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南昌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在伦理观上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此,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兼爱和自我节制 D.人治和法治 2.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_____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 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 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_______,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论述分别是指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3.《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 B.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 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 D.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 4.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 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 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 5.《魏略.西戎传》载:“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在《老子化胡经》说“老子西出函谷关,经西域至天竺,化身为佛,教化胡人,因此产生佛教。”“老子化胡说”客观上( ) A.有利于早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B.证明了佛教思想来源于道家学说 C. 表明文化交流有利于社会进步 D.感应了三教合流的社会发展趋势 6.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7. 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 A.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B.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C.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 D.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 8.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9. 李贽有句话:“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 A.恪守修身齐家的儒学理想 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 C.以天下为己任,道德自律 D.独具个性,大胆挑战正统思想 10.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11.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B.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12.智者学派普罗狄柯认为,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人们因为看到太阳、月亮、河流对自己有好处,就把这些东西命名为神。克里底亚认为,神对人的命运是不关心的。这些认识 A.打破了对希腊神系的图腾崇拜 B.成为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 C.有利于树立起人的尊严和权威 D.导致个人主义在古希腊泛滥 13.那时(16世纪初),宫廷生活日益变得活跃,对文化方面的兴趣增加。宫廷成为聚集财富、资助文艺活动和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在那里生产出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宫廷生活的“活跃”,明显受影响于 A.宗教改革的冲击 B.罗马教皇的感召 C.人文主义的传播 D.启蒙运动的开展 14.“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在这里均可受到热情招待。这里出现了一些由艳光四射且博学多才的名媛主持的聚会,作们可以海阔天空地谈论各种问题,参与者常因其口才和机智而声名大噪。”这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古代希腊时代的雅典 B.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兰 C.宗教改革时期的伦敦 D.启蒙运动时期的巴黎 15.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达尔文 16.“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是启蒙运动时期富有代表性的口号之一。下列对该口号理解最贴切的是 A.分权思想 B.自然权利说 C.社会契约论 D.理性主义 17.在筑城技术方面,宋以前的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有木柱支撑而成。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明代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这种变化反映了 A. 民族矛盾推动中原防御体系的升级 B. 火药用于军事导致筑城技术的改变 C. 封建社会晚期中国社会的浮华之风 D. 工商业发展刺激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18.西汉的《汜胜之书》载:“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东汉的《四民月令》则说:“凡种小麦, 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主要说明 A.古人根据节气探求最佳播种时间 B.两汉时期比较重视对小麦的种植 C.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已形成 D.稻麦轮作制在两汉时期已被推广 19.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20.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离骚》是古典文学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B.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C.“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中国画的特点 D.“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21.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A.道家 B.佛教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22.《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 A.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 B.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 C.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D.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 23.牛顿在其《原理》序言中阐述了他探讨自然现象的方法:“从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力,而后从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自《原理》问世300以来,我们已经见证了牛顿研究方法的罕见的成功。这说明牛顿的方法与理论 A.可适用于解释和预见部分自然现象 B.体现出实验与数学计算结合的特征 C.在实践中被证明它的实际价值有限 D.足以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 24.奥地利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指出:“绝对时间既无时间价值,也无科学价值,没有一个人能提出证据说他知道关于绝对时间的任何东西,绝对时间是一种无用的形而上学的概念。”这一观点 A.验证了伽利略有关运动的概念 B.促成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C.推动了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研究 D.启发了普朗克量子说的提出 25.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在一次辩论中认为:从达尔文先生的理论当中,我们只能得出两种结论:要么是人类缺少一个不朽的灵魂,或者相反,每个动物、每种植物都有一个不朽的灵魂,这种观点 A.认为达尔文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 B.实际上承认了宗教禅机思想存在 C.肯定了达尔文对人类进化的观点 D.有意曲解达尔文的观点否定进化论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 颜氏家训》共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後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 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不以为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轻忽);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慢)。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 ——引文节选自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篇》 材料二 《朱子家训》从治家的角度谈了安全、卫生、勤俭、有备、饮食、房田、婚姻、美色、祭祖、读书、教育、财酒、戒性、体恤、谦和、无争、交友、自省、向善、纳税、为官、顺应、安分、积德等诸方面的问题。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义方:做人的正道)。……与肩挑(做小生意的挑贩)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关心和帮助)。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引文节选自朱柏庐(1627-1698)《朱子家训》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两个家训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8分) (2)两个家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甚至在古代被称为“篇篇药石,字字龟鉴”。分析两 个家训在古代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原因。(4分) 27.(1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困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伏尔泰在给他的一个反对者的信中写道:“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1)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就材料一所说的“文学方面巨大成就”举一例。(4分) (2)根据材料二,孟德斯鸠提出的著名国家学说是什么?这一学说的核心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两位著名思想家的相同主张是什么?(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 28.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3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 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5分) 29.(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乾隆时期更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编收书3500多种、7.9万多卷,总量达9.9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以系统布勒,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典籍。所以,纪昀在《进四库全书》表中称《四库全书》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影响。(6分) 试题解析部分 1.A 【解析】孟子主张“性本善”,其政治主张是“仁政”;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扩充人的善性的方式则是道德教育。 2.D 【解析】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董仲舒改造,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治国的思想实际上都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结合,即外儒内法,因此法家思想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而墨家在经历了战国时期的辉煌后,逐渐衰落,D项符合题意。 3.D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儒学思想。题干中的《三国志》记载的诸葛亮对后主说的所有言论,最后落在了“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明显的表明西汉以来确立的“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这一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故选D。 4.D 【解析】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不管统治者对儒学采取“尊”还是“禁”,都是为了维护统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选D项。 5.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教合一,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的“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故B、C两项的表述错误;题目中未涉及儒、道、佛的合流,故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题目中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依托本土宗教有利于其在中国的传播,A项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A。 6.D 【解析】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的伦理道德,故AC排除。B项在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由题中“修养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可知答案为D。 7.B 【解析】儒家思想经过历朝历代思想家的不断传承和发展,长期为统治阶级服务,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史实。 8.C 【解析】从材料的时间信息明清之际可排除A、D两项,此时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虽然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他们并未脱离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故选C项。 9.D 【解析】李贽在明清思想界是离经叛道的,因此选D;A与题意不符;B、C材料中没有体现。 10.C 【解析】本题以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为切入点考查理学的影响。明清时期“名门望族”“寒门小姓”纂修族谱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理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故本题选择C项。 1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人文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古希腊腐败的政治对哲学发展的阻碍作用及希腊人反对追求真善美,故无法得出A、D两项的结论;C项中“人们不重视辩证法”的表述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智者大量涌现的史实不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的智者派”表明古希腊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故选B。 12.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树立人自身的价值,由材料“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可知,智者学派力图贬低神的权威,否认神的传统形象,树立人的权威,故C项正确;智者学派否认神的形象,并非为了打破对希腊神系的图腾崇拜,A项错误;智者运动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B项错误;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而非导致个人主义在整个古希腊泛滥,故D项错误。 1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A项中的“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上半期、D项中的“启蒙运动”的时间段为17、18世纪,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6世纪初”,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发表言论”“生产出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与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文化专制和禁欲苦行的主张不符,故B项的表述错误;题目中的信息“16世纪初”“对文化方面的兴趣增加”“生产出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体现了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的人文主义,故选C。 14.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也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故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出现了一些由艳光四射且博学多才的名媛主持的聚会”不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实力较为弱小,斗争的矛头未明确指向封建专制制度,与题目中的信息“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可以海阔天空地谈论各种问题”不符,故排除B、C两项;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和封建主义,使得理性与自由平等的思想获得迅速传播,D项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D。 15.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时间“启蒙运动时期”即可排除晚于此时间段的D项;由题目中的信息“维持动态平衡”即可知此应为孟德斯鸠倡导的“三权分立”的思想。故排除A、C两项,选择B项。 16.C 【解析】“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实际上否定了君主专制,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社会契约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明确了国家及其工作人员和人民的关系是一种公仆和主人的关系,故C项正确;A项强调的是权力的分权与制衡,B项强调的是天赋人权,D项强调的是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都与题干无关,故A、B、D三项错误。 17.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城市。材料体现筑城技术更加注重城墙的坚固性说明了由于火药的发明并广泛用于攻城导致筑城技术的改变,B符合题意。 18.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B项的表述无法反映题目中的信息“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和“稻麦轮作制”的推广,故无法得出C、D两项的结论;两汉时期书籍中对稻麦播种时间的详细介绍反映了古人对稻麦最佳播种时间的探求和重视,故选A。 19.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体现了2010年《考试大纲》中要求考生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的命题思想。欧阳修上疏主要是提出了雕印文集流传不利于北宋政府的控制管理。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时期,在北宋得到发展,它促使了文化传播方式的进一步变化,从而影响到政府管理。题干材料内容不能反映出A项;B项书籍出版在当时没有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是欧阳修上疏的原因;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合。故选D项。 20.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的幻想,故A项的表述错误;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故B项的表述正确;宋代苏轼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故C项的表述正确;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故D项的表述正确。由设问要求“不正确的是”即可排除B、C、D三项,故选A。 21.A 【解析】本题考查道家思想的主张及其影响,旨在考查考生提炼历史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信息“自然”“有无相生”“虚实相象”等可知,其属于道家学派的思想观点,故答案为A。 2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可知《梅图》属于文人画,排除与此不符的A、B两项;题目中未涉及中西方文化间的交流,故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淡墨痕”“留清气”体现了宋明理学注重德操的理念对绘画艺术的深刻影响,故选D。 2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科学技术。提炼材料关键信息“从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力从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解释和预见部分自然现象”,分析可知牛顿的方法与理论适用于解释和预见部分自然现象,故A项符合题意。 2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恩斯特·马赫指出......绝对时间是一种无用的形而上学的概念”体现了恩斯特·马赫对绝对时空观的否定,故排除均倡导绝对时空观的A、B两项;题目中未涉及对热力学和分子运动论的评述,故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题目中的恩斯特·马赫对绝对时空观的否定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C项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C。 25.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的进化论,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A项中“毫无建树”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对宗教禅机思想的承认,故无法得出B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威尔伯福斯......认为:从达尔文先生的理论当中,我们只能得出两种结论:要么是人类缺少一个不朽的灵魂,或者相反,每个动物、每种植物都有一个不朽的灵魂”体现了威尔伯福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抨击,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C项,故选D。 26.(1)共同之处:内容广泛,涉及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各个方面;都以儒家仁礼纲常为行为准则;都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作者自己为人处世实践经验的总结。不同之处:前者涉及修身养性和精神生活的内容比较多,后者涉及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内容比较多;在教育子孙方面,前者重视方式方法,后者重视是非标准。 (2)都以儒家仁礼纲常为行为准则,符合封建正统思想观念;在古代,人们将“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主要抱负,把“齐家”作为实现人生抱负的基础,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因此成功的家教理论得以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颜氏家训》和《朱子家训》,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比较分析的能力。 第(1)问,“共同之处”由材料一中的信息“《颜氏家训》共二十篇”、材料二中的信息“《朱子家训》......谈了......诸方面的问题”即可得出“内容广泛,涉及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各个方面”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材料二中的信息“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即可得出“都以儒家仁礼纲常为行为准则”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由材料二中的信息“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即可得出“都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作者自己为人处世实践经验”的结论。“不同之处”由材料一中的“《颜氏家训》共二十篇”、材料二中的“《朱子家训》......谈了......诸方面的问题”的具体内容即可得出“前者涉及修身养性和精神生活的内容比较多,后者涉及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内容比较多”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材料二中的信息“教子要有义方”即可得出“在教育子孙方面,前者重视方式方法,后者重视是非标准”的结论。 第(2)问,结合相关所学可从符合封建正统思想观念和成功的家教理论的深远影响等角度思考作答。 27.(1)人文主义。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 (2)三权分立学说。其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3)“天赋人权”,人人都享有自由的权利。 (4)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作了准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 第(1)问,“核心思想”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人文主义”的结论;“举例”结合相关所学可例举《神曲》《十日谈》《歌集》等。 第(2)问,“国家学说”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三权分立”的结论;“核心”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结论。 第(3)问,由材料三中的信息“誓死捍卫......说话的权力”“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即可得出“天赋人权,人人都享有自由的权利”的结论。 第(4)问,结合相关所学可从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等角度思考作答。 28.(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17世纪中西两位科学家,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属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性著作,它关注传统技术,缺乏创新,对社会的影响较小;而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更看重理论研究,属于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其创新度和社会认知度较高,对社会的影响较大;两者出现的背景需要结合17世纪中国、欧洲的相关知识以及材料中所提到的两位科学家的个人经历进行比较分析。第(2)问,由材料一可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当时中国的反响很小,却在19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而由材料二可知,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受到欧洲社会的追捧。原因是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八股取士钳制人们的思想、封建士大夫愚昧无知、缺乏重视科技的社会风气;而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崛起,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当时的欧洲有重视科技的良好社会氛围。 【备注】【备考链接】明清时期我国为什么没有产生与16—18世纪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封建自然经济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手工业发展,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与应用;封建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八股取士、“文字狱”使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实际,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封建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使中国失去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机会。 29.(1)特点:《四库全书》更加注重总结继承,体现了是清代学术集大成的趋势。( 文献典籍集大成,有政治目的性,古代最大的丛书;政府主导,官员主编) 《百科全书》强调创新,重视科技进步与理性启蒙思想的宣传。(成果新;编者涉及面广、为领域专家;影响大。) (2)影响:《四库全书》:保存了大量的古籍;是对古代文化的一次全面总结;对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思想上强化了专制统治。 《百科全书》:全面批判了封建意识形态,宣扬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思想主张;提倡科学技术,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和近代西方的启蒙运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比较分析的能力。 第(1)问,《四库全书》的特点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以系统布勒,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典籍”即可得出“注重总结继承,体现了清代学术集大成的趋势”的结论;《百科全书》的特点由材料二中的信息“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即可得出“强调创新,重视科技进步与理性启蒙思想的宣传”的结论。 第(2)问,《四库全书》的影响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以系统布勒,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典籍”即可得出“保存了大量的古籍,是对古代文化的一次全面总结,对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即可得出“从思想上强化了专制统治”的结论;《百科全书》的影响由材料二中的信息“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即可得出“全面批判了封建意识形态,宣扬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思想主张;提倡科学技术,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结论,此外,结合相关所学还可以从使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等角度思考作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