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1部分第4单元第8讲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
第四单元 中华文明的辉煌和迟滞 ——明清时期(公元1368—1840年)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1368年明朝建立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但开始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阶段,基本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表现为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 —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承古萌新:一方面,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并逐渐成为钳制思想的工具;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小说繁荣,京剧形成并发展,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抨击;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第8讲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明朝(公元1368—1644年) 1.废除丞相 (1)原因: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措施: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设立内阁 (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 (2)演变 ①奠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②确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正式确立。 ③发展: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④全盛:明神宗时,张居正任首辅,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评价: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3.颁布《大明律》 (1)特征:严惩直接危害封建君主统治的行为;增加经济立法内容;严惩贪赃枉法。 (2)原因: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 (1)特务统治:明代为了确保臣下绝对忠心,利用特务手段侦察臣僚私下言行,设立厂卫机构,监视侦察官民行为,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 (2)八股取士:明清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故名八股取士。明清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 二、清朝前期(公元1644—1840年) 1.设立军机处 (1)背景 ①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②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③康熙帝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 (2)目的:适应办理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3)概况:雍正年间,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4)特点 ①军机大臣均由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 ③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5)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建立密折制 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图 3.清朝的边疆政策 (1)主要目的: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基本原则 ①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②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3)具体措施 ①在中央设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理藩院,其职能是管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事务。 ②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地施行“改土归流”。 (4)历史作用 ①近代中国的版图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基本奠定。 ②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1)文字狱 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在清初康、雍、乾三朝的百余年间,文字狱多达上百起,而且愈演愈烈,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2)明清时期的基层治理 明代户籍制度严密,军民人等出行超过百里,即要在官府办理通行证,关津要隘,时刻盘查。里甲制度在明清两代都十分严格,城市中以坊、街、胡同编排,县以下乡村设乡、都、保、庄。各地名称不同,但组织系统直达居民百姓。乡村的家族也与政权遥相呼应。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探究1 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加强——明朝内阁制 史料 明成祖即位以后,则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值文渊阁,得以参预机务,成为内阁学士,渐升为大学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与机务自此始。……阁臣虽说参与机务,仅备顾问而已,凡事不能有所参决,皆由皇帝决定。……宣宗常到内阁,命阁臣票拟。……以后内阁票拟遂成为制度。……内阁票拟经皇帝批红之后,就变成正式谕旨发下。内阁票拟必经皇帝批示才有效,决定权还是在皇帝那里。 ——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虽然明神宗时“部权尽归内阁”,但明朝阁臣不能等同于丞相。 史料反映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后,明成祖正式设立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的内侍机构即内阁,内阁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史料中“阁臣虽说参与机务,仅备顾问”“内阁票拟必经皇帝批示才有效”说明内阁设立后虽参与机务,但实际上仅备皇帝顾问,并没有决策权。 说明:“部权尽归内阁”仅能说明内阁首辅权力扩大,但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本质上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中国古代丞相与明代内阁首辅的比较 丞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丞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探究2 专制制度的顶峰——清朝军机处 史料 清代的军机处……大臣“直庐初仅板屋数间”,军机属员值舍“仅屋一间半”。人少精干,遇事不互相推诿,能迅速处理军国大事。……皇帝通过军机处,集大权于一身,不仅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无权预决军国大政,即军机大臣也是“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根据史料指出军机大臣的职能,并分析其实质。 史料中“军机属员……能迅速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说明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传达皇帝的政令。史料中“皇帝通过军机处,集大权于一身”说明通过军机处,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职能:清代军机大臣无决策权,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传达皇帝的政令。实质: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对明朝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强化皇权的认识 (1)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是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问题;后来设置的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表现,本质是封建政治制度的畸变。 (2)清朝设立军机处使皇权真正成为绝对的最高权威,君臣关系成了彻底的主仆关系,皇帝的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3)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了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以唯物史观辩证看待明清政治制度的利弊 材料 在明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基础上,清朝的君主专制强化到了极点。清朝的各位皇帝,个人素质都比较高,而且勤于政事,一直都大权独揽。康熙皇帝认为,“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全国大小政务主要由他一人批办,自称“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批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传说雍正最后是累死在批阅章奏的书案前的。乾隆皇帝直到86岁做了太上皇,依然励精图治,大权在握。他总结清朝皇帝乾纲独断的政治体制时说,“皇祖、皇考至朕躬,百余年来,皆亲揽庶务,大权在握,威福之柄皆不下移,实无大臣敢于操窃”“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君主专制强化到了极点”的表现及原因,并指出其影响。 【提示】 表现:先后设立南书房、军机处等机构,加强皇权。 原因:对皇储严格的教育;皇帝的个人素质及勤政;皇帝大权独揽等。 影响:使专制政治走向顶峰并日益反动;压制了新经济因素的增长;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等。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积极 影响 政治上 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经济上 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文 化上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消极 影响 政治上 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经济上 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思想文 化上 专制统治严重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包头模拟)明太祖晚年制《皇明祖训》,又规定新天子即位后,“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如亲王不幸为“奸臣”所害,王府官员和护卫军有权“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这些规定( ) A.给以后诸王举兵对抗中央提供根据 B.意在使人知所警惧而不敢轻易犯法 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D.有利于官员和护卫军保护亲王大臣 A [题中这一规定体现了诸王有权举兵讨伐奸臣,给以后诸王举兵对抗中央提供了依据,故A项正确;规定并非为了让人不敢轻易犯法,B项错误;题中不能体现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加强,C项错误;题中体现的主要是亲王保护天子,D项错误。] 2.明朝万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史称“万历怠政”。这反映了当时( ) A.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 B.君主专制出现弱化趋势 C.内阁对皇权制约的强化 D.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D [明朝初年朱元璋已经废除丞相,故A项错误;在“万历怠政”时期,皇帝因为个人原因不理朝政,不能反映出君主权力的削弱,故B项错误;内阁权力来自皇帝,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故C项错误;“万历怠政”带来朝政的混乱,暴露出专制政体下人治的弊端,故D项正确。] 3.康熙十六年设立的南书房逐步形成为权力中心,“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康熙十三年颁布谕旨:“著将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官员,每日轮四员,入直(值)南书房。”从而将初期只有两名入值大臣的南书房改为一次选四名入值。这一做法有利于( ) A.防止南书房入值大臣擅权 B.协调满汉贵族之间的关系 C.利用不同机构以分权制衡 D.扩大南书房参与决策的权力 A [入值南书房的人数增加,反映了康熙年间通过增加人数来分割权力,目的是为了避免权力过于集中,防止大臣擅权,以加强皇权,故A项正确。] 4.(2019·合肥一模)康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奏事进言的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该制度( ) A.不利于皇帝获取信息 B.滋生因循守旧的风气 C.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D.弱化了对官员的控制 C [题干中康乾时期的奏折制度“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可以减少中间环节而提高效率,故选C项;密封报告本身就是一种信息获取方式,故排除A项;奏折制度可以较好地反映真实情况,与因循守旧无关,故排除B项;奏折制度有利于强化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故排除D项。]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迟滞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农耕经济的发展 1.农业 (1)农耕技术: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2)灌溉工具: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 (3)农业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 (4)人口的大量增加:由于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大量荒地的开垦,耕作技术的进步,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赋税制度的改革,导致明清时期人口急剧增长。 2.手工业 (1)生产规模: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成就 ①制瓷业: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②纺织业 a.丝织业: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明清官府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b.棉织业:明代棉花成为纺织业主要原料,其原因是: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等。 3.商业 (1)商业繁荣 ①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③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④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2)商业市镇发展: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 古代商业发展的变化 4.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时间:明朝中后期。 (3)地点:江南。 (4)行业:丝织业。 (5)标志: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 (6)性质: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7)特点: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发展缓慢。 (8)缓慢原因:政府采取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予以压制;势力强大的经济传统的压抑;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二、农耕经济的迟滞 1.“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表现:明清时期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 (4)评价 ①积极: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②消极:强化了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的落后。 2.“海禁”与“闭关锁国” 原因 表现 影响 明朝 “海禁” 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延缓了封建经济的解体;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阻隔了中外文化交流,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清朝 “闭关 锁国” 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认为天朝大国无须与外国进行贸易 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擅自下海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清明时期的社会经济 ►探究1 明清工商业的发展 史料一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之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 史料二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史料三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地部二》 (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商帮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2)综合上述史料,说明明清工商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气象? (1)史料一表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地位提高,社会拜金风气盛行。 (2)史料二说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市镇出现;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3)史料三反映明代中后期,在全国出现了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经营多样,财力雄厚的大商人出现。 (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重土亲乡观念的影响;商人借助群体的力量维护商业利益和自身安全。 影响: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2)新气象:①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②商业观念有所改变,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③地域性的专业性商业市镇大量出现。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经济功能不断增强。自先秦至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宋代以后经济功能增强,明清时期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景德镇等。 (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市场不断繁荣。汉唐时期,对“市”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唐长安的市已发展为常设的商业区。到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都市商业繁盛。明清时期,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4)对外贸易发达。明朝以前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是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 (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白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探究2 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 史料一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史料二 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自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1)根据史料一概括明初法律的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2)根据史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潜在危机。 (1)史料一为后人文献史料,说明明代政府通过法律规范商业和对外贸易。 (2)史料二为历史评论,解读时注意省略号的分层作用。省略号之前的内容反映了“海禁”政策限制了开拓海外市场;省略号之后的内容说明沿海居民贫困化的严重社会问题。 (1)内容: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政策。 影响: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海禁”政策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潜在危机:①从外部来说:西方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疯狂地对外侵略,开拓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从内部来说:“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阻碍了中国经济模式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评价 (1)原因 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②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以及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 ③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是重要原因。清朝统治者企图通过“海禁”“闭关”,将反清势力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他们内外联结。 (2)评价 ①积极作用: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巩固自身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消极防御手段,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消极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故步自封、盲目自大的心理。 以唯物史观辩证看待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 明代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制瓷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经济结构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提示】 (1)特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中国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社会条件 (1)商品经济的繁荣。明清时期我国的商业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市场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多,工商业城市的扩大,货币的使用尤其是白银的广泛使用,长途贩运的发展等,使全国统一市场逐渐形成,这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奠定物质基础。 (2)手工业的进步。尤其是民营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各方面均超过前代,并在明代超过官营手工业。一些大商人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积极进入生产领域,为手工业发展带来雄厚的发展资金。 (3)劳动者尤其是雇佣工人社会地位的提高。由于租佃经营方式的普及,政府政策的调整,雇佣劳动中的社会契约关系不再带有卖身条约,农民、手工业者对政府、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为自由雇佣劳动生产关系的建立打下基础。 (4)社会重商意识进一步浓厚。商业的发展带来社会风气的转变,拜金逐利风气、重商意识进一步加强。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据记载,明万历年间至清嘉庆年间,尽管冀鲁豫三省土地得到了大量的开垦,但三省耕地总面积仅增长了30%,而同期人口数量则增长了4倍还多,人均耕地从明代的12亩降至仅3亩。“冀鲁豫三省”的这一状况( ) A.促使土地所有和经营更加分散 B.推动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 C.导致了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 D.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D [由材料“耕地总面积仅增长了30%,而同期人口数量则增长了4倍还多,人均耕地从明代的12亩降至仅3亩”,可知,出现了人多地少的现象,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劳动力充足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故D项正确。] 2.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数据表。这一变化( ) 时期 耕地面积 人口 明初 8.5亿亩 6 600余万 清前期 10亿亩 4.1亿 A.导致了“海禁”政策松动 B.推动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C.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D.有效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均推行“海禁”政策,且“海禁”政策与材料所给人地矛盾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清朝相比明朝人地矛盾激化,无地农民较多,从而推动土地租佃关系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财政收入的数据,人地矛盾并不会导致财政收入的波动,故C项错误;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只能抑制或缓解,并不能有效解决,故D项错误。] 3.明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收。”这反映了( ) A.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B.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C.白银取得合法货币地位 D.“重农抑商”并没有得到实施 C [根据题干中“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收”可知,这说明白银成为合法的货币并可以流通,故选C项。] 4.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江苏南浔的“湖丝”不仅远销国内边远市镇,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的铁器“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商品流通突破了狭隘的地方市场 C.商业繁荣促进工商业市镇兴起 D.“海禁”政策松动促进海外贸易发达 B [根据材料“景德镇的瓷器‘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江苏南浔的‘湖丝’不仅远销国内边远市镇,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的铁器‘大江南北咸仰赖’”可以看出商品的流通突破了狭隘的地方市场,故选B项。]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点 卷别 命题角度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 全国卷Ⅰ 2016·明代加强对地方管理的影响 全国卷Ⅱ 2017·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中枢决策过程的变化 全国卷Ⅲ —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全国卷Ⅰ 2019·明朝中后期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2018·明代的朝贡贸易;2017·明朝经济发展的影响;2015·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文化兴盛的关系 全国卷Ⅱ 2019·从明代到清代中期商业活动的进一步扩大;2015·明代迁都对经济的影响 全国卷Ⅲ 2016·明代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1.从考查内容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都是考查的重点。政治方面,主要考查政治制度的影响及演变趋势;经济方面,考查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影响及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从考查题型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非选择题主要从古今贯通或中外对比角度链接考查为主。 3.从命题特点看:主要考查重要政治制度或经济、思想现象的特点、成因及历史发展趋势的结论性认识。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练点1: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2019·全国卷Ⅱ)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C [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资本规模动辄百万两甚至千万两,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商业活动规模的扩大有关,故C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故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没有明显松弛的现象,故排除B项;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商业活动规模的扩大,故排除D项。] 练点2:明代君主专制的强化 (2017·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A [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后内阁地位上升,阁臣权力增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司礼监太监获得了代皇帝“ 批红”的权力,这样司礼监太监利用这一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干预明朝的中枢决策,故出现题干所述现象,故A项正确。] 练点3:明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 (2016·全国卷Ⅰ)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B [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 练点4:明代迁都的影响 (2015·全国卷Ⅱ)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B [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中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A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期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1 计量史学 从商业资本的数量上分析清代商业的资本远超明代,由此分析明清时期的商业活动 练点2 能力立意 由最初的严禁宦官读书识字到宦官读书识字制度化这一变化所体现的中枢机构变化,体现了发散思维与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运用 练点3 传统角度 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练点4 峰回路转 材料给予的是迁都北京的政治因素,考查的却是迁都北京的客观作用 素养提升 唯物史观下政治中心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练点5:“重农抑商”政策下的明代商业 (2019·全国卷Ⅰ)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D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棉花被江淮商人收购后,在江南生产棉布,之后棉布又被卖回山东,三个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特色,故D项正确;运河运输是隋唐以后重要的常规航运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出现变革,故A项错误;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经济特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非土地制度调整的产物,与货币制度改变没有关系,故B、C两项错误。] 练点6:明代对外交往 (2018·全国卷Ⅰ)下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B [由题中所给的绘画看不出其与传统绘画的区别,故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是官方组织的朝贡贸易,“海禁”政策主要是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由材料无法得出“海禁”政策解除的信息,故排除C项;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这属于中国传统观念,没有推动传统观念的更新,故排除D项;明朝君臣对朝贡贸易贡品的认识不是很清楚,遂用传统文化来对其加以解读,认为它就是传说中的“麒麟”,故B项正确。] 练点7:明朝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7·全国卷Ⅰ)明朝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朝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B [饮食器具使用标准的差异反映的是一种等级秩序。明朝前中期,朝廷对饮食器具的使用有严格规定,到明朝后期这种规定被打破,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原有的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这一变化与君主专制的逐渐加强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市民兴起的根源也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低级官员也使用玉制器皿,不能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故D项错误。] 练点8:封建社会后期南方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2015·全国卷Ⅰ)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中心南移趋势明显 B [由表格数据分析,在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中, 河南的状元人数多于江苏。而到了明清时期,江苏科举考试的状元人数远超河南。河南地处北方的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江苏地处江南地区,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故选B项。]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5 史学新论 东昌府是山东重要产棉区,所产棉花由江淮商人收揽,而后又返销棉布 转换思维 棉花的收购和棉布的返销反映的是农产品的商品化 练点6 视角独特 考查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练点7 贴近生活 从人们日常饮食器具的变化上选材切入,彰显“知微见著” 练点8 逻辑推理 通过不同时期河南、江苏两地状元人数的比较推断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2019·福州质检)据统计,明代监察御史共209人,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有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这表明当时( ) A.科举是官员的主要来源 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注重考查监察官员素质 D.监察机构日益膨胀 C [材料反映了明代的监察御史大多出身进士,并且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说明注重监察官员的素质,故选C项;材料“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强调的是监察御史的实际工作经验,不是突出科举制,故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君主专制,故排除B项;材料未说明监察机构的发展,仅说明监察官员的考核和选拔,故排除D项。] 2.明初,每岁各地官粮在运送京城途中会发生一定“损耗”(因人为、霉变等因素导致的损失),故地方官员往往持盖有印章的空白账本抵京后再据实数填写账目。朱元璋认为“先印而后书”实乃欺君罔上,罪及数万人,史称“空印案”。这一事件凸显出当时( ) A.地方吏治腐败严重 B.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C.财政制度严重僵化 D.君权至上不容挑战 D [材料并没有强调是贪污,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地方独立倾向,故B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财政程序上的问题,不是制度上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中“空印案”的缘起是“欺君罔上”,故D项正确。] 3.明清科举规定:阐述《四书》义,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否则不予录取。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A.实行八股取士 B.朱熹的理学思想日益僵化 C.强化思想控制 D.注重提高官员的综合素养 C [由材料“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是统治者强化思想控制的表现,故C项正确。] 4.景德镇瓷窑性质统计表(单位:座) 元代 明初 明末 清初 官窑 47 58 34 6 官搭民烧(窑) - 2 69 41 民窑 2 20 285 356 上表可以用来说明,元至清初( ) A.制瓷业利润日趋下降 B.官营作坊垄断地位被打破 C.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D.政府丧失了对经济的控制 C [材料反映了从元代到清初民窑的数量越来越多,体现出私营制瓷业发展迅速,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元代到清初官窑和民窑的数量变化,不能体现出制瓷业的利润,故排除A项;材料能体现民窑数量上占主导,但不能表明官窑在制瓷业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故排除B项;虽然民窑数量增加,但不能表明政府无法控制经济,故排除D项。] 5.宋代以后散市制代替坊市制,工商业活动从特定区域的“市” 区扩散到全城区,“市人”(指在比较固定的市场中谋生的人群)与一般城市居民混居,以“市”字命名的人群,也从“市区”活动者扩展到全城居民。到明代中叶“市民”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泛称。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C.城市主体人群发生变化 D.城市布局由封闭到开放 A [题干描述的现象是宋明时期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故A项正确。] 6.(2019·茂名一模)1683年,康熙指出:“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各省具有裨益,故令开海贸易。”第二年,康熙分别设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材料表明( ) A.清政府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清政府放宽对外贸易管制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 [根据材料可知康熙开设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故选C项;清政府放宽对外贸易管制不等于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重商主义”产生并流行于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的西欧,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清政府放宽对外贸易管制,看不出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B项;材料是开海贸易,而不是“闭关锁国”,故排除D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