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北京师大克拉玛依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北师大克拉玛依附校2019200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卷) 第Ⅰ卷(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敬”“敦敬”“衷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一良好的吏治,主要因为秦国 A. 遵循古礼 B. 推行德政 C. 体制创新 D. 人才荟萃 【答案】C 【解析】 【详解】荀子认为秦国官吏、士大夫有古代之风,但并不能说明秦国遵循古礼,故排除A项;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奉行的是法家思想,而非德政,故排除B项;商鞅变法对秦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实现了富国强兵,所以秦国良好的吏治源于秦国体制的创新,故选C项;人才荟萃是秦国体制创新的结果,而不是秦国吏治良好的原因,故排除D项。 【点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秦国在正式变法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A.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 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 民贵君轻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大概的意思是没有百倍的利益,不改变法度;没有十倍的功效,不更换工具,这属于旧势力的观点,排除。B 项大概的意思是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旧制,属于商鞅的观点,故选B。C项是墨家的尚贤,排除。民贵君轻是孟子的观点,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可利用选项字面意思进行简单理解。 3.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 中庸和不偏不倚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 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特点。由题干“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和“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反映了梭伦改革折中、中庸的特点。故A项正确。 【详解】 4.梭伦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归还借贷抵押的土地,尽管富人曾经强烈抗议,但未有结果,这一举措后来得到充分执行。这说明该举措 A. 保护了平民的根本利益 B. 获得了各阶层普遍支持 C. 打破了贵族权力垄断 D. 符合了城邦整体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梭伦改革的废除债务奴隶制措施虽然众多人反对,但是最终还是通过,说明该措施符合了城邦整体的利益,D正确;梭伦改革是维护贵族权力,并不是保护平民的根本利益,A错误;B中各个阶层显然不符合题意,排除;梭伦改革并不是打破了贵族权力垄断,C错误。 5.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 封建化的过程 B. 农耕化的过程 C. 工业化的过程 D. 汉化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可知,B正确;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A不合题意;据材料“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可知,C错误;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D错误。 【点睛】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6.《洛阳伽蓝记》成书于6世纪初,书中对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有详细记载。其中说道:“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A. 魏晋时期战乱没有波及到洛阳城 B. 北朝经济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 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繁荣 D. 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迁到洛阳,并积极学习汉文化,使洛阳重新繁华起来,故C正确;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迁到洛阳,无法体现南方士族北迁,排除B;北魏暂时统一了北方,并没有统一全国,D错误。 7.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A. 实行均田制 B. 与汉族通婚 C. 迁都洛阳 D. 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一般从经济的角度来思考,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不属于根本性措施,排除;C项不属于根本性措施,排除;D项不属于根本性措施,排除。故选A。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概况 8.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 抑制土地兼并 B. 限制高利贷盘剥 C. 减轻农民负担入 D. 增加政府财政收 【答案】D 【解析】 【详解】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都 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 9. “冗官、冗兵、冗费”是造成北宋长期“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这说明 A. 兵不在多在勇 B. 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 政治改革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 D.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弊大于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兵不在多而在勇”只能解释冗兵的问题,“政治改革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只能解释冗费的问题,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是利大于弊而非弊大于利,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才能完整解释“积贫积弱”、 “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故B正确。 10.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出现大危机,受王安石变法启发,时任美国农业部长的华莱士在美国建立常平仓制度稳定物价,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以下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为其提供了借鉴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市易法 ④均输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美国建立常平仓制度稳定物价,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指的是每当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给农民提供一定数量的贷款,收取一定的利息,①符合题意。市易法指的是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③符合题意,①③正确,D选项符合题意。募役法规定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与材料无关,②错误,AB选项排除。均输法指的是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凡籴买、税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与材料无关,③错误,C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王安石变法属于封建地主阶级内部自救运动,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11.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导致国内市场狭小 ②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 ③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 ④暴力斗争不断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工业投资缺乏,国内市场狭小,故①②③正确,④是错误的,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故答案选C。 12.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 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 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 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 农民成为商品 【答案】C 【解析】 【详解】俄国1861年改革,在经济上规定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是农民获得的份地比原耕土地少、差,且份地的赎金是当时地价的2-3倍,体现了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故C项正确;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体现不出高价对农民的剥削,故A项错误;改革在政治层面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公民权,可知B项和D项错误。 13.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道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去了丑。就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 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 A. 军备落后 B. 制度腐朽 C. 经济凋敝 D. 吏治腐败 【答案】B 【解析】 【详解】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落后,成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导火索,故选B;军备落后、经济凋敝、吏治腐败的根源都是制度落后,排除AC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联系所学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分析解答。 14.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主要表现在:( ) ①阶级矛盾激化 ②新兴阶级的出现 ③中下级武士的不满 ④外来民族的侵略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的日本,阶级矛盾激化、新兴资产阶级阶级出现、中下级武士不满和外来民族侵略等,使得幕府的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①②③④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其它组合存在漏选,不符合题意,BCD三项错误。 15.在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当年佩里率领黑船登陆的地点竖立了一座“佩里登陆纪念碑”。这里每年都有由民间组织的开国纪念活动,人称“黑船祭”。当年的“入侵者”以英雄的姿态出现说明 A. 日本人没有主权观念 B. 日本务实求变的民族性格 C. 日本人民族意识淡漠 D. 黑船来航未损害日本利益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黑船事件评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尽管当年佩里仗着船坚炮利侵略日本,但后世的日本人并不视之为仇敌。相反,日本人有感于佩里促使日本开放改革,走上富国强兵之路,视之为日本的恩人。由此可反映出日本人的务实性格。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不能说明日本人没有主权观念,该项表述绝对;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不能说明日本人民族意识淡漠,该项表述绝对;D选项错误,黑船来航逼迫日本签订了名为《日美亲善条约》的不平等条约,损害了日本的利益。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6. 下列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与清政府立场相近的是 A. “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 B. 未改变中国之现状,未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C. “中兴名臣……生平以天下为几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 D. “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清政府的评价立场主要从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角度进行评价。AB均是认为李鸿章的活动没有真正促进中国近代化。C认为李鸿章是“中兴名臣...社稷之臣”,最符合清朝的立场。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李鸿章(课标外) 17.明治维新后,日本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最先侵略的国家或地区是 A. 台湾 B. 朝鲜 C. 菲律宾 D. 琉球群岛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日本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最先侵略的国家或地区是琉球群岛。所以选D。 18.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因此没有能够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群众基础,依托旧政权,没有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①②③④说法都符合题意,故选D项,排除ABC项。 19.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接着又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公司律》等。清政府这些措施 A. 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延续了清王朝的统治 B. 适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 C. 目的是为了严防民族资本支持民主革命 D. 加快民族工业的结构性转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颁布”“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管理制度的近代化,从法律上规范工商业者的行为,顺应了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客观上有利于促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故答案为B项。AD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延续清王朝统治、民族工业结构的信息点,排除;C项,严防民族资本支持民主革命属于清政府采取的政治措施,不属于保护民族资本发展的经济方面的内容,排除。 20.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题可能是 A. 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 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D.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因克里木战争惨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因黑船事件开始明治维新,中国因受侵略开始戊戌变法,这三国都是遭受近代资本主义强国冲击后才开始在国内进行改革的,故论文的主题应当涉及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国内的变革,故B项正确。A项,资本主义的扩张及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殖民侵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题干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三国的改革都涉及到了政治体制,而工业革命主要是指经济上的近代化,排除。D项,俄国政治上不属于亚洲国家,且戊戌维新后中国并没有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排除。 第Ⅱ卷(共60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共4小题,共60分) 21.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使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使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种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3)根据材料三,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 【答案】(1)目的: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发生,维护其政治统治。 (2)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决,解放农民既要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地主的统治。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改革必然性决定。 (3)变化:农奴成为自由人,但受到苛刻的掠夺,负担沉重。 (4)意义: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有积极作用,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解析】 【详解】(1)目的:根据材料一中“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利用改革阻止革命,维护其统治地位。 (2)心理:根据材料二中“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使国暴动”,“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从解放农民和给予农民土地两方面,分析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时代背景两方面分析产生其矛盾心理的原因。 (3)变化:根据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种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可知改革后俄国农民人身上获得了解放,经济上遭受到掠夺和剥削。 (4)意义:根据三则材料和以上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改革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22.材料一:“秦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事后(1895年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大借洋款,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使戊戌变法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各持怎样的态度? (3)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4)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答案】(1)主张:实行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依据: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2)态度:仇视农民阶级;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观点:不正确。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走不通。 (4)缺陷:政治制度改革上不彻底,缺乏广泛群众基础,未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解析】 【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一中“秦西近政论,皆言三权……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等信息,可知康有为主张在中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依据:根据材料一中“秦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可知其理论依据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2)态度:根据材料二中 “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材料三中“大借洋款,以举庶政”等信息,可知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分别持有仇视和幻想的态度。 (3)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使戊戌变法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的观点不正确。原因:从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和时代特征,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4)缺陷:根据材料一中“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材料二中“揭竿斩木,已可忧危”,材料三中“大借洋款,以举庶政”,结合所学知识,从变法方式、群众基础和对外态度等方面,分析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23.材料 在充分吸取亚里士多德、洛克等人,尤其是孟德斯鸠的分权和制衡的理论基础上,汉密尔顿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司法独立的思想。 汉密尔顿分析了确立司法独立的社会政治原因在于防止立法权和行政权的侵犯,更好的保护公民权利,司法独立是保卫联邦宪法和人权自由的前提,是防止立法机关越权的切实保障,也是最高法院履行司法审查和司法解释的需要。汉密尔顿提出维护法独立的核心关键在于保障法官独立性,通过法官任职终身制和工资固定制才能有效的维护法官独立。 汉密尔顿司法独立思想在美国宪政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就产生于汉密尔顿关于“解释法律是法院适当及特别的职责”的论述,最高法院运用宪法审查权有效的维护司法独立的地位,任何人或任何事无法战最高法院的权威,富兰克林总统改组最高法院的计划流产和尼克松总统“水门事件”印证司法至上的地位。 ——王亚军《论汉密尔顿的司法独立思想及对美国宪政史的重要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密尔顿司法独立思想形成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密尔顿司法独立思想的意义。 【答案】(1)背景:①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②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影响。③汉密尔顿等美国政治家的素养及责任感。 内容:①确立司法独立的社会政治原因。②司法独立的核心是法官独立。 (2)意义:①有利于维护美国“分权与制衡”的政治体制和民主制度。②有利于裁决的公正公平。③有利于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④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节省国家资金,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详解】(1)关于“背景”,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为汉密尔顿对美国权力结构尤其司法独立有了思考的契机;由材料“尤其是孟德斯鸠的分权和制衡的理论”,可得出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影响;由材料“防止立法权和行政权的侵犯……也是最高法院履行司法审查和司法解释的需要”,可得出汉密尔顿等美国政治家的素养及责任感。关于“主要内容”,由材料“分析了确立司法独立的社会政治原因”,可得出确立司法独立的社会政治原因;由材料“维护法独立的核心关键在于保障法官独立性”,可得出司法独立的核心是法官独立。 (2)司法独立有利于排除立法权、行政权对司法权的不当干预,从而维护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保障美国的民主制度。司法独立维护的法官的权威性,有利于依法裁决,从而实现司法公正公平。司法独立有利于司法系统的有序运作,在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从经济角度来看,司法独立,可以适当简化程序,降低诉讼成本,节省国家有限资金,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24.材料 黄旭华(1926—),“中国核潜艇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生活在战乱时代的黄旭华少年求学时立志学习航空和造船,抵御外敌的侵略。1945年,黄旭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1958年黄旭华奉命调往中国“造船技术研究室”,负责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体设计工作,从此隐姓理名三十载。黄旭华带领团队从调查研究入手,在报纸杂志里面去寻找拼凑世界保密控制很严的核潜艇资料,在没有任何技术外援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了数以亿计的数据,用了8年时间攻克了反应堆技术、艇体线型设计、水下发射等7个核潜艇关键技术,使中国在1964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62岁的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痴心不改强国梦》 (1)根据材料,概括黄旭华对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旭华取得巨大成就原因。 【答案】(1)贡献:在核潜艇研究制造中起重要领导作用;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核潜艇;提高中国国防军事能力;攻克核潜艇关键核心技术;亲自深潜潜艇推动潜艇发展 (2)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爱国主义精神驱动;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坚实的知识基础;团队合作;国家重视;个人的优良品格(有远大理想,亲身实践的精神)。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调往中国“造船技术研究室”…用了8年时间攻克了反应堆技术、艇体线型设计、水下发射等7个核潜艇关键技术…是世界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深潜试验的第一人”从核潜艇研发事业、国防贡献等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2)根据材料“生活在战乱时代的黄旭华少年求学时立志学习航空和造船…黄旭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从此隐姓理名三十载”结合所学从科技革命、爱国主义精神、个人教育基础、团队合作、政府重视及其个人理想进行分析阐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