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项三题型二技巧1 以“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规范答题应对高考网上阅卷学案
题型二| 非选择题高考试题类型和提分捷径 (对应学生用书第134页) 常见题型 题型特点与解题策略 “高考第40题” 题型特点 (1)围绕“主题”主线贯通——纵向概括说明:试题命制往往选定“主题”,按主题选取不同时期的史料,纵向概括说明论证问题。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第40题围绕“清代以来人口问题”这一主题选取材料,两段材料从“清朝康、雍、乾时期的人口问题”到“近代康有为、严复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主线贯通,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2017年全国卷Ⅱ第41题围绕“中国矿业政策”这一主题选取材料,材料一为清雍正年间和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矿业政策,材料二为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的矿业政策,要求说明不同时期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主线贯通。 (2)围绕“主题”中外关联——横向归纳比较:试题命制往往围绕“主题”选取中外关联的材料,横向归纳比较论证问题。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第40题,以“近代人口迁移”为主题,从“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到“中国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多次出现移民潮”,中外关联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2016年高考全国卷Ⅲ第40题则围绕“社会救济”这一主题,中外关联进行考查。2017年全国卷Ⅰ第41题以“民族主义”为主题,要求比较法国大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的民族主义,中外关联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2017年全国卷Ⅲ第40题以“收复台湾”为主题,要求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的历史背景和目的,简析郑成功收复台湾促进了国家统一,中外关联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解题策略 (1)用“五步法”规范解答“高考第40题” 第一步,读。阅读材料是正确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一般对材料可以采取读两遍的办法。第一遍,通读材料, 粗知要略;第二遍,细读材料,把握主题。 第二步,找。根据问题,最大限度地寻找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 第三步,联。根据题目要求,联系所学知识,注意深刻领会题目的立意。 第四步,答。组织答案是回答问题的核心环节。回答时要注意答案组织的规范性。 第五步,查。认真检查——检查观点是否正确、论点与材料是否一致、论据是否充分、要点是否齐全等。 (2)规范解答高考常规型非选择题 警惕五大误区: ①急于求成:对题目未作仔细分析,盲目作答。 ②照本宣科:对材料未能获取有效信息,缺乏概括总结。 ③贪多求稳:对问题解答啰唆,抓不住要点。 ④表达不准确:对问题理解不清,表述杂乱。 ⑤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字迹不清晰。 “高考第41题” 题型特点 (1)试题命制灵活化:在覆盖面上属于小切口,深内涵;在范围上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在内容上重视对背景、结果及影响的探究;在选材上以各类材料入题,要求考生用不同史观阐释历史;在形式上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开放性探究。 (2)试题答案多元化: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答案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语言表达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3)2016年全国卷Ⅰ、Ⅱ、Ⅲ第41题更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突出学科素养,关注社会热点。高考试题“中国为世界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制度建设”“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充分体现了开放探究型试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彰显了历史学科的教化功能。 (4)2017年全国卷Ⅰ第42题, 表格呈现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要自拟论题开放探究。2017年全国卷Ⅱ第42题以“钟表的演变”开放探究科技的进步及影响。2017年全国卷Ⅲ第41题要求开放探究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 解题策略 (1)用开放探究模式规范解答“高考第41题” 开放探究类设问主要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问题情景,以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让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解答相关问题。 (2)以“三段式”规范解答“高考第41题” 第一段,亮明观点。包括从材料中提炼、依据材料直接表态等。 第二段,论证观点。包括论点1或角度1的实证;论点2或角度2的实证;等等。要求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层次清晰。 第三段,得出结论。即升华、补充、拓展和评判等。 大家都知道高考评阅非选择题是网上阅卷。为了有效应对高考网上阅卷,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一个前提”: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到要点。“两个原则”:(1)答案“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回答非选择题要注意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话要短”,不要重复、啰唆。(2)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要紧扣设问,把要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按①、②、③分别写来, 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这样容易得高分,最起码能少失分。 [高考示例] (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表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 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 洲、大洋洲 人口 迁移 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 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 200~3 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 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 510家,投资总额约63 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 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作答实录] 考生甲 得分 18 考生乙 得分 10 [名师点评] 考生甲 答题体现了“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要点(1)、(2)、(3)、(4)清晰条理,要点简明有利于阅卷。第(2)问中的原因未能根据特点逐条分析,材料二中的隐性信息是鸦片战后中国移民东南亚,并同祖国保持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后主要移民发达国家。这些都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有关。“贡献”政治方面作答较好;经济上未注意到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反映了华侨对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考生乙 值得肯定的地方:从作答现状看,该生历史学科基础较差,但在答题技巧上,能依据所学知识,按照设问分要点作答,有些地方也答出了得分点。存在的问题:考生乙未能按“一个前提,两个原则”条理解答非选择题,答题欠规范,有些要点与采分点一致,但在表述过程中,并未明确表述出来。有些要点虽已答出,但表述零乱,阅卷老师并不一定认为是要点。第(1)问要求“概括”,应当注意条理清楚,按表格内容及变化,概括出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第(2)问中的原因未能结合第一小问的特点去分析,显然一句话肯定不能把原因答出来。贡献出现了漏答抗日战争时期华侨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贡献。 [作答寄语] (1)避免粗心,平时解答非选择题应严格按照“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训练。 (2)强化对主干知识与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识记。 (3)科学审题是方法,规范解答得分是目的,而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是一切的前提,应下苦功。 [规范答案] (1)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分)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4分)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7分),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减轻阅读量的卷面: 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 4.表述是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楚表述; 5.语言要简洁,答中要害; 6.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 如果卷面做到了以上6点,在“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从宽给分”的高考评分原则下,将无形中增加了多得分的砝码。 [运用演练] 7.(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 【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一得出民族主义的内涵是反对君主专制、构建民族国家,结合所学的法国大革命的史实,挖掘法国大革命对于反对封建专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作用,从思想、政治角度回答出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人们认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及材料二中“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概括;第二小问“不同”根据二者反对的对象概括,“原因”要结合中法两国各自的社会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分析。 【答案】 (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35年,一位英国人撰文评价东印度公司采用公开考试竞争原则选拔文职人员时说:“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1836年,英国观察家默德赫斯特在著述中说:“假如我们的文职官员和副职官员在得到委任之前, 能够采取某种三级考试的选拔,那么他们就不会经常出错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颁布了两道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逐步建立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强化培训、知识更新等颇具西方特色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并被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 ——据马桦《英国文官考试研究》等 材料二 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五权分立”、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个月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期,相继颁布《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年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据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 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探索的共同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近代文官制度实践效果不同的原因。(16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假如我们的文职官员和副职官员在得到委任之前”、材料二“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得出借鉴与传承相结合;根据材料一“英国政府颁布了两道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材料二“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相继颁布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公务员任用法》”得出立法推进;根据材料一”逐步建立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强化培训、知识更新等颇具西方特色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材料二“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期……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年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得出逐步建立,与时代结合,不断创新。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两国的文化传统、公民素质高低、工业化程度、政治民主化发展程度、社会稳定与否等因素,从英国、南京国民政府两大方面进行阐述。 【答案】 (1)借鉴与传承相结合;立法推进;逐步建立;与时代结合,不断创新。 (2)英国:相对宽松自由的政治文化传统;公民文化政治素养较高;工业化的推进。代议制的建立与发展(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较强;国内政局长期稳定。 中国:专制集权的政治文化传统;公民文化政治素养相对较低;工业化水平较低。国民政府一党专政。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相对较弱;国内政局长期动荡(或长期内外战争的干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