的中下层民众 大资产者、大农场主 谁来救济 联邦政府主持救济 地方政府、州政府及企业自行救济 救济措施 以工代赈,举办并扩大公共工程规模;全面整顿工农业 缩小公共工程规模,单纯性救济;局部调整工农业 金融改革 平衡预算,废除金本位,全面整顿金融财政 赤字财政,保留金本位,局部调整金融财政 政府职能 改变管理体制,扩大政府干预职能 管理体制不变,减少政府干预 ‎2.反危机后果的比较研究 ‎(1)共同点:两位总统的反危机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危机;都对战后的美国历史产生重要的影响。‎ ‎(2)不同点:‎ ‎①在抑制危机的作用上两者有着明显不同。胡佛的措施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从而错过了宝贵机遇,但也为后人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教训。罗斯福新政对于治理危机的恶果起了重要作用,事实上罗斯福执政后的政策调整对于取得随之而来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有利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②在美国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两者的地位不同。可以这样说,罗斯福是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干预经济的第一位总统,而胡佛则是固守自由放任主义优先的末代总统。‎ ‎③他们对美国两党政治的影响也明显不同。胡佛的政策主张对战后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福特、里根和布什共和党政府有着重要影响,在战后的50年间,共和党执政27年;罗斯福对战后历届民主党政府产生重大影响。‎ ‎1.到1933年3月,胡佛当政的最后一周,美国全国18 600家银行大多数已没有支付能力,相继关门;财政部已发不出联邦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从法律上讲,美国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破产”从本质上表明(  )‎ A.美国的财政金融已陷于崩溃局面 B.美国承受经济危机的能力较差 C.改变自由放任政策成为当务之急 D.美国的经济地位在迅速地下降 解析:选C 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金融领域,美国的财政金融已陷于崩溃局面不能反映美国“破产”的本质,故A项错误;经济危机的发生表明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表明美国承受经济危机能力的强弱,故B项错误;材料中“胡佛当政的最后一周……从法律上讲,美国已经破产了”表明自由放任政策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故C项正确;美国的经济地位在迅速地下降,不能体现美国“破产”的本质,故D项错误。‎ ‎2.在严重经济危机环境下,“胡佛水坝”于1931年3月开工,胡佛总统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同时其财政部长梅隆称“在这个国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他们行动一致,坚定地阻止工资下调,并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并以此增加消费……我们也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活标准。”胡佛政府的这些言行(  )‎ A.表明政府已开始干预经济 B.缺乏立法司法方面的保障 C.纯属愚弄民众的政治欺骗 D.是谋求连任的临时性措施 解析:选A 材料中胡佛总统宣称的“增加就业”的目的,还有财政部长梅隆为解决经济危机而作出的一系列承诺,表明政府已开始干预经济,故A项正确。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