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610班开学世界史复习题 范围:世界古代史、近代思想、经济史综合; 出题人:朱照斌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5*32=48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既不是互不关联的也不是彼此独立的。希腊文化传播到整个东方,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人。同样,印度佛教传布到中国的过程也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这表明促进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两种方式是 A.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 B.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 C.希腊商人和亚历山大军队 D.马可·波罗和阿拉伯商人 2、伯里克利的妻子阿斯帕西娅姿容美丽,丰富优雅,聪慧过人,不少哲学家和艺术家都是她的座上客。但伯里克利的政敌却因为她是米利都异邦人身份时常攻击她,还污蔑她犯下“渎神罪”被送上法庭。伯里克利不是用权力而是用热泪和演讲打动了陪审员的心,救回了妻子一命。这个故事表明当时雅典( ) A.贵族妇女拥有法律特权 B.外邦人得不到法律保护 C.司法审判缺乏民主程序 D.存在权力滥用误用风险 3、苏格拉底教授学生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他首先问“欺骗”归于哪一类?学生答,归于非正义。苏格拉底问,将军在作战时欺骗了敌人呢?学生认为这是正义的,而只有对朋友欺骗才是非正义的。苏格拉底又提出,哄骗自己的孩子吃药,使孩子恢复健康呢?学生们陷入深思。苏格拉底的教学 A.更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发展了“人生而平等”的价值观念 C.强调个人感受易造成真理缺失 D.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4. 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即成功失败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这种宗教观 A.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求 B.成为宗教改革的先声 C.削弱了人们对于上帝的信仰 D.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 5.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言:“不要盲目地跟从权威,不论是知识权威、政治权威还是宗教权威;也不要盲目地跟从传统和社会习俗。要自己动脑思考,观察事实,使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下列言论与上述观点相一致的是 A.“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B.“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C.“沉思就是劳动,思考就是行动” D.“理智一经运用,鄙夷就失败了” 6.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这说明古罗马 A.减少诉讼案件 B.注重法律程序 C.维护贵族利益 D.强调证据作用 7.罗马法规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承担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这表明罗马法 A.遵循私法至上 B.重视诉讼程序 C.注重诉讼诚信 D.崇尚科学理性 8、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用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真正掌握真理的人都成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牺牲品 B.雅典民主仅局限于男性公民的民主 C.雅典民主窒息了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D.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9.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指那些精通希腊艺术和拉丁文法的学者他们对古希腊、古罗马古典学术的研究,主张“回到本源”,在虔诚的基督徒中引起了一种重新考据、诠释基督教的原始文献的热潮。由此可见,文艺复兴 A.利于推动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B.以重建基督教信仰为初衷 C.恢复了古希腊罗马经典文化 D.对教会持一种包容的态度 10.“民主”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人民的权力”;“共和国”一词中的“公共”源自拉丁文“人民”,在古罗马,共和国被视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进入帝国时代,“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材料反映了 A.社会契约论根植于久远的传统文化 B.君权神授理念取代了人民主权思想 C.古希腊罗马的政体在不断发展创新 D.罗马帝国的立法重视体现君主意志 11.如图是公元前七世纪末至公元前六世纪初雅典社会关系简图。据此分析,雅典社会发展前七世纪末——前六世纪初 A.需要解决财产与权利关系 B.应重点关注外国人与奴隶权益 C.必须消除贵族与平民界限 D.应进一步细化社会阶层的划分 12.1715至1787年间,法国从海外地区输入的进口商品增加了10倍,而出口商品增加了7至8倍。英国的贸易也有同样惊人的增长——1698至1775年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此时两国贸易增长得益于 A.三角贸易的发展 B.商业革命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经济的垄断模式 13.玉米在16世纪中期,即明朝传人中国。据学者研究认为,“玉米传人中国的途径分为海路和陆路。陆路又分为两条:一条由印度、缅甸入云南的西南路线,另一条经波斯、中亚到甘肃的西北线。海路则经东南沿海省份再传人到内地。”玉米传人中国可以反映出 A.世界贸易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 B.世界市场的出现与新航路开辟同步 C.世界重要大洲间都从此有了联系 D.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物资物种交流 14.“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1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A.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 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 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 16.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对以下图文中白银流向和世界贸易地位解释正确的是 A.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美洲从欧洲购买工业用品 B.中国和印度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成为白银主要的流入国 C.英国占据了世界贸易支配地位,将欧洲贸易扩展到全世界 D.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传统商品具有强大吸引力 17.海地曾经被称为“安的列斯群岛珍珠”。岛上有48万名奴隶在甘蔗园里劳动,把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力和美洲土壤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世界上多数的糖,而财富却流入法国。到1804年海地独立时,找不到取代糖的产品,本国经济几乎停滞。反映出 A.西方殖民过程中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B.世界市场的拓展促进亚非拉国家区域经济发展 C.三角贸易造成非洲和拉美地区长期贫困与落后 D.亚非拉缺少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与引进 18.史仲文的《世界全史》提到:英国18世纪初期,制铝、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据此可知,英国 A.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国家 B.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C.机器大生产已居主导地位 D.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19.瓦特负责研究工作,企业家博尔顿负责提供新厂房、研究设备、优秀的工匠及样机的试销。随着新型蒸汽机被制成样机并不断改进,大量资金不断涌入,形成研发—生产一研发的良性循环。这反映了 A.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使工厂应运而生 B.蒸汽机发明起源于自然科学的发现 C.研发与生产相结合推动了技术变革 D.机器的应用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开端 20.英国的保尔芒图指出:“工厂制度是机械化的必然结果。一套由若干相依成分所组成的、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这个地方就是工厂,工厂是不允许有别的定义的。”这种制度的确立 A.使劳动力开始集中生产 B.开创了精耕细作生产分工的模式 C.推动了机器生产的普及 D.开启了流水线标准化的生产 21.如图反映的是1838—1856年间,英国纺织业当中女工和男工的比例情况。其说明了 A.纺织业对女性工人的需求量更大 B.机器生产对工人的体力和技能要求低 C.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性普遍增强 D.工业化使广大男性社会地位大大降低 22.《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 A.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科学家们努力的结果 B.科学理论的突破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C.电力技术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D.科技成果无法达到人们的预期 23.普法战争结束后不久,法国社会认为,是德国的教师打败或帮助打败了法国军队,因此,教育改革……被视为是一种“爱国主义责任”……1875年,为应对法德两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英国皇家科技发展与教学委员会主张在大学中设立科学博士学位。英法两国的教育改革本质上说明了 A.教育改革为工业革命发生创造条件 B.国家间竞争压力要求科技进步 C.英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落后 D.教育改革促成了世界市场完善 24.1877年,德意志帝国颁布专利法案,规定:专利所有者每年需支付专利保护费。第一年费用50马克(高于当时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之后按每年50马克的幅度递增,到第十五年费700马克,并且是专利保护的最后期限。这一规定 A.阻碍了德国工业发展 B.推动了创新技术共享 C.旨在加强专利的保护 D.利于改善工人的待遇 25.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A.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人口流动频繁 B.一战就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26.“商人们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按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这一现象说明 A.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 B.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 C.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 D.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27.导致下面德意志帝国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德意志帝国时期人口出生和死亡率状况表(单位:每1000居民) A.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 B.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C.生活条件的大幅改善 D.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28. 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早在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上述现象说明 A.人文主义者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B.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 C.赫罗蒸汽机存在技术缺陷 D.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发明 29.有人说:(英国)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刺激“许多原理”应用于英国工业领域的关键是 A.海外殖民掠夺获取大量的财富 B.圈地运动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C.殖民活动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 D.科学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0.如图直接呈现出的信息是古希腊城邦 A.数量多且分布广 B.与波斯矛盾尖锐 C.农产品种类丰富 D.均推行民主政治 31、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对该示意图的解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 B.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 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迅速 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经 济都得到迅速发展 D.代表中国,因西方列强的侵略 而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32.下表为1820~1913年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年 50 15—20 —— 10 1870年 32 10 13 23 1896-1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9 36 A.科技水平是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开始发展工业 D.法国的工业发展始终呈现为倒退状态 二、材料解析题(25+12+15=52分) 3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时,政府于广州等地先后设置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贸易等事务。成立之初,由于其没有统一的法令,贪官污吏得以任情挟私,一般商人则往往莫知适从。1080年,宋神宗开始推行《市舶法》,在船舶出海与回航的检视、国内外海商的经营活动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如对进口货物执行“禁榷”政策,即某些舶货由政府专买专卖,不许民间交易,“禁榷”物主要是统治者生活所需的奢侈品和民间畅销利厚的香药等。同时,对出口商品实行统制,大部分时期禁止武器、粮食等出口。当然,市舶司对合法经营的海商权益也有一定的保护之责。《市舶法》制订之后又不断加以补充修改。 --摘编自李金明、廖大珂《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克伦威尔时期英国海外扩张加剧,远洋商业利益成为政府追逐的目标。165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不经英国政府允许,任何外国商船所载的任何货物或商品,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国及其所属的领土。所有进口至英国领土的货物必须由英国的船舶运输…….此后,新的《航海条例》陆续出台,不过,其内容已经从对荷兰一国的敌对过渡到对殖民地经济的严格控制,因此引起了殖民地民众的抗议。19世纪以来,《航海条例》逐渐阻碍英国经济的持续发展。1854年,《航海条例》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李明倩《英国航海法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市舶法》与英国《航海条例》在内容方面的相似之处,并指出其实施背景的不同。(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英国《航海条例》的历史影响,并分析指出其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12分) 3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35.(15分)启蒙运动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启蒙运动的影响巨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别从中国与欧洲角度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10分) 1——5 BDDAD 6——10 BCCDA 11——15 ABDDD 16——20 DCDCC 21——25 BCBBA 26——30 DBBCA 31C 32A 33、 .(1)相似:相关规定具体、详实; 以国家政权力量对贸易进行干预; 不断进行修改和调整; 一定程度上保护本国商船的利益。 (答出其中3点即可,6分) 不同:政治上,中国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满足统治者的经济需求; 吏治败坏影响了贸易的正常进行。 英国是为了扩张,打击荷兰,称霸世界。(4分) 经济上, 中国农耕经济发达(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并发展。(3分 (2) 影响:促进了英国的航海业和商业的飞速发展(或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 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定的资本、市场条件; 导致英荷战争的爆发 损害了殖民地人民的利益,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答出其中4点即可,8分) 原因: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若答《航海条例》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给1分);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4分) 34.12分 第一种观点:同意材料的观点,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理由:西方的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在自然科学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以科学的理性来唤醒人性的理性,它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构建提出了基本原则。而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只是少数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满的情感释放,既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也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没有对传统和未来做出理性的说明,所以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是对其作用的夸大。 第二种观点:不同意材料的观点,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相似。 理由: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对封建专制下人性的思考。尽管由于中国明清没有西方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也没有形成众多的思想家,但同样也推动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同样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如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5、(15分) (1)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5分) (2)原因: 明清时期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绶慢; 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程朱理学(或答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5分) 欧洲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解放了思想; 科学与知识的进步和西欧社会的变化促成了欧洲启蒙思想家描述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5分)查看更多