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五部分第十五单元第1讲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作业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福建龙海开学考试)1946年冬,欧洲又遇到百年罕见的“严寒”。英国一半工业陷于瘫痪,法国严重歉收,西德通货膨胀已达到天文数字。面对西欧政局动荡不安、经济凋敝不堪的局面,美国官方人士认为,在西欧遏制苏联和共产党的最好办法“是面包和股票而不是子弹”。为此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出台杜鲁门主义 D.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信息“1946年冬”“在西欧遏制苏联和共产党的最好办法‘是面包和股票而不是子弹’”可知,这指的是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故A项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于1949年,该组织是政治军事组织,故B项错误;杜鲁门主义是冷战的政治表现,不符合“面包和股票”,故C项错误;丘吉尔为英国人,故D项错误。 2.(2019·湖北黄冈质检)“支持我们担当国际领导的支柱是我们的民主思想和价值观所产生的力量……因此,全世界走向民主和自由市场的走势有利于促进美国的利益”。材料反映了美国( ) A.致力于推进人类民主化进程 B.积极承担领导世界的职责 C.打着民主旗号谋求全球霸权 D.积极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我们担当国际领导的支柱是我们的民主思想和价值观”“有利于促进美国的利益”可知,美国打着“民主”和“自由”的口号谋求世界霸权,故C项正确。A项误读材料,排除;积极承担领导世界的职责是美国谋求争霸的表面现象,故B项错误;D项是断章取义,没有抓到问题的主旨,排除。 3.(2019·江西新余四中月考)面对共产主义以朋友而不是以征服者的面孔在欠发达地区攫取权力的现状,杜鲁门在1949年1月20日的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了技术援助欠发达地区的“第四点计划”,1950年国会通过“对外援助法案”,将第四点计划列入其中。这反映出当时( ) A.美苏对第三世界的争夺 B.美国开始实施杜鲁门主义 C.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崛起 D.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援助欠发达地区”就是援助第三世界,这就说明了美苏对第三世界展开了争夺,故A项正确。杜鲁门主义是1947年提出并实施的,故B项排除;1949、1950年时第三世界国家并未迅速崛起,故C项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4.(2019·陕西蓝田月考)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 A.冷战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C.苏联不缺轻工业品 D.两国意识形态对立 答案 D 解析 1959年,正值美苏争霸时期,从材料中两位总统的言辞可以看出,展览会上经济文化交流并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故选D项。冷战是除战争外的一切手段,“转向”一说错误,A项排除;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是在70年代,B项错误;苏联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C项说法错误。 5.(2018·广东惠州期末)有学者认为,冷战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互动的产物,“必须把美苏关系看作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行动过程”。这表明作者认为( ) A.冷战是美国对苏联挑战的回应 B.美国误判和扩张导致冷战对抗 C.对于冷战美苏都负有一定责任 D.冷战导致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 答案 C 解析 根据“冷战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互动的产物”可知,C项正确。A、B两项与“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行动过程”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6.(2018·甘肃武威期末)“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 ) A.朝鲜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 B.朝鲜缺乏解决问题的实力 C.两大阵营在亚洲尖锐对立 D.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可知,D项正确。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依据材料“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知,朝鲜有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故B项错误。 7.(2019·山东招远月考)1973年11月,尼克松说:“欧洲人总不能两样都要,它们不能既在安全方面要求美国的合作,又在经济、政治方面与美国唱对台戏。”而勃兰特(时任联邦德国总统)在欧洲政治合作会议上指出:“伙伴关系并不意味着从属,美国在中东事务的做法直接影响欧洲的权益。”这反映了当时( ) A.欧洲与美国的矛盾尖锐 B.欧洲具有共同外交政策 C.美国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答案 D 解析 分析材料,西欧“既在安全方面要求美国的合作,又在经济、政治方面与美国唱对台戏”,西欧的“伙伴关系并不意味着从属”,这说明西欧在经济上冲击美国,在外交上不愿再追随美国,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D项正确。矛盾尖锐材料不能反映,故A项错误;此时欧洲还没有共同的外交政策,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此时美国霸主地位已经动摇,但不是丧失,故错误。 8.(2019·湖南雅礼中学月考)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实行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这反映了当时的德国( ) A.采取与美对抗的外交策略 B.欧洲共同体推动北约东扩 C.拉拢东欧以实现国家统一 D.多极化趋势下的政策调整 答案 D 解析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多极化趋势出现,材料“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说明德国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外交的倾向,故D项正确。德国对外关系的调整并非就是与美国对抗,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欧共体和北约,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德国谋求统一的意图,故C项排除。 9.(2018·福建莆田期末)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不断强调日本完全有“资格” 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大多数日本媒体也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认为这是奠定21世纪日本外交基础的最主要课题。这反映了( ) A.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 B.日本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C.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形成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日本政府不断强调日本完全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日本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10.(2018·湖北武汉调研)197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就巴拿马从美国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问题召开会议。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对巴拿马的要求一致表示支持,没有一个国家的代表为美国的立场辩护,但美国行使了否决权。后经美巴谈判,巴拿马最终于1982年4月收回运河主权。巴拿马成功收回运河得益于( ) A.美国身陷越战国力严重衰退 B.第三世界对美国霸权的冲击 C.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全力支持 D.巴拿马运河地位作用的下降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的“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对巴拿马的要求一致表示支持,没有一个国家的代表为美国的立场辩护”来看,尽管美国当时行使否决权,但从最终结果来看,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起到了重大作用,因此巴拿马成功收回运河得益于第三世界对美国霸权的冲击,故选B项。1982年越战早已结束,排除A项;安理会决议由于美国的否决,没有通过,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11.(2018·河北邢台期末)1990年初,美国布什政府提出“2+4”方案,即先由两德商讨解决与统一有关的“内部”问题,再由两德同美、英、苏、法四大国一起解决与统一有关的“外部”问题。2月13日,苏联接受了美国的“2+4”方案。这表明当时的两德统一( ) A.符合当时四国利益 B.外力起了主导作用 C.促成美苏关系缓和 D.国际环境较为有利 答案 D 解析 两德统一不利于苏联的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先由两德商讨解决与统一有关的‘内部’问题” 说明两德统一以两德内部解决为主,不是外力主导,故B项错误;两德统一是东德并入西德,表明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不是美苏关系的缓和,故C项错误;美、英、苏、法四大国一起解决德国统一问题,且苏联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这说明当时国际环境有利于两德统一,故D项正确。 12.(2019·福建开学考试)冷战结束后,国际事务从西方国家垄断向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的方向转变,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围绕责任、权益的合作与竞争同步增长,新兴大国力图在世界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这说明( ) A.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西方已经无力主导国际事务 C.旧的世界秩序已经完全崩溃 D.国际力量对比已经完全改变 答案 A 解析 材料“国际事务从西方国家垄断向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的方向转变”“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合作与竞争同步增长,新兴大国力图在世界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说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故A项正确。当今西方大国仍然主导国际事务,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完全改变”说法太绝对,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2019·河北辛集中学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埃及向美国寻求军事援助,美国提出了提供武器的先决条件:埃及加入以西方为首的中东防御体系。埃及政府认为这有损于国家主权,因此拒绝了。埃及政府在向西方寻求武器未果的情况下,于1955年4月在万隆会议上通过中国向苏联提出了购买武器的请求。对于苏联而言,这是打入中东地区的绝好机会。为了防止美、英等国的过度指责和反应,埃及和苏联于1955年9月达成了以捷克斯洛伐克的名义向埃及提供武器的协议。 材料二 埃及不愿意因此而彻底破坏同西方的关系。同样,英、美两国也希望通过“黄油”来吸引住埃及,避免其滑向“共产主义的深渊”。1955年12月,美国与英国同意向水坝第一期工程提供7000万美元的贷款,世界银行也答应给予2亿美元的贷款。但是,由于埃及在1956年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取消了这项资助。同时,在约旦阿拉伯军团担任最高指挥官的英国人格拉布将军被约旦国王解除了职务,英国认为格拉布将军的解职是纳赛尔使然,“我们应该尽量抵制埃及的政策和支援我们的中东朋友,而不是安抚纳赛尔上校”。 而在此问题上苏联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我们关心政治甚于经济,通过建造水坝,我们会赢得埃及人民的信任和感恩…… 也是所有不发达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信任。……而且我们知道加强阿拉伯国家就是削弱敌人的阵营”。1956年6月,苏联外长谢皮洛夫访问埃及,答应不附加任何条件为阿斯旺大坝提供为期20年的11亿美元的贷款。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从苏伊士运河 事件看英美“特殊关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埃及在二战后采取的外交政策的特点及相关的国际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美、英两国和苏联对埃及援助政策的目的和结果。 答案 (1)特点: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努力摆脱美、英的控制;不加入以美苏为首的任何一个阵营;在美苏之间寻求埃及国家利益最大化。(任答三点) 背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立并激烈斗争;亚非国家为摆脱殖民统治加强了合作。 (2)目的:美英希望埃及加入西方防御体系,不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希望赢得埃及的信任和支持,削弱资本主义阵营。 结果:美英因为埃及不能满足其要求而拒绝援助埃及;苏联则给予埃及大量经济援助,并通过捷克斯洛伐克给埃及提供军事援助。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中“埃及加入以西方为首的中东防御体系。埃及政府认为这有损于国家主权,因此拒绝了”、材料二中“埃及不愿意因此而彻底破坏同西方的关系”等信息分析特点。第二小问“背景”,联系二战后两极格局和第三世界崛起等国际内容分析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目的”,美国方面从“埃及向美国寻求军事援助,美国提出了提供武器的先决条件:埃及加入以西方为首的中东防御体系”的信息回答,苏联方面可以从“削弱资本主义阵营”的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结果”,依据材料中“美国取消了这项资助”“我们应该尽量抵制埃及的政策和支援我们的中东朋友”以及“埃及和苏联于1955年9月达成了以捷克斯洛伐克的名义向埃及提供武器的协议”“1956年6月,苏联外长谢皮洛夫访问埃及,答应不附加任何条件为阿斯旺大坝提供为期20年的11亿美元的贷款”的信息分别从美苏角度回答结果。 14.(2019·内蒙古调研)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 戴高乐从1958年开始连续当了11年法国总统,他领导制定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重新确立法国的政治体制。任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事务上。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因心脏病猝然逝世。蓬皮杜总统于次日向法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戴高乐将军逝世了,法国失去了亲人。1940年,戴高乐将军拯救了我们的荣誉。1944年,他领导我们走向解放和胜利。1958年,他把我们从内战的威胁中救了出来,他使今天的法国有了自己的制度、独立和国际地位……让我们向法国保证,我们决不辜负我们所得到的教诲,愿戴高乐将军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主义”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 (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对法国和法兰西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 答案 (1)背景:20世纪50年代,法国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冷战形势下,法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影响。 (2)贡献:领导法国人民,打败德国法西斯赢得民族独立;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确立法国特色政治体制;促进法德进一步和解,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重塑法国大国形象,提高法国国际地位。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二战结束后,法国综合实力削弱,国际地位低下;冷战形势下,美国加强了欧洲的控制;欧洲一体化进程趋势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拒绝对德投降,扭转法国国际形象,赢得国际尊重;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打败德国法西斯赢得民族独立;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确立法国特色政治体制;促进法德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重塑法国大国形象,提高法国国际地位等方面概括作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