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 历史试卷(文科)‎ 出题人:蒋勇 审题人:王微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公强调,天命的转移并非不可把握,上天实际上是以德的要求来检验下界统治者,想要长久保有天命,就必须吸取前代和祖先执政的经验教训,时刻敬天、明德、保民。周公的这种天命观 A. 意在阐释周人代商取得统治的合法性 B. 强调脱离天命关注现实政治的重要性 C. 蕴含着中国古代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D. 成为后世统治者强调仁政的理论来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周公认为以德为标准顺应天命使行事才能把握天命达到统治国家的目的,意在阐明西周顺应天命而建立,故A项符合题意。B项,材料未并强调脱离天命,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以法治国思想,排除。D 项,材料强调顺应天命达以巩固统治,未涉及仁政理念,排除。‎ ‎2.“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材料反映了 A. 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B. 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 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 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明的是中央有的相关职能部门,在地方都有对应的机构,所以职责分配比较顺畅合理,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C项正确;据题干和所学,“开创中央集权制度”不是秦朝而是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题干中没有表述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故B项排除。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 ‎3.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代 A. 监察制度有所完善 B. 政令畅通得以确保 C. 中枢机构发生异变 D. 行政职能分工不明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可知,尚书省左右丞相掌管着辨明六官的礼仪,纠正省内的过失,弹劾御史所指出的不恰当的问题,这说明唐朝宰相监督监察机构,从而使监察机构更好的发挥作用,A正确;据材料强调的是御史台与尚书省左右丞相间的关系,B项与其无关;据材料体现的是监察制度的完善,没有体现异变,C错误。据材料强调的是御史台与尚书省左右丞相间的关系,御史台对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但左右丞相掌管纠正省内的过失,弹劾御史所指出的不恰当的问题,行政职能分工明确,故D错误。‎ ‎4.汉武帝设刺史,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西汉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经向皇帝奏报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由此可见,在汉代中后期 A. 刺史制度渐趋完善 B. 刺史地位显著提高 C. 刺史监察范围扩大 D. 刺史职权有所异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西汉中期后”刺史可以对皇帝提出的“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复以为不可”,可知其除了监察外,有了对政务干预的权利,D项正确。因为不是监察事务、职能和体系的发展,A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事件后续比较,B项错误。‎ ‎5.康熙帝曾发布“容教令”,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材料反映了 A. 专制统治阻碍西学东渐 B. 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 C. 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 D. 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康熙发布“容教令”的原因是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以及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等习俗来看,康熙对于宗教政策的标准是宗教传播不得有害统治,即反映了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是康熙允许进行有条件的宗教传播,不是阻碍西学东渐,排除A项;宗教可以在中国传播,不能说明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不能反映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排除B、C项。‎ ‎6.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 B. 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 C. 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 D. 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等信息属于儒家伦理,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故C正确。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没有突出儒家思想的作用,故A排除。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错把宗法制度等同于儒家伦理,故B排除。材料主旨也不在于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 ‎7.据地方志记载,在福建第一次记载双季稻的35个县的地方志中,明代12个,清代23个;广东61个县有双季稻记载,其中明代1个,清代60个。这一现象 A. 拓展了农业生产范围 B. 有利于缓解耕地不足 C. 扩大了水稻耕种面积 D. 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一年多熟制得到推广,这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有利于缓解耕地不足的状况,故B项正确;材料仅仅反映了水稻一年两熟制的发展,并没有涉及农业的其他方面,故A项错误;一年多熟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在同一耕地上一年内多次种植,并非扩大了耕种面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商业的政策,故D项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理解一年多熟制推广的重要意义,缓解了耕地不足的现象,增加了粮食产量。‎ ‎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富民阶层。苏询对此有这样的描述:“富民之家,地大业大,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四处漂泊的人),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指麾于其间。”由此推知,当时 A. 土地兼并导致了流民问题 B. 农业经营方式比较落后 C. 政府实行特殊的土地政策 D. 人身依附关系更为严重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富民之家,地大业大,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四处漂泊的人),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指麾于其间。”等信息可知,富民之家由于地产多,招募许多流民耕种,结合所学宋代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可知,C正确;据材料苏洵描述的是富民之家由于地产多,招募许多流民耕种的状况,A不确切;材料没有体现经营方式是否落后,B错误;结合所学可知D说法违背史实,D错误。‎ ‎【点睛】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的加剧和土地买卖的频繁。‎ ‎9.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如“第五访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申屠蟠家贫,慵为漆工”;“栾布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 土地集中日益严重 C. 租佃关系普及深化 D. 水陆交通长足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可知百姓缺乏土地的现象很严重,这主要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导致土地高度集中,B选项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在宋朝时期略有松动,如政府的恤商政策,A选项排除。租佃关系普及是在明朝以后,C选项排除。材料与水陆交通无关,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是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 ‎10.下表为宋代部分地区人口密度统计表(单位:人/平方千米)。这一变化 地区 崇宁元年(1102年)‎ 嘉定十六年(1223年)‎ 江南东路 ‎24.9‎ ‎27.9‎ 两浙路 ‎30.7‎ ‎32.9‎ 江南西路 ‎27.7‎ ‎37.7‎ 荆湖南路 ‎17‎ ‎22.5‎ 福建路 ‎16‎ ‎25.4‎ A. 助推南方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 B. 促使中国南北方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 使土地集中称为突出社会问题 D. 不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表格中可以获取的信息:由1102年到1223年,即1127年靖康之变后,从北宋发展到南宋,在此期间,南方人口密度有所增长。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人口密度增加,有助于南方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选项A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北方,选项B错误;表格中,并没有提及土地兼并和集中的问题,选项C错误;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选项D错误。‎ ‎11.唐代铜镜质量上乘,厚重大气,纹饰富贵端庄;宋代铜镜的纹饰除素镜外,图纹题材趋于缠枝窜绕花卉、花鸟、连钱、神仙人物故事、八卦、商标铭号为主。这反映了 A. 宋代铜镜铸造业走向了衰落 B. 宋代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C. “官民竞市”有利经济发展 D. 唐代繁荣盛行奢靡风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图纹题材趋于缠枝窜绕花卉、花鸟、连钱、神仙人物故事、八卦、商标铭号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扩大,对文化的多样需求也就相应的扩大,B选项符合题意。宋代铜镜铸造业走向衰落的说法错误,且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宋代铜镜图文的多样化,与官民竟市无关,C选项排除。唐代铜镜厚重大气,纹饰富贵端庄主要和国家强大有关,不能说明盛行奢靡风气,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宋朝商业发展的准确把握。宋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壮大,这种影响体现在铜镜上就是铜镜的图案和形制的多样化,进而满足市民阶层的对多样文化的需求。‎ ‎12.商业类书籍是明清时期书市中的大端。徽商刊刻了如《天下水陆路程》、《宝货辨疑》、《商贾便览》等著作,举凡算帐、交税、用银、用秤、出行气候、商业通信、求神保佑发财等一切知识和经验都包括在内。这反映了 A. 文化进步推动政府政策调整 B. 贾而好儒成为商人共同追求 C. 印刷技术变革促进商业繁荣 D. 商业发展助推知识结构更新 ‎【答案】D ‎【解析】‎ ‎【详解】商业书籍在明清时期成为书市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内容专业详细,书种门类齐全,从中可以看出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商业书籍的发展更新,选项D正确;选项未体现政府政策,选项A排除;选项B“共同追求”表述绝对,排除;材料与印刷术无关,选项C排除。‎ ‎13.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 B. 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 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 D. 孔子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可知,孔子不讲怪异、暴力、混乱、鬼神,这表明孔子是无神论者。而材料“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并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其目的是神化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一,C正确;据上分析,A违背史实;据所学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B错误;据所学可知,孔子作为圣人的地位就是此时确立,D违背史实。‎ ‎14.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据司马迁记载,孔子对古代文献进行过大量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如删《诗》《书》、订《礼》《乐》、著《易传》、作《春秋》等,并用它们作为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据此可知,孔子 A. 为儒学思想寻找历史依据 B. 努力维护社会人伦秩序 C. 推动平民教育的迅速发展 D. 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孔子对古代文献进行过大量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如删《诗》《书》、订《礼》《乐》、著《易传》、作《春秋》等,并用它们作为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可知体现的是孔子为儒学思想寻找历史依据,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到人伦秩序,B选项排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C选项排除。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5.北宋科学家沈括在解释太阳运动速率的均匀性时,指出:“无一日顿殊之理”,还提出“水之理”“物理”“造算之理”等概念。把理作为一个先验的逻辑范畴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据此可知 A. 北宋科技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B. 科技发展推动理学系统化 C. 理学有助于准确解释自然现象 D. 科学研究需借助理学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无一日顿殊之理”,还提出“水之理”“物理”“造算之理”等概念等信息可知,这是说明太阳运动有规律,理就是规律;这与北宋理学家强调理是万物的本原一致,故A正确;据材料强调的是北宋科学家把理作为一个先验的逻辑范畴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没有说明理学系统化,B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理学有助于准确解释自然现象,而是说明把理作为一个先验的逻辑范畴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C错误;据所学可知理学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故D说法错误。‎ ‎16.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且进一步强调“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这反映出顾炎武 A.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B. 继承了程朱理学义利观 C. 形成了完整民主思想体系 D. 改变了当时空洞的文风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及“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信息可知,顾炎武强调做学问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解决国际民生问题,这是其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A正确;程朱理学义利观是重义轻利,与材料不符,B错误;据材料可知,与民主思想无关,C错误;材料主旨反映的是顾炎武的主张,没有涉及其作用,D错误。‎ ‎17.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昆剧的传播反映了 A. 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 B. 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 C. 戏曲推动了地区间文化交融 D. 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等信息来看,说明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故答案为D项。明中期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重心在南方,排除A项;江南地区经济水平高于北方,材料没有反映南北方文化水平的高低,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地区间的文化交融”的状况,排除C项。‎ ‎18.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说,古代雅典城邦“最重要的立意是在最广义上评判并控制其成员的性格,城邦随时关切其公民是什么样的人”。这一论断揭示出古代雅典 A. 城邦重视对公民的生活救济 B. 城邦重视对公民个性的培养 C. 公民普遍认可“知识即美德”‎ D. 城邦利益高于个人的自由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核心信息:古代雅典城邦批判、控制和关注公民。这说明城邦利益至上,公民个人服从城邦。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体现有关公民生活救济的信息,A项排除;材料主旨强调城邦群体而非公民个体,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有关“知识即美德”及其公民对其态度的信息,C项排除。‎ ‎19.“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 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 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C. 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D. 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的主旨是罗马法中对于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原先有严格的限制,但随着罗马的发展,妇女的财产继承权突破了限制,越来越大。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法律有漏洞可钻,说明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是不够严密的。故C项正确。罗马家庭制度是以男性家长的权力为核心的家庭制度,这就决定和影响了妇女在财产中的地位。虽然妇女的财产权有所增长,但其地位与男子相比,还远远称不上“平等”。故A项错误。妇女利用漏洞继承财产,这种继承本身不符合公民法的本意,只是钻了程序的漏洞。所以不可能推出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故B项错误。妇女开始占有大宗财产是在“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之后,即罗马帝国时期,主要体现了“万民法”而非“公民法”的灵活性。故D项错误。‎ ‎20.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是德性,真正的知识是对“是什么”的探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他在把德性看作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这表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思考 A. 否定了人的内在本性 B. 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 C. 开始树立人的主体地位 D. 为城邦民主制提供理论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是什么”的探讨体现了对知识和智慧,即理性的探求,苏格拉底对“知识”的思考并未否定人的内在本性,这表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思考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是智者学派的影响,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城邦的民主制度,故D项排除。‎ ‎21.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市。各种书刊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出版商,小印刷所则更为普遍。这些状况 A. 标志着人文精神的滥觞 B. 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转型 C. 有助于启蒙运动的深入 D. 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世纪的欧洲,书刊,图书馆、印刷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欧洲处于启蒙运动时期,书刊,图书馆、印刷业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C选项符合题意。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智者运动是人文精神的滥觞,A选项排除;文艺复兴运动处于14世纪至16世纪,时间不符合,B选项排除;14世纪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近代科学的兴起,时间与事件不符合,D选项排除。‎ ‎22.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 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 B. 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C. 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 D. 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航路开辟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排除A;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各地物质生活,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故选B;物种交流没有实现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也没有改变新大陆的落后面貌,排除CD。‎ ‎23.有学者认为:“到19世纪中叶,……大量数字说明工业革命造成的贫富距离在拉大,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化完全拧断。英国人花了好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B.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 C. 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 社会文明进步应注重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等信息可知在经济发展是同时应尽量避免贫富差距过大,D选项符合题意。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与材料应注重贫困人口的利益的说法不符,A选项排除。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不是材料主旨,B选项排除。材料和城市化无关,C选项排除。‎ ‎24.如图是英国1600年-1850年间人口的变化情况(单位:万)。以下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最正确的是 ‎——据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制图 A. 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兴起 B. 技术进步引起英国经济地理的变化 C. 英国人口优势促进其完成产业革命 D. 工厂制度兴起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可知,1750年后,英国的总人口在呈现快速增长状态,西北部的人口开始超过东南部人口。这主要和工业革命的进行,蒸汽机的应用,对煤炭需求变化导致的,B选项符合题意。英国城市化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开始了,A选项排除。英国产业革命的完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人口优势只不过是其中之一,C选项排除。工厂制度兴起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于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 ‎——摘编自帕里特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 ‎——摘编自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共同作用。‎ ‎【答案】(1)背景: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的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 中国:列强侵略;社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压力。‎ ‎(2)不同之处:欧洲: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迫于生存的压力。‎ 作用: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口结构,扩大生存空间;促进文化交融,增强各地联系。‎ ‎【解析】‎ ‎【详解】(1)背景:欧洲的背景依据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的信息可知是工业革命的开展;依据材料一“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的信息可知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所学从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交通工具革新等角度回答。中国的背景依据材料二“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的信息可知是列强侵略以及自然经济的解体;依据材料二“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的信息可知是工商业的发展;依据材料二“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的信息可知东南沿海人口压力。‎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的信息可知欧洲是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依据材料二“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可知中国的是迫于生存的压力;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从生产方式、人口结构、文化交融以及各地联系等回答。‎ ‎【点睛】本题属于纵向比较型非选择题 ‎(1)在解读史料基础上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2)在做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统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民生价值、学术价值和现代价值。下表是某校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概况和当代学者对其认知的相关信息统计。‎ ‎ ‎ 史料一 从先秦到清末,比较系统地记载工艺的只有《考工记》和《天工开物》这两部书,其余散见于正史、稗史、笔记、小说,多半很简略,有的只是只言片语。‎ 史料二 有少数人视传统工艺为可有可无,是陈旧落后的物事,只能等着进博物馆束之高阁。但是,环顾四周,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史料三 我国在经济转型和工业化浪潮中,众多珍贵的传统工艺长期陷于发展困境,甚至濒临失传。‎ 史料四 中国是世所公认的手工艺大国。中国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成就至为辉煌。‎ 史料五 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经济转型和工业化浪潮中,都曾面临要不要保护、如何保护传统手工艺的难题。‎ 史料六 传统工艺具有“三品四信”的本质特征,即:实用的品格、理性的品格、审美的品格,人性、个性、能动性和永恒性。‎ 史料七 历时二十载、成集出版于2016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以下简称《全集》),被认为是《考工记》《天工开物》在当代的补编、续编之尝试。‎ 史料八 ‎2004年,中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摘编自华觉明《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等 结合中国史的所学知识,对上述史料进行重新组合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料,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1:组合:史料一、史料四看法: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但在古代被看做末技,不受重视。(组合与看法合在一起为求明确、合理)‎ 说明:中国古代的传统工艺主要体现在手工业部门,如冶炼业、丝织业、制瓷业等,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凭借着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的多种经营形态和工匠们精湛的技艺,中国传统的工艺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其商品远销世界。但由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手工业技艺传承的封闭性,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儒家思想的重人伦轻自然的思想观念,传统工艺被看做末技,不受重视。‎ 示例2:组合:史料四、史料六看法:中国传统工艺的辉煌源自于劳动人民的创造,体现了工匠精神和民族自信。‎ 说明:中国古代的传统工艺主要体现在手工业部门,如四大发明、冶炼业、丝织业、制瓷业等,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凭借着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的多种经营形态和工匠们精湛的技艺,中国传统的工艺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其商品远销世界。作为社会底层的中国古代工匠在不利的社会环境下,对传统工艺进行不懈地研究和探索,为国家和民族增强了实力和声望,如四大发明,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如农具和水利灌溉工具,为民众生活的丰富多彩提供了便利和保障;如饮茶,中医等。透过这些传统工艺,渗透着工匠精神和民族自信。‎ 示例3:组合:史料六、史料一、史料七看法:对中国传统工艺历史深入研究有助于传承传统优秀文化。‎ 说明:中国的传统工艺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品格,工艺产品的实用性,工艺制造者和产品使用者无不遵循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但由于古代的社会环境使然,传统工艺不受重视,仅有两部专著,很多工艺缺失,所以,当下对于中国传统工艺历史的深入研究极为重要,2016的出版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做了初步的尝试。‎ 示例4:组合:史料六、史料二看法:中国传统工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呈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它必将受到重视与善待。说明略。‎ 示例5:组合:史料五、史料三、史料八看法:在经济转型和工业化浪潮中,我国与西方国家一样需要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说明略。‎ 示例6:组合:史料三、史料七、史料八看法:我国加大力度保护与传承传统工艺,承续国家文化命脉、保持民族精神。‎ 说明略。‎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根据材料“比较系统地记载工艺的只有《考工记》和《天工开物》这两部书,其余多半很简略,有的只是只言片语”“中国是世所公认的手工艺大国。中国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成就至为辉煌”结合所学知识,古代的手工业发达,传统工艺闻名于世,然而统治者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遏制手工业发展,而手工业者也注重技艺的家庭传承,造成手工技艺的分散;若组合史料一与史料四,便可以从古代经济政策的角度、社会结构造成技艺难以传承方面、古人忽视技术创新的思想观念角度、工艺水平精湛闻名于世角度等进行分析说明。‎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年当时我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具体明确了个人所得征税的主要税目,包括当时的薪给报酬所得以及存款利息所得的所得税。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存在低工资收入状态,加之“文革”期间又取消了稿酬收入的发放,所以薪给报酬所得税在这段时期内没有开征,而存款利息所得税也在1959年开始停止征收。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分别在1980年9月、1986年的1月及1986年9月,先后制定和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应条例。在这一阶段的个人所得税是针对不同人群的一种税收政策,其征管方式也有差异,因此必然会造成税收征管的不公平。从1994年到现在,这一阶段的修订,已经将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以及“城乡个体工商业户的所得税”三者合并,成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此次修订结束了个人所得税税制长期不统一的局面,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从此步入统一、规范且符合国际惯例的轨道,同时确立了个人所得税以分类制为基本原则 ‎——摘编自魏贵和《个人所得税制度及其运行效应的实证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意义。‎ ‎【答案】(1)逐步推进和完善;统一税制,与国际接轨;确立了分类制基本原则;伴随社会发展不断修订 ‎(2)调整和完善我国原有的税制结构;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体系;实现了税制统一;利于实现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 ‎【解析】‎ ‎【详解】(1)根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分别在1980年9月、1986年的1月及1986年9月,先后制定和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应条例”“从1994年到现在,这一阶段的修订”得出逐步推进和完善,伴随社会发展不断修订;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从此步入统一、规范且符合国际惯例的轨道”得出统一税制,与国际接轨;根据“确立了个人所得税以分类制为基本原则”得出确立了分类制的基本原则。‎ ‎(2)根据“此次修订结束了个人所得税税制长期不统一的局面”得出调整和完善我国原有的税制结构,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体系;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从此步入统一、规范且符合国际惯例的轨道”得出实现了税制统一;根据“造成税收征管的不公平”得出利于实现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