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对抗赛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对抗赛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对抗赛试题 一、填空题 ‎1. 铁犁牛耕 ______时期出现,________时期逐步推广 ‎【答案】 (1)春秋 (2) 战国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逐步推广。故①为春秋,②为战国。‎ ‎2.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______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______,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答案】 (1) 家庭手工业 (2) 交纳赋税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的显著特征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3. 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________制度,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被收归官办 ‎【答案】盐铁官营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盐铁官营,将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被收归官办。故①为盐铁官营。‎ ‎4. _______民营手工业和______,是中国封建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三种经营形态 ‎【答案】 (1) 官营手工业 (2)家庭手工业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封建社会手工业三中经济形态主要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5. 宋朝时期: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突破了________的限制。有利于________的发展,也便利了百姓生活 ‎【答案】 (1) 坊和市 (2)商品经济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代城市中突破了坊市限制和时空限制,此举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①为坊和市,②为商品经济。‎ ‎6. 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 ______‎ ‎【答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二、选择题 ‎7. 以下有关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时期的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B.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国民全体 C. 地主扩大地产的唯一途径是土地兼并 D. 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施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各国竞相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A正确;井田制属于奴隶制土地国有制,B排除;地主土地扩大也有购买方式,C排除;均田制是在北魏时期开始推行的,D排除。故选A。‎ ‎8. 元朝袁介在《检农吏》一诗中写道:“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泪。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这说明我国的古代农业具有 A.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B. 落后性:生产工具没有进步 C. 脆弱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D. 分散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 ‎【答案】C ‎【解析】依据《检农吏》中的描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农业缺水干旱很严重,农民取水困难,说明小农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具有极大的脆弱性,故C项正确。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生产工具没有进步说法不符合事实,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小农经济的基本模式,D错误。‎ ‎9. 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 黄牛过河各顾各 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 小满芝麻芒种谷 ‎【答案】B ‎【解析】本题回答需要注意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这一关键信息点。分析各选项可以理解到,只有B项“黄牛过河各顾各”反映自给自足的特点。A项主要反映施肥对农业丰收的作用;C项说明秧苗生长良好可望带来丰收;D项是农业生产活动与天气气候条件关系的概括,ACD三项都没有反映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B。‎ ‎10.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答案】C ‎【解析】江宁织造局的生产由政府派人主持,应该属于官营手工业。而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不投放市场,全部供皇室使用,故C正确。‎ ‎11. 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中超过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A 私营作坊技术水平高 B. 官府资金投入不够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认知,并做出准确归因,旨在考查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内容的核心,即在明朝后期的某些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比较好,推动了私营手工业的发展。AB两项具有片面性,没有依据,排除;D项由于定势思维,易误选,但C项不够根本,是C项的体现。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C。‎ ‎12. 史载,宋朝湖州(地处今浙江省北部,北濒太湖)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位于今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流域)“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今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东、西洞庭山)“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今河南许昌)“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宋代 A. 经济结构变动 B. 经济重心南移 C. 小农经济衰落 D. 农产品商品化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湖州(地处今浙江省北部,北濒太湖)农民‘以蚕桑为岁记’”可知湖州地区主要以养蚕为主,由于谷物的不足,湖州以外的其它地方如“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蜀之茶园”“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主要种植一些经济作物,依靠市场换取所需,体现了农业的商品化,据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故选D。‎ ‎13. 飞钱又称“便钱”,既不会“飞”,也不是“钱”。元和七年,唐宪宗下令,飞钱业务由朝廷的户 部﹑度支﹑盐铁三司统一经营,收取手续费10%,即每贯(一贯一千文)付费一百文。由材料可知,飞钱 A. 可以免去商人诸多的麻烦与劳顿 B. 可以保障商人钱财的安全﹑稳妥 C. 可以减少商人长途携带货币的忧虑 D. 可以适当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答案】D ‎【解析】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飞钱”的含义。飞钱又称“便换”,是我国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始于唐宪宗元和初年,有两种形式:一是官办,设于京城的“进奏院”;二是私办,大商人在各道或主要城市有联号或交易往来,代营“便换”,以次牟利。 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结合材料唐朝时归户部管理,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增加了财政收入。而ABC均属飞钱的作用。故选D。‎ ‎14.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刻在琅琊台石壁上,并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这一政策指的是 A. 休养生息政策 B. 无为而治政策 C. 划疆分治政策 D. 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D ‎【解析】根据“尚农除末,黔首是富”可得出其强调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农业是根本,故D项正确;排除ABC。‎ ‎15. 中国古代由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对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 使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C. 导致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 D. 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使清朝与世隔绝,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故D项正确。A项不是最严重的后果,排除。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是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原因之一,故C项排除。‎ ‎16.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 A. 手工业者技术高超 B. 私营手工业规模超过官营 C. 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 D.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答案】D ‎【解析】注意材料中“工匠计日受值”等信息,无主之匠与机户关系更加自由,属于雇佣关系.因此说明“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答案为D。‎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