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1)

‎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 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生活准则。《礼记》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春秋 时期,孔子却提出对民“以礼,(使民)有耻且格”。这反映了 A. 分封宗法制的延续 B. 传统周礼的瓦解 C. 家国体系的发展 D. 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生活准则,到春秋时期“以礼,(使民)有耻且格”,体现了传统周礼的瓦解,B正确;分封宗法制的延续与材料无关,排除A;家国体系是通过宗法制来体现的,与材料无关,排除C;春秋时期尚未产生中央集权制,排除D。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 ‎2. 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 A. 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 B. 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 C. 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 D. 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其为上海真题。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是属于分封制的内容,但和题目联系不是太紧密,故A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题中不能反映,故B项错误;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不能全面反映题中的信息,故C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体现了分封是国家的意志,故D项是最佳选项。‎ 考点: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 ‎3.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 - 21 -‎ A. 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 B. 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 C. 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 D. 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答案】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朝统一以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确立单一制的中央集权模式。故答案为A项。宗法制的瓦解与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无关,排除B项;秦朝统一后并非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三公九卿制对巩固君主专制有利,与中央集权制没有决定性关系,排除D项。‎ ‎4. 西周建立以后,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宗”相对应的是 A. 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局面 B. 保障了各级贵族政治上的特权地位 C. 成为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D. 为后世历代王朝沿用,影响深远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这符合“天下归周”;“天下归心”指的是西周建立后,通过分封制将周文化传播到全国,达到相同的文化心理认同;“天下归宗”则是指西周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使得血缘关系成为西周维系统治的主要依据,而这也维护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故选B。‎ 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对西周制度的理解,西周时期确立了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这一题要做对,还需要准确理解“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含义,解析里明确了这三个词的含义,在这基础上去分析才可以做对。‎ ‎5.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实行这项政治制度的目的是 A. 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集权管理制度 - 21 -‎ B. 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C. 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D. 解决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矛盾 ‎【答案】C ‎【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诸侯、诸伯、诸子等都有非常明确的列位规定,这是非常明确的等级规定,意在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故选C;AB与题干不符,故排除;D与题干相反,故排除。‎ ‎6.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上述史料反映的分封对象是 A. 先代贵族 B. 同姓亲族 C. 殷商降族 D. 异姓功臣 ‎【答案】D ‎【解析】“师尚父(即姜尚)”指的是武王分封的姜姓人士,姜尚是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周武王是姬姓,所以这里分封的姜尚属于异姓功臣,故选D;ABC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点睛:这一题考查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的一项重要制度,周王把土地、臣民授予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等,称为“授民授疆土”,封他们为诸侯,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受封的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诸侯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7. “以尊祖和敬宗为信条,确定了诸侯与王室的关系以及诸侯国的继承规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等级秩序。”材料论述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皇帝制 ‎【答案】B ‎【解析】通过题干中的“尊祖和敬宗为信条”、“诸侯与王室的关系以及诸侯国的继承规则”可以看出这是在强调血缘关系和继承关系,据此可知这里指的是宗法制,故选B;ACD均不符合题,故排除。‎ - 21 -‎ ‎8. 下列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B. “国”与“家”密切结合 C. 触动了世卿世禄制度 D. 消除了贵族内部的矛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宗法制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结合起来;综上所述,排除CD,B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排除A。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9. 下图反映的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是 A. 诸侯之盛强,尾大不掉 B. (诸侯之变)失今不治,必为锢疾 C.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 D.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 - 21 -‎ ‎【答案】D ‎【解析】 由地图中首都咸阳和地方各郡县名称,可知地图反映了秦朝的郡县制。由“诸侯”和“封君”,可知ABC是分封制的影响,排除。“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反映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 ‎10.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时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公天下”主要体现在 A. 地主阶级开始夺取政权 B. 按照德才察举官员 C. 布衣将相格局全面形成 D. 依据能绩任免官吏 ‎【答案】D ‎【解析】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制”。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力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材料主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故答案选择C项。地主阶级开始夺取政权应该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故排除A;按照德才察举官员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故B不符合题意;布衣将相格局全面形成发生在汉初,故排除C。‎ ‎11.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材料意在说明 A. 郡县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B.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C. 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其危害小于分封制 D. 郡县制与分封制互有利弊,应相互借鉴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正确理解材料。“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说明郡县制的害处并不比分封制多。由此可知C项正确;郡县制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材料并未提及,A项错误;B项也未出现在材料中,所以错误;D项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错误。‎ ‎12.‎ - 21 -‎ ‎ 学者评价在某一制度时说:“伴随着这一制度产生的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崇拜最高权力的奴性意识”。“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度 B. 三公九卿制 C. 皇帝制度 D. 宗法制度 ‎【答案】C ‎【解析】从时间上及联系史实可以看出,“伴随着这一制度产生的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中的“新名号”是指皇帝,掌握着最高权力,因此“这一制度”是皇帝制度,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均与“最高权力”无关,且D项宗法制度不是在秦朝时期确立,排除ABD项。‎ ‎13. 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后秦记》卷四中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该评价主要着眼于郡县制 A. 是由李斯首先创建的 B. 有利于强国兼并弱国 C. 标志着贵族政治形成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郡县制使地方之权集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选D。A项不符合题意;B是商鞅变法的意义;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 ‎14.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通过这段史料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 秦朝不是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B. 扶苏劝谏秦始皇勿以重法迫儒 C. 扶苏和蒙恬主张以儒治国思想 D. 秦始皇企图废除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B ‎【解析】“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可以得出这是扶苏对秦始皇劝谏,希望他别用重法对付儒生,故选B;AD不符合史实,C与题干无关,故排除ACD。‎ - 21 -‎ ‎15. 尚书本是宫中保管、传递文书的小吏。汉武帝任用尚书处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朝廷重臣也可以“领尚书事”为名掌实权。据此判断,汉武帝时的尚书应属于 A. 内朝官 B. 外戚集团 C. 外朝官 D. 宦官集团 ‎【答案】A ‎【解析】材料“汉武帝”“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朝廷重臣也可以“领尚书事”为名掌实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尚书应是内朝官,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16. 唐代宰相会议在最后决策时,通常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方式,宰相必须在议决后上报皇帝的奏章联合署名,如某一宰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成为废状。这一做法有利于 A. 提高宰相议事的效率 B. 削弱皇帝的决策权 C. 避免官僚之间的内斗 D. 加强相权间的制约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宰相实行的“协商一致”,体现出集体议政的特点,这样做可以加强宰相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故D正确;A中提高效率难以说明;B中皇权至高无上;C中内斗显然不可避免。‎ ‎17. 汉代御史大夫是副丞相,不仅监察中央及地方政府,还监察皇宫。唐代设御史台,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所谓三省六部一台,御史台成为独立机构。材料表明,唐代 A. 官僚机构、官员数量更多 B. 进一步弱化专制 C. 更加注重分权、加强皇权 D. 国家体制更健全 ‎【答案】C ‎【解析】由材料“汉代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唐代……御史台成为独立机构。”,可见唐代更加注重分权、加强皇权,故选C;唐代设三省六部一台是为了加强专制皇权,排除B;A没有涉及机构设置的目的所在,排除;D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8.‎ - 21 -‎ ‎ 按照“人主莅权,大臣审权,争臣议权”的原则,皇帝任命或责降官员不当,负责起草诰词的知制诰和中书舍人可以“封还词头”,加以拒绝。这表明宋代 A. 有效杜绝官僚腐败 B. 丞相权力进一步加强 C. 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D. 皇帝与大臣共治天下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封还词头”、“加以拒绝”等关键词可以归纳出本题主旨是强调皇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正确答案为C。A项与材料无关。材料说的是知制诰和中书舍人,并非指丞相,故B错误。D项与事实不符。‎ ‎19. 《宋史》卷1161《职官志一》记载: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宋太宗)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押敕齐衔,行则兵马。出现该现象说明了 A. 吸取唐朝藩政割据的教训 B. 北宋效仿唐朝的中央官制 C. 北宋初期相权限制了皇权 D. 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做法 ‎【答案】D ‎【解析】“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说明宋太宗是让宰相与参政都参与政事,都在政事堂任职,所以这是在强化皇权、削弱相权,故选D;A与题干无关,B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C。‎ ‎20. 南宋的戴表元说:“名卿士大夫,十有八九,出于场屋科举。”有人曾统计过文天祥为状元的宝祐四年(1256)那榜进士,来自平民家庭与出于官员家庭的人数比约为7比3。据此可知,南宋科举制 A. 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致力于维护下层民众权益 C. 实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D. 有利于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答案】D ‎【解析】“平民家庭与出于官员家庭的人数比约为 7 比 3。”说明普通百姓家庭通过科举考试上升到官府,可以改变处于的百姓阶层,故D项正确;A是郡县制作用;科举制不是致力于下层民众,故B错误;C说法明显错误。‎ - 21 -‎ ‎21. 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 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C. 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力 D. 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答案】D ‎22. 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在预留的空白文书纸上作弊,朱元璋实行了半印勘合制度。规定凡文书纸上均须加盖半印(即关防官印),以便核对。这一制度的设置旨在 A. 确保文书安全 B. 削弱丞相权力 C. 加强中央集权 D. 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半印勘合制度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在预留的空白文书纸上作弊”,所以这是对地方官员进行限制和监督的制度,故选C;AD不属于题干要表达的意思,B与题干无关,故排除ABD。‎ ‎.................................‎ ‎23. 明朝嘉靖万历时,内阁权压六卿……对于军国大事无所不掌,刑名钱谷无所不问,内阁无疑是操有宰相之权。可见,当时的内阁 - 21 -‎ A. 已成法定机构 B. 开始统领六部 C. 握有军政大权 D. 严重威胁皇权 ‎【答案】C ‎【解析】“军国大事无所不掌”说明内阁掌握军政大权,故本题选C项;内阁不是法定机构,故A项错误;内阁不能统领六部,故B项错误;内阁没有决策权,不对皇权形成威胁,故D项错误。‎ ‎24. 以下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 A. 西周的分封制 B. 秦朝的郡县制 C. 汉代的刺史制 D. 元朝的行省制 ‎【答案】D ‎【解析】行省就是行动的中书省的意思,行省是中央派出的管理地方行政机构,行省设立的初衷加强对地方军事控制,有利于中央管理地方,故选D。分封制不利于中央管理地方,排除A;郡县制下,郡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但并非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排除B;汉代的刺史制是监察制度,和地方行政管理无关,排除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元朝行省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元朝行省制设置的背景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材料。 ‎ ‎25.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 A. 实行节度使制度 B. 创立三省六部制 C. 任命文官做知州 - 21 -‎ D. 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是指唐朝的节度使制度,节度使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后来演变为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在北宋,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的军、政、财三权,具体在行政上便是中央任命文官担任地方知州,并设通判进行监督,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排除A,C项正确。‎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演变。材料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唐朝地方管理体制不当,并最终导致王朝的崩溃。‎ A、C项,唐朝在地方实行节度使制度,这些节度使在政治、经济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并且拥有强悍的武装,往往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在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于是到北宋时,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的军、政、财三权,具体在行政上便是中央任命文官担任地方知州,并设通判进行监督。宋太祖的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C项正确。BD属于中央官制,都属于加强皇权的措施,不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措施,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切入,结合唐宋的政治制度进行思考即可知道答案。‎ ‎26.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这说明 A. 机构改革要注意精兵简政 B. 宋初并不具备改革条件 C. 宋初改革总体上弊大于利 D. 改革应兼顾公平与效益 ‎【答案】A ‎【解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增加了很多地方官员,比如设立了通判和转运使等,还有地方军队中的精壮之士都编入了禁军,导致地方军事实力被削弱,这样地方机构人员增加过多,就加重了财政负担,所以才会出现“积贫积弱”的结果,精兵简政就显得非常重要,故选A;B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 21 -‎ 点睛:北宋时期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这些措施理解是很重要的,考试时会提供新情景来考查某个特定的措施,只有理解了才可以通过材料信息得出相关的有效信息,实现与所学知识的对接;这一题同样是这样,但是考查的不是一个措施而是有关中央集权的所有措施,从经验教训的层面考查理解能力,只有知道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具有“分化事权”的特征,才有可能选对A。‎ ‎27.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 A. 实行节度使制度 B. 创立三省六部制 C. 任命文官做知州 D. 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是指唐朝的节度使制度,节度使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后来演变为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在北宋,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的军、政、财三权,具体在行政上便是中央任命文官担任地方知州,并设通判进行监督,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排除A,C项正确。‎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演变。材料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唐朝地方管理体制不当,并最终导致王朝的崩溃。‎ A、C项,唐朝在地方实行节度使制度,这些节度使在政治、经济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并且拥有强悍的武装,往往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在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于是到北宋时,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的军、政、财三权,具体在行政上便是中央任命文官担任地方知州,并设通判进行监督。宋太祖的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C项正确。BD属于中央官制,都属于加强皇权的措施,不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措施,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切入,结合唐宋的政治制度进行思考即可知道答案。‎ ‎28.‎ - 21 -‎ ‎ 在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明中,希腊制度确实相当特别,它形成了公民参与的政治制度,出现“民众的政治”,但由于它不提供集中的权力,“民众的政治”在希腊城邦的内乱中寿终正寝。材料意在强调古希腊民主 A. 因自身缺陷而消亡 B. 导致古希腊内乱 C. 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D. 是少数人的民主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它不提供集中的权力”,说明雅典民主自身存在缺陷,而正是这种缺陷导致该制度难以为继。故答案为A项。材料所述为雅典民主制度在内乱中消亡,但没有说明内乱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所述为该制度的缺陷对其最终的影响,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本题材料中“不提供集中的权力”,是指雅典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这种体制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是导致雅典城邦最终消亡的重要原因。据此确定正确答案。‎ ‎29.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评论雅典政治时指出:“我们习惯于指责雅典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但我们并不总能意识到,它比起当政府的范围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因为每位公民对一个问题都能够解决。”材料意在说明 A. 雅典政府危害公民的民主权利 B. 雅典的直接民主有其合理性 C. 雅典的直接民主有明显的局限 D. 直接民主制度具有示范性 ‎【答案】B ‎【解析】雅典政府危害公民的民主权利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但我们并不总能意识到,它比起当政府的范围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因为每位公民对一个问题都能够解决”得出雅典的直接民主有其合理性,故B项正确;雅典的直接民主有明显的局限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可知肯定了雅典民主,但并没有“示范性”,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以及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由题干可知,罗素认为大多数人都只看到了希腊民主不充分的地方,但是却忽略了它民主的地方,他强调在某些重要方面,希腊人的“民主”更加民主,比如说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这说明罗素更多的是在肯定希腊直接民主的合理性。‎ - 21 -‎ ‎30. 罗马法规定:河流两岸土地的所有人,应在必要的范围内使其土地可供公众使用,如行路、拉纤、停泊、系缆、晾晒渔网等。这表明罗马法 A. 随意剥夺财产所有人的权利 B. 调解了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 C. 保护帝国内一切自由民利益 D. 严格规范财产所有人的权利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没有随意剥夺财产所有人的权利,强调的是公众使用土地,故A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财产所有人与公共使用权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调节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故B项排除;“保护帝国内一切自由民利益”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排除;材料中规定“河流两岸土地的所有人,应在必要的范围内使其土地可供公众使用”是对财产所有权人权利的规定,是有限的所有权,故D项正确。‎ 点晴:解题时紧扣“土地的所有人”“土地可供公众使用”,从有限所有权的角度分析归纳即可得出准确答案。‎ ‎31. 公元前445年,罗马保民官坎努利斯提议平民有权当选执政官,因贵族的执意抵制,改设贵族、平民均可当选的军政官,行使执政官职权。贵族随即提出增设检察官,只从贵族中推选。该历史现象说明了 A. 罗马对外征服过程中的矛盾突出 B. 罗马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C. 万民法的出现是历史选择的产物 D. 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尖锐复杂性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贵族的执意抵制……平民……贵族随即提出增设检察官,只从贵族中推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贵族对平民权力提高的反对态度,体现了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尖锐复杂性,故D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罗马对外征服过程中的矛盾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不是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万民法的出现,故C选项错误。故选D。‎ ‎32. 伯里克利任雅典执政官时期,他的老师、著名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斯因主张“太阳只是炽热的石头”而被群众控诉犯了渎神罪,伯里克利也无力援救,只能让他离开雅典。这反映出雅典 - 21 -‎ A. 坚持法律至上原则 B. 哲学与宗教尖锐对立 C. 民主制度形同虚设 D. 公民言论自由被剥夺 ‎【答案】A ‎【解析】“阿那克萨戈拉斯因主张‘太阳只是炽热的石头’而被群众控诉犯了渎神罪,伯里克利也无力援救”这里说到了阿那克萨戈拉斯因为犯了渎神罪而被制裁,所以这里体现的是法律至上原则,这恰恰是民主制度的结果,故选A而排除C。B与题干无关,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D。‎ ‎33. 下表是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主要篇目,其内容侧重于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传唤 审判 求偿(债务赔偿)‎ 家长权 继承及监护 所有权及占有 房屋及土地 私犯 ‎(侵犯 他人)‎ 公 法 宗 教 法 前五表之补充 后五表之补充 ‎——依据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编制 A. 审判程序的公平公正 B. 处理私人权益纠纷 C. 公共财产归属的判定 D.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答案】B ‎【解析】从表格中的内容看,第三、四、五、六、七、八条都是涉及到私人之间的权益纠纷,故选B;题干没有涉及审判程序的公平公正和公共财产归属问题,故排除AC;D是说罗马法的目的,而不是关于内容方面的,故排除D。‎ ‎34.‎ - 21 -‎ ‎ 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公民之间近乎绝对的平等,任何个人都不能凌驾于众人之上。个人无论好坏,其权力或权威一旦对民主政治集体议政的制度形成威胁,就有可能成为“陶片放逐法”放逐的对象。这体现出“陶片放逐法”的根本目的是 A. 防止精英人物参与政治决策 B. 保障公民对政治决策的参与 C. 维护公民政治决策权的平等 D. 保证民主政治的安全和稳定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陶片放逐法”针对的是权力或权威威胁民主政治集体议政制度的个人,这体现出“陶片放逐法”的根本目的是保证民主政治的安全和稳定,故D项正确。“陶片放逐法”针对的是威胁民主政治集体议政的个人,并不是防止精英人物参与政治决策,A项错误;公民都有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与“陶片放逐法”无关,B项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 点睛:“陶片放逐法”是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这样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和愿望,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反对有损公民利益的行为,同时可以约束官员的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正常民主秩序的维护。‎ ‎35. 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最后形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历程。贯穿这一发展过程的主题是 A. 法律维护人类公平正义 B. 法律适用主体逐渐扩大 C. 罗马统治地位日益巩固 D. 法律的确定性不断加强 ‎【答案】D ‎【解析】习惯法因为不是成文法,所以法律的具体条款存在不确定性,到发展到《十二铜表法》,将法律条文用具体的文字写下来,使得公民在法律面前有了真正的保障,之后罗马法又发展到万民法,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最后发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所以这使得法律的确定性不断加强,故选D;罗马法本质是维护奴隶主权益的,故A不符合罗马法,所以A不符合题意;B只适用于从《十二铜表法》发展到万民法,故排除B;C是罗马法的影响和作用,不是贯穿其过程的主题,故排除C。‎ ‎36.‎ - 21 -‎ ‎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土地权利法》第9条规定:“高度达15呎的树木,为使其阴影不至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如果近邻地区的树木因被风吹,倾斜到你的地区来,你可以根据十二铜表法提出收拾它的诉讼”,第10条规定“允许收集从近邻地区掉下的橡实”,以上材料说明十二铜表法 A. 规定行使权利不得侵害他人利益 B.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 C. 形式繁琐僵化缺乏灵活性 D. 强调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浸犯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使其阴影不至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允许收集从近邻地区掉下的橡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都说明了个人维护自己的权利的前提是不侵犯他人的利益,故A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平民”还是“贵族”,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形式繁琐僵化缺乏灵活性,故C选项错误;D选项没有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故D选项错误。故选A。‎ ‎37. 在古希腊,男性之间的友谊是希腊贵族社会中一种流行的时尚,希腊人普遍把男性的友谊看成是一种最为崇高的行为,这是 A. 公民自由的体现 B. 社会环境的产物 C. 法律至上的结果 D. 社会矛盾的反映 ‎【答案】B ‎【解析】当时的古希腊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由男性主宰的社会,妇女被排除在社会生活之外,正是这样的单性环境成为注重男性之间友谊的土壤,故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 ‎38. 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此项规定主要反映了罗马法旨在 A.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B. 强调天赋人权 C. 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 促进社会公平 ‎【答案】C ‎【解析】罗马法的实质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维护罗马政权的稳定。所以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并未提到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奴隶并不属于公民,所以A 项错误;题中没有体现天赋人权的内容,所以B - 21 -‎ 项错误;强迫严酷的主人出卖奴隶,可以稳定奴隶制的秩序,进而维护社会稳定,所以C 项正确;材料与社会公平无关,所以D项错误。‎ ‎39. 罗马法规定.凡与罗马没有签订友好条约的国家,该国公民均不受罗马法的保护,但各国大使例外。任何侵犯大使的人都要送交大使的国家听凭处罚。这反映出罗马法 A. 莫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B.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维护罗马帝国的霸权地位 D. 确立了近代社会行为规范 ‎【答案】A ‎【解析】任何法律都有阶级性,罗马法维护的是罗马贵族的根本利益,所以并不保护奴隶的利益,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罗马帝国的霸主地位,排除C;罗马法为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范本,但由于时代局限性,不可能确立近代社会行为规范,排除D。“任何侵犯大使的人都要送交大使的国家听凭处罚”体现治外法权,体现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故选A。‎ ‎40. 贡斯当认为:雅典人几乎把全部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军事与公共服务之中。这种投入的回报是,他们在共同体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他们理解的自由主要是今与公共事务辫论与决策的权利。这种对自由的理解是基于雅典人的 A. 民主理念 B. 公民意识 C. 共和观念 D. 法律规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他们在共同体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他们理解的自由主要是参与公共事务辩论与决策的权利”,说明雅典人对自由的理解是从自己作为雅典城邦一份子的角度出发的,体现出雅典人的公民意识。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CD项。‎ 点睛:雅典民主制的特点主要有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公民意识和法律至上。本题考查的是公民意识的表现。‎ 第II卷(非选择题)‎ ‎41. 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 21 -‎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予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 ‎【答案】(1)职责: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 原因: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 ‎ ‎(2)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和监督。 ‎ 作用: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 ‎(3)表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 ‎ ‎【解析】(1)职责:题目要求“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由材料一中的三公具体由“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来担任,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丞相为百官之首,其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的职权则是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主要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原因:需要结合所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秦朝这一制度确立之初所处的形势思考。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 ‎ ‎(2)特点:题目要求“据材料二”分析。由材料二中的“中书省起草诏书”、“门下省加予复核”、“尚书省执行”等信息可知,唐朝时期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同时,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达到了加强皇权的作用。作用:由于相权被一分为三,所以这意味着削弱了相权,从而加强了君主专制。 ‎ - 21 -‎ ‎(3)表现:这一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我国君权得到了空前强化,相应的措施是在明朝,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清朝则在雍正皇帝在位时增设了军机处,从而使得皇权达到了顶峰。 ‎ 点睛: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两个重要特征,很多同学会分不清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两个概念。本质上来讲,君主专制是就决策方式而言的,也就是国家大政方针的拍板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与君主专制相对的概念是人民主权,也就是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决策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在君主专制的古代中国,丞相制度是制约皇权的一个制度,但是自从皇帝制度确立以来,各朝皇帝就不断地削弱相权,来加强自己的权力。这一题从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废丞相、设内阁、设军机处等相关知识点入手,综合考查考生对君权与相权这一矛盾演变的过程做了梳理,以让学生通过习题加深对君主专制这一概念的理解。‎ ‎42. 古往今来,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1689—1755)‎ 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益于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列举清时期一个典型史实,简要说明材料一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政治制度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雅典“政治自由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说明:清朝设军机处 清朝中枢权力机关,完全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其总揽军政大权,实现绝对君权。 ‎ ‎(2)过程:君主政体一寡头政治一民主政治;‎ 原因:贸易的急速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和农民的联合。‎ ‎【解析】 (1)说明:由材料一中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可知,题目要求的“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应该指的是清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根据所学可知,雍正年间,清朝设军机处是个典型史实。因为这使得清朝中枢权力机关,完全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其总揽军政大权,实现绝对君权。 ‎ - 21 -‎ ‎(2)过程: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回答,由材料二中的“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后来朝益于民主化的方向发展”可得出,雅典政治制度经历了君主政体——寡头政治——民主政治。原因:由材料二中的“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可以得出其原因是贸易的急速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和农民的联合。‎ ‎ ‎ - 2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