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兰州一中2019—2020年度第二学期四月阶段检测试题 高一历史 满分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 A. 重农抑商政策 B. 资本主义萌芽 C.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D. 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C 【解析】 “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说明是小农经济的模式,C正确;A、B和D不符合材料重农抑商措施。 2.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屯田制 C. 均田制 D. 王田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将无主荒地授予无地农民,形成一批依附于封建国家的自耕农群体,有效的缓解了土地兼并,并为隋唐所继承,故C项符合题意;井田制即王田制,为西周国有土地,当时并不存在土地兼并现象,排除AD两项;屯田制为三国是曹操所建立,不符合题意,B排除。 3. 下列出土文物或古迹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②①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④③①②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①处于的素纱襌衣出现于马王堆出自西汉时期,②养成虎符属于秦朝,③山西平遥楼始建年代不详,重修于清康熙年间,④青铜器属于商周,答案为 B。其他组合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手工业特点·手工业类别及时间 4.下列经济现象中,不属于明清的是 A. 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 B. 商帮开始出现 C.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得到发展 D. 坊市制度瓦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代坊市制度瓦解,D符合题意,故选D;ABC均是与明清时期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 5.雍正五年(1727年),浙江巡抚李卫奏道:浙省居民稠密,户口繁多,而杭、嘉、湖三府,本地又多种桑麻,是以产米不敷民食,向借湖广、江西等省外贩之米接济。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清朝中叶江南地区 A. 民间手工业发展繁荣 B. 经济实力下滑严重 C 农业生产力日益下降 D. 雇佣关系已经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中叶,随着江南地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繁荣,原先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纷纷转向获利更高的手工业部门,造成农产品产量下降,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清朝中叶江南地区经济实力并未严重下滑;C选项错误,农业产量下降并不意味着农业生产力下降,当时江南地区越来越多居民种植桑麻等经济作物;D选项错误,虽然当时已经出现雇佣关系,但材料信息并未反映。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6. 1499年7月10日,当达・伽马船队返抵里斯本时,大批胡椒从海上到达的消息到处风传。里斯本的胡椒价格当天下午即跌落一半,经营胡椒贸易的商人纷纷宣告破产,产生了所谓“对胡椒的诅咒”。据此可知 A.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海外贸易发展与民众生活关联增强 C. 寻找胡椒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D. 丝绸之路畅通使中国产品远销西欧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使胡椒等传统商品大量出现在欧洲市场上,导致胡椒价格下跌,商人破产,这说明海外贸易发展与民众生活关联增强,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此时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丝绸之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7.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人葡萄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而同时期的法国则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这些现象 A. 加快了两国社会转型的完成 B. 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 C. 受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 D.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金银大量流入葡萄牙,葡萄牙商人变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从而固化了封建力量,阻碍了国内工业生产;而法国则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则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从而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故B项正确;葡萄牙没有实现社会转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现象和地理环境无关,故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故D项错误。 8.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是在 A. “无敌舰队”之战后 B. 英法殖民战争后 C. 三次英荷战争后 D. 《航海条例》颁布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18世纪60年代英国取得英法七年战争的胜利,签订了《巴黎和约》,标志着英国建立了海上殖民霸权,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是英国建立霸权的过程,与题意不符合,排除。 9.1768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就开始从事黑奴贸易。八年后,他已经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这一事例说明 A. 殖民掠夺为西欧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B. 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C. 当时英国已经建立世界殖民霸权 D. 当时英国已经建立世界工厂 【答案】A 【解析】 材料“黑奴贸易……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反映了奴隶贸易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而奴隶贸易与殖民掠夺紧密相连,故A正确;材料信息并未涉及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英国已经建立世界殖民霸权,故C错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在工业革命完成后,在19世纪中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培根就开始从事黑奴贸易。八年后,他已经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原始积累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 10.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谷物法”,规定在小麦价格未达到每夸特80先令时,不准进口外国粮食。1836年激进派议员成立“反谷物法同盟”。1846年议会废除这一法律,外国粮食可以自由进入英国。“谷物法”的废除充分说明了 A. 英国粮食生产能力增强 B. 议会中工人议员增加 C. 自由贸易原则最终胜利 D. 新贵族的要求被满足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谷物法”体现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结合“谷物法”的废除的时间和所学可知,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自由主义盛行,因此“谷物法”被废除,说明自由贸易原则最终胜利,故选C;ABD信息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11.1840年的曼彻斯特。曲布劳顿的人口死亡率为15.8‰,靠近市中心的阿德维克人口死亡率为28.6‰,市中心的人口死亡率为35.2‰,其他城市如伯明翰、利物浦等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圈地运动破坏了城市环境 B. 城市医疗技术水平的下降 C. 城市化带来公共卫生危机 D. 殖民扩张引发人口外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化中卫生问题显现,导致越靠近城市中心地区死亡率越高,故C项正确;A项,题干与圈地运动无关,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城市医疗技术水平,排除;D项,英国城市问题源于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并非殖民扩张,排除。 12.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 A. 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 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D. 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1776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停留在工业革命、德国工业革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占据先机。故选A。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成为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排除BC;D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不平衡 13.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情况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000 272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下列选项中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 重工业发展速度迟滞 B. 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好转 C. 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 D. 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1870年是本题的题眼,因为187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所以本题选C项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发展重工业,所以A重工业发展速度迟滞,故A项错误;关键在于企业总量在减少,其它的数据都在增加,企业总量在减少其实是因为很多企业被兼并,而兼并的结果就是形成垄断,所以C;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就成为正确答案。 【详解】 14.据1879年的《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江浙的农妇纺布一周可挣28美分,纺织女工一周可挣60美分;农民种地一月挣1.5美元,码头搬运工一月挣4~5美元。这一状况 A. 说明近代工业发展迅速 B.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C. 导致殖民侵略日渐加剧 D. 表明近代贫富差距显著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中国江浙的农妇纺布一周可挣28美分,纺织女工一周可挣60美分;农民种地一月挣1.5美元,码头搬运工一月挣4~5美元”可知,传统的纺织业和农业收入少,受到近代生产方式的冲击,加速了男耕女织自然经济的解体,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近代工业发展迅速,排除A;材料反映从事近代生产方式的生产活动的收入超过从事传统的纺织业和农业的收入,不能得出导致殖民侵略日渐加剧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农民和工人的收入,不能得出贫富差距显著的结论,故D项错误。 15.学者魏斐德指出,洋务运动期间成立的现代化部门都被隔绝在办事流程、方式和仪式都数百年不变的传统官僚机构之外;实际主持洋务项目的地方督抚的幕僚也被隔离在了既有官僚体制之外。这一现象说明 A 洋务派试图另起炉灶,彻底改造原有体制 B. 顽固派力图阻挠改革,想方设法杜绝新因素 C. 洋务运动既有开创性,又有迫于形势的局限性 D. 晚清政府因循守旧,千方百计破坏洋务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做题的方法是概括材料的信息。根据材料信息我们可以推知,本则材料主要讲述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在政府机构上的建树较少,结合所学知识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试图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单纯引进西方的技术,为此这是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并未涉及顽固派的阻挠,故答案选择C。A选项不符合洋务派“中体西用”的精神,故排除;B选项并未涉及顽固派的阻挠,故排除;D选项,造成守旧的是洋务派而非晚清政府,故排除。 16.下图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发行的特—13邮票《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第四枚“石油”,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 我国重工业基础非常雄厚 B. 到1955年“一五”计划已完成 C.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片反映了“一五”计划中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其中“石油”邮票主要彰显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D项正确。在“一五”计划实施前,我国工业基础很薄弱,排除A。“一五”计划是在1953~1957年,排除B。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排除C。 【点睛】紧扣材料信息“‘一五’计划期间发行的特-13邮票《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第四枚‘石油’”,结合“一五”计划的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7.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 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 B. 发动“大跃进”运动 C. 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这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故A项正确;“大跃进”运动属于“左”倾错误,不是成功探索,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属于“左”倾错误,不是成功探索,故C项错误;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不是1956年,故D选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的关键词“1956年……建设社会主义……成功探索”,学生只需回忆出所学的中共八大的相关知识,同时注意区别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8.大跃进期间,安徽省少数农民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全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领导人对此给予了极大支持,这反映了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安徽开始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入人心 C. 农民自发纠正左倾错误 D. 中央领导人一致支持安徽实行责任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大跃进期间,安徽省少数农民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全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说明此时的农村经济改革是从农民自发开始,然后是中央肯定的顺序进行,而不是先中央下发政策然后实施。可以说明,当时的农村经济改革是从农民自发开始的。ABD的说法本身是错误不符合史实的。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9.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该报告认为计划与市场结合是普遍的趋势,说明该报告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资本主义国家不应该拘泥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必被计划经济所束缚,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框架,故A项正确。材料中报告探讨的是世界各国运用的经济手段问题,与经济全球化无关,故B项错误。1990年中国尚未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仍然是计划经济为主,没有必要专门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故C项错误。根据“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可知,报告并不只分析了西方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20.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 建立上海经济特区 B. 设立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 C. 在上海设立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D.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答案】D 【解析】 上海没有设立经济特区,故A项错误;上海属于第一批开放的沿海城市,而不是从1990 年才开始,故B项错误;上海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80年代已经开始,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90年代上海开放的具体表现为浦东的开发,故D项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了基于内向型基础上的自然经济发展模式。“鸦片战争”后,工商业的发展必然与资本主义萌芽联系在一起。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机器作业逐渐代替了人工劳动和手工工具,外国商品与以耕织为特征的中国自然经济的纺织品相比,在价格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对中国倾销的速度快速提升。外资廉价工业品倾销中国市场,破坏中国原有的完整的手工纺织程序。 ——摘编自江怡李哲《中国工商制度体制与经济结构的近代转型》 材料二 1912年后,荣氏兄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中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经20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氏企业发展的的有利因素。 【答案】(1)新变化: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大量廉价工业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中华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资本主义机器作业逐渐代替了人工劳动和手工工具,外国商品与以耕织为特征的中国自然经济的纺织品相比,在价格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对中国倾销的速度快速提升。外资廉价工业品倾销中国市场,破坏中国原有的完整的手工纺织程序”进行总结可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大量廉价工业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根据材料|“1912年后,荣氏兄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中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经20 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可以联系所学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中华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行分析回答。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