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1-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1-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作业)

核心素养测评 一 ‎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40分钟 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天下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和缴纳贡赋。这表明 (  )‎ A.西周封国的自主权有限 ‎ B.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 C.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 D.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 ‎【解析】选B。西周的诸侯国在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A错误;从商代中央与地方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到西周周王为“天下共主”,并且诸侯还要定期朝觐和纳贡,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有所加强,这表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故B正确;古代早期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部族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故D错误。‎ ‎【加固训练】《甲骨文合集》记载: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12个奴隶。这反映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 A.神权高于王权 B.国王没有实现集权 C.宗法制成为主导 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解析】选D。材料无法体现出神权与王权的比较,故A错误;材料不在于突出国王的集权与否,故B错误;材料与宗法制无关,故C错误;商王占卜问政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故D正确。‎ ‎2.(2020·绵阳模拟)商人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周人则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一解释意在说明 ‎(  )‎ A.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 B.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 C.商人从未实行过德治 D.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 ‎【解析】选A。周人认为天命无常,只选有德的人作为辅助,顺应民意,民意即天命,其目的在于说明武王伐纣是顺天应民,阐明新政权的合法性,故选A;商人尚鬼并不等同于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排除B;“从未”说法绝对,排除C;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违背史实,商亡于暴政,排除D。‎ ‎3.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这一变动 (  )‎ A.巩固了中央集权 B.确立了贵族特权 C.冲击了封建统治 D.强化了统治秩序 ‎【解析】选D。商朝和西周时期还没有中央集权制度,故A排除;贵族特权并不是开始于西周,故B排除;商朝和西周时期还没有进入封建统治时期,故C排除;材料反映原来只属于地方方国的臣民也成为周天子的臣民,由此可知有利于天下共主局面的形成,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D正确。‎ ‎4.(2020·武汉模拟)《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服”即“服侍天子”),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据此推断,西周时管辖“甸服”之地的是 (  )‎ A.周天子 B.诸侯王 C.卿大夫 D.士 ‎【解析】选A。西周时以王畿为中心,按相等距离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依次划分区域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根据“邦内甸服”可知“甸服”是王畿,王畿归周天子管辖,故A正确;诸侯王管辖周天子分封的土地,故B错误;卿大夫管辖诸侯分封的土地,故C错误;士管辖卿大夫分封的土地,故D错误。‎ ‎ 【加固训练】‎ ‎  “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材料描绘的是 (  )‎ A.王位世袭制     B.封邦建国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 ‎ 【解析】选B。王位世袭制是针对国王的王位继承,与贵族世袭无关,故A错误;分封制是周王将土地、人口分封给诸侯,贵族世袭,符合材料内容,故B正确;郡县制长官是任免,不是世袭,故C错误;材料与礼乐制无关,故D错误。‎ ‎5.西周,从姬姓与姜姓封国迁移的路线来看,均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新领土,为周王室建立新的藩屏。由此可知分封 (  )‎ A.加强了君主专制的权力 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开发 D.推动了西周政权建立 ‎【解析】选C。西周时期,天子没有形成专制权力,故A错误;西周时期,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B错误;材料中提及姬姓与姜姓封国由河南(中原地区)移往远方,为周王室建立新的藩屏,并开发边远地区,故C正确;西周建立后,周武王最先进行分封,其后周公进一步进行分封,故D错误。‎ ‎6.辽宁喀左、北京房山发现了一批西周初期的燕国铜器,江苏丹徒也发现了西周初期宜国铜器。此材料有利于说明 (  )‎ A.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分封制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C.西周燕国宜国冶铜业比较发达 D.西周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解析】选B。西周的分封制层层分封,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分封的是土地和人民,被分封者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世袭统治权,不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故A错误;题目中提到在辽宁、北京、江苏都发现了铜器,铜器是西周时期中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故B正确;冶铜业发达需要借助分封制才得以推广,C说法不足以表达题意,故C错误;西周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D错误。‎ ‎7.(2020·宁德模拟) ‎ 西周晚期周王的婚姻状况表(部分) ‎ 出嫁者 所在国 娶入者 申姜 申国 周厉王 姜氏 齐国 番改 番国 齐姜 齐国 周宣王 陈妫 陈国 丰妊单 丰国 苏改 苏国 周幽王 孟姜 齐国 褒姒 褒国 据上表可知,西周晚期 (  )‎ A.一夫多妻制开始盛行 B.周王室通过政治联姻维系统治 C.周文化传播范围扩大 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得到加强 ‎【解析】选B。从西周晚期周王的婚姻状况表中可以看出周王的对象出身于不同的诸侯国,这说明周王室通过政治联姻维系统治,故选B;“开始”的说法错误,中国一夫一妻多妾制始于黄帝尧舜,排除A;材料强调周王的政治联姻而不是周文化的传播,排除C;西周晚期周王通过政治联姻维系统治说明其天下共主地位削弱,排除D。‎ ‎8.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该变化有利于 (  )‎ A.弱化神权的影响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宗族观念的强化 ‎【解析】选D。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是生产力发展的反映,根据题目中“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可知A错误;秦朝时期建立中央集权制,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错误;土地私有制的建立是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错误;题目中“对祖宗的崇拜”有利于强化宗族观念,故D正确。‎ ‎9.(2019·安庆模拟)西周时期,许多彝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载有“铸兹宝簠,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等内容。这些铭文反映了当时 (  )‎ A.宗法关系与皇权相结合 B.血缘关系影响政治生活 C.祭祀旨在宣扬君权神授 D.僭越周礼的行为被遏制 ‎【解析】选B。“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体现的是血缘关系,而青铜器是国之重器,B正确。皇权是在秦以后出现的,A错;C、D和材料没有关系。‎ ‎10.西周把嫡长子以外的诸子称为别子,规定“别子为祖”,让他们另外去建立一个宗族系统,使其与地位尊贵的嫡长子区别开来。其主要目的是 (  )‎ A.扩大周朝的疆域 B.保障皇位的世袭 C.确保周天子权威 D.实现“家国一体”‎ ‎【解析】选C。把嫡长子以外的诸子称为别子,让他们另外建立宗族系统,防止别子对天子地位构成威胁,C正确。‎ ‎11.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  )‎ 身份 使用乐器 乐舞的规模 天子 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 ‎64人 诸侯 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 ‎36人 卿、大夫 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 ‎16人 士 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 ‎4人 A.贵族生活腐化 B.血缘色彩浓厚 C.音乐发展迅速 D.社会等级森严 ‎【解析】选D。材料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使用乐器和乐舞的规模不同反映出西周分封制(礼乐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贵族生活腐化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特征,故A错误;血缘色彩浓厚是宗法制的特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分封制,故B错误;音乐发展迅速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特征,故C错误;社会等级森严符合题意,故D正确。‎ ‎12.(2019·德州模拟)夏、商都城往往以宫城为中心,宫室组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官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凡是宫室建筑都建于地面土阶之上,而且没有当时一般民居的半穴居或穴居形式。这反映出当时 (  )‎ A.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 B.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C.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 D.经济发展水平极端低下 ‎【解析】选A。从材料可以看出,夏、商都城的建筑布局以王宫为中心,而且在水平线上,王宫全部建于地面之上,民居有的处于地面之下,‎ 这反映了王的地位明显上升,体现早期国家形态中的等级观念和意识影响城市建设,故A正确。当时没有皇权,只有王权,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早期的都城建筑模式,并不能代表后来的中国都城建筑模式,故C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都城的工程建筑所体现的等级特点,反映不出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故D错误。‎ ‎【拓展延伸】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 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6分)‎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5分)‎ ‎【解析】本题比较新颖,以“家谱”这种形式来考查宗法制度,要求比较高,注意语言表述也要得当。第(1)题分析原因时,注意从政治、道德观念、经济等方面展开分析,并且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作用时注意多角度分析,抓住道德、人际关系、政治几方面展开理解。第(2)题注意紧扣材料,全面分析,综合归纳;第(3)题注意从一分为二的角度展开。‎ 答案:(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6分)‎ 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8分)‎ ‎(2)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6分)‎ ‎(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5分)‎ ‎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 归纳材料中观点并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可以归纳出答案。‎ 答案:观点:宗法制给封建社会带来消极影响。(2分)评述:围绕材料中的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等进行回答。最后总结:这些无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不利的,具有落后性。(1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