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课练14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课练14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作业

课练 14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小题狂练⑭ 小题是基础 练小题 提分快 ‎1.[2019·山东济宁模拟]1950年5月,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提出的“舒曼计划”公之于世,“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加入的组织之中”。其目的在于(  )‎ A.顺利实施马歇尔计划 B.促进法国和德国的和解 C.结束德国的分裂局面 D.为欧洲一体化奠定基础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舒曼计划的内容可知,法国政府是想设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目的是摆脱美国的控制,因此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体现了当时法国外长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促成法德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从而促进法德政治上的和解,故B项正确;材料时间是1950年5月,而德国统一时间是1990年,故C项错误;为欧洲一体化奠定基础应当是舒曼计划的影响并非直接目的,故D项错误。‎ ‎2.[2019·山东济南模拟]20世纪60年代前后,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为有核国家,西德也不顾美国与苏联为敌的思想而改善德苏关系。材料表明当时(  )‎ A.“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B.美国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 C.西方国家不再以美国马首是瞻 D.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一超多强”局面形成是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终结后的世界格局,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20世纪60年代,美国是两极之一,是世界霸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为有核国家,西德也不顾美国与苏联为敌的思想而改善德苏关系”,体现了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不再以美国马首是瞻,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两极格局被打破是20世纪90年代,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  )‎ A.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 C.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D.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答案:B 解析: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民主化,与材料中“无领导者”相符,故B项正确。‎ ‎4.某次国际会议后发表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下列关于此次会议和宣言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B.据此宣言精神中国提出“两个拳头出击”的外交方针 C.强调了面对全球安全新威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的必要性 D.反映了“冷战”结束后缓和与动荡并存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答案:A 解析:根据“现有的军事集团……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可知该会议反对美苏两大集团,是不结盟运动会议,不结盟运动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故A项正确;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中国提出“两个拳头出击”的外交方针是基于当时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故B项错误;此次会议反对的是美苏霸权主义,故C项错误;此会议是在“冷战”期间召开的,故D项错误。‎ ‎5.[2019·河南洛阳统考]下表为20世纪50~90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变化表,这一变化可以看出(  )‎ 年份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1996‎ 成员国数量 ‎58‎ ‎83‎ ‎125‎ ‎149‎ ‎156‎ ‎185‎ A.九十年代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高峰 B.两极格局导致地区分裂加剧 C.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发生改变 D.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答案:C 解析:从表格数据看,20世纪60、70年代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高峰,故A项错误;1996年两极格局已经瓦解,B项不能解释1996年成员国数量的增加,故B项错误;材料中随着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联合国,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发生改变,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成员国经济联系的加强,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无关,故D项错误。‎ ‎6.[2019·广东肇庆模拟]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主要机构的会员国数量大幅增加,联合国大会的作用显著提高,美国代表指责这是“多数暴政”,甚至宣称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 A.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 B.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C.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D.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答案:A 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亚非拉国家赢得民族独立,第三世界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正因为此,才出现了题干中的现象,故A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出现,不是形成,故B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冲击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是结果,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7.1969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的国家需要同西方保持合作和协议的关系,需要同东方实现某种谅解,在这种背景下,我要着重强调……需要同苏联以及东欧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勃兰特政府宣示这一政策意在(  )‎ A.缓和东西关系,谋求自主发展 B.承认民主德国,实现两德统一 C.稳定欧洲局势,脱离美国阵营 D.主张和平共处,加入欧洲联盟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同西方保持合作和协议的关系,需要同东方实现某种谅解”可知是缓和东西关系,在两极对立的情况下跟东西方建立和谐关系其目的显然是谋求独立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论及与东西方的关系,不仅仅是民主德国,故B项错误;据材料“同西方保持合作和协议的关系”可知没有摆脱美国阵营,故C项错误;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与材料“1969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8.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这表明戴高乐时期的外交(  )‎ A.重在突出法国在西欧的地位 B.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 C.企图把美国势力排挤出欧洲 D.注重加强西欧内部的团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戴高乐时期法国对苏联政策的影响。据材料“‎ 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可以看出戴高乐时期法国愿意和苏联改善关系,说明戴高乐时期的外交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故B项正确。‎ ‎9.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不结盟运动的目的,是要使大国认识到,世界命运不能掌握在它的手里。”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 A.是小国反对殖民主义的产物 B.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C.彻底打破旧的国际政治格局 D.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壮大了第三世界力量,冲击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这与题干信息“世界命运不能掌握在它的手里”相符,故B项正确。‎ ‎10.[2019·潍坊模拟]对德国的统一,美国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强调德国统一必须在联邦德国继续同北约和欧共体保持联合的情况下实现,“不应以中立换取统一”。而英法对德国的统一最初则持消极和不支持的态度。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德国统一势必影响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B.德国统一利于巩固原有欧洲均衡体系 C.资本主义阵营内部政治分歧日益加剧 D.多极化趋势严重挑战战后的世界格局 答案:A 解析:德国统一必然冲击原有的国际格局,故A项正确;德国统一后实力增强,会打破原有的平衡,B项错误;C项并非造成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D项与德国统一无直接关联。‎ ‎11.[2019·洛阳统考]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曾说:“日本所发挥的作用已经为它取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从根本上表明日本(  )‎ A.具备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条件 B.在国际政治舞台具有举足轻重地位 C.谋求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重要一极 D.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答案:C 解析: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极力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其重要体现,C项正确。‎ ‎12.1971年,尼克松讲道:“……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进行对抗……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 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尼克松的讲话说明了(  )‎ A.世界对抗冲突局面不复存在 B.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D.美国不再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总统尼克松对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的认识。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所以“世界对抗冲突局面不复存在”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再结合时间“1971年”,可知当时西欧、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等力量的崛起,使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故B项正确;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是在1979年,故C项错误;二战后美国一直都在推行霸权政策,故D项错误。‎ ‎13.[2019·湖南长郡中学全真模拟]1969年,社会民主党人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的总理,他改变了前任总理阿登纳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在依靠美国的同时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和解。这反映出当时(  )‎ A.美德关系的恶化 B.西方阵营出现分化 C.美苏关系的缓和 D.两极格局趋向瓦解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德国勃兰特总理依然依靠美国,因而不会导致美德关系恶化,且这一论断也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德国勃兰特总理改变向美国一边倒政策,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和解,说明德国逐渐与美国反苏反共政策相左,反映当时西方阵营出现分化,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德国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关系的和解,没有体现美苏关系的缓和,故C项错误;两极格局趋向瓦解是在20世纪80~90年代,故D项错误。‎ ‎14.[2018·全国卷Ⅰ]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A 解析:A对: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联合国成员国中亚非成员国的数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B错:图片未涉及欧共体成员的变化趋势。C错: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是经济组织。D错:图片没有体现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情况。‎ ‎15.[2019·衡水金卷]两极格局结束后,美俄各自调整对非政策,大国对非洲的控制能力减弱,但非洲地区冲突实际上增多了。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地区冲突成为世界主流 C.“冷战”不利于世界和平 D.应辩证分析“冷战”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并未说明世界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故A项错误;世界主流是和平与发展,故B项错误;“冷战”对二战后初期的世界和平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了“冷战”对峙时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但是也体现了霸权主义的内容,故D项正确。‎ ‎16.[2019·广东惠州调研]1990年5月至9月,美、苏、英、法与东西德召开了四次“2+‎4”‎外长会议,讨论德国统一问题,会议主要围绕“统一后的德国与北约华约的关系、德波边界的确定、四个战胜国对德国的权利与责任的终止”等议题展开。同年10月,两德统一。这反映了(  )‎ A.美苏对峙格局的终结 B.区域集团化进程加快 C.苏联在东欧战略收缩 D.大国影响力作用强劲 答案:D 解析:两极格局瓦解的时间和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外长会议主要讨论的议题与区域集团化进程无关,故B项错误;外长会议主要讨论的议题没有涉及苏联在东欧战略收缩,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苏、美、英、法四国参与协定东德、西德的统一和主权问题,可知当时大国主导世界的影响仍然强劲,故D项正确。‎ ‎17.[2019·山东滨州模拟]1986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这主要体现了(  )‎ A.苏联在社会生活领域落后于美国 B.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C.价值观冲突成为“冷战”的主要表现 D.文化渗透成为“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提到对苏联造成冲击,不能说明苏联在社会生活领域落后于美国,故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科学技术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故B项错误;法国哲学家德布雷强调的是美国一系列文化因素对苏联社会的冲击,这并不是“冷战”的表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摇滚乐”“影像”等美国文化因素堪比整个苏联红军,这说明美国在利用文化渗透的方式,试图通过“和平演变”瓦解苏联,故D项正确。‎ ‎18.[2019·安徽亳州检测]据联合国官网记载,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否决票数,从1946年到1990年共出现193次,平均每年4次多;从1991年到2016年共有31次,平均每年1次多。这一变化说明联合国安理会(  )‎ A.各成员国利益实现了平衡 B.“冷战”结束后内部对抗减少 C.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削弱 D.国际事务处置权大大增强 答案:B 解析:成员国间的利益是不完全平衡的,故A项错误;“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对抗相对减少,故B项正确;联合国在战后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增强,故C项错误;否决票年均减少不能说明安理会处置权增大,故D项错误。‎ ‎19.[2019·天津滨海联考]当今世界最高的建筑在迪拜,最富有的国家是卡塔尔,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中国的……甚至连购物这一美国曾经最伟大的运动都已走向全球——世界十大购物中心只有一家位于美国,最大的在北京。上述现象客观上反映出(  )‎ A.南北贫富差距已缩小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经济区域集团化扩展 D.经济全球化已经实现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国家各自具有经济发展的优势,没有体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缩小,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同国家分别具有了不同的经济优势,出现经济多极化,客观上是政治多极化的体现,故B项正确;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形成,与材料中不同国家各具优势不符,故C项错误;当今世界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故D项错误。‎ ‎20.[2019·山西晋中调研]漫画表现了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表明(  )‎ A.经济发展增强外交独立性 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促成美欧日平等伙伴关系 答案:A 解析:上述漫画反映了美国从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欧共体的建立促进了欧洲的崛起,日本上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随着欧共体、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和日本在外交上要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故A项正确。‎ ‎21.[2019·重庆高考模拟]下表反映的是美国著名学者萨缪尔·亨廷顿对美国几种刊物使用“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以此可以用来说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 提到的次数 百分比 变化(%)‎ ‎1988年 ‎1993年 ‎《纽约时报》‎ 自由世界 ‎71‎ ‎44‎ ‎-38‎ 西方 ‎46‎ ‎144‎ ‎+213‎ ‎《华盛顿邮报》‎ 自由世界 ‎112‎ ‎67‎ ‎-40‎ 西方 ‎36‎ ‎87‎ ‎+142‎ ‎《国会记录》‎ 自由世界 ‎356‎ ‎114‎ ‎-68‎ 西方 ‎7‎ ‎10‎ ‎+43‎ A.欧美逐渐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 B.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民意相互背离 C.世界冲突中意识形态对立淡化 D.苏东剧变对这一变化起决定性作用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图表我们不难看出,这三份刊物对“自由世界”所提及的次数都在减少而对“西方”的提及次数则在迅速上升,显然在世界冲突中意识形态对立的色彩在不断淡化,故C项正确。‎ ‎22.[2019·广东梅州模拟]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美国《时代》周刊曾用几个“‎10”‎概括了东欧五国的事态:“‎ 波兰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材料表明(  )‎ A.东欧剧变发生时间短速度快 B.东欧剧变是这些国家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总爆发 C.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对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的支持 D.东欧剧变是在西方策划下产生的连锁反应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讲到了东欧五国发生剧变的时间,以这些国家为代表的东欧剧变,波兰经历10年的时间,时间不短,故A项错误;材料中讲到美国《时代》周刊用几个“10”概括东欧五国的剧变,从波兰的10年到罗马尼亚的10个小时可以看出东欧剧变并非是短时间发生的,而是各国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到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讲述的只是东欧五国社会发生变化的时间,并未反映这其中有西方的策划,故D项错误。‎ ‎23.[2019·安徽宣城测试]“冷战”结束后,老布什总统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口号,迷信政治和军事的斗争。而克林顿上台后,提出了“振兴美国经济”的口号,利用经济力量,来推行其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克林顿政府的做法(  )‎ A.提升了经济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 B.放弃了美国一贯的对外遏制战略 C.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D.形成了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格局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而克林顿上台后,提出了‘振兴美国经济’的口号,利用经济力量,来推行其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可以得出克林顿政府的做法提升了经济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 ‎24.‎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政府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是企图侵蚀美国安全和繁荣的“修正主义国家”。该报告反映出(  )‎ A.美国是维护多极化的主要力量 B.美国谋求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 D.美国的“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 答案:D 解析:美国把中国和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表明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美国不是维护多极化的主要力量,故A项错误;美国把中国和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这是美国霸权主义的思维,故B项错误;美国没有丧失“超级大国”‎ 的地位,故C项错误;美国把中国和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这是美国“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的表现,故D项正确。‎ 课时测评⑭ 综合提能力 课时练 赢高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德国总理施密特说:“多亏莫内(法国国际问题顾问)……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他们促使德国接受了欧洲共同体的思想。”可见,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  )‎ A.国家战略需要 B.吸取历史教训 C.摆脱美苏控制 D.改善周边环境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可知,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国家战略需要,故A项正确。‎ ‎2.[2019·德阳诊断]20世纪50年代,英国不愿参与法德倡导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但到1961年,英国开始申请入欧,却因法国的反对而多次失败,直到1972年才正式加入欧共体。英国入欧的历程体现出(  )‎ A.法德关系缓和推动欧洲一体化 B.英国传统外交思维的重大转变 C.欧共体内部力量对比趋于平衡 D.法国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障碍 答案:B 解析:20世纪50年代,英国不愿参与法德倡导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直到1972年才正式加入欧共体,可以看出英国传统外交思维的重大转变,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欧共体内部力量对比趋于平衡,故C项错误;法国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障碍只反映了材料后半部分内容,不能从整体把握材料,故D项错误。‎ ‎3.欧共体成员国签署《单一欧洲协定》,旨在实现“没有疆界的欧洲”,即消除抑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壁垒。该协定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绝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这表明当时欧共体(  )‎ A.设置贸易壁垒遭到美国反对 B.推进一体化与美国形成竞争 C.违背美国追求的全球化目标 D.挑战美国霸权动摇两极格局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欧共体签署取消内部成员贸易壁垒的协议,不能体现欧共体设置贸易壁垒遭到美国反对,故A项错误;欧共体消除内部自由贸易壁垒,提高了一体化程度,增强了实力,冲击到美国的经济地位,引起美国不满,故B项正确;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美国追求的目标,故C项错误;动摇两极格局,挑战美国霸权是欧共体实力增强后的政治影响,故D项错误。‎ ‎4.有学者认为,与欧洲的“冷战”对抗不同,亚洲的“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缅甸等新兴国家相对宽松的空间,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一起,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上述评论揭示了(  )‎ A.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影响世界局势 B.“冷战”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的表现 C.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D.美苏两极对峙阻碍新兴国家的独立 答案:C 解析:“亚洲的‘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缅甸等新兴国家相对宽松的空间,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一起,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这股政治力量指的是不结盟运动,故C项正确。‎ ‎5.下图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及追随美国的票数变化示意图。分析该图可知(  )‎ A.联合国始终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第三世界力量崛起逐渐改变联合国面貌 D.中国彻底改变建国初期外交孤立的局面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支持中国恢复合法席位的国家越来越多,结合所学,这些投票多数来自第三世界国家,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联合国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故C项正确。‎ ‎6.[2019·山东日照模拟]‎ ‎20世纪60、70年代,关贸总协定相继通过一系列决议,主要内容有在关税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以普惠制待遇,为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提供方便,允许发展中国家之间实行互惠关税而不给予发达国家等。这表明(  )‎ A.全球化推动着世界市场体系走向公正合理 B.发展中国家掌握了世界贸易政策的话语权 C.亚非拉经济发展大大改变了原有经济格局 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冲击着旧的经济秩序 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发展中国家获得普惠制待遇,而不是突出全球化的作用,故A项错误;欧美发达国家掌握着世界贸易政策的话语权,故B项错误;原有的经济格局仍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冲击着原有的经济格局但未大大改变,故C项错误;发展中国家的兴起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冲击着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秩序,故D项正确。‎ ‎7.[2019·齐齐哈尔模拟]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美苏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该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和旅游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以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充分说明(  )‎ A.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美矛盾进一步激化 C.“冷战”对峙的格局被打破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欧洲国家应该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和旅游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以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可知,戴高乐对“铁幕”并不满意,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A项正确;欧美矛盾进一步激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B项错误;“冷战”对峙的格局被打破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C项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故D项错误。‎ ‎8.[2019·安徽合肥模拟]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B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C ‎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 ‎2016年6月,英国举行脱欧公投,51.89%的英国公民选择脱离欧盟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才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故B项正确;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冷战”终结的标志是苏东剧变而非两德统一,故C项错误;根据史实和常识我们不难得知,世界经济区域化是符合历史和时代发展潮流的,故D项错误。‎ ‎9.[2019·江西上饶模拟]两极格局瓦解后,据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3%的美国人赞成“美国作为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继续担任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领袖”,而占74%的美国人赞同“美国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这说明了(  )‎ A.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B.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遭遇阻力 C.世界多极化格局趋势增强 D.美国民众对政府外交能力产生质疑 答案:B 解析: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是在20世纪80年代,非两极格局瓦解后,且与题干有出入,故A项错误;美国妄图在“冷战”后主导世界在国内的支持者也甚少,故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美国之外的世界强国或集团挑战美国的单极梦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大多数民众反对美国独霸世界,非对政府的外交能力质疑,故D项错误。‎ ‎10.[2019·河北沧州质量监测]下表为世界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和GDP的相关数据。据此可知(  )‎ 国别 综合国力(2006年)‎ ‎2005年GDP 排位 总量 经济力 科技力 军事力 资源力 排位 总量/‎ 万亿美元 美 ‎1‎ ‎8 639‎ ‎3 251‎ ‎1 718‎ ‎2 249‎ ‎547‎ ‎1‎ ‎14.5‎ 日 ‎2‎ ‎4 986‎ ‎2 158‎ ‎1 111‎ ‎806‎ ‎226‎ ‎2‎ ‎4.7‎ 法 ‎3‎ ‎4 319‎ ‎1 588‎ ‎994‎ ‎814‎ ‎201‎ ‎6‎ ‎2.0‎ 英 ‎4‎ ‎4 188‎ ‎1 602‎ ‎856‎ ‎830‎ ‎217‎ ‎4‎ ‎2.2‎ 德 ‎5‎ ‎4 139‎ ‎1 762‎ ‎854‎ ‎623‎ ‎191‎ ‎3‎ ‎2.7‎ 中 ‎6‎ ‎3 119‎ ‎1 321‎ ‎312‎ ‎508‎ ‎483‎ ‎5‎ ‎2.1‎ 俄 ‎7‎ ‎3 092‎ ‎598‎ ‎504‎ ‎863‎ ‎521‎ ‎13‎ ‎0.7‎ A.经济发展不平衡助推多极化趋势 B.亚非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 C.世界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D.经济区域集团化推动经济全球化 答案:A 解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主要大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美国形成了挑战,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A项正确;世界主要大国中没有非洲国家,故B项错误;世界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说法错误,世界多极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故C项错误;上表列举的世界主要大国,没有涉及经济区域集团,故D项错误。‎ ‎11.[2019·广东茂名模拟]‎2017年2月21日,联合国就有关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以128票赞成、9票反对、3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决议。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表示,“某个国家”(美国)在联大紧急特别会议召开前威胁所有国家,要求投票反对这个决议草案,“这种做法令人无法接受”。材料反映了(  )‎ A.美国对世界控制力开始减弱 B.“冷战”思维的进一步延续 C.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 D.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进一步加强 答案:C 解析:联合国的决策说明其不受美国操控,不能说明美国对世界的控制力,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故B项错误;在联合国决策中体现了其他国家外交政策的自主性,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故C项正确;材料中投票不能得出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故D项错误。‎ ‎12.[2019·山东泰安模拟]2015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于2016年10月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里继美元、英镑、欧元和日元之后的第五种货币。这反映的实质是(  )‎ A.世界货币格局发生剧变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C.世界贸易体系的规范化 D.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答案:D 解析:‎ 人民币加入货币篮子说明世界货币格局发生一定变化,但并没有发生剧变,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是在七十年代初期,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体系规范化是指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故C项错误;人民币地位的提高实质上说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使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动力,推动美国在1947年后开始构筑以支持西欧的复兴与联合,进而促使其与美国紧密合作为要点的大西洋联盟。杜鲁门表示:“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经过反复磋商,美国与西欧开始就筹建更大规模的军事集团问题进行谈判。……‎1955年5月5日,美国通过“伦敦—巴黎协定”将西德拉入北约,最终建成了以美国为主导、以西德军队为骨干、囊括了西欧主要国家的大西洋联盟。‎ 材料二 ‎ ‎1957年 西欧签订《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1966年 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将北约理事会和驻法美军先后赶出了法国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成为实力最强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1969年 勃兰特担任德国副总理兼外长后,提出了适应本国经济实力的“新东方政策”,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1971年 在美国宣布停止用美元兑换黄金后,西欧各国更公开要求取消美元的中心货币地位 ‎1974年 除爱尔兰之外的欧共体8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首脑共同签署了《大西洋关系宣言》,强调美欧间要在“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之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颜声毅主编《当代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主导的大西洋联盟建成的几个关键性步骤,并对其进行评价。(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简述二战后20年间美国和西欧关系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中的原因。(13分)‎ 答案:(1)步骤:杜鲁门主义出台,美国和西欧共同防共反苏;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支持西欧的复兴与联合;组建北约,构筑了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把西德拉入北约,把西德军队培育成对抗苏联的骨干力量。(6分,任答三点即可)评价:大西洋联盟是二战后初期西方国家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利于美国称霸世界,也有利于促进西欧的复兴与联合;但加剧了东西方两大阵营在欧洲的对抗。(6分)‎ ‎(2)趋势:由“主从关系”到“分化竞争关系”,再到“‎ 平等伙伴关系”。(4分)原因:二战后初期,美国空前强大,西欧普遍衰落,为了应对共同的威胁——苏联,双方在各领域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西欧也不得不听命于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各国的崛起,欧共体的成立,美国与西欧的竞争日益激烈;西欧一些国家开展自主外交,要求取得与美国对等的地位;随着美国实力的下降,其对西欧各国的控制力减弱。(9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的建立等史实进行说明;第二小问可从大西洋联盟建立的原因、对美国和西欧的影响、对东西方两大阵营关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综合两段材料概括演变趋势,然后从美国、西欧等角度分析出现上述演变趋势的原因。‎ ‎14.[2019·衡水中学摸底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盟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一体化进程之后,其一体化道路早已深入人心。东扩是其实现大欧洲的梦想、谋求在未来的世界多极化格局中成为重要一极的必要途径。“大欧洲”之梦能否圆满取决于欧盟各国的勇气和决心。北约的东扩更多地反映了美国的意志,是美国推行其“独超”霸权主义战略的一个表现。未来欧美关系何去何从,事关北约在未来的生死存亡。‎ ‎——摘编自刘秀萍《欧盟北约双东扩与欧美关系》‎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中“欧盟北约双东扩”现象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论题:新时期的欧美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化。(3分)‎ 阐述:两极格局解体后,欧盟主张世界应多极化,为增强欧盟的实力、摆脱美国控制,欧盟积极进行东扩;美国则希望建立一个单极世界,欧盟东扩无疑会削弱美国对欧洲的控制,美国通过它控制下的北约进行东扩,以图继续控制欧洲。欧盟北约双东扩反映出新时期美欧双方控制与反控制之争日趋激烈。(9分)‎ 解析:欧盟和北约的东扩实际上反映的是以欧盟为代表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和美国霸权主义之间的矛盾。在抓住这一点的基础上就可以确定论题,如新时期的欧美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化。在阐述和证明部分讲述清楚双方各自做法的目的,然后总结,在总结部分指出双方矛盾的实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