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教案
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3)孔子提出“仁”“礼”“德治”,被后来的儒学家们不断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儒学思想的核心。 (4)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了传统儒学,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5)汉武帝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地位;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知能强化课Ⅰ 传统文化的滥觞—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 1.背景 经济 生产力发展。奴隶制经济的崩溃,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上的繁荣提供了物质上的条件 政治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 文化 随着“私学勃兴”,“学在官府” 的局面被打破,平民开始接受教育;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阶级关系 原来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地位上升,他们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学术环境 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学者不是政治附庸,不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 2.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争鸣”指各派学者或思想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济世的主张。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4.实质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5.评价(意义)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3)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史学者说]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给我们的启示:允许学术自由,促进思想解放;允许人才流动,使其“择木而栖”;人民多谈国事,为对决策者提出批评意见和决策参考建议;定期开学术研讨会,各自取长补短。 二、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的建构——孔子思想 1.思想主张 核心是“仁” “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实现“仁” 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己及人;目的是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 以“礼”治国 强调等级和秩序 调整“礼”和“仁”的方法 中庸。既贵贱分明又温情和谐。达到中庸的做法是“和而不同” 以“德”治民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思想 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等 世界观 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2.文化贡献:《四书》《五经》的文化传承 (1)整理西周文献: ①《诗》——即《诗经》,这是西周至春秋时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有3 000篇之多,经孔子删订以后,保留了305篇,通称300篇。这部诗歌选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各地的乐调,共十五国风;雅,周人的官话称为雅言,是西周王畿的诗;颂,即宗庙祭祀的乐歌。 孔子很重视《诗经》,他总是启发学生们去读诗,将读诗与做人联系起来。 ②《书》——即《尚书》,指春秋以前的官方政治历史资料汇编,相传有百篇,今传28篇。孔子认为,学生们研习《书》的目的,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体会先王是如何治国理政的。 ③《礼》——又称《士礼》,后称《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孔子对周礼有很深的研究,很有感情,心向往之,要求学生们认真学习和实践。 ④《乐》——指《乐经》,是音乐方面的典籍。孔子重视音乐,认为这也是道德教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求完善。 ⑤《周易》——这是一部以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的占卜之书,其中也含有人生经验和哲学思想。 ⑥《春秋》——相传孔子依据鲁国史官的记载整理而成,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 (2)述而不作: ①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追记写成《论语》。 ②后世的曾子、子思、孟子的著作《大学》、《中庸》、《孟子》分别发挥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政治伦理。这就是被后世学者尊奉为儒家经典的“四书”。 [史学者说] 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 (1)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但孔子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所以他的思想具有进步的一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黑格尔认为: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但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不能算是哲学家。 ——《中国研究孔子真实性 西方人如何看孔子?》 三、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建构——老子思想 1.思想主张 核心思 想:“道”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是永恒不变的。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辩证法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动,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反的两面并不断转化,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无为”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小国寡民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社会 2.评价 (1)积极意义: ①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其思想主张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老子关于“天道”与“人道”的论述,展示了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绚丽画卷,其中充满智慧和洞察力,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③老子所勾勒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这恰好是今天全球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理想。 (2)局限:其辩证法忽略了事物转化的条件,必然走向不可知论;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类社会发展持悲观态度。 四、战国时代的诸子思想 1.战国时期“天道”与“人道”问题的争鸣 战国时期思想学说的“百家争鸣”都产生于学者们对“天道”与“人道”二者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 (1)孟子: “仁政” 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主张施行“仁政”( 思想核心)。实质是建立小农经济;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减税 民本思想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主张 “性本善” 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倡导“养浩 然之气” 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大丈夫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天道”与 “人道”的 关系 认为“天道”与“人道”是统一的,二者融合在诚信道德原则基础上 (2)荀子: 政见 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礼法兼施,王霸并用),以德服人 民本思想 看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性恶论” 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礼法并用,使人向善 唯物思想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为人类造福) 对“礼”的 认识 对“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荀子提倡的“礼”不同于孔孟,而是主张靠行政强制使人“向善”) (3)庄子: 思想核心 “道”是世界的最高原则 “齐物” 就是万物齐一,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 “逍遥” 就是对事物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要做到逍遥,就要“无所恃”,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主张用超越功利的方法去追求精神自由,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逍遥” 社会观 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社会不公 顺应自然 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对自然状态的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必须顺应自然 哲学思想 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主要特点 [史学者说] 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源于道家;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吕思勉认为: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 ——慕容齐《道家与道教定义》 2.墨家思想 (1)“兼爱”(核心思想):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但与孔子的“仁”有很大差异。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没有差距的爱(“爱人若爱其身”),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 (2)“非攻”:反对不义战争,主张各国和平共处。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奔走。 (3)“尚贤”:尊重有才德的人,反对任人唯亲。 (4)“尚力”:强调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提倡节俭:主张“节用”“节葬”,反对奢侈浪费。 (5)非命(反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非乐(反对娱乐)、尚同(集权主义,“一同天下之义”)。 3.法家思想 (1)思想: 集权观 加强君主集权,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改革观 社会在发展,政治要改革,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 政见 “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 法治观 以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2)影响: ①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了重大作用。 ②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但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外儒内法”),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③严刑峻法等主张,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一、“异彩纷呈”的先秦诸子思想 1.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诸子百家从治国理念、社会伦理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态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反映了社会变革下思想解放的特点。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上,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其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在治国理念上 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等等 在社会伦理观上 孟子主张“人无有不善”,而荀子、韩非子主张“人之性恶”;道家的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等等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等等 在人生态度上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墨家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主张“天命观”;等等 在社会成员关系上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2.先秦诸子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兼爱、非攻、节俭、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中国古代“外儒内法,剂之以道”治国思想的形成 儒家 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化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宜用儒家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法家 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在动荡年代实行大一统,法家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道家 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 基本模式 (1)儒、法、道三者有互补性,发展中呈现出融合趋势 (2)战国时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等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4)从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 聚焦主题(一)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 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的剧烈变动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解析:选A 公元前6世纪至前3世纪大致相当于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剧烈社会动荡使得士人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提出不同的治国方案,希望被统治者采纳,达到天下太平,因此A项正确; B项与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2.百家争鸣时期,先秦诸子纵论“天下”,诸子言论中的“天下”指的是( ) 《墨子》 一同天下 《孟子》 (天下)定与一 《荀子》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韩非子》 一匡天下 A.周王朝统治区域 B.秦朝时期的中国 C.约今整个中国区域 D.东西方世界 解析: 选A 先秦诸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东周时期,秦朝是在此后,故A项正确,B项错误;清朝前期基本奠定今天中国的疆域,故C项错误;14、15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各大洲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整体世界开始形成,故D项错误。 [思维升华]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即东周时期,是分封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大变革时期。礼崩乐坏、空前的战乱动荡和社会变革为各个阶层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阐释自己的学说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百家争鸣”的局面即剧烈的社会变革与阶级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把握这一特定的历史时空及其特征是解答上述两题的关键。 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3.“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 ) A.《论语》 B.《道德经》 C.《墨子》 D.《韩非子》 解析:选B 材料的关键信息: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上善若水”体现了顺其自然的道家思想,故B项正确。 4.“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 ) A.厉行赏罚 崇尚法治 B.奖励耕战 与民休息 C.仁者爱人 尊君爱民 D.崇尚贤能 厉行节俭 解析:选A 结合题干信息“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可知该派别主张国家的大一统,结合“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可知该派别主张加强君主和中央的权力,据此可知该派别为法家学派,A项正确。 5.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 ) A.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 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 C.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D.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 解析:选C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代“焚书坑儒”,独尊法家思想,压制其他学说的发展,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之后道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逐渐与儒家思想融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兼容道家、法家等学派思想的正统思想,“儒表法里,兼用黄老” 的主流意识形态确立,导致墨家思想销声匿迹,故选C项。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并未减少,排除A项;B、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思维升华] 诸子百家思想反映的春秋战国时期变动的阶级关系 (1)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主张社会有序,反映了春秋晚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希望通过“仁爱”“德治”等手段,维护旧的社会秩序的愿望。 (2)老子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反映了春秋晚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面对社会动荡无能为力的消极情绪(如第3题)。 (3)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社会安定,建立公平社会的愿望。 (4)孟子和荀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舟民水”等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希望统治者争取民心、维护统治的愿望。 (5)韩非子主张“法治”,要求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等,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的愿望(如第4题)。 三、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6.《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子“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而归本于黄老”。这说明( ) A.不同学派间互相融会吸收 B.道、法两家主张一致 C.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 D.思想领域实现大一统 解析:选A 据材料信息可知,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韩非子的思想来源于道家的黄老思想,可以看出战国时期不同学派间互相融会吸收,故A项正确;道、法两家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主张不可能一致,故B项错误;儒家和墨家学说最为流行,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领域尚未实现大一统,故D项错误。 7.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 ) A.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 B.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 C.“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 D.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 解析:选C 据材料“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可知,“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故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错误,排除。 [思维升华] “百家”中思想的相通之处 “百家争鸣”,各派别并不只是相互对立、相互诘难,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如第6题通过战国时期申子和韩非子的主张,说明了法家、道家互相融会吸收。第7题考查了荀子广泛吸收墨家、法家等各家思想的精华,使儒学体系更完整,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早期儒、墨、道、法的具体观点中有很多相通之处,这样就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儒法合流、各家综合为治打下了基础。 关于犯罪 与经济的 关系 早期儒、墨、道、法四家都看到了犯罪与经济的密切联系,并指出发展经济以富足百姓是使人守法的物质基础 “爱民” 思想 各家思想出发点不同,但都有一定的“爱民”思想,客观上会给人民带来好处。法家的“爱民”是从法律与民众的关系着眼,儒家的“爱民”是从仁政入手,墨家的“爱民”源于“兼爱”,道家则立足于无为 “限制 君权” 思想 孟子强调只有取得老百姓信任的,方可以作为天子,天子不能为所欲为;法家提出法令高于君主,要求君主带头守法;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清静无为,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切忌过分压榨人民;墨子主张“尚贤”,在一定程度上有制约君权的作用 要求统一 的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各家在自己的思想中都提出了统一的观念,都在为统一献策,只不过方法不同 聚焦主题(二) 早期儒学的形成 一、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 1.《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段话主要强调( ) A.农时对农业的重要性 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孟子的“仁政”思想 D.男耕女织的家庭关系 解析:选C 据材料可知孟子主张统治者要关注民生,使“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故C项正确。 2.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 A.清静无为 B.兼爱非攻 C.仁政治国 D.以法治国 解析:选C 材料的大意是:“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爱好杀人的。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 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翘首仰望着他。如果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就会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来归附他,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从对“不嗜杀人”的结果可以看出,该思想家主张以仁政治国,反映了儒家的主张,故选C项。A项是道家的主张;B项是墨家的主张;D项是法家的主张。 [思维升华] 认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1)孔子的民本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心。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反映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削他们;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在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3)荀子的民本思想: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他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著名观点。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思想,对后世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后来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3.“《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学派在坚守礼的基础上,也推崇法家和墨家等思想 B.中国古代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模糊 C.主张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柄来震慑臣民 D.认为法律必须以道德为基础 解析:选C 由题干材料中的“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和“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可知,此思想家在坚守礼的基础上,也推崇法家和墨家等思想,依据所学可知属于荀子的思想,故A项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而C项属于法家的主张,理解错误,符合题意。据材料“《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可知,古代的法律以礼为基础,礼法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故B、D两项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 4.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一些远古传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如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 “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这一现象表明( ) A.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 B.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 C.远古神话是儒家的根源 D.儒家宣扬君权神授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儒家……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可知,儒家能够更为客观地认识远古传说,体现了理性精神,故选A项。材料信息与儒家对待鬼神的态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指出是“重新解释”,与儒家的根源无关,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并不主张君权神授,D项错误。 [思维升华] 先秦儒家思想的理性精神 先秦儒家理性精神的具体表现之一在于西周官学的神学性质为儒学的人本思想所取代。殷商以来遗留的尊崇鬼神的迷信观念,以及西周时期流行的天命观都对西周学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经过春秋时期人本主义思潮的酝酿后,儒家明确提出了反对神秘主义的口号(第4题),如《荀子·天论》中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等。 “仁”与“礼”的提出是先秦儒家理性精神的又一重要表现(第3题)。“仁”是对个体的要求,“礼”则是人的社会性标准。例如,《论语·雍也》中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孟子·告子》中的“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从孔孟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仁”主要是要求人们成为合乎理性的人。再如,从孔子的重“礼”到荀子的礼法并用,反映了儒家对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 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①……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②……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③……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 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世界伟人》 [思考] 史料一中梁启超高度评价孔子的政治主张“可以善2 000年迄今之中国”的依据是什么? [教你读史] 史料一反映梁启超以儒学的博大精深高度评价孔子。史料中①②③三处省略号前的有效信息表达了梁启超从儒学创立、发展教育以及政治影响三个方面对孔子作出评价,指出了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提示] 思想不受时代的限制。 [史料二] 新加坡现代化过程中,儒学的影响也相应地表现在这两方面:一是作为浸润在广大民众文化心理之中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自发发生作用,二是统治者以政策、律令形式自觉实施;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使儒学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罗传芳《儒家传统与新加坡发展模式》 [思考] 根据史料二概括儒学对新加坡现代化影响体现在哪两个方面(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儒学为何能在新加坡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教你读史] 史料二体现了儒学对新加坡现代化产生的影响。主要抓住史料中的关键词“两方面”,从中概括。 [提示] 体现:修己、治人(或加强自我修养、加强法治)。 原因:儒学的自身价值和发展更新;在东南亚地区具有稳定性和历史渊源;政府的有效推动;社会对多元文化的包容;西方文化的缺陷为儒学提供再生的契机。 知能强化课Ⅱ 儒学官方化—汉代儒学 一、汉代儒学 1.“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随着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反对郡县制。 (2)经过:李斯提出焚书建议并被秦始皇采纳。秦始皇坑儒,以警告天下的文化人。 (3)评价: ①“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使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 ②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有人称之为“灭学之祸”。 2.罢黜百家 (1)背景: ①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治理国家。 ②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 (2)经过: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的建议,采取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使儒学地位由此开始提升。 (3)影响: ①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②汉王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3.太学的出现 (1)概况:汉武帝创建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太学,并将儒家经典列为官方教材。还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太学的出现,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儒学的发展。 4.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儒学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有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从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史学者说] 汉代儒家思想的作用 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但其流弊则是一经摆布,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二、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 1.汉武帝“独尊儒术”的举措 思想 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政治 起用大批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地方政府定期选出孝子、廉吏到中央任官,儒学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 教育 ①教科书:规定儒家“五经”为官方教科书,教育被儒家垄断 ②中央:兴办太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2.董仲舒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形势 需要 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与时 俱进 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根本 原因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3.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对汉代政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对学术文化 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史学者说] 汉代儒学成为主流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诸子百家的学说就被当作邪辟之说受到抑压,而儒家学说则被当作天经地义的真理提升到一尊的地位”;郭志坤认为: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采取了“综合的办法”,“吸收了各种学派的思想,甚至包括对立派的思想中的有用的东西,收罗进‘儒术’这个思想体系之中,然后要人们去‘独尊’,同时,对于思想上的各派别,既不‘焚’,也不‘坑’,而是让其存在”。 ——翦伯赞《中国史纲》 聚焦主题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一、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1.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解析:选B 汉初推行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实力增强,但仍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如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这些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积极有为的政策,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2.东汉光武帝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 而黜陟的官吏。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 A.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 B.监察体系臻于完备 C.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决策 D.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解析:选C 根据题干“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可知统治者尊重民意,以民为本,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故选C项。A项是现象,不是反映的实质,排除;“臻于完备”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选官标准,D项错误。 [思维升华]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 (1)对古代治国理念的影响——“外儒内法,剂之以道” ①“王道”: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教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色彩。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后,以儒家思想治国,即所谓“王道”。 ②“霸道”: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严刑峻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霸道”。 ③“帝道”: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君王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道家的“无为”政治即所谓“帝道”(如第1题汉兴之初的无为而治,体现了“帝道”)。 (2)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 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伦理道德性,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法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如第2题体现了儒家思想对古代法律的影响,说明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使古代法治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点,影响深远。 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3.《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此记载体现了( ) A.以民为本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 解析:选D 民本思想一般与重民、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相结合,与材料所述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皇权至上反映的是皇帝权威,与材料中自然天象没有关联,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是指君主权力来源于神,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材料记载把自然天象与人事变化相结合,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故D项正确。 4.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解析:选B 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的主张,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不再以民为本,故B项正确; 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无涉及,排除。 [思维升华]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长盛不衰的原因 上述两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而成为正统思想。客观上反映了儒学的长盛不衰,其原因如下: (1)内因:①自身特点: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②体系开放:能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及外来思想。③适应时代: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造调整。④个人贡献:历代儒学家的创新发展。 (2)外因:历代统治者的推崇,符合统治需要。 汉代儒学之所以成为正统,是其内外调整、发展的结果。 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思考] 依据史料一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提示] 思想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史料二]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思考] 史料二是如何分析评价董仲舒新儒学的? [提示] 史料表明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 高考研究课 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 [考过什么] 2010~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考点 卷别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全国卷Ⅰ 2015·孔孟儒学思想,对待孔子与儒学的态度 2016·儒学思想的历史传统 全国卷Ⅱ 2015·孟子思想主张; 2015·儒家学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2014·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全国卷Ⅲ 全国卷 [考情分析] 本讲在全国课标卷的高考中,通过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儒家学者对现实政治的批评、西晋把养子与亲子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等,考查了考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等方面的学科素养,体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也体现了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加快了由考查学习结果到考查学习过程的演变。试题呈现出以核心素养立意,“远离教材”的特征。 [怎样考的] 1.(2016·全国卷Ⅰ)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是由孔子整理并用作教学的儒家经典,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排除A项;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五经”是孔子整理的典籍,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著作,不是孔子编订的,所以《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选C项;秦始皇焚书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但儒学传统并没有因此断绝,故D项错误。 2.(2015·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准确理解儒家的主张。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对待百姓要实行仁政,不可过度威逼百姓,以达到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材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理想,C项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改造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所以A项错误;儒家主张逐步改良政治,B项错误;儒学以维护等级秩序为目标,D项错误。 3.(2014·全国卷Ⅱ)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解析:选D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材料并没有反映养子与亲子的权利,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血缘亲情关系淡化,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家庭内部,而不是宗族内部,所以体现不出宗族利益问题,C项错误。故选D项。 [规律总结] 本讲内容知识丰富,内容博大精深,命题者常常以文献典籍(第1题)、古代儒学者厚古非今,以批评现实政治(第2题)、古代法律制度内容的变化(第3题)等创设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且设置新情境的水平不断提高。试题蕴含浓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承载的人文教育功能。 [还可能怎样考] 在复习备考中应注意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比较,理解各家思想的特点,分析产生这些特色思想的社会根源;从宏观上把握董仲舒新儒学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以及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从横向上看,注意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理解古代中西方思想的异同。这些都是新的命题角度所在。在增强“文化自信”的今天,深刻理解儒家思想的内含和时代意义,对于构建今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热点预测] 1.春秋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写史本应直笔“纪事”,孔子则曲笔作《春秋》以“讲礼”,惩恶扬善,使“乱臣贼子惧”。故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梁启超也认为《春秋》“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这是因为孔子著《春秋》( ) A.严重背离客观历史事实 B.偏离了儒家的礼乐传统 C.带有强烈个人政治观点 D.违背了统治阶级的意愿 解析:选C 根据材料“梁启超也认为《春秋》‘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说明孔子著《春秋》时带有强烈的个人政治观点,故C项正确; A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B、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2.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主张都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B.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C.两者主张都抑制土地兼并 D.两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 解析:选B “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有利于小农的稳定和发展,“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也有利于小农的稳定,故B项正确; A、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3.陈红映在《先秦诸子起源新探》中说,先秦学术思想发展的途径,大致是由国家官吏掌握的学术思想,经过畴人(精通天文历法的学者)、缙绅的传诵与集结而成“六经”,再传而为私人百家。据此可知作者认为( ) A.诸子百家同根同源 B.儒学思想深刻影响了百家思想 C.诸子百家相互融合 D.古代思想都有学术下移的规律 解析:选A 据材料可知,先秦学术思想的发展途径,经由国家官吏到畴人到缙绅再到私人百家的一个过程,即作者认为诸子百家同根同源,故A项正确; 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以偏概全,排除。 4.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 A.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B.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解析:选A 根据题干材料儒家由原始儒教到国家宗教,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体现了儒家的政治化趋势,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指出:“ 诸子百家的智慧和伟大成就,不是战国之后历代专制主义者所能泯灭的,它所留给后世的宝贵思想财富,两千多年来世代传承不已,不仅有相当的历史价值,更有难以估量的现实价值。”这说明( ) A.历代以百家思想为官方思想 B.百家争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 C.百家思想符合现实社会需要 D.历代君主企图扼杀各家思想 解析:选B 根据题干信息“诸子百家的智慧和伟大成就……更有难以估量的现实价值”可知百家争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故B项正确。 2.“夏礼吾能言之,杞(夏禹后裔的封国)不足征(通‘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说明孔子( ) A.熟悉夏商礼制 B.感叹杞宋衰落 C.重视文献记载 D.重建礼法规范 解析:选D 材料中孔子对夏商礼的遗失非常的遗憾,认为如果文献充足就可了解夏商的礼,反映出孔子因礼法缺失,希望重建礼法规范,故D项正确。 3.孔子说,君子在与他人保持和谐友善的同时还能坚持独立思想而不苟同于人,小人习惯于附和苟同别人的观点,但内心深处却并不友善。后世儒者经常以此诫勉君臣,这体现出儒学( ) A.具有调节政治关系的功能 B.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C.倡导与人为善、社会和谐 D.重视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 解析:选A 材料主张人要有独立的思想,做君子之人。这种理念用来诫勉君臣有利于调节政治关系,故A项正确。 4.(2018·“皖南八校”联考)荀子不仅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传统天命论,还把“天”还原给自然,把人还原给社会。这说明荀子( ) A.清除了儒学中的迷信思想 B.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 C.接受了法家“人治”主张 D.完善了儒家“德政”思想 解析:选B 材料中“把‘天’还原给自然,把人还原给社会”表明人从天命的控制下解放,说明以人为中心,故B项正确。 5.(2018·滨州调研)《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中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这反映当时学者( ) 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B.强调变革和法律 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重视规则和秩序 解析: 选D 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在某些问题上有着相同的见解,并不是相互竞争,故A项错误;强调变革和法律是法家的基本主张,故B项错误;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于秦朝,故C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都重视规则和秩序,故D项正确。 6.有学者指出,法家所主张的富国强兵的“霸道”,绝非漠视“顺乎民情”的“先王之道”,而是通过“政、令、刑、赏”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这反映出法家( ) A.“霸道”政策有利于统一的实现 B.“顺乎民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C.政治措施旨在保障民众的生活 D.否定“先王之道”实现富国强兵 解析:选A 材料认为法家思想有利于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故A项正确;顺乎民情是先王之道,法家主张霸道,故B项错误;法家措施旨在统一,保障民众生活只是手段,故C项错误;法家并非否定先王之道,故D项错误。 7.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统一成为诸子共识 C.儒学地位逐步提升 D.诸子认同民本思想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各家纷纷阐述如何定“天下”,天下一统成为大家的共识,故B项正确。 8.自汉高祖初年至汉武帝初年,诸王纳士,著书立说,文化思想还比较活跃,这一时期的辞赋,主要是继承《楚辞》的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之作。这主要反映出汉初( ) A.文学多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 B.百家争鸣局面得到持续发展 C.诸侯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D.统治者对思想控制尚不严厉 解析:选D 根据“诸王纳士,著书立说,文化思想还比较活跃”可知汉初统治者对思想控制并不严厉,故D项正确。 9.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 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解析:选A 董仲舒生活的汉武帝时代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为了实现官学体系的“大一统”,董仲舒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就是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故A项正确; B、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10.先秦儒家在社会道德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这种变化( ) A.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B.体现了道家休养生息政策 C.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 D.使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解析:选A 据材料“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可以得出这种变化是儒学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后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严厉要求,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11.(2018·深圳调研)“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文字),其中《为吏之道》中说:“以此为人君则鬼(读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茲(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也)。”材料可以证明秦朝( ) A.“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B.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 C.官吏注重修身养性 D.主要用竹简与毛笔书写文字 解析:选B 材料关键信息“忠”“孝”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主张,与个人修养无关,“以法为教”体现的是法家思想,故A、C两项错误;材料竹简内容反映出秦朝为吏之道仍然强调儒家的伦理关系,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故B项正确;用毛笔书写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12.(2018·安阳一模)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 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 ) A.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B.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 C.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 D.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解析: 选D 儒学正统地位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得到了正式确立,故A项错误;在两汉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太学始终是中央一级和全国最高等级的学府,这是明显的精英教育而非世俗教育,故B项错误;太学培养的是封建官僚而非实用型人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得知,太学录取人数的剧增且被广泛授予官职,这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士人研习儒家经典,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家相信人性本恶,只有靠强权的统治者依据透明、客观的法律来实施奖惩,才能维持社会秩序与稳定。统治者自身就是法律的主人。因此,尽管儒家和法家都信奉社会秩序,但是前者提倡自律,家庭和国家要遵循传统的礼制,而后者相信依靠严刑峻法才能确保实现最终的和平。 法家的“法”不仅意指法律,还有方法和程序的含义。最初的法家就承认法律与统治术是有区别的,后者指的是权力的行使。因此统治手段不仅决定了法律的权威或者公信力,还决定了法律的有效性。因此统治社会的权威或者法律源自于术,即行使权力的方法论。韩非子综合整理了他对于统治术的领悟,认为国家统治者与其下属的官僚阶层存在利益冲突,而官僚阶层又统治人民大众。因此王道依赖于“势”,即王者的神秘力量。王者能够超然、不偏不倚地通过官僚阶层创立社会秩序与稳定。 法家的悲剧在于秦朝残酷无情地奉行了法家思想,而秦王朝的迅速瓦解导致法家思想无法再成为主流。其后的汉朝在正式场合拒绝法家思想,独尊儒术。但是,中国的统治者总是发现法家的理论和实践非常有用。因此,倾向于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外儒内法”。统治者不仅要怀柔,也要使用铁腕。 ——沈联涛《外儒内法》 (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法家的认识。(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和法家的历史地位。(15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法家相信人性本恶”得出人性本恶,据材料“相信依靠严刑峻法才能确保实现最终的和平”得出严刑峻法,据材料“统治社会的权威或者法律源自于术”“王道依赖于势”得出法、术、势相结合,据材料中“秦朝残酷无情地奉行了法家思想”得出成为秦国的治国之道,据材料中“中国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外儒内法。统治者不仅要怀柔,也要使用铁腕”得出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实际上奉行外儒内法。第(2)问,先结合所学知识从春秋战国、秦国和秦朝时期、西汉时期的各家思想的地位上概括,然后据材料“中国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外儒内法。统治者不仅要怀柔,也要使用铁腕”得出实际上中国古代统治者奉行外儒内法,两者结合并用。 答案:(1)认识:人性本恶。严刑峻法。法、术、势相结合。成为秦国的治国之道。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实际上奉行外儒内法。 (2)地位:儒家和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秦国和秦朝时期,法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汉武帝时期,儒家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实际上中国古代统治者奉行外儒内法,两者结合并用。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 《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于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员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的认识。(要求:准确概括历史现象,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解析:首先,根据题意,准确概括历史现象。根据材料“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得出古代官员爱民如子;根据材料“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员的敬称”得出百姓视官员为父母;其次,根据题意,史论结合,概括对上述现象的认识。可以从政治方面(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经济方面(小农经济),文化上(儒家民本思想)三方面加以论述;最后,对这一官民间的关系作简要总结。 答案示例:现象:古代对官民关系的定位是官员爱民如子,民视官为“父母官”。 认识: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出于发展农业生产、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和维护统治的需要,官员往往爱民如子;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政治与伦理相结合,民把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员称之为“父母官”,表达了自己对官员的肯定和爱戴。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缓和官民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政府财政收入;但另一方面,这种界定也强化了官民的不平等性,不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