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北省襄阳四中2020届高三模拟(一)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湖北省襄阳四中2020届高三模拟(一)试题

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2020届高三模拟卷 历史试题(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与下图所示历史时期相符合的历史典故是 A.周公定礼,以藩屏周 B.项羽分封,楚汉之争 ‎ C.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D.范蠡徙陶,三致千金 ‎25.下图为唐代主要诗人分布图,据图可知 A.儒学复兴运动不断扩大 B.历史传统影响文化发展 C.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D.文化重心北移趋势明显 ‎26.史载,唐太宗亲自翻阅当朝国史,认为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件语多微隐,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房玄龄等史官把君王历来不阅的《起居注》修改为《今上实录》等,呈上太宗。此事主要反映了 A.君主参与的修史可信度更高 B.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C.避讳君主始终是修史的原则 D.朝廷注重提高史官地位 ‎27.明朝时期,北方延绥镇兵马云集,其军需全赖商人接济,每年有定额,往往招集山西商人,领认淮、浙二盐,输粮于各堡仓给(盐)引,然后前去江南盐运使司,领盐发卖,大获其利。这一现象 A.打破了私人对贩盐业的垄断 B.推动了地方商业中心形成 C.抑制了徽商经济实力的增强 D.优化了政府对经济的管控 ‎28.据统计,上海自1849年至1911年,各类各级学堂多达249所,著名的复旦公学、南洋公学、圣约翰大学均集中于此。同时天津也是北方文化教育的中心。产生这种现象根源于 A.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 B.维新运动的持续扩展 C.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D.清政府新政和教育改革 ‎29.1912年5月,设立在外国租界内的《民权报》主笔因发文批评袁世凯阴谋篡权,而被租界当局拘捕,并“依照中华民国新刑律第二百一十七条”加以处罚。这说明当时 A.租界当局严格的思想控制 B.租界当局尊重中国法律 C.进步刊物不能在租界生存 D.中国已收回租界司法权 ‎30.影响表2中1927年至1928年、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党员总数(万人)‎ 工人党员比例(%)‎ 农民党员比例(%)‎ ‎1927年五大前 ‎5.8‎ ‎50.8‎ ‎18.7‎ ‎1928年6月 ‎13.0‎ ‎10.9‎ ‎76.6‎ ‎1949年底 ‎448.8‎ ‎2.5‎ ‎59.6‎ ‎1956年 ‎1250.4‎ ‎8.8‎ ‎52.4‎ A.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 B.工农联盟的发展壮大 C.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D.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31.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 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不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多边外交格局 D.实行同大国战略结盟的外交方针 ‎32.《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款规定,被正式任命的狱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期间收受贿赂的,处以死刑;第八表第十二款规定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视为合法。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私有产权 B.保留了比较野蛮的习惯法内容 C.是对罗马帝国社会现实的反映 D.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平等 ‎33.托克维尔在《论美国民主》中说道:“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此言论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各州政府拥有法律赋予的自主权 C.中央政府的权威得到充分保障 D.各州法律对于阐述行政权有差异 ‎34.如图反映了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整个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据图可知 A.德国经济跃居欧洲第一 B.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C.美国的殖民地最为广阔 D.世界工业格局发生变动 ‎35.苏联解体后,美国改变了之前相对克制的中东战略,除继续扶持以色列以制衡阿拉伯国家外,也积极采取措施插手中东事务,宣传和输出美国模式。对此可以用来说明 A.美国放弃对中东的霸权主义政策 ‎ B.多极化形成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 C.美国插手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 ‎ D.两极格局瓦解加剧中东紧张局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下表是关于中美贸易史的部分重大事件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844年 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 ‎1899年 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各侵华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各国开放其“势力范围”。‎ ‎1946年 中美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缔约此方之国民有在彼方”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职业的权利,以及采勘和开发矿产资源、租赁和保有土地的权利;并且在经济上享受国民待遇。‎ ‎1974年 美国国会通过“贸易改革法”‎ 扩大总统推动国际自由贸易的谈判权限,并根据国际经贸形势变化,采取加强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措施。其中的“301条款”是美国政府针对损害美国贸易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外国政府的行为、政策和做法进行调查、报复和制裁的手段。‎ ‎1991年 美国首次依据“301条款”对中国知识产权发起调查 依据调查结果,美国对中国28亿美元的输美商品加征100%关税。(次年双方达成协议,关税税率恹复。)‎ ‎2018年 美国宣布对华270亿美元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 特朗普政府宣布在美东部时间7月6日0时01分开始对中国价值340亿美元产品征收关税的计划。(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中方已经“做好准备”予以回击。)‎ 材料二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趋势图 ‎ ——以上材料摘编自洪俊杰、杨志浩《从历史看中美贸易摩擦》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近代各国列强侵华的过程中其在华经济地位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1974年美国“贸易改革法”出台的历史背景;指出中美建交以来的双边贸易基本趋势,并据此评析中美双边贸易关系。(13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简表 阶段 类型 代表作 特色 秦汉时期 远古神话 ‎《燕丹子》‎ 幻想方式、叙事方式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 干宝《搜神记》‎ 以写神仙鬼怪为主 志人小说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以人物的琐阅轶事为主 隋唐时期 传奇小说 白行简《李娃传》等 以才子佳人和帝王将相为主 宋元时期 话本小说 ‎《三国志平话》等 白话小说出现,以平民为对象 短篇小说 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 以白话为主,以市井小民为对象 明清时期 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章回体,白话小说,题材众多 ‎——整理自孙宏哲著《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透析》‎ 上表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做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政府主要征收关税、消费税等间接税(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伦敦1%的人口拥有55%的国民财富,而3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采矿、纺织等行业失业率不断上升。为此,英国政府实施税制改革,规定对所得税、遗产税等直接税采取累进征收原则,财产越多,税率越高。1909年,“人民预算案”提出,向富有者开征土地税等新税种以扶助贫者,上下两院对此分歧严重,一度引发宪政危机。预算案最终获得通过,政府得以应用征税和开支的权力,较平均地分配国民收入,这被视为“英国税制现代化的标志”“上院财政权力丧失的标志”。1911—1912年政府财政盈余高达六百多万英镑,1913年英国直接税所占比重高达57.6%。 ‎ ‎——摘编自滕淑娜、顾銮斋《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建设性税制”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新税制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税制改革的作用。(7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44年8月,马里亚纳群岛失守,硫磺岛成为日本阻击美军直接选攻本土的最后一道防线,地位变得很重要。从1944年3月起,日本先后增派陆、海军23000余人驻守硫磺岛。1945年2月,美国在硫磺岛海域集结11万左右部队,计划在5天内攻占硫磺岛。19日,美军6万多地面部队在800余艘舰船,2000架飞机的掩护下发起登陆作战,驻守岛屿的日军在失去海空支援,增援补给断绝的情况下,以美军1/4左右兵力阻击美军达30余天,至3月26日,除被俘1083人外,其余日军全部战死或自杀;美军方面,‎ 一艘护航航母被击沉,军队伤亡人数达28686人。硫磺岛战役成为了二战中唯一一次美军伤亡超过日军伤亡的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最激烈的战斗之一,使美军不得不正视日本的战争实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硫磺岛战役爆发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硫磺岛战役对太平洋战场的影响。(6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要阳初(1890-1990年),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事业,被称为平民教育之父。要阳初平年既受过私整教育,又上过教会学校,还留学过美国耶音大学。1918年,要阳初学成毕业,随即赴欧洲战场为华工服务,有感于华工多不识字,使在华工营试办识字班。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国家危难、时局动荡,爱国人士推行的识字运动、平民教育、乡村改遗等呼声此起校伏。要阳初于1923年在北京建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城市里提倡识字运动。从l930年起,他由识字运动转到“农村建设”,在河北定县搞“平民教育”实验,提倘“以文艺教育款悉,以生计教育款穷,以卫生教育教弱,以公民教育救私”,期望以此改造农村社会。经过努力,定县农民的识字率大幅提高,农村发展状况得到改善和发展。后由于日本对华北的侵略步步递近,要阳初等人撤离定县。‎ ‎——据王松林主编《中国现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兴起的历史条件。(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晏阳初在定县的平民教育实践。(10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B B D C A A C D A D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41.(25分)‎ ‎(1)①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追随英国,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在华利益。原因是妄图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进行商品输出。(4分)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并获得各列强的支持,美国在华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张。原因是美国已成为工业强国从而对中国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但在瓜分中国狂潮中其军事实力不足以与其它列强抗衡。(4分)③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垄断中国市场,成为侵华的最主要列强。原因是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妄图称霸世界。(4分)‎ ‎(2)背景:欧日崛起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美国遭遇经济危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4分)‎ 趋势:中美双边贸易额不断上升。(3分)‎ 评析:中美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经济利益相互依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由此产生中美贸易摩擦在所难免,只有协商解决才能带来共赢结果;当前美国的单边贸易保护政策,既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损人不利己。(6分)‎ ‎42.(12分)‎ 示例一 ‎ 论题:中国古代小说体现出世俗化的发展趋向。‎ 阐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表现为由神话志怪转向オ子佳人,再到市井平民,说明小说的服务对象日益世俗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品市场化;隋唐以后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为小说市场化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从而也促进了小说的描写对象面向广大的市民阶层,以白话为主,古代小说走向世俗化。‎ 示例二 论题: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日益走向成熟。‎ 阐述:中国古代隋唐以前小说处于萌发阶段,小说多以幻想神怪和人物的琐闻轶事为主,说明小说创作还没有成熟;隋唐以后小说创作由短篇转向长篇、由上层社会对象转向平民阶层,尤其是明清长篇小说的大量创作,说明小说创作日益成熟;这是因为小说创作在隋唐朝以前还是文学创作的末流分支,而宋代及以后小说开始面向市场创作,因而作家开始将小说创作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加大了对小说创作的研究与发展,从而促进了小说创作的日益成熟。‎ ‎45.(15分)‎ ‎(1)背景:民族危机加重,应对危机的需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希望革新体制;中外交流频繁,民主自由思想传播。(7分)‎ ‎(2)意义:对教育性质进行重新定位,力图建立国民教育;有利于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的确立;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否定了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8分)‎ ‎46.(15分)‎ ‎(1)原因: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理念;东欧国家发生剧变;苏联内忧外患;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6分,任答3点)‎ ‎(2)影响:使东欧国家摆脱了苏联的长期控制;导致苏联国际影响力下降;结束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9分,任答3点)‎ ‎47.(15分)‎ ‎(1)条件: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军阀混战,民族危机严重;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晏阳初的个人学识与经历;通俗教育和社会教育初步发展。(5分,每点1分,照抄材料不得分。)‎ ‎(2)评价: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改善了农村社会状况;促进了教育普及与发展;回避了农村的土地问题;在当时的背景下,用改良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10分,任答5点即可,每点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