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阆中中学校2019年秋高2019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中国人过节的时候供上祖宗的牌位,不仅有缅怀先祖的情感,还有落叶归根的思想。“他乡遇故知”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人追忆往事、珍爱传统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归因于下列哪种因素 A. 西周的宗法制 B. 儒学的伦理道德 C. 理学的天理思想 D. 道家的无为思想 【答案】A 【解析】 本题题目中涉及了缅怀先祖、落叶归根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与中国传统宗法制有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不是对祖先缅怀崇拜的主要因素,故排除;C选项、D选项这一层面的内容,故排除。 2.下列人物生活在西周时期,他们中无权被分封的是 A. 张姓功臣 B. 商王后裔 C. 姬姓王族 D. 夏姓大户 【答案】D 【解析】 【详解】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的对象是功臣、周王的子弟和商代的贵族,夏姓的大户不属于分封的对象,无权被分封,D符合题意;ABC均能成为被分封的对象,不符合题意。 3.王国维在《股周制度论》中说,天子诸侯的传承,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之所以不用这个方法来替代,是因为容易发生争执,其弊将不可胜穷,这表明长子继承制 A. 是理想的权力继承制度 B. 意避免出现权力纷争 C. 有利于选拔优秀继承人 D. 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天子诸侯传承,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之所以不用这个方法来替代,是因为容易发生争执,其弊将不可胜穷”可知嫡长子继承制意在避免出现权力纷争,B选项符合题意。是理想的权力继承制度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有利于选拔优秀继承人说法错误,C选项排除。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说法错误。长子继承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D选项排除。 4.秦朝为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实行了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为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实行郡县制,选项B正确;宗法制是西周制度,排除A;科举制是隋朝创立制度,排除C;行省制始于元朝,排除D。 【点睛】解题关键是根据材料“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推断秦朝的制度,即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5.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寡人等,皇帝发布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章称玺,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A. 维护皇帝的独尊地位 B. 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 C. 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 D. 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秦朝在确定皇帝称号的同时,还建立了与之配套的名位制度,以维护皇帝的尊严,故选A;这些称呼和规范是皇帝和皇室成员专用的,所以并不是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故排除B;皇位的继承与日常称呼无关,故排除C;制定这些规定和称呼是为了突出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而不是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故排除D项。故选A。 6.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 A. 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B. 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 C. 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 D.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针对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的弊端和七国之乱的教训,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通过诸侯诸子分割封地来削弱诸侯实力,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所以这项措施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表述错误,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并非直接取缔分封制,明朝建立之初还大肆分封皇子巩固新生政权;B选项错误,这项措施逐渐削弱了封国的地方自主权。C选项错误,这项措施不是“解除”而是削弱王国的物质基础,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7.在古城西安,有一处“进士题名塔”,上面记载了很多进士的名字。这一史迹与以下哪一历史制度有关: A. 九品中正制 B. 科举制 C. “推恩令” D. 分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进士”是科举时代的科目。隋炀帝选拔人才,设进士科,唐宋因之,其时凡举人试于礼部合格者,称为“进士”。明、清之制,会试中式,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因此B选项正确。“进士”与科举制有关,与九品中正制、“推恩令”和分封制无关,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8.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反腐的力度,“既打苍蝇,又打老虎”,我国古代与反腐倡廉相关的制度建设不包括 A. 西汉:刺史制度 B. 唐代:御史台 C. 宋代:提点刑御史 D. 元代:中书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代中书省是中央的行政机构,并不涉及监察方面,故不符合题意,D正确;ABC三项分别是不同时期古代的监察机构或者制度,故与题意不符合,排除。 9.钱穆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据此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选官依据是 A. 门第高低 B. 军功大小 C. 道德和学问 D. 财产多少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依据材料“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 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可知此时期少数特殊阶层垄断了学问和官位,结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相关所学可知,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的特征,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注重出身门第,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按照军功大小授予官爵的选官制度是军功爵制;C选项错误,按照道德和学问选拔官员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D选项错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并不以财产多少为标准选拔官员。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0.在中国古代各王朝建立初期,统治者多会采取强硬措施,迫使各地富商大贾向王朝政治中心迁移。历朝政府采取此类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 A. 缩小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 B. 促进政治中心的经济发展 C. 削弱地方动乱的经济基础 D. 缓和各地尖锐的社会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举措。该题材料的主旨侧重于“将富商大贾向政治中心迁移”,目的显然是削弱地方动乱的实力,故C项说法正确;这种做法不会改变人口的地区差异,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该措施可以促进该地经济发展,但不是主要意图,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该措施是强制执行,故不会缓和社会矛盾,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 11.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先后任御史、枢密副使等官职,常常发挥谏官的作用。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他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宋仁宗只好收回成命。这最能说明 A. 古代谏官制度的施行取决于皇帝 B. 古代的监察体制对权力的监督起到了一定作用 C. 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 D. 监察体制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他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宋仁宗只好收回成命”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包拯给皇帝的建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正确;A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古代谏官制度,并非反映包拯、宋仁宗的性格,C错误;D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 12.宋代掌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及军师卒戍之政令”的中央机构是 A. 中书门下 B. 政事堂 C. 户部 D. 枢密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宋朝掌管军事机构是枢密院,故D项正确;中书门下是行政机构;政事堂是三省长官议事的地方;户部是管理户籍的机构。故ABC三者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故排除ABC项。 13.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汉朝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秦以来的中枢权力体系 B. 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 元朝地方最高行政区是行省,其权力受中央节制 D. 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行省虽然有一定的政治、军事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受到中央的节制,C选项符合题意。汉朝的“中外朝制度”使丞相的决策权开始转移到皇帝手中,当时整个中枢权力机构仍然是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制,A选项排除。唐朝中书省起草完诏令之后,需要由门下省进行审核,然后交给尚书省执行,B选项排除。内阁的设立是在明成祖时期,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D选项排除。 14.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A. 汉代的尚书令 B. 唐代的尚书省 C. 元代的中书省 D. 明代的内阁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代废宰相,以殿阁大学士来为皇帝襄理文墨,备顾问,因此其“无相名”,后来并可以参机务,又“实有相职”,但内阁始终不是决策机构。故D 正确;汉代的尚书令有决策权。故排除A;“唐代的三省制”其长官是宰相,不符合材料“无相名”的说法。故排除B;元朝的中书省行使宰相职权。故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15.经历乾、嘉、道三朝的军机大臣曹报镛,深得历代君主的欢心,其秘诀就是“多磕头,少说话”。军机大臣真正能比较长久保持地位的,往往只能少说话多办事。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军机处 A. 有利于选拔官吏 B. 提高了行政效率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多磕头,少说话”,表明清朝君主专制加强,官员人浮于事、惟命是从、循规蹈矩,故D正确;军机处的设立是为了加强皇权,并不是选官制度,故A排除;根据材料可知,军机处没有决策权,真正的实权掌握在君主手中,而且材料无法说明行政效率提高,故B排除;中央集权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而材料中说的军机处是加强君主专制,故C排除。 16.历史理解是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对以下材料“……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出自1842年《南京条约》 B. 体现工业革命商品输出需求 C. 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D. 直接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等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南京条约》中有协定关税的内容,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故ABC项理解正确,不合题意。D项直接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朝鲜东学党起义,并非为《南京条约》的签订,符合题意。 点睛:关键信息是“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从中分析这是《南京条约》的内容。 17.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割让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C.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答案】A 【解析】 【详解】九龙司地方一区是在《北京条约》中割给英国,不是《南京条约》,A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18.如果把“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收复新疆”“甲午风云”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主题的是 A. 侵略与反抗 B. 近代化的探索 C. 民族政权并立 D. 师夷长技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收复新疆”、“甲午风云”等结合所学可知,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入侵新疆、甲午中日战争等对我国进行侵略,左宗棠收复新疆,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意志,因此本单元主题是“侵略与反抗”,故A项正确;近代化的探索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材料体现不出近代化的探索,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列强侵华,和民族政权并立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学习西方的信息,故D项错误。 19.一位清代著名人物,在远赴俄罗斯圣彼得堡之前,为表达此行自己捍卫国家主权、不辱历史使命的坚强决心,写下了“仓卒珠盘玉敦间,待凭口舌巩山河”的诗句。这位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A. 康熙帝 B. 左宗棠 C. 曾纪泽 D. 邱逢甲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远赴俄罗斯圣彼得堡之前”“ 待凭口舌巩山河”说明这一历史人物是外交家。根据所学可知,曾纪泽1880年(光绪六年)兼驻俄大使,与俄谈判收回伊犁事宜,于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签订《中俄改订条约》,收回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土地及部分利权,选项C正确;康熙帝、左宗棠、丘逢甲并未去圣彼得堡,也不属于外交家,排除A、B、D。 20.规定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于: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D 【解析】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而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正是在这一条约中首席出现,因此本题选D选项。A、B、C选项所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没有涉及这一内容,故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1.材料一 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记事本末》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有什么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3)军机处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演变的趋势。 【答案】(1)秦朝加强中央集权 (2)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殿阁大学士。(答出任意两点记 (3)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主要职能: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意旨拟写诏令,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各部门 (4)皇权不断强化(或相权逐渐削弱,或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专制主义不断加强。从秦朝、隋唐、明清各个时期加强专制主义措施等方面来分析。 【详解】(1)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是指三公九卿制,创立于秦朝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秦朝设立三公九卿制的目的。 (2)“(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的措施。而从“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说明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设殿阁大学士。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利而废除了丞相,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但是废除宰相之后,皇帝为了解决日理万机的问题又设置了而殿阁大学士,不过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设立的最初目的是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从材料“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中可以概括出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4)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是君主的权利不断的增强,宰相的权利不断的削弱。不过,君主的权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增强,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是君主不断采取不同的措施在不断强化自己的权利,秦朝时期君主权利的强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稳定了刚刚统一的政治局势。明清时期君主权利的强化则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因为秦朝时封建制度刚刚确立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封建制度则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 (1)比较材料一、二反映的条约内容的异同。 (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进入了争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案】(1)同: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都有开放通商口岸内容。 异:体现的主要经济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为主,后者以资本输出为主。 (2)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转到中国北方,主要通过控制清政府来侵华。 (3)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材料中的“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可以看出,材料一、二反映的条约内容的相同点表现在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不同点表现在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为主,后者以资本输出为主。 (2)从材料中的“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等信息可以看出,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和侵华方式发生了变化。 (3)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应当联系所学,从1842年《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和1901年《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来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