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商人在夏朝原始内外服制的基础上,实行了分封制。商人没有全部直接占领,而是采取扶植代理人的方式。西周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与商朝相比,西周分封制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扩大了西周的管辖疆域 C. 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D. 与宗法制相配合加强管理 ‎【答案】A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商朝的分封没有直接派人进行管理,而西周则是派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到各地去,建立诸侯国,直接进行统治,这有利于西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答案选A项。B说法正确,但与材料强调西周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符,故排除。分封制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的间接管理制度,不是直接管理,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而是强调西周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 ‎2.历史上的张仪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游历各国,演说和上疏都能被顺畅地听、读,不需要翻译,也不存在交流障碍。以张仪为代表的外交家能四处游说、宣传合纵连横,主要是因为当时各国 A. 有共同的文化起源 B. 普遍推行魏国文化 C. 语言文字存在差异 D. 汉字书写形式统一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以张仪为代表的外交家能四处游说、合纵连横,说明各国语言文字尽管存在差异,但仍能进行交流。归根究底,是因为各国都有共同的文化起源,其语言文字一脉相承。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语言文字存在差异只能说明交流存在障碍,与材料意思相反,故C项错误。汉字书写实现统一是在秦统一之后,故D项错误。‎ 点睛: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语言文字纷纷变异,但是秦国保留了汉字的“正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秦国承袭西周故地,从而继承了源于西周晚年的籀文。‎ ‎3.下图所反映的史实,从维护统治秩序的制度设计看,这是 A. 解决相权威胁皇权的举措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C. 平定七国之乱的显著成效 D. 分化地方加强中央权力的体现 ‎【答案】D ‎【解析】结合图片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汉初刘邦为确保刘家天下而铲除异姓王,A项不正确;“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实行的,排除B项;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排除C项;汉朝初年,国力较弱,为了稳固统治,刘邦分封异姓王。所谓分封在当时不过是缓兵之计。随着汉政权的逐步巩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刘邦开始铲除异姓王,故D项正确。‎ ‎4.唐朝的中央政府实行六部制,比汉朝的十三曹整整少了七个部门。唐太宗李世民用官非常之少,贞观年间,中央机构中的文武官员最少时只有643人,全国仅7000余人,这应该是历朝官员人数最少的政府了。据此推断,唐朝 A. “小政府大作为”的执政理念 B. 精简机构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C. 百姓所承担的赋税徭役最轻 D. 完善科举制后选拔出更多人才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唐朝时期政府机构及文武官员均大幅减少,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5.据《明史》记载,明朝十三道监察御史“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有大政,集阙廷预议焉”。由此可见 A. 监察御史必要时可参议军国大政 B. 明朝的都察院拥有部分司法权力 C. 纠察百官是监察御史的首要职能 D. 监察御史的监督权有较强依附性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都察院。材料表明,但凡国家政事的得与失,军事与民生的利与弊,十三道监察御史都应该直言不应该回避。当国家有重大政事的时候,应该集合到朝廷积极参与讨论,即监察御史可参议军国大政,A项正确。司法权侧重对案件和罪犯的审判,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的侧重点不在纠察百官和行使监督权,而是积极参与国家大事决策的讨论,C、D两项错误。‎ ‎6.通过对康熙年间至清末宣统年间的915份朱墨卷中的履历资料进行分析,有学者发现,只有占总数约八分之一的贡生、举人和进士是从没有功名的人家选拔出来的。这说明当时 A. 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B. 科举事实上完全排斥了平民 C. 家世是官员选拔的主要依据 D. 上层社会入仕明显 ‎【答案】D ‎【解析】材料“只有占总数约八分之一的贡生、举人和进士是从没有功名的人家选拔出来的”说明清朝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的人极少数出自平民阶层,绝大多数来自于上层社会,故D项正确。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一定程度上使平民获得了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故AB两项错误。才能是科举考试官员选拔的主要依据,故C项错误。‎ ‎7.据孔泾源教授研究,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 使得一大批富商大贾富甲一方 B. 使工匠和商贾始成官府管理的奴仆 C. 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互配合 D. 拓展了地方官凭土贡而晋升的机会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削弱地方豪强力量,限制富商大贾牟利。所以这些制度是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互配合,故A项错误,C项正确。早在西周时期,工商食官制度就使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成为官府管的奴仆,故B项错误。D项只反映了材料中的土贡制,故D项错误。‎ 点睛:禁榷制度是对攸关国计民生和最有利的工商业由政府垄断而禁止民管的制度。积极影响为限制了富商大贾牟利;一定程度限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影响是阻碍私有产权的发展;滋生了官商勾结;民营工商业发展受到压制,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 ‎8.唐朝规定:商人必须向政府提交经营商业活动的申请,同时要持有过所和公验,以此作为经过商业要塞的通行证和合法经营的许可证。由此可见,唐朝 A. 严厉打击无证非法经商的行为 B. 重视对商业活动进行规范管理 C. 严格控制商业活动范围和规模 D. 严格奉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提交经营商业活动的申请”“通行证”“许可证”等信息可知,唐朝重视对商业活动的规范化管理,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指出经商必须向官府申请并取得过所和公验,并未涉及打击无证经营的行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商业活动的“范围和规模”,排除C项。唐朝重视对商业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并不等于严格奉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唐朝商业政策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提交经营商业活动的申请”“通行证”“许可证”等,从政府对待商业的态度方面思考问题即可知道答案。‎ ‎9.明成化年间,湖广按察司佥事尚褫说:“凡钱粮军储等项,洪武、宣德间,应本色者征本色,应折色者征钱钞。顷来凡遇征输,动辄折收银两。然乡里小民,何由得银?不免临时展转易换,以免逋责。”材料反映了明代 A. 农村赋役征银加重了百姓负担 B. 多数人反对赋役征银制度 C. 商品经济不发达,农民常以物易物 D. 官银量少给民众带来不便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代湖广按察司佥事尚褫关于农民以其所有换其所无的赋役征银制度的论述,材料“顷来凡遇征输,动辄折收银两。然乡里小民,何由得银”体现赋役征银制度加重了百姓负担,故A项正确。B项材料未体现,C项是对材料的误读,D项与材料无关,均排除。‎ ‎10.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D项错误。‎ ‎11.《礼记•曲礼》中记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此言论旨在强调 A. 仁德观念具有深入人心的道德渗透力 B. 人人都应遵守符合身份和地位的规范 C. 教育训导和百官立威是形成礼的条件 D. 政治强制是实现礼乐规范的有力保障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礼在社会教化、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等方面的作用,旨在强调“礼”是人人都要遵守的,B项正确。A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并未说明礼是如何形成的,C项不正确;“政治强制”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D项。‎ ‎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B。“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C。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D。‎ ‎【点睛】儒家代表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都强调加强道德修养进行教化,正如本题中的“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考生只要理解儒家的主要观点,紧扣孟子所说的“德”“仁”,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13.百官父母之丧,称丁忧。丁忧在古代是官员必须遵守的制度之一,对于违反者朝廷要对其进行处罚,甚至被革职。清代沿袭了前朝固有的传统,对这一制度也格外重视。这反映出 A. 清廷加强对官吏的考核 B. 清代以孝廉作为选官标准 C. 政治统治与伦理相结合 D. 西周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将纲常伦理与政治相结合,意识形态与政治相统一,丁忧制强调了纲常伦理中的忠孝观念,故C项正确。“加强对官吏的考核”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选官制度的问题,并且清代实行的是科举制,排除B。西周的礼乐制度强调等级森严、贵贱分明,与材料丁忧制度无关,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理解“丁忧”的内涵,二是抓住关键信息“清代沿袭了前朝固有的传统,对这一制度也格外重视”,结合政治统治与伦理的关系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14.《宋辽金元史新编》中说道:“这一时代(宋代)里中国人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雅与俗的口味。”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理学和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B. 士大夫阶层追求大雅意境 C. 宋代的审美观发生了变革 D. 国家主要统治思想的转变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宋代雅俗兼备、理想与现实并存的审美情趣,这与宋代理学讲求以理统情、追求高尚的品德,以积极上进的思想修养和人生态度看待问题有关;同时,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世俗文化大放异彩,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现实与理想的看法,利于造就大雅大俗的审美观,故A项正确。B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描述,而非原因,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宋代的审美观发生了变革,而是强调理学和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影响宋代的审美观念,故C项错误。宋代国家主要统治思想仍以儒家思想为主,D项错误。‎ ‎15.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 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答案】B ‎【解析】‎ 据题干中引文可知,朱熹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从而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并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故A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存天理,灭人欲”旨在强调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合,故C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与“新发展”不合,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民安居乐业,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但民本思想也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而提出的。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仍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试题分析】本题以民本思想为核心内容,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折射出时代特点——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党始终是群众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因此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需要把现实与热点联系起来,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分析,从而能够在考试时得心应手 ‎16.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①重建儒学信仰 ‎②人人都有良知 ‎③无私则无心 ‎④道德自我完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由“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可以得出②,由“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可以得出④;故选D;心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家重建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而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故①与题意不符;“无私则无心”是指人都是自私的,私心是客观存在的,是对心学的否定,故③也与题意不一致。‎ 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 ‎17.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往往围绕具体的“事”与“术”展开,徐光启等中国古代科学家也往往侧重于研究农业的基本操作方法,专注于农业发展之“用”与“术”的学说。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 A. 重视逻辑推理 B. 重视对经验的总结 C. 注重实用性 D. 注重对事物本质的探索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往往围绕具体的‘事’与‘术’展开”“专注于农业发展之‘用’与‘术’的学说”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古代农业科技重视实用性,故选C。A、D两项是西方近代科技的特点,B项材料未体现,故均排除。‎ ‎18.南宋周必大的《周益文忠集·与程元成给事札》中记载:“近用沈存中(括)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元初王桢在《农书·造活字印书法》中记载,当时有人用锡铸活字印书,但是并不成功。这表明,活字印刷术 A. 逐渐得到推广应用 B. 因科学家努力而发展 C. 制作工艺不断完善 D. 还不是成熟的技术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活字印刷术在北宋已经发明,但在南宋仍是“胶泥铜版”、印书“偶成”,元朝“锡铸活字印书,但是并不成功”,据此可知此技术的推广、制作并不完善,说明活字印刷术的技术仍未成熟,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活字印刷术尚未是成熟的技术,与逐渐得到推广应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活字印刷术因科学家努力而发展,而是强调活字印刷术尚未是成熟的技术,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活字印刷术尚未是成熟的技术,而不是制作工艺不断完善,故C项错误。‎ ‎19.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答案】A ‎【解析】“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D项错误。‎ 点睛:优秀传统文化中,常体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地理性、时代性等特征,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本题契合弘扬古代传统文化的热点,考查考生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知识层面上考查到了唐诗、文人画、元曲、明清小说等;能力层面考查到了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等信息。‎ ‎20.明末淸初,金圣叹择取历史上各体文学之精粹,选出“六才子书”,即“一庄子、二离骚、三史记、四杜甫、五水浒、六西厢”。李贽也有“宇宙间有五大部文章”之说,与上述吻合的有史记、杜甫、水浒。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这些著作真实地记录了历史 B. 文人们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C. 世俗文学登上大雅之堂 D. 商品经济下文学观念逐渐开放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明末淸初”“李贽也有“宇宙间有五大部文章”之说,与上述吻合的有史记、杜甫、水浒”中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改变了以往以雅俗文体的传统界定,将《水浒传》与所谓的雅文学一视同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文学观念的改变,故D项正确;A项错误,《水浒》是文学作品,不可能真实记录历史;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文人的批判意识,故B项排除;C项包含在B项之中。‎ ‎21.在公元前750—前700年间,希腊各地普遍使用铁制工具,多山而贫瘠的土地因之成片地得到开垦与深耕。各地除种植葡萄、橄榄两大经济作物外,粮食生产也有较大增长,而手工业中制陶、造船、冶金业的发展尤为明显。这 A. 得益于陆上丝绸之路 B. 有助于城邦形成发展 C. 不利于希腊走向海洋 D. 说明希腊农业自给自足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希腊城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A项错误。据材料信息,铁制工具的使用有利于开垦更多的土地,有利于城邦基础设施的建设,经济作物和粮食生产的扩大为人口的集中生产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养活集中的人口,手工业中制陶、造船、冶金业的发展有利于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工具,这些为城邦的形成提供了空间、物质和人口基础,有助于城邦的形成发展,B项正确。材料所述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开展,有利于希腊走向海洋,C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22.伯利克里强调雅典民主制度遵从法律,然而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无论是控诉罪名的模棱两可,还是陈述证据的模糊不清,乃至于判决量刑的摇摆不定,都与之不符。这表明 A. 雅典民主和法制均维护奴隶制 B. 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司法审判的主观性 C. 苏格拉底破坏了雅典民主原则 D. 雅典司法审判并非完全遵从客观理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无论是控诉罪名的模棱两可,还是陈述证据的模糊不清,乃至于判决量刑的摇摆不定”并结合所学可知,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并未表现出民主在严格的法制框架下运行,而是在冲动易变的激情下进行,并非依赖于客观的理性审判,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雅典司法审判并非完全遵从客观理性,没有涉及雅典民主和法制均维护奴隶制的信息,故A项错误。司法审判本来就具有主观性,并非直接民主造成的,B项错误。苏格拉底维护雅典民主政治,没有破坏民主原则,C项错误。‎ ‎23.古罗马《法学总论》中记载了一个典型的要式口约的构成:“你承诺吗?我承诺。”通过这种行为当事人确定的表达了一种负债的意思,然而当事人为什么负债,从要式口约本身无法看出。这反映了罗马法 A. 强调对债务纠纷原因的分析 B. 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的色彩 C. 有利于调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D. 对案件的审判过程特别关注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要式口约是一种当事人通过问答单方承担义务的方式,它是一种形式性的行为,从要约本身无法看出当事人为什么负债,这体现了罗马法形式主义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罗马法通过要式口约确立债务,当事人负债的原因从要式口约本身无法看出,故A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材料未涉及审判过程,故D项错误。‎ ‎24.(题文)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A.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 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 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 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答案】D ‎【解析】罗马法“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说明罗马法规范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故D项正确;罗马法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罗马法“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故B项错误;C项错在“世界各国”。‎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右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材料二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学#科网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答案】(1)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2)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3)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需要紧扣材料一中的“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示意图”“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材料“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的信息,联系时代背景,从高产农作物的引进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紧扣“既脆弱又顽强”,分别从脆弱与顽强两个方面分析,“脆弱”可以从小农经济下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以及自然灾害等角度分析,“顽强”可以从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解答时需要理解“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意思,即经济重心的转移,据此举例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信息及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三中“国家全力倡导、监督”“农为国本”信息可知国家的重视,“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反映了过渡的依赖而难以改革;第二小问,可以结合自然经济的特点、“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抑商政策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名师点晴】本题以农业为核心内容,与三农相关,国家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涉及三农问题,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到2050‎ 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因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需要关注一些长效热点,如三农问题等。‎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的演进。‎ 时代 戏曲之代表 表演区 观众区 说明 春秋战国时期 优伶 贵族厅堂、殿庭、院落 殿庭、坐席、帐篷 优伶大都为奴隶 汉魏时期 百戏 百戏是歌舞杂技的融合;观众区的抬起 隋唐时期 歌舞 歌台、舞台、乐棚 神庙广场 表演区的抬起 宋元时期 杂剧 舞亭、乐亭、后台(准备区)‎ 神庙广场、瓦舍勾栏 表演台加上屋顶;出现了固定的演出场所 明清时期 南戏、京剧其他地方戏 增加伴奏区 神庙广场、街巷、会馆、城乡宗祠、酒楼、茶园 前台加宽,后台加大 ‎  ——摘编自罗德胤、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戏剧的发展趋势,并分别指出其依据。‎ ‎【答案】趋势:戏曲种类日益丰富。  依据:宋元时期为杂剧,明清时期则以多种地方戏为代表。‎ ‎  趋势:舞台更加完备。  依据:隋唐时期仅有简单的舞台,之后,前后台、伴奏区逐渐分开。‎ ‎  趋势:专业化程度加强。  依据:从百戏到杂剧,再到昆曲、京剧等;舞台的逐渐完备;演出场所从借助其他场地临时搭建,到有了固定场所。(答出其中一点依据即可)‎ ‎  趋势:市民化趋势。  依据:从仅有贵族观戏到城乡民众均可观戏;演戏场所从贵族庭院扩展到民间街巷。(答出其中一点依据即可)‎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表格从每一个时期特点归纳回答;第二小问趋势依据每一个时代特征分析即可。‎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雅典公民以人身作抵押的一切债务,禁止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禁止把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 材料二 梭伦在改革中虽然帮助穷人,但并不赋予穷人和富人两方任何一方以道德上的优越性。他知道富人固然常常是“为富不仁”,但穷人占有了财富也会同样如此。过度积聚尤其僭取的财富像权力一样会腐蚀任何人。他在自己的诗中写道:“自由不可太多,强迫也不应过分;富厚如属于没有教养的人们,厌足就要滋生不逊。”‎ 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梭伦“禁止把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的目的和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所起的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梭伦改革所奉行的理念,并分析这种理念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改革 ‎(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措施:实行解负令。保障了一定数量的公民群体。‎ ‎(2)理念:折中思想。影响: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雅典社会的稳定;折中性原则导致了改革的不彻底性;不能完全满足平民阶层的政治经济需求。‎ ‎【解析】(1)第一小问目的结合所学从缓和社会矛盾以及维护统治秩序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梭伦改革内容从实行解负令回答。‎ ‎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并不赋予穷人和富人两方任何一方以道德上的优越性”归纳出折中思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折中性积极性和消极角度思考回答。‎ ‎2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施琅在征台过程中,占领澎湖之后,郑氏败局已定,但施琅却不忙于进军台湾,而是着眼于做争取郑氏及其军队的工作。施琅厚待投降和被俘的郑军将士,稳定民心;同时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康熙同意他的招抚政策。施琅在澎湖“抚绥地方,人民乐业,鸡犬不惊”,甚至派人捞救跳水未死的郑军官兵,使得台湾、澎湖军民“莫不感泣,愿内向”。……郑克塽、刘国轩见施琅“无屠戮意”,终于认清了形势,决定降清。他们请施琅迅速到台湾稳定局势。施琅不费一兵一卒抵达台湾,以和平手段完成了台湾统一。这就使清军和郑氏的军队避免了杀伐流血,更使台湾百姓避免了一场战火。‎ 施琅来到台湾后,命令军队从大陆运去粮饷,不得向当地百姓征集。军队的“日用蔬菜,市肆买办,照依民价无亏,断不许借称官办应用,一丝一毫侵取民间”。他还严禁当地社保甲进行犒劳军队的活动,以免“致扰民生”。这种为民着想的观念,在当时以至今天都是十分可贵的。‎ ‎——摘编自王宏志《从施琅统一台湾看古代“爱国”的含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施琅能够完成统一台湾重任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施琅经营台湾的举措及其意义。‎ ‎【答案】(1)看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欧洲大国共同发动的;欧洲大国的背信弃义导致一战中德国战败。成因:深受日耳曼民族的特性和德国历史主义传统的影响,不肯自我反省;推卸战争责任。‎ ‎(2)影响:导致德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空前下降;德国领土发生变动,海外殖民地大量丧失;埋下了民族复仇的种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德意志政府的对外决策。‎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紧扣材料中“他们认为英国人的背信弃义、意大利人的背叛变节、俄国犹太人的‘背后捅刀子’,才导致了战争的最终失利”、“在战争责任问题上要么欧洲大国都犯了罪,要么都可以赦免”等信息进行分析;第二小问要紧扣材料中“它深受德国历史主义传统影响,根植于浪漫主义和日耳曼民族特性”、“不是反省自己,而是归咎他人”来概括。第(2)问,可从对德意志帝国的领土和实力、对西欧大国之间的矛盾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