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13近代世界思想(讲)-学案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13 近代世界思想(讲)-学案 考向一 文艺复兴 1. 讲高考 (1) 考纲要求 了解和掌握文艺复兴背景、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及其向西欧其他国家的扩展。通过学习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的扩展和延伸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全貌,更加深刻地领会文艺复兴运动地性质及其影响。 欧洲其他国家的文艺复兴是重点。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很快扩展到了欧洲其他国家。这就使得文艺复兴运动在深刻性、广泛性等多方面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都有明确的提高,这就使得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发展成为波及整个欧洲、影响遍及世界的一股资产阶级文化的新 (2)命题规律 文艺复兴是高考中必考内容之一,是历年高考核心考点之一;主要考察的内容有:一是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背景;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内容及向西欧各国扩展;三是文艺复兴的特点及影响。该专题在复兴时需要更多的关注,它可以辐射近代世界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状况,复兴这个专题时也可以近代世界的政治与经济发展,并且从中找到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例1(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可以看出市民阶层的意志对教会的影响,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成长壮大。故答案为A项。13世纪后半期,文艺复兴运动尚未开展,人文主义不可能得到广泛传播,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尊重市民意志不能反映教会权威的提高;新教理论的形成是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排除D项。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背景 【名师点睛】文艺复兴是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些新兴资产阶级包括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他们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幸福;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幸福,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追求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材料所述,教会注意到尊重市民的意志,说明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例2(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5)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刻意表现奔放情感 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 【答案】C 【考点定位】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艺复兴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历史题目中的时间信息有时是人物或事件,比如本题中的时间信息是“达芬奇”,由此判定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然后逐项排除即可。这就要求考生对历史的时间信息要高度关注。 2.讲基础 核心词:人权VS神权、享乐主义VS禁欲主义、世俗权VS教权、科学VS愚昧、人性到理性 1.文艺复兴(14-16世纪)——人权VS神权 (1)文艺复兴根本原因: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要求摧毁宗教神学压制人性的世界观,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因为古代希腊和罗马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意大利有优秀的人才结构,所以文艺复兴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资本主义力量还处在较弱小的成长发展阶段,难以直接面对影响力很强大的宗教神学。 (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矛头指向宗教神学世界观,批判宗教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否定神性至上,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鼓励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符合资产阶级追求财富、自由的精神。文学三杰、艺术三杰的作品和莎士比亚的戏剧都体现这点。 (3)代表: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是英国典型代表。 (4)过程和影响。文艺复兴14、15世纪首先在意大利开展,后逐步扩展到西欧的国家,如法国、英国,出现了莎士比亚等著名的戏剧家。它是欧洲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倡人性至上,否定神性至上,打破宗教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符合了资本主义的需要,也推动了近代欧洲的文学、艺术的发展,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追求现世幸福和冒险的精神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之一。 3.讲典例 【例】(江西省信丰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近代史学教授陈衡哲认为建筑能表达一定的民族性和时间性,文艺复兴之时,“人民的希望及目的,又渐渐的由天上移向地上,由世外移归世内”,因而“宽基厚柱,圈拱低窗的建筑,又成为近世人生观的表征了”。由此可知 A. 由天上到地下体现了人类平等的思想 B. 人的现实感觉成为万物的尺度 C. 该时期的人生观关注人类的尘世生活 D. 反映教会神职人员的价值观念 【答案】C 【趁热打铁】(安徽省黄山市2018届高三一模检测历史试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以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的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并以此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这反映出 A. 文艺复兴运动歌颂自然与人性 B. 文艺复兴摧毁了神学世界观 C. 古希腊罗马文化有反专制色彩 D. 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歌頌自然与人性的人文主义思想,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实际上就是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A项正确;文艺复兴并未摧毁神学世界现,排除B项;古希腊罗马文化没有反专制色彩的思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排除D项。 4.讲方法 在复习文艺复兴的相关内容时,考生首先要识记并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文艺复兴的内容;文艺复兴过程中在绘画艺术领域的成就;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及其相关内容。其次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点的纵向联系, 5.讲易错 【题目】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错选】A或D 【错因】考生对题目中文艺复习和维新思想宣传的手段掌握不到位 【答案】B 【反思】结合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认识其“复兴”的含义和手段 考向二 宗教改革 1. 讲高考 (1)考纲要求 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宗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具备运用宗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规律 本知识点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对比复习。教师讲解时要注意本知识内部的考点联系与区别。 例1(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西方宗教改革运动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的能力,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例2(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17世纪的科学革命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场革命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用本国语言即普通民众的语言写作,而不是用拉丁语写作。”他们的做法 A. 利于科学方法及知识的普及 B. 引发了西欧各国的反教会斗争 C. 削弱了西欧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D. 确保了科学革命的持久成功 【答案】A 2.讲基础 宗教改革(16-17世纪)——“因信称义”VS“因行称义” (1)背景:14-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传播;“赎罪券”的兜售成为导火索。 (2)标志: 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3)主张:“因信称义”;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4)新兴教派:路德教派、卡尔文教派、清教。 (5)性质: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政治改革运动(或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6)宗教改革的影响。从14世纪到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已经由简单的手工协作进入到手工工场的新阶段,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就必然要求挣脱封建制度 和宗教束缚,于是出现了宗教改革。通过宗教改革,人们思想上解除了禁锢,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并从思想上为人们接受新的政治制度打下基础。通过宗教改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迷信教廷,形成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包括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教会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政治经济的控制削弱。新教开始登上欧洲历史舞台,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3.讲典例 【例1】(清华大学2018年2月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文综历史试题)16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认为,国家主权是作为一种脱离社会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统治力量而出现的,是不可分割和转让的永久权力,并强调君主拥有一切权力的同时其权力也是有限的。这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的优越性 B. 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 C. 宗教改革的深刻影响 D. 限制君权的必要性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的欧洲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民族国家意识不断增强,思想家们主张世俗权力应高于教权,主张君主应援用一切权力,故选B;依据“同时其权力也是有限的”可知,政治思想家博丹并不是强调君主专制的优越性,故可排除A;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并不是主要强调宗教改革的深刻影响和限制君权的必要性,故可排除CD。 【趁热打铁】(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即成功失败、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这种宗教观 A. 在当时具有积极作用 B. 成为宗教改革的先声 C. 有利于树立教皇权威 D. 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A 【解析】“先定论” 使得罗马教皇无权擅自解释人的命运,这样有助于控制教皇的权力,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宗教改革先声是马丁·路德的改革;C选项错误,与材料含义相悖;D选项错误,这种观点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维护人的权力。 【例2】(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期末)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阐述:“宗教改革革新的实质是信徒在信仰事务中获得空前的自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愿望。新教与罗马天主教分庭抗礼也是政治权力广泛介入的结果。”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阐述理解错误的是 A. 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B. 它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改革 C. 它带有世俗化平民化的特点 D. 它是反对所有封建诸侯的改革 【答案】D 点睛:紧扣材料“宗教改革革新的实质是信徒在信仰事务中获得空前的自主性”“新教与罗马天主教分庭抗礼也是政治权力广泛介入的结果” “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愿望”进行分析解答,排除与材料无关选项即可。 【趁热打铁】(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高三年级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会公开书》载:“(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 德意志要求建立民族教会 B. 要求民族独立的愿望 C. 追求理性主义的人文精神 D. 摆脱专制统治的要求 【答案】B 4.讲方法 本知识点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并与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点对比来考查,同时也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要注意新教教派各派别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新教与旧天主教的根本区别,不要混淆知识点间的区别。 5.讲易错 【题目】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一文中评价某次变革时说:“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这次“变革” A.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 C.呼唤人的彻底解放 D.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错选】C或D 【错因】对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理解不清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可知突出人的重要性,据此可判断应该指文艺复兴,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古希腊时代,故A项排除;文艺复兴的核心即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故B项正确;“呼唤人的彻底解放“是启蒙运动,故C项排除;“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故D项排除。 【反思】考生在备考时,注意区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考向三 启蒙运动 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及影响;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代表作;理解启蒙运动标志着近代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的基本确立。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影响. 通过对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异同点的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继承和发展的观点。 通过对伏尔泰、卢梭等思想家现身真理、捍卫正义事业史实的介绍,培养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奋斗的精神。 (2)命题规律 本考点是本专题中最重要的考点,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主要的考查点有:启蒙运动的背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启蒙思想的特点及影响。 例1(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8届高三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 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B.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C. 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 D. 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答案】D 点睛:所谓理性,就是承认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主张用科学知识来认识客观事物,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思考、判断和处理;坚决反对和批判“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把这个时代称为“启蒙时代”,把他们提倡的思想称为“理性主义”。 例2(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23)(14分)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 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7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4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3分) 【答案】 (1)差异: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 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 (2)内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强调人的作用);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提倡科学的人性化。 (3)评析:消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防止滥用科学;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情愫)。 【解析】 (1)问中第一小问“差异”依据材料一中“向往的人性的追求……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等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从“经济基础、阶级力量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等角度归纳回答。 (2)问依据材料二中“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等信息归纳回答。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比较 【名师点睛】比较型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1.比较需明确宗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 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 2.比较需求同存异。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 3.比较需分开层次。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 2.讲基础 本考向主要考察法国的启蒙思想(复习需要注意启蒙思想起源于英国而高潮在法国),复习时学生要注意其背景的重要性。 时间、中心:17~18世纪、法国。 (1)启蒙运动的根本原因、实质。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则成为资本主义最主要障碍,它们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资产阶级追求财富、民主、平等、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制度的尖锐矛盾,必然在思想领域有所反映。这是启蒙运动的兴起的根本原因。“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启蒙思想家提倡用理性来判断一切,把批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所以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2)启蒙运动核心思想——理性主义。什么是理性?所谓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它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向往自由平等,追求个人价值和解放。理性主义成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标准,变成了一面反封建的旗帜。 (3)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时 期 国 家 思想家 思 想 主 张 代表作品 兴起 17世纪 英国 霍布斯 人们按社会契约建立国家 《利维坦》 洛克 提出分权思想,赞成君主立宪制 《政府论两篇》 《人类理智论》 高潮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①抨击天主教会;②主张君主立宪制; ③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④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哲学通讯》 《路易十四时代》 孟德斯鸠 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立法、司法、行政);②主张君主立宪制;③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论法的精神》 卢梭 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②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财产私有制 《社会契约论》 扩展 德意志 康德 ①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Z|xx|k ②主权属于人民; 《纯粹理性批判》 ③要自由也要自律 (4)意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蓝图。 3.讲典例 【例1】(湖南省常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政府论》是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的代表作,出版于1690年。该书对由来已久的各种君主专制主义学说进行了猛烈抨击。其实该书的大部分内容在1680年前后便已写就,为了切合1689年的形势,洛克在出版时又作了些补充”。材料表明,洛克 A. 主导了《权利法案》的制定 B. 反对君主制度 C. 与伏尔泰都推崇君主立宪制 D. 主张民主共和 【答案】C 【解析】根据“对由来已久的各种君主专制主义学说进行了猛烈抨击”表明洛克反对君主专制,洛克是英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推崇君主立宪制,故C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结合所学,1689年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猛烈抨击君主专制主义,不是反对君主制度,排除B;卢梭赞成共和制,材料无法体现洛克主张民主共和,排除D。 【趁热打铁】(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伏尔泰说:“为了我们这些悲惨而又能思维的动物的共同利益,是否必须承认有一个赏罚严明的上帝,他可以同时作为我们的约束者和安慰者呢,还是扬弃这一观念,一任我们陷于绝望的灾难中、沉溺于不知悔过的罪行中呢。”这表明伏尔泰 A. 推崇理性高于信仰 B. 强调宗教存在的必要性 C. 认为宗教能够解除困苦 D. 主张人的自然平等 【答案】B 【解析】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伏尔泰强调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必须承认有一个赏罚严明的上帝,表明伏尔泰强调宗教改革存在的必要性,故B项正确;材料显示伏尔泰信仰上帝,并没有反映他推崇理性高于信仰,故A项错误;C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故CD错误。 【例2】(山西省晋中市2018届高三1月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几乎法国所有的启蒙学者都推崇中国文化,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的发现对思想界来说,同哥伦布在自然界的发现是同等重要的大事。说明了 A.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了法国启蒙思想 B. 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宣扬人文主义 C. 中国文化成为法国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D. 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构建理性王国 【答案】D 【趁热打铁】(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历史试题(B卷))卢梭在《论不平等》中声称他不赞成“平民公决”,为了防止出现谋求私利和考虑不周的法律,“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因自己的喜好而提出新法律,这一权利属于政府成员”,人民只能“对法律表示同意”。这体现了卢梭的观点是 A. 反对直接民主 B. 反对代议制民主 C. 公意高于个人意志 D. 立法权应当属于政府 【答案】A 4.讲方法 它可以与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对比考查,难度较大。选择题与材料题两种考查方式都有,复习时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对比学习,强化知识点的准确性。更应该注意的是本专题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运动图示或是表格的方式来进行复习。 5.讲易错 【题目】“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独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 )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错选】C 【错因】学生对于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们思想内容的掌握不准确,容易混淆各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答案】D 【反思】考生在备考这一考向一定要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