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命题人:朱皓(第Ⅰ卷)刘丽珍(第Ⅱ卷) 审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命题范围:必修3、选修1第一至五单元) 时量:90分钟(Ⅰ卷60分钟,Ⅱ卷30分钟) 满分:150分(Ⅰ卷100分,Ⅱ卷50分) 得分: 第Ⅰ卷必考部分(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中,属于韩非子思想主张的是 A. “仁”“礼” B. “兼爱”“非攻” C. “法、术、势” D. “无为而治”“逍遥” 【答案】C 【解析】法、术、势属于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故C正确;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同时要求恢复礼制,以维护统治,排除A;兼爱、非攻属于墨家的思想,排除B;无为、逍遥属于道家学派的思想主张,排除D。 2. 汉代以来,大臣上书皇帝,不论是颂扬功德还是直言过错,都以“臣诚愚鄙”“臣昧死”之类开篇,意味着自贬、放弃尊严。这类官场语言的使用说明 A. “独尊儒术”的统治思想形成 B. “君为臣纲”思想影响较大 C. “天人合一”思想逐渐形成 D. “君权神授”观念受到冲击 【答案】B 【解析】汉代以来,大臣上书皇帝,不论是颂扬功德还是直言过错,都以‘臣诚愚鄙’‘臣昧死’之类开篇,反映了汉代以来君臣等级关系,体现了“皇权至上”的观念一直受到重视,“君为臣纲”思想影响深远,故B项正确,D错误;AC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3. 李约瑟称朱熹理学“反映了近代科学的立足点”“和近代科学上所用的某些概念并无不同”。他的主要依据是朱熹主张 A. 格物致知 B. 先理后气 C. “存天理,灭人欲” D. “人伦者,天理也” 【答案】A 【解析】格物致知讲求通过外在的探究来获得新知,和现代科学注重研究的特点相似,材料中“和近代科学上所用的某些概念并无不同”正式这一概念的诠释,A正确;先理后气,强调理为世界之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材料中强调的近代科学无关,故B错误;“存天理,灭人欲”即为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人伦者,天理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CD与近代科学无关,排除。 。 4. 李贽认为“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非但不是“万世之至论”,而且变成了“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这种议论 A. 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 B. 表明李贽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C.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 D. 是对君主专制的猛烈抨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李贽对传统儒家经典——“六经”进行了批判,体现了李贽的强烈批判精神,B正确。李贽虽然批判“六经”,但其思想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再加上A项的“根本上”、C项的“全盘”过于绝对,A、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专制君主的批判,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材料解读能力,掌握材料中李贽的思想即可得出答案。 5.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张衡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B. 元朝郭守敬的《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C. 氾胜之的《农政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D.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答案】D 【解析】《石氏星表》作者为战国时魏人石申,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贾思勰的《农政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因此排除ABC错误;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故D正确。 6. 一位南宋书生好做“摘抄”,每当他看到妙语佳句时,总喜欢摘抄下来。在他的“摘抄本”中不可能收录的是 A. 《诗经》:“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 《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 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 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答案】D 【解析】《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离骚》是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柳永是南宋词人,ABC可以收录,不符合题意,排除;马致远是元朝人,南宋书生不可能摘录其作品,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南宋书生”,联系所学古代文学成就的知识分析解答。 7. 有学者在评价古代某一小说时认为:“所有历史形式都不过隐藏着国家政治的机械运动和权力的逻辑循环。换言之,历史只不过是暴力和权力的竞技场,是阴谋和权术的帷幕下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转换与平衡。”该学者评论的名著是 A. 《三国演义》 B. 《聊斋志异》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历史只不过是暴力和权力的竟技场,是阴谋和权术的帷幕下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转换与平衡”,结合所学可知,《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故B项错误;《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历史只不过是暴力和权力的竞技场,是阴谋和权术的帷幕下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转换与平衡”,结合《三国演义》的内容特点分析解答。 8. 安史之乱中,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在极度悲愤中颜真卿写下了天下第二行书——《祭姪文稿》。后人评价“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该作品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书法成果。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颜真卿激昂悲愤,起草了份“气粗而字险”“气郁而字敛”的祭文用的行书起草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是楷书而非行书,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小篆而非行书,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草书而非行书,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书法成果 9. 风俗画是两宋时期画坛的最大亮点,其中代表作是 A. 《送子天王图》 B. 《游春图》 C. 《洛神赋图》 D. 《清明上河图》 【答案】D 【解析】根据“两宋时期”“风俗画”,结合所学可知,《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作品,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属于风俗画,故D项正确;A项由唐人吴道子所作,排除;《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排除B;《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清明上河图》,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两宋时期”“风俗画”和对《清明上河图》的识记。 10. 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与成果之间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 魏源——《海国图志》 B. 陈独秀——《文学改良刍议》 C.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 鲁迅——《狂人日记》 【答案】B 【解析】《文学改良刍议》是胡适的著作,故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AC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指出:“本次大会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这表明毛泽东思想 A. 是指导社会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理论武器 B. 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C. 指导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D. 已经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D 【解析】根据“本次大会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抗战时期,中共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D项正确;毛泽东思想对抗战的最后胜利的指导作用是指从战略和战术等方面阐述了抗日战争的本质、性质和意义等,与材料中“这次会议表明”不符,故A项错误;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材料中抗战时期不符,故B项错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是在解放战争胜利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本次大会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知识分析解答。 12. 下列人物中,能被称为“米神”“当代神农”的是 A. 李四光 B. 钱学森 C. 袁隆平 D. 华罗庚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米神”、“当代神农”可知,涉及的农业领域,结合所学可知,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基本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故C项正确;李四光是地质学家,钱学森涉及的核技术领域,华罗庚涉及的数学领域,与农业无关,故AB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需要掌握袁隆平的科技成就和地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米神”、“当代神农”,结合袁隆平的科技成就和地位解答即可。 1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下列哪项不属于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教育指导方针 A. 面向现代化 B. 面向公平 C. 面向世界 D. 面向未来 【答案】B 【解析】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14. 只要仔细地阅读《论语》和“苏格拉底的对话”,就不难发现二者都有其中心概念。二者的“中心概念”分别是指 A. “仁”“感觉” B. “礼”“德性” C. “仁”“德性” D. “礼”“感觉” 【答案】C 【解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苏格拉底的思想核心是“德性即知识”,故选C。 15. 古代希腊文明萌发了早期人文主义精神。下列言论体现这一时期人文精神的是 ①理念论 ②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③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人非工具,自由和自律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故①正确;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故②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塔哥拉的名言,故③正确;人非工具是德国启蒙思想家康德的思想,④错误;故选C。 16. 15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在思想上开始觉醒……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导致欧洲发生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 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D.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15世纪”和“人在思想上开始觉醒”“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可以判断出描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因此其兴起的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A项正确;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的结果,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排除C;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是文艺复兴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17. 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面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这句话的意义是 A. 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 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C.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D. 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答案】B 【解析】“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意味着马丁·路德认为信徒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沟通,不需要教皇和教会做中介,从而挑战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故B正确;马丁·路德认为信徒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沟通,并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故A错误; “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只是否定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并未否定封建专制制度,故C错误;14-16世纪文艺复兴,16世纪宗教改革开始,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8. 某校学生在编演“欧洲启蒙运动”历史短剧时,为孟德斯鸠设计的台词应该是 A. “我不同意你所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B. “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是人人平等的。” C.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D. “由于私有制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了。”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C体现了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的思想,故选C;A是伏尔泰, BD是卢梭的思想,排除。 19. 17世纪的哲学家们认为真相是可知的,必须通过缜密的观察和实验这类运用人类理性的方法来发现。如果人类能发现真相,发现自然的规律,那么这些知识就能帮助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以上观念产生的影响是 A. 影响了新航路的开辟 B. 有利于文艺复兴的开展 C. 促进了宗教改革的发生 D.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产生,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17世纪的哲学家们强调的是“必须通过缜密的观察和实验这类运用人类理性的方法来发现”可知“理性”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符合题意的是D项,新航路开辟于15世纪中后期,排除A项;文艺复兴开展于14至17世纪,排除B项;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排除C项。 20. “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 电动机 B. 发电机 C. 改良蒸汽机 D. 内燃机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不再受制于大自然”,结合所学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使工厂摆脱了水力条件的限制,促进机器的普及,工业化速度加快,城市化加快,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不再受制于大自然”,结合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解答即可。 21. 下列对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成果说法正确的是 ①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正式形成 ②“日心说”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③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拓展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④达尔文的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冲击了“神创说”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思想冲击了“神创说”,④中“早期生物进化”表述错误,排除,①②③正确,故选C。 22. 爱因斯坦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幽默地说:“牛顿,请原谅我!”这样说是因为他 A. 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 B. 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C. 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D. 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答案】B 【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其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的继承和发展,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否定牛顿的力学体系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B项正确;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故C项错误;牛顿经典力学与光电效应无关,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之间的关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其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的继承和发展。 23. 欧美文学异彩纷呈,流派众多,下列作品和风格对应有误的是 A. 《西风颂》——浪漫主义 B. 《人间喜剧》——现实主义 C. 《等待戈多》——现代主义 D. 《老人与海》——现实主义 【答案】D 【解析】《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现代主义作品,故D项错误;《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家雪莱的作品,故A项正确;《人间喜剧》是是法国巴尔扎克的作品,属于现实主义,故B项正确;《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现代主义作品,故C项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对应错误的一项,故选D。 24. “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体现上述风格的作品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中“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可知,该技术是印象派画家特点。《日出印象》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印象主义 25. “他架起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桥梁。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反抗封建与追求民主的精神。他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文中的“他”指的是 A. 柴可夫斯基 B. 约翰·施特劳斯 C. 贝多芬 D. 莫扎特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贝多芬是链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故C正确;柴可夫斯基作品具有俄罗斯民族音乐色彩,故A错误;约翰·施特劳斯是浪漫主义音乐家,B错误;莫扎特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故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他架起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桥梁。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反抗封建与追求民主的精神”,结合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特点分析材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学术思想大为发达,则在春秋战国之世。因为西周以前,学术为贵族所专有……东周以后,封建政体渐次破坏。居官任职的贵族,多有失其官守,降为平民的。于是在官之学,一变而为私家之学。亦因时势艰难,仁人君子都想有所建明,以救时之弊,而其时社会阶级,渐次动摇,人民能从事于学问的亦渐多,于是一个大师往往聚徒至于千百,而学术之兴遂如风起云涌了。 ——吕思勉《每天学点中国史》 材料二1840年中国社会进入近代时期,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它近代化的历程。在西方各种思潮传入影响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包括有形的物质制度性因素,也包括精神性因素。 ——孟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变迁的社会原因初探》 材料三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说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以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之兴”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840年后近代中国思想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哪些主要派别。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应如何理解“双百”方针的内涵? 【答案】(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大变革,旧秩序受到冲击。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经济发展;社会阶层上,“士”阶层活跃并受到重用;文化教育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2)派别: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者。 (3)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的是科学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解析】(1)原因:根据“东周以后,封建政体渐次破坏”得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大变革,旧秩序受到冲击,然后根据所学分别从政治、经济、“士”阶层活跃、文化教育等方面分析回答。 (2)派别:根据“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联系所学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分析回答。 (3)内涵:根据所学,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的是科学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为思想界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反映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代表新兴市民阶级利益,重科学、讲实际,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位重估,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 ——张志伟《西方哲学智慧》 材料三(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伏尔泰为例说明启蒙运动是如何“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前后的“启蒙”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1)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社会矛盾尖锐;文化专制,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理学盛行;“西学东渐”,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2)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事件:新文化运动。 历史意义: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 (2)根据所学,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事件:根据所学,五四运动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期间。结合所学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即可。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1930年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1985年9月23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邓小平,标题写着: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1)材料一中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为顺应这一世界潮流,孙中山在思想理论上作了哪些努力? (2)材料二中所述文章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思想理论?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请结合史实论证你的观点。 【答案】(1)潮流:政治民主化(或民主共和)。 努力:提出三民主义,后来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进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接连失败;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思想。(答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也可) (3)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没有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南方谈话”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是非标准;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解析】(1)潮流:根据所学可知,近代“世界潮流”是政治民主化(或民主共和)。努力: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后来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进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接连失败;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思想。(答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也可) (3)根据“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结合所学中国改革开放的知识可知,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没有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根据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分析回答。 第Ⅱ卷选考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9. 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 A. 渗透着浓厚的宗教神学意识 B. 完成了伦理纲常思想的建构 C. 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 D. 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 【答案】C 【解析】从材料来看,孔子的思想传承下来不断发展,思想精髓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都是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思想,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教神学意识,排除A;B选项错在“建构”两字,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早在西周宗法制就已经建立;“五伦”思想出现在先秦,当时君主专制制度并未完全确立,D错误。 30. 北魏均田制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唐朝均田制规定:“诸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其中男年十八以上亦依丁男给。老男、笃疾、废疾各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各给口分田三十亩。”“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其变化反映了 A. 寺院经济的开始出现 B. 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 C. 赋税制度的重大变化 D. 基层行政组织的调整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看出,唐朝均田制除了给丁男、妇人、笃疾、废疾分田以外,还给道士、僧尼分田,并且数量比北魏大幅增加,从侧面反映出,门阀士族所占土地减少,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寺院经济的“开始出现”,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制度,没有涉及赋税制度,排除C;材料与基层行政组织无关,排除D。 31.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材料表明双方的分歧在于 A. 宇宙的本原 B. 孔孟的纲常 C. 人性的善恶 D. 穷理的途径 【答案】D 【解析】朱熹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都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都推崇孔孟纲常,对人性善恶的认识也趋同,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二者的分歧在于:朱熹主张必先泛观博览“格物致知”方能体验“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陆九渊主张“心即理”,因此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发明本心就可得到理,故选D。 32.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围攻汴京,宋将李纲下令放霹雷炮,此炮可能就是由霹雷火球发展而来的。南宋时,霹雷炮经常用于作战中。13世纪初,金人发明用铁制外壳装火药的爆炸性火器震天雷,南宋曾大量仿制,叫铁火炮。南宋铁火炮有小型和大型多种,威力很大,在与金、元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述资料说明 A.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 B.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使用普遍 C. 火药武器推动了民族融合 D. 少数民族火器技术优于汉族 【答案】B 【解析】根据“宋将李纲下令放霹雷炮”“霹雷炮经常用于作战中”“南宋铁火炮……在与金、元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知,宋元时期火药武器使用普遍,B正确;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少数民族与汉族火器技术的对比,不能体现少数民族火器技术优于汉族,排除D。 33. 下图为藏于山东曲阜孔府的《孔子讲学图》,明前期作品。图绘孔子端坐讲学,群弟子或受教,或侍立。此画布局严谨,线条精细,人物形神俱备,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作为直接证据,此画可以用来研究 A. 春秋私学的兴起 B. “有教无类”的思想 C. 明代的绘画艺术 D. 明代书院讲学之风 【答案】C 【解析】注意限定信息“直接证据”,题干图示展示的是明代的绘画作品,从图示中直接反映的是明代的绘画艺术,故C项正确;私学兴起的时间在图示中无法显示,排除A;图示的主题是《孔子讲学图》,B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在图中无法反映,应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和图示的解读与分析,注意限定信息“直接证据”。 34. 近代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 明末清初“工商皆本”的意识 B.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主张 D. 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 【答案】B 【解析】由“近代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等可知“世俗理性的觉醒”与民族危机有关。鸦片战争后,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民族危机下的最初觉醒,故选B。A项不符合时间“近代”,C、D两项不符合“最初觉醒”,故ACD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近代”“最初”“民族生存”,联系所学即可找到答案。 35.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指出:“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 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 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 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 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答案】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结合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分析解答即可。 36.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惜乎当时(注:19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学术之培养与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这一认识 A. 说明了文化革命势在必行 B. 解释了维新运动兴起的必然性 C. 促进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 D. 反映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曲折性 【答案】B 【解析】根据“19世纪末”“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结合所学,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故B正确;A不符合“学绝道丧之际,学术之培养与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排除;1905年同盟会建立,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国人救亡图存的“曲折性”,排除D。 37. 1930年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其核心思想是 A. 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 B. 纠正中共中央的“左”倾错误 C.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后胜利 D. 阐述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 【答案】D 【解析】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与材料中“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相符,故D项正确;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但材料不能够反映,故A项错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于1930年,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与材料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与共产党决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材料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于1930年,C时间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38. 以下是著名漫画家王锦松201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你能得到的信息是 A.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 经济改革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C. 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D. “南方谈话”指明了中国改革的方向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看出,中国改革,一些人以怀疑的态度在观望,说明中国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C正确;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A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39.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特点是在佛罗伦萨这类城市共和国取得‘点’的突破,而意大利全国就‘面’而言则犹无大变。”“意大利北部港口城市热那亚始终处于贵族和豪商的寡头政权统治下,与13世纪由人民集团执政的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不可同日而语。”对此,下列解读不准确的是 A. 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祥地 B. “城市”经济及其生活的变化催生了文艺复兴运动 C. 文艺复兴是经济、政治、“人”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D. 意大利发达的商业、城市的发展直接导致文艺复兴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意大利发达的商业、城市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A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40.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 批判神权统治 B. 构建民权政府 C. 鼓吹人性解放 D. 主张平等自由 【答案】B 【解析】从题干材料分析,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构建 理性王国来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A 项符合题意。B、C 项是共同点,不 符合题意,可排除;D 项是不同点,但与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41. 美国学者余英时说:“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上帝和理性这两个最高的价值观念都通过新的理解而发展出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天地。”下列事件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A. 加尔文的财富观有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B. 科学革命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生 C. 德文版《圣经》有利于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 D. 胡格诺派最终在法国赢得了宗教宽容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加尔文鼓励经商致富,同担任教会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显然其财富观有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正确;BCD都是在同一个方面发挥作用,不合题意,排除。 42. 他是独步古今的天才诗人,在波澜诡谲的文苑诗坛上,手握如椽之笔,流金溢彩;在如火如荼的政治舞台上,身着戎装,为民主和自由而战。他的作品富有幻想和激情,有着丰富的想象,“如有可能,我将教导石头飞起来打击世上的暴君!”他的文学风格属于 A. 批判现实主义 B. 现代主义 C. 浪漫主义 D. 印象主义 【答案】C 【解析】根据“为民主和自由而战”“富有幻想和激情,有着丰富的想象”“如有可能,我将教导石头飞起来打击世上的暴君!”联系所学,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故C正确;ABD不符合“富有幻想和激情,有着丰富的想象”的风格,排除。 点睛:从材料信息“教导石头”“打击”“暴君”反映该流派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构思,联系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分析解答。 43. 法国作家左拉认为:“绘画所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应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与这一观点相符的绘画风格是 A. 根据个人观察表现光与色的变化 B. 调动一切手段再现重大社会题材 C. 真实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D. 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和人的情感 【答案】A 【解析】左拉强调绘画带给人们的主要是感觉,而不应太关心它的思想可知,此题主要考察印象画派对光与色的感觉。印象派绘画要求根据个人观察表现光与色的变化,强调对光与色的感觉,A正确;依据材料,绘画应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所以不关注重大社会题材,B错误;真实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是现实主义的特点,不注重感觉,排除C;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和人的情感是浪漫主义的特点,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绘画所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应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联系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分析解答。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4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苗法者,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又有免行钱者,约京师百物诸行利入厚薄,皆令纳钱,与免行户祗应。自是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又令民封状增价以买坊场,又增茶监之额,又设措置河北籴便司,广积粮谷于临流州县,以备馈运。由是赋敛愈重,而天下骚然矣。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材料二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代人物远……旧有之系统,包括其中的既有利益必须铲除,然后所有的物资与所有的服务才能全面的交换,新的体系才能成立。王安石的变法没有引起所述的社会冲突,是因为宋朝的社会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足以纠结新旧两派,作这场决斗。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所以其争执只出现于官僚组织之中。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的措施折射出王安石变法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出王安石变法有何显著特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青苗法为例,谈谈你对“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的理解。 【答案】(1)北宋积贫积弱,财政困难;高利贷现象严重;贫富分化,农民贫困;工商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大商人操纵物价、市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 (2)变法内容以理财为核心;重视利用金融、货币、商品、市场等手段;变法实质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3)王安石变法有前瞻性,北宋的社会、经济基础还远未发展到适应这种改革的地步,改革的失败是必然的。如青苗法采用了近现代银行贷款的做法,但缺乏近现代相应的信贷体系与监督机制;封建专制政府把“富国”目标置于首位,但封建官僚在实施过程中强制摊派、提高利息,使这一政策沦为政府和各级官吏敛财的工具。 【解析】(1)根据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得出北宋积贫积弱,财政困难;根据“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得出高利贷现象严重;根据“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得出贫富分化,农民贫困;根据“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工商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大商人操纵物价、市场;根据“农田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得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 (2)根据材料可知,变法内容以理财为核心;重视利用金融、货币、商品、市场等手段;结合所学可知,变法实质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3)根据“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旧有之系统,包括其中的既有利益必须铲除,然后所有的物资与所有的服务才能全面的交换,新的体系才能成立”分析得出:王安石变法有前瞻性,北宋的社会、经济基础还远未发展到适应这种改革的地步,改革的失败是必然的。结合所学青苗法的改革措施的弊端分析解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