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3月月考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 ‎1.热播剧《芈月传》中有一场景:秦武王走到九鼎之边,忽然转头问周天子:“寡人欲携此鼎归我秦国,大王可允?”周天子只得壮起胆子,勉强应了一声道:“秦王无礼,九鼎非天命不可移,逆天行事,后果自负。”材料主要反映了西周 A. 分封制的衰落 B. 宗法观念彻底崩溃 C. 嫡长子继承制遭破坏 D. 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武王挑战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说明分封制的衰落,故A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未体现权力的继承问题,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D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如下图所示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从九卿到六部的演变情况。这表明 A. 行政权力增强皇族特权削弱 B. 地方权力增强中央权力削弱 C. 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D. 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的转变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九卿到六部,可以看出“掌亲属”的“宗正”、“掌宗庙礼仪”的“奉常”等与皇家事务有关职能的官吏在六部中无从体现,因为六部主要负责国家行政事务的具体执行,这反映了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卿侧重于皇帝事务,而六部则上升为分类处理国家政务层面,没有体现行政权力增强皇族特权的削弱,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卿和六部是中央机构,无法体现地方权力增强中央权力削弱,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科举制和世卿世禄制度内容,故D选项错误。‎ ‎3.汉朝时,社会上有一批人被称做“游侠”。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游侠郭解“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东汉班固在《汉书》中认为郭解的做法违背礼法,破坏等级制度,“其罪已不容诛矣”。两人对郭解的不同评价反映了 A. 游侠群体发生了质的变化 B. 两人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 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 D. 两人的思想境界高低不同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游侠郭解“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这是司马迁《史记》中认为,游侠坚守自己奉行的道义,为别人排难解纷,敢作敢为,坚守言诺,值得称颂;而“东汉班固在《汉书》中认为郭解的做法违背礼法,破坏等级制度”;这是因为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人物,班固是东汉时期人物,两个时期主流意识发生了变化,C正确;材料未体现游侠群体发生质的变化,A错误;据所学可知,作为史学编著者,代表的都是统治阶级利益,B说法错误;据材料不能体现“两人的思想境界高低不同”,D说法错误。‎ ‎4.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不再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例,而是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这种做法 A. 利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 B. 扭转了唐代的等级观念 C. 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 D. 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的这种做法是统治阶层内部的调整,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无关,故A项错误;这种做法“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扭转唐代的等级观念,故B项错误;“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与此相对,庶族的社会地位就提高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吏选拔的标准,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5.范仲淹有诗句形容当时的农村状况,“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南宋及其后代政客文人也不断引用这首诗,明人顾庆元撰写的《夷白齐诗话》将其收录其中。这句诗反映出 A. 农村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 B. 均田制下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 C. 农产品的商品化日趋提高 D. 地权的转移频繁和私有化加强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反映了土地转换的频繁,土地私有化日益加强的趋势,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故A错误;均田制实行于北魏至唐朝前期,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农产品商品化的信息,故C错误。‎ ‎6.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改人名和动物名的现象,如明太祖手下将领冯国胜改名冯胜,明太祖将猪改为“肥肥”,后又改为“彘”或“豕”。甚至有人将吃猪肉改为吃“耗子肉”。甚至将元宝改为“通宝”。这说明 A. 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B. 明朝社会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C. 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 D. 市民阶层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将领冯国胜改名冯胜,明太祖将猪改为‘肥肥’”“将吃猪肉改为吃‘耗子肉’”等信息可知,朱元璋改了与他名字冲撞的人名和动物名,通过这种避讳,维护皇权的专制权威,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故C选项正确;材料所述的避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等级制度,没有强调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与明朝社会娱乐生活无关,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最高统治者人名的避讳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没有体现市民阶层生活,并且与市民阶层生活无关,故D选项错误。‎ ‎7.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喻向英、俄等国发出关于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照会。如表是照会提出的三项原则。此后,列强相继接受了美国的原则。列强的这一做法反映出 ‎ 原则一 各国不得干涉他国在华势力范围及租借地的既得利益 原则二 各国进出口货物关税均按中国现行税率,由中国海关统一征收 原则三 各国势力范围对他国船舶征收的港口及铁路运费,不应有所差异 A. 资本输出是列强侵华的根本目的 B. 美国已成为公认的经济强国 C. 避免瓜分中国符合列强最大利益 D. 门户开放利于列强扩大侵略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899年,列强相继接受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门户开放在承认各国在中国既得利益的前提下,相互开放势力范围,有利于列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D选项符合题意;列强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及租借地,“按中国现行税率,由中国海关统一征收”进出口关税等,不能体现“资本输出是列强最根本的目的”,不能说明列强公认美国经济强大,AB两选项错误;列强承认他国的势力范围和租借地等,不是要避免瓜分中国,C选项错误。‎ ‎8.下面为1893~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种类比较表(单位:%)。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年份 机器及大工具 建筑用品;设备、器材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1893年 ‎0.6‎ ‎7.8‎ ‎13.0‎ ‎78.6‎ ‎1903年 ‎0.7‎ ‎14.3‎ ‎22.2‎ ‎62.7‎ ‎1910年 ‎1.5‎ ‎16.0‎ ‎17.0‎ ‎65.5‎ A. 中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增强 B. 西方加大了对华商品倾销 C. 中国轻工业获得一定的发展 D. 民族工业的发展面临绝境 ‎【答案】C ‎【解析】据表中直接消费资料进口呈现下降趋势,结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实可知,这是当时中国轻工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的结果,故选C选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的民族工业有所发展,说明中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有所下降,A选项排除;B选项表述与表中直接消费资料进口呈现下降趋势不符,且甲午战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排除B选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工业有所发展,陷入绝境的说法错误,D选项排除。‎ ‎9.1912年,《申报》首次出现“中华民族”一词。到1919年底,该词在《申报》共可检索到30条,1920—1922年共68条,1925年为81条,1928年为183条,1939年更达到372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开始形成 B. 报刊成为传播民族主义主要渠道 C. 民族观念得到广泛传播 D. 外来侵略促使民族意识逐渐高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检索到30条,1920—1922年共68条,1925年为81条,1928年为183条,1939年更达到372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国民大革命等大运动的洗礼,民族观念通过大众媒体走向民众,而到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词条更多,说明外来侵略促使民族意识逐渐高涨,故D选项正确;材料中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词条出现频率更多,体现了外来侵略促使民族意识逐渐高涨,不是开始形成,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一词出现频率,没有强调其传播的渠道,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词条出现频率更多,体现了外来侵略促使民族意识逐渐高涨, 民族观念得到广泛传播不是材料主旨内容,故C选项错误。‎ ‎10.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说:“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谜去……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膛乎后也。”孙中山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孙中山认为欧美等国家只是解决了政治革命,但未解决社会革命,故中国要既要解决政治革命问题,更要解决社会革命问题,由此孙中山提出了民生主义,C项符合题意。民族主义属于民族革命,排除A项;民权主义属于政治革命,排除B项;民主主义不是孙中山的思想成果,排除D项。‎ ‎11.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在这一新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A.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创办经济特区 D. 形成“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举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针对外交事务,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余三项均是改革开放之后提出来的政策方针,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12.促成中国1949—2009年期间三次建交高峰的共同因素是 A.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B.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 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 ‎ D. 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A ‎【解析】数轴显示三次外交的高峰分别是1949年,1972年以及1992年,这三次外交高峰的出现都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关,A正确;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属于第二次外交高峰的原因,B错误;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和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均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表现,C和D项错误。‎ ‎1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我们国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 A. 制定《义务教育法》 B. 实施“211工程”计划 C. 启动“希望工程”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D ‎【解析】材料中邓小平的主旨是重视教育和科学,199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的思想,强调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和社会法发展的重要地位,D正确;制定《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A错误;实施“211工程”计划主要是发展高等教育的措施,与题意主旨不符,B错误;启动“希望工程”是1989年,C错误。‎ ‎14.《雅典的胜利》中写到:多达两万名雅典公民,可以拿到国家发放的不同形式的津贴。约占雅典公民人口的1/2,甚至更多。这有利于 A. 改变雅典公民参政的政治结构 B. 提高雅典公民的文化素质 C. 实现雅典公民政治地位的平等 D. 消除雅典公民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是,伯利克里的津贴制度促使“约占雅典公民人口的1/2,甚至更多”的公民积极参政,这就使大量平民参与到政权中来,从而有利于改变雅典公民参政的政治结构,故A正确;津贴制度和雅典公民的文化素质无关,故B错误;这一制度不能实现雅典公民政治地位的平等,故C错误;这也无法消除雅典公民之间的矛盾,故D错误。‎ ‎15.“透过法学家与哲学家的考察与研究”形成,“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但却”没有法律条文”。以上评价针对的是古罗马的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材料“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没有具体法律条文”等相符合的,是古代罗马法中的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D选项符合题意;罗马法中的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都是具体的法律条文,ABC三项错误。‎ ‎16.16世纪中期,随着圈地运动的开始,英国许多领主买下自由持有农的土地,同时驱逐老的佃户,推倒其房屋。圈地以后的大土地所有者或者把整个农场、牧场出租以收取地租,或者雇用劳动力进行生产。这在当时 A.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B. 促进了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 C. 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变化 D. 提升了封建领主阶层的实力 ‎【答案】B ‎【解析】据材料“雇用劳动力进行生产”体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特点,这有利于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B正确;据时间“16世纪中期时”可知,当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A错误;圈地运动易激化社会矛盾,但C不是材料主旨;材料中的现象提升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实力,而不是提升了封建领主的实力,D说法错误。‎ ‎17.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明确限制王权,保证了议会立法和财政等方面的权力;1701年《王位继承法》则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英国这两个法案的 颁布 A. 否定了“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 B. 表明国家行政权力完成转移 C. 确立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地位 D. 顺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明确了国王权力来自议会,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从而否定了“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故A正确;两个法案没有涉及国家行政权力的转移,故B错误;18世纪中叶,国王“统而不治”的地位确立,故C错误;此时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故D错误。‎ ‎18.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 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 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 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 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答案】C ‎【解析】“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体现的是共和制原则,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项、B项和D项说法均错误,故排除。‎ ‎19.1887年,法国右翼势力代表人物布朗热,利用国内因发生经济危机而引发的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发动了一场旨在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独裁政权的政治运动。但是在1889年的众议院大选中,共和派仍获得了366个席位,保守派仅获得168 个席位。这场运动最终瓦解。这表明法国当时 A.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激烈 B. 经济危机对社会破坏严重 C. 封建残余势力依然十分顽固 D. 共和政体得到进一步巩固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法国右翼势力旨在建立独裁统治的企图最终以失败告终,说明法国民主共和政体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故D正确;A、B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所述保守派不是专指封建残余,故C不正确。‎ ‎20.统一后的德国,统治权属于帝国政府,掌握着陆军、海军、外交事务、关税和以及后来的殖民地事务等。保留在各邦手中的则包括警察、部分司法、宗教和教育等在内的行政事务。据此可知德意志帝国 A. 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B. 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 C. 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D. 是一个民主共和国家 ‎【答案】C ‎【解析】统一后的德国在保持强大的中央政府的同时地方也保留了一定的权力,说明其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故选C项;根据统一后德国中央政府保持的权力可知这不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排除A项;统一后的德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不是君主专制和民主共和国家,排除BD项。故选C。‎ ‎21.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A. 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B. 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C. 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 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伏尔泰”、“卢梭”、“18世纪”等信息可知,罗丹称赞的是启蒙思想家。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武器,批判宗教和封建专制,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和法制等思想,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内容;C选项是卢梭的主张,不是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D选项中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是14-17世纪文艺复兴的主张。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2.《共产党宣言》写道:“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这一论述 A. 科学指导工人运动的开展 ‎ B.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限性 C. 系统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 ‎ D. 旨在指明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打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商业危机”使大部分的产品和生产力“被毁灭掉”, “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阻碍生产力且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限性,B项正确;这段材料没有明确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原则,不符合其指导工人运动的结论,不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系统”阐述,马克思在材料中提到“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 ‎ “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的说法,目的也不是为了说明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3.下表反映了1919年和1925年苏俄(联)农村每个成年人消费量的变化情况(单位:千克)。 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 粮食 肉 糖 ‎1919年 ‎181‎ ‎16.5‎ ‎0.5‎ ‎1925年 ‎229‎ ‎38.7‎ ‎4.6‎ A. 政府减轻了农民负担 B. 农业生产技术革新 C. 工业化建设全面开展 D.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答案】D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1925年苏俄(联)农村每个成年人的消费量要比1919年有较大的提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此变化主要是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维护了农民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D正确;政府减轻农民负担不是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此时苏俄的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出现革新,故B不符合史实;工业化建设全面开展是在1928年,故C错误。‎ ‎24. 1851年5月1日,伦敦召开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Great Exhibition),下列不可能出现的展品是 A. 美国:麦考密棵收割机 B. 印度:一头大象标本 C. 德国:西门子发电机 D. 英国:水力印刷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40年完成的,1851年展出的作品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西门子发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其他三项都符合时间段限。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5.“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以及启蒙思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们处于憧憬和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这段话反映了下列哪一部作品产生的背景 A. 《人间喜剧》 B. 《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 C. 《向日葵》 D. 《等待戈多》‎ ‎【答案】B ‎【解析】启蒙思想的破灭,使得人们处于憧憬和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即注重表达个人情感,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特征,《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属于浪漫主义流派,B正确;A是现实主义文学,排除;C是印象画派,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D是现代主义文学,其产生背景不是启蒙思想的破灭,排除。‎ 第Ⅱ卷(主观题)‎ ‎26.中国古代“选举"的本义是选贤任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发生了变化。‎ 材料一 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各郡国“举贤良方正”,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其中又以“孝廉”一料为最重要。此外还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 ‎——王申《中国古代的察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选举”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根据1832年改革法令,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40多个新选区。改革法案还保留了选举人的财产资格,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磅者、租地经营达50磅者才有选举权。全国选民大约增加了30万,选民比例在全国成年居民中的比例由5%提高到8%。但在这场斗争中担任了绝大部分斗争任务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依然没有选举权。‎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材料三 近代随着西方选举概念的输入,“选举”逐渐脱离中文传统涵义,转变成与英文"elect"对应的概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权利,但是却没有规定如何保障人民享有这些权利和自由。后来的选举法又对选民资格作了性别、年龄、财产等种种条件限制,使妇女、贫苦群众和一部分资产阶级丧失了选举权。‎ ‎——摘编自刘东、曹均学《对辛亥革命是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几点思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民国初期选举的因素。‎ 材料四 ‎ ‎ 1953年《选举法》规定:“凡年满十八周岁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和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个地区的民主选举逐步展开。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单位共有21.4798万个,进行基层选举地区的人口共为571434511人,全国参加投票选举的选民达2.78亿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 ‎——摘编自柳润涛《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普选始末》‎ ‎(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与民国初年选举相比,新中国首次普选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意义。‎ ‎【答案】(1)特点:①自下而上的推举人才(乡举里选);②标准统一;③分类细致;④重视孝廉(品德)。‎ ‎(2)原因: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影响:①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参政权;②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③民主政治发展和平渐进;④忽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益。‎ ‎(3)因素:①西方民主思想传入;②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③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④选民的资格条件受到多种限制 ‎(4)不同:选民范围更加广泛意义:①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②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③推动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建立,④有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 ‎【解析】‎ ‎(1)根据“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各种科目不断充实,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以‘孝廉’一料为最重要”等内容可从选官的方式、标准、内容等方面概括其特点。‎ ‎(2)改革的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和工业革命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有关。影响根据“选民比例在全国成年居民中的比例由5%提高到8%。但在这场斗争中担任了绝大部分斗争任务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依然没有选举权”可知主要是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发展,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 ‎(3)根据“近代随着西方选举概念的输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后来的选举法又对选民资格作了性别、年龄、财产等种种条件限制”等内容可从西方思想影响、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没有保障人民权利和选民资格条件受到限制等方面分析影响因素。‎ ‎(4)根据“凡年满十八周岁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和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结合材料三内容可知,与民国初年的选举相比,新中国的首次普选选民范围更广。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从提升民众民主意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推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建立和巩固新中国政权等方面进行分析。‎ ‎27.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方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胡适认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有几次文艺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艺复兴曾有好几次。唐代一批伟大诗人的出现,与此同时的古文复兴运动,以及作为印度佛教的中国改良版的禅宗的产生——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复兴。11世纪的伟大改革运动,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宋代所有这些重要的发展变化,可称为第二次文艺复兴。戏曲在13世纪的兴起,此后长篇小说的涌现,及其对爱情、人生乐趣的坦然颂扬,可称为第三次文艺复兴。‎ ‎—— 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材料二 我说我们在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年前——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 Renaissance这个名词。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 1958年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 材料三 一方面,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通过“整理国故”,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几乎都是以这一时期为开端的,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是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材料四 新文化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面临着一个追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都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在传统之中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 ‎——《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的比较——基于文化现代化的视角》‎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中国三次“文艺复兴”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国文艺复兴运动”是什么?据材料三,理解这场运动为什么叫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所“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答案】(1)第一次:儒学复兴;佛教中国化;第二次:理学兴盛;第三次:元曲的繁荣;小说的涌现。‎ ‎(2)运动:新文化运动;‎ 理解:传承了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在内容上提倡新文学,白话小说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开端,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3)文艺复兴:宣扬资产阶级人文精神(人文主义思想)。‎ 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与科学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解析】‎ ‎(1) 表现:据材料一中“唐代一批伟大诗人的出现,与此同时的古文复兴运动,以及作为印度佛教的中国改良版的禅宗的产生”等信息,可得出第一次复兴即儒学复兴和佛教中国化;由“11世纪的伟大改革运动,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可知这里指的是理学的兴盛;根据“戏曲在13世纪的兴起,此后长篇小说的涌现,及其对爱情、人生乐趣的坦然颂扬”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中国第三次“文艺复兴”即元曲的繁荣和小说的涌现。‎ ‎ (2) “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理解:据材料三“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 “整理国故”,“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是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形式上传承传统文化、内容上提倡新文学,作用上白话小说的发展;本质上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开端,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等层次,分析这场运动叫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理由。‎ ‎(3) 内涵:据材料四中“新文化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面临着一个追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时代”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精英们所“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分别指的是是宣扬资产阶级人文精神(即人文主义思想)和 宣扬民主与科学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等。‎ ‎28.‎ 材料: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王安石以“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理财思想为指导,推行开辟财源的变法措施。他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制定全国一年用度的预算,颁布施行,以节省开支。考察全国的农田、水利和赋税,另订管理办法,以尽地利而增税收。颁布青苗法,把救济贫民用的常平、广惠等粮仓的积谷,变钱借给贫困的农民,秋收加息二分收回,以免农民受到豪富的盘剥。实行募役法,以贫富为标准,把百姓分为五等,按等缴纳“免役钱”。本来没有差役的“单丁”、“女户”、“官户”等人家,则出“助役钱”。政府即以此钱募役。除此之外,还推行均输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新法。煕宁二年公布办法征求意见,次年在开封府试行,接着才正式向全国推行。青苗法实施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加重盘剥的现象。这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的借口。新法一直在守旧派的攻击和变法派内部意见不一致的艰难情况下进行。1085年,神宗去世,哲宗继位,变法派成员相继被排挤出朝廷,史称“元佑更化”,变法受挫。‎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理财措施的特点,并指出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变法受挫的原因。‎ ‎【答案】(1)特点:不增加人民负担;以开源为主,节流为辅;综合施策,涉及面广;先试行再推广,审慎推进;夺豪强富商之利,注重保护平民。‎ 意义:有利于保障农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性的逐步松弛;推动宋代货币流通、商品经济的发展。‎ ‎(2)原因:损害了大地主、官僚的利益,遭到反对;变法执行不善,引起民间不满;支持变法的神宗去世;反对势力固守成规,形成强大的阻力;用人不当等。‎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开辟财源……以免农民受到豪富的盘剥……煕宁二年公布办法征求意见,次年在开封府试行,接着才正式向全国推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主要手段、推行过程、涉及内容、与人民的关系等方面概括王安石理财措施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生产、社会矛盾、财政收入、商品经济、巩固统治等方面指出其意义。‎ ‎(2)本题根据材料“青苗法实施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加重盘剥的现象。这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的借口。新法一直在守旧派的攻击和变法派内部意见不一致的艰难情况下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守旧派的阻碍反对、群众利益受损、用人和执行问题等方面简析王安石变法受挫的原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