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大冶一中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 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 B. 是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 C. 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D. 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可知,武王的分封既是为了收揽民心,又是对殷贵族的一种安抚政策,目的是为了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政治地位,故选B项;西周时期儒家思想尚未产生,“仁政”思想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故A项错误;C、D两项表述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内容和目的分析解答。 2.春秋时期祖先的历史一般只追溯到黄帝和炎帝,这与中原各国多为夏商周后裔有关,但到战国时期,人们对祖先的追溯已经超越了本族的局限,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黄帝以前的传说人物出现在战国诸子的著作中,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 统治者开始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B. 已能准确了解远古时期的历史 C. 诸子的历史记述没有史实背景 D. 文化追根和文化认同意识增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对于祖先的追溯并无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黄帝以前的传说人物,但战国时期的诸子著作中出现了这些传说人物,这说明战国时期诸子的历史记叙没有史实背景,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这些传说人物出现在战国诸子的著作中,并未体现统治者对神权的利用;B选项错误,传说人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著作中不能说明战国时期已能准确了解远古时期的历史,该选项表述过于绝对;D选项错误,战国时期,一些与中原各国的祖先没有直接联系的传说开始为人们所重视,不能说明文化追根和文化认同意识的增强。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下表反映出汉初 皇帝 相关记载 高祖时 令儒生叔孙通制定一套君臣礼仪以加强他的统治和威严。在其去世的前一年,用太牢(牛、羊、豕三牲具备的祭礼)隆重祭祀孔子。 文帝时 学者贾谊的《过秦论》揭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他建议改正历法、变易服色制度、重定官名,提倡礼乐,削弱诸侯的实力。 景帝时 研治儒学的晁错提出了“削藩之策”。 A. 黄老之学的主导地位动摇 B. 思想文化呈现出活跃局面 C. 儒家思想根据现实统治的需要有所变通 D. 统治思想实现了由百家争鸣到儒家独尊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儒家学者所鼓吹的儒术和政治主张在汉初被统治者重视,说明汉初的儒家思想与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正是汉初的儒家学者从儒家的仁义观点出发,又根据现实统治的需要有所变通,因而容易被西汉统治者所接受,故选C项;汉初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是黄老之学,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汉初思想文化呈现岀活跃局面,故B项错误;汉武帝时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后,儒家独尊地位确立,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4.东汉末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要求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各级官吏就要向上举荐,不得遗漏,可推知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的背景是 A. 察举制度已彻底废除 B. 曹操集团反对以德取人 C. 九品中正制僵化保守 D. 传统观念制约人才选拔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曹操采取了不讲门第、不拘品行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这是针对察举制“以德举才”和以家族背景为主要标准的弊端,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东汉末年察举制尚未被彻底废除;B选项是曹操求贤令的体现,不是背景;C选项错误,九品中正制实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尚未实行。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5.《六经》是我国重要的儒家文化经典。章学诚主张“六经皆史”,郝经主张“六经皆道”,马一浮认为“六经皆艺”,钱钟书则认为“六经皆诗”。这表明他们: A. 认为六经孕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 B. 争夺经典诠释权以控制主流思想 C. 治学研究存在重思想轻学术偏见 D. 均视六经为学术研究的大经大法 【答案】A 【解析】 六经是指由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藉,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材料反映的是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六经重要性的认识,认为中国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均源于六经,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六经的不同认识,不能反映对六经诠释权的争夺,排除B项;从不同角度阐述六经的重要性,不能表明是出于偏见,排除C项;材料中各人不是从学术研究角度评价六经,排除D项。 6.郡守与县令都只是朝廷派遣下来的“命官”,这些官僚们在指定的辖区内只能行使“有限委托”的行政管理权,同时,所有的官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由此可见,郡县制的实行 A. 激发了官员们的积极性 B. 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C. 完善了秦朝官僚体系 D. 适应了集权政治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指定的辖区内只能行使‘有限委托’的行政管理权”“官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并所学可知,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和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故D项正确;郡县制之下,郡县长官都必须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有利于加强皇帝对地方官员的控制,与激发官员们的积极性无关,故排除A项;郡县制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是否长治久安与地方行政制度无关,也和秦朝的官僚体系是否完善无关,故排除B、C项。 7.据记载,科举制在唐初有进士(诗赋)明经(儒家经典)明算(数学)明法(法令)等科并行同考,而到后来,仅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此变化 A. 反映了儒学统治地位确立 B. 说明科举较注重行政能力 C. 不利于实用性科技的发展 D. 体现了科举制的日益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科举制。儒学的统治地位确立于汉代,故排除A项。科举考试的内容变化为以诗赋和儒家经典为主,不能说明科举注重行政能力,故排除B项。题意主要反映了科举内容的变化,不能体现科举制的日益完善,故排除D项。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删除了数学和法令,这个变化不利于实用性科技的发展,故选C。 8.南朝刘宋时期,乡邑百姓出身的沈庆之官至侍中,都督南兖徐、兖三州军事;贫苦出身的戴法兴成了宋孝武帝的南台侍御史兼中书通事舍人,专管朝廷内务;萧齐也任用寒人掌机要。这反映出南朝时 A.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 世家大族逐渐退出政治舞台 C. 门阀政治受到冲击 D. 中枢机构运作机制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南朝时出身贫寒的人也可以担任重要官职,这对当时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产生了冲击,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选官问题,与君主专制强化无关,排除A;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仍然很有势力,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中枢机构运作机制的信息,排除D。 9.唐代税制以丁、产的多少作为决定户等高低的依据,故《唐律》对析产分户有比较严格的限制,但是对于要求分户而自愿不降低户等的可以允许。由此可见,这一规定旨在 A. 抑制逃避赋役 B. 敦厚社会风俗 C. 严格管理户口 D. 维护伦理孝道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唐代税制以丁、产的多少作为决定户等高低的依据,析产分户意味着户等的降低,影响政府的赋役征收,所以《唐律》对析产分户有比较严格的限制,但是对于要求分户而自愿不降低户等的可以允许,因此A选项正确。这一规定主要与政府的赋役征收有关,不是敦厚社会风俗,也不是严格管理户口和维护伦理孝道,其它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0.史载,太宗时,中书省的主要职掌是起草诏书、发号施令和参谋决策,决定大政方针。门下省的主要职责则是审核下行的诏敕,审批百司奏抄,处理日常庶政。一般政务由尚书各司商量决定后,上报到门下省。小事门下省审查通过后报皇帝“上闻”,大事则奏报皇帝批准。由此可见,唐太宗时 A. 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 B. 行政效率明显提高 C. 确立了分层决策的机制 D. 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职掌可以看出,唐太宗把国家的决策和政务的决定分层管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即确立了分层决策的机制,故选C项;材料信息虽体现了三省分工明确,但它们“相互制约”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效率的提高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11.北宋仁宗、英宗时,朝廷财政收入较之太宗时己增长五六倍,却出现了“太宗时能余大半而前者不敷支出”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中央集权加强致使新弊渐生 B. 社会经济发展趋向滞缓 C. 经济格局变动影响财政收支 D. 国家局部统一渐显弊端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的现象,所以才会出现“太宗时能余大半而前者不敷支出”,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说法与北宋经济发展不符,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繁荣;C项错误,经济格局变动不会影响财政收支;D项与题干无关。 【名师点睛】本题要通过“太宗时能余大半而前者不敷支出”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考查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三冗”的现象,然后做出选择。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2.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B.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C. 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古代农业容易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具有脆弱性的特点。农民兼职其它行业能够更好地保障生活,防止农民破产,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答案选择A项;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其他只是辅助,并不会制约农业生产的提高,故B项错误;宋朝农民被严格束缚在土地上,人身自由受限,故C项错误;材料所涉及的“三位一体”的模式,是建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之上的,并不会对地主所有制经济造成冲击,故D项错误。 13.1227年,宋理宗发布诏书,追封朱熹为太师,封信国公,提倡学习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此后,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据此可知,当时 A. 理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B. 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 C. 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 D. 理学是儒、佛、道融合的产物 【答案】A 【解析】 材料表明朱熹思想被统治者高度重视,《四书集注》突出的是孔孟之道,故A项正确。由材料不能得出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理学是儒佛道融合产物,故排除B、C、D三项。 14.史载,宋以后戏曲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从明代起,每年五月十三,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祭拜关羽的活动,此后,关公戏经久不衰。此现象 A.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形成 B. 体现了神化儒学的倾向 C. 突出了戏曲的教化作用 D. 强化了宗教观念世俗化 【答案】C 【解析】 材料指出明代以后关公戏经久不衰,而关公戏强调“忠义仁勇”,这实际上反映出戏曲的教化作用,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直接体现市民阶层的形成,也没有体现儒学的神学化,更不是说明宗教观念的世俗化,故A、B、D三项不准确。 15.《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是关汉卿的名剧,剧中风尘女子赵盼儿被塑造成一个英雄形象,这在元代之前的文学作品里是十分少见的。关汉卿对赵盼儿的文学塑造 A. 折射出其对当时理学说教的不满与抗争 B. 表明当时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C. 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君主专制体制的批判 D. 反映出商品经济对文学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理学依然占统治地位,受理性“三纲五常”的影响,妇女社会地位低下,而关汉卿把风尘女子赵盼儿塑造成英雄形象,说明他对理学说教的不满与抗争,故选A项;在材料中的“在元代之前的文学作品里是十分少见的”可知,理学思想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也表明当时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君主专制体制的批判,故C项错误;材料现象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剧中风尘女子赵盼儿被塑造成一个英雄形象”,联系所学理学思想的内容何影响分析解答。 16.明正德年间任吏部尚书的王琼说:“内阁之权渐重,无异宰相之设。六部之权渐轻,凡事多禀受内阁风旨(意旨)而后行。”材料现象 A. 体现了皇权专制的加强 B. 说明内阁官位高于六部 C. 反映了六部直辖于内阁 D. 表明内阁大臣趋向专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机构,所以内阁的官位不会高于六部,六部也不会直辖于内阁,内阁大臣更不可能趋向专权,故排除B、C、D项。由于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机构,所以“内阁之权渐重,无异宰相之设”的原因主要是借助了皇权的力量,也由此可以体现皇权专制的加强,故选A。 【点睛】本题的重点在于对内阁地位的掌握。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17.在明代督抚始终是作为中央派遣官的身份出现的,到了清代才真正实现了地方化,成为地方大吏。督抚制度在内容上承袭了秦汉以来的近官出监地方的监察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与汉朝的分州监察的刺史制度和使者巡行制度、唐代节度使制度等都有着历史上的渊源。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督抚制度 A. 突出监察与行政分权要求 B. 继承发展了前朝政治制度 C. 顺应了君主专制强化诉求 D. 背离了中央集权发展趋向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的督抚制度反映岀自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权力减弱的趋势,体现了中国封建政治体制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故选B项;A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并非君主专制,排除C;督抚制度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维护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使地方事务处理更加统一高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稳定,因此督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中国古代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现实,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督抚制度在内容上承袭了秦汉以来的近官出监地方的监察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联系所学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分析解答。 18.有专家认为,明清时期最为惊人技术成就是凿井技术。当时人们发明了多种多样的钻头,对付不同的岩石,并能提取出岩心。这使井深不断延长,可达四五百米,清代甚至打出了深达1千米的井。此外还开凿了天然气井。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中国 A. 科技在某些领域仍很先进 B. 科学技术仍然世界领先 C. 近代化因素缓慢发展 D. 生产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答案】A 【解析】 材料主要列举了明清时期凿井技术的成就,这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的科技在某些领域仍然先进,故答案为A项。材料现象没有直接体现中国的科技仍然世界领先,更没有体现近代化因素缓慢发展和生产力出现革命性变化,故B、C、D三项不准确。 19.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这表明当时 A. 理学深刻影响士人言行 B. 中央监察机构名存实亡 C. 废丞相致权力运行失控 D. 君臣之间权力斗争激烈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明朝海瑞胆敢上疏批评嘉靖皇帝。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受到理学提倡的忠君爱国和社会责任感等思想的影响,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明朝嘉靖时期中央监察机构的内容;C选项错误,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明朝废除丞相没有必然关系;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海瑞对嘉靖皇帝的规劝,并未体现君臣之间的权力斗争。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0.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B.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朝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个性解放为核心、反映社会需要的早期启蒙思想悄然滋长,从而在价值观上重视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故答案为B项。A项“主流”说法绝对,排除;理学家认为没有被欲望蒙蔽的人性与天理是一致的,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市民文学,排除D项。 21.英国历史学家伊懋可在《中国历史的模式》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高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历史上的农业实践把传统技术和生产要素组合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以致维持了一个与欧洲早期历史相比更高的生存水平,从而人口增长很快,相应导致劳动力过多和过于廉价,使得劳动节约型的技术不能得到应用。这一理论最宜用于探究中国社会 A. 小农经济的特点 B. 传统技术的优势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明清社会的转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把传统技术和生产要素组合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人口增长很快”、“劳动力过多和过于廉价,使得劳动节约型的技术不能得到应用”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人口急剧膨胀,可耕地面积极其有限、劳动生产率停滞甚至下降、技术创造力消失等因素符合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特征,所以可以用来探究明清社会的转型。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早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C选项错误,这一理论说明的是农业技术的停滞不前,不是传统技术的优势,也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仅川沙一县就出现过好几个操工商之业“诸生”,例如国学生黄斌替上海招商局制订章程,监生朱纯祖中年创设米行,监生姚光第感于地方贫瘠设立机器轧棉厂。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 旧式商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B. 旧式士人价值取向走向多元化 C. 旧式工商业向近代商业转化 D. 传统社会秩序已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仅川沙一县就出现过好几个操工商之业“诸生”,旧式士人投身工商业活动,说明他们的价值取向走向多元化,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上海招商局和机器轧棉厂属于近代工商业,不是旧式商业;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旧式工商业向近代商业转化;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传统士农工商分立的社会结构受到了冲击,但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3.马克思在《中国记事》中写道:“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显然是:欧洲人的干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所引起的现存政权的震动,白银的外流,外货输入所引起的经济平衡的破坏,等等。”由此可推知,马克思认为 A. 太平天国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正义性 B. 洋务运动客观上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 C. 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进步性质 D. 欧洲列强的侵略导致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的“欧洲人的干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所引发的现存政权的动摇、白银的外流”可知,马克思分析的是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正是这些原因,使太平天国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正义性,故选A项;洋务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义和团运动发生在甲午战争后,时间不符合题意,B、C两项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显然是:欧洲人的干涉……白银的外流,外货输入所引起的经济平衡的破坏”,联系所学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背景分析解答。 24.有研究表明,在l842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 城市化水平提高 B. 经济结构的变动 C. 农村经济的凋敝 D. 城乡差距的扩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表明中国社会的经济机构开始发生变化,由材料“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局面”可以知道变化的推动力是经济因素,步入近代以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B正确; 城市化水平高是当时的经济现象,不是实质性问题,排除A;农村经济的凋敝在材料中看不出来,只能看出城市经济引领和超越农村经济,排除C;城乡差距的扩大只是当时的表面现象,不是实质问题,排除D。 25.1916年出生的山东边缘知识青年杜深如说,因为“辛亥革命没有成功,所以生在有总统的时代和有皇帝的时代没有什么大差池,真的革命还是在欧战期间展开的”,杜深如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 B. 新文化运动触及变革最深的层面 C. 中国参加一战确立了大国的地位 D. 北洋军阀实施专制独裁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杜深如的判断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反君主倡共和的思想解放的任务,是在欧战期间实现的,结合所学可知,其依据是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观念,破除了纲常道德对人们的束缚,所以正确答案是B项;一战和西方文明的弊端是帝国主义战争和掠夺,与国人区别总统与皇帝的不同无关,A项错误;使中国确立大国的地位的是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而不是参加一战,C项不符合史实;北洋军阀实施专制独裁统治不是革命,不能改革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状态,D项错误。 26.下图为1912—1920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海关两)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一战”后中国对西方工业品依赖加剧 B. 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C. “一战”对中国工业的发展起双重作用 D. 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所学可知,“一战”期间,列强的商品撤出中国市场,为中国本土工业开辟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但从材料看,一战期间中国工业发展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进口也较为困难,实际上又制约了本土工业的扩张,故C项正确;“一战”后中国机械净进口值快速上升,机械设备进口1 / 6利用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将会减少中国对西方普通工业产品的依赖,A项说法中“西方工业品”说法模糊,表达不准确;中国半殖民化指中国在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列强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而 1912-1920 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从整体上呈上涨趋势,意味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1912-1914年中国的机械净进口值呈上升趋势,可知辛亥革命后新政权的建立刺激了工业投资的热潮,故D项错误。 27.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人民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选举各级代表,各级代表会选举政府人员”。这一文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 建立边区苏维埃政权 B. 落实重庆和谈的民主建国要求 C. 探索新民主主义宪政 D. 团结民主力量以赢取解放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1946年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民主政治实践,这是在探索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模式,人民代表会议制也为后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故C正确;陕甘宁边区政府本身就是苏维埃政权,A项错误;B项与此宪法内容无关,民主建国是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排除;1946年6月解放战争爆发,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8.下图反映了1983—2008年我国货物贸易占世界比重及位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日益凸显 B. 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C.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卓有成效 D. 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图可知,2004—2008年时我国货物贸易位居世界第三,这主要是因为2001年11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了我国货物贸易的迅速发展,故D项正确;图示中没有体现我国进出口对比,不能说明对外贸易是出超还是入超,不能说明是否是顺差,A项错误;仅凭我国货物贸易占世界比重居世界第三位不能说明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B项错误;图示内容反映了我国货物贸易占世界比重及位次,不能体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C项错误。 29.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由多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2016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监察制度演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政治清明追求 B. 监察制度保障了中央集权 C. 监察官选任演变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 D. 监察制度的变化是制约相权的理性措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后改为选举产生” 和新中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表明监察官选任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监察制度与中央集权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CD项不符合民国和新中国时期的监察制度,排除。 30.古罗马曾发生过数次平民撤离运动,即平民们以一种和平方式离开罗马前往圣山。下表为几次撤离运动的统计。由此可见,古代罗马 时间 事件 成果 公元前494年 第一次撤离 根据约法,设立平民保民官,他们有权否决任何官吏的行为,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停止任何法律的实施 公元前471年 第二次撤离 贵族被迫再次让步,颁布法案:禁止设立不受申诉权限制的长官,违者人人可得而诛之并不受惩罚 公元前449年 第三次撤离 公布《十二铜表法》,这是平民对贵族斗争的巨大胜利 公元前342年 第四次撤离 立法禁止放债,违者以公犯论 公元前287年 第五次撤离 颁布法案,重申平民决定不必经过元老院批准,对全体公民都有法律效力 A. 法律渊源广泛 B. 司法实践丰富 C. 追求法律公平 D. 立法权限随意 【答案】C 【解析】 题干材料信息表明古罗马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平民同贵族的矛盾,追求法律公平,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古代罗马法律渊源广泛,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古代罗马司法实践丰富,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古代罗马立法权限随意,故排除D项。 31.19世纪90年代,晚年的恩格斯谈到普选权时曾说:“世界历史的讽刺把一切都颠倒了过去。我们是‘革命者’、‘颠覆者’,但是我们用合法手段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这说明晚年的恩格斯 A. 否定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B. 承认科学社会主义存在一定缺陷 C. 发展了无产阶级斗争学说 D. 肯定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恩格斯尊重实践的变化,对过去持怀疑态度的普选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明恩格斯晩年思想发展的新的飞跃,既积极利用议会制和普选权,又不放弃暴力革命,一切斗争方式都必须服从客观形势的发展,这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斗争学说,故选C项,排除A项;B、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32.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到处都有对自由的限制,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做出这一论断的思想家是 A. 伏尔泰 B. 康德 C. 洛克 D. 卢梭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德主张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与材料“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相符,故B正确;伏尔泰思想的核心是天赋人权,洛克的思想核心是分权学说,卢梭的思想核心是主权在民、社会契约,ACD均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官吏任用,向来都归吏部管。五品以下,吏部有权可以用。五品以上,吏部开名字给宰相,由上面来决定。明朝废了宰相,大臣改为廷推,由九卿、七卿公议决定。但支部尚书的意见,是受大家尊重的。小官任用,则权仍在吏部。清代大官,由皇帝特筒,吏部不知道,也不用什么廷推了。下面小官,不能一概由皇帝简任,还归吏部铨叙,这还算是中国历史上直传下来的一种法规,清代皇帝也没有废得了。但由吏部铨叙分发的人,清代必须有引见,必待皇帝见了面以后,才得正式去上任。这无非表示全国用人之权,都在皇帝受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提出的文官制度建立方案中,首要一点是规定了各部大臣、副大臣和政务次官等政府核心领导人。作为“政务官”,他们要随着政党更替、内阁变换而进退。而一般处理行政事务的官员,包括常务次官,是“事务官”,这些人则通过公开考试录用,录用后长期任职,不与政党共进退,事务官也就是英国文官。新出现的“事务官”,就像政府中的“神经系统”,能够深入到组织的各个职能部门中。他们的存在,是为了保证国家政策不会因为决策层更换而受到波及。他们与政务官的体系完全剥离开来,主管具体事务的执行,也在组织经验和知识的传承、信息的传递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些都是推进英国政府在政党交替执政的过程中维持政府稳定运转的关键因素。其次,在工作方面,文官还可以对决策者提出异议,甚至与其争辩;而决策者往往也会仔细考虑事务官所提出的建议。而建议被采纳的数量也作为一项评定文官业绩的重要指标。 一摘编自李少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任官制度的演变,并指出其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和英国近代在官员任用上的主要不同之处,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演变:明代以前,五品以下官员吏部可决定,五品以上由宰相及皇帝决定;明代小官任用权仍在吏部,大臣改为廷推决定;清代全国用人权都在皇帝手中。 实质: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不同:中国官吏任用主要靠吏部和皇帝,具有明显等级性和专制色彩;英国官吏任用分两层,有民选任期的“政务官”和通过考试选拔的相对稳定的“政务官”,确保民主基础上的政治稳定。 认识:民主选举和考试选拔分层任用官员,在确保民主的同时能保证政策的连续性。 【解析】 本题主要中西方的官员任用制度的发展;从中国古代任官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和英国近代在官员任用上的主要不同之处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五品以下,吏部有权可以用。五品以上,吏部开名字给宰相,由上面来决定”中可以分析出明代以前的任官制度;从材料“大臣改为廷推,……小官任用,则权仍在吏部”中可以分析出明代的任官制度;从材料“全国用人之权,都在皇帝受理”可以分析出清朝的任官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任官制度的演变的实质是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2)从材料“作为“政务官”,他们要随着政党更替、内阁变换而进退。而一般处理行政事务的官员,包括常务次官,是“事务官”,这些人则通过公开考试录用,录用后长期任职,不与政党共进退,事务官也就是英国文官。”并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来分析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材料“事务官”“……的存在,是为了保证国家政策不会因为决策层更换而受到波及。他们与政务官的体系完全剥离开来,主管具体事务的执行,也在组织经验和知识的传承、信息的传递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些都是推进英国政府在政党交替执政的过程中维持政府稳定运转的关键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民间往往用九流来泛指社会各行各业的各色人等,九流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如下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明: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多元,阅卷时不必死抠答案示例中的条条。 答案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有其它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示例一:看法:流传于民间九流的说法,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结构(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官本位利益为核心)。 说明:从上九流的排列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佛祖仙家之外,现实生活中的最高价值就是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官本位的权威至高无上;中九流之首是举子,表明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价值追求,表面上看是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这实际上还是以官本位为注脚;商人排在地 主之后,农民能列在上九流中,体现了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的小农经济的价值取向和重农抑商的价值取向;商业和典当行业能位列上九流中说明工商业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以工商业为补充的发达的农业社会。 示例二:看法:中国的传统智慧大多是实用性和功利性的科学。 说明:中九流排位第二的医生,是唯——门能入流的自然科学,是因为它是与人的养生直接相关的科学,其它的科学却没能入流,这从一方面说明中国传统智慧的价值取向是实用理性;鉴定风水的阴阳先生、批八字的算命先生,这些从事迷信产业的知识分子,也是知识实用化的表现;作为中九流末流的棋琴,其价值更多属于精神陶冶方面,由于这种技艺缺乏实用性,很难作为谋生的职业和手段,这同样是中国实用理性传统的表现。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全国卷典型开放型试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依据材料获取自己的论题,其次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取的论题进行分析说明。比如本题依据材料“中国古代民间往往用九流分布”从“流传于民间九流的说法,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结构”或者“中国的传统智慧大多是实用性和功利性的科学”提取看法,对于前者观点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九流中排位信息进行分析回答,后者观点依据材料和所学从自然科学层面分析作答。 【点睛】真审题,审明五项基本构题成分 1.解题依据:“依据材料”还是“依据所学知识”。 2.答题要求: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如:概括、论证等。 3.限定词:即时间、角度、答题范围等。 4.核心词:即求答项。如:原因、特点、影响等。 5.分值:每道题后面的分值是在告诉考生需要“答多少”。 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25年的“五卅运动”直接促成了英、美、日等十二国与北洋政府的北京关税特别会议召开。1927年7月,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发起关税自主运动,广大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南京国民政府遂开始了关税改革。1928年7月宋子文与马克漠所定条约签字,美国第一个同意中国关税自主。在该条约《整理中关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中规定:“历来中、美两国所定有效之条约内所载关于在中国进出口货物之税率、存票、子口税并船钞等项之各条款,应即拆销作废,而应适用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各欧洲主要强国分别与国民政府进行缔约谈判,相继承认中国关税自主。1928年12月7日,中国颁布海关进口税则,税率分为7级,最低税率为7.5%,最高税率为27.5%。 ——摘编自易继苍《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作用。 【答案】(1)背景:中国人民为了实现关税自主,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或“五卅运动”的推动);国民政府刚刚成立,迫于财政上的需求;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面对日益高涨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浪潮,西方列强作出了一些让步。 (2)作用:利于增加国家关税收入;国民政府获得了关税自主权,中国收回了部分的经济主权,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使国民政府利用海关来保护自身的各种利益提供了可能;但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统治。 【解析】 【详解】(1)背景:依据材料“1925年的“五卅运动”直接促成了英、美、日等十二国与北洋政府的北京关税特别会议召开”可知是“五卅运动”的推动;依据材料“1927年7 月,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发起关税自主运动”可知国民政府刚刚成立,迫于财政上的需求;依据材料“1928年7月宋子文与马克漠所定条约签字,美国第一个同意中国关税自主”可知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 (2)作用:依据材料“中国进出口货物之税率、存票、子口税并船钞等项之各条款,应即拆销作废,而应适用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税率分为7级,最低税率为7.5%,最高税率为27.5%”的信息和所学从国家关税收入、关税自主权、经济主权以及国民政府利用海关来保护自身的各种利益回答积极作用,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统治回答局限性。 【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