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 3月月考试题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选择题 1. 先秦时期的社会管理者通过对节庆时间、场合、仪式的安排等有意或无意地对治下百姓进行管理和教化。夏商周三代的岁时节庆一脉相承,在人们参与节庆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产生了共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体验。由此可见,先秦节庆 A. 束缚了百姓的思想及其生活 B. 提升了人们的族群认同 C. 宣示了夏商周政权的合法性 D. 娱乐性取代了教化功能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在人们参与节庆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产生了共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体验”,即认为先秦节庆提升了人们的族群认同。A项题干材料不能反映,CD两项表述错误。故选B。 2.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 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解析】殷商以来,青铜器被大量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西周青铜礼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正好体现的是宗法制度,排除C。商周时期的文字是铭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排除A。青铜器有两种基本功用,一是“纳(内)、入”,即盛装物件;一是“设”即陈设布列。青铜器的功用并未发生重大改变,排除D。抓住关键信息“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正好体现了历史传承的作用。选B。 3.《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出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材料反映战国时期 A. 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度 B. 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 C. 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D. 社会矛盾逐渐缓和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弑君”、“出君”的现象减少,说明战国时期地方上诸侯国新兴地主阶级逐渐掌握了政权,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到郡县制度,故A项错误;C中政局稳定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混战局面的史实; D项中社会矛盾说法也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特点。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其直接因素是当时 A. 世官制转为科举制 B. 刀耕火种转为铁犁牛耕 C. 分封制转为郡县制 D. 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 【答案】C 【解析】“化家为国”是指郡县制的推行是官僚政治代替了血缘政治,即直接因素是当时分封制转为郡县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分封制转为郡县制而非世官制转为科举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和刀耕火种、铁犁牛耕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思想方面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5.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材料可知,执政大臣也主要从外戚中选择,因此不能依靠外戚抑制相权,故A项错误;“家天下”是以父系血缘为标准的,外戚不属于“家天下”的范畴,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的情况出现于西汉前期,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故D项与“外戚干政”没有关系。 6.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就是汉宣帝的那句话。汉宣帝说能够与他一同统治天下的人只有称职的郡太守,这说明汉宣帝对待地方问题的重视。因此A选项正确。再根据后代帝王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进一步说明地方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统治是很重要的,但不是说历代帝王对汉宣帝尊崇,只是推崇汉宣帝对地方吏治的高度重视,因此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地方制度是不断演变的,后代并没有沿用汉代的地方制度,因此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 7.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A 【解析】A项,如材料所述,宋太祖之所以闷闷不乐,是因为“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此一点,也正体现了宋太祖重视史书的记载、重视后人的评说,故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由于史书为史官所撰,而史官在撰史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个人主观色彩以及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故全部真实可信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主要阐述了宋太祖由于其重视史书记载而闷闷不乐的状况,对于史官与君主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并没有展开论述。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宋太祖闷闷不乐的原因是“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表达的是宋太祖对史书记载的惧惮,而非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8.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B.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D.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发展到“自由投考、差额录用”,以考试成绩为取士标准进行选官的科举制度,推动了读书风尚的形成,促进了中国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A选项符合题意。科举制度并不排除世家子弟,且世家在教育资源等方面拥有优势,B选项错误。科举制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不能保证其是最优秀的,C选项错误。科举制在鉴别官员道德水平方面并没有优势,D选项错误。 9.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材料中“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浓厚的家国色彩,联想到国家政治结构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从而解题。由古代把“民之父母”、“爱民如子”等作为褒扬和肯定官员的专用名词可知,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对官员的褒扬借用了家庭关系中常用的概念表达,即形象生动,又得到了普遍的理解和接纳,说明“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深远,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A项中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官员是官僚政治的产物,是君主的奴仆,不是君主的血亲,并且本题是在分析官员形象;本题没有提供官员考核的内容和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D项所说“官员之间”、“共同”、“政治诉求”与本题材料中所述的官员评价无关。 10.据研究,唐代举荐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现象水乳交融、难分因果,而军功也是拜相的方式,出将入相是这一时代为官者的理想追求。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A. 科举制度形同虚设 B. 选官方式呈现多样 C. 士族大家垄断仕途 D. 科举制兼顾各阶层 【答案】B 【解析】唐代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同时存在举荐制、军功爵制,说明唐朝时期的选官方式呈现多样性的特点。B项正确;唐朝的选官方式包括科举制度,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其形同虚设,排除A项;C项“垄断”说法绝对,排除;D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 11.宋制规定,御史台不能由与宰相有关系的人来担当,更不能由宰相提名推荐,因此,御史台官员与宰相的关系极为紧张。如宋神宗时御史唐垌,曾面弹王安石,且胡说一通,但神宗却不加责怪。由此可知 A. 宋神宗的出发点是维护君权统治 B. 唐垌的弹劾有效防止了官员贪污 C. 王安石刚愎自用导致了谏官弹劾 D. 监察官职责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神宗对御史的不加责怪实质上是为了让其对宰相形成权力上的制约,从而维护君权统治,故选A。古代监察制度效能有限,不能有效防止,排除B;材料未提及御史弹劾王安石的原因,排除C;D项只是表象,不是最佳答案,排除。 12.钱穆认为,这种选拔方式骤看极合情理,然而切实施行中却存在毛病……读书求学,便有诸多限制,读书机会很不易得。但对于一个读书家庭来说却是极为简单。因此,当时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而同时便是有钱有势的家庭。“这种选拔方式”是指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世官制与读书无关,仅与血缘关系有关,故A错误;察举制看似与读书无关,但是其注重才能,并且最终强调该制度导致的结果是“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而同时便是有钱有势的家庭”所以该制度应该是察举制,故B正确;九品中正制主要与门第有关,与读书关系甚小,故C错误;科举制与读书有关,主要依靠才学来选拔人才,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员的垄断,故D错误。 13.“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宋朝考试实行糊名法,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取士科目有所减少”的信息,B错误;据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说明宋代和唐代都重视进士科,C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的信息,D错误。 14.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A. 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 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 D. 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 【答案】B 【解析】从魏晋南北朝到北宋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演变体现了相权不断被分割,皇权加强,B项正确;内外朝制度属于西汉,排除A。古代中国相权结构无法对抗皇权,排除C;古代中国也没有帝相共享决策权的现象,排除D。 15.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任宰相,却竟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场屋,曾赋诗说:“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科举制度的推行 A. 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 B. 为所有读书人提供了入仕的平台 C. 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D. 打破了士族门阀势力对官职垄断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唐朝时期,许多人认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才能真正展示自己,即科举入仕在士人心中地位至关重要,这说明科举制度的推行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故选C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士人崇懦入世”,故A项错误;材料中主要是改变做官的观念,不是论述提供了入仕的平台,故B项错误;打破了士族门阀势力对官职的垄断不符合故材料中科举制的信息,故D项错误。 16. 据《唐会要》载:“贞观年间,皇子李恪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遭侍御史刘范弹劾.据此推断当时 A. 中央监察机构职能增加 B. 御史监察受到皇权的庇护 C. 司法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D. 监察不回避贵族统治集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御史是属于监察系统,御史可以纠举官员,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这是监察机构的权力,题干中是正常行使权力而非职能增加,故A项错误。题干中刘范弹劾皇子,仅叙述这件事情,并没有谈到皇帝的态度,无从体现皇权庇护,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的御史是属于监察系统,司法制度与其无关,故C项错误。刘范弹劾皇子李恪,皇子是属于贵族统治集团,体现了监察的不回避贵族,故D项正确。 1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如夏商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反—合阶段。而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反—合阶段。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据此理论可以得出行省制 A. 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 主要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 C. 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 D. 是对秦以来郡县制的否定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根据材料信息,“夏商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可知,唐朝由于藩镇割据问题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北宋过度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地方无权,故“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指的是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故本题选A。 18.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 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B. 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答案】C 【解析】“内阁如不同意、拒绝拟旨”等字眼足以证明在明代内阁对皇权还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选C是符合题意,正确;明代的内阁和近代的内阁有质的区别,明代内阁并非近代内阁的雏形,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在材料中根本就没体现出来,B不符合题意,排除;明代君主专制是加强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19.清初,南书房是翰林文人陪君王读书研学的内廷场所,“非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后因随奉“撰述谕旨”而“权势日崇”。这表明 A. 南书房已成为最高政务机关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 中央决策中心逐渐发生变化 D 统治者重视选拔高水平人オ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看出“南书房由翰林院文人陪君王读书研习的内廷场所”发展成为“撰述谕旨”而“权势日崇”的机构可以得出決策中心发生变化,故选C。“南书房已经成为最高政务机关”不能从材料中体现“最高”,故排除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是军机处的设置,并不是南书房的设置,故排除B;“非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只是体现了亲信,不能体现出选拔高水平人オ”,故排除D 20.明朝出现海瑞扶棺式冒死硬谏,海瑞谏嘉靖,几近痛骂,嘉靖帝碍于舆论,无可奈何;官僚集团或采取车轮战术,或发动集体抗议,在君主屈尊求情下仍决不让步。这说明明朝 A. 士大夫民主意识觉醒 B. 天理纲常的礼法加强 C. 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 D. 君主与士人共治天下 【答案】C 【解析】材料“海瑞扶棺式的冒死硬谏”“官僚集团或采取车轮战术,或发动集体抗议”反映臣下冒死劝谏皇帝、多样的劝谏方式,实质体现君主无上权威,故C正确;封建士大夫劝谏为封建统治服务,体现君为主而非有民主思想,故A错误; 臣下劝谏皇帝一定程度影响皇帝权威,与纲常不符,故B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士人协助皇帝治理天下,以皇帝为主,故D错误。 21.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 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 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C. 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 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说明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主义的加强的表现,故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是三省六部制,排除A项;所给材料没有涉及C项内容,排除;所给材料不能说明是反映的民意,排除D项。 22.宋仁宗对谏官张升说,你很孤单,没有朋友,要注意说话方寸。张升明知年老仁宗儿子都夭折了,却回敬皇帝道:臣不孤单,妻儿俱全;陛下才孤单,只有宫女相伴。仁宗没怪罪张升。清代士大夫却没这种“脾气”,大学士曹振铀总结的为官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士大夫“脾气”变化表明 A. 儒学思想渐趋衰微 B.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 官场风气世俗化 D. 经济文化没有协调发展 【答案】B 【解析】宋代谏官敢于顶撞皇帝,但到了清代,士大夫却没这种“脾气”,为官的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皇帝的权威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B项正确;儒家思想从汉代开始一直是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A项错误;C、D都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 23.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是指 ①五口通商②协定关税③治外法权④公使驻京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C 【解析】道光年间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自我封闭、拒绝融入世界都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不当之举,各国之间必须加强政治、经济的交流和交往。“五口通商”和“公使驻京”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做法,我们不应对这些问题过多的纠缠;且“公使驻京”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位的皇帝是咸丰。而②和③是涉及维护国家的主权问题,这是我们必须争取而不应该随意放弃的权力。 24.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据此可知 A. 这一现象出现于十九世纪中期 B. 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 C. 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方位开放 D. 清地方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所反映的《天津条约》内容,故1858年,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中获得领事裁判权,侵犯中国司法主权,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的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但是说全方位开放表述不准确,故C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以后,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25.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虽然当时中国并没有完成军队的西式改革。由“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可知他们判断的依据主要是他们认为洋务运动受到较大成效,故选C。 26.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 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答案】A 【解析】表格中,“1894—1914年”日本对中国贸易的数字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马关条约》后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故A正确;此时,英国仍然是国际强国,对英贸易比重降低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故B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C错误;晚清中国国际地位没有提高,故D错误。 27.谭嗣同在《有感一章》中写道:“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该诗的写作背景是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辛丑条约》的签订 C.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D.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答案】A 【解析】《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失去了大片土地,维新派痛心疾首,才有谭嗣同此诗,故A正确;《辛丑条约》签订时,谭嗣同早已牺牲,B排除;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谭嗣同已经被杀,C排除;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时间更不对,D排除。 28.1901年3月,鉴于总理衙门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根据驻北京外交使团的照会,李鸿章提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这反映了清政府 A. 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 B. 与列强开始了平等交往 C. 吸取了义和团事件的教训 D. 进一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鉴于总理衙门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可知,总理衙门是适应外交近代化而设立的,故D项正确;根据“根据驻北京外交使团的照会”可知,并非是清政府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排除A;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谈不上平等交往,B错误;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与义和团运动没有关系,排除C。 29.《南京条约》申明:“美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 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 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 传播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 D. 冲击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的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强调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从材料“平行之礼”是对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的冲击,故答案为D。鸦片战争期间,出现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而不是鸦片战争后才推动向西方学习,A错误。“平行之礼”是对尊卑等级的传统礼仪制度的否定,B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局限在器物层面,还没有意识到传播平等观念,C错误。 30.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内村鉴三认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目的,其一是“使支那惊醒”,其二是“使其与我合作从事东洋的改革。这反映出该思想家 A. 认识到了中日落后与先进的区别 B. 肯定了日本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C. 认定了中国在战争中必然失败 D. 认为甲午战争的结果是平等的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该思想家认为日本发动战争是代表新的文明去唤醒旧的文明,即认识到了中日落后与先进的区别,故选A。内村鉴三的看法是对战争非正义性的美化和修饰,排除B;材料中的内村鉴三是在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原因进行辩护,未提及战争结果的问题,排除CD。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选官制度一直在发展创新。在察举制下,州郡长官获得重大的选官权力,举主与被举者之间往往结成密切的依附关系,后者成了前者的“故吏”,还承担着一些封建义务。但随着考试之法的建立以及这一环节的日益重要,情况就在逐渐变化。地方长官提供给被举者的,已不是举后即可得到的官位,而只是一个考试机会。行官与否,在于应试者的个人才学;而擢第与授官,则是中央的权力。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官职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的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的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代与西周的选官制度分别是什么。概括唐代科举制在选官方面有哪些发展。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中国科举制与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异同。 【答案】(1)制度:西周:世卿世禄制(世官制);汉代:察举征辟制。 发展:士人集于中央接受统一考试;选官标准为才学;由中央遴选、任命(中央集权)。 (2)同:公开考试,择优录用;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考生来源广泛。 异:中国:服务于君主专制制度;英国: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 (1)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的选官制度是世官制,汉代的是察举征辟制。 发展:由材料“地方长官提供给被举者的……只是一个考试机会”可归纳为士人集于中央接受统一考试;由材料“行官与否,在于应试者的个人才学”可归纳为选官标准为才学;由材料“擢第与授官,则是中央的权力”可归纳为由中央遴选、任命。 (2)同:结合上题归纳出的中国科举制的特点及材料二“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的描述可知,二者都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并且因为二者都进行公开考试,因此考生来源广泛;因为择优录用,因此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异:结合所学可从制度的服务对象分析差异,中国科举制是服务于君主专制制度,而英国文官制度则服务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