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热点主题六 民族复兴——近代中国政治的艰难转型课件(共17张ppt)
主题六 民族 复兴 —— 近代中国政治的艰难转型 - 2 - - 3 - 1840—1842 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 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 , 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 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 , 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 中国共产党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的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 , 与国民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 并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 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 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4 - 一 二 三 一、天朝梦的破灭 1 .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近代化的起步 (1) 近代西方列强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 , 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政治上 , 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 “ 闭关锁国 ” 的大门 , 破坏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经济上 , 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商品输出 , 冲击了传统的经济结构 , 中国逐渐沦为西方经济附庸 ,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同时客观上促使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 思想上 , 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 , 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 从近代西方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上看 , 救亡图存运动中 , 引起对君主专制反思 ; 救国求富旗帜下推动近代工业兴起和发展 ; 追求民族独立中 , 近代民族观念形成 ; 朝贡外交解体 , 近代外交开启 ; 积极学习西方。 - 5 - 一 二 三 (3) 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与近代化 , 不是中国自身历史发展的结果 , 而是在外力的冲击下被动开始的 ;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情 , 不利于近代化的推进和发展 ;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 外力压迫下的民族觉醒促进社会转型 ; 政治障碍的扫除保障社会转型。 - 6 - 一 二 三 2 . 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 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的转变 ) (1) 朝贡体系 : 是指东亚地区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之周边各邻国与中国形成的双边 “ 封贡关系 ” 为结构的国际体系。朝贡体系 , 立足点是 “ 华夷观 ” 思想 , 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在该体系下 ,“ 朝贡 — 册封 ” 是其基本外交模式 , 实质上是宗藩认同外交。在朝贡体系影响下 , 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 7 - 一 二 三 (2) 不平等条约体系 :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其依据是 1842 年《南京条约》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凭借不平等条约 , 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 , 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另一方面 , 不平等条约体系在将中国推入近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客观上的积极作用。首先 , 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是迫使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 , 中国经济开始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 其次 , 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 , 须遵循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国际惯例 ; 再次 , 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政府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 8 - 一 二 三 二、共和梦的实践 1 . 从帝国到民国 : 从政治史的角度看 , 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 , 埋葬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 ,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 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 . 从臣民到国民 : 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 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和革除 “ 大人 ”“ 老爷 ” 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 , 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 3 . 从君权神授到民主共和 : 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 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 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 4 . 从变法图存到实业救国 : 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 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 , 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 9 - 一 二 三 三、复兴梦的探索 1 . 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觉醒 民族觉醒的本质内涵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进入近代以后 , 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 , 中华民族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 , 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关系 , 中华民族精神也在各民族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得到了升华。 (1) 鸦片战争 —— 民族意识的萌发 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 , 人们从 “ 天朝上国 ” 的美梦中惊醒 , 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 甲午战争 —— 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甲午战争、列强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 , 首先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 紧接着是农民阶级发动的义和团运动 , 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 , 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 10 - 一 二 三 (3) 五四运动 —— 民族意识的升华 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 , 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 , 外争国权 , 内除国贼 , 表现出极大地爱国热情 , 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 (4) 抗日战争 —— 民族意识的高涨 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 , 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 , 形成高潮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 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 - 11 - 一 二 三 2 .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 (1) 革命道路探索 —— 从中共 “ 二大 ” 到八七会议 : ① 中共 “ 二大 ” 提出了最低革命纲领 , 但是在革命道路上基本上照搬了俄国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② 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 , 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 ,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 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 : ① 八七会议纠正了国民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② 1935 年遵义会议上 , 中共中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 “ 左 ” 的错误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 - 12 - 一 二 三 (3) 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 : ① 1935 年瓦窑堡会议上 ,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 1937 年日本全面侵华 , 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③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 , 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 ④ 抗战胜利前夕 , 召开中共 “ 七大 ”, 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⑤ 抗战胜利后 , 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重庆谈判并签署了 “ 双十协定 ”, 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与民主取得了主动权。 ⑥ 渡江战役胜利后 , 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 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 , 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 13 - 1 2 3 4 5 1 .(2017 山西孝义三模 ,29) 甲午战后 , 许多中国人出于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担忧 , 开始认真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语言甚至儒家文明的价值 , 在许多方面 ,1895 年后的中国失去了同一性和历史性。这说明甲午战争 ( ) A. 打乱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 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凝聚力 C. 整合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 D. 刺激了国人变革制度的愿望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的影响。材料说明甲午战争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故 A 项错误 ; 材料强调 “ 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语言 …… 中国失去了同一性和历史性 ”, 可知甲午战争推动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 , 故 B 项错误 ; 根据材料 “ 许多中国人 ”, 并非全民的一种共识 , 故 C 项错误 ; 根据材料 “ 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语言 …… 中国失去了同一性和历史性 ”, 可知许多国人反思传统 , 学习西方的制度 , 故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14 - 1 2 3 4 5 2 .(2017 安徽合肥三模 ,29) 有学者认为 : 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从王朝到共和国的政治变革 , 它也完成了种种社会变革 , 例如出现了新的社会集团和改变了旧的社会集团。据此对辛亥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 ) A. 完成了社会转型 B. 催生了社会新现象 C. 实现了改朝换代 D. 颠覆了封建等级秩序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出现了新的社会集团和改变了旧的社会集团 , 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 但没有完成社会的转型 , 故 A 项错误 ; 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 催生了社会新现象 , 故 B 项正确 ; 辛亥革命不是改朝换代 , 是社会制度的变革 , 故 C 项错误 ;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 但人们的封建思想观念依然存在 , 封建等级秩序没有被颠覆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5 - 1 2 3 4 5 3 .(2017 北京东城一模 ,17) 《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 :“ 它是 ‘ 学生牺牲的精神 ’‘ 社会裁制的精神 ’‘ 民族自决的精神 ’ 的结合 , 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 , 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 ” 该事件 ( ) A. 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 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 “ 学生牺牲的精神 ”“ 社会裁制的精神 ”“ 民族自决的精神 ” 与五四运动一致 ,“ 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 指辛亥革命 , 故 A 、 B 两项错误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是指五四运动 , 故 C 项正确 ;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诞生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16 - 1 2 3 4 5 4 .(2017 浙江杭州期末 ,11)20 世纪是革命的世纪 , 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 , 这场革命运动的 “ 旗帜 ” 是 ( ) A.“ 民主共和 ” B.“ 革命统一战线 ” C.“ 新三民主义 ” D.“ 工农武装割据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国民革命。 “ 民主共和 ” 是辛亥革命的旗帜 , 故 A 项错误 ;“ 革命统一战线 ” 是国民革命时期建立的 , 但不是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 , 故 B 项错误 ; 国民革命的旗帜是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 , 故 C 项正确 ;“ 工农武装割据 ” 是井冈山时期的指导思想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17 - 1 2 3 4 5 5 .(2017 四川泸州三模 ,29) 据记载 , 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最先提出了 “ 中国民族 ”,1902 年他又改称为 “ 中华民族 ”, 抗日战争期间 “ 中华民族 ” 这一称谓成为最流行的时代语。由此可知 “ 中华民族 ” 一词 ( ) A. 反映了民族民主意识 B. 开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征程 C. 消除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 D. 反映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现实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梁启超改称中华民族不能反映民主意识 , 故 A 项错误 ;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追求民族独立 , 故 B 项错误 ; 称谓不能消除民族隔阂 , 故 C 项错误 ; 称谓反映民族意识的增强和民族危机的现实 , 故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