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 ‎2018-2019学年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计80分)‎ ‎1、某学者指出:“中国史上秦以前的所谓封建,乃属一种政治制度,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在西洋历史中古时期有一段所谓Feudalism时期,Feudalism并不是一种制度,而是他们的一种社会形态。现在把中国史上“封建”二字来翻译西洋史上之Feudalism,便犯了名词纠缠之病。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史上秦以前的封建指封邦建国 B.西洋历史中的封建指一种思想潮流 C.中国秦以后的社会是真正的封建社会 D.中国史与西洋史难以进行比较研究 ‎2、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期( )‎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加强 ‎3、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 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对抗皇权 D、帝相共享政策权的机制逐步完善 ‎4、学者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谈到行省制度时认为:南京也是一军事重镇,但如广德不守,或者芜湖放弃了,南京也不能保,而广德、芜湖也都不在江苏的管辖内。该看法( )‎ A、肯定行省制能加强中央集权 B、批评行省制不利于军事防御 C、批评行省制不利于地域交流 D、肯定行省制能促进地域交流 ‎5、有西方学者这样概括鸦片战争:“英国决心迫使中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进入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并且向中国出售鸦片,以此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这一做法遭到了中国的强烈反对。最后,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据此分析,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A、“违背自己的意愿”反映了中国人对鸦片走私的不满 B、“向中国出售鸦片”是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目的 C、“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表明英国对华经济严重依赖 D、“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甲午战争时期,有人向日方提出,隶属广东水师的广丙号巡洋舰不属于北洋舰队,希望日军能予归还。这反映了当时许多中国人( )‎ A.关注北洋舰队的生死存亡 B.想尽快结束甲午中日战争 C.深爱民族国家并据理力争 D.缺乏民族国家的整体观念 ‎7、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 中方统计 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 歼灭日军1000余人 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 毙伤日军5万余人 伤亡3.2万余人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8.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共和 D.推动实业救国 ‎9、某学者认为:“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多年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国,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以下对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弘扬了民主意识 B.实现了民族独立 C.结束了专制独裁 D.确立了民主宪政 ‎10、1929年,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指出“土地革命彻底的完成固然要在全国工农暴动夺取政权胜利以后,但是如果以为全国工农暴动没有胜利以前便没有农村的土地革命斗争,实在是一个错误的观念,相反的,农民土地革命斗争的发展及建立红军,是推进革命高潮决定全国工农最后暴动胜利的主要条件之一。”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 A.提出全国暴动推动农村土地革命B.强调城市夺权与农村土地革命相互促进 C.认识到农村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D.主张先工农武装割据然后夺取全国政权 ‎11、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宣布“中国共产党以一个政党的资格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其他各民主党派……(一起),来决定中国一切重要的问题”。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 A.决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B.致力于建设民主平等的政治 C.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D.民主党派决定着建国成败 ‎12、看表格,据此表格的信息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 第六届 第七届 ‎1954年 ‎1959年 ‎1964年 ‎1975年 ‎1978年 ‎1983年 ‎1988年 A.与新中国成立同时确立 B.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废除 C.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完善 D.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 ‎13、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14、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15、我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汇集北京,共商国是。以下关于“两会”、代表、委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 ‎ B.代表参加制定国家法律,委员协商国家重大事务 C.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D.人大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 ‎16、从建国初期国家机关的职权设置来看,虽然在《共同纲领》和宪法中分别规定了中央人民政府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立法权的拥有者,但是拥有行政权的政务院及其之后的国务院所指定的规范及规范性法律文件占建国初期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数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承担了国家绝大部分立法任务,这主要表明建国初期( )‎ A、《共同纲领》和宪法至高无上 B、民主法律的制定与执行还不完善 C、人民政府的职能得到逐步改善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根本政治制度 ‎17、1982年宪法修订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提出,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 A、1954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曾被破坏B、1954宪法成为新中国宪法修订的基础 C、1982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根本大法D、宪法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约束 ‎18、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 ) ‎ A.在维持两岸现状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B.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统一 C.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D.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 ‎19、国台办主任张志军2014年赴台湾访问,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踏上宝岛台湾,放在65年的时间长度,放在海峡两岸“战争与和平”、“悲欢与离合”的历史厚度去看,此次访问意义重大,堪称“两岸关系好转的一大进步”。这说明( )‎ A、两岸的政治对话已获得实质性突破B、一国两制已受到台湾高层领导的认可 C、九二共识得到再次确认和全面体现D、拓展交流渠道符合两岸人民共同利益 ‎20、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 ) ‎ A.美国承认新中国的合法性 B.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C.新中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 ‎21、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上的这一转变( )‎ A.体现了革命性、内向性的特点 B.反映出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 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坚持了传统外交的深层次连续性 ‎22、1972年派驻联合国的外交官陈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时“我们对在联合国名义下干涉别国的事情,持保留或者反对态度”“对联合国大多数经济方面的问题,我们的态度是比较超脱的”“不参加投票”。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外交政策还不成熟 B.对联合国的作用认识不足 C.缺少联合国工作经验 D.力图避免卷入大国间的争斗 ‎23、1955年8月,中美大使级会谈举行前,中国政府主动释放了11名在朝鲜战争期间俘获的美国飞行员。后来会谈经过多次磋商,美方也允许钱学森等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这表明当时( )‎ A.中国放弃了“一边倒”政策 B.中美两国都试图缓和紧张关系 C.美国改变了孤立中国的政策 D.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4、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25、美国外交档案显示,1972年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以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说明( )‎ 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 B、日本在政治外交上听命于美国 C、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D、美日之间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26、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27、2010年1月,海地发生大地震,中国八名维和警察在地震中光荣牺牲。中国在海地的维和行动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参加联合国框架内的国际活动 ‎ C.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8、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在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 )‎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 ‎29、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 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维护贵族的利益 C.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30、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31、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32、海尔莫盖尼斯曾劝说苏格拉底:“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 )‎ A.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 B.辩论对于民主是不利的 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D.论证了君主专制合理性 ‎33、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制对由名气大、能力强的人的统治不感兴趣,他们倾心关注的是保证每一个公民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发言权。”这表明( )‎ A.雅典的民主制是排斥精英的政治 B.陶片放逐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制度 C.雅典的民主制存在多数暴政弊病 D.雅典非常注重提高公民政治素养 ‎34、公元前452~前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 ‎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性质 B.保障平民利益,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C.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成熟 ‎35、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 A.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通用 B.用来管理所有的罗马帝国的公民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36、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37、罗马法规定,在物品所有权转移时,买卖双方当事人持买卖标的物或象征物,亲自到裁判官(法官)面前,买受人充当原告,出卖人充当被告,伪称诉讼,由原告手持标的物或象征物,并声称:“依罗马法,此物为我所有。”裁判官则问被告(出卖人):“你对原告的主张有无异议?”出卖人不提出异议或默不作声,裁判官便裁定该物为原告(买受人)所有,买卖成立。这说明当时( )‎ A、罗马人买卖物品必须接受裁判官的裁决 B、罗马法中形式是决定性因素,而内容则是次要的 C、罗马法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D、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比较完善 ‎38、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39、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40、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材料二: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1953——2009全国人大选举法》‎ 材料三: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2010全国人大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1)材料一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6分)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4分)‎ ‎(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中发生的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6分)‎ ‎历史月考答案:‎ ‎1—5AABAD 6—10DCAAC 11—15BCCDB 16—20BAADB ‎21—25BDBCD 26—30CBBCD 31—35DCACD 36—40BBDDC ‎41、(1)变化: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2分)‎ ‎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2分)‎ 二战前夕已实现全民普选。(2分)‎ 特点:长期性、温和性、渐进性(4分)‎ ‎(2)变化: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2分)‎ 由侧重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2分)‎ 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