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西周,以姬姓与姜姓封国迁移的路线来看,均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新领土,为周王室建立新的藩屏。分封 A. 加强了君主专制的权力 B. 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 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开发 D. 推动了西周政权建立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姬姓与姜姓封国……均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新领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有利于扩大周朝疆域,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开发,故C项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当时也没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故B项错误;分封诸侯国不是西周政权建立的原因条件,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西周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注意区分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概念,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公”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这实质上表明,春秋时期 A. 诚信观念部分丧失 B. 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 C. 夷夏之防不复存在 D. 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等级秩序森严,春秋盟誓参与者有不同的等级,说明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故B 选项正确;“誓”虽然是一种约束性语言,但材料无法体现诚信观念的丧失,故A选项错误;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也不能说明夷夏之防不复存在,故C选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于秦朝,故D选项错误。故选B。‎ ‎3.考古资料表明,西周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此现象说明 A. 手工业实现了器物标准化生产 B. 周王以赏赐青铜器物笼络诸侯 C. 宗法制确保同族文化的延承性 D. 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答案】D ‎【解析】‎ 分封制度下,随着土地和土地上奴隶受到分封外,青铜器等工艺品随之分封,体现出青铜文化的向外传播,故D正确;标准化生产不符合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特点,故A错误;青铜器是权力的象征,诸侯有义务服务天子,故B错误;材料说明的分封制影响,故C错误。‎ ‎4.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动机与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地方的各种权力都收上来,不让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积蓄出威胁中央政府和分裂统一国家的能量。这主要会导致 A. 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稳定 B. 重视内部忧患而忽视外部侵扰 C. 重视中央集权而忽视地方分权 D. 重视国家统一而忽视民族发展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强调的是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加强,带来一定的弊端,即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地方分权,不利于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故C正确。没收地方权力就是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政治统治的需要,排除A。材料讲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非涉及忽视外部侵扰,排除B。材料讲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非涉及忽视民族发展,排除D。所以选C ‎5.秦始皇规定,全国政务系统下的主要官员全由皇帝任命,收入按等级进行分拨。这种做法 A. 否定了传统的血缘政治 B. 沿袭了商周以来的等级制度 C. 确立了家国同构格局 D. 推动了中央集制度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官员全由皇帝任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官员由皇帝任命,打破了以血缘为纽带的贵族政治,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做法无法体现家国同构,故C项排除;材料中的做法是中央集权制的组成部分,故D项排除。‎ ‎【点睛】“官员全由皇帝任命”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6.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 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高低,而能达到这些标准的只能是地主阶级,东汉后期演变成门阀士族,这就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正确;A项是在汉武帝时,故错误;C项指的是科举制,故错误;郡县制的基础是中央集权制度,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察举制 点睛:本题以察举制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契合高考改革的时代热点,也是海南卷高考的高频考点和主干知识,考生对古代选官制度的概念、特点、选官标准、选拔方式以及各自意义都要重点掌握。‎ ‎7.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 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D。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决策产生的方式。‎ ‎8.在西汉,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郡国”,郡守“常以春行所主县”,“秋冬遣无害使”审察案情,至于临时突击督察,大多发生于突发的案情或农民起义的发生。如武帝时派绣衣御史去镇压农民起义,派遣司隶校尉“补巫蛊,督大奸猾。"这说明西汉时期 A. 基本继承了秦朝的监察制度 B. 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C. 刺史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汉武帝扩大了郡守的履职权限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监察制度既有定期监察又有突击督察,既有刺史监察又有司隶校尉监察,这说明当时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故B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西汉基本继承了秦朝的监察制度,故A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刺史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而是说明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故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郡守的履职权限的扩大,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郡国……临时突击督察……派遣司隶校尉”,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监察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9.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 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 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 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 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能直接证明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的遗留下的碳化的植物种子和农具,B项不选;传说不能直接作为史料,但可以作为研究民俗史、文学史等研究的重要史料,C项排除;炎帝的传说证明不了炎帝的真实存在,但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D排除,选A。‎ 考点: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中华文明的起源·炎黄传说。‎ ‎10. 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 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 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 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 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西周早中期,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日用器更普遍”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两项题干材料内容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D项“废除了礼乐制度”,明显不符合史实。进一步可知,B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状况·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11.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的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圜钱.这反映了当时赵国 A. 手工业技术很发达 B. 具有工商立国思想 C. 一度取得霸主地位 D. 积极开展商贸活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货币的增多是为了商业发展的需要,赵国铸造大量货币是为了积极开展商贸活动。故答案为D项。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交易的媒介。其他三项项均不是赵国大量铸造货币能够直接反映的问题,排除ABC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表现 ‎12.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A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 ‎13.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A. 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 B. 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 C. 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D. 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意在强调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这也是材料的主旨,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历史记述的正误不一定需要考古发现佐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本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非商周时期,商周时期是石犁而非铁犁,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4.《战国策》记载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这段记载反映了 A. 秦国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B. 水路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C. 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D. 秦国统一六国已是民心所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以牛田反映秦用牛耕田,A项正确。水通粮只能说明秦用水路运送粮草,实际上陆路运输依然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秦国已经采用牛耕技术,没有反映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秦国统一六国已是民心所向,D项错误。‎ ‎15.下图是西周时期的盛食器倗生簋及其铭文,铭文大意是:格伯用4匹好马与倗生交换土地30田,双方剖券为凭,并实地勘定田界,具结交换事宜。这反映了当时 A. 用以交换的货币尚未出现 B. 土地制度受到一定冲击 C. 政府对商业管控较为松弛 D. 贵族兼并土地现象频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不得买卖。根据材料“格伯用4匹好马与倗生交换土地30田”可知格伯和倗生进行土地交换,可知在当时土地制度受到一定程度冲击,B选项符合题意。商朝时期已经出现贝币,A选项错误。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政策,C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井田制的冲击,并未反映贵族兼并土地现象频繁,D选项排除。‎ ‎【点睛】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16.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 B. 天文历法科学严密 C. 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 D. 农学研究因循守旧 ‎【答案】C ‎【解析】‎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故答案选C。题干没有把北方经济和其它地方的经济进行比较,排除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7.《左传》载,楚昭王病,卜官认为是河神作祟,大臣建议祭祀,昭王拒绝。孔子对此赞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孔子下列言论与他这一评价一致的是 A. “获罪于天,不可祷也” B.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C. “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D. “不语怪、力、乱、神”‎ ‎【答案】D ‎【解析】‎ 孔子对楚昭王有病后拒绝祭祀河神的行为大加赞赏,这和他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是相一致的。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不语怪、力、乱、神”体现了孔子“敬鬼神而远之”,故D项正确;“获罪于天,不可祷也”反映了孔子的天命观,故A项错误;“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反映了孔子重视祭祀祖先的思想,故B项错误;“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强调继承先王的品德,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楚昭王病,卜官认为是河神作祟。大臣建议祭祀,昭王拒绝”和孔子的赞扬“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 。‎ ‎18.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周鲁文化说明着过去,晋秦文化改造着现实,齐国文化则预言着未来”。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文化 A. 都具有延续性、一致性 B. 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C. 彰显儒家学说的适用性 D. 加剧了国家政治的分裂 ‎【答案】B ‎【解析】‎ 材料“说明着过去……改造着现实……预言着未来”表明这一时期的文化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特征,故B正确;诸子百家并不具有一致性,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彰显儒家学说的适用性,故C错误;“过去、现实、未来”与加剧国家政治的分裂无关,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说明着过去……改造着现实……预言着未来”,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出发,逐一分析选项,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9.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B。“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C。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D。‎ ‎【点睛】儒家代表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都强调加强道德修养进行教化,正如本题中的“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考生只要理解儒家的主要观点,紧扣孟子所说的“德”“仁”,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20.西周时代,贵族阶级普遍盛行孝友或孝梯观念,周公曾告诫卫康叔,“不孝不友是最大的罪恶”。由此可知,西周时期 A. 儒家伦理观念已初步确立 B. 统治秩序借助于道德观念 C. 贵族阶级内部实现了团结 D. 社会道德体系已基本建立 ‎【答案】B ‎【解析】‎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材料“孝友或孝梯观念”盛行说明古代借助道德来维系统治,故B正确;此时儒家伦理观念尚未形成,故A错误;贵族内部不可能实现一直团结,故C错误;D中已建立不符合题干信息。‎ ‎21.《史记》记载,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亲与舍人共饮食,“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魏国贵族信陵君魏无忌“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致食客三千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贵族势力影响诸侯争霸的结局 B. 对士阶层的倚重之风盛行 C. 权力下移成为诸侯的无奈抉择 D. 社会阶层的分化明显加剧 ‎【答案】B ‎【解析】‎ ‎【详解】孟尝君“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信陵君“为人仁而下土,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这体现了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崛起,各国对士阶层的倚重之风,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诸侯争霸结局,故A项错误;“无奈抉择”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材料也无法体现权力下移,故C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士”阶层,体现不出分化明显,故D项错误;‎ ‎22.韩非子提出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大一统集权国家的思想。下列主张与该思想理论相符的是 A. “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B. “主妾无等,必危嫡子”‎ C.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答案】A ‎【解析】‎ A的意思是说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地位尊贵的当家人,则什么事都不会干好。体现出专制集权的思想,符合材料中专制集权思想,故A正确;B属于王位继承的问题;C属于依法治国思想;D属于主张变革,与时俱进思想。‎ ‎23.韩非子“观往者得失之变”,创作了《孤愤》《五蠹》。秦始皇读后发出“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秦始皇感叹的原因是韩非 A. 主张集权政治和耕战思想 B. 适应潮流最早提出法治主张 C. 成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D. 文章构思精巧并且寓意深刻 ‎【答案】A ‎【解析】‎ 秦始皇感叹的原因是韩非的主张集权政治和耕战思想,适应了当时秦国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农耕经济,在争霸战争中取得优势的要求,故A项正确;韩非子的法治思想是在总结李悝、吴起、商鞅等思想家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故B项错误;韩非子成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正确的,但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秦始皇感叹的原因主要是韩非子的治国主张,文章构思精巧并且寓意深刻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 二、材料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材料二:“今境内之民皆曰:‘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是故豪杰皆可变业,事商贾,为技艺,为避农战……民以此为教者,其国必削”。“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为国者,边利尽归于兵,市利尽归于农”,“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 ‎——摘编自《商君书》‎ ‎“民不外务当敌斩首,内不急力田疾作,民皆欲行货财、事富贵……不亡何待?”“故明主之治国也,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使民贫,则民喜农而乐战……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以均贫富……此帝王之政也”。‎ ‎——摘编自《韩非子》‎ 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人物,为维护秦国官僚政治体制及相应的军功爵制,极力主张国家对经济领域实行超经济干预政策,反对秦国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希望通过由国家全面控制、垄断经济资源的举措,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李禹阶《法家开启重本抑末先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并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综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和韩非相同的经济思想及其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和其思想在历史上的消极影响。‎ ‎【答案】(1)主张:重建礼制社会;希望执政者能够担当重建礼制社会的大任;积极入世,以礼治国;人人都践行周礼。‎ 背景:礼乐传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思想活跃。‎ ‎(2)思想:重农抑商;国家控制经济;富国弱民 原因:诸侯争霸;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生;官僚政治体制及相应的军功爵禄制的建立(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 消极影响:抑制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进步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孔子认为……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结合所学从重建礼制社会、希望执政者能够担当重建礼制社会的大任、积极入世,以礼治国、人人都践行周礼等方面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依据材料“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结合所学从礼乐的传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等角度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依据材料“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人物……极力主张国家对经济领域实行超经济干预政策,反对秦国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希望通过由国家全面控制、垄断经济资源的举措,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可从重农抑商、国家控制经济、富国弱民等角度概括指出商鞅和韩非相同的经济思想。依据材料“为维护秦国官僚政治体制及相应的军功爵制”结合所学可从诸侯争霸、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生、官僚政治体制及相应的军功爵禄制的建立、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概括指出商鞅和韩非相同的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相关所学从抑制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进步等角度概括指出商鞅和韩非相同的经济思想在历史上的消极影响。‎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伴随着社会结构转型问题讨论的深入,文化转型问题也日益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及文化的自我发展等因素,使原来文化类型的稳定性难以保持而出现了失稳状态,从而向另一种文化类型的转变。“一般来说,文化转型时期是指某一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地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通过重组与更新,形成新的文化类型。在文化转型的一般问题上,有学者提出了四个标准:其一,原文化类型借以建立的经济政治基础是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其二,是否有新文化观念的产生并对旧文化类型形成冲击;其三,新文化观念是否得到了国家政权的认可和支持;其四,大众文化是否改变(大众文化观念的改变)。‎ ‎——摘编自张磊《文化转型的评判标准探析》‎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所拟论题观点明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说明:所拟论题要具体明确,不能笼统表述为“社会变迁影响文化转型”;所选史实要恰当,阐述应体现材料中关于文化转型的“四个标准”。‎ 示例一:‎ 论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促进了中国的文化转型。‎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随着铁农具、日后耕的使用和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各诸侯国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分封制崩溃,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各国掀起变法运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儒、道、法等诸了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他们提出的新思想中法家思想在战国至秦占据统治地位,汉初黄老之学一度崛起,汉武帝以后儒学成为主流,宋明理学更是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偷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之,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基础的实质变化,社会文化也实现了成功转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 示例二:‎ 论题:14-18世纪,欧洲的社会剧变推动了文化的成功转型。‎ 阐述:14、15世纪,意大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天主教会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他们提倡人文主义思想,追求修改解放和现世生活的幸福。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6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的阻碍,从德意志开始的宗教改革,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反对天主教会的等级观念,提倡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 ‎18世纪,欧洲又兴起了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发展到高峰的标志。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对未来社会进行设想,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把反封建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制度,建立理性王国上来。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和发展做了舆论准备成为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 总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欧洲社会变迁的结果,它们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理性精神对欧洲经济、政治和思想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手现依据材料中信息围绕给定的主题提炼观点,本题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促进了中国的文化转型。”以及“14-18世纪,欧洲的社会剧变推动了文化的成功转型”两个角度提炼观点,论证结合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近代思想产生的原因、主张以及影响的角度分析回答。‎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_公元前157年在位),是汉高祖刘邦之庶子,初为代王,惠帝死后由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迎立为帝.文帝作为长年在外的藩王,在朝廷一无威信,二无心腹,一大批跟随高祖打天下的元勋功臣还在台上,他只有小心谨慎,以求地位的稳固,奉行黄老之学,与民休养生息.‎ 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鼓励发展生产,甚至多次亲自参加耕作,还让皇后亲自养蚕,以作示范.文帝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把田租降至三十税一,后又干脆全免.他还松弛山林川泽之禁,赈贷鳏寡孤独,救济穷困老弱.‎ 为了选拔人才,文帝开创了察举制度,还鼓励大臣进谏议政.廷尉张释之数次依据法律顶撞皇帝,文帝却始终委以重任.法律方面,帝对即位后废除了“诽谤訞言法”和“相坐法”,还废除了由来已久的摧残肢体的肉刑制度.‎ 文帝时期政治的宽厚,得益者首先是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如黄头郎邓通,因得文帝宠爱,占有蜀郡严道的铜山铸钱,富可敌国,有“邓氏钱,半天下”之称.‎ ‎——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整理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汉文帝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汉文帝改革措施产生的影响.‎ ‎【答案】‎ ‎(1)吸取秦亡教训欲图长治久安;农民战争破坏后汉初社会经济残破不堪;黄老之学倡导无为而治;文帝原为藩王缺乏个人威信。‎ ‎(2)推动汉初社会经济快速恢复,开文景之治的先声;改善民生,缓和社会矛盾;善于纳谏有助政治清明;废除肉刑体现文明开化;无为而治导致地方王国和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不利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 ‎(1)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归纳为文帝即位时只是个藩王,在朝廷缺乏个人威信;文帝倡导黄老思想无为而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经济残破,休养生息可以恢复经济;鉴于秦因暴政而亡的教训以为长治久安之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得出改革的影响在于使汉初经济迅速恢复,社会矛盾得到缓和,开创了文景之治;察举制度以及鼓励进谏议政使政治比较清明;法律制度方面废除肉刑等体现了文明开化;但是黄老无为思想也带来了地方豪强大族以及诸侯王势力的膨胀,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